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雷克薩斯 is es gs ls各自的市場定位是什麼呢
1、IS是雷克薩斯的入門級車型,偏向於運動和駕駛樂趣,競爭對手:賓士C系,寶馬3系,奧迪A4。
2、ES和GS是雷克薩斯的中端車型,屬於C級車,對手有:賓士E系,寶馬5系,奧迪A6。其中GS是偏向於運動款的,比ES更加強調駕駛樂趣和性能。
3、LS就是雷克薩斯當家王牌,無論是從工藝,性能,品質,絕對是D級車,其競爭對手是:奧迪A8,賓士S系,寶馬7系。
(1)寶馬的市場定位擴展閱讀
品牌標志
Lexus最先是在北美推出的,因為「雷克薩斯」(Lexus)的讀音英文「豪華」(Luxury)一詞相近,使人聯想到該車是豪華轎車的印象。雷克薩斯汽車商標採用車名「Lexus」字母「L」的大寫,「L」的外面用一個橢圓包圍的圖案。橢圓代表著地球,表示雷克薩斯轎車遍布全世界。
用橢圓環繞的L字母,根據美國豐田汽車銷售公司的官方說法,這個橢圓弧度依照精確的數學公式修飾,動用三個以上的設計商和廣告商,花了半年多的時間才完成:這個脫穎而出的標志,擊敗了五個設計比稿。
1987年,摩利設計公司(Molly Designs Inc.)負責人摩利·山德斯(Molly Sanders),花了三個月的時間精巧製作出這個別具特色的橢圓和L,取代原先最有希望獲選的版本——一個沒有圓圈環繞,看起來像海鷗翅膀的L。
雷克薩斯新標志在1988年1月的洛杉磯車展上首度亮相。
『貳』 寶馬7系 市場定位策劃
買一台7系增一台M3
『叄』 賓士 寶馬 奧迪在中國的市場定位分別是什麼主要人群
賓士C級(AMG的除外)、寶馬3系(M系的除外)、奧迪A4是屬於同一級別的競爭對手,以年輕運動為主;賓士E級、寶馬5系、奧迪A6L是屬於同一級別的車型,以商務人士為主;賓士S級、寶馬7系、奧迪A8L是屬於同級別的車型,以成功高級商務人群為主。這是個大概分類,希望能夠幫到你。
『肆』 賓士smart和寶馬mini的市場定位
這這都是偽豪車,在國就是老頭老太買菜用的車子,到國內直接炒作成豪車了。。。。別買。。。。望採納
『伍』 怎樣看待汽車品牌內涵上的「再定位」
編者的話 寶馬品牌在全球的定位都是「駕駛樂趣」,但我們一些寶馬車的買主卻認為「豪華」是寶馬的首要特徵;大眾在國際市場以安全、環保、轉讓價值高著稱,但在我們不少用戶的心目中,轉讓價值高依然得以保存,安全與環保卻被「皮實、耐用」代替。在中國市場,不少外國汽車品牌定位都與消費者的認知產生了一定的偏差,造成這種偏差的原因是什麼?我們該如何看待這種現象,國內企業從中又將獲得怎樣的啟示呢?下面,是4位專業人士的觀點——— 新華信市場研究咨詢公司副總裁劉維東: 品牌進入新市場需要重新定位 從用戶行為角度上來看,世界各國用戶在功能性需求上差異不大,但在情感性、社會性需求方面的差異比較大。比如寶馬品牌在全球的定位都是「駕駛樂趣」,但中國的部分寶馬車主卻認為「豪華」是寶馬的首要特徵。 外國品牌在進入中國之初,都需要經歷一個重新定位的過程,這是非常正常的。因為消費群體的收入水平、消費習慣都發生了變化。比如麥當勞在美國是非常大眾化、非常平民化的快餐店,但在進入中國之初的形象卻是較為高檔的「餐館」。 企業應該在保持品牌核心價值的前提下,根據不同市場的需要對品牌進行重新定位。比如上世紀90年代,通用汽車對凱迪拉克品牌進行了重新定位。當時凱迪拉克車主的平均年齡比賓士、寶馬大出了10多歲。美國新一代消費者無論在思想觀念還是行為方式上,都與他們的父輩有了很大的不同,凱迪拉克面臨著用戶群縮小的難題。為了適應變化,通用汽車使凱迪拉克變得更年輕更有激情,事實證明這種重新定位是成功的。當然,品牌的重新定位也是有風險的,如果老客戶不認可,新客戶又不能夠接受,那重新定位就是失敗的。 與此同時,企業也會跟隨市場的變化來調整其定位。