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太子奶集團的重組情況
新華聯欲重組太子奶成為事實,不過在重組方名單中出現了三元股份。三元股份發布「關於與新華聯組成聯合體並與新華聯指定方擬參與湖南太子奶株洲三公司破產重整的公告」,擬以不高於人民幣7.2億元的金額參與太子奶株洲三公司的破產重整。新華聯控股董事局主席傅軍接受采訪時否定了之前「新華聯重整太子奶是看中其土地」的傳言。
「新華聯獲得了參與重整的邀請,有意與我公司合作,組成聯合體參與重整工作,便於發揮雙方優勢,保障重整目標的實現。」三元在公告中這樣表示。
交易標的為太子奶株洲三公司完成破產重整後的100%股權,以及太子奶株洲三公司的重整資產。重整資產具體包括栗雨工業園597畝工業用地和1815線198畝工業用地(共計795畝)以及相應地塊23.72萬平方米的地上廠房建築物,此外還包括污水處理池(廠)、動力設備車間、吹瓶車間等。不過此項交易最終還需經太子奶株洲三公司債權人會議表決通過,並經株洲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批准後實施。
「投資對我們來說不存在任何問題,主要是我們從來沒做過奶業,所以將由我們牽頭,聯合一家與太子奶同類型企業一起接盤」,新華聯控股董事局主席傅軍這樣表示,我們對太子奶進行了全面的盡職調查和考察,還與首農集團協商邀請三元股份參與重整。
湖南太子奶集團成立於1996年,一度成為央視「標王」而名噪乳業,企業鼎盛時期年營業收入曾達到20億元。由於盲目擴張、管理粗放、決策不當、營銷單一等原因,又遭遇金融危機,公司資金鏈出現斷裂。自2008年起,太子奶集團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嚴重資不抵債。2009年1月,太子奶全部資產出租給株洲市政府組建的高科奶業經營。2010年7月至11月,太子奶進入「破產重整」程序。根據《破產法》規定,在法院裁定重整之日起至多9個月內,管理人應當提交「重整計劃草案」。
「2011年8月17日是太子奶集團實施「重整」的最後限期。17日之後,若管理人仍無法拿出有效的「重整方案」,太子奶則直接進入破產清算程序」,新華聯方面昨天公布太子奶走向衰敗過程時這樣介紹:為此,管理人曾在2011年1月和6月進行了兩次全球招商,試圖出售太子奶破產重整項目的主要資產來拯救太子奶。在新華聯出手之前,曾有軟銀資本、百事可樂、霸陵投資、境內外地產企業與管理人就太子奶重整密切接觸,但因種種原因而未能達成共識。 市場上就有關於新華聯重整太子奶的消息,而有市場分析認為,此前從未涉足乳業的新華聯集團,業界普遍認為其「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看中的是太子奶的土地,2011年7月,新華聯地產成功借殼*ST聖方登陸A股市場,其也成為新華聯集團的房地產資產平台,一旦太子奶這些工業用地轉做其他用途出售,那麼其價值也將飆升。
對此新華聯地產於2011年8月19日發布澄清公告稱,「包括土地在內的整體重整方案並未最終確定。」但是,就在同一天,新華聯地產借殼上市後發布的第一份半年報稱,下半年公司將在二、三、四線城市加大土地儲備力度。這又與市場猜測的太子奶株洲三公司的工業用地轉做其他用途之後裝入上市公司的內容存在趨同之處。記者昨天在首農集團官網上查詢發現,房產也是三元股份的業務之一。
對於上述傳言,傅軍在電話中明確表示:「新華聯不可能是傳言中說的那樣,太子奶是一個中國馳名商標,具有較強的品牌影響力和良好的市場基礎。我們接手後,將與三元股份一道繼續加大創新力度,充分發揮太子奶在發酵型乳酸菌奶飲料行業的技術領先優勢,快速擴大生產規模,讓這個乳業品牌盡快重整雄風、再顯風采」。
