A. 現在公司成立了第三方檢測機構橡膠化工類領導要求去拓展業務,跑了兩天感覺無法定位市場和客戶群求指導
第三方檢測機構橡膠化工類本身就是小眾產品,市場是客觀存在的,但每個公司量是不大的,只有需要時才會要求第三方檢測,特別是第三方檢測存在很多權威機構,對於剛成立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更難獲得業務,只能是廣撒網,增加知名度,自動聯系來檢測的客戶也會慢慢增多。
B. 橡膠鞋底流程改善
透明橡膠分為2種,一種是半透明橡膠,俗城牛筋底。另一種是純透明橡膠,俗稱玻璃膠。今天我們主要談半透明橡膠的配方和工藝。
全國的工廠都在生產牛筋底,可是能真正嚴格按照工藝流程來操作,能達到配方設定的理論值的沒有幾家。原因在於一是為節省成本,二是不懂的正規的工藝流程到底該怎麼做。大部分的都在抄別人的,只要顏色能接近,能做到半透明就好了。
今天我所講的是一種可以達到理論配方設定的配方和工藝流程,以此為框架基礎,可以製作出達到國際上2000年左右先進水平的物性標准。同時也可以達到製作NIKE和ADI等產品的標准。為何說無法達到目前國際最新的水平,是因為受材料和我們的理念的限制。
一. 材料
材料對物性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國的橡膠材料方面的發展非常大。基本上通用材料方面可以達到90年代的國際的水平。但不同的廠家的材料質量差別很大。如大家都在用的白碳黑,有的要6000元一噸,有的只有3000。如果想做物性好的產品,請選擇正牌生產廠家的產品。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原先我在外資企業的時候,檢測室測試成品鞋水洗實驗,都必須使用美國的一個品牌的洗衣粉來測試。並且十年時間都是如此。是中國的洗衣粉質量不好嗎?不是的,而是追求的一個穩定性。原材料你可能會多花一點錢,但是在生產中異常減少,次品減少,也是相當於省錢了。一般的工廠往往在解決生產異常的方面花的心思最多,也最煩心的。大家應該都有晚上連夜不睡覺來處理問題的情況。
二. 配方
中國的製鞋橡膠廠最缺什麼?技術!大家都應該有同感,為了找一個好的師傅,都要求人,為了一個好的配方,都要花大錢!請不來全職的,就請兼職的。為了原材料商的技術指導,還要花錢買原材料商的材料等等。
優秀的RB配方必須同時符合三個基本要求:物性,成本與加工性這三者最佳平衡.須經多次優選並經量產考驗才能最後確定配方的組成。
配方設計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工作,設計配方者需要根據要求的各項物性指標合理的選擇主膠和配合劑,同時要求設計者熟悉各種操作機台的特性,來綜合考量,同時也需要考慮環保等因素。目前我國的整體配方技術水平要落後國際水平30-40年。因為解放前我們的技術工業是空白,解放後又遭受了文革等事件,等到我們回過頭來才發現,已經落後太多了。
下面我們具體談一下牛筋橡膠配方組成
1. 主膠
正常搭配應該為天然橡膠NR或IR搭配丁苯橡膠和順丁橡膠的體系,是以順丁橡膠為主的體系。目前大部分的工廠還在採用以天然和丁苯橡膠為主的體系,原因是順丁橡膠在60年國際上才投產,中國67年才開始投產,而這個時候正是文革時期,中國的技術遭到了滅頂之災。根本沒有人來研究這些新的材料的使用。在大量的製鞋橡膠廠舉辦的初期,只有國營廠的老師傅有幾個配方傳到外面來,大家依照著做。真正的技術發展是外資進入中國後,外資的技術外流造就了中國的製鞋技術。所以中國的製鞋業應該感謝外資。
