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哪個品牌護眼燈好
給小孩子或學生選擇閱讀學習台燈,要選擇護眼類台燈比較適合,選擇台燈可以從幾個方面的參數挑選: 1、顯色指數,選擇顯色指數較高的台燈,以自然光的顯色指數為100,顯色指數越接近100效果越好。台燈市場上專業高端的台燈顯色指數可以達到97,如JOJO照明的,或者95的,顯色指數達到90、95的還是較為常見的。普通的台燈大部分顯色指數在90及以下。 2、減藍光,需要看台燈是否減藍光,是否達到國家的標准,最基本的標準是200mm距離處測得的藍光危害等級不得超過RG1,實際上大部分非專業燈光研究的企業,所謂的護眼台燈在減藍光上都做不好,甚至是偽護眼台燈。 3、防眩光,要做到燈光柔和不刺眼,長時間使用眼睛不覺得累,這個與台燈所採用的光學結構是否專業有關。市面上大部分的台燈在光學結構上都用得比較隨意,做到不刺眼是損失較大的燈光亮度為代價。專業高端的台燈在防眩光上做得比較好,流明較高,實際的亮度並沒有減少多少。 4、看色溫,閱讀護眼台燈的色溫在3000K-4000K比較適合,在歐洲3000K用得比較多,在亞洲4000K的用得比較多,3000K-4000K可根據自身喜好選擇。低於3000K偏黃,高於4000K偏白,長期閱讀使用對眼睛不夠友好。另外,選擇無頻閃的,選擇專業台燈產品。市場上偽護眼閱讀台燈太多了,如果是給小孩子用更要注意。國內外專業做燈光的台燈品牌屈指可數,如JOJO照明、柏曼等,其實堅持做專業燈光的並不多了。小孩子的眼睛還比較稚嫩,選閱讀學習為主的還是要選擇專業的閱讀護眼台燈,要選專業做燈的,全光譜的台燈可以選JOJO照明的護眼閱讀系列台燈,顯色指數達到97、無藍光傷害、無頻閃傷害,無眩光,是專業的全光譜護眼閱讀台燈,適合學生長期使用。
Ⅱ 珍視明滴眼液,刷新老品牌如何迎來新營銷
珍視明葯業有限公司座落在人文鼎盛的「才子之鄉」、「文化之邦」——江西省撫州市。公司以生產中西葯制劑產品為主,擁有滴眼劑為主的四十多個品種,進入國家基本葯物目錄產品有5個。其中四味珍層冰硼滴眼液(珍視明滴眼液)採用天然珍珠層粉以及名貴的天然冰片,溫和無刺激,具有明目去翳、清熱解痙之功效,為中葯四類新葯,屬全國首創,並被收入國家葯典,為國家教委指定的青少年防近產品。 四十餘年來,珍視明葯業秉承「點滴關愛、遍布全球」的宗旨,堅持「以市場為先導,以文化為依託,以質量求生存,以科技促發展」的經營理念,運用珍視明獨特的品牌定位、差異化的營銷策略和具有競爭力的產品研發,在眼科領域不斷開拓創新。 回顧這些輝煌歷史的同時,老的國產品牌都會面臨這樣一個問題,一方面在國內市場有了一定積累並不擔心眼前的銷量,何況現在人們整天對著電腦、屏幕,國內眼葯水市場需求不斷提高。但另一方面 不斷有國內、外新產品進入,一些主要競品也加大力度搶市場,因此,需要全面提升品牌,提升產品品質是珍視明的長遠之見,否則遲早要被淘汰。珍視明在這些老的國產品牌中刷新了新的營銷理念,打破了國產品牌墨守成規的被動局面。 當時的珍視明面臨"品牌刷新"的新選擇。珍視明滴眼液長期在國內的眼液水市場中位於三甲之列,年銷售額在億元以上,品牌知名度達到40%以上,在學生消費者人群中有較高的市場佔有率。但是根據市場調查,在此之前在消費者心目中,"珍視明很便宜"、"學生用的產品"、"低檔"、"畢業後再也沒買過" 。眼葯水市場近幾年的迅速發展,一方面得益於學生近視人數的增加,但更重要的是,由於電腦、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白領階層眼睛疲勞、干澀等症狀驟然增加,白領成為眼葯水消費人群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珍視明不進行品牌刷新,就要喪失千載難逢的市場機會;如果珍視明不隨著市場的變化調整策略,用不了幾年連學生市場都要丟掉,因為家長對孩子使用眼葯水的要求會越來越高,他們需要高品質的學生用眼葯水,與此同時,眼葯水第一品牌曼秀雷敦推出的小樂敦正在虎視眈眈,逐步蠶食學生市場。