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市場調查對國際貿易的作用

市場調查對國際貿易的作用

發布時間:2021-05-12 09:17:14

㈠ 國際貿易是什麼意思

國際貿易的意思是指跨越國境的貨品和服務交易,一般由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所組成,因此也可稱之為進出口貿易。

國際貿易是各國(或地區)在國際分工的基礎上相互聯系的主要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國(或地區)在經濟上的相互依賴關系,是由各國對外貿易的總和構成的。從一個國家的角度看國際貿易就是對外貿易(Foreign Trade)。

按商品移動的方向國際貿易可劃分為

1、進口貿易(import Trade):將其他國家的商品或服務引進到該國市場銷售。

2、出口貿易(Export Trade):將該國的商品或服務輸出到其他國家市場銷售。

3、過境貿易(Transit Trade) :A國的商品經過C國境內運至B國市場銷售,對C國而言就是過境貿易。由於過境貿易對國際貿易的阻礙作用,WTO成員國之間互不從事過境貿易。

(1)市場調查對國際貿易的作用擴展閱讀:

國際貨物貿易屬商品交換范圍,與國內貿易在性質上並無不同,但由於它是在不同國家或地區間進行的,所以與國內貿易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國際貨物貿易要涉及不同國家或地區在政策措施、法律體系方面可能存在的差異和沖突,以及語言文化、社會習俗等方面帶來的差異,所涉及的問題遠比國內貿易復雜。

2.國際貨物貿易的交易數量和金額一般較大,運輸距離較遠,履行時間較長,因此交易雙方承擔的風險遠比國內貿易要大。

3.國際貨物貿易容易受到交易雙方所在國家的政治、經濟變動、雙邊關系及國際局勢變化等條件的影響。

4.國際貨物貿易除了交易雙方外,還需涉及到運輸、保險、銀行、商檢、海關等部門的協作、配合,過程較國內貿易要復雜得多。

㈡ 締結國際貿易前,最重要的是什麼信息調查市場調查還是別的

肯定是市場調查然後信息調查

㈢ 進口貿易國際市場調研包括哪幾個方面(5分

一個企業要想進入某一新市場,往往要求國際市場調研人員提供與此有關的一切信息——該國的政治局勢、法律制度、文化屬性、地理環境、市場特徵、經濟水平等。

1、經濟發展信息

這是企業確定國際市場發展方向和目標的重要依據。包括經濟環境特徵、經濟增長速度、通貨膨脹率、工商業周期趨勢等一般信息和與之相關的價格、稅收、外貿等方面政策的資料。

2、社會或政治氣候信息

社會或政治氣候信息包括影響企業海外業務經營的種種非經濟性環境條件的一般信息,如:法律體系、語言文字、政治穩定性、社會風俗習慣、有關文化方式、宗教和道德背景等。

3、市場條件信息

市場條件信息包括有關國家市場結構與容量、交通運輸條件等。還包括對本部門產品的獲利能力分析、主要進出口國的需求總量、某商品進出口量在其國內消費或生產的比重等。

4、市場競爭者的信息

競爭者包括國內、當地及第三國的競爭者。調查的信息一般有市場競爭結構和壟斷程度;主要競爭對手企業的佔有率;當地供貨商利用政治影響提高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可能性等。

5、科技發展的信息

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實現企業長期目標有重大的戰略意義。應當經常注意和搜集對本企業有用的、別人已經取得的科技成果或發明專利方面的詳細信息資料。

舉例說明——國際貿易商品進出口的國際市場調研

從國際貿易商品進出口角度看,國際市場調研主要包括:國際市場環境調研、國際市場商品情況調研、國際市場營銷情況調研、國外客戶情況調研等。

1、國際市場環境調研

企業開展國際商務進行商品進出口,如同軍隊作戰首先需分析地形,了解作戰環境一樣,需先了解商務市場環境,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企業對國際市場環境調研的主要內容為:

1)國外經濟環境。包括一國的經濟結構,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發展前景、就業、收入分配等。

