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ems營銷swto分析

ems營銷swto分析

發布時間:2021-04-19 13:28:33

A. 市場營銷中的SWOT分析怎麼寫

S (strengths)是優勢、W (weaknesses)是劣勢,O (opportunities)是機會、T (threats)是威脅。按照企業競爭戰略的完整概念,戰略應是一個企業「能夠做的」(即組織的強項和弱項)和「可能做的」(即環境的機會和威脅)之間的有機組合。

所謂SWOT分析,即基於內外部競爭環境和競爭條件下的態勢分析,就是將與研究對象密切相關的各種主要內部優勢、劣勢和外部的機會和威脅等。

通過調查列舉出來,並依照矩陣形式排列,然後用系統分析的思想,把各種因素相互匹配起來加以分析,從中得出一系列相應的結論,而結論通常帶有一定的決策性。

(1)ems營銷swto分析擴展閱讀:

特點:

SWOT分析方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隸屬於企業內部分析方法,即根據企業自身的條件在既定內進行分析。SWOT分析有其形成的基礎。

著名的競爭戰略專家邁克爾.波特提出的競爭理論從產業結構入手對一個企業「可能做的」方面進行了透徹的分析和說明,而能力學派管理學家則運用價值鏈解構企業的價值創造過程,注重對公司的資源和能力的分析。

SWOT分析,就是在綜合了前面兩者的基礎上,以資源學派學者為代表,將公司的內部分析,與以能力學派為代表的產業競爭環境的外部分析(即更早期戰略研究所關注的中心主題,以安德魯斯與邁克爾.波特為代表)結合起來,形成了自己結構化的平衡系統分析體系。

與其他的分析方法相比較,SWOT分析從一開始就具有顯著的結構化和系統性的特徵。就結構化而言,首先在形式上,SWOT分析法表現為構造SWOT結構矩陣,並對矩陣的不同區域賦予了不同分析意義。

