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哪裡有關於大學生兼職的社會調查報告
------- 董婷 2007 年 6 月 6 日 , 我們對長沙市幾所大學的在校大學生兼職情況進行了調查 . 通過 3 天的調查研究方案問卷的設計 ,4 天的調查研究實踐 ,1 天的統計,我們小組順利的完成了「在校大學生兼職情況調查」的問卷調查 . 小組的 5 名同學都參與了調查,選取了「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湖南民政學院」「湖南商貿旅遊學院」「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等幾所大學 . 這次調查發出問卷 40 份,回收率 100%. 學生中 33 人為大一學生 , 男女所佔比例平均 . 在這次調查中得到如下啟示 : 看待兼職的態度 從有無必要兼職來看 , 分別有 46.9% 的男生, 52.9% 的女生認為大學生兼職非常有必要,而認為大學生沒必要兼職的均占 0%. 從年級來看,一年級,三年級分別有 30.9%% 的同學認為大學生兼職非常有必要,其餘同學均認為可有可無。同學們兼職觀念的現狀兼職在大學校園中非常普遍。從調查的結果來看 ,100% 的同學在大學期間做過兼職 . 在問做兼職及大學生有必要嗎, 86% 的同學持肯定意見 . 做兼職似乎成了大學生的必修課 . 從事兼職的目的及收獲兼職的目的男生女生培養能力5 人3 人獲得金錢3 人2 人能力與金錢11 人14 人其他1 人1 人做兼職的目的是什麼呢?分別從男生女生的具體情況來看 . 男生 : 僅僅為獲得金錢做兼職的男生占總的男生人數的 15% ,選擇培養能力的男生所佔比例也僅僅是 25%, 女生 : 為獲得金錢做兼職的女生則占 10%; 選擇培養能力的比例為 25% ,男生女生選擇其他的人數相同都占 5%. 大多數同學選擇二者兼有 . 可見,做兼職不僅僅為了賺錢,更多的同學是為了接觸社會,可以拓寬交際面 , 積累社會經驗 , 為鍛煉能力 , 為今後的工作奠定基礎 ,. 當然有些比較貧困的同學考慮更多的是增加自己的生活補助,為了緩解經濟壓力 , 減少家庭壓力 . 總而言之,絕大部分同學從事兼職的目的比較明確,認為兼職的收獲主要是賺錢和積累社會經驗,少數同學認為可以廣交朋友,拓寬交際面。 找好學習與兼職的平衡點,敢於嘗試有一定知識含量的兼職 . 這才是我們學習知識和實踐知識是兼職的過程和目的。 從事兼職與學習之間的關系 至於如何協調兼職和學習的關系,在被調查學生中,在「你是否利用上課時間去做兼職」這道題上, 40 個人填答了 . 在有填答的學生中, 25% 的學生選擇有過 , 次數不多 ,75% 的學生則選擇了沒有 . 可見為了兼職而去翹課的情況還是存在,看來如何協調好兼職與翹課的關系不容忽視。在對上題中所提到的「翹課」的學生的「翹課頻率」調查中, 40 個人填答了,從填答的 40 個人看,,男生選擇一般的佔了 10%, 很少的佔了 25%, 從不的佔了 65%. 女生則分別為一般 5%, 很少 15%, 從不 80%. 創新意識,而後要有能力,更要把握機遇。但無論如何,要正確處理好學習與兼職的關系 . 機遇在於把握,前提是要有創新意識,敢於嘗試 . 學習與兼職的統一,需要我們找好兩者的平衡點,多嘗試能夠鍛煉能力、實踐知識的兼職。 從事兼職的類型及范圍 大學生做兼職,主要是從事在校勤工儉學、實習、做家教發傳單、促銷員、業務員、飯店服務員等服務性工作 . 當然,也有部分同學做其他相關自己專業領域的工作 . 從性別來看,分別有 45% 的男生, 45% 的女生 做過家教發傳單等服務性工作 , 分別有 10% 的男生, 5% 的女生做過在校勤工儉學的工作 , 分別有 15% 的男生, 5% 的女生選擇實習 . 同時,還有 30% 的男生 ,45% 的女生選擇其他等兼職工作。總的來看,同學們兼職的種類比較單一,而且性別差異較大。