2)國外政治和法律環境。包括政府結構的重要經濟政策、 政府對貿易實行的鼓勵、限制措施、特別有關外貿方面的法律法規,如關稅、配額、國內稅收、外匯限制、衛生檢疫、安全條例等。

3)國外文化環境。包括使用的語言、教育水平、宗教、風俗習慣、價值觀念等。

4)其他。包括國外人口、交通、地理等情況。

2、國際市場商品情況調研

企業要把產品打入國際市場或從市場進口產品,除需了解國外市場環境外,還需了解國外商品市場情況,主要有:

1)國外市場商品的供給情況。包括商品供應的渠道、來源,國外生產廠家、生產能力、數量及庫存情況等。

2)國外市場商品需求情況。包括國外市場對商品需求的品種、 數量、質量要求等。

3)國際市場商品價格情況。包括國際市場商品的價格、價格與供求變動的關系等。

3、國際市場營銷情況調研

國際市場營銷情況調研是對國際市場營銷組合情況的調研,除上述已經提到的商品及價格外,一般還應包括:

1)商品銷售渠道。包括銷售網落設立、批零商的經營能力、經營利潤、消費者對他們的印象、售後服務等。

2)廣告宣傳。包括消費者購買動機、廣告內容、廣告時間、方式、效果等。

3)競爭分析。包括競爭者產品質量、價格、政策、廣告、分配路線、佔有率等。

4、國外客戶情況調研

每個商品都有自己的銷售(進貨)渠道。銷售(進貨)渠道是由不同客戶所組成的。企業進出口商品必須選擇合適的銷售(進貨)渠道與客戶,作好國外客戶的調查研究。一般說來,商務企業對國外客戶的調查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客戶政治情況。主要了解客戶的政治背景、與政界的關系、公司企業負責人參加的黨派及對我國的政治態度;

2)客戶資信情況。包括客戶擁有的資本和信譽兩個方面。資本指企業的注冊資本、實有資本、公積金、其他財產以及資產負債等情況。信譽指企業的經營作風;

3)客戶經營業務范圍。主要指客戶的公司企業經營的商品及其品種;

4)客戶公司、企業業務。指客戶的公司企業是中間商還是使用戶或專營商或兼營商等;

5)客戶經營能力。指客戶業務活動能力、資金融通能力、貿易關系、經營方式和銷售渠道等。

(3)市場調查對國際貿易的作用擴展閱讀

國際市場調研是復雜細致的工作,須有嚴格、科學的程序和方法。

企業對國際市場調研獲取的資料,按其取得的途徑不同,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通過自己親自觀察、詢問、登記取得的,稱為原始資料。另一類是別人搜集到的,調查者根據自己研究的需要,將其取來為己所用,稱為二手資料。人們又把它分為案頭調研法和實地調研法。

1、案頭調研法

案頭調研法就是第二手資料調研或文獻調研,它是以在室內查閱的方式搜集與研究項目有關資料的過程。第二手資料的信息來源渠道很多,如企業內部有關資料、本國或外國政府及研究機構的資料、國際組織出版的國際市場資料、國際商會和行業協會提供的資料等等。

2、實地調研法

實地調研法是國際市場調研人員採用實際調研的方式直接到國際市場上搜集情報信息的方法。採用這種方法搜集到的資料,就是第一手資料,也稱為原始資料。實地調研常用的調研方法有三種:詢問法、觀察法和實驗法。

比如,企業進行國外市場環境、商品及營銷情況調查,一般可通過下列渠道、方法進行:

派出國推銷小組深入國外市場以銷售、問卷、談話等形式進行調查(一手資料); 通過各種媒體(報刊、雜志、新聞廣播、計算機資料庫等)尋找信息資料(二手資料); 委託國外駐華或我駐外商務機構進行調查。

通過以上調查,企業基本上可以解決應選擇哪個國家或地區為自己的目標市場、企業應該出口(進口)哪些產品以及以什麼樣的價格或方法進出口。

㈣ 市場營銷對公司的重要性 --國際貿易視角

市場營復銷根本上的作用是使制企業獲得「競爭優勢」;