其次內容上,SWOT分析法的主要理論基礎也強調從結構分析入手對企業的外部環境和內部資源進行分析。

B. 如何運用SWOT分析法

在多年的工作中,發現很多人都在使用SWTO工具,但是,卻看得出有很多人並不明白此工具的內在原理、關系,甚至不清楚它的作用。曾看過一些方案,看不出他們SWTO分析的作用,問他們為什麼做這一步,很多人告訴我說:「沒有他會顯得很不專業」。
在如今相對成熟的市場條件下,常常有人抱怨,金錢充斥著每一個市場縫隙,誘使人們不斷生產出新的東西去換取金錢,但很快市場便又處於飽和狀態,尋找市場空白點越來越難。其實不然,由於社會在進步,人們與從趨同化的需求特徵轉變為差異化、個性化的需求特徵。人們永遠不會拒絕新的東西,永遠都會有新的需求。這種需求就是市場的切入點、消費者的買點。但如何科學有效地找到並有效的利用它,是很多初涉營銷行業者所迷茫的。
在這里,分享一個科學有效的工具——SWTO分析法。
SWOT分析法又稱為態勢分析法,它是由舊金山大學的管理學教授於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來的,SWOT四個英文字母分別代表: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Qpportunity)、威脅(Threat)。所謂SWOT分析,是以市場調研為基礎,將與研究對象密切相關的各種主要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等,通過調查列舉出來,並依照矩陣形式排列,然後用系統分析的思想,把各種因素相互匹配並加以分析,從中得出一系列相應的結論,而結論通常帶有一定的決策性。
運用這種方法,可以對研究對象所處的情景進行全面、系統、准確的研究,進而根據研究結果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計劃以及對策等。在戰略分析中,它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幾乎每個成功的營銷和管理工作者都在隨時隨地的應用著它。
在應用此工具的過程中,有些人依舊處於混亂狀態,究其原因主要是不清楚其原理。只要明確的掌握了下面三個關鍵點和其中的內外之別,你就可以說是奠定了使用此工具的基礎。
關鍵點一、以「調研分析」為基
SWTO分析工具所分析的四個方面總的可以歸結為兩個部分,即外部環境因素和內部環境(能力)因素。
外部環境因素包括機會因素和威脅因素,它們是外部環境對研究對象的發展產生直接影響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屬於客觀因素,一般歸屬為經濟、政治、社會、人口、產品和服務、技術、市場、競爭等不同范疇;內部環境因素包括優勢因素和劣勢因素,它們是研究對象在其發展中自身存在的積極和消極因素,屬主動因素,一般歸類為管理、組織、經營、財務、銷售、人力資源等不同范疇。在調查分析這些因素時,不僅要考慮到研究對象的歷史與現狀,更要考慮研究對象的未來發展。
關鍵點二、以「SWOT矩陣」為法
在此過程中,將那些對研究對象發展有直接的、重大的、緊急的、久遠的影響因素和那些間接的、次要的、不急的、短暫的影響因素分別排列出來,並將其根據輕重緩急或影響程度等排序,再以內外差別的方式分類(以便於後期的執行管理)。
三、以行動計劃為用
在完成環境因素分析和SWOT矩陣的構建後,便可以進行系統性的綜合分析,並制定出相應的行動計劃。制定計劃的基本思路有兩點:即發揮優勢因素,克服弱點因素,利用機會因素,化解威脅因素和考慮過去,立足當前,著眼未來。在此原則上運用系統分析的綜合分析法,將各種因素相互匹配起來加以組合,得出一系列在未來發展中可供選擇對策
一,內部的劣勢因素結合外部的威脅因素,其結合部位即薄弱點,應著重考慮應對策略(在實戰應用時可同時考慮如何轉化他們成為某種角度上的優勢),並制定相應的危機管理預警機制;
二,內部優勢結合外部機會,其結合部位即機會點,也就是可供選擇的市場切入點,應著重考慮如何利用此機會獲得市場先機,並制定相應的市場發展策略。
此工具實際起到的是承上起下的作用,市場調研分析為其提供了分析依據,我們只需要將這些依據分類填入SWTO矩陣中,根據其內在關系進一步理順,從而找出可以發力的市場著力點,再進一步給予市場定位以支持。
理順以上這種關系,相信任何人都可以較為輕松的應用SWTO分析術。

C. 郵政ems在常州市的swot分析

PEST分析是指宏觀環境的分析,P是政治(Political System),E是經濟(Economic),S是社會(Social),T是技術(Technological)。在分析一個企業集團所處的背景的時候,通常是通過這四個因素來進行分析企業集團所面臨的狀況。
SWOT分析方法是一種企業戰略分析方法,即根據企業自身的既定內在條件進行分析,找出企業的優勢、劣勢及核心競爭力之所在。其中,S代表 strength(優勢),W代表weakness(弱勢),O代表opportunity(機會),T代表threat(威脅),其中,S、W是內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按照企業競爭戰略的完整概念,戰略應是一個企業「能夠做的」(即組織的強項和弱項)和「可能做的」(即環境的機會和威脅)之間的有機組合。