比如奧迪剛上市的時候,中國高檔車市的私人消費尚未啟動,所以奧迪當時的定位就側重於公務車市場。後來商務車和個人高檔車消費市場逐步興起,奧迪就主動淡化其公務車形象,轉而強調在商務車領域中的典範形象和科技領先的特色,這期間無論是新產品投放還是宣傳推廣活動都配合了這一變化。 《國際商報》汽車周刊主編何侖: 品牌的統一性很重要 品牌的統一性很重要,產品、服務、用戶都要符合品牌的核心價值。比如寶馬在中國市場,其產品基本能體現其品牌的內涵,但其服務水平以及用戶的表現都不能與其品牌內涵相匹配,因此會出現用戶認知與其定位偏差的現象。此外,豪華車國產初期的質量與工藝水平都會影響消費者對其品牌的認知。 可能除了豐田,進入中國的外國汽車品牌定位都與消費者認知出現了一定的錯位。豪華品牌比較明顯,其他品牌也存在這些問題。比如大眾,中國消費者普遍認為「大眾」品牌意味著「皮實、耐用」,這種認識明顯低於大眾品牌在國際市場的「環保、安全」特徵,惟一保存下來的特徵是「轉讓價值高」。 有些品牌過分依賴其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忽視了品牌維護工作,如果它們只出口汽車在中國市場銷售,因為規模不大所以影響比較有限,但國產之後就會出現品牌一致性較差的問題。主要是因為這些企業並沒有深刻地了解中國市場的特殊性,以及中國用戶的特點和需要。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喬梁博士: 國內企業應考慮「品牌前置」 日本企業比歐美企業的品牌錯位小的原因之一,是日本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是一線進入,獲得的都是第一手的資料,而不少歐美品牌開始則習慣於從其亞洲總代理那裡獲得關於中國市場的信息,這樣的信息都是第二手的,因此,影響了他們對中國市場的了解和判斷。目前有些品牌只是在吃老本,吃他們多年積累的品牌美譽度的老本,在服務水平和維修成本上都大大超出了消費者的期望,這也使他們的品牌忠誠度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品牌被奧威格定義為「由消費者對其使用者的印象,以及自身的體驗而有所界定。」因此,品牌是顧客對產品的認知,品牌作為標識代表了同種產品之間的差異或特徵,而這種差異和特徵並不是純粹客觀的,而是在顧客對產品的認知關系中形成的。品牌存在的最終價值是促進顧客的實際購買,並維持和鞏固各種交易關系,直至顧客產生品牌忠誠度。從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引進品牌的生產企業通常對自己品牌的特徵了解得比較清楚,但從客戶的角度看卻並沒有達到效果。普通消費者在選擇汽車時,首先想到的是價格。他們會說「我想買15萬元左右的車」,還會用外觀大小、省油與否來描述自己的需求,這些條件都滿足之後才會在圈定的范圍內考慮品牌因素。目前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比較模糊,多數人知道日本車省油,質量穩定,而談到德國車,都會說出安全與品質,但具體到某個品牌的特性則都不太清楚。 早在2003年,我就提出要防止中國汽車品牌邊緣化的問題,3年過去了,雖然目前國內汽車品牌的市場份額、人才水平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但與國際品牌相比,仍然處於弱勢地位。因此,採取非核心趕超技術即盡快培養中國汽車品牌是一種較好的選擇,汽車企業要從起步之初就開始運作好自己的品牌,實現品牌前置。