如果企業面臨的競爭環境很不強或者根本沒有競爭,那麼只要生產然後銷售就好了,就不需要市場營銷;
而從國際貿易的視角上來說,國際貿易面臨的就是一個更大的市場,相對的競爭會更加激烈,這時就需要運用市場營銷來建立企業的競爭優勢,從而長期生存和發展,也就是說當今的企業營銷搞的不好是很難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生存的;
市場營銷是很大的一塊領域范疇,其中包括調研、銷售、廣告、公關、市場細分和定位等等等,良好的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運用營銷的各種武器,才能使企業更加強大;

總結起來可以說,當今,不會利用市場營銷的企業,死亡實為必然。

㈤ 國際貿易專業的調查報告

月21日正式開始為期近一周的國際貿易專業認識的實習。同學們既興奮又好奇。之所以興奮是除了學習理論知識,還有兩天的外出實地參觀;好奇的是進入大學雖一年了但對國際貿易還屬於「零認識」(盡管平日新聞雜志也會接觸),所以,對於即將升入大二的我們來說,也是特別感興趣。因此,這次學院組織的實習周對我們來說是認知國貿專業的好途徑、好方法。

生動的第一講

8月21日,胡勇老師先總體介紹國際貿易,讓我們對其有初步的認知。首先他引導大家思考國貿涉及的相關課程,明確今後學習的方向。

國貿專業主體分為四大部分,結構如下所示:

a國際貿易 e統計學
b國際金融 f會計學
A 國際貿易所需的基本知識 c談判技巧 g 電子商務
d貨運(保險) h 市場

B 法律
C 政治和各種法規
D 語言

以上結構中,a國際貿易,是指世界各國之間貨物和服務交換的活動,是各國之間分工的表現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國在經濟上的相互依靠。由此可知國際貿易是物的貿易和服務的貿易。物的貿易是一種有形的交易,同學們很容易接受這一概念,但服務貿易是無形的。於是,胡勇老師將它作為一道思考題布置,目的是培養我們探索知識、勤學好問。世界貿易組織列出服務行業包括以下12個部門:商業、通訊、建築、銷售、教育 、環境、金融、衛生、旅遊、娛樂、運輸、其他。了解了國際貿易,繼而胡勇老師就國際貿易的特點、國際貿易單位、組織結構及其職能進行講解。下面我以上海外高橋現代服務貿易發展有限公司(Shang hai Waigaoqiao Modern Service Trade Co.ltd)為例說明以上幾點.

該公司經營范圍包括保稅區內物品的展示、交易、物流,加工、市場管理、招商考察、技術與信息咨詢、投資咨詢等配套服務貿易;並從事貨物的進出口和技術進出口業務;附設分支機構等。這也反映出國際貿易所具有的兩大特點 :

A 國際貿易比國內貿易困難多·語言文字不同 ·各國對商品的要求不同

·貿易規章制度不同 ·國外市場調查較困難

·信用調查較困難 ·各國風俗習慣不同,使用貨幣不同

·貨物運輸及保險手續較復雜·涉及國際貿易慣例及規則B經營國際貿易的風險大於國內貿易·信用風險 ·商業風險 ·匯率風險

·運輸風險 ·價格風險 ·政治風險

那麼,從事國際貿易活動的貿易商應具備遠大的眼光,良好的商業信譽;熟練的外語;豐富的專業理論與知識;靈通的商業情報;雄厚的資金和完備的組織機構等等。在貿易戰略戰術,可採取「三邊」戰略:一是「邊緣政策」戰略——學會打「擦邊球」,利用國家政策的空隙;二是「邊緣效益」戰略——過去做一把生意賺一大筆錢的情況,今後不會太多了,要學會精打細算,有大利潤生意要做,小利潤生意也要做;三是「邊緣商品」戰略,過去我國對俄出口的商品比較單一,今後出口的商品一個訂單可能有十幾種,甚至上百種,要不厭其煩,做生意要有耐心。不要指望一次賺百萬,要指望百次賺千萬。

