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針對上海飲料市場營銷環境進行SWOT分析
企業通過大半年的市場運做,也投入了大量的促銷傳播活動可還是沒有形成良好的市場基礎,使企業和產品的市場導入期過長遲遲未能將市場打開。
通過我們公司對飲料市場和對公司營銷定位和運營執行的情況診斷分析,其主要原因表現為:
A)定位不夠精確
從產品的目標消費群定位上看:根據現在推廣的這3個產品的功效是屬於清熱類的功能性飲料,口感的葯味比較濃。而公司卻簡單將它們定位為15歲—25歲之間的廣泛的目標消費群,並按普通茶飲料傳統的營銷策略去推廣。然而,這種產品的目標消費群更確切的定位是25歲—45歲的消費群。
然而市場運作的最基本的目標消費群定位不夠精確,那後面所有的傳播和推廣工作的結果將是事倍功半!事情首先要做對然後才是做好 。
B、在市場推廣策略上,營銷傳播核心不明確,導致所有執行促銷活動很凌亂,隨意性很大。從傳播的角度看信息的有效到達率幾乎為0。因此傳播的費用花了很多卻都是在浪費。在終端推廣執行上沒有到位,監督、考核等管理工作不明確,也沒有執行的標准。
C、品牌形象訴求凌亂,沒有實現統一訴求傳播。比如,企業視覺系統標志定位後,沒有按照VI的應用原則,容易造成品牌資源的浪費,不利於產品品牌、企業品牌的統一傳播和有效整合。
D、主導產品包裝過於貼近其他品牌的風格,沒有個性。
E、終端促銷沒有很好運用,引起銷勢不好,很難拉動銷售。
F、產品結構需要調整。目前企業的3個產品在短期內還不能解決企業的生存問題,再說在細分市場上其市場份額也沒有多少,這樣的產品目標消費群本來就很窄。加上企業資金實力也是有限的,因此企業目前解決生存問題也是關鍵的。
G、再銷售上看,市場強勢企業經過多年經營所構築起的幾乎壟斷的銷售壁壘,別人的營銷運營能力、資金勢力、市場品牌價值、銷售網路等都是XX公司所面臨的挑戰。
H、從大環境上,茶飲料的生產壁壘不高,其他企業能輕易進入。如果企業在短時間內不能建立根據地,在一定的區域市場不能形成一定的市場份額,那未來企業必將與其他新進企業一起在低斷市場撕殺。
2、企業市場機會
我能分得一杯羹嗎?這是許多市場拾遺者的心聲,也是XX公司最為關心的問題!
1.市場機會
巨大的市場機會與風險的存在,使得許多欲進入茶飲料市場的企業不盡要問,我能分得一杯羹嗎?市場的進入壁壘有多高?盡管目前我國茶飲料市場的壟斷程度較高,市場競爭較為激烈,但這並不等於沒有給新進入者留有市場生存與發展的空間。
從宏觀市場分析:按人均消費量來,2000年中國人均消費茶飲料僅0.3公斤,如果與日本人均年飲用量的20到30公斤計算,我國茶飲料還有50倍以上的成長空間,即使從我國目前人均10公斤的飲料消費量來看,我國茶飲料的市場容量至少為1300萬噸,而目前我國茶飲料的實際產量僅為185萬噸,尚有1115萬噸的市場成長空間,而且目前的銷售還僅僅集中在重點城市,快速成長期估計至少還有3年。
以下具體通過生產與銷售環節的壁壘來看一下新進入者的市場機會。
● 生產壁壘
據我們所掌握的情況,生產茶飲料的直接成本並不高,一瓶飲料的成本約在1元左右,雖然目前茶飲料價格下調了6%-8%,但零售價仍可以賣到3元。因此對於商家來說,茶飲料的生產壁壘並不高。
● 銷售壁壘
雖然目前茶飲料市場的壟斷程度較高,主要茶飲料企業的廣告投放力度較大,品牌知名度較高,給新進入者築起了很高的市場壁壘,但也從另一個方面也反映出目前我國茶飲料尚處於成長期,目前市場中主要茶飲料企業所獲得的成功,一方面是由於其經營上的成功,但另一方面是因為其進入市場較早,"吃得快",對於新進入者而言,只要找准市場的賣點,取得成功並不是沒有機會。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茶飲料市尚未達到可樂市場那樣高的品牌忠誠度,產品口味才是市場的真正賣點 。
●區位優勢
利用廣西連接東南亞之區位優勢,開發東南亞市場是XX公司一個重要的市場機會點。同時也是為將來全面開發全國市場的戰略部署。
●技術優勢
XX公司的生產工藝有先進的技術,在行業上有自己的生產標准,是其他公司所不具備的,這為企業高科技品牌奠定雄厚的基礎。
六、消費者特徵與消費習慣分析
1.消費者特徵
●女性稍高於男性。調查顯示,女性最常喝飲料的比例高於男性這與女性消費者看重茶飲料的健康、時尚特性不無關系,另外喝茶飲料不發胖是女性多於男性選擇茶飲料的主要原因之一。
●年齡:青年人是主力軍。調查顯示,15-25歲消費者是茶飲料的主要目標消費群,其次是26-35歲年齡段的消費者,這兩年齡段占總體的69.5%成為茶飲料的消費主體。
2.消費者消費習慣
●飲用頻率:據有關調查數據顯示,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成都、沈陽、西安茶飲料消費者多數為輕度消費者(1個月飲用3次以下),占消費者的55.9%,而重度消費者(每天喝)的比重僅為6.8%.這表明目前我國茶飲料市場仍具有較大的市場發展空間。
