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市場調查的流程是什麼
市場調研工作的基本過程包括:明確調查目標、設計調查方案、制定調查工作計劃、組織實地調查、調查資料的整理和分析、撰寫調查報告。
1、調查目標
進行市場調查;首先要明確市場調查的目標,按照企業的不同需要,市場調查的目標有所不同,企業實施經營戰略時,必須調查宏觀市場環境的發展變化趨勢,尤其要調查所處行業未來的發展狀況。
企業制定市場營銷策略時,要調查市場需求狀況、市場競爭狀況、消費者購買行為和營銷要素情況;當企業在經營中遇到了問題,這時應針對存在的問題和產生的原因進行市場調查。
2、調查方案
一個完善的市場調查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調查目的要求、調查對象、調查內容
、調查表、調查地區范圍、樣本的抽取、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3、工作計劃。組織領導及人員配備、訪問員的招聘及培訓、工作進度、費用預算。
4、實地調查。市場調查的各項准備工作完成後,開始進行問卷的實地調查工作,組織實地調查要做好兩方面工作。做好實地調查的組織領導工作、做好實地調查的協調控制工作。
5、整理分析。實地調查結束後,即進入調查資料的整理和分析階段,收集好已填寫的調查表後,由調查人員對調查表進行逐份檢查,剔除不合格的調查表,然後將合格調查表統一編號,以便於調查數據的統計。
6、調查報告
撰寫調查報告是市場調查的最後一項工作內容,市場調查工作的成果將體現在最後的調查報告中,調查報告將提交企業決策者,做為企業制定市場營銷策略的依據。市場調查報告要按規范的格式撰寫,一個完整的市場調查報告格式由題目、目錄、概要、正文、結論和建議、附件等組成。
(1)消費者市場調查結構圖擴展閱讀:
市場調查的作用
1、有助於更好地吸收國內外先進經驗和最新技術,改進企業的生產技術,提高管理水平
當今世界,科技發展迅速,新發明、新創造、新技術和新產品層出不窮,日新月異。這種技術的進步自然會在商品市場上以產品的形式反映出來。通過市場調查,可以得到有助於我們及時地了解市場經濟動態和科技信息的資料信息。
為企業提供最新的市場情報和技術生產情報,以便更好地學習和吸取同行業的先進經驗和最新技術,改進企業的生產技術,提高人員的技術水平,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從而提高產品的質量,加速產品的更新換代,增強產品和企業的競爭力,保障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2、為企業管理部門和有關負責人提供決策依據
任何一個企業都只有在對市場情況有了實際了解的情況下,才能有針對性地制定市場營銷策略和企業經營發展策略。在企業管理部門和有關人員要針對某些問題進行決策時,如進行產品策略、價格策略、分銷策略、廣告和促銷策略的制定,通常要了解的情況和考慮的問題是多方面的。
只有通過具體的市場調查,才可以得到具體的答復,而且只有通過市場調查得來的具體答案才能作為企業決策的依據。否則,就會形成盲目的和脫離實際的決策,而盲目則往往意味著失敗和損失。
3、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和生存能力
商品市場的競爭由於現代化社會大生產的發展和技術水平的進步,而變得日益激烈化。市場情況在不斷地發生變化,而促使市場發生變化的原因,不外乎產品、價格、分銷、廣告、推銷等市場因素和有關政治、經濟、文化、地理條件等市場環境因素。
對於企業來說,能否及時了解市場變化情況,並適時適當地採取應變措施,是企業能否取勝的關鍵。
㈡ 如何做一份市場調查設計表
1.確定問題與假設
由於市場調查的主要目的是收集與分析資料以幫助企業更好地作出決策,以減少決策的失誤,因此調查的第一步就要求決策人員和調查人員認真地確定和商定研究的目標。俗話說:對一個問題作出恰當定義等於解決了一半。在任何一個問題上都存在著許許多多可以調查的事情,如果對該問題不作出清晰的定義,那收集信息的成本可能會超過調查提出的結果價值。例如某公司發現其銷售量已連續下降達6個月之久,管理者想知道真正原因究竟是什麼?是經濟衰退?廣告支出減少?消費者偏愛轉變?還是代理商推銷不力?市場調查者應先分析有關資料,然後找出研究問題並進一步作出假設、提出研究目標。假如調查人員認為上述問題是消費者偏愛轉變的話,再進一步分析、提出若干假設。如:①消費者認為該公司產品設計落伍;②競爭產品品牌的廣告設計較佳。
作出假設、給出研究目標的主要原因是為了限定調查的范圍,並從將來調查所得出的資料來檢驗所作的假設是否成立,寫出調查報告。
2.確定所需資料
3.確定收集資料的方式
第三步要求制定一個收集所需信息的最有效的方式,它需要確定的有:數據來源、調查方法、調查工具、抽樣計劃及接觸方法。
如果沒有適用的現成資料(第二手資料),原始資料(第一手資料)的收集就成為必需步驟。採用何種方式收集資料,這與所需資料的性質有關。它包括實驗法、觀察法和詢問法。前面例子談到所需資料是關於消費者的態度,因此市場調查者可採用詢問法收集資料。對消費者的調查,採用個人訪問方式比較適宜,便於相互之間深入交流。
4.抽樣設計在調查設計階段就應決定抽樣對象是誰,這就提出抽樣設計問題。其一:究竟是概率抽樣還是非概率抽樣,這具體要視該調查所要求的准確程度而定。概率抽樣的估計准確性較高,且可估計抽樣誤差,從統計效率來說,自然以概率抽樣為好。不過從經濟觀點來看,非概率抽樣設計簡單,可節省時間與費用。其二:一個必需決定的問題是樣本數目,而這又需考慮到統計與經濟效率問題。
5.數據收集數據收集必需通過調查員來完成,調查員的素質會影響到調查結果的正確性。調查員以大學的市場學、心理學或社會學的學生最為理想,因為他們已受過調查技術與理論的訓練,可降低調查誤差。
6.數據分析資料收集後,應檢查所有答案,不完整的答案應考慮剔除,或者再詢問該應答者,以求填補資料空缺。