❷ 太子奶破產了,以後市場上還會有太子奶嗎,他為什麼宣布破產
太子奶再陷漩渦 「易主」疑雲未散,「破產」疑雲又生,「太子奶」再陷漩渦,這場撲朔迷離的大戲從國內擴展到開曼群島。
4月14日,有媒體援引開曼群島法院文件稱,湖南太子奶集團因負債30億元人民幣進入臨時清盤程序。報道稱,開曼群島大法院周一已委任保華顧問有限公司擔任太子奶臨時清盤人,而花旗集團是太子奶最大債權人,其他債權人包括蘇格蘭皇家銀行和新加坡星展銀行。
《國際金融報》記者向太子奶創始人李途純和太子奶託管方湖南株洲高科奶業董事長文迪波致電求證,二人電話均無人接聽。
但就在幾小時後,太子奶發布「鄭重聲明」:稱太子奶各公司在境內尚未收到任何國內外司法機構有關太子奶清盤的法律文書;英、美法系的法律不適合中國的法律,對太子奶不構成任何影響;太子奶有能力償還21億元債務,目前任何人宣布集團破產都是非法的。
否認破產必還款
太子奶的聲明強調,花旗銀行的行為完全是單方面的;由此引發的一切後果由其自行負責。
聲明稱,太子奶集團及旗下國內各子公司均系依據中國法律設立的中國企業法人,其全部資產均在中國境內,權利義務受中國法律管轄。太子奶集團及各子公司與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分行借款糾紛已由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受理,太子奶集團及各子公司已向其提出反訴,該案正在審理中。
同時,聲明公開了太子奶集團相關債務數據:經審計,太子奶集團實際資產50.9億元(其中商標無形資產20億元,房產土地30.9億元),負債21億元(其中銀行10億元,其他債務11億元),完全屬於良性負債范圍。
對於清償債務,聲明表示,一年來,太子奶集團已得到境內外銀行招商銀行、建設銀行、荷蘭銀行的長期理解和支持,近期正在協商擬定還款事宜;集團已與小債權人簽訂了3至7年分期分批還款協議,得到絕大多數債權人支持,目前任何人宣布破產都是非法的。此外,太子奶集團及大股東李途純個人一直反對外資惡意收購太子奶,也反對任何人任何機構以破產方式處理債務。
最「擲地有聲」的一段話莫過於李途純的承諾:即日起,李途純本人及太子奶集團對公司21億元債務終身負責,「確保一分不少地歸還,我們完全有能力歸還,90%的債權人經溝通已達成或即將達成協議,即日起至10月1日止,歡迎未簽訂還款協議的債權人到公司總部(株洲)簽訂分期分批還款協議,一經簽訂,我們將按合同還款」。
去留難定多起伏
2007年初,太子奶集團引進英聯、摩根士丹利、高盛等風險投資7300萬美元,並簽了一份對賭協議:在注資後的前3年,如果太子奶集團業績增長超過50%,就可調整(降低)對方股權;否則,太子奶集團董事長李途純將會失去控股權。2008年,由於高速擴張導致資金鏈斷裂以及盈利下滑,李途純失去了對太子奶的控股權。
2009年初,太子奶的核心資產由株洲市政府全資控股的高科奶業通過租賃經營形式託管,李途純雖名義上擁有太子奶集團61.6%股份,但已全部抵押給高科奶業。
從2009年年中,就不斷傳出太子奶將引進新投資者的消息,但李途純一直希望重掌太子奶。
業界有觀點認為,政府不可能長期託管太子奶,太子奶或有三條路:被買家接手;再由李途純運營;進入申請破產的司法程序。
今年2月,文迪波曾表示,上半年內引進新投資者。但接管一年來,高科奶業銷售業績遠未達到約定的12億元至14億元,是否有權處置太子奶尚存爭議。
一邊是控制著太子奶卻並不擁有股權的託管方高科奶業,一邊是有股權但股權卻被抵押給高科奶業的大股東李途純,如今又加入了「清盤方」,這場圍繞著太子奶的大戲,下一幕又該誰來登場?