●最常飲用的場合:從消費者飲用茶飲料的場合來看,"平時口渴時喝"是消費者最常飲用茶飲料的場合,占被訪者的68.9%其次為外出/旅遊時,而在平時吃飯時喝的消費者卻較少。
七、整合行銷策略
針對目前市場的狀況及XX公司的現狀,要想在這群雄紛爭的市場上立足並穩健持續的發展。必須對企業和產品進行更好的規劃,在營銷運作策略上更需要創新。只要這樣企業方可在這深不可測的危機層層的飲料市場上才能發展。
(一) 總策略
高端品牌定位,中國功能性茶飲料專家品牌形象的高科技品牌內涵!整合媒體資源,開展品牌先行的策略,充分展示企業品牌的個性。
(二)人才策略
人才,企業生存之本。可吸引好的人才講究緣分,而自己企業培養的人才才是企業真正的人才。
組建自己的營銷隊伍為企業全面開發全國市場,甚至在將來開發全亞洲和全世界市場做好人才培養和儲備。
定期和不定期舉辦專業知識培訓,有必要與國家高等專業院校聯合將公司有潛力的人才委託培養。
條件要是許可也可嘗試與高等院校聯合招生,為企業培養更多的人才,對企業樹立品牌也有很大的推動力。
(三)營銷定位
1、企業品牌定位
中國功能性茶飲料專家品牌形象
企業以專業的功能型飲料專家形象的進入市場。配合媒體傳播,公司統一服裝,工作牌,銷售人員的文件包。
必須堅持誠信行銷、雷厲風行的態度和行為准則進入市場。
2、市場地位定位
針對公司的資本、人力、網路、運營經驗等資源及飲料市場目前市場的狀況,公司在未來1—3年的發展初期主要做個快樂的市場拾遺者,採取跟進的策略緊貼著市場的大鱷,虎口奪食逐步蠶食他們的市場份額。
資源的積累才是公司發展壯大的基礎和關鍵。力求解決生存立足之本再謀求更大的發展。
3、目標消費群定位
以市場最大的消費群體15歲—40歲的年輕人作為新一輪營銷推廣的第一目標消費群體。有利於企業品牌的樹立及產品的銷售。
4、 產品策略定位
完善XX系列產品,以多個品種、多種口味的策略進行推廣,並根據企業發展狀況和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里及各產品的市場成熟度調整主導的產品。
l 主導產品:今年內以消費群較為廣泛的產品做為主導產品——XX激爽。
XX激爽。對甜葉茶進行調整,提高甜葉茶甜度,添加茉莉花香型或薄荷做為一個新品種(也可以另行開發)。通過對這個產品的推廣帶動企業品牌的樹立及其它產品的銷售。
2. 軟飲料的主要發展趨勢
中投顧問在《2016-2020年中國軟飲料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中認為,
從行業整體發展角度
未來我國軟飲料業呈現四大發展趨勢:一是,隨著消費者對保健意識的增強,未來軟飲料業將由紅牛為代表的功能型飲料將會向營養型轉變;二是,當前國內軟飲料市場中佔主導地位的仍然是兒童型飲料,但隨著競爭的白熱化,產品同質化嚴重等因素的影響及老齡化人群消費、保健意識的增強,中老年飲料有望成為飲料市場的新寵;三是,隨著消費需求的多樣化,飲料產品也將逐漸從單一型向復合型轉變;四是,隨著生活元素的多元化及消費者對健康元素的認識,飲料將從果味型向果蔬型轉變。
未來幾年,我國人口將會以每年4%左右的速度增長。我國軟飲料產量雖然成長比較快,果汁產銷居全球第二,但消費水平與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相差比較懸殊,其上升潛力比較大。未來軟飲料業將會得到進一步的健康發展,軟飲料行業需求將不斷上升,產能更加擴大,產業結構將進一步得到提升和優化。
從區域發展角度
由於歷史的原因,東部地區環境較為開放,經濟也更發達一些,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東部地區飲料市場逐漸成熟,飲料企業在分銷能力和研發技術等方面,都擁有較為完善的功能和體制。但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開展,使中國廣大內陸地區大為受益,西部地區和沿海地區的收入差距日漸減小,經濟發展和消費支出齊頭並進。中國西部區域每年消費以20%的速度增長,領先全國平均水平5個點。尤其是飲料行業,增長率達到33%。即使某些成熟的品類像碳酸飲料,在西部區域的增長率也能達到9%。因此對於軟飲料生產商和零售商來說,開發西部市場的發展機會已經悄然來臨。
當前,西部軟飲料市場正逐漸被國內外大型企業所看好,譬如,由於看準中西部地區軟飲料消費的巨大空間,對比日臻完善的東部地區,西部市場的潛力將逐步體現。 軟飲料市場的發展並不是伴隨著所有細分產品市場的同時增長,例如碳酸飲料市場在漸趨萎縮,而功能性飲料產品製造迅速。而且隨著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飲料的選擇開始講究營養和口味。具體來看,日本、美國和歐洲等國家和地區開發的軟飲料新產品主要呈以下趨勢:
1、健康軟飲料產品成為趨勢