資料分析應將分析結果編成統計表或統計圖,方便讀者了解分析結果,並可從統計資料中看出與第一步確定問題假設之間的關系。同時又應將結果以各類資料的百分比與平均數形式表示,使讀者對分析結果形成清晰對比。不過各種資料的百分率與平均數之間的差異是否真正有統計意義,應使用適當的統計檢驗方法來鑒定。例如兩種收入家庭對某種家庭用品的月消費支出,從表面上看有差異,但是否真有差異可用平均數檢定法來分析。資料還可運用相關分析、回歸分析等一些統計方法來分析。
7.調查報告市場調查的最後一步是編寫一份書面報告。一般而言,書面調查報告可分兩類:①專門性報告;②通俗性報告。
專門性報告的讀者是對整個調查設計、分析方法、研究結果以及各類統計表感興趣者,他們對市場調查的技術已有所了解。而通俗性報告的讀者主要興趣在於聽取市場調查專家的建議。例如一些企業的最高決策者。00
㈢ 居民消費結構的調查與分析
(強烈推薦
是一篇學士學位的論文,應該對你有幫助)
1 城鎮居民消費結構現狀
1. 1 食品支出比重下降,恩格爾系數逐年走底
1. 2 住房,汽車消費成為新的消費重點
1. 2. 1 住房消費
1. 2. 2 汽車消費
1. 3 教育、信息、通信消費不斷升溫
1. 4 旅遊等休閑服務消費成為新的消費亮點
2 消費結構升級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2. 1 消費領域相對狹窄 消費需求不足
2. 2 國內市場消費梗阻
2. 3 恩格爾系數超越常規,居民生活並未達到富裕。
2. 4 教育支出比重過大 影響居民消費傾向
3 消費結構不合理的原因分析
3. 1 不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 導致消費結構不合理
3. 2 過高的居民儲蓄存款 影響居民消費傾向
3. 3 消費品生產行業投資方向失誤和低效率 引起國內市場消費梗阻
3. 4 保守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政策的制約
4 關於進一步的優化消費結構的建議
4. 1 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增強居民消費信心。
4. 2 培育城鎮新的消費熱點 拓展居民的消費領域
4. 3 促使商品消費從自我積累型向信用支持型轉變
4. 4 分層次促進居民消費
4. 5 破解影響消費結構優化的政策制約
我國城鎮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化趨勢
摘要: 九十年代以來,我國城鎮居民的消費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完成了從解決溫飽——達到小康——邁向富裕的轉變歷程 。 二00三年,中國人均GDP達到1090美元,按照國際經驗,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之後,將觸發國內社會消費的結構升級,這標志著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進入了一個重要的、嶄新的時期。本文將通過對消費結構的各項內容的變化情況說明城鎮居民消費結構的現狀,提出消費結構中不合理的方面,並深入的分析其產生的原因,以及解決這些不合理現象的對策。
關鍵詞:消費; 消費結構; 消費結構升級; 消費需求
Variation tendency of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urban residents of our country
Author:Luo Ruichaoxie
Tuthor:Tian qianxi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Ecation,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
Summary : Since the 1990s, very great change has taken place in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the urban residents of our country, have finished from resolving adequate food and clothing --Reach the well-to-do level --March toward the rich transition course. In 2003, China per capita GDP reached 1090 dollars, according to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in per capita GDP exceeds 1000 dollars, the structure that will touch off the domestic social consumption is upgraded, this indicates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enters an important , brand-new period. This text pass every change of content in consumption structure prove current situation , urban residents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put forward the unreasonable respect in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 and deep its reason proced of analysis, and solve the countermeasures of these unreasonable phenomena.
