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旅遊企業市場定位原則

旅遊企業市場定位原則

發布時間:2021-04-21 00:15:28

Ⅰ 旅遊市場細分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一)旅遊市場細分概念與作用研究
1、旅遊市場細分概念。市場細分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國的市場營銷學家溫德爾·斯米斯(Wendell R.Smith)於20世紀中葉提出的一個市場營銷學的新概念。在我國的旅遊市場細分研究中,多數學者關於市場細分概念研究趨於一致。趙西萍(2003)等認為市場細分實際上是根據購買者的需要和慾望、購買態度、購買行為特徵等不同因素劃分市場的行為過程;王洪濱(2004)指出旅遊者需求的差異性是市場細分的關鍵;張俐俐(2004)強調細分就是劃分旅遊者群的過程;苟自鈞(2005)綜合上面觀點,指出市場細分的出發點是從區別消費者的不同需求,然後根據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差異性,把整體旅遊市場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具有類似需求和慾望的消費者群體。
2、旅遊市場細分作用。在旅遊市場細分作用的研究中,多數學者對下三方面達成基本共識:市場細分有利於識別和發掘旅遊市場,開發旅遊新產品,開拓旅遊新市場;有利於針對性地制定和調整旅遊市場營銷組合策略;有利於旅遊企業優化資源配置和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俞慧君(2005)提出小企業可利用市場細分來顯示自己的實力地位;張俐俐(2005)提出市場細分有利於旅遊企業制定靈活的競爭策略;張玉明、陳鳴(2005)提出市場細分有利於企業集中人力、財力、物力、技術和信息,在市場競爭中以小勝大,以弱勝強;苟自鈞(2005)提出通過細分有利於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二)旅遊市場細分依據
旅遊市場細分是一項復雜而重要的工程,如何細分旅遊市場即旅遊市場細分的依據是什麼成為目前此研究的重點所在。地理變數、人口統計變數、心理變數和行為特徵變數是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劃分的主要依據。同時,林振華(2005)提出在地域上,依照景區(點)與客源地的距離可劃分近距離市場、周邊市場、區域性市場和世界市場;丁宗勝(2006)提出以旅遊購買動機為依據劃分宏觀旅遊和微觀旅遊。
我國旅遊市場一般劃分為入境、國內和出境旅遊三大市場,下面就這三大旅遊市場進行詳細的市場細分依據分析。
1、入境旅遊市場細分依據。目前在我國入境旅遊市場細分研究中,主要依據是地域細分、客源流向和旅遊規模等。按照地域細分為周邊國客源市場、歐洲客源市場、北美客源市場、南美客源市場、大洋洲客源市場、非洲客源市場和中東客源市場(康星華,2000)。依據規模大、類型特徵明顯、增長方式效益型,把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北京劃分為成都的首要旅遊市場;依據入境旅遊人數,劃為港澳台和外國人為成都的入境旅遊市場(楊劍,2005)。按客源流向,將客源市場細分為核心、基本和機會三個客源目標市場(郭英之,2000)。