舉個簡單的配方主膠搭配的例子
NR/IR 20-30 國際都使用馬來西亞標准橡膠。國內大部分都使用3L標膠。
如果製造淺色的製品,可以使用IR膠。
SBR/SSBR 10-20 一般使用1502。溶聚丁苯使用1205或1430等。
BR 60-70 一般使用9000。外資多使用BR0150等。
以這個體系搭配的優點:
1. 兼顧到了拉力,撕力,彈性,磨耗。 各種膠都有自己的特點,我們將其綜合起來,可以取長補短。
2. 以BR膠為主體,填充劑和油類的用量可以高很多,可以降低成本而物性降低不明顯。
3. BR膠的磨耗非常好,對耐磨性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幫助。
4. 以順丁橡膠為主的配方,促進劑用量要比丁苯橡膠為主的少1/3左右。可以降低成本,也降低了促進劑用量過大會引發的吐霜等異常。
5. 順丁橡膠的彈性在通用橡膠里最好,做成的鞋底不容易變形。
順丁橡膠為主的配方同時牽涉了另外的問題,就是耐磨了就打滑,尤其是BR膠會產生濕滑。這時候就要搭配另一種丁苯,溶聚丁苯橡膠。此橡膠有非常優秀的抗滑性。大家都知道高檔的玻璃膠不打滑,就是因為裡面並用了溶聚丁苯橡膠。
2. 填充劑:製作牛筋半透明的使用白碳黑就可以達到效果。
白碳黑(SiO2*XH2O):為配方中使用最廣泛的填充劑,在配方中的用量一般為30-60PHR之間,目的為了降低成本,提高膠料強度,降低膠料流動性.
白碳黑的質量直接關繫到橡膠的物性。國際上的普通白碳黑一般標准如下:
表面積: 大於175平方米/克
PH值: 6-7.5
含水率 5-7%
純度 大於98%
白碳黑的表面積越大,說明補強性能越好,對膠料的物性提升越大,反之膠料會變硬,沒有韌性,出料片都很困難。
酸鹼度也很關鍵,如果不穩定的話,有時候生產時會發現有的很快就死料,有的還不熟。
3. 活性劑
活性劑(又稱促進助劑):
是用來幫助促進劑增強共活性和效能,最常用者為鋅氧粉(碳酸鋅)/硬脂酸
(1).司的令(硬脂酸):與鋅氧粉結合溶化後生成硬脂酸鋅,因硬脂酸鋅有滑潤特性可幫助脫模,改善roll太粘的操作性,但使用過多影響後段加工粘著.正常用量為1PHR。
(2)鋅氧粉(ZnO):在配方中除做為加硫活性劑外,也提供較高的熱傳導率,對厚製品或厚薄不一的製品影響甚大. 正常用量為4-5PHR。
硬脂酸和鋅氧粉的活化原理:
鋅氧粉+硬脂酸---->硬脂酸鋅
硬脂酸鋅+促進劑---->硬脂酸鋅/促進劑之錯合體
硫磺+熱------->活化硫磺
硬脂酸鋅/促進劑之錯合體
橡膠+s---------------------------->硫化橡膠
在牛筋底料中一般使用透明鋅氧粉:顆粒更細,折光率與普通橡膠相近,透明性佳。用量可以比普通氧化鋅的用量稍微少一點。
(3)醇胺活性劑
增加PH值中和白煙酸性,活化白煙表面,增強白天煙與橡膠分子的結合
A.DEG活性劑(乙二醇,易吸濕).鞋底配方用量約60-80克/公斤白煙,主要根據白煙的酸鹼度決定。白煙正常PH值為 6-7.5范圍內.PH值越小,乙二醇用量越大。
注意DEG的用量,過多將導致膠料偏鹼性,影響硫化時間和促進劑的促進效果。
B. PEG活性劑(聚乙二醇)
先進的配方使用PEG+1987(尿素類,脂肪酸類混合物)來取代以往之DEG促進劑系統,其目的:
避免焦燒問題.
為固狀,避免DEG液狀磅秤上之困擾.
避免DEG因吸濕而導至分散不良及熱壓時間不穩定之困擾.
DEG可能導致健康問題.