Keyword:Consumption;Consumption structure;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upgrading ;Consumption demand
1 城鎮居民消費結構現狀
消費結構是指人們在生活消費過程中所耗費的各種消費對象的比例關系及協調程度。消費結構及其變化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標志,它反映居民的消費特徵及消費趨勢,反映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程度及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目前,隨著城鎮居民收入的不斷提高,生活質量不斷提升,消費需求趨於活躍,居民消費不斷升級換代,跨上新台階。呈現出新的變化和特點。
1. 1 食品支出比重下降,恩格爾系數逐年走底
眾所周知,吃是人類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較低時,其在消費支出中必然佔有重要地位。隨著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滿足的情況下,消費的重心才會開始向穿、用等其他方面轉移。恩格爾系數所反映的就是食品支出占家庭或個人消費總支出的比例,所以恩格爾系數在國際上常常用來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人民生活水平的狀況,同時也成為反映一國居民家庭消費結構變化的重要標志。
近年來,我國城鎮居民的恩格爾系數逐年下降, 1980年城市居民消費的恩格爾系數為56.9%,1995年為49.9%,1999年下降到41.9%,2000年,我國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達到39.2%,首次低於40%;2001年我國城鎮居民的恩格爾系數為37.9%,意味著總體水平達到了小康,2002年為37.7%2003年,我國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更進一步降為37.12%,這說明食品支出在城鎮居民的消費總支出的比重正呈下降的趨勢。
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歷程和居民消費結構演變的歷史經驗表明,恩格爾系數水平低於40%時是啟動以居民住房消費和交通通訊消費為標志的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臨界點。因此,以恩格爾系數作為重要的參考標準的話,我國新一輪的消費結構升級已經來到。
1. 2 住房,汽車消費成為新的消費重點
1. 2. 1 住房消費
從住房需求來看,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有能力購買商品房和經濟適用房。2003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已經達到了32247萬平方米,比1991年增長了近10倍,增長是非常快的。從未來的發展看,城市化和人均居住條件的改善,以及房屋的自然折舊還將帶來對住房的巨大市場需求。中國確實已經進入到住房的需求大幅度增長的時期。特別是隨著城市化的快速推進,對住房的需求會進一步加大。1998-2003年,我國城市率提高了9個百分點,到2003年已達到40.5%。在"十一五"期間,專家預計城市化率仍將以每年一個百分點的速度推進。毫無疑問,城市化率的發展直接帶動的是房地產業的發展,有大量的人口要進入到城市,城市居民的居住條件也要改善,還有大量的房屋自然折舊。從這些情況考慮,未來住房的需求潛力是非常大的。房地產業也仍將保持較快的發展勢頭。
以長沙為例,根據一項問卷調查結果表明,長沙住房消費走勢呈以下的主要特徵: 近半數的被調查者具有購房意向;51.96%的被調查者看好經濟適用房;理想面積為80—120平方米;價格仍是制約居民消費的主要因素。 這說明隨著人們對物質生活,居住環境要求的提高,使住房消費在今後的一段時間內,仍然會是消費的重點和增長點。並且住房消費必將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家裝成了生活時尚。
1. 2. 2 汽車消費
從各個國家的發展經驗來看,當一個國家人均GDP達到3000-10000美元的時候將進入汽車消費快速發展的時期,我國的一些大城市,人均GDP已經接近或超過3000美元,因此,汽車消費出現較快增長的時期。 中國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極具潛力的汽車消費市場。估計我國有購車能力的家庭2005年將達到4200萬戶。到2010年,中國有可能成為全球僅次於美國和日本的第三大汽車市場。從汽車的實際購買來看,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和中國政府鼓勵轎車進入居民家庭政策的出台,特別是2001年5月放鬆對生產企業的價格管制,加之制約需求的各種不合理費用逐步取消和汽車貸款正在被越來越多人所接受,汽車正在快速進入普通家庭,開始取代家電成為新一代領航消費品。