2、國內旅遊市場細分。(1)學生旅遊市場:按年齡及其與年齡相互配合的學習階段把學生旅遊市場分為7-12歲的小學生市場,13-15歲的初中生市場,16-18歲的高中生市場和19-24的大學生旅遊市場(趙幼芳,1996);根據學生的年齡層次不同,需求偏好不同和購買行為的差異性,又可將整體學生市場細分為小學生市場(7歲以下),初中生市場(12-19歲),高(職)中生市場和大學生市場(任進、孟榮2005)。(2)高校教師市場:陳薇、吳凱(2005)針對高校教師的學術背景來細分旅遊市場,提出開辟教師旅遊專項產品。(3)老年人旅遊市場:鄭昌紅、王穎(2002)提出國際老年人旅遊市場主要以歐美和日本老年人為主,國內市場主要包括國內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的離退休幹部和國內較為富裕的其他階層的老年人,以及目前效益較好的企事業單位離退休職工和市郊富裕鄉村中的老年人。(4)會展旅遊市場:主要依據會展的性質來細分旅遊市場,其中包括會議業、展覽業和獎勵旅遊業旅遊市場。(5)區域旅遊市場細分:根據旅遊者地理、收入、文化、行為、心理變數等因素可分化旅遊市場,劉曉輝(2003)在劃分貴州旅遊市場時,提出可分為境外遊客民族文化人文旅遊,省外遊客自然風光民族風情觀光旅遊,自然民族生態休閑旅遊,省內遊客郊野休閑度假旅遊。從市場佔有率和市場增長率為依據,紹筱葉、成開魁(2006)提出一級客源市場,二級市場和三級市場細分原則,並以河南省為例,提出國內旅遊市場是以河南省為主的一級旅遊市場,山東、河北為主的二級旅遊市場。以客源地到旅遊目的地距離為依據,陸林(2006)劃分井岡山的國內旅遊客源市場包括珠江三角洲和周邊大中城市、長江三角洲、京津等地區為中程旅遊市場;國際旅遊客源市場客劃分為港澳客源市場為主的核心旅遊市場,中國台灣,東南亞,東北亞旅遊市場為主的近程旅遊市場;歐美為主的遠程旅遊市場。此外,針對某些專題旅遊項目,一些學者也嘗試進行旅遊市場細分。其中,張曉艷(2006)根據目的地地域、旅行者特徵對自駕游高端市場分別對自駕游進行市場細分,分別為專業人士、男性、女性和家庭旅遊市場;高端市場可劃分為賽車自駕旅遊市場和房車市場。周剛、杜靖川(1999)以雲南省為例,對紅色旅遊客源市場以地理、人口和購買行為標准進行了市場細分。
3、出境旅遊市場細分。目前相關的文獻資料中可查得,以社會結構、人口素質、經濟效益、生活質量、社會秩序等五個方面的46個有代表性的主要社會指標組成的指標體系為基礎,用綜合分法評出中國大陸居前10位出境旅遊各省市的排名為: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遼寧、福建、黑龍江、山東。
(三)旅遊市場細分方法
目前,多數學者採用三種細分方法。單一變數法,即根據影響旅遊消費需求的某一種因素進行市場細分的方法;綜合變數法,按影響旅遊消費需求的兩種以上的因素進行市場細分;系列變數法,按照影響旅遊消費需求的各種因素進行系列劃分。
美國的市場學家麥卡錫提出細分市場的一整套程序,這一程序包括七個步驟:選定產品市場范圍;了解、列舉分類顧客的基本需求;了解不同潛在用戶的不同要求;抽調潛在顧客的共同要求;根據潛在顧客基本需求上的差異方面,劃分不同的群體和子市場;進一步分析每一細分市場需求和購買行為特點,並分析其原因,以便在此基礎上決定是否可以對這些細分出來的市場進行合並,並作進一步細分;估計每一細分市場的規模。
國內多數的學者對麥卡錫提出的七個步驟保持認同,同時提出細分市場的程序在實際的操作中可以根據市場的需要來做靈活的調整,不必拘泥於學者提出的旅遊市場細分的步驟之中。