❸ 太子奶為什麼面臨破產
太子奶破產原因
1、賭徒心態,風險意識缺失
1997年11月8日,央視黃金時段廣告招標,太子奶集團創始人李途純以8888萬元的高價奪取了當年日用消費品的標王,從而令初出茅廬的太子奶一炮而紅。然而,當時太子奶的實際資產總額還沒有競標價格高,甚至有半年多沒有發過工資,就連出席央視競標的20萬元入場券也是借錢買的。雖然,這一次與市場的對賭,以太子奶的勝利告終,但是將企業的前途和幾千員工的命運維系在賭博游戲之上,顯然是缺乏風險和穩健經營意識,這也為太子奶的一步步淪陷埋下了伏筆。
2、東施效顰,上市戰略失策
太子奶一直期望上市,能讓其產品形象升級,步入主流消費市場,進而提升品牌競爭力。可是太子奶並沒有從自身產品出發尋求立足點,而且在籌謀上市的進程中態度激進,未能認真分析市場走勢,從而沒有準確把握宏觀經濟走向。 (1)上市時機選擇失誤 ,太子奶一直視蒙牛為榜樣,也正是蒙牛的成功上市刺激了太子奶的慾望。但蒙牛1999年創業時,中國乳業正處於上升期,市場需求呈爆炸式增長。2004年,蒙牛上市時,乳業發展如火如荼,且中國宏觀環境也是一路高歌,和諧的大小環境都為蒙牛上市助了一臂之力。從而使得蒙牛海外上市之後,僅用3年的時間銷售就突破了100億。然而成立於1996年的太子奶,雖然資歷不淺,卻不像蒙牛那樣幸運地碰上市場利好期。再加上太子奶選擇在2008年上市,這個時機的確有些失策。三聚氰胺事件帶來了一場乳業大地震,讓整個乳業哀鴻遍野,雖然 太子奶產品並沒有牽入其中,但太子奶也不能獨善其身。而且,整個2008年宏觀經濟形勢惡劣,原材料成本上漲、銀根緊縮、股市低迷、金融海嘯等,這些外部宏觀經濟因素必然會影響太子奶的上市進程。 (2)忽視產品和市場 一線市場中,蒙牛的冠益乳、伊利的益生菌、光明、三元等紛紛推出自己的乳酸菌產品,不同的概念針對不同的目標人群,造成了乳酸菌飲料市場的極度混亂。低端市場上,哇哈哈是太子奶的主要競爭對手,哇哈哈依託爽歪歪、乳娃娃等品牌,迅速切入太子奶雄踞的二、三線乳酸菌飲料市場,成功地威脅到太子奶的市場根基。然而太子奶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的表現卻一直比較薄弱,雖然在央視高端媒體不斷地轟炸,但是市場卻毫無動靜,僅能在北京的一些小超市裡找到其蹤影,廣州等地方市場更是被邊緣化了。一心謀求上市的太子奶,忽視了產品本身的發展,以致市場在競爭對手的攻擊之下,變得越來越脆弱。
3、過度融資,資金鏈條緊綳
管理者的風格決定了企業的運營模式。李途純是一個在管理上相對使用杠桿比率比較高的經營者,從而使得太子奶成為了一個經營杠桿比較高的企業。這種經營策略在市場環境比較好的時候可以獲得更
高速度的成長,但是一旦外部環境惡化,也更容易被擊倒。太子奶從起家至發家均為舉債經營,資產負債規模超乎尋常地龐大,同時,資產結構極不合理。太子奶大約80%為固定資產, 20%為流動資產,這種資產結構在快消領域極為不當,嚴重超載,難以前行。
❹ 了解太子奶產品的請進
太子奶與普通產品的區別是你先必須搞清楚的。也就是產品的賣點,太子奶是發酵型乳酸菌飲料。你重點在宣傳的時候要把發酵型奶的特點和優勢在哪裡作為你的突破口。要不消費者憑什麼選擇你的奶。還有我知道太子奶的口感是最好的我是說的湖南太子奶的老產品。和後來新產品一直不理想估計是技術過不了關。在宣傳的同時可以做免費品嘗來留住顧客同時為他講解產品特點。
1、標準的無抗奶。因為有抗生素的奶是無法進行 成功發酵的。
2、低乳糖。乳糖是東方人喝奶最大的禁忌,會有腹瀉腹脹。可以利用伊利的營養舒化奶來對比,因為此伊利產品打的就是低乳糖概念。發酵的奶乳糖在發酵過程中被乳酸菌大量的消耗。
3、高營養。為什麼這么說呢?發酵奶在發酵過程中蛋白質被分解成了氨基酸,人體可以不用消化而直接吸收。蛋白質的利用率遠遠高於其他產品。
4、口感好。人體對於氨基酸有特殊的感覺力,很願意接受對身體好的東西。也可以用免費品嘗證明。
5、100%是進口的紐西蘭奶源。現在不知道是不是了我在的時候是這樣的。
這些可以製作成精美的宣傳畫。終端免費品嘗加介紹。作為推動力但一定要注意整體形象。
同時可以在目標區域做軟文宣傳,軟文的內容就是以上賣點的延伸詳細的詮釋。選擇當地比較著名的養生學家冠名。這個是拉動力