1. 3 教育、信息、通信消費不斷升溫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經濟的發展要求人們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人們對知識需求日益增強,居民越來越重視教育的投入,不斷提高個人文化素質,除了對子女的教育消費支出不斷增長以外,成人的教育費用也不斷提高。教育消費已成為人們消費中經常性的較長期的重點,這是發展的必然趨勢。未來居民儲蓄將更多地用於教育消費。這不但可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教育消費需求,而且促進與教育相關的行業發展,還進一步帶動圖書出版業,計算機教學軟體業、信息服務業等相關行業的發展,使教育產業成為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 近日,中國社科院在京發布《2005年社會藍皮書》,提醒人們注意教育消費不斷攀高現象。近年來,我國城鄉居民教育費用持續攀升,大大強化了居民的儲蓄意願,子女教育費用在居民總消費中排在首位,超過養老和住房消費。
從"九五"後期開始,通信、信息消費成為我國居民新的消費熱點,產銷均呈現快速增長勢頭。根據預測,國內的電子信息產品的市場總規模到2005年將達到20000億元的水平。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市場。截止到2004年的2月底,中國的手機用戶已達到了2.8億戶。今後五年,中國信息產業還將繼續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而且還將進一步成為消費的熱點。專家認為,通信消費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個國家的信息化水平。增加通信消費,無論是對擴大社會需求、促進經濟增長,還是對改善人民生活質量,都具有重要意義。
1. 4 旅遊等休閑服務消費成為新的消費亮點
"十一五"期間乃至更長的時間內,中國都將是一個旅遊的消費大國。按照國際經驗,人均GDP達到800-1000美元的時候,旅遊消費就進入到快速增長時期。我國顯然已經進入到了這樣的時期,當然,它也要求有制度性的安排來與其配合。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實行假日消費後,旅遊消費大幅度增長,開始是"周休兩日制"促進了旅遊消費,現在又有了"七天黃金周",大大地帶動了國內旅遊消費的增長。據統計,2004年國內旅遊人數達到了9.3億人,將近10億人,國內旅遊收入達到了4萬億元的水平。旅遊業將是今後拉動經濟增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力量。由於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空氣和水污染日益嚴重,垃圾、雜訊使城市居民的生存環境日趨惡化,因此,人們對清潔空氣的享受,對良好生態環境的追求已越來越迫切。近年來興起的生態旅遊業能夠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生態需要,所以,生態旅遊已成為旅遊業中增長最快的部分。
隨著以人為本的生活觀念日益突出。居民能夠享受到的社會公共服務和公共設施越來越多,這一范疇的消費也隨之增加。快節奏的都市工作與生活,使人們更重視消費的時間成本和精力成本,消費省時間甚至出錢買時間的情況在都市消費中屢見不鮮。相對於消費的效益性需求而言,消費的效率性需求將上升,即消費者在關注消費的效用和質量的同時,更關注消費的便捷性和快速性。其典型表現是服務性消費的快速發展。例如:快餐業尤其是送餐業的快速發展,家庭勞務社會化成為一種廣泛的需求。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家政服務、家庭醫生、家庭病房等開始走進千家萬戶。
2 消費結構升級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2. 1 消費領域相對狹窄 消費需求不足
隨著消費結構的升級過程的開始,使城鎮居民消費一下子集中到了住房,汽車,教育消費上,造成消費領域相對狹窄的現狀,尤其是與消費市場完善的國家相比,我國的消費市場不夠發達,存在許多有待開發和發展的消費領域,需要尋求新的消費熱點和消費增長點。
2001年我國人均GDP達到911.32美元,城鎮居民消費的恩格爾系數為37.9%,而全世界平均的相同收入水平時期的恩格爾系數只有30%。包括旅遊消費等在內的其它消費占消費支出的比率,世界中等收入國家在20世紀90年代初就達到了26%的水平,而我國城鎮居民2001年僅為5.35%,只相當於這些國家的1/5。在保險消費、知識消費、體驗消費等諸多領域更有待於拓展。
近年來我國城鎮居民的邊際消費傾向與平均消費傾向呈逐年走低之勢,城鎮居民平均消費傾向從1990年的0.84降低到2003年的0.77,年均降低速率達0.005,這些都說明在消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結構的不斷優化過程中,目前我國的消費市場仍存在消費需求不足的問題,這與消費領域狹窄也有著一定的聯系。
2. 2 國內市場消費梗阻
在我國居民消費升級的過程中事實上存在國內市場消費梗阻,國內消費品生產行業沒有很好地把握一輪輪消費升級的契機,使國內產業遭受周期性的沖擊。國內相關行業由於沒有及時地針對消費升級做出適應性的調整以致國內的部分消費需求要有國外滿足,即使調整了也由於技術水平的落後使產品的競爭力遠不如人,許多市場利潤空間拱手讓人。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現今的電腦、手機、汽車,居民所認同的大多都是國外品牌而國內的同類產品卻少有能與其抗衡的。
2. 3 恩格爾系數超越常規,居民生活並未達到富裕。