D. 品牌swto分析

s:品牌知名度高,
w:品牌忠誠度低,
o:消費者對品牌的意識越來越顯現,並開始選擇自己喜歡的品牌進行消費
t:市場中同產品的品牌競爭激烈

E. 營銷中SWTO是什麼

SWOT分析法又稱為態勢分析法,它是由舊金山大學的管理學教授於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來的,SWOT四個英文字母分別代表: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威脅(Threat)。所謂SWOT分析,即態勢分析,就是將與研究對象密切相關的各種主要內部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等,通過調查列舉出來,並依照矩陣形式排列,然後用系統分析的思想,把各種因素相互匹配起來加以分析,從中得出一系列相應的結論,而結論通常帶有一定的決策性。
運用這種方法,可以對研究對象所處的情景進行全面、系統、准確的研究,從而根據研究結果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計劃以及對策等。
SWOT分析法常常被用於制定集團發展戰略和分析競爭對手情況,在戰略分析中,它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進行SWOT分析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分析環境因素
運用各種調查研究方法,分析出公司所處的各種環境因素,即外部環境因素和內部能力因素。外部環境因素包括機會因素和威脅因素,它們是外部環境對公司的發展直接有影響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屬於客觀因素,一般歸屬為經濟的、政治的、社會的、人口的、產品和服務的、技術的、市場的、競爭的等不同范疇;內部環境因素包括優勢因素和弱點因素,它們是公司在其發展中自身存在的積極和消極因素,屬主動因素,一般歸類為管理的、組織的經營的、財務的、銷售的、人力資源的等不同范疇。在調查分析這些因素時,不久要考慮到公司的歷史與現狀,而且更要考慮公司的未來發展。
二、構造SWOT矩陣
將調查得出的各種因素根據輕重緩急或影響程度等排序方式,構造SWOT矩陣。在此過程中,將那些對公司發展有直接的、重要的、大量的、迫切的、久遠的影響因素優先排列出來,而將那些間接的、次要的、少許的、不急的、短暫的影響因素排列在後面。
三、制定行動計劃
在完成環境因素分析和SWOT矩陣的構造後,便可以制定出相應的行動計劃。制定計劃的基本思路是:發揮優勢因素,克服弱點因素,利用機會因素,化解威脅因素;考慮過去,立足當前,著眼未來。運用系統分析的綜合分析方法,將排列與考慮的各種環境因素相互匹配起來加以組合,得出一系列公司未來發展的可選擇對策。

F. 國內快遞企業拓展國際業務市場的SWOT分析

不是什麼文化人!幫不到你1

但是幫你找了一篇文章~你可以參考下!

一、快遞簡述及中國快遞市場現狀

快遞是指承運方將托運方指定在特定時間內運達目的地的物品,以最快的運輸方式,運送和配送到指定的目的地或目標客戶手中。中國快遞業務可分為國際快遞業務、城際快遞業務和同城快遞業務。我們可以把城際快遞業務和同城快遞業務統稱為國內快遞業務。

在中國快遞市場上,活躍著國內的快遞企業和國外的國際快遞公司。國內的快遞企業主要有以EMS為首的國有快遞企業和以「大田」、「宅急送」為代表的民營企業,國外的國際快遞公司主要以DHL(敦豪)、FedEx(聯邦快遞)、UPS(聯合包裹)和TNT(天地快運)這四家國際快遞巨頭為代表。雙方有著各自的細分市場。但是隨著中國快遞業的全面開放,形勢越發嚴峻,中國國內的快遞企業要想在中國快遞行業中站穩腳跟向前發展,必須擴大業務范圍,占據國際快遞業務中較大的市場份額,發展鞏固自己的實力,增強競爭力。

二、對中國快遞企業進入中國國際快遞業務市場的SWOT分析

(一)優勢分析

總體來說,對於國有快遞企業,國家相當重視,並出台了相關的政策進行支持,發展十分迅速。具體上講,多年來一直出於國內快遞企業龍頭老大位置的EMS依賴於郵政的專有優勢,經過多年的經營,擁有了一個非常龐大的郵路網路;擁有專職員工的隊伍尤其是多年經營布局的人員和用於快遞的專用投遞、運輸機動車輛;與世界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業務關系,在國內的眾多城市都開辦了業務,網點普遍;建設了計算機跟蹤查詢網路,方便業務運行狀態的查詢;開通了中國郵政航空快速網,擁有了自己的快遞專機,為EMS航空快遞提供了很好的基礎設施;中國郵政快遞網得到進一步提速,依賴其高速公路汽車網,相繼開通了 「全夜航」、開辦了「次晨達」、並推出了「次日遞」和「限時達」等業務,並在國內開始提供包裹快遞服務。在快遞市場中不斷成長起來的民航快遞(CAE)和中鐵快運(CRE)也顯示了相當的活力,在其運輸網路所覆蓋的城市間開辦全國性的快遞服務,藉助航空和鐵路的網路系統優勢,分別實現快件的及時送達和聯運快件業務。