傳統的碳酸飲料逐漸被消費者拋棄,健康飲料受到消費者歡迎。碳酸飲料一直是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天下,但隨著消費觀念的變化,"兩樂"在飲料市場的整體份額不斷下降。不僅在中國市場遭遇挑戰,即使在其引以為傲的美國本土市場,兩大碳酸飲料巨頭的處境也不容樂觀。而健康飲品,如飲用水、果蔬汁等則迅速崛起,成為市場的寵兒。
2、低熱量軟飲料產品成為市場趨勢
近幾年量大碳酸飲料巨頭在碳酸飲料市場受阻的情況下,大力開拓開發零卡路里或低卡路里的天然甜味劑,更好地模仿全卡路里碳酸飲料的口味。以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為例,百事可樂在全美范圍內推出了PepsiNext品牌,這是其旗艦品牌的人工加糖的中卡路里版。百事可樂還推出了人工加糖的零卡路里健怡百事可樂(DietPepsi)來改善其保質期。而可口可樂開始在美國的某些市場上測試其天然加糖的、低卡路里版本的雪碧(Sprite)和芬達(Fanta)飲料。雖然目前相關產品市場反應並不理想,但從長期來看,低熱量飲料產品仍將會成為市場趨勢。
3、特點鮮明、功能軟飲料成為趨勢
如德國研製出一種果皮芳香飲料,它呈玫瑰色,是一種保健減肥飲料;日本研製成香菇飲料和茶飲料;其他諸如功能性飲料、具有葯效的飲料、女性保健功能飲料、維他命飲料等將會獲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成為軟飲料產品市場的發展趨勢。
4、更注重產品包裝色調的內涵開發
例如紅色瓶裝飲料讓消費者更多的感受到歡快、明朗、年輕化、充滿能量、且受到女性消費者的青睞;白色色調則代表了干凈、簡潔、高貴、神聖等;而綠色色調則代表了生態、自然、健康、新鮮、和平和安全等,未來軟飲料產品在產品包裝上,將會更多在色調上下功夫,突出產品特色,給消費者耳目一新的感覺。
綜合來看,健康、綠色、定位清晰的軟飲料產品將會成為未來幾年軟飲料產品市場的發展趨勢。
3. 關於軟飲料在某個市場的佔有率調查應如何著手
其實這個比較簡單
找到當地的代理商,重他的手上了解
各種打的超市業師重點,因為他的量大,有可能直接從公司進貨
但是這樣的j
4. 市場調查案例分析
可口可樂僅僅停留在對產品口味的調查 而沒有看到 很多美國人喜歡可口可樂並不是因為他的口味好 而是因為他對於很多美國人來說可口可樂的味道代表了美國精神
5. 開封軟飲料市場調查報告
挺專業的,呵呵
6. 飲料市場調查報告的範文
2008涼茶市場調查問卷設計
一.背景信息:
性別: 職業: 在廣州居住時間:___年 省籍:
年齡:□-17 □18-21 □22-25 □26-29 □30-34 □35-39 □40-44 □45-49 □50<
二. 問卷內容:
1. 你每周飲用多少罐(瓶)涼茶? 請填寫具體數字。(找出重度消費者)
罐(瓶)/周 罐(瓶)/月
2. 你經常在什麼地方購買罐裝涼茶:(找出重點進攻渠道)
□大型超市 □小型便利店 □居住社區內的士多或超市 □ 大街上的士多 □其他地方(請填寫):
3. 請說出你知道的幾個罐裝涼茶品牌:
(1) (2) (3) (4) (5) (6) (7) (8)
4. 你認為涼茶的功效好在什麼地方?
5. 你認為涼茶美中不足之處在哪裡?
6. 王老吉與其他涼茶相比優勢在哪裡?
7. 王老吉的不足之出在哪裡?
調查目的:
設計本問卷的目的是為了對涼茶市場進行一個有針對性的調查,想了解消費者對涼茶功效的整體優劣評價, 並找出市場第一品牌「王老吉」的優勢與不足所在,這樣方便公司的新品牌罐裝涼茶在市場上找到一個突破口。同時想找出重度消費者購買涼茶的渠道和消費習慣,為公司的渠道策略及其他推廣策略找出依據。
1. 你每周飲用多少罐(瓶)涼茶?
分析: 大部分人83.3%的消費者每月飲用不足4罐涼茶,也就是每周1罐左右。16.7%的消費者每月飲用8罐以上,也就是每周多於2罐,甚至有8.3%的消費者是幾乎每天飲用。
建議:公司多尋找一些每月飲用8罐以上的重度消費者,進一步了解他們的消費行為和心理,以便開展後續的營銷活動。
2. 你經常在什麼地方購買罐裝涼茶
購買涼茶的地點分布比較散,無明顯規律,需要足夠多的樣本才能進一步分析。
3. 請說出你知道的幾個罐裝涼茶品牌:
王老吉是占第一位的,提及率達到100%,非常令人羨慕的品牌地位。黃振龍以75%的提及率排在第二位,鄧老、徐其修、白雲山、和其正以25%的提及率共同排在第三位,春和堂、夏桑菊、廣東涼茶等以8%的提及率排在後面。
我個人認為,涼茶新品進入市場,最好第一階段不要打廣告,因為從以上數字可以發現廣告宣傳效果很大部分被行業第一名的廣告給抵消掉了。
同時,也是這些涼茶品牌沒有一個准確定位所造成的後果,比如,和其正打了很多廣告但是沒有人記得 准(不是記不住,是記不準確產品的差異化在什麼地方),因為缺乏定位創意。
4. 你認為涼茶的功效好在什麼地方?
答案都基本是「清火」,在廣東,消費者對涼茶功效高度一直認同,沒有分歧。
5. 你認為涼茶美中不足之處在哪裡?
味道苦、沒有美容功效、價格貴等。
6. 王老吉與其他涼茶相比優勢在哪裡?
品牌優勢。
7. 王老吉的不足之出在哪裡?