作為一名正在大學學習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學生來說應該開始規劃個人發展及職業生涯。在大學期間還應訓練自己的冷靜力,有大事時能安靜並能快速想出辦法。並且培養自己具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和分析能力。使自己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及膽大心細的人格魅力。最後也是我認為最重要的,那就是至少熟練掌握一門外語。因為要做國際貿易首先溝通是十分必要的。

在對國貿有了初步的認識後,我更欣賞的是胡勇老師提出的「教書育人」這一教學理念。雖然這一理念很早就被宣傳,但像胡老師真正將其貫穿在教學中,而非是一種理論口號是很難得的。他以鼓勵為主,不斷激勵、引導、啟發大家,並不時給大家樹立良好的人生價值觀和自信心。

深刻的海關之行

盡管天色陰沉不時小雨連連,卻無法抵擋同學們熱切的心情,會議廳里不時爆出陣陣掌聲,講座主要從海關與國際貿易的關系、口岸的改革和發展以及科技在海關的作用三大方面來談。副關長彷彿把我們帶到三千年前的西周,此時正是中國海關的起源,只是那時的海關稱為「關市」,繼而走過秦漢、唐末。值得一提的,唐宋以後,隨著海上交通貿易的日益發展,在沿海城市和港口,陸續設立管理船舶進出的市舶司,奠定了中國古代海關的初步基礎。直到清初康熙年間,「海關」名稱正式出現,然而到了晚清近代的海關,大家都緊鎖眉頭。這是一個伴隨著喪失海關主權的時代!舊中國喪失了原有的獨立自主權利,以致於走私猖獗,稅收不旺。這是中國最慘痛的一段不能忘也不會忘的歷史!到了近期也就上新中國成立,海關也經歷了一段曲折的經歷。那個時代下海關的不備重視也是閉關鎖國下的無奈,然而萬事萬物總有揚眉吐氣的一天,隨著時代的發展,在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的同時,海關正在以新的面貌展現給世界。我們可以通過新中國海關的領導體制及方針看出它日新月異的發展在副關長講到反傾銷時,我向副關長提出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也就是配額問題。他非常耐心的對我們講解。由於我本人對中國紡織業十分感興趣,故查閱了大量資料來說明2005年取消配額後對中國紡織業造成的一些影響。由於我水平有限,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對概念及理解上的錯誤。

對於中國企業來講,反傾銷如今已不陌生。隨著我國正式加入WTO,我國企業面臨的反傾銷形勢也越來越嚴峻,從日本對中國的手巾到歐洲對中國的彩電,打火機,從土耳其對中國的床上用品到美洲對中國的服裝產品。當前,我國已經取代了韓國、日本,成為受到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

2005年1月1日,全球紡織品出口配額體系取消,歐美為了保護本國紡織品產業,借「242條款」的漏洞(如「市場擾亂」等關鍵概念未詳細加以說明或闡述),美國藉此挑頭發難,要求實施「特保條款」。5月31日,歐盟也乘勢加入,向中國提出正式磋商請求,並要求對T恤衫和亞麻衫實施特別限制措施。

其實歐美之所以採取如此措施,是因為出口配額體系取消,沒有了配額的保護和限制,全球各紡織企業將在同一起跑線競爭,全球紡織業面臨著重新「洗牌」,不過,配額取消不僅會造成全球財富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而且也會導致進口國的大量紡織工人失業等政治問題。可以預見,隨著貿易保護主義在全球范圍內的抬頭,中國紡織品將遭遇更多的技術壁壘,特別保障和反傾銷制裁。只不過不會在配額取消後立刻顯現出來而已。總之,配額取消後,國內紡織行業的產銷量都將呈爆發式增長,巨大的國際市場需求將給紡織行業帶來較高的成長性,是紡織類上市公司有望出現大幅度增長。