硅烷類偶聯劑如SI-69主要作用於白碳黑與橡膠結合。故也可分為活性劑。
防老劑:也稱之為老防劑
為避免橡膠在使用過程中受到紫外線及臭氧攻擊以及熱金屬的催化,屈曲運動之影響而發生橡膠表面龜裂,發粘,硬度增加或降低等劣化情形,在橡膠配方中常常合並添加2-3種(少量)老防劑使表面形成保護膜而更增其抗臭氧等侵害,以達到多種不同的保護作用,但量太多會造成吐霜.
普通的牛筋料可以使用SP防老劑,但SP會影響透明度,那麼我們選擇透明度好的264就可以了。用量1份。
同時也要搭配微晶蠟等。我們加蠟的目的是讓它吐出來覆蓋在橡膠表面形成隔離層。來隔絕臭氧對橡膠的破壞。用量不要多,0.5份就夠了。如果太多,對粘著的影響很大。
促進劑
一般工廠的促進劑用量都很大。其實經過合理搭配用量可以減少1/3,而且操作更方便。
如:DM 1.2份
M 0.2份
TT/TS 0.2-0.3份。
建議促進劑D少加或者不加。因為D具有很大的污染性。加的少可以中和DM和M。提高它們的活性,但如果加超過0.5份,就會抑制DM和M的效果。如果非要加,我建議不超過0.3份。
或者換一種促進劑體系:
CZ/NS 0.8-1.0份。
TT/TS 0.2-0.3份。
硫磺的用量固定在1.5-2.0份之間。
根據以上的點評,我們可以得出牛筋料的基本配方如下:
標准:磨耗阿克隆0.4以下,硬度65度正負3度。拉力大於100公斤/平方厘米。延伸率大於400%,撕力大於35。300%拉力大於35。室外老化保證2年。
天然橡膠或IR 25 SBR/SSBR 10 BR 65 白碳黑 50 PEG/DEG 4-5 碳酸鋅 4.5 硬脂酸 1 油 3 DM 1.3 M 0.2 BHT 1 微晶蠟 0.5 TT/TS 0.2-0.3 S 2
請大家記住這個配方。是國際最先進的牛筋料配方體系的骨架。
工藝流程的掌控
有了好的原材料,有了好的配方也只是成功了一半,接下來我們談一下工藝流程的控制。
一. 密煉機打料注意事項:
1. 順序。從理論上考慮,打料應該分為3段。
第一段, 主膠混煉,時間2分鍾,溫度控制在80度以下。為什麼要先混煉橡膠均勻後才可以加粉呢?因為沒有混煉均勻就加粉,不同的橡膠混入粉類的比例是不同的。會造成填充劑不均勻。
第二段, 加入2/3的白碳黑和粉類油類。混煉2分鍾。溫度控制在100度以下。
第三段, 加入1/3的白碳黑和促進劑類。混煉2分鍾卸料。溫度控制在130度以下。
密煉機最好打到120度以上卸料.因為配合劑大部分要溶解在裡面才可以達到最好的效果.如果溶解不好,那麼促進劑效果受影響的.那就要多加.加多了你說會怎麼樣?另外分散不好的話,成團的在橡膠裡面也會遷移的呀。
膠料打好了怎麼辦?很多廠的做法是冷卻後加硫壓鞋子。其實,最好是能夠讓膠料冷卻後停放24H後再加硫。因為在高速密煉機的作用下,橡膠的分子被打的很散亂,需要一個時間讓橡膠分子來重新聚合,並且配合劑等在膠料中也有一個再均勻遷移的過程。可以明顯提高膠料的韌性。
同樣,加硫後也稍微停放幾個小時再生產比較合理。
二. 熱壓的溫度
大部分的鞋廠少則155度以上,多的可以達到170度,可以90秒出模.這樣也怪不得異常多。
正常的高溫快速硫化體系是145-155度之間,時間5分.因為我們的原材料和添加劑等都是按照這樣的標准來生產的,超過的話對物性摧殘很大。高溫使材料失去了作用。
異常解決之 吐霜。
吐霜原因非常復雜,總的來說還是配合劑的溶解度的問題。我列舉了一些我們常用的配合劑的最高用量,來和大家共同探討一下。
什麼都不加!這不可能。 2.少加,合理的加. 什麼叫合理的加? 普通的鞋底的添加劑正常操作安全用量如下
DM 1.5份以下 多了浪費,會吐出。,
M 0.3份以下 多了很容易死料,尤其是夏天更難操作。
D 0.3份以下 少一點可以活化促進劑的效果,多了會抑制促進劑的效果,而 且污染很嚴重。
CZ/NS等 1份以下
TT/TMTM 0.2份以下 多了撕力差,膠料變脆
S 2份以下
油 5份以下 ,最好不加. 如果非要加盡量不超過10份,超過後完全不敢保證。
硬脂酸 1份以下加多會跑出。
氧化鋅/碳酸鋅 5份以下
防老劑 1份以下 1份正常可以保證2年的正常老化.