如果按聯合國糧農組織對恩格爾系數的劃分標准,早在2000年,我國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達到39.2%,首次低於40%時,我國就已經邁進「富裕」的門檻了。但實際上,到目前為止我國還處在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的過程當中,而「小康」和「富裕」兩個概念也是有著一定的距離的,也是說目前我國恩格系數對於我國實際的現狀來說時超越了常規的。
2. 4 教育支出比重過大 影響居民消費傾向
近年來,中國城鄉居民教育費用的持續攀升大大強化了居民儲蓄意願,影響了城鄉居民家庭消費傾向。教育從幼兒園起就開始交各種贊助費、擇校費、擇班費,大學生的學費、生活費超出了居民家庭可承受的正常水平,從而導致居民家庭削減當前消費開支,增強儲蓄力度。目前中國的發展進入人均GDP1000至3000美元的轉型關鍵時期。而世界多數國家同時期時,文教娛樂用品及服務的消費比重反而是有所下降的,特別是教育的費用有所下降。
2. 5 服務消費數量不足 結構不合理。
雖然近年來,我國居民在服務消費的支出上有所增長,服務消費占居民生活消費的比重也在上升。但是,在我國的現實消費活動中,仍然還有不少人重物質消費、輕服務消費,和發達國家相比服務性消費在消費總額中所佔的比重還較低。在服務消費領域也存在消費結構不合理,消費觀念有待改善等問題。如人們在已有的服務消費中,重餐飲、洗浴等生活性服務消費,輕精神文化消費;在已有的精神文化消費中,又存在重娛樂性消費、輕發展性消費,熱衷於趣味消費、忽視高雅消費和健康消費的問題。
3 消費結構不合理的原因分析
這是轉載的別人的回答哦
㈣ 市場調查的步驟和方法是什麼
1.市場調查的步驟
市場調查的步驟沒有固定的模式,要根據調查的內容、時間來確定。一般說來,市場調查分為三個階段,即准備階段、調查階段和資料處理階段。
(1)准備階段
這一階段的任務,主要是制訂調查計劃和進行試驗調查。調查計劃要按照調查的要求制訂,計劃作出後要進行試驗調查。
進行試驗調查是為了驗證調查計劃、調查表格制訂得是否正確,以免盲目進行正式調查,走了彎路。進行試驗調查,一般以收集第二手資料為主,同時通過與人員交談收集一些第一手資料。試驗調查要嚴格按照規定的要求進行,以保證試驗結果的准確性。
(2)調查階段
這一階段應一邊收集整理第二手資料,一邊開展第一手資料的調查收集工作。在調查工作中,如發現計劃不周,應及時加以修正或補充。
(3)資料處理階段
資料處理是調查的最後階段,也是重要的環節之一。因為如果沒有這一階段,調查就沒有結果,調查中的一切耗費也就沒有收獲。
資料處理階段有兩項工作,一是整理分析研究資料,二是提出調查報告。
整理資料、分析研究是資料處理工作的第一步。將調查收集的資料進行分類、整理、製表、統計,然後通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分析研究過程,既要剔除調查資料中可查出的錯誤部分,又要找出資料間的內在聯系,從而得出合乎客觀事物發展規律的結論。
在分析整理資料時,要估計可能的誤差。調查中的誤差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因抽樣調查中選取樣本沒有代表性引起的;二是因調查者的技術不高造成的,例如調查表設計不當,調查者在整理數據時對不完整的答案作出不符合實際的主觀推斷等;三是由被調查者疏忽、遺漏、拒絕回答而造成的。
在整理資料的基礎上要提出調查報告。調查報告有專題報告和綜合報告兩種形式,具體採取哪種形式由調查的目的和要求來決定。在調查報告中要回答調查計劃中所提出的問題,並盡可能用准確的調查數字來說明:文字應簡明扼要,重點突出;分析問題力求客觀,避免主觀武斷和片面性:要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意見,避免不著邊際、模稜兩可的空談。
調查報告的結構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調查的目的和范圍,使用的方法,調查的結果,提出的建議和必要的附件。
2.市場調查的方法
市場調查的方法很多,從取得資料的方法來看,可分為三大類:詢問法、觀察法和實驗法。
(1)詢問法
詢問法是一種最直接的調查方法,是了解被調查者的購買動機、意向和行為時常用的方法,其特點是被調查者知道自己正在被調查。根據調查人員與被調查者的接觸方式不同,詢問法又可分為以下幾種:
①面談調查法。面談指調查者與被調查者直接交談。面談調查法有多種分類,例如,從人數上分為個人面談和小組面談,從時間上分為一次面談與多次面談等。面談調查的好處很多,一是當面聽取被調查者的意見,印象深刻,也比較詳細;二是被調查者對問題理解不夠透徹時,可以當面解釋,回答的內容不夠明確時,可以當場要求補充,因而獲得的資料比較准確;三是可以採取靈活的方式,根據被調查者的態度,有簡有繁地進行,並可使被調查者相互啟發,取得一些可以回憶或較機密的資料。面談調查也存在一些缺點,主要表現在:第一,對調查人員的要求較高,要求其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技術水平和良好的工作態度,而這么多稱職的人員很難找到;第二,有很多被調查者因外出或工作關系不能接受調查;第三,會出現因工作人員在談話記錄上的失誤而使資料不準確的情況。
②郵寄調查法。是將設計好的調查表格,通過郵寄送到被調查者手中,由被調查者填好後寄回。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調查成本較低,節約人力和時間,同時被調查人員有足夠的時間考慮問題,回答問題相對比較慎重。缺點是回收率低,影響調查的代表性,並且花費的時間較長。因此,採用這種方法時必須給被調查者一定的物質利益,以補償被調查者郵寄費用的支出。
