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誰幫我設計個市場調查問卷
是姚小遠的課吧,哈哈~我也在找呢
B. 啤酒市場調研怎麼寫
首先你要列出你需抄要做市場調研襲解決那些問題。
再考慮這些問題用哪些方法解決。哪些問題是必須解決的,那些問題沒必要。
在考慮成本與你必須解決的問題是否成正比。值做,不值不做
完後依據這些問題做方案,做問卷。
問卷出來 找幾個人試問一下,問卷是否可行,問卷中反饋的內容是否解決你預設的問題。
OK 開始執行調研。控制質量很關鍵。
對反饋回來的數據 錄入 整理 分析
寫報告
搞定
在網上做推廣。。
首先你要去定你的目標消費者是誰。。他們上網的習慣是什麼?針對他們的習慣選擇網站推廣。
網站推廣,你可以找代理公司幫你搞。。
也可以找媒體直接談
C. 啤酒市場調查報告 馬來西亞急。。。謝謝
酒類入口稅是根據酒精含量來評估。一般來說是大約產品報價的150%到250%,除此之外,還內要付銷售稅20%。
如果容你要向馬來西亞出口啤酒,首先你在馬來西亞當地的經銷商必須向海關申請酒類入口准證。擁有進口准證,那麼你的酒就可以進口了,海關對進口准證申請其中幾個要求是:
1)申請者必須擁有最少35萬馬幣的資金
2)沒有刑事案底
3)不在海關黑名單內
4)必須擁有地方政府發出就酒類銷售執照
其實馬來西亞已經有在賣中國的啤酒了,青島罐裝3.5到4塊馬幣。
D. 某啤酒公司准備開發某地市場,調查後發現當地人不喜歡和啤酒,對此,企業市場營銷的認為是實行(
扭轉性營銷
E. 為什麼小瓶啤酒比大瓶貴
因為主要的銷售渠道不一樣。小瓶主要賣酒吧,夜店,KTV,這類渠道啥東西都貴,不只是啤酒。大瓶主要是賣餐館,普通消費者對價格比較敏感。
口感有區別,但一般人喝不出來。嚴格來講,小瓶的是啤酒,大瓶的發泡酒,酒精度和麥汁濃度都略高,小瓶還有啤酒稅,外加營銷策略和心理因素。
包裝成本貴,小隻裝的一般瓶子是不回收的。
延伸閱讀:對於中低端品牌的啤酒,瓶裝比聽裝便宜,對於高端啤酒,這個定論不一定成立。
以上三點針對的是生產運輸過程中的純計算,沒有考慮商業因素。沒有加上這一條的情況下,瓶裝酒比聽裝酒便宜已經可以理解。
原因分析:
1.原材料成本。只要是同一品牌同一濃度,瓶裝酒和聽裝酒在酒液上絕無不同。所以原材料成本一樣。
2.包裝成本。聽子比瓶子貴:單價本身就有差異,金屬貴些,而且目前國內啤酒市場中低端啤酒廣泛使用回收瓶,在保證回收率的情況下,瓶子基本可以算沒成本的。
3.運輸成本。單位載重量下,聽裝酒比瓶裝酒的運輸效率高。但是另外一個問題在於,國內的啤酒企業,瓶裝灌裝線比聽裝灌裝線多了不知多少。兩相折比,反而是通常就近運輸的瓶裝酒運輸成本更低。
對於市場定位,可以想一下瓶裝酒和聽裝酒的特點。或者簡單點,我們就說說聽裝酒的常用叫法:易拉罐。對的!易拉罐,便於運輸,便於攜帶。本體重量輕,而且不容易爆炸。--在這里說句題外話,不管是多高端的品牌,很不建議各位對啤酒瓶子亂來。晃動會產生很高的內壓,每一個瓶裝酒都是潛在的炸彈。基本上目前所有的瓶裝酒標簽上都會提醒你不要震盪啤酒,防止爆瓶。各種很帥的開啤酒的方法,可能給你帶來終生傷害!題外話完--所以易拉罐從誕生就有一個較高的定位。家裡隨便喝喝或者堂飲,當然瓶裝更實惠。但是如果要便攜,聽裝就首選了。從這個角度上講,聽裝酒本身就針對更「高端」的消費目的,其價格偏高也並不奇怪。
另外關於提到的兩個小特別情況,我們可以看到。小瓶裝的高端酒比同容量的聽裝酒單價還要高。因為高端酒本身的附加價值高,而小瓶裝針對的就完全是追求消費體驗的那種消費者,其定價也就隨著定位和內涵水漲船高;而中端品牌的大聽裝,就更像是平價超值裝的感覺,雖然其單價仍然高於瓶裝酒,但是已經把罐子的成本用酒液拉低了。
F. 請教:關於啤酒市場調研
你剛畢業的吧。是不是一進去就是一副調查的樣子咯。其實你可以首先自己看店頭回有哪些品種在銷售答,然後通過和服務員套近乎的方式了解到供貨商和銷量(遞兩根煙、送一個口香糖等小手段啦),或者你就說是一個大品牌的市場調研員-剛畢業的,找老闆或者店長都可以了解情況啦。要用請教的語氣去調查,在別人說時要認真聽或者記錄,一次沒搞定可以多去兩次。應該沒問題了吧!