另外現在的珍視明由於價格較低,沒有足夠的空間在廣告、終端方面投入更大的力度。珍視明的現實需求就是:提價,並給提價提供足夠的理由,使消費者樂於接受。 品牌有了新定位後,代言人的選擇就擺在了面前,要知道選擇一個符合定位的品牌代言人可以革新一個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 ,引起品牌形象聯想、體現品牌個性、造成品牌識別、增加品牌權益。 2004-2006年,率先啟用了香港人氣女子組合TWINS作為形象代言人,寄託他們青春,校園的氣質和在學生群體中的超高人氣。之後又盛邀韓國人氣組合成員-韓庚, 成為他人生中的第一個單獨代言的廣告。帥氣、陽光的形象,讓宣傳廣告視頻在網路上成為熱門分享。珍視明尋著這個路線再次大膽選用了80後人氣作家郭敬明,主要代表作長篇小說《幻城》,《小時代》等,雖然是個備受爭議的話題人物,但在學生族群中人氣依然不見,此次代言也是他的首次「觸電」,廣告語也頗具創意「郭敬明!是珍視明!」成為一時的流行語。 珍視明的新營銷模式還包括了,互聯網媒體與線下媒體的多重營銷結合,長久以來的「珍視行動」在線下進行公益性質的營銷讓品牌健康、關愛的形象紮根消費者心中, 2011年珍視明為了感恩消費者長期以來的支持帶來了一整年的「珍情,珍愛」感恩活動,通過網路活動的營銷手段,在感恩回饋的同時聚攏消費者關注珍視明品牌的新形象建立。
Ⅲ 什麼顯示器護眼啊
大家在選購護眼顯示器的時候只要認准一點就好,那就是德國萊茵TüV認證。德國萊茵TüV(TüV Rheinland)是全球公認的權威認證機構,擁有獨家的2PfG顯示器品質檢測標准,可以針對顯示器的藍光強度、波長及亮度改變時的畫面閃爍等進行檢測。如果顯示器具備德國萊茵TüV認證就說明這是一台擁有濾藍光、不閃屏的護眼顯示器。
那麼市面上有哪些值得購買的護眼顯示器呢?下面筆者就給大家推薦幾款。
護眼顯示器推薦:華碩MX32VQ
華碩MX32VQ顯示器採用31.5英寸VA屏幕,解析度為2K(2560×1440),曲率為1800R,曲面屏幕有助於減少環境光反射,提供更寬廣的視野。而顯示器所具備的2K解析度相比普通FHD屏幕在像素麵積上提升了約77%,圖像顯示精細度更高。
色域方面,華碩MX32VQ顯示器具備高達125%的sRGB色域,對比度為3000:1,這讓顯示器的白色更純凈、黑色更深邃,視覺體驗更好。
底座方面,華碩MX32VQ顯示器採用Halo燈效底座,能夠提供一系列燈光效果,讓生活氛圍變得「有聲有色」。顯示器還能通過Rhythm Sync模式在你播放喜歡的音樂同時進行燈效同步,並能通過簡易的觸控面板來調節燈效和音量。
音效方面,華碩MX32VQ顯示器搭載了和專業音效廠商Harman Kardon合力研發的華碩SonicMaster美聲大師音效技術,能夠強化每一個聲音細節,讓人聲表現更豐富、清晰。
最重要的是,華碩MX32VQ護眼顯示器擁有通過德國萊茵TüV認證的華碩低藍光技術,通過四種藍光濾鏡設定來減少有害藍光的影響。並且顯示器還擁有不閃屏技術,可以有效減少畫面閃爍,為長時間觀影提供更舒適的環境。
目前,這款華碩MX32VQ顯示器在京東的價格為2899元。
護眼顯示器推薦:華碩MZ27AQ
華碩MZ27AQ顯示器採用27英寸IPS屏幕,解析度為2K(2560×1440),能夠呈現自然逼真的畫面與清晰銳利的細節。與此同時,IPS材質使屏幕具有178°的廣視角,從各個角度觀看屏幕都能享受到清晰的畫面。