蠟 0.5份以下
DEG/PEG 60-90克/公斤
偶聯劑 0.3-1份 1份已經可以做非常好的物性了.多加了改變不大.
DCP 1.5份.
分散劑 1份
樹脂 盡量不加。
防吐霜促進劑 沒有促進劑能防吐霜的。只有配合的合不合理。
混合促進劑 盡量不要用。有1/3的M在裡面,夏天難做呀,不要的好.
碳酸鈣 多少都可以,但要注意和白碳黑的酸鹼配合了.
一個好的產品,需要優質的原材料,優秀合理的配方,先進的機械設備以及軍事化管理下的嚴謹的操作才可以達成。
目前我國所有的中小型製鞋橡膠廠都存在著技術含量低下,配方不合理,流程不規范而造成品質很差,能耗大,浪費大的現象。停留在60-70年代水平上。歸根結底,還是技術開發力量薄弱造成。
現在我們的製鞋業存在四大弱點。一是人力資源缺乏,一些管理、研發、設計人才引得來,留不住,熟練工人不足。二是企業創新能力低、中小企業大部分仍以仿冒抄襲為主,產品同質化嚴重,差異性小。三是缺乏自己出口品牌,鞋類出口大多屬於未料加工,貼牌加工,定牌生產,真正屬於自己的獨立品牌出口較少。四是出口市場相對集中,產品定位趨同化、企業間存在無序競爭相互壓價。
溫州和晉江兩地的鞋廠和橡膠廠多達數千家,近年來的趨勢是不斷的倒閉一些小型的,無競爭力的企業。大家也在感嘆生意難做。誠然,國際大環境對製鞋業的轉移是一方面,但同時也暴露出我們的中小型製鞋橡膠企業毫無競爭力,無法拿得出好的產品。
C. 橡膠行業,新客戶開發,從何做起,怎樣拿到單。。
一、客戶營銷、開發策略框架
1、客戶營銷的核心
●發現需求、創造需求、滿足需求
●通過市場細分、市場定位、市場區隔鎖定目標客戶群
2、價值判斷
●對需求不要做價值判斷,我們是營銷但不是營銷倫理學
3、目標客戶判斷
●用得著,買得起,信得過
●為避免誤傷或誤殺不盈利客戶,可以從四個特質來分析
●忠誠的老客戶
●盈利的大客戶
●有發展潛力的小客戶
●有戰略意義的新客戶
●案例分析: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在客戶選擇的「10/2」法則
● 觀點分享:北方人以質論價,市場做不開;溫州人以價論質,市場大的多
4、人性剖析:
●我們說千方百計地追求,你願聽。但說不擇手段地追求,就不願聽。實際一樣
●需求兩個方面:公心——你滿足不了公心;私心,就要滿足私心。人當然還有溝通的需要
二、客戶需求分析與應對策略
1、兩個假設:萬能的產品不存在、全能的企業不存在
2、兩大難題:新產品面對新市場,成熟產品面對成熟市場
3、如何根據客戶差異實施有效的營銷管理?