特殊渠道上,比如政府會議,某大官公子辦席。學校活動的贊助。
戶外知識的有獎問答。必須要一系列有條不穩的連續進行品牌的打造。堅決不能今天一嗓子明天一嗓子的。那樣只會造成的資源的浪費。
現在不比以前了,產品鋪下去就有銷量。
希望你能闖出一片天地。一位原老員工的祝願。他雖不仁,但我仍義。畢竟是一段人生路。
❺ 聽說太子奶集團董事長李途純被抓了,他的弟弟、妹妹、兒子也被抓過,還有太子奶集團的辦公室主任也被抓,
被抓的是李途純的妹妹、弟弟、兒子,還有一些普通員工。但太子奶集團的CEO譚孝熬,還有財務總監陸元國等高級職員,並沒有被抓,因為他們與高科奶業關系好。高科奶業董事長文迪波賄賂株洲公安50餘萬要求講李途純置於死地,所以凡是跟李途純有點關系的人都被抓過。但是親近高科奶業文迪波的就相安無事。
❻ 太子奶集團的破產重組
太子奶創始人李途純已被株洲市警方帶走調查,原因是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邢珂銘律師分析,李途純被公安機關帶走,至少說明警方有證據證明他有犯罪行為,公安機關已經進入偵察程序。但就證據來看,還很難認定李途純構成了「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1997年10月,太子奶曾以8888萬元奪得1998年度央視日用消費品「標王」。知情人士表示,曾因奪取央視「標王」而名噪一時的乳製品生產商——湖南太子奶集團被開曼群島法庭宣布破產,臨時清盤程序。據稱,太子奶集團背負逾人民幣3億元的債務將面臨破產。
緣起太子奶「貨款准備金」政策
太子奶集團曾在中國乳酸菌飲料市場的佔有率達到四分之三,並准備在美國進行首次公開募股。
不過,太子奶深受過度擴張之害。公司出現財務困難至少已有兩年時間。近幾年,太子奶一直傳出破產的消息。
據了解,李途純此次「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可能與其在前期經營太子奶集團的銷售政策有關。
公開資料顯示,李途純時代的太子奶集團,一直採取「先打款,後發貨」的銷售模式。到2008年,全國經銷商都可以參加,向集團賬號打入貨款准備金,「貨款准備金在賬上超過3個月的,給予30%的市場費用獎勵,並且保證隨時退還」。
邢珂銘律師分析,太子奶為企業輸血,向下游經銷商、代理商採取「激勵措施」,其行為已經觸及國家金融管理制度。
他還說,太子奶「貨款准備金」政策,是否觸犯《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定,是否屬於變向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還需時日靜待司法機關認定。
太子奶集團或迅速進入破產程序
關鍵時刻,李途純被警方帶走,或將推動太子奶集團迅速進入破產程序。
2011年6月2日,多名太子奶債權人收到了高科奶業發出的《重整申請書》。當時,債權人均表示,不願意看到太子奶集團破產,也不願意簽署《重整申請書》。6月7日,李途純也曾表示,只有他和創業團隊重新返回,才能拯救太子奶。
一位接近太子奶集團的人士分析,在希望債權人申請破產無望的情況下,有關方面可能希望太子奶集團法人李途純申請破產。邢珂銘律師表示,企業破產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由債權人申請破產,另一種是由企業法人申請破產,以上兩種均符合法律程序。
太子奶託管方高科奶業董事長文迪波接受采訪時表示,「並不知道李途純被警方帶走一事」。
「讓太子奶破產,其實就是想以低價的方式進行收購。」上述知情人士表示,2011年1月26日,高科奶業引進北京商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明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作為戰略投資者。3月份,兩家機構投資者負責人宮浩曾派人到湖北黃岡與當地政府商談黃岡太子奶的破產事宜。