33%的消費者認為價格貴,16.7%的消費者認為其效果一般,同時也有16.7%的消費者認為其味道偏甜,25%的消費者認為其包裝單一(有的認為單一包裝不太方便)。
涼茶一罐3.5元的零售價的確在飲料同行中算偏高的了,所以競爭對手都把價格定在跟王老吉一樣的零售價時,無疑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很多競爭對手把價格定的跟王老吉一樣高,但他們沒有想到消費者中的一部分已經對王老吉的高價有「意見」了。後來者要定同樣的高價,代價會比王老吉更大,而且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而且,大多數企業決策者拍腦袋的結果是,在沒有任何證據之下,把涼茶的價格定的比領導品牌還高,結果有的企業虧損額還大過銷售額。筆者真心希望這不是事實,是謠傳。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7. 軟飲料行業中國市場銷售數據
2009年,受金融問題的影響,美國實體經濟在2009年可能顯現走弱態勢,就業與收入增長的問題將進一步發展,美國市場需求將進一步疲弱。受美國金融問題和經濟問題的影響,預計歐盟和日本經濟也會呈現走弱態勢,而且可能先於美國。受此影響,國際市場需求也將進一步減弱。就國內來看,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2009年我國經濟放緩已成定局。我國政府已經將「保8%爭9%」作為2009年經濟增長目標,2009年經濟形勢會很嚴峻。受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勞動力工資成本提高,融資困難和融資成本提高、節能和控制污染排放方面的費用增加等因素影響,企業生產成本增加較為明顯。另一方面,隨著總需求增幅放緩,市場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企業提高產品銷售價格轉移成本上升壓力的空間有限。企業利潤減少,經營困難加大,可能會影響到企業的投資能力,進而影響到企業投資的增長。但國際金融危機給中國飲料工業造成的困難是短暫的,2009年,在國家拉動內需、拉動農村消費的政策下,國內消費市場值得期待,估計2009年下半年將會有好轉。在一個具有13億人口、GDP過十萬億元的世界經濟第六大經濟體的中國,飲料行業的發展前景和投資價值應該是比較樂觀的。從飲料消費水平看,中國城鄉居民人均飲料消費量還很低,飲料市場消費潛力還遠遠沒有挖掘出來。除白酒以外,大多數飲料行業在我國仍然是發展潛力巨大的朝陽產業。我國人均年消費軟飲料僅8千克,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5,是西歐發達國家的1/24,其中果汁及果汁飲料人均年消費量僅1千克,是西歐的1/40。差距從另一方面看也意味著發展和成長的空間和潛力。從長期趨向看,隨著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隨著社會餐飲業的發展和城鄉居民的收入水平的逐年提高,飲料產品將成為越來越多的城鄉居民的生活必需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消費群體將不斷發展壯大,人均飲料消費量將繼續保持上升勢頭,飲料產品社會需求總量仍將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因此,2009年中國飲料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從發展趨勢來看,主要有如下幾方面:
一是2009年我國飲料產品將向多樣化發展,其中,傳統碳酸飲料保持平穩,茶飲料繼續走紅,咖啡飲料有所發展,它們將共同構成2009年我國飲料市場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飲料一般分為5大類:碳酸飲料、水、含乳飲料、茶飲料、果汁飲料。繼碳酸飲料、水、含乳飲料後,近年來茶飲料很快成為新寵,運動飲料也將越來越受人們歡迎。一些新興的復合型果汁飲料如生菜汁、西洋菜汁、蔬菜汁等,及近來國外興起的含維生素和礦物質、低聚糖等成份的「時髦飲」,正在營造健康飲料的新概念。產品互為補充、口味多種多樣、包裝形式各異、功能各具特色,總之,產品多樣化已成為當今及未來飲料發展的一種趨勢。由於碳酸飲料一直就是飲料市場的最主要力量,所以,2009年傳統碳酸飲料會繼續保持平穩。但是由於消費者消費口味的多元性、消費方式的多樣性,給飲料行業提供了充足的市場空間。雖然不同飲料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替代性,但由於消費者口味偏好的千差萬別,使得不同飲料品類之間並不能絕對被替代。況且同一種消費者在不同場合、不同生活方式下對飲料需求也有所不同,這樣就使得2009年我國飲料企業市場發展空間多姿多彩。如經過多年的市場培育,適合東方口味的茶飲料將在2009年繼續受到追捧。茶飲料的特點可以歸納為「三低」:低熱量、低糖、低脂肪,具有天然、健康、解渴、提神的特性,比碳酸飲料更加爽口、解渴,比水飲料更怡人有味,而且清香淡雅,回味無窮,富含保健成分。正因為茶飲料有如上的特點和功效,它一在市場上出現,就得到了消費者的熱烈追捧,暢銷不已,尤其是年輕一代成為其消費的主力軍。喜歡喝茶飲料的消費者都認為,茶飲料雖然比水飲料貴了一點,但顯得更「瀟灑」,更「時尚」。而且,減肥已經成為時尚,甜度低的茶飲料也自然倍受現代女性的喜愛。2009年茶飲料的發展將延伸到花草茶等產品。茶飲料市場也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即從健康的概念開始著陸,提高茶飲料中茶的真正含量,中國的飲料企業應當抓住機遇。中國茶飲料市場的空間還很大,健力寶、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的進入也說明了這一點。在眾多的飲料中,真正能和中國文化聯系起來的只有茶飲料,可以說茶飲料的後勁還很足。而西方人的「茶」——咖啡飲料也將在2009年露出希望的曙光。最近有報道說,兩大巨頭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已經加入了咖啡飲料的競爭,產品何時引入中國,「兩樂」仍在思量,中國大中城市裡成長的年輕一代,無疑將是他們最想爭奪的消費者。