●觀點分享:需求是有層次的,需求是多樣化的。以水為例:有井水、自來水、桶水、瓶水、奶水之不同層次對應不同需求
4、三大工具
●曉之以利
●動之以情
●約之以法
5、鎖定目標客戶
●從4P(產品 價格 促銷 渠道)
●到4C(需求、成本、便利、溝通)
●再4R(關聯、速度、關系、回報)
●分享:如何既從供應者又從消費者角度的結合上著眼21世紀來研究營銷策略組合
三、市場調研與資源調集
1:營在前,銷在後——如何營,才會贏?
●「贏」得市場的關鍵要素
●企業准備投向市場的產品分析
●市場信息調查
●宏觀政策、行業環境認知
●客戶信息調查
2、如何選擇目標准客戶
●選定目標客戶的標准
●目標市場服務的方向
●市場投放方式
●市場開發目的
●促銷手段
●產品的質量控制
●售後服務支持方案
3、資料准備
4、自身准備
5、後勤支持
●案例分享:酒神白酒市場操作方案
四、客戶開發策略及開發實施
1、目標客戶特點分析
●宏觀營銷環境分析
●客戶環境分析
●競爭分析及競爭策略
●不同競爭者的競爭戰略
2、設計優勢市場策略
●市場競爭優勢和價值分析
●市場運作誤區剖析
●市場策略設計原則和要素
●市場策略評估
3、客戶開發計劃實施
●確定目標客戶
●營銷策略組合
●開發戰略實施
●案例分享:豐馳機械全國市場開發策略
五、溝通能力修煉與談判實戰
1、高效溝通能力認知
●什麼是高效溝通?
●溝通的作用和意義
●溝通的「瓶頸」
●溝通的過程與要素
●溝通的六大步驟
●溝通的過程所包含的要素
●溝通過程要素的意義
●溝通的內容
2、有效聆聽與信息分析
●有效聆聽技巧
●聆聽的類型
●有效傾聽的障礙
●主聽傾聽的技巧
●信息交流與檢驗
●溝通心理分析
●各種人格類型分析
●四種溝通風格類型分析
●辨析溝通對象的職業性格
●了解溝通對象的氣質類型
3、謀略性高級溝通能力修煉
●溝通的不同視覺
●如何建立自信峰?
●溝通的心理催眠
●潛能技巧
●溝通36計
●孫子兵法在商業溝通中的應用
●厚黑心理與力學原理精髓
● 故事分享:
4、談判資源整合與談判實戰
●營銷洽談要則
●營銷談判格言
●談判環境整合
●談判班底整合
●運用好談判力的整合
●如何做一個釣魚高手?
●案例分析:中國鐵礦石談判
●價格洽談與讓步策略
●談判報價的基本技巧
●價格解釋的要求原則
●營銷談判的妥協讓步
●談判的完美收官
●故事分享:猶太人的談判智慧
●歷史典故:【項羽本紀】鴻門宴
六、客戶管理與關系維護
1、客戶有效管理機制
●客戶日常管理與管理創新
●客戶管控預警機制
2、客戶培訓與輔導
●做客戶的生意顧問
●做客戶的培訓導師
●做客戶忠誠佈道者
3、客戶激勵與忠誠度培養
●了解客戶的關鍵需求
●制訂、實施有效激勵方案
●讓客戶忠誠的必備條件
●客戶忠誠度不足分析與對策
●有效的售前、售中、售後的服務支持
●讓客戶愛上你的品牌
4、客情維護——關系營銷
●關系營銷的本質
●關系營銷的基本模式
●關系營銷的價值測定
●關系營銷的原則
●關系營銷的形態
●關系營銷的具體措施
●「十大天地」現象
●客情維護六要點
●案例分享:
5、客情維護——服務營銷
●服務營銷的原則
●顧客關注原則
●服務營銷七要素(7P)
●顧客讓渡價值
●如何把握服務趨勢
●如何做到服務滿意
●案例分享:維珍航空的高品質服務與服務創新
D. 橡膠鞋底流程改善
工藝流程的掌控
有了好的原材料,有了好的配方也只是成功了一半,接下來我們談一下工藝流程的控制。