民營快遞企業有著相對比較低廉的價格,相對靈活的服務和由此帶來的較高的效率,這使得民營快遞企業在競爭中有著自己的一席之地,產生了一批具有強競爭力的民營快遞企業。大田快遞擁有一支由專業員工組成的隊伍並配備先進的基礎設備。服務范圍遍及全國541個城市。快遞服務逐漸多樣化,由原來單一的標准服務發展到24/48小時的航空快遞服務和72小時的陸路快遞服務相結合。宅急送快遞運輸網路由眾多子公司、分公司和營業所等組成,網點已經遍布國內2--3級城市。依靠中國航空貨運網路,快運業務覆蓋了中國800多個城市和地區,並開展「24小時全國門到門」快運服務。

(二)劣勢分析

國有快遞企業中,以EMS為例。在體制方面,EMS屬於郵政系統,而郵政系統存在著政企不分的問題,管理上仍使用行政手段,企業沒有完整的監督激勵機制;在資金方面,盡管EMS有著國家的支持,但是與資金雄厚的國際快遞公司相比還是稍遜一籌;在技術水平方面,EMS技術水平相對於國際快遞公司來說比較落後,盡管其開始建立網路查詢系統但是對郵件的監控程度比較差,有時會出現查詢答復不及時、投遞延誤及郵件丟失的現象,引起廣大客戶的不滿,影響其服務質量,並且EMS不能對在途包裹進行跟蹤;在服務水平方面,EMS缺乏從客戶的需求出發、不斷開拓新的物流服務的能力。而民營快遞企業的規模都偏小,結構鬆散、信息技術比較落後,資金比較匱乏、人才短缺、員工素質較差、政策上存在限制。快遞服務不規范、服務范圍比較狹窄、服務態度較差、推託責任、快遞質量不保證、甚至丟失和損毀委託快件。如宅急送,業務范圍僅僅局限在快遞,沒有足夠的信息技術支撐等。

另外,由於各種原因,包括EMS在內的大多數國內快遞企業不能很好的利用自己所獨有的網路資源優勢,不能使之與提高客戶服務水平相結合,造成網路維持成本過高,信息不暢,達不到對客戶的要求快速及時的反應。

(三)機會分析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世界各國的經貿往來日益頻繁,跨國經濟活動在不斷增加,這使得國家與國家間的快遞活動也呈上升趨勢發展。中國作為具有強勁發展勢頭的經濟大國,與世界各國的貿易增多,帶動了中國的快遞業也迅速發展起來。有資料顯示,目前中國快遞市場規模已超過200億元,而且每年還在以超過30%的速度高速增長著,中國將是全球快遞業增長最快的地區。這說明中國國內的快遞業將是一個十分巨大的市場。這為國內快遞企業經營中國國際快遞業務提供了商機。

國際快遞公司進入中國伊始,紛紛與國內快遞企業合作,共同經營業務。這也給國內快遞企業經營中國國際快遞業務提供了一個借鑒、積累經驗並延伸擴展國際業務的機會。

國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為國內快遞企業經營國際快遞業務提供了政策支持方面的優勢。

(四)威脅分析

目前,中國國際快遞市場上的快遞業務基本上是由國際快遞公司經營著。以UPS、FedEX、DHL、TNT等為首的國際快遞公司憑借本身先進的技術優勢和經驗優勢占據了中國國際快遞業務80%的市場份額。有資料顯示,這四家國際快遞巨頭的速遞價格普遍低於中國EMS的10%—15%左右,這大大提高了他們的競爭力。國內快遞企業要想在中國國際快遞業務中與他們分一杯羹不是易事,他們是國內快遞企業最大的威脅條件。