四、結論

旅遊市場細分研究中,多數學者一致認為市場細分依據是研究的重點。依據地理變數、人口變數、心理變數和行為變數是細分市場的主要依據,地理變數中主要依據地理區域、氣候變數和空間位置變數等因素;人口變數中主要依據年齡、職業、收入、家庭結構等因素;心理變數中主要依據生活方式、氣質性格和社會階層因素;行為變數中主要依據購買方式、購買頻率購買時機等因素來進行旅遊市場的細分。但在旅遊企業的實際操作中,進行旅遊市場細分的投入是巨大的,面對人們旅遊需求越來越個性化,這就需要在市場細分作更深的研究,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營銷策略,用以指導旅遊企業細分市場,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Philip Kotler,John Bowen,James Makens著;謝彥君譯.旅遊市場營銷(第二版)[M].旅遊教育出版社,2002.
2、劉曉輝.貴州旅遊市場差異化營銷分析[J].貴州民族研究,2003(2).
3、陸林,曾紀潔.井岡山旅遊市場開發規劃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1999(1).
4、徐玉萍.江西國內旅遊市場細分策略[J].商場現代化,2007(4).

Ⅱ 什麼是旅遊產品的市場定位

市場定位是企業及產品確定在目標市場上所處的位置。 市場定位是在上世版紀70年代由美國營銷學權家艾·里斯和傑克特勞特提出的,其含義是指企業根據競爭者現有產品在市場上所處的位置,針對顧客對該類產品某些特徵或屬性的重視程度,為本企業產品塑造與眾不同的,給人印象鮮明的形象,並將這種形象生動地傳遞給顧客,從而使該產品在市場上確定適當的位置。

市場定位:是指企業針對潛在顧客的心理進行營銷設計,創立產品、品牌或企業在目標客戶心目中的某種形象或某種個性特徵,保留深刻的印象和獨特的位置,從而取得競爭優勢。 簡而言之:就是在客戶心目中樹立獨特的形象。
所以旅遊產品的市場定位自然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讓客戶記住你的品牌。記住和宣傳你的旅遊產品。

Ⅲ 旅遊企業的市場定位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如何運用

旅遊企業的市場定位常用方法應該是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以及文化資源把握客戶的需求。

Ⅳ 旅遊規劃市場分析要遵循什麼原則

旅遊規劃市場分析要遵循什麼原則?山合水易規劃設計院研究,旅遊規劃市場分析要遵循三大原則。
1.定性與定量結合原則。根據客觀、科學、公正的原則,針對研究對象的特性,通過政府統計網站、相關旅遊局、互聯網、實地調研、問卷調查、訪談等多種形式獲取項目所需數據,可以使用如線性回歸模型、非線性回歸模型、ARMA模型、動態時間序列模型和PanelData模型等定量分析模型對數據進行定量分析,對研究的關鍵部分進行計算和預測,得出具有科學論據支撐的結果,並在此基礎上為了得到更加有效的結論,可以結合自身經驗和感性認識,對所得結果進行定性的研究,做到定性與定量的結合,避免單一定性帶來的欠科學性和單一定量帶來的欠理論性。
2.需求導向性原則。市場與旅遊產品對接,是在旅遊產品實現供給的情況下,通過對旅遊市場需求分析而實現的,市場需求是市場定位的前提和導向,通過對遊客購買偏好,出行特徵等一系列市場需求因素的分析,可以明確得出研究對象的市場需求導向,進而與旅遊產品進行對接,不存在沒有需求的市場,也不存在盲目的市場需求。以巔峰智業集團《濰坊市城市營銷總體策劃》為例,規劃中對國際、國內的主要客源市場進行了以需求導向為原則的市場需求分析,通過多層次多品級的旅遊產品與市場需求的對接,實現了產品差異化供給和遊客多樣化選擇的終極目標。
3.產品市場化原則。旅遊產品的市場化評估是旅遊產品進行策劃、升級之後要進行的必然選擇,將市場價值和市場競爭力加入旅遊產品評估體系中,可以遴選旅遊發展的代表性產品或者代表性產品類型,明確旅遊開發的重點和旅遊產品在某些特定區域的市場競爭力,同時精準化指向旅遊市場的定位方向。旅遊規劃中的旅遊產品塑造不僅僅是旅遊項目的羅列和臆想,必須要腳踏實地,吃透目標市場的需求特徵和產品供給情況,競爭力大且缺乏替代產品的市場要優先對接,競爭力小且不乏替代產品的市場要果斷改變策略。

Ⅳ 休閑旅遊產品的市場定位

首先考慮的就是在客戶心目中樹立獨特的形象。讓客戶記住你的品牌。記住和宣傳你的旅專游產品。旅遊業的屬市場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旅遊者向什麼地方聚集在很大程度上由其自主選擇決定。而旅遊者進行這種選擇的依據無疑就是他頭腦中對於一個地方旅遊價值和旅遊成本間關系的判定。

Ⅵ 旅行社的經營原則是什麼

法律規范:

《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簡稱:《旅遊法》)自2013年10月1日正式施行以來已滿半年,從市場情況來看,對旅行社經營的規范作用顯著,遊客投訴量明顯下降。