八所港見聞及貿易地理

在實習周的第四天在徐曉先老師胡勇老師的帶領下來到東方市八所港 ,在那裡知道了八所港創建歷史。它是日本侵略中國時建造的,現在仍有那時留下的建築。就在八所港不遠處還有一個萬人坑,那是當時掩埋為建設此港而累死的中國勞工。之所以在此建立港口,是因為日本人在附近發現鐵礦脈,為了便於資源掠奪的運輸加上八所岸所具有的特殊地理位置及便於建港的天然礁石。接著又聆聽了從事多年航運代理業務的陳總講解航運代理和國際貿易的聯系。明確航運代理公司是經營對外經濟貿易運輸的企業,承辦航行國際航線和港、澳、台地區的中外籍各類船舶在我國港口,水域和有關地方各項代理業務。通過他的講解我才知道學習國際貿易不光要了解貨運知識還要掌握貿易地理。因為地理環境包括的內容異常豐富,它常常從不同方面,以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同時對國際貿易產生影響,尤其在國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地理環境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為深刻。因此,我們應該了解世界經濟地理,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難忘的實習周

8月26日難忘的日子,過了今天,本次實習就圓滿結束,可是我認為它並沒有真正的結束。通過這次實習,開拓了我們的視野,並鍛煉了我自學專業知識的能力,這也正是這次實習的意義所在。在愉快自主地學習中,讓我意識到大學教育更趨於科學合理化、人性化。同時開始思考如何在走出校園後能夠立足於社會,並使自己站穩腳跟。實習結束了,我相信它帶給我們的遠不止這些,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乃至工作中,我都不會忘記這次實習帶給我的收獲。

參考書目:

《國際貿易 理論·政策·措施》 張曙霄 李秀敏 編著 中國經濟出版社

《馬克思恩格斯集》第2卷,第81頁

《中俄經貿關系》 薛君度 陸南泉 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配額取消概念預股》 長城證券金融研究所

㈥ 國際貿易的優缺點

一、國際生產網路研究的文獻回顧和評述

20世紀七八十年代,國際經濟學家認識到產業內貿易大量存在、相同要素稟賦的國家之間的貿易大量存在,而這種貿易模式是傳統貿易理論所無法解釋的,因而激發了經濟學家對貿易理論的重新探索,並最終產生了以規模經濟、不完全競爭、差別產品為基礎的新貿易理論。國際生產網路是與產業間分工和產業內分工不同的新的分工模式。國際生產網路則有如下3個特點:一是幾個國家參與同一種最終產品的生產;二是在生產過程中,中間投入品按工序在國家之間流轉,中間品的貿易成為這種分工模式的一大特點;三是跨國生產活動,有時候由一個廠商在不同國家投資設廠完成,有時候由不同的廠商共同參與完成。

現在國際生產網路這一新的生產、分工與貿易模式又已經激發了國際貿易理論的研究熱潮。不僅許多在國際貿易理論領域享有盛譽的經濟學者在進行探索,而且也吸引了很多剛剛加入研究隊伍的新生力量。這是目前國際貿易研究領域最活躍的主題。我國是國際生產網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對這一領域的關注和研究還太少。姚枝仲的《國際生產與分工網路:理論與問題》總結了已有的對於國際生產網路這種新的分工模式進行描述和度量的文獻;介紹了其主要的度量方法和度量結果,以及各種度量方法的優缺點;著重指出了目前的分工形態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國際貿易;並指出要理解這一新的分工模式需要解釋的主要問題;還對已有的理論進展和與理論有關的經驗研究進行評述;同時探討了需要進一步理解的問題,以及這個領域未來的主要研究方向。從國際分工和生產網路的角度分析中國在其中的地位,以及這種變化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是本學科關注的另一個問題。宋泓的《國際產業分工格局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及對策》分析了國際生產網路發展對中國經濟發展所提供的機遇與挑戰。

二、國際收支失衡及其影響、中國貿易不平衡的性質、內涵以及特點

姚枝仲、齊俊研的《全球國際收支失衡及其變化趨勢》以及姚枝仲的《全球國際收支失衡及其對中國的影響》兩篇論文重點討論了全球國際收支失衡的內在穩定性和不可持續性,失衡的變動趨勢和可能的調整方向,以及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文章認為,提高人民幣匯率形成的市場化程度,以改善國內資源配置效率為目標調整對外經濟政策,是我國應對國際壓力、克服外部不平衡以及提高人民幣國際地位的最佳選擇。姚枝仲、劉仕國的《中國的國民對外貿易差額》,從所有權角度分析了國民貿易的含義,提出了國民貿易統計的一個嚴格的核算方法,並粗略估算了中國的國民對外貿易額,揭示了現有的海關統計難以顯示的許多事實。