外觀方面,華碩MZ27AQ顯示器採用窄邊框屏幕和纖薄機身設計,精簡的線條和簡單的圓弧造型音響底座呈現出簡約感性、高雅低調的設計美感,能夠完美融入各種現代家庭和辦公環境。
華碩MZ27AQ顯示器搭載了和音響大廠Harman Kardon共同合作調教的華碩SonicMaster美聲大師音效技術,配備兩個6W立體聲揚聲器和一個5W低音炮,讓你時刻享有家庭劇院級的音質。
華碩MZ27AQ護眼顯示器同樣具有德國萊茵TüV認證的華碩低藍光技術,通過四種藍光濾鏡設定來減少有害藍光的影響。並且顯示器還擁有不閃屏技術,可以有效減少屏幕閃爍,提供更舒適的觀看體驗。
目前,這款華碩MZ27AQ顯示器在京東的價格為2299元。
護眼顯示器推薦:明基GW2480
明基GW2480顯示器採用了一塊23.8英寸的IPS面板,解析度為1920×1080,靜態對比度為1000:1,亮度為250cd/㎡,灰階響應時間為5ms,作為一款定位在大眾實用領域的千元級顯示器,明基GW2480無疑非常適合日常的辦公和娛樂需求。
明基GW2480顯示器整體採用酷黑色的色調,使得機身、支架、底座渾然一體,並且外觀設計極其簡約,背部採用清新壓花紋理,幾何線條流暢優雅,同時三面0.663cm窄邊框的設計也大大提升了產品的美觀度。
值得一提的是,明基GW2480在支架背面採用了隱藏式的集線器,能夠將雜亂的線材隱藏起來,保持桌面整潔,並且能同時容納電源線、視頻輸入線、音頻線三根線材,非常實用。
在護眼功能方面,明基GW2480護眼顯示器具備三大智慧愛眼技術,包括智慧調光功能、4種濾藍光模式、減少閃屏,智慧調光通過前置的智能感測器智能感應環境光照強度和使用者狀態,自動調節顯示器亮度到舒適的強度。4種濾藍光模式可以為不同使用環境提供專享濾藍光模式。DC直流調光技術可以有效減少閃屏。
Ⅳ 急 請教小龜患上白眼病的問題555555
白 眼 病
巴西龜最常見的病症之一,詳細內容請參BBS。
又或許龜友sailrain的方法值得您借鑒。
我家小寶在去年開春的時候也是這樣。眼皮腫大,白白的。很難張開就算是張開了也只
能張很小,或者很快的閉上,好象張開眼睛要承受很大的痛苦。樣子很可憐,感覺它很
虛弱,有的時候想吃東西卻好象怎麼也咬不到,並且經常是在石頭上曬太陽不動。是么?
當時我還沒有專門的上網查找有關巴西龜的資料,並且也不知道它到底是什麼病。後來
我就想與其這樣讓它餓死還不如嘗試著幫幫它。
我就給它滴眼葯水(珍珠明目液、氯黴素)。開始時,它似乎沒什麼反應我也不知道怎
么辦好。後來我想看看它的眼睛到底怎麼樣了會不會象盲人一樣的眼睛泛白呢?於是我
就用外力強行的將它的眼皮扒開發現它的眼球根本就沒什麼問題,問題好象出在我們能
看到的那層眼皮下面有一條類似於「眼瞼(我不知道這么稱呼對不對)」的東西過長幾
乎將眼球包住了。接著我就直接將眼葯水直接滴在它的眼球上。也許因為葯水裡面的冰
片比較涼,所以我發現小寶很難受的樣子但是努力的在閉緊眼睛,就這樣緊張、放鬆幾
次葯水雖然流了出來但也應該被它吸收了很多。接下來我就堅持用珍珠明目液如此的給
它滴了大概兩周時間,它已經基本上可以張開一條小縫了。
接下來,我感覺這樣治療它的話可能沒等眼睛治好,它就餓死了(一個冬天的消耗加上開
春了天氣暖起來新陳代謝有快)。於是我就強暴的拔開它的眼睛而後用不銳利的東西將我
發現有問題的那層東西盡量向它的眼睛旁邊撥盡可能的使它的眼球可以露出來。小寶從最
開始的掙扎到後來自己似乎都不能控制眼皮,我一直很心痛,擔心。不過黃天不負有心人
,小寶的眼睛在經過了一個月治療,好了。慢慢的也開始了正常的進食。
在治療小寶的同時我發現大寶也經常用它的前爪蹭自己的眼部,我也就在給小寶滴葯的時
候順帶給它防治一把。
那麼總結一下。
一、如果小龜的眼睛如果仍然多少可以張開的情況下,就直接滴葯水給它。
如果已經完全緊閉雙眼的情況下,不妨採取一些暴力措施。