UPS(聯合包裹):UPS是一個提供廣泛經營項目的公司,目標是「實現同步化商業」。在中國業務總量的增長速度已連續幾年保持在35%以上。目前已在包括深圳、青島、廈門、東莞、杭州、天津、石家莊、成都等20個城市設立代表處。UPS具有一個強大的地面覆蓋系統,這為它的地面運輸提供了非常好的條件。它的全球信息網擁有一個專用衛星和50萬英里的通訊網路,能與全球1300個配送點隨時聯絡,顧客還可以通過網路隨時查到包裹所處的位置和狀態。網上查詢包裹的投遞情況完全透明,使得顧客對企業的信任感大大加強。¬UPS將把上海建成亞太區的四個轉運中心之一。計劃今後幾年在中國投資5億美元,部分資金將用於2007年在浦東國際機場建立轉運中心。

FedEX(聯邦快遞):FedEX看準時機,致力於開拓中國市場。憑借自身的空中力量和擁有600多架飛機的優勢,成為占支配地位的機場對機場貨物運輸商,並擁有巨大的卡車運輸系統。現已在中國220個城市設有網點,計劃在未來4-5年內,再新增100個服務城市。聯邦快遞的航空網路也在不斷的發展建設中。目前,聯邦快遞在美國和亞洲之間已經成功地建立起一張無可匹敵的網路,直接而全面地進入整個亞洲市場。FedEX設有服務於北京、上海及深圳機場的航班,並將在上海建設中國最大的快件處理中心。¬FedEx歷經三年談判後,已簽下廣州新白雲機場計劃將廣州建成FedEx亞太的最大轉運中心。

DHL(敦豪):德國 DHL作為第一家進入中國的外資專業快遞公司,以每年40%的平均增長率高速向前發展,在中國已經達到36%的市場佔有率。DHL是網路建設發展最快的國際速遞公司,目前已在中國各主要城市設立了29家分公司和160個速遞中心。敦豪環球快遞、丹沙海空運、德國郵政歐洲快遞已經統一整合在DHL名下,並憑借其領先的「一站式」綜合服務能力使其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快遞與物流公司。整合之後的DHL不僅保持了國際航空快遞領域的領先優勢,更增強了提供貨運和物流解決方案的實力,成為業界最具實力的領導者。敦豪環球快遞(DHL)宣布在香港將投資1.1億美元,提前擴建香港轉運中心。

TNT(天地快運):荷蘭TNT快遞公司在中國市場保持平均約23%的收入增長率和年均30%的業務增長速度。2005年6月,宣布在上海開設中國總部。TNT已經向中國1000個城市提供了快遞業務,計劃幾年內擴展中國業務,將其在中國的分支機構增加到100家以上。TNT宣布首次引入兩架波音747-400ERF型全貨機,執行中國來往歐洲的定期航線服務。預計今年中國至歐洲的貨運量較去年將增加約35%,運力突破1000噸。 TNT曾在中國推出「綜合直接快遞服務(IDE)」,為其成功的吸收大批高增值貨源,最近又破例地將直郵、快遞和物流三大業務整合在一起,大力發展汽車物流,爭取在新一輪外資快遞爭奪中獲得優勢。並於去年進駐北京空港物流基地,總投資1.2億元,年處理能力將達13萬件,預計年營業額達到2.3億元。

三、擬建策略分析

經過上述分析我們看到中國國內快遞企業要想爭取中國國際快遞業務的更多份額,其優勢和劣勢同在,機會和威脅並存。要想國際快遞業務中佔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須發揮國內快遞企業的優勢因素,克服劣勢因素,利用機會因素,化解威脅因素,這樣才可能在競爭中取勝。以下是我們對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因素綜合分析得出中國國內快遞企業所要採取的戰略。