一. 密煉機打料注意事項:
1. 順序。從理論上考慮,打料應該分為3段。
第一段, 主膠混煉,時間2分鍾,溫度控制在80度以下。為什麼要先混煉橡膠均勻後才可以加粉呢?因為沒有混煉均勻就加粉,不同的橡膠混入粉類的比例是不同的。會造成填充劑不均勻。
第二段, 加入2/3的白碳黑和粉類油類。混煉2分鍾。溫度控制在100度以下。
第三段, 加入1/3的白碳黑和促進劑類。混煉2分鍾卸料。溫度控制在130度以下。
密煉機最好打到120度以上卸料.因為配合劑大部分要溶解在裡面才可以達到最好的效果.如果溶解不好,那麼促進劑效果受影響的.那就要多加.加多了你說會怎麼樣?另外分散不好的話,成團的在橡膠裡面也會遷移的呀。
膠料打好了怎麼辦?很多廠的做法是冷卻後加硫壓鞋子。其實,最好是能夠讓膠料冷卻後停放24H後再加硫。因為在高速密煉機的作用下,橡膠的分子被打的很散亂,需要一個時間讓橡膠分子來重新聚合,並且配合劑等在膠料中也有一個再均勻遷移的過程。可以明顯提高膠料的韌性。
同樣,加硫後也稍微停放幾個小時再生產比較合理。
二. 熱壓的溫度
大部分的鞋廠少則155度以上,多的可以達到170度,可以90秒出模.這樣也怪不得異常多。
正常的高溫快速硫化體系是145-155度之間,時間5分.因為我們的原材料和添加劑等都是按照這樣的標准來生產的,超過的話對物性摧殘很大。高溫使材料失去了作用。
異常解決之 吐霜。
吐霜原因非常復雜,總的來說還是配合劑的溶解度的問題。我列舉了一些我們常用的配合劑的最高用量,來和大家共同探討一下。
什麼都不加!這不可能。 2.少加,合理的加. 什麼叫合理的加? 普通的鞋底的添加劑正常操作安全用量如下
DM 1.5份以下 多了浪費,會吐出。,
M 0.3份以下 多了很容易死料,尤其是夏天更難操作。
D 0.3份以下 少一點可以活化促進劑的效果,多了會抑制促進劑的效果,而 且污染很嚴重。
CZ/NS等 1份以下
TT/TMTM 0.2份以下 多了撕力差,膠料變脆
S 2份以下
油 5份以下 ,最好不加. 如果非要加盡量不超過10份,超過後完全不敢保證。
硬脂酸 1份以下加多會跑出。
氧化鋅/碳酸鋅 5份以下
防老劑 1份以下 1份正常可以保證2年的正常老化.
蠟 0.5份以下
DEG/PEG 60-90克/公斤
偶聯劑 0.3-1份 1份已經可以做非常好的物性了.多加了改變不大.
DCP 1.5份.
分散劑 1份
樹脂 盡量不加。
防吐霜促進劑 沒有促進劑能防吐霜的。只有配合的合不合理。
混合促進劑 盡量不要用。有1/3的M在裡面,夏天難做呀,不要的好.
碳酸鈣 多少都可以,但要注意和白碳黑的酸鹼配合了.
一個好的產品,需要優質的原材料,優秀合理的配方,先進的機械設備以及軍事化管理下的嚴謹的操作才可以達成。
目前我國所有的中小型製鞋橡膠廠都存在著技術含量低下,配方不合理,流程不規范而造成品質很差,能耗大,浪費大的現象。停留在60-70年代水平上。歸根結底,還是技術開發力量薄弱造成。
現在我們的製鞋業存在四大弱點。一是人力資源缺乏,一些管理、研發、設計人才引得來,留不住,熟練工人不足。二是企業創新能力低、中小企業大部分仍以仿冒抄襲為主,產品同質化嚴重,差異性小。三是缺乏自己出口品牌,鞋類出口大多屬於未料加工,貼牌加工,定牌生產,真正屬於自己的獨立品牌出口較少。四是出口市場相對集中,產品定位趨同化、企業間存在無序競爭相互壓價。