二是2009年果蔬汁飲料將有良好的表現,尤其是果粒飲料將成為市場新寵。來自經濟部門的消息顯示,果汁飲料作為一種天然、低糖的新型健康飲料,越來越被消費者所接受。有統計數字表明,美國人年均果汁消費量為50升左右,與此同時,中國人年均果汁消費量還不到1升,差距十分明顯。在這組數字的暗示下,完全可以相信中國人應消費更多的果汁。調查表明,隨著高收入人群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更加關注健康,果汁飲料以補充維生素的形象出現,自然吸引了眾人的目光,而且隨著年輕一代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大多數消費者都認為PET瓶飲料更顯瀟灑時尚,具有喜歡流行特質的人群會更多選擇PET包裝的果汁飲料。目前全球果汁市場主要集中在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其需求量仍保持10%的速度穩步增長,同時俄羅斯、南非、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市場已經啟動,將成為未來果汁市場需求的新增長點,果汁成為暢銷的產品受到全球消費者的青睞和追捧,已成為世界消費的一大熱點和世界經濟的新靚點,果汁行業前景十分看好,統計數字表明,美國人年均消費果汁為45公升,德國為46公升,日本和新加坡為16~19公升,世界人均消費量達7公升,而我國人均年消費量僅1公升,國內果汁市場的增長空間很大。從市場現狀看,果汁行業發展迅猛,消費者的選擇率超過35%,市場容量達到300多萬噸,並且一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幅度。在目前我國的果汁飲料市場上,活躍在一線的品牌有統一「鮮橙多」、康師傅的「每日C果汁」、可口可樂公司的「酷兒」、匯源的「真鮮橙」、農夫山泉的「農夫果園」等。隨著「農夫果園,喝前搖一搖」經典廣告語的深入人心,農夫果園在中國果蔬汁市場中的地位也突飛猛進。一些市場調查機構在對中國果蔬汁飲料市場品牌綜合競爭力的排名中,農夫果園打破了統一、康師傅以往一統天下的局面,躋身綜合競爭力前三甲,並且超過康師傅。在品牌成長性上,農夫果園更是當仁不讓,以109.58的成長性指數位居榜首。果汁含量在10%~19%的產品銷售量最大,並且這一類產品的市場份額還在不斷增加。一些生產商已經減少了果汁含量為20%~25%的果汁產品的銷售量,增加果汁含量為10%~19%的產品銷量。但相對其他地區,價格相對較高的純果汁在較為富裕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的市場佔有量更高。台灣統一已推出以利樂包裝的「鮮橙多果粒in」與「葡萄多果粒in」,果汁濃度為30%,為冷藏型果粒果汁飲料,以能最大程度保存果汁鮮度為賣點。果汁市場近年的競爭日趨激烈,光明乳業推出了果汁產品,大型連鎖超市也紛紛推出自有品牌。同時,果汁產品也呈現差異化走向:如包裝材料仍以PET瓶、復合紙盒包裝為主導,但是包裝尺寸則是從大尺寸家庭裝到單次消費包裝不等。低果汁含量(10%~19%)的產品在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但是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高果汁含量的果汁飲品。一些生產商比較成功的做法是在產品包裝上標明果汁含量及成份,以區別於低果汁含量的飲品。例如農夫果園主推的30%和100%兩種果汁產品,都將果汁含量標注在標簽的顯著位置。果汁飲料已經成為最受歡迎的飲料品種,選擇率已經超過35%,其市場增長速度超過瓶裝水飲料、碳酸飲料和茶飲料的增長速度。廣闊的市場前景,吸引了中外企業競相加入到果汁飲料的生產行列中來。
三是2009年將是我國飲料市場多元發展轉型重組的一年,市場「機會」多多。從消費形態看2009年飲料市場一定有很多「機會」。有人說,飲料市場無主題,主角只有一個,那就是消費者。對於消費者需求的把握永遠都是品牌成功的關鍵。從消費看,2008年各飲料產品之間存在極高的重疊性。碳酸飲料消費者中58.4%飲用茶飲料,功能性飲料消費者96%飲用碳酸飲料,茶飲料消費者65.5%飲用果蔬汁飲料。在重度飲料消費者中,各飲料交叉消費的情況非常普遍,這表明,各飲料由於口味不同、功效不同,長期共存將是趨勢;而碳酸飲料重度消費者中,29。7%為茶飲料的重度消費者,18.9%和16.5%分別為100%純果汁和果蔬汁飲料的重度消費者,這表明,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茶飲料和果汁型飲料將會從碳酸飲料市場中爭取更大的空間。從消費者特徵看,功能性飲料表現出了最為突出的年輕化傾向,而100%純果汁消費者高收入的傾向最為顯著。從消費者年齡特徵看,茶飲料和果蔬汁飲料最為接近,但相比之下,茶飲料的消費者更傾向於高收入家庭。碳酸飲料和瓶裝水由於市場滲透率極高,其消費者特徵並不顯著。各飲料產品重度消費者(平均每周飲用4次及以上)特徵差異更加突出。碳酸飲料和功能性飲料的重度消費者主要集中在15~24歲的年輕群體,15~24歲重度消費者比例都超過40%。