經分析,原因有二:一方面,時間有限,同學們只能選擇耗時少,收入較高的工作;另一方面,社會經驗較少,工作能力有限,諸多用人單位不予考慮。 從事兼職的時間安排 學生合法權利需要重視 詳細情況如下表所示 :男生女生通過法律手段10 人9 人告訴家人、朋友5 人9 人自行報復1 人1 人不追究、自認倒霉4 人1 人兼職所得收入 對於大學生兼職所獲得的收入來看 : 大學生期望的工資都不是很高 . 以男生為例 :85% 的男生期望的工資要求符合一般標准即可 . 可見,大學生的兼職市場是非常廣闊的,大學生的素質相對較高,希望的工資也不是很高,並且選擇從事的行業大多是居民 < 家教 以及商家所急需的,以節假日最為突出 , 商家可以利用高素質的「廉價」勞動力為自己服務。 家長對於子女兼職 在調查過程中 , 家長對於子女在外兼職打工的情況大都不了解 .60% 的男生及 85% 的女生兼職是家人知道的 , 而 40% 的男生及 15% 的女生兼職是家人所不知的 . 男生女生知道12 人17 人不知道8 人3 人總體來看,大多數家長基本同意子女從事兼職,主要是出於安全方面的顧慮 兼職是弊還是利 覺得在校大學生打工是利大於弊的 ? 回答 YES 的占 80%, 回答 NO 的只佔 20%. 也許正是因為這種認識,大部分同學都選擇做兼職 . 大學生找到一份兼職工作,尤其是一份令自己滿意的兼職工作,無疑是件好事:一方面,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收入,會使大學生獲得一種心理滿足感和實現自我價值的成功體驗,這也會促使大學生在自我完善方面更有動力,更加積極努力;另一方面,兼職是大學生提前融入社會的途徑,可以在兼職工作中鍛煉自己與人相處、與人合作的能力。高校也應該加強對學生兼職的管理和指導,通過勤工助學中心等完善服務,拓寬兼職的渠道,引導大學生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和一種正確的方法兼職,使大學生處理好兼職和學習的關系,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做好兼職工作 .參考資料:
❷ 5000字的大學生兼職調查報告
難怪現在的大學文憑縮水,前幾天有人到我這里開實現證明,用我公司的公章,證明其在我公司實習過。投機取巧,最後害的還是自己。我覺得,每個人應該真正的要清楚自己的能力,那麼你就應該親身去體會一下。別人可以幫助你做個紙面的證明,卻幫助不了你自己是否能領悟。從零開始並不丟人,也不浪費時間,地基必須扎實。為什麼要開證明,因為不清楚自己會什麼,能幹什麼,那就去實踐中找。 對於論文和研究報告,自己親自去體驗之後,寫出來的才是有靈魂的東西。像馬雲、俞敏洪,為什麼在台上不用任何的草稿,就可以滔滔不絕的說上幾個小時不重復,不是他們的水平比我們高多少,是因為他們說的都是他們經歷過的。 真經是需要經過九九八十一難的,如果如來佛祖真的直接給你經書,你回去也會當做廢紙,因為你什麼都看不懂。
❸ 大學生兼職情況調查
小夢是浙江師范大學大四的學生,雖然還沒畢業,但是已經有3年的兼職經驗了。
“我准備用兼職賺來的錢,自費一小部分學費。”馬上就要開學了,小夢從大三開始平均每月可以賺到3000元,基本沒有向家裡要過生活費,而且還有積蓄來報考駕照。
最近對大學生兼職情況作了一次調查,一共發放問卷100張,其中做過兼職的有61人。調查顯示,接受調查的大學生中,有21人月生活費在800至1000元之間,19人月生活費在1000至1300元之間,月生活費在1300元以上的有19人。
但是在實際花費一欄,月實際花費在1300元以上的有24人,遠遠超過生活費在1300元以上的人數。
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兼職生涯,賺取生活費和增長社會經驗成了兼職主要理由。
20%大學生生活費不夠花
賺生活費和積累社會經驗是兼職主要原因
大一入學的時候,小夢和家裡商量好了,家裡每個月給她一千塊錢生活費,小夢同學的生活費也跟她差不多。