宋泓的《美國的霸權地位與中美經貿關系》,從以美國為核心的國際經濟體系出發,指出,歷史地看,美國實際上從70年代開始在推行一種有意識的擴大和維持國際貿易逆差的戰略,並逐步建立起美元—美國政府債券等為主導的國際經濟體制。因此,「對本國的巨額貿易逆差和赤字」作為分析國際失衡以及中國貿易不平衡的一個預設的前提是不存在的。李向陽的《全球經濟失衡與中國》則從規范的宏觀經濟框架出發系統分析了全球經濟失衡及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三、加入WTO後,尤其是「入世」過渡期結束以後的進口管理體制以及服務貿易管理體制的研究

隨著我國出口的快速增長,原有國際貿易利益格局發生變化,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部分國家濫用「特保調查」等針對中國的歧視性做法,導致我出口商品遭遇各類摩擦和壁壘不斷增多。當前我可採取的反制措施較少,反制措施的靈活性、有效性有待提高。在新的形勢下,如何建立新的符合WTO規則的進口管理體系是我們面臨的一項重大戰略議題。

2006年,社科院世經政所承擔「中國進口風險防範管理體系」課題,旨在深入研究WTO後過渡期中,即「十一五」期間我國的進口管理體系。在我國對外貿易快速發展情況下,根據WTO一般例外條款和外貿法第十六條等有關法律規定,針對可能對環境保護、消費者健康、幼稚產業發展、農牧漁業發展等造成不利影響的進口風險,建立公開、透明、有效的防範和管理制度,充實、完善現有進口管理體系,該課題的實施和完成將對我國新型進口管理體制的建立和完善起到很好的指導和參考作用。

社科院世經政所科承擔的「國際服務貿易管理體制」和「國際服務貿易發展趨勢」課題,為我國服務貿易管理體制的建立和完善發揮了非常重要的指導和參考作用,其研究報告是我國國內第一份系統研究國際服務貿易管理體制的報告。該研究報告對WTO、美國、加拿大、歐盟、英國、日本、中國香港等國際組織、主要服務貿易國家和地區的服務貿易管理體製做了詳盡的分析和研究,填補了該項研究的空白。該課題不僅研究了上述國家的服務貿易管理體制,還對這些國家有關服務貿易的法律法規、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方法以及採用的服務貿易統計方法等都做了詳細的闡述,這對完善我國的服務貿易管理體制、促進服務業的發展以及完善我國的服務貿易統計制度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四、新一輪談判進展、影響和前景的分析

對WTO爭端解決機制的研究。田豐的《WTO爭端解決機制的效率》從對WTO成員違反協定行為的預防作用、WTO成員使用爭端解決機制的成本、爭端的早期解決情況、專家小組/上訴機構裁決的公正性和爭端的政策效果等5個方面對WTO爭端解決機制的運行效率進行了全面的考察。結果顯示,與關貿總協定(GATT)時期相比,WTO爭端解決機制的效率總體上有所提高,但是並沒有改變缺乏實施能力的舊有缺陷;在實際操作中,改革並沒有完全達到預期目標;而且改革帶來的收益也沒有被所有WTO成員平等分享。

田豐的《從WTO爭端解決機制角度分析多邊貿易體系和區域經濟組織的互動》則從WTO爭端解決機制這一視角出發,對多邊貿易體系和區域經濟組織的互動關系進行了分析。該文認為,多邊爭端解決機制缺乏直接實施能力這一特性導致小國試圖通過組成或進入區域經濟組織來提高解決爭端時的討價還價能力。而區域經濟組織的發展以及其內部爭端解決機制的建立造成了與多邊貿易機構的司法管轄權重疊問題,為GATT/WTO成員解決相互間的貿易摩擦提供了選擇法庭以獲得最有利裁決的機會。