茶飲料、果蔬汁飲料、100%純果汁的重度消費者在各年齡段分布比較均衡,相對而言,茶飲料15~24歲消費者比例略高於其他兩類飲品。中國飲料市場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所以無論是轉產、新建的飲料企業,還是原飲料行業的多元化經營,都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大生產景象。瓶裝飲用水有:北京的燕京,哈爾濱的純中純,廣州的屈臣氏、益力,上海的涼一族、獲特滿、俊仕,杭州的虎跑、五大連池,成都的全興,天津的啟明星、天慈,海口的椰樹,河北的露露等。碳酸飲料有:高興就好、健力寶、津美、歡廷、冰峰等等。還有最近准備單獨開發國產品牌的「四川百事」。茶飲料有:娃哈哈、天與地、嵐風、茶韻、旺旺、找茶族、冬雨、鮮奇茶、午後紅茶、三得利等等。果汁飲料有:燕京果汁、統一多果汁、茹夢、泰華、都樂、華榮、華旗、福運全、大享、榮氏、橙寶、三得利、麒麟、佳得樂、福運泉野酸棗果汁等等。有更多企業的加入,競爭自然會更激烈,因此,2009年將是中國飲料市場翻天覆地的一年,加上國際品牌的強勢進入,現有飲料巨頭進一步資源整合,都使得中國飲料市場格局變數重重。隨著市場重組促進集中度的提高,市場競爭越發趨向於壟斷,大的飲料企業集團將在2009年呼之欲出。
總之,展望2009年中國飲料市場將迎來各類產品百花齊放、溫和盤整的一年。飲料廠家無疑要靠實力說話,而飲料,也還要繼續靠包裝來獲得消費者的注意。但要看到,特別是近年全國飲料產量仍在不斷增長,飲品供過於求的局面已經不可避免。預測在競爭最為激烈的功能飲料、果汁、茶飲料領域即將會有更多的新飲品面市,預計新一全國飲料行業的大洗牌就在眼前。所以,我國飲料工業要以加快調整飲品結構,並通過技術創新、降低綜合成本和完善經營管理,來應對微利時代所帶來的各種困擾,進一步提高全行業的國際競爭力。2009年將是中國飲料市場翻天覆地的一年。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茶飲料、果汁型飲料以及功能性飲料將會從碳酸飲料市場中爭取更大的空間,這三個充滿潛力的市場,將面臨著更為激烈的競爭與整合。中國飲料市場始終是一個「風雲變幻,群雄逐鹿」的戰場。進入2009年,中國飲料市場更加紅火、熱鬧,形成以茶飲料、果汁飲料、功能性飲料為代表的三足鼎立的局面。在新興的細分市場內,也經常形成新老品牌流坐莊的局面。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中國飲料市場已由當年的「汽水」一張面孔,發展為由碳酸飲料、水、果汁飲料、茶飲料、功能飲料、含乳飲料等等瓜分天下,果蔬、粗糧、大豆、咖啡等飲料尋求突破的市場局面。可以說,2009年的飲料市場將風生水起。據了解,在我國目前的飲料市場中,包裝飲用水約佔40%,碳酸飲料占近30%,果汁與果汁飲料、茶飲料、功能飲料各佔10%左右。在飲料包裝形式上,冷灌裝或者熱灌裝的PET瓶、復合紙包、易拉罐、玻璃瓶等,都有自己的一方陣地。飲料行業內的各種大戰此起彼伏,從碳酸飲料大戰、純凈水之爭,再到茶飲江湖,各飲料企業真可謂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各種飲料形式悉數登場,市場布局基本完成,但是新進者挾裹著新包裝、新工藝或新概念而來,將加劇市場競爭。2009年,飲料市場將再一次響起變奏曲。雖然2009年飲料市場變幻莫測,由於產品多樣化,而導致茶飲料異軍突起。而果汁飲料等繼續看好,運動飲料越來越受人們歡迎,碳酸飲料、水、含乳飲料保持平穩,功能性飲料的消費必將更為理性、成熟。
來源:http://www.51baogao.cn/yinliao/2009ruanyinliao.shtml
8. 誰能幫我做一個市場調研,關於國內果汁!
我國果汁飲料的生產,在七十年代尚處於起步階段,八十年代處於緩慢發展期,進入九十年代有了較快的發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果汁飲料已經進入某些生活比較富裕的家庭,成為家庭的必備飲品。在一些宴會上或在乎飯店就餐時,飲用果汁成為一種時尚。從果汁飲料市場消費趨勢的變化來看,也充分反映出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果汁飲料的消費面將會不斷擴大,果汁飲料工業將會有新的發展。
一)調查結果分析
(一)競爭格局基本穩定,寡頭壟斷市場結構大致形成。
目前,中國飲料市場已形成了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統一集團和頂新集團4大系列品牌相互角逐的態勢。具體來看碳酸飲料、茶飲料和功能飲料的市場屬於寡頭壟斷的市場結構,寡頭壟斷的市場結構說明競爭不在是一般意義上的完全競爭,而主要集中在幾個少數寡頭之間。由於存在一定市場壁壘,一般小型企業很難進入。
(二)品牌間存在較大的差異性,此消彼長成為必然趨勢。
中國飲料市場,各種各樣的飲料層出不窮,如果某品牌處於優勢,其它品類必然處於劣勢。尤其是近幾年,快速發展的果汁飲料、茶飲料、功能飲料均對傳統的碳酸飲料和瓶裝水市場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和瓦解。
(三)果汁飲料存在著兩個種類的博弈
第一類是果汁含量僅為5%-10%的低濃度果汁飲料。;另一類是走的是高濃度的路線。
(四)競爭雖然激烈,機會仍然很多
軟飲料在最近幾年大規模的進入市場,其龐大的市場空間使國內外廠商紛紛加入,競爭十分激烈。但,軟飲料仍然處於市場導入階段,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一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料的消費量有所上升;二是中國飲料人均指標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三是整個行業進入快速增長期,每年平均增長率為21%,所以市場前景較大。