③電話調查法。由調查人員按照規定的樣本范圍,用電話詢問被調查者的意見。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成本比面談低,調查速度快,並可克服被調查者不便接待或不願接待的困難,對不明確的問題可以作適當解釋,比郵寄調查靈活。缺點是交談比較簡單,容易引起偏見,且並非可以輕易獲得全部的電話號碼,因而調查范圍受到限制。
④問卷留置調查法。由調查人員將調查表當面送交被調查人,說明調查要求,留給被調查者自己填寫,然後由調查人員按照規定的時間收回。
⑤日記調查法。由被調查人把需要調查的內容採用日記的形式連續記錄下來,然後定期寄給調查者。這是一種固定樣本連續調查的方法,需要與被調查者建立固定的聯系,並給被調查者一定的報酬。記錄的日記主要包括購買日記、消費日記和廣告日記三種內容。購買日記中記錄的是消費者的購買方式、購買時間、購買地點、購買數量、購買品種等;消費日記記錄每一時期的平均消費數量和總消費數量;廣告日記提供收看電視、收聽廣播或閱讀其他宣傳資料的情況。日記調查的優點是容易得到連續性資料,調查的結果也比較可靠。缺點是成本較高,花費時間較長,被調查者會感到厭煩而採取敷衍的態度,使資料失真。
(2)觀察法
觀察法的主要特點是調查者到現場觀察對方的行動,而對方並不感到自己正在被調查,因而有一定的客觀性,所得到的結果准確性較高。這種方法的缺點是調查的面較為狹窄,花費的時間較長。常用的觀察法主要有以下兩種:
①直接觀察法。又叫做顧客動作觀察法,通常用於調查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消費品的包裝、商標和櫥窗陳列對用戶的吸引力等。通過對顧客動作的觀察。決定自己的營銷決策。例如,可以通過顧客提出的訂貨單或詢問所需要的品種、牌號、色澤、包裝等要求,來研究商店的備貨;從觀察不同類型的顧客對不同商品的購買情況和櫥窗布置的吸引力,決定廣告的內容;從觀察街道行人的穿著和攜帶商品的情況,來研究產品的設計,等等。
對消費者行為的直接觀察包括銷售現場觀察、使用現場觀察和供應現場觀察三個方面。銷售現場主要觀察顧客購買商品、攜帶商品的狀況等,以此來確定本企業產品的式樣、色彩和包裝裝潢;使用現場主要觀察用戶對本企業產品或競爭對手產品的使用狀況及意見和要求,以此確定本企業產品的質量和要求;供應現場主要觀察競爭對手購買生產資料的狀況,以判斷競爭對手的產品發展方向,並確定本企業的營銷戰略和策略。
②行為記錄法。即採用各種儀器或人工來記錄消費者行為的方法。一般用於調查消費者的流量、消費者的行為變化、廣告的效率等。例如,某街道或某商店在一定時間內經過的行人或用戶有多少,什麼時候最多,什麼時候最少,以此確定商店的營業時間和進貨量;又如,記錄廣播電台或電視台在什麼時候聽眾或觀眾最多,以此確定如何安排廣告節目;再如在兩種以上廣告媒體(如報紙、雜志、圖書等)上刊登廣告,廣告中附有回條,憑回條到公司購買商品享受九折優待,公司根據回條各占的比例,即可知道哪一種廣告媒體能更好地把商品信息傳遞給消費者。
(3)實驗法
這是一種通過小規模的「實驗」而獲得有價值的數據和資料的方法。實驗法來源於自然科學的實驗求證,把它推廣應用到市場調查中,就成為市場調查實驗。
實驗法現已成為市場調查中用途很廣的方法。凡是某種商品改變品種、質量、包裝、設計、價格、商標、廣告等時,都可運用這種方法做小規模的試驗性銷售,來了解顧客的反應,決定本企業的營銷策略。這種方法可同時使正常生產、正常銷售與市場調查結合進行,取得良好的效果。
實驗法在營銷活動中有多種功能,但最重要的是試銷。試銷的具體形式有多種,例如新產品試銷專櫃、試銷門市部、展銷會等。在試銷過程中既可以預測某種新產品的市場潛量,也可以比較哪一個市場的銷路大,哪一種式樣、色彩、包裝的銷路好,等等。
㈤ 市場調研方案的基本結構和主要內容有哪些
市場調研方案的基本結構和主要內容如下:
1、確定調查的目的和任務。調查目的是指特定的調查課題所要解決的問題,即為何要調查、要了解和解決什幺問題,調查結果有什幺用處。調查任務是指調查目的既定的條件下,市場調查應獲取什幺樣的信息才能滿足調查的要求。
明確調查的目的和任務是調查方案設計的首要問題,因為只有調查目的和任務明確,才能確定調查的對象、內容和方法,才能保證市場調查具有針對性。
2、確定調查對象和調查單位。確定調查對象和調查單位是為了明確向誰調查和由誰來提供資料的問題。調查對象是根據調查目的和任務確定的一定時空范圍內的所要調查的總體,它是由客觀存在的具有某一共同性質的許多個體單位所組成的整體。調查單位就是調查總體中的各個個體單位,它是調查項目的承擔者或信息源。
3、確定調查項目。調查項目是將要向調查單位調查的內容。調查項目的確定取決於調查的目的和任務,以及調查對象的特點與數據資料搜集的可能性。
4、設計調查表或問卷。調查項目確定之後,就可設計調查表或者問卷,作為市場調查搜集市場調查資料的工具。調查表或問卷既可作為書面調查的記載工具,亦可作為口頭詢問的提綱。調查表是用縱橫交叉的表格按一定順序排列調查項目的形式。
問卷是根據調查項目設計的對被調查者進行調查、詢問、填答的測試試卷,是市場調查搜集資料的常用工具。本章第四節將專門介紹調查表或問卷的設計。
5、確定調查時間和調查期限。調查時間是指調查資料的所屬時間,即應搜集調查對象何時的數據。確定調查時間是為了保證數據的統一性,否則,數據無法分類和匯總,導致市場調查失效。調查時期現象時,應確定數據或指標項目的起止時間;調查時點現象時,應明確規定統一的標准時點。
調查期限是指整個調查工作所佔用的時間,即一項調查工作從調查策劃到調查結束的時間長度。一般來說,應根據調查課題的難易程度、工作量的大小、時效性要求合理確定調查期限,並制定調查進度安排表。
6、確定調查方式和方法。市場調查方式是指市場調查的組織形式,通常有市場普查、重點市場調查、典型市場調查、抽樣市場調查、非概率抽樣調查等等。調查方式的選擇應根據調查的目的和任務、調查對象的特點、調查費用的多少、調查的精度要求作出選擇。