李向陽《國際規則的形成機制》專門分析了國際規則的形成機制。作者從國際經濟規則的外部性與非中性出發,分析了規則制定權的收益來源、一國對規則制定過程影響力的決定因素以及規則形成的具體機制,從而得出一個基本結論,即作為全球化時代的霸主,美國仍然主導著國際經濟規則的制定過程,並從中獲得了巨大的收益。

㈦ 外貿企業為什麼要做市場調研

很多企業在生產一個新產品之前,都會進行一些市場調研,來了解消費者對未來產品的接受價位的空間、產品特點的需求、服務保證的意見等等。以匯調研為例,可做消費者調研,產品調研、品牌調研、渠道研究、廣告研究等,這些市場調查實際是市場營銷的一部分,它可以讓企業從客戶的角度來分析產品的市場定位是什麼、今後的宣傳側重點是什麼以及銷售渠道應該選擇哪些,從而給企業產品帶來更多更好的銷量和未來。
企業通過一些看似普通但又有很深涵義的問題進行市場調查,消費者只需真實想法進行選擇就可以了。通過收集反饋回來的數據,企業進行整理和分析,將這些結果結合產品的實際情況做出一些改革和調整,相關製作團隊和宣傳團隊,也會根據市場調研回的結果積極的做一些策略性的改變,更加迎合消費者的需求以增加產品銷量。
企業管理者通過市場調查反饋回來的的結果,可以了解當下市場流行什麼,消費者需求什麼,從而知道如何改革產品才能滿足客戶需求,產品包裝需要在哪些方面改變才能更加吸引消費者,哪些促銷方式才能提高銷量等等。
企業進行市場調查,是為更好的了解市場需求和消費者需求,是對自己產品如何定位和宣傳方向的一次重新審視,是自己企業能夠更好更快發展的必經之路,是企業產品迎合市場、提高銷量的有效營銷策略

㈧ 學習市場營銷對國際經濟與貿易的作用

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來分析:
1、企業。有利於增加企業產品銷售額,擴大企業市場范圍和增強企業國際市場競爭力。
2、政府。有利於加強政府間的交流與合作。
3、國際市場。有利於刺激國際市場需求,增強國際市場的活力與動力。
4、知識、文化。有利於知識與文化的傳播與交流。

㈨ 如何做好外貿中的市場調查

這不是什麼市場調查,就是到市場搜集產品資料。你們公司是純外貿,沒自己的飾品工廠吧回?

如果第一次答去市場攤位和老闆說要照照片,要規格,要價格等等,他們一般不會接待。因為為了配合你的工作要佔用他們很多時間,飾品攤位本來就很忙,沒人會不做生意去告訴你每一款什麼價格,什麼包裝。可能他們自己都不知道,沒有自己的廠子。

用你們老闆說的方式去搜集產品資料和照片會比較難做,還容易受攤位主的氣。要找只能找直接工廠,每個工廠都有詳細的產品陳列室,照片,規格等。中等規模以上的工廠人員齊全,接待人員態度也較好。直接和他們說你是外貿公司,想代銷他們產品,問資料。

平時多結交這個圈子的人,慢慢的認識的人多了就好做了。

閱讀全文

與市場調查對國際貿易的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五種電子商務模式 瀏覽:455
葯品營銷策劃方案附件 瀏覽:974
山東微信營銷公司 瀏覽:876
廣東電子商務行業協會 瀏覽:421
種植專業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869
小學炊事員培訓方案 瀏覽:972
酒店前廳營銷活動方案 瀏覽:34
網路營銷屬於物流 瀏覽:489
市場營銷易正偉 瀏覽:981
營銷微信的頭像 瀏覽:433
教師培訓會議方案 瀏覽:692
企業網路營銷的大數據之路 瀏覽:921
產品促銷活動策劃書 瀏覽:517
愛心資助貧困策劃方案 瀏覽:726
風箏親子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81
鹽城房地產市場營銷論文 瀏覽:558
文明工地策劃方案 瀏覽:927
元旦促銷活動簡訊 瀏覽:349
中職網路營銷試題及答案 瀏覽:487
電子商務概論單選題 瀏覽: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