❼ 太子奶集團他們董事長現在如何了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有人搞他啦
❽ 請問國內外有哪些關於太子奶破產和我國民營企業市場戰略的研究動態
太子奶再陷漩渦 「易主」疑雲未散,「破產」疑雲又生,「太子奶」再陷漩渦,這場撲朔迷離的大戲從國內擴展到開曼群島。
4月14日,有媒體援引開曼群島法院文件稱,湖南太子奶集團因負債30億元人民幣進入臨時清盤程序。報道稱,開曼群島大法院周一已委任保華顧問有限公司擔任太子奶臨時清盤人,而花旗集團是太子奶最大債權人,其他債權人包括蘇格蘭皇家銀行和新加坡星展銀行。
《國際金融報》記者向太子奶創始人李途純和太子奶託管方湖南株洲高科奶業董事長文迪波致電求證,二人電話均無人接聽。
但就在幾小時後,太子奶發布「鄭重聲明」:稱太子奶各公司在境內尚未收到任何國內外司法機構有關太子奶清盤的法律文書;英、美法系的法律不適合中國的法律,對太子奶不構成任何影響;太子奶有能力償還21億元債務,目前任何人宣布集團破產都是非法的。
否認破產必還款
太子奶的聲明強調,花旗銀行的行為完全是單方面的;由此引發的一切後果由其自行負責。
聲明稱,太子奶集團及旗下國內各子公司均系依據中國法律設立的中國企業法人,其全部資產均在中國境內,權利義務受中國法律管轄。太子奶集團及各子公司與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分行借款糾紛已由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受理,太子奶集團及各子公司已向其提出反訴,該案正在審理中。
同時,聲明公開了太子奶集團相關債務數據:經審計,太子奶集團實際資產50.9億元(其中商標無形資產20億元,房產土地30.9億元),負債21億元(其中銀行10億元,其他債務11億元),完全屬於良性負債范圍。
對於清償債務,聲明表示,一年來,太子奶集團已得到境內外銀行招商銀行、建設銀行、荷蘭銀行的長期理解和支持,近期正在協商擬定還款事宜;集團已與小債權人簽訂了3至7年分期分批還款協議,得到絕大多數債權人支持,目前任何人宣布破產都是非法的。此外,太子奶集團及大股東李途純個人一直反對外資惡意收購太子奶,也反對任何人任何機構以破產方式處理債務。
最「擲地有聲」的一段話莫過於李途純的承諾:即日起,李途純本人及太子奶集團對公司21億元債務終身負責,「確保一分不少地歸還,我們完全有能力歸還,90%的債權人經溝通已達成或即將達成協議,即日起至10月1日止,歡迎未簽訂還款協議的債權人到公司總部(株洲)簽訂分期分批還款協議,一經簽訂,我們將按合同還款」。
去留難定多起伏
2007年初,太子奶集團引進英聯、摩根士丹利、高盛等風險投資7300萬美元,並簽了一份對賭協議:在注資後的前3年,如果太子奶集團業績增長超過50%,就可調整(降低)對方股權;否則,太子奶集團董事長李途純將會失去控股權。2008年,由於高速擴張導致資金鏈斷裂以及盈利下滑,李途純失去了對太子奶的控股權。
2009年初,太子奶的核心資產由株洲市政府全資控股的高科奶業通過租賃經營形式託管,李途純雖名義上擁有太子奶集團61.6%股份,但已全部抵押給高科奶業。
從2009年年中,就不斷傳出太子奶將引進新投資者的消息,但李途純一直希望重掌太子奶。
業界有觀點認為,政府不可能長期託管太子奶,太子奶或有三條路:被買家接手;再由李途純運營;進入申請破產的司法程序。
今年2月,文迪波曾表示,上半年內引進新投資者。但接管一年來,高科奶業銷售業績遠未達到約定的12億元至14億元,是否有權處置太子奶尚存爭議。
一邊是控制著太子奶卻並不擁有股權的託管方高科奶業,一邊是有股權但股權卻被抵押給高科奶業的大股東李途純,如今又加入了「清盤方」,這場圍繞著太子奶的大戲,下一幕又該誰來登場?
❾ 太子奶董事長李途純現在怎麼樣了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有人搞他啦,高科奶業的文迪波揚言要搞死李途純,就是太子奶集團的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