二、滴葯後應該不要將小龜放入水中。無論你的水有多麼的好畢竟眼病是細菌傳染的,還是在小傢伙虛弱的時候盡量避免。
三、及時消毒。很多資料都寫了消毒方法。我一般都不是那樣做的用很多葯。我一般是用
濃鹽水消毒(這其實同養魚一個道理)
四、預防。首先是你要勤快換水,其實小龜如果體形夠大的話就不必放太多的水給它。我
的經驗是龜越大越喜歡曬太陽而不是戲水。或許有一天你發現你的小龜已經不喜歡一天到
晚的亂動而是喜歡隨著太陽的移動而移動舒展四肢懶懶的,那麼它可能成熟了。
另外介紹一下其它資料白眼病的治療防治。
Ⅳ 中新視點智能防近視護眼台燈是否招二級分銷商
這個招啊,我就是作二級分銷的,這款護眼台燈客戶定位在3—15歲孩子的家庭,是很有市場前景的。
Ⅵ 滴眼液哪個牌子好求推薦
我覺得潤潔滴眼液很好,推薦購買。
針對緩解眼部疲勞,申濤建議,主要的方法還是需要多休息,放鬆眼部,比如,不長時間對電腦,定時休息,室內注意通風,定期做眼保健操等。如果需要使用眼葯水,建議可以用些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此外,他提醒,人工淚液雖然屬於非處方葯,但普通葯店不一定有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所以最好還是到醫院開具。
Ⅶ 護眼燈廣告策劃書
***護眼燈(上市\推廣)策劃書
一、客戶名稱: ***護眼燈生產單位
二、產品名稱: ***護眼燈
三、***護眼燈市場背景分析
(一)目標市場: ***護眼燈的主要消費人群描述:年齡——性別——職業——收入——文化——所處地域——購買行為特徵——消費心態——
(二)消費偏好: 消費者在購買或使用護眼等產品時,喜歡中檔還是高檔?喜歡國產還是進口?他們對產品有什麼要求?
(四)信息渠道:
目標消費人群獲得信息的渠道是什麼?最早接觸的媒體是什麼?最依賴的媒體是什麼?
(五)競爭狀況:
目前市場上最受歡迎的護眼燈品牌是什麼?暢銷原因?銷售狀況?消費者希望產品改進的方向是什麼?
四、市場策略(沿市場背景分析的思路,闡述該產品的市場策略)
(一)市場營銷目標:
根據市場背景分析的結果設立該產品的市場營銷活動中所要達到的目標。目標應當具體,並可測量。例如:在多長時間內銷售額力求達到¥萬元,市場佔有率力求達到%。
(二)產品定位:
(三)產品分析:
(四)競爭對象:
五、廣告策略(在市場策略背景下闡述廣告策略)
(一)廣告目標:
廣告活動所要達成的目標?如知名度達到%等。
(二)廣告主題:
廣告訴求點。
(三)廣告表現風格:
廣告表現的特點。
(四)廣告口號:
六、廣告創意
各種廣告表現形式(平面、電視等)
七、媒介策略
(一)主要媒介和輔助媒介及組合
(二)媒介組合和刊播頻率
(表格如下表格)
八、預算分配
包括調查、設計製作、發布及效果測定等。
九、廣告效果評估方案
評估內容、時間、方式、方法等。
Ⅷ 怎樣用顯示器的按鈕把電腦調成護眼睛的綠色
定義:當某一光源所發出的光的光譜分布與不反光、不透光完全吸收光的黑體在某一溫度時輻射出的光譜分布相同時,我們就把絕對黑體的溫度稱之為這一光源的色溫。 色溫是表示光源光譜質量最通用的指標。一般用Ra表示。色溫是按絕對黑體來定義的,光源的輻射在可見區和絕對黑體的輻射完全相同時,此時黑體的溫度就稱此光源的色溫。低色溫光源的特徵是能量分布中,紅輻射相對說要多些,通常稱為「暖光」;色溫提高後,能量分布集中,藍輻射的比例增加,通常稱為「冷光」。一些常用光源的色溫為:標准燭光為1930K(開爾文溫度單位);鎢絲燈為2760-2900K;熒光燈為3000K;閃光燈為3800K;中午陽光為5400K;電子閃光燈為6000K;藍天為12000-18000K。 在討論彩色攝影用光問題時,攝影家經常提到「色溫」的概念。色溫究竟是指什麼? 