G. 朝日啤酒的市場調查
朝日啤酒開發的序幕開始於1986年,生產商大膽假設判斷啤酒美味的標準是隨著時專代的變遷屬而改變的,顧
客不是外行,是能夠分辨啤酒味道的。在市場上開始了大規模的多達5000人的調查,請顧客品嘗啤酒了解顧客感覺的啤酒味道。總結出下一個時代人們追求啤酒的味道,結果是推翻了啤酒美味在於『啤酒的美味』這一結論,於是『醇香且可口』這一啤酒新味道的概念就此誕生了。1986年2月推出了朝日新生啤酒,成長率比上一年增加了113%,超越了同行。經過反復的摸索終於把舒波樂啤酒成功地推向了市場。
H. 啤酒為什麼小瓶的比大瓶的還貴~
1.包裝成本貴,小隻裝的一般瓶子是不回收的
2.通路成本不一樣,現代啤酒企業的生產(或叫供應鏈)和銷售(或叫商務)基本上都是完全分開的,小隻的一般都專供KTV、酒吧等夜場渠道的,超市如果要拿貨自然也要貴些。
3.像青啤這樣的大品牌,在灌裝之前,同一工廠(青啤旗下有很多工廠)的同一品牌(行話叫SKU,比如「青島啤酒」和「青島啤酒清爽型」就是兩個SKU)的小瓶和大瓶的酒的工藝和質量控制都是一樣,甚至還是同一個發酵罐或清酒罐出來的。
不知這樣解釋樓主能否明白?
I. 鄭州啤酒市場的調查
河南鄭州市是我國最大的鐵路交通樞紐,約有人口700萬左右,2005年鄭州市人均可支配收入10639.8元。河南省有27家啤酒企業,在鄭州市就有我國第四大啤酒企業金星啤酒有限公司和奧克啤酒有限公司,同時一些強勢品牌也進入了鄭州市場,如青島啤酒、華潤雪花、哈爾濱啤酒,以及國外的藍帶啤酒、喜力啤酒等,使鄭州啤酒市場競爭異常激烈。
低端消費為主
河南市場競爭激烈,使河南成為我國啤酒價格最低的省份之一。據河南省酒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熊玉亮介紹,全省啤酒的平均利潤為每瓶8分錢。正是這種低利潤導致了河南省啤酒市場價格較低,目前,鄭州啤酒消費的主流依然是以低端啤酒為主。
今年初曾有消息稱,金星啤酒將停產所有2元以下的產品。金星啤酒集團副總經理李京對記者表示,金星只是停止生產針對區域市場低價競爭的,價格在2元以下的產品,而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金星系列產品不在此列。對此,李京解釋為,一個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時候,還應該考慮社會責任,金星啤酒將讓消費者以低價格享受高品質的啤酒,同時李京表示,金星目前約佔有鄭州60%%左右的市場份額,由此可見,鄭州市低價啤酒消費為主的現狀還將繼續。
同時,價格競爭依然是河南啤酒競爭的一個主要手段。2002年初,河南省二十多家啤酒生產企業的老總在金星、奧克等大廠的倡導下坐在一起,簽定了河南啤酒業價格決議,將啤酒出廠價固定在一個水平上,各家企業都不能低於這個價格出貨,但是,短短幾十天的時間便有人違反約定,河南啤酒價格聯盟宣布破產。目前各個廠家依然沒有放棄低價競爭的手段,河南省酒業協會熊玉亮副會長說,河南市場競爭激烈,消費者對價格敏感,誰也不敢貿然提價,因此使河南省啤酒價格總體水平較低。