《旅遊法》實施初期淘汰了部分經營不規范的旅行社,目前度過適應期的旅行社正逐漸改變經營方式,嘗試推出更多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

《旅遊法》實施後,旅行社原來只依靠低價進行攬客的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新的形勢,要想在市場中繼續生存,旅行社必須改變盈利模式,推出更能迎合遊客需求的產品和服務。

(6)旅遊企業市場定位原則擴展閱讀:

發展:

國家鼓勵企業「走出去」的政策逐步完善。2009年3月,商務部出台了《境外投資管理辦法》,大大簡化了境外投資的審批過程,給予企業更多政策鼓勵。

針對中小企業,我國設立了「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搭建了中小企業境外經貿合作區平台,還出台了海外並購政策。此外,旅遊主管部門還通過與商務部、財政部、外匯管理局及銀監會等部門合作,引導和推動中國旅遊企業進行海外投資。

目前,我國「走出去」的旅遊企業業務不斷拓展包括旅行社、飯店、餐飲及景區等且多元化經營趨勢明顯,經營地區不斷擴大涵蓋亞洲、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

雖然我國部分旅遊企業已有一定的規模和資本實力,但相對發達國家,甚至與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相比,我國旅遊企業的國際化程度還很低,核心競爭力不強。

我國旅遊業國際化程度低,具體表現在國內不僅缺乏市場認可度高的企業品牌、國際領先的專有技術以及先進的管理能力,也沒有形成自己的知識產權和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商業模式、產品開發等創新能力皆顯不足;

國際市場知識和國際化人才儲備不足的瓶頸,尤其是旅遊企業跨國並購方面的人才非常匱乏;對自己的市場定位和產品定位比較模糊,海外投資的需求往往並不明確;我國旅遊企業在核心產品開發和分銷系統建設方面也與國際旅遊集團存在較大差距等方面。