二、市場競爭深度分析
(一)消費者群體各有特點
因為產品的特點和市場定位不同,各品牌的飲用者各具特色。如女性喜歡美容養顏,而且她們的消費接近於兒童,所以果汁飲料比較受到青睞;而可樂的飲用者中男性的比例佔到50%以上。由於老年人更注重健康,喜歡飲用天然飲品,而年輕人則更傾向於追求新潮和口味,所以他們所選擇的飲料也不一樣。
(二)主要消費群體生活態度分析
我們生活形態用語言來考察各品牌經常飲用者的生活態度,我們發現,很大部分的飲用者更傾向於喜歡含有天然成分的產品並且比較注重健康和喜歡嘗試新鮮事物。
消費者特徵分析
1.性別—女性化是果汁消費的一大特徵。
在果汁飲料消費對象的性別特徵上,呈現出較濃的女性化色彩,女性佔67.43%,占據了果汁飲料市場的大半個江山,而男性消費者只佔32.57%
2.年齡—年輕化是果汁飲料市場的另一個消費者特徵。
18-25歲年齡的用戶所佔比例較高,高達39.25%;其次是26-35歲的用戶以及18歲以下的用戶,他們所佔的比例分別是20.25%,20.90%;年齡在36-45的用戶,他們所佔的比例是11.25%,而45歲以上的用戶僅僅只佔了8.35%。
3. 職業-腦力勞力者的需求遠大於體力勞動者
白領與學生是主要消費人群,果汁飲料的消費者呈現出較明顯的職業特徵,腦力勞動者多於體力勞動者,辦公室職員所佔比例明顯高於重工業等行業從業人員,而下崗人員消費率僅為5%,遠遠低於其他各個職業的平均水平。從中可以看出腦力勞動者是果汁飲料市場潛在消費者。
4.月收入-家庭月收入3500元是消費者購買果汁頻次的重要分界點。
隨著收入的增加,對果汁飲料的消費人數比例增加。當家庭月收入達到3000元後,其重度消費的比例大於3000元以下的消費人群,而輕度消費者的比例減少,這說明工薪化消費也是果汁消費重要特徵。 這一結果從側面分析出:中收入的家庭較為容易成為果汁飲料的主要消費者,而果汁飲料的價格較便宜,消費程度接受高
5.果汁品牌-良好的品牌也有一定的經濟效益
同一鮮橙多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其次是椰樹牌椰汁,很明顯,在市場此類果汁飲料的消費群體較為廣闊,從側面可看出,品牌效益在市場上也占據著一定的龍頭地位,可以明白品牌的良好多多少少會帶動此產品的經濟效益。然而消費者在面臨多種品牌選擇時,也可體現消費者購買果汁飲料的隨意性。
結論
果汁飲料的市場發展狀況以及我過企業在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壞境是應該採取怎樣的面對方法。我希望企業在生產果汁飲料前,要充分了解市場及消費者的需求狀況,切不可盲目的生產產品。在生產飲料時也需要注意本公司產品的包裝。盡量使自己公司的產品在市場中有一席之地。通過這次活動,讓同學學會自主學習,形成良好的溝通與合作的互動能力,增進同學間的感情。
9. 茶飲料的調查報告
標准寫法
調查報告是對某一事件、某一人物、某一問題,通過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之後所寫出的真實地反映情況的書面報告。調查報告的運用范圍十分廣泛,凡制定正確的方針政策,解決各種實際問題,弄清事情真相,交流典型經驗,吸取教訓,推動工作等都離不開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的特點:針對性。調查報告的針對性體現在撰寫目的上,撰寫調查報告,一是為了給決策者提供決策的依據,二是發現典型,總結經驗,指導工作,三是為領導機關了解情況,處理實際問題。因此,從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調查研究,總結經驗,回答人們最關心的問題,提出現實生活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調查報告的關鍵所在。調查報告的針對性越強,社會作用越大。真實性。調查報告的主旨是調查研究後所揭示的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因此,寫調查報告必須是自己親自調查了解到的情況,絕不能道聽途說、東拼西湊一些虛偽的材料。在調查報告中,不僅主要人物和事實要真實,就是事件的時間、地點、過程及各種細節,也要絕對真實,不能有半點浮誇和歪曲。敘議結合。調查報告的表達採用敘議結合的方式,簡明扼要、條理清楚地敘述事實。調查報告不追求事件的曲折波瀾,只求敘說清楚。調查報告還要對調查材料中得出的結論進行適當的分析、議論,但只是畫龍點睛式的,點到即止,不作展開,不反復論證,有時甚至觀點於事實之中,用事實說話。
調查報告的正文由前言、主體和結尾三部分組成。
(1)前言。前言是調查報告的開頭部分,通常是簡要地敘述為什麼對這個問題(工作、事件、人物等)進行調查;調查的時間、地點、對象、范圍、經過以及採用什麼方法;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歷史背景;以及調查後的結論等。這些方面的側重點由調查人根據調查目的來確定,不必面面俱到。前言部分常見的寫法有:說明式、概述式、提問式、結論式等,寫作時不論採用何種方法,都要簡明扼要,具有吸引力,便於引出下文。