目前,鄭州市場上主要的低價格啤酒都是來自金星啤酒和奧克啤酒兩家本土企業,終端價格1.5元的金星小麥啤、菠蘿啤、金星爽啤,以及奧克金小麥、菠蘿啤、苦瓜啤等,這些產品價格多集中在2元以下,在鄭州啤酒市場上佔有相當的份額。
中高端競爭激烈
由於低端啤酒的利潤較低,加上金星、奧克的長期經營,已經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客戶群,因此許多想進入鄭州的企業都選擇了中高端市場,如青島啤酒、哈爾濱啤酒等。同時,本土的金星、奧克出於自身戰略的需要,也積極推出了自己的中高端產品,使中高端市場的競爭由低端啤酒的「二人轉」變成了「大會戰」。
金星啤酒目前產量已經達到中國第四,但是由於在擴張初期選擇農村市場等因素,使其產品價格較低,品牌價值沒有市場增長速度快。為此,金星在今年推出了「新一代」,終端定價在2.5元,用金星啤酒集團李京副總經理的話說,在鄭州市場上2.5元就是一條線,超過這個價格就是中高端啤酒的價格。同時金星還在世界盃前,舉行抽獎活動,以瓶蓋獲取抽獎券,中獎者將在世界盃期間參加歐洲5國8日游。金星利用活動以及強大的宣傳攻勢,逐步擴大高端市場。
同時河南省其他品牌也逐步進入鄭州市場,維雪啤酒憑借贊助河南「新聲帶」活動,迅速提高其知名度,同時將產品推到鄭州,維雪啤酒在終端售價為3.5元左右。據了解,維雪一直致力於高端啤酒市場,此次進入鄭州市場,除了看中高端市場的利潤外,也是為了樹立自身的品牌形象,要想做全省品牌就必須做鄭州市場。
國內其他品牌在鄭州市場投入產品較多是金屬罐裝的啤酒,玻璃瓶裝的酒只有青島、哈爾濱等很少的幾個品牌,價格多在3元左右,如哈爾濱小麥啤在易初蓮花的售價在3.1元。售價高於5元的多是國外的產品,如喜力、藍帶等。
未來發展趨勢
隨著原料等成本的上漲,啤酒的造價會逐漸提高,同時,鄭州存在著大量銷售價格在1.5元的啤酒,這些啤酒的利潤極低,正是這些原因,使得鄭州今後市場競爭將逐步轉入中高端啤酒的競爭。
目前國內三大巨頭在鄭州市場的佔有率並不高,但是鄭州有700萬人口,消費潛力巨大,雖然本土有強勢品牌,但是將來三大品牌一定會大舉進入鄭州。正如北京市場一直是燕京啤酒的勢力范圍,但是絲毫沒有影響青島、雪花進入的決心。
而金星、奧克等本土企業的產業升級也將推動鄭州市場向高端發展,無論是金星還是奧克,鄭州對其的意義都不光是在利潤上,更多的是一種精神,如果在本土都做不好市場,其他的市場如何開發。同時河南省其他品牌進入鄭州市場也給市場競爭帶來新的變數。目前維雪啤酒已經進入了鄭州,將來還會有新的品牌進入鄭州市場
J. 中國啤酒行業市場特點
屬於快速消費品,覆蓋面廣,銷售量大,產品比較有針對性(酒店,餐飲,KTV,娛樂等)
容易找到突破口,不過在國外和大中型城市,瓶裝啤酒正在慢慢向扎啤過渡,不過競爭也是比較激烈的
主要還是口感要適合一個地域,品質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