我們知道,通常人眼所見到的光線,是由7種色光的光譜所組成。但其中有些光線偏藍,有些則偏紅,色溫就是專門用來量度和計算光線的顏色成分的方法,是19世紀末由英國物理學家洛德·開爾文所創立的,他制定出了一整套色溫計演算法,而其具體確定的標準是基於以一黑體輻射器所發出來的波長。 色溫(ColorTemperature)是高檔顯示器一個性能指標。我們知道,光源發光時會產生一組光譜,用一個純黑體產生出同樣的光譜時所需要達到的某一溫度,這個溫度就是該光源的色溫。現在的15英寸以上數控顯示器肯定帶有色溫調節功能,通過該功能(一般有9300K、6500K、5000K三個選擇)可以使顯示器的色彩能夠滿足高標准工作要求。高檔產品中有些還支持色溫線性調整功能。 光源的顏色常用色溫這一概念來表示。光源發射光的顏色與黑體在某一溫度下輻射光色相同時,黑體的溫度稱為該光源的色溫。在黑體輻射中,隨著溫度不同,光的顏色各不相同,黑體呈現由紅——橙紅——黃——黃白——白——藍白的漸變過程。某個光源所發射的光的顏色,看起來與黑體在某一個溫度下所發射的光顏色相同時,黑體的這個溫度稱為該光源的色溫。「黑體」的溫度越高,光譜中藍色的成份則越多,而紅色的成份則越少。例如,白熾燈的光色是暖白色,其色溫表示為2700K,而日光色熒光燈的色溫表示方法則是6000K。 某些放電光源,它發射光的顏色與黑體在各種溫度下所發射的光顏色都不完全相同。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用「相關色溫」的概念。光源所發射的光的顏色與黑體在某一溫度下發射的光的顏色最接近時,黑體的溫度就稱為該光源的相關色溫。 光源色溫不同,光色也不同,帶來的感覺也不相同:
<3300K 溫暖(帶紅的白色) 穩重、溫暖
3000-5000K 中間(白色) 爽快
>5000K 清涼型(帶藍的白色) 冷
色溫與亮度: 高色溫光源照射下,如亮度不高則給人們有一種陰冷的氣氛;低色溫光源照射下,亮度過高會給人們有一種悶熱感覺。光色的對比:在同一空間使用兩種光色差很大的光源,其對比將會出現層次效果,光色對比大時,在獲得亮度層次的同時,又可獲得光色的層次。
編輯本段原理
開爾文
[1]開爾文認為,假定某一純黑物體,能夠將落在其上的所有熱量吸收,而沒有損失,同時又能夠將熱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釋放出來的話,它產生輻射最大強度的波長隨溫度變化而變化。例如,當黑體受到的熱力相當於500—550℃時,就會變成暗紅色(某紅色波長的輻射強度最大),達到1050一1150℃時,就變成黃色……因而,光源的顏色成分是與該黑體所受的溫度相對應的。色溫通常用開爾文溫度(K)來表示,而不是用攝氏溫度單位。打鐵過程中,黑色的鐵在爐溫中逐漸變成紅色,這便是黑體理論的最好例子。通常我們所用燈泡內的鎢絲就相當於這個黑體。色溫計演算法就是根據以上原理,用K來對應表示物體在特定溫度輻射時最大波長的顏色。 根據這一原理,任何光線的色溫是相當於上述黑體散發出同樣顏色時所受到的「溫度」。顏色實際上是一種心理物理上的作用,所有顏色印象的產生,是由於時斷時續的光譜在眼睛上的反應,所以色溫只是用來表示顏色的視覺印象。
編輯本段作用
在色溫上的喜好是因人而定的,這跟我們日常看到景物景色有關,例如在接近赤道的人,日常看到的平均色溫是在11000K(8000K(黃昏)~17000K(中午)),所以比較喜歡高色溫(看起來比較真實),相反的,在緯度較高的地區(平均色溫約6000K)的人就比較喜歡低色溫的(5600K或6500K),也就是說如果您用一台高色溫的電視去表現北極的風景,看起來就感覺偏青;相反的若您用低色溫的電視去看亞熱帶的風情,您會感覺有點偏紅, 色溫是人眼對發光體或白色反光體的感覺,這是物理學.身理學與心理學的綜合復雜因素的一種感覺,也是因人而異的。色溫在電視(發光體)或攝影(反光體)上是可以用人為的方式來改變的,例如在攝影上我們用3200K的白熾熱燈(3200K),但我們在鏡頭上加上紅色濾光鏡濾通過一點紅光線使照片看起來色溫低一點;相同的道理,我們也可以在電視上減少一點紅色(但減太多多少也會影響到正常紅色的表現)讓畫面看起來色溫高一點。