E. 葯物(膠囊)的市場定位是什麼啊急急急!!
市場定位是整個市場營銷的靈魂。的確,成功的品牌都有一個特徵,就是以始終如一的形式將品牌的功能與消費者的心理需要連接起來,並能將品牌定位的信息准確傳達給消費者。比如同是感冒葯,由於市場定位的不同,有較高經濟收入者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白加黑,而經濟狀況較為拮據的則首先可能會想到速效感冒膠囊或感冒通片.市場定位並不是對產品本身採取什麼行動,而是針對現有產品的創造性思維活動,是對潛在消費者的心理採取行動。因此,提煉對目標人群最有吸引力的優勢競爭點,並通過一定的手段傳達給消費者,然後轉化為消費者的心理認識,是品牌營銷的一個關鍵環節。
.
F. 橡膠方面的檢測業務怎樣去定位客戶和市場
第三方檢測機構橡膠化工類本身就是小眾產品,市場是客觀存在的,但每個公司量是不大的,只有需要時才會要求第三方檢測,特別是第三方檢測存在很多權威機構,對於剛成立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更難獲得業務,只能是廣撒網,增加知名度,自動聯系來檢測的客戶也會慢慢增多。
G. 橡膠粉用途
一)膠粉的發展現狀
膠粉的使用歷史比較長,從1940年,人們就利用粒徑為0.5~1.0mm的膠粉來製造膠鞋大底,隨後膠粉在減震墊、瀝青跑道和一些性能要求不高的製品中得到廣泛應用。到1970年,出現了100~250µm(60~150目)的精細膠粉,從而膠粉可應用於汽車輪胎。
隨著國外大量使用膠粉,生產廢膠粉技術日趨成熟,國內研究廢膠粉的生產與應用也逐漸走上正軌。80年代,我國膠粉開始商品化,並在橡膠行業應用,90年代進入活躍期。截止到2001年,我國的膠粉生產廠家有40餘家,年產量約5萬噸。1999年珠海經濟特區精業績點技術研究所和青島綠葉橡膠有限公司研製成功了液氮冷凍法JY型微細膠粉生產線,為我國製造微細膠粉提供了成套生產設備。 橡膠信息網,xiangjiaoyuan.com
膠粉產業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1)市場定位太死;
(2)膠粉生產設備投資大,生產成本高;
(3)缺乏政府的對大力支持。
(二)膠粉分類
膠粉按不同的方法可有不同的分類:
按膠粉制備方法分類:常溫膠粉、冷凍膠粉和超微細膠粉;
按膠粉原料來源可分為:載重胎膠粉、乘用車胎膠粉以及膠鞋膠粉等;
按膠粉活化與否可分為:活化膠粉及未活化膠粉;
按膠粉粒徑大大小可分為超細膠粉和一般膠粉。
膠粉用途:
1、製作再生膠;
2、道路填充;
3、填充低端橡膠製品、做膠粉板,膠粉製品等。
4、體育草場等。
H. 橡膠與塑料之間用什麼粘合
快速粘接硅膠與塑料,市場常見的KD-866硅膠專用膠水為例
優點:1、快速固化,可在3-6秒瞬間粘接牢固
2、硅膠表面無需要特殊處理劑處理,直接塗膠粘合
3、強度高,硬度70度以下硅膠都可達拉爛硅膠不脫膠效果
4、符合歐美ROHS認證
缺點:1、不適用於大面積粘合
2、硅膠粘接部位稍有硬化
慢速粘接硅膠與塑料,市場常見的G-988硅膠膠水(硅膠粘金屬、塑料等)
優點:1、硅膠表面無需要處理劑處理,直接塗膠粘合
2、膠水固化後為軟質彈性體(硬度為35度),可拉伸、折疊粘性不受影響
3、耐高低溫(-60至255度)
4、符合歐美ROHS認證標准及FDA食品級認證標准
5、適用范圍廣(硅膠與硅膠、金屬、塑料、玻璃、竹木、陶瓷等材質粘合)
缺點:1、膠水固化速度稍慢(6-10分鍾表干定位,24小時完全固化),不適用於表面有張力結構粘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