Ⅶ 舉出一個你所知道實例分析旅遊企業是如何制定旅遊市場的定位策略的

比如說武夷山景區的旅遊策略,科學的分析市場現狀,精心市場細分,突出特色品牌,組織重點項目,形成宣傳活力

Ⅷ 舉例說明旅遊市場細分的基本原則

【旅遊市場的特點】(1)旅遊市場的異地性;
(2)旅遊市場的季節性;
(3)旅遊市場的全球性;
(4)旅遊市場的波動性;
(5)旅遊市場的多樣性;
(6)旅遊市場的競爭性。 [編輯本段]【旅遊市場的的作用】
(1)紐帶作用;
(2)杠桿作用;
(3)檢驗作用;
(4)信息作用;
(5)依據作用。 [編輯本段]【旅遊市場的發展趨勢】1.市場需求呈不斷擴大趨勢。隨著國民收入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加入到旅遊活動中來。國內旅遊蓬勃發展, 勢頭喜人; 出境旅遊已發展起來,並取得一定成效; 入境旅遊在競爭激烈的條件下也出現了穩中有開的勢頭。目前, 旅遊消費群體正在形成並不斷擴大,構成了一個龐大的旅遊需求和消費市場。
2.規范旅遊市場秩序的進程加快。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 旅遊市場體系也在逐步完善, 全國各地旅遊行業和管理部門, 針對旅遊市場中某些不合理不規范的行為, 正加大力度進行整治, 切實加強規范化管理。
3.市場需求呈現多樣化多層次性。中國幅員遼闊、山川秀麗, 十幾年前, 許多地區就已經著手開發各類旅遊資源和旅遊產品, 使得我國旅遊資源和旅遊產品不斷豐富。同時, 旅遊產品的替代效應又極強, 對旅遊者來說, 就增加了許多的可選擇性。特別是由於旅遊者的社會經歷、經濟收入、個人興趣愛好、受教育程度、職業、性別等等不一樣,旅遊者表現出不同的市場需求, 這種市場需求隨著旅遊者要求的變化而變化, 並呈現出多樣化和多層次性。
4.旅遊市場的東西部差異在日益縮小。過去, 由於歷史、地理、自然、交通、政策等諸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中國旅遊市場在發達程度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 沿海優於內地, 東部優於西部, 國內外旅遊者感興趣的主要是那些早已名聞天下的旅遊景區和景點。隨著科學技術在旅遊業中的運用, 信息傳遞加快使人們想進一步了解了那些曾經不為人知而又富有新奇感的新景點, 交通運輸現代化縮短了空間和時間的距離, 觀念的變化使越來越多的旅遊者去尋找從未開墾的神秘世界。與此同時, 內地、西部那些不發達地區對旅遊業的重視、對旅遊投入的加大又使其與發達地區在硬體方面的差距不斷縮小。這樣, 旅遊市場的差異在逐漸縮小。
5.旅遊市場競爭呈現多角化。過去, 中國旅遊市場的競爭基本是同行業中企業之間的競爭, 由於當時飯店、旅行社數量和服務項目的供不應求, 這種競爭在一定程度上還帶有壟斷競爭的性質。然而, 隨著旅遊業在各地的興起, 各類旅遊飯店拔地而起, 旅行社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使得競爭加劇。而目前的競爭又表現為多方位和多角化競爭, 不僅有來自行業內部的競爭, 還有各行各業辦旅遊所帶來的競爭, 有來自潛在競爭者的競爭, 替代產品的競爭等多個方面。這是中國旅遊市場呈現出的一個新情況, 這表明今後市場競爭將日益復雜化、多角化, 要求企業從長期性和戰略性來考慮企業營銷戰略。
6.旅遊市場格局出現新的變化。從國際旅遊業來看,市場格局出現新的變化。第一, 20 世紀90 年代以來, 亞洲市場發展強勁。我國入境客源市場快速增長, 來華客源增長幅度較高的主要客源國大多都在亞洲。以1995 年為例, 當年日本來華旅遊人數130152 萬人次, 比上年增長1414 %;韓國來華旅遊人數比上年增長5516 % , 成為我國第二大客源國; 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印尼五國來華旅遊人數合計已超過百萬, 達103191 萬人次, 比上年增長1412 %。第二, 市場結構發生變化, 一是散客迅速增長, 團隊比重大幅度下降。據國家旅遊局抽樣調查, 1990 年來華旅遊者中散客佔3514 % , 1994 年散客比重上升到67 %。近幾年這種勢頭繼續得到延伸。二是中年旅遊者趨增, 而老年旅遊者趨減。第三, 客源流向發生變化。表現在隨著國際旅遊市場逐步趨於成熟, 交通及接待條件不斷改善, 產品的彈性和替代性增強, 旅遊者的選擇性加大, 分布也日益廣泛, 近幾年來主要旅遊城市客源出現較大范圍的下降與減速, 而此時, 又有一批新興的旅遊城市和地區出現客源較大幅度增長。第四, 旅遊方式發生變化。旅遊者在華停留天數趨減,經停城市數趨減, 旅行的隨意性增強, 買方的選擇性增強。

Ⅸ 2,舉一個你所知道的實例分析旅遊企業是如何制定旅遊市場的定位策略的,(1500字)

課本上抄啊

閱讀全文

與旅遊企業市場定位原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教師外出培訓方案 瀏覽:48
執法比賽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88
保教主任跟崗培訓方案 瀏覽:778
中專市場營銷學試題及答案 瀏覽:231
餐飲營銷方案範文 瀏覽:459
海淀區中小學新任培訓方案 瀏覽:512
街道鄉鎮公益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328
525中學生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03
網路營銷生產的基礎是 瀏覽:360
銀行五四營銷活動方案 瀏覽:155
全軟文推廣方案 瀏覽:844
幼兒園本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613
市場營銷學在職研究生 瀏覽:303
市場營銷調研與預測試題 瀏覽:632
中國旅遊電子商務的現狀與路向 瀏覽:818
編織民族手工藝培訓方案範文 瀏覽:315
全市新聞宣傳培訓方案 瀏覽:76
對講機使用培訓方案怎麼寫 瀏覽:797
農村電子商務物流配送解決方案 瀏覽:467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怎麼樣 瀏覽: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