編輯本段用例
攝影
彩色膠片的設計,一般是根據能夠真實地記錄出某一特定色溫的光源照明來進行的,分為5500K日光型、3400K強燈光型和3200K鎢絲燈型多種。因而,攝影家必須懂得採用與光源色溫相同的彩色膠卷,才會得到准確的顏色再現。如果光源的色溫與膠卷的色溫互相不平衡,就要靠濾光鏡來提升或降低光源的色溫,使與膠卷的色溫相匹配,才會有準確的色彩再現。 通常,兩種類型的濾光鏡用於平衡色溫。一種是帶紅色的81系列濾光鏡,另一種是帶微藍色的82系列濾濾光鏡
光鏡。前者在光線太藍時(也就是在色溫太高時)使用:而後者是用來對付紅光,以提高色溫的。82系列濾光鏡使用的機會不如81系列的多。事實上,很多攝影家的經驗是,盡量增加色溫,而不是降低色溫。用一枚淡黃濾光鏡拍攝最平常的日落現象,會產生極其壯觀的效果。 美國一位攝影家的經驗是,用微紅濾光鏡可在色溫高達8000K時降低色溫,而用藍濾光鏡可使日光型膠卷適用於低達4400K的色溫條件。平時,靠使用這些濾光鏡幾乎可以在白天的任何時候進行拍攝,並取得自然的色調。但是,在例外的情況下,當色溫超出這一范圍之外時,就需要用色彩轉換濾光鏡,如琥珀色的85B濾光鏡,可使高達19000K的色溫適合於日光型膠卷。相反,使用燈光型膠卷配以82系列的濾光鏡,可使色溫下降到2800K。 光圈
倘若需要用日光型膠片在用鎢絲燈照明的條件下拍攝時,還可以用80濾光鏡。如果當時不用TTL曝光表測光的話,須增加2級光圈,以彌補光線的損失。而當用燈光型膠片在日光條件下拍攝時,就需用85B濾光鏡,需要增加2/3級光圈。 然而,目前市場上通用的濾光鏡代號十分混亂,不易識別,並不是所有的製造廠商都用標準的代號和設計。因此,在眾多的濾光鏡中,選出一個合適的濾光鏡是不容易的。為了把濾光鏡分類的混亂狀況系統化,使選擇濾光鏡的工作簡化,加拿大攝影家施瓦茨介紹了國際上流行的標定光源色溫的新方法。
顯示屏
電視或者顯示屏的色溫是如何界定的呢?因為在中國的景色一年四季平均色溫約在8000K~9500K之間,所以電視台在節目的製作都以觀眾的色溫為9300K去攝影的。但是歐美因為平時的色溫和我們有差異,以一年四季的平均色溫約6000K為製作的參考的,所以我們再看那些外來的片子時,就會發現5600K~6500K最適合觀看。當然這種差異使我們也會因此覺得猛的看到歐美的電腦或者電視的屏幕時感覺色溫偏紅,偏暖,有些不大適應。
編輯本段色溫定位
方法
日光燈
如何准確地進行色溫定位?(原文地址 )這就需要使用到「色溫計」啦。一般情況下,正午10點至下午2點,晴朗無雲的天空,在沒有太陽直射光的情況下,標准日光大約在 5200~5500°K。新聞攝影燈的色溫在3200°K;一般鎢絲燈、照相館拍攝黑白照片使用的鎢絲燈以及一般的普通燈泡光的色溫大約在 2800°K;由於色溫偏低,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拍攝的照片擴印出來以後會感到色彩偏黃色。而一般日光燈的色溫在7200~8500°K左右,所以在日光燈下拍攝的相片會偏青色。這都是因為拍攝環境的色溫與拍攝機器設定的色溫不對造成的。一般在擴印機上可以進行調整。但如果拍攝現場有日光燈也有鎢絲燈的情況,我們成為混合光源,這種片子很難進行調整。 綜上所述,拍攝期間對色溫的考量、設定以及調整就顯得非常重要。無論你是使用傳統相機還是數碼相機以及攝像機。都必須重視色溫!