對於國有快遞企業,有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雄厚的資金投入。首先,要努力推行自身體制的改革完善,做到政企分開;進行內部業務整合,加強內部管理,提高管理方法、手段;對員工進行定期業務培訓,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員工的服務水平和意識,真正奉行「顧客就是上帝」的理念;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做到承諾兌現,創出自己的「品牌效應」,使客戶在快遞企業的選擇時與國際快遞企業不會產生太大的心裡差距。其次,國有快遞企業雖然有著自己空中、地上的郵路網路優勢和專業的人員、設備,可是國際快遞公司也有著多年積累的經驗優勢、資金優勢、管理優勢、技術優勢及人員優勢,與他們存在很大差距,在國際快遞業務方面的拓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所以在改造完善自身的同時,要加大對信息技術和設備等先進技術方面的投資,引進新技術和新設備,加強自己的硬體基礎設施,提高快遞的效率和准確率。開拓業務范圍,並從客戶角度出發不斷嘗試推出創新的業務,吸引客戶的注意力和嘗試慾望,爭取客戶源,逐步奪取在國際快遞中的業務市場份額,慢慢占據國際業務市場。再次,雖然國有快遞企業有自己的實力,還是可以跟其它的快遞公司進行合作,為國有快遞企業注入新的思想和活力,增強整體實力,同時借鑒其它快遞公司的經驗和優秀的管理方式,動中思變,不斷發展,增強競爭力。

對於民營快遞企業,因為自己規模較小,就要揚長避短,充分利用其靈活的定價原則和低廉的運價,與國有或是其它的大型快遞企業進行合作,在合作中慢慢成長壯大,積累經驗,到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再考慮自己獨自承擔業務。或者是若干個比較有實力的民營快遞企業進行合並,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運營思想,可以綜合得出更優的運營策略。這樣可以大大加強企業的實力和競爭力,但注意要協調好合並後企業內部的各種關系。無論是合作還是合並,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就是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要切實從客戶的利益出發,降低延誤失誤率。

四、結束語

通過對中國國內快遞企業自身和外部環境的SWOT分析,我們更清楚的看到國內快遞企業和國際快遞公司的差距。在中國快遞業這樣一個全面開放的市場中,國際快遞公司不僅僅滿足於國際快遞業務,更把觸角延伸到國內快遞市場,這對中國國內快遞企業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中國國內快遞業在保持國內快遞市場份額的同時,加大對國際快遞市場的進入是一個必然選擇,從而全方面增強自己的競爭力,成為能夠引領中國快遞業的一代霸主。

G.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SWOT

strength網點多,深入到鄉村,有一定的客戶資源及儲蓄規模
weakness進入市場、轉型比其他銀行晚,蛋糕被別人分的差不多了,網點軟硬體未及時跟上
opportunity依靠品牌效應、發展潛力大
threat市場競爭激烈,前有四大行後有股份制銀行夾擊,客戶爭奪激烈,金融產品創新不足

閱讀全文

與ems營銷swto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子商務與網路交易 瀏覽:545
幼兒園十周年節目策劃方案 瀏覽:673
新職工消防安全培訓方案 瀏覽:431
客房淡季營銷方案 瀏覽:253
網路營銷策劃成功案例 瀏覽:636
汽車銷售公司培訓方案計劃ppt模板 瀏覽:292
化學骨幹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937
網路營銷中的客戶關系管理 瀏覽:108
可口可樂的媒體推廣方案 瀏覽:190
學校結對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601
會計人才培訓方案 瀏覽:927
湖北自考市場營銷真題 瀏覽:13
公眾號線推廣方案 瀏覽:715
互聯網產品市場推廣方案 瀏覽:971
浙江萬尊電子商務 瀏覽:314
圖書館策劃方案 瀏覽:602
上海通用市場營銷部 瀏覽:972
智能旅行箱營銷方案 瀏覽:601
城管局扶貧培訓工作方案 瀏覽:425
俄羅斯國際市場營銷 瀏覽: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