市場調查方法的確定應考慮調查資料搜集的難易程度、調查對象的特點、數據取得的源頭、數據的質量要求等作出選擇。若調查課題涉及面大、內容較多,則應選擇多種調查方法獲取數據和資料。既要獲取現成的資料,又要獲取原始資料。
7、確定資料整理的方案。資料整理是對調查資料進行加工整理,系統開發的過程,其目的在於為市場分析研究提供系統化、條理化的綜合資料。為此,應確定資料整理的方案,對資料的審核、訂正、編碼、分類、匯總、陳示等作出具體的安排。大型的市場調查還應對計算機自動匯總軟體開發或購買作出安排。
8、確定分析研究的方案。市場調查資料的分析研究是對調查數據進行深度加工的過程,其目的在於從數據導向結論,從結論導向對策研究。為此,應制訂分析研究的初步方案,對分析的原則、內容、方法、要求、調查報告的編寫、成果的發布等作出安排。
9、確定市場調查的進度安排。
10、市場調查經費預算。在進行預算時,要將可能需要的費用盡可能考慮全面,以免將來出現一些不必要的麻煩而影響調查的進度。例如,預算中沒有鑒定費,但是調查結束後需要對成果作出科學鑒定,否則無法發布或報獎。
在這種情況下,課題組將面臨十分被動的局面。當然,沒有必要的費用就不要列上,必要的費用也應該認真核算出一個合理的估計,切不可隨意多報亂報。不合實際的預算將不利於調研方案的審批或競標。因此既要全面細致,又要實事求是。
11、制定調查的組織計劃。調查的組織計劃,是指為了確保調查工作的實施而制訂的具體的人力資源配置的計劃,主要包括調查的組織領導、調查機構的設置、調查員的選擇與培訓,課題負責人及成員,各項調研工作的分工,等等。企業委託外部市場調查機構進行市場調查時,還應對雙方的責任人、聯系人、聯系方式作出規定。
12、編寫市場調查計劃書。以上市場調查方案設計的內容確定之後,市場調查策劃人員則可撰寫市場調查計劃書,以供企業領導審批,或作為調研項目委託人與承擔者之間的合同或協議的主體。
市場調查計劃書的構成要素包括標題、導語、主體和附錄等。其中,主體部分主要包括以上十一個方面的內容亦可列入附錄中。附錄主要包括調研項目負責人及主要參加者,抽樣方案及技術說明,問卷及有關技術說明,數據處理所用軟體等等。
(5)消費者市場調查結構圖擴展閱讀:
市場調研的流程:
一、調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1、邏輯分析法:邏輯分析法是指從邏輯的層面對調查方案進行把關,考察其是否符合邏輯和情理。
2、經驗判斷法:經驗判斷法是指通過組織一些具有豐富市場調查經驗的人士,對設計出來的市場調查方案進行初步研究和判斷,以說明調查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試點調查法:試點調查法是通過在小范圍內選擇部分單位進行試點調查,對調查方案進行實地檢驗,以說明調查方案的可行性的方法。
二、調查方案的模擬實施:
調查方案的模擬實施是只對那些調查內容很重要,調查規模又很大的調查項目才採用模擬調查,並不是所有的調查方案都需要進模擬調查。模擬調查的形式很多,如客戶論證會和專家評審會等形式。
三、調查方案的總體評價:
調查方案的總體評價可以從不同角度來衡量。但是,一般情況下,對調查方案進行評價應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即調查方案是否體現調查目的和要求;調查方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調查方案是否科學和完整;調查方案是否具有調查質量高、效果好。
㈥ 市場調查的基本步驟是什麼
一個完善的市場調查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調查目的要求
根據市場調查目標,在調查方案中列出本次市場調查的具體目的要求。例如:本次市場調查的目的是了解某產品的消費者購買行為和消費偏好情況等。
2、調查對象
市場調查的對象一般為使用該產品的消費群體。調查對象應注意主要消費群體,如對於餐飲,如果店鋪的經營對象為白領,調查對象主要選擇白領;如果店鋪的經營定位為學生,調查對象主要選擇高校學生;
3、調查內容
調查內容是收集資料的依據,是為實現調查目標服務的,可根據市場調查的目的確定具體的調查內容。如調查消費者餐飲習慣時,可按消費者的主要消費類型,菜系選擇,外出就餐頻率等方面列出調查的具體內容項目。調查內容的確定要全面、具體,條理清晰、簡練,避免面面俱到,內容過多,過於繁瑣,避免把與調查目的無關的內容列入其中。
4 、調查范圍
調查地區范圍應與餐飲經營范圍相一致,當在某一城市做市場調查時,調查范圍應為整個城市;但由於調查樣本數量有限,調查范圍不可能遍及城市的每一個地方,一般可根據城市的人口分布情況,主要考慮人口特徵中收入、文化程度等因素,在城市中劃定若干個小范圍調查區域,劃分原則是使各區域內的綜合情況與城市的總體情況分布一致,將總樣本按比例分配到各個區域,在各個區域內實施訪問調查。這樣可相對縮小調查范圍,減少實地訪問工作量,提高調查工作效率,減少費用。
5 、樣本的抽取
調查樣本要在調查對象中抽取,由於調查對象分布范圍較廣,應制定一個抽樣方案,以保證抽取的樣本能反映總體情況。樣本的抽取數量可根據市場調查的准確程度的要求確定,市場調查結果准確度要求愈高,抽取樣本數量應愈多,但調查費用也愈高,一般可根據市場調查結果的用途情況確定適宜的樣本數量。
6 、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市場調查中,常用的資料收集方法有調查法、觀察法和實驗法,一般來說,前一種方法適宜於描述性研究,後兩種方法適宜於探測性研究。企業做市場調查時,採用調查法較為普遍,調查法又可分為面談法、電話調查法、郵寄法、留置法等。
擴展內容:
市場調查報告的撰寫
1.調查報告力求客觀真實、實事求是
調查報告必須符合客觀實際,引用的材料、數據必須是真實可靠的。要反對弄虛作假,或迎合上級的意圖,挑他們喜歡的材料撰寫。總之,要用事實來說話。