進入大學以後,小夢發覺,一千塊錢生活費其實過得挺拮據,她成了“月光族”。
“吃飯就要五六百,買衣服兩三百一個月,再買點雜七雜八的生活用品,錢就沒了。”小夢月末想去逛街,一摸口袋已經沒錢了。
“有時還沒到該向爸媽要錢的時間,銀行卡里已經只剩下取不出來的一點散錢了。”小夢比較要強,覺得自己上的是三本,學費原本就貴,所以每次向家裡要錢,內心都很掙扎。
從調查情況看,像小夢一樣每個月入不敷出的大學生並不佔少數,61位接受調查的大學生中,其中12位大學生入不敷出,佔到了將近20%。
為了賺生活費,小夢開始兼職。小夢是學校的禮儀隊的成員,偶然一次,小夢在禮儀隊的一位學姐帶著她去一次做商務禮儀,賺了80元,小夢嘗到甜頭了。從那以後小夢開始做禮儀兼職,一月平均3次,每個月差不多賺200元左右。
小夢說,大二兼職賺錢還不穩定,有時候可能只有幾百塊錢,不夠養活自己,經常需要向家裡請求支援。
在兼職的目的一欄,大部分人都將票數投給了“賺取生活費和積累經驗為以後做准備”。
調查顯示,39%的學生一個月賺的錢在100至500元之間,26%的學生在500至800元之間,還有22%的學生在800至1000元之間,1000元以上的有13%。
“以後還是想要參加教師相關的工作,不過兼職也算是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小夢說。
每周兼職10至15個小時居多
大學老師表示不反對學生兼職
根據調查數據,接受調查的61位大學生當中,每周花1至5個小時在兼職上的大學生有13人,花5至10個小時在兼職上的有15人,每周兼職10至15個小時的人最多,有21人。
“我們一般都是周末的活動,所以不影響學習,有時候遇到有課的時間也會逃課,但是不多。”小夢說,父母也知道她兼職的事情,看到她能夠自己賺錢,也沒有太多反對。“逃課去做兼職的事情自然是不會對他們說的。”小夢說,雖然偶爾逃課,但是她兼職還是以不耽誤學業為主。
“年級越高,參加兼職的人會增加,我個人覺得適當的兼職體驗對學生步入社會,就業都有好處。”何志偉是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法學分院的輔導員,他帶的4個班一共有96個學生,就他知道的,就有十幾個人兼職。
何志偉個人覺得,大一的時候對學校還不是很熟悉,學習任務也比較重,高年級會稍微閑一點,多多體驗社會也並不是壞事。
“不少學生兼職和家境也有關,這樣的學生都會比較懂事,我個人覺得兼職的學生在學業上並不會落後。”徐敏是行知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的老師,他帶領的班級也有不少兼職的學生。
❹ 救命啊。。我的寒假作業《關於在校大學生兼職情況調查報告》我不會寫啊。。希望可以幫幫我啊
一.調查背景與概況
1.調查對象:大學生
2.調查方式:實地走訪為主,參考資料為輔
3.調查內容:大學生對寒假生活的安排
二.調查內容及結論
寒假,對於很多學生來說是一個放鬆身心,提高自身修養的大好時機。能夠把握這一個月多的時間真正去學點什麼,做點什麼應該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所考慮的。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就應當肩負起歷史賦予我們的重任,做一個合格的大學生。
通過調查了解到當代大學生寒假生活分為四類:一、參加社會實踐兼職打工。二、埋頭苦學,參加各類培訓班。三、出行旅遊度假觀光。四、在家「無聊」一族。
社會實踐 兼職打工