編輯本段色溫-選擇
色溫
色溫是人眼對發光體或白色反光體的感覺,這是物理學.身理學與心理學的綜合復雜因素的一種感覺,也是因人而異的。色溫在電視(發光體)或攝影(反光體)上是可以用人為的方式來改變的,例如在攝影上我們用3200K的白熾熱燈(3200K),但我們在鏡頭上加上紅色濾光鏡濾通過一點紅光線使照片看起來色溫低一點;相同的道理,我們也可以在電視上減少一點紅色(但減太多多少也會影響到正常紅色的表現)讓畫面看起來色溫高一點。 在色溫上的喜好是因人而定的,這跟我們日常看到景物景色有關,例如在接近赤道的人,日常看到的平均色溫是在6000K(8000K(黃昏)~5600KK(中午)),所以比較喜歡高色溫(看起來比較真實),相反的,在緯度較高的地區(平均色溫約 11000K)的人就比較喜歡低色溫的(17000K),也就是說如果您用一台高色溫的電視去表現北極的風景,看起來就感覺偏青;相反的若您用低色溫的電視去看亞熱帶的風情,您會感覺有點偏紅。 電視或者顯示屏的色溫是如何界定的呢?因為在中國的景色一年四季平均色溫約在 8000K~9500K之間,所以電視台在節目的製作都以觀眾的色溫為9300K去攝影的。但是歐美因為平時的色溫和我們有差異,以一年四季的平均色溫約 6000K為製作的參考的,所以我們再看那些外來的片子時,就會發現5600K~6500K最適合觀看。當然這種差異使我們也會因此覺得猛的看到歐美的電腦或者電視的屏幕時感覺色溫偏紅,偏暖,有些不大適應。就是色溫黑眼睛的人看9300K是白色的 但是藍眼睛的人看了就是偏藍 6500K藍眼睛的人看了是白色 咱們中國人看了就是偏黃
編輯本段色溫-效應
色溫
色溫是照明光學中用於定義光源顏色的一個物理量。即把某個黑體加熱到一個溫度,其發射的光的顏色與某個光源所發射的光的顏色相同時,這個黑體加熱的溫度稱之為該光源的顏色溫度,簡稱色溫。其單位用「K」表示。色溫低的光偏黃,比如白熾燈、2800K左右,色溫高的光偏藍,比如紫光燈,9000K以上。一般認為,標准白色光色溫為6500K,CRT所發出的白光約為5500K,所以稍微改變三基色的混合比例,即可模擬出增減色溫的效果,利用色溫的原理實現的攝影、攝像、顯示等設備的變化的過程稱為色溫效應。
編輯本段色溫-平衡
色溫
在影視鏡頭的拍攝中,常用兩種以上光源照明,一般情況下都要求其色溫相一致。在外景或實景拍攝中,在以日光照明為主的情況下,常用如燈光作輔肋光,如果用低色溫燈具(3200k)就要向日光(5600k )的色溫調整,其常用的方法是用升高色溫的燈光紙或直接用高色溫燈,也有時特意用兩種色溫的燈光分別照明同一景物,不進行平衡,以取得冷暖相間的照明效果。光源與彩色膠片、攝象機之間的色溫協調關系。日光片只能在5600k色溫條件下拍攝;燈光片只能在3200k色溫條件下拍攝。攝像在日光下拍攝加5600k濾色鏡,在3200k燈光下拍攝加3200k 的濾色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