2.調查報告要做到調查資料和觀點相統一
市場調查報告是以調查資料為依據的,即調查報告中所有觀點、結論都有大量的調查資料為根據。在撰寫過程中,要善於用資料說明觀點,用觀點概括資料, 二者相互統一。 切忌調查資料與觀點相分離。
3.調查報告要突出市場調查的目的
撰寫市場調查報告,必須目的明確,有的放矢,任何市場調查都是為了解決某一問題,或者為了說明某一問題。市場調查報告必須圍繞市場調查上述的目的來進行論述。
4.調查報告的語言要簡明、准確、易懂
調查報告是給人看的, 無論是廠長、經理, 還是其他一般的讀者,他們大多不喜歡冗長、乏味、呆板的語言,也不精通調查的專業術語。因此,撰寫調查報告語言要力求簡單、准確、通俗易懂。
市場調查報告寫作的一般程序是:確定標題,擬定寫作提綱,取捨選擇調查資料,撰寫調查報告初稿,最後修改定稿。
㈦ 市場調查的基本步驟是什麼
一、市場調查的基本步驟
不同類型的市場調查的程序不盡相同,但基本上都有以下五個步驟:
(1)明確調查目的
這是進行市場調查的首要問題。只有目的明確了,才可以進行其他步驟。一般來說,主要目的是通過收集與分析資料,研究解決企業在市場營銷中所存在的問題,尋求正確可行的改進措施。
①主要應考慮的問題:
•
為什麼要進行市場調查——解決在營銷中所存在的問題
•
通過調查要了解那些問題——需要哪方面的資料和信息
•
調查結果的具體用途——尋求改進措施
②明確調查目的的方法
•
最開始提出的問題往往涉及面廣,也比較籠統。
•
先進行初步調查,對手頭已掌握的有關資料進行研究分析,找出市場調查的主要的主要問題;其次進行某些非正式調查(實驗性的訪問調查),如徵求專業人員對市場問題的分析,找出問題的症結所在。
•
在上述調查的基礎上,確定市場調查的范圍,排除與調查目的關系不大的設想,使調查目標更加集中。
(2)確定市場調查對象
(3)預備調查
·初步情況分析
重點收集對所要研究的問題有參考價值的資料,進行初步分析,研究發現各影響因素之間的因果關系,探索問題所在。
·非正式調查(試探性調查)
針對初步情況分析得到的結果,向本企業內部有關人員、精通本問題的專家和人員、有代表性的用戶徵求意見。
·預備調查的結果:使調查的問題明朗化,縮小調查范圍。
(4)正式調查
(1)制定調查方案(先確定調查主題,還包括以下內容):
•
決定收集資料的來源和方法。
•
准備所需的調查表格
•
抽樣設計
市場調查按調查對象范圍大小可分為:①全面調查:對調查對象中的每一個個體都進行調查(費時、費力、成本高)。②抽樣調查:從調查對象的全體(總體)中選擇若干個具有代表性的個體組成樣本,對樣本進行調查,然後根據調查結果來推斷總體的特徵。
企業通常採用抽樣調查方法。全面調查方法只有在產品銷售范圍很小、用戶很少的情況下可以使用。
(1)制定調查方案
•
抽樣技術:從調查總體中抽取樣本的技術。抽樣技術的優劣將直接影響樣本的代表性和調查結果的可靠性。
•
抽樣技術的分類(主要有兩類):
第一類:隨機抽樣。按隨機原則抽取樣本,在總體中每一個被抽取的機會均等(常用的方法有:①簡單隨機抽樣;②等距抽樣;③分層隨機抽樣;④分群隨機抽樣)。
第二類:非隨機抽樣。按調查目的和要求,根據一定標准來選擇抽取樣本,總體中每一個體被抽取的機會是不平等的。(常用的方法有:①任意抽樣;②判斷抽樣;③配額抽樣)。
(2)現場實地調查:指調查人員按確定的調查對象、調查方法進行實地調查,收集第一手資料。
(5)結果處理
•
整理分析資料
*
編校(檢查驗證收集的資料是否可靠,剔除不符合實際的資料)
*
資料分類(調查前分類;調查後分類)
•
提出調查報告:報告內容要緊扣調查主題,突出重點,客觀公正、簡明扼要、觀點明確、分析透徹。盡可能使用圖表。
㈧ 消費者需求調查包含哪幾方面
(1)市場環境的調查:
市場環境調查主要包括經濟環境、政治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科學環境和自然地理環境等。具體的調查內容可以是市場的購買力水平,經濟結構,國家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風俗習慣,科學發展動態,氣候等各種影響市場營銷的因素。
(2)市場需求調查:
市場需求調查主要包括消費者需求量調查、消費者收入調查、消費結構調查、消費者行為調查,包括消費者為什麼購買、購買什麼、購買數量、購買頻率、購買時間、購買方式、購買習慣、購買偏好和購買後的評價等。
(3)市場供給調查:
市場供給調查主要包括產品生產能力調查、產品實體調查等。具體為某一產品市場可以提供的產品數量、質量、功能、型號、品牌等,生產供應企業的情況等。
(8)消費者市場調查結構圖擴展閱讀:
在進行客戶需求定義是要注意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來分析,不妨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1、全面性原則 對於任何已被列入客戶范疇的消費者,我們要全面的定義其幾乎所有的需求,全面掌握客戶在生活中對於各種產品的需求強度和滿足狀況。
之所以要全面了解,是要讓客戶生活中的需要完整地體現在你的面前,而且根據客戶的全面需要分析其生活習慣、消費偏好、購買能力等相關因素,更為重要的是這種「以全概偏」的了解往往會迷惑客戶,刻畫銷售人員關心客戶、愛護客戶的經典形象。
2、突出性原則 時刻不要忘記銷售者的第一要務是為公司銷售產品,幫助客戶滿足需求。所以,要突出產品和客戶需求的結合點,清晰的定義出客戶的需求,必要的時刻要給客戶對本產品的需求形成一個 「獨特的名稱」。
假如你是一個竹躺椅的銷售人員,盡可能得讓消費者形成對躺椅的獨特認識,為它定義出一個別人都沒有意識到的「提高生活舒適度需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