(2)主體。主體是調查報告的核心部分。是前言的引申展開,是結論的根據所在。主體的內容一般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調查到的事實情況,包括事情產生的前因後果、發展經過、具體做法等;二是研究、分析事實材料所揭示的事物本質及其特點、規律;三是提出具體建議或應採取的一些具體措施。主體部分內容豐富,結構安排力求條理清晰、簡潔明快。調查報告主體部分的結構框架有:一是根據邏輯關系安排結構如:縱式結構、橫式結構、縱橫式結構。這三種結構,以縱橫式結構常為人們採用。二是按照內容安排結構如:「情況——成果——問題——建議」式結構,多用於反映基本情況的調查報告;「成果——具體做法——經驗」式結構,多用於介紹經驗的調查報告;「問題——原因——意見或建議」式結構,多用於揭露問題的調查報告;「事件過程——事件性質結論——處理意見」式結構,多用於揭示案件是非的調查報告。
(3)結尾。調查報告可以有結尾部分也可以不寫結尾部分。
一般而言,結尾也叫結論。有四種情況需要寫結尾:一是主體報告情況,介紹經驗,需要結論;二是主體中沒有提到的問題、希望、要求、建議等,需在結尾中提及;三是附帶說明有關情況,如調查過程中遇到的一些情況,主體中沒有提及,需在末尾加以說明;四是有附帶材料需要加以說明的,如一些典型材料、專題報告、統計圖表等。無論採用哪種形式,都必須簡潔有力,切忌拖泥帶水,畫蛇添足。
範文
寒假社會調查優秀作品
關於中學生消費狀況的調查報告
高二(一)班 陳雪晴 阮景
調查背景:現在的中學生生活在信息通訊、科技發達的新時代,我們的視野可能比長輩們還要廣闊,加上我國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學生的消費市場成為商家的必爭之地,有的中學生能正確利用好手上的錢,但是有的人卻表現出亂消費的現象,為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學生消費狀況,揭示這一現象,警示有亂消費這種行為的學生,並建議正確的消費途徑,我們做了一組調查。
在中學生當中,絕大多數的同學都曾自己進行消費,而我們調查所得,中學生當中有98.6%的人是有零花錢的,而僅有1.4%是沒有的,這些錢主要來源是父母親,零用錢的數額在每月0~200元以上,這個范圍,且分布比較平均。
從數據上看中學生的零用錢數額不少,有些學生的零用錢足以維持一個生活比較困難的家庭的日常開支!但這算不算亂消費,還必須調查一下這些錢的用途。經過我們調查所得,零用錢最多是用於買零食吃,玩電子游戲,買衣服及各種消遣、娛樂活動等。可見,現在中學生亂消費的現象的確很嚴重。
為了找出這種現象的原因,我們在同學及家長中進行抽樣調查,最後經過整理、總結,得出以下幾點原因:
①青少年自尊心強。主要表現在:注重外表,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現在許多中學生穿的都是名牌的衣服、褲子、鞋子甚至襪子都要名牌的,平時用的、吃的、喝的都要買好的,原因就是名牌的更漂亮,可以在同學面前炫耀,想別人都尊重自己,這樣很容易在同學之間形成攀比的風氣,致使亂消費的現象更加嚴重。
現代信息通訊技術發達,中學生們對新產品、新技術十分敏感,加上青少年的好奇心強,很容易把錢花在這上面。如手機和電腦,現在在中學生當中,有的人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購買了手機和電腦等,其實這樣做是很不理智的,是很浪費的,但這種情況屢見不鮮。
②父母對兒女的溺愛。現在的中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父母對他們十分疼愛,很容易使他們養成「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錢用完了,又向父母要,父母不給,便發脾氣……如此下去,輕則更加助長了他們亂消費的風氣,重則使他們變得自以為是,一意孤行,不考慮別人處境的自私性格。
還有很多其他原因,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而總的來說,中學生亂消費都是受外界影響為主。既然外界的環境不易改變,那麼要培養良好的消費習慣,只有從小開始培養,以自身做起,有零用錢是正常的,但數額一定要合理,要合理的使用零用錢,不大手大腳,當用則用,不必用在一些既昂貴又不實用的東西上,花錢要花在刀刃上。
進入21世紀,競爭更加激烈了,有能力的人才能站住腳,而消費也是一種能力,我們不應該浪費自己的能力,而只有正確利用這些能力,未來才會掌握在我們的手裡!
附:問 卷
1、你有沒有零花錢? A、有 B、沒有
2、你每月的零花錢是多少?
A、50元以下 B、50~100元 C、100~150元 D、150元以上
3、你每月零花錢的來源?(可多選)
A、父母 B、祖父母/外祖父母 C、自力更生 D、其他
4、平時與什麼人外出消費?
A、父母 B、朋友 C、自己 D、其他
5、這些零花錢你主要用於干什麼?(可多選)
A、購買書籍 B、儲存起來 C、零食、飲料等 D、體育運動
E、買衣服 F、娛樂消費(卡拉OK、酒漢、球桌、網吧等) G、其他
6、你經常購買的書籍?
A、科技叢書 B、報刊雜志 C、專業用書
D、漫畫書 E、文學著作 F、其他
7、你對吃零食、穿名牌的看法如何?
A、不會因價格貴而不買 B、在經濟條件允許下可以考慮
C、沒什麼看法 D、不應該
8、你的消費理念和風格:
A、做好計劃 B、能省就省
C、肆忌揮霍 D、看到合適的就買,相信自己]
9、購買一種商品,你會考慮的因素是( )
A、商品的用途 B、價格
C、款式及包裝 D、是否符合時間潮流 E、其他
10、你是抱著什麼心態購買?
A、必要才買 B、合適就買 C、喜歡就買 D、求異心理
11、和朋友一起消費時,一般如何付款?
A、AA制 B、請客 C、其他
12、你會為自己所用的錢作系統的安排嗎?
A、從來不會 B、有 C、問中 D、沒有想過
13、你喜歡的各類產品的品牌?
14、你對中學生消費的看法是什麼?
15、請簡述你對中學生生活費狀況的看法?
16、你認為什麼是正確的消費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