調查結果顯示,現代大學生打工的主要目的是:有35%的大學生是為了增加收入;有36%的大學生是想自食其力;有29%的大學生認為要鍛煉自己的能力,對報酬無所謂。隨著社會的變革和思想觀念的轉變,大學生打工的形式開始變得異常豐富起來。有22%的大學生選擇網路公司;4%的大學生選擇暑期教師;19%的大學生選擇市場調研員;13%的大學生選擇營銷策劃員;16%的大學生選擇做志願者;9%的大學生選擇做促銷;5%的大學生選擇到快餐廳做鍾點工;12%的大學生選擇其它。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的一條重要途徑。到企事業單位實習的大學生也為數不少,這樣既可鍛煉自己,提高專業水平,又可開闊視野,接觸社會,為日後工作積累社會經驗。寒假兼職打工賺錢是許多學生的選擇。「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多吃點苦,父母少花點錢。」這是時下不少大學生「打工族」秉承的至理名言。傳統的家教、推銷翻譯到現在的網吧管理員、市場調研員、快餐店鍾點工,甚至是一些大膽另類的選擇,如(在網上建立自己的商店或)替網路公司試玩游戲等都成為現在大學生打工時所選擇的職業。盡管大學生「打工族」具備「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和自信,但他們也同樣有著缺乏經驗和辨別能力有限的「先天不足」。正因為如此,大學生因打工而上當受騙的事件才層出不窮,有的甚至被騙入傳銷組織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埋頭苦讀 繼續深造
寒假,成為一些大學生備戰的「黃金時期」。參加各類培訓班早已經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各類形形色色的招生廣告在校園內隨處可見,寒假報名參加英語、電腦培訓班的大學生,大都是為了在原有基礎上「更上一層樓」。將來社會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掌握多種專業知識,取得多個文憑、證書更有利於找到理想的工作。還有不少大學生趁寒假報名參加汽車培訓,為了將來更方便找工作,即使找工作時用不上,也對自己有好處。此外,不少大學生到圖書館、書店「充電」,攝取精神食糧,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技能等。這些大學生如果能夠勞逸結合,在用功學習的同時放鬆自己的心情,「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已經與時代不相吻合,寒假是一個充電的好機會,也是一個了解社會的良機。
外出旅遊 飽覽風光
大學生到大自然中去接受美的熏陶,包攬祖國山河風光,使生活張弛相濟、勞逸結合,使人腦得到精神保健、生命獲得和諧運動,現在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潮流。部分大學生利用寒假欣賞名山大川,不僅豐富了閱歷,增長了經驗,從外出經歷中體會人生,感觸社會,同時也能體驗到出門在外的不易出行旅遊,度假觀光,與同伴相互照顧,增進了解,培養提高了與人交流的能力。
「無聊」一族 昏昏度日
有些大學生雖然在放假前已經制定了周密的寒假計劃,但是回到家後睡覺、看電視、上網、看小說卻成了部分大學生在假期的主要活動,沒有寒假盼寒假,寒假到了又覺得無聊,短暫的一個月就像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
通過對寒假生活的社會調查,我們不由得感到欣喜,我們可以從中領略到當代大學生積極向上的風貌,同時也感悟到大學生們獨特的思想意識和價值取向。寒假成為很多大學生學習的新陣地,是大學生展現青春風采,施展一技之長,增長知識,吸取經驗的大好機會。總之,大部分大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度過一個健康有意義的寒假。
❺ 求一份社會調查報告,題目是:大學生兼職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1500字以上!
可以發給我么?[email protected]. 謝謝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