目前中國本土企業的品牌意識還不夠強,有的只有產品系列而無品牌概念,隨著這些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他們應該著手建立自己的子品牌,或者在做好現有品牌的基礎上針對不同的細分市場創建新的品牌,就像豐田為了進軍高檔車市場,創建了全新的高檔品牌雷克薩斯,從而將其大眾化的品牌「豐田」與高檔品牌區分開來,事實證明豐田成功了。 J.D.POWER亞太公司商務及市場部高級主管黎魯波: 是否調整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對汽車品牌的認知和消費者的收入水平是一致的。如果你收入很低,普通品牌在你看來也是高檔產品,如果你的家庭年收入是5萬元,那麼售價為10萬元的車對你來說就算得上是「豪華」了。我們在中國進行的調研中,凱美瑞、雅閣是列入「豪華中級車」之列的,但在美國,這兩款車都在「中級車」范圍之內。我們在調研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在入門級的轎車市場中,消費者的期望值非常高,希望有GPS、天窗、真皮座椅等較為高檔的裝備,這點與國外消費者差別很大。 汽車產品最初是以技術、尺寸以及價格相區別,後來汽車日趨同質化,汽車產品之間在技術、質量等方面的差距越來越小,在品牌上加以區別也成為各生產企業的努力重點之一。 當前,各品牌都希望強調自己的全球統一性,它們不希望一個品牌有多種聲音。比如,豐田旗下的「凌志」改名為「雷克薩斯」等,原來「凌志」的漢語意思很好,「雷克薩斯」只是個譯音,在漢語中沒有什麼意思,但可以讓這一品牌在全球的讀音一致。 品牌定位是否需要因地制宜,這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中國市場在這家公司的全球戰略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那麼這家公司有可能更多地考慮中國市場的不同需要。如果中國市場太小,不足以影響其決策,生產企業通常不會考慮品牌內涵國產化的問題。比如別克品牌,中國市場對於別克來說非常重要,所以在中國的別克品牌就和美國市場有了很大的不同。
『陸』 寶馬車系的價格表,那個寶馬車系值得購買
寶馬1系更值得買
1、19 BMW 1系列於2月14日上市,取消了功率最強的2 0T231馬力版本,並在另外兩款中推出兩款新車。三輛新車配備了外觀運動套裝,這無疑吸引了年輕消費者的更多關注。新系統標配8.8英寸中央控制液晶顯示屏、全球定位系統導航功能和車內後視鏡防眩光功能。
3、 2019 118i M運動套裝的長度從4456毫米延長至4462毫米,在相同發動機功率的基礎上,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速度的爆炸范圍擴大,使其連續輸出能力更強。車外後視鏡配有電動折疊、加熱、記憶和倒車功能,以及新的標准功能。但是前霧燈被取消了。除了配置升級之外,最大的變化是發動機的調整,在快速上坡加速時比舊的要好。
4、 2019年120i領先的M運動套裝為249,900,2019年120i M運動套裝為269,900,兩款新車為2 0T192馬力新車型,售價明顯低於舊車型的287,800。
在配置方面,除了上述外部運動套件之外,車輛長度增加,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以及轉速的爆炸范圍擴大到包括兩輛新車。後減速器類型從盤式升級到通風盤式。
5、 2019年的120米運動服比舊的多,有手機連接和繪圖功能。
『柒』 「寶馬」講目標市場定位於高級轎車其依據是什麼
依據就是騙多數國內人沒做過沒開過好車。樓上就是受害者的典型具體表現!
寶馬直至今日沒有一款中後置引擎的超跑(用普通轎車前置構架性能版來充數,不敵保時捷奧迪R8),沒有一款超過5座的車型(不敵賓士大眾奧迪),沒有一款真正意義上的越野車(用只能在城區跑的SUV充數,不敵賓士G系),沒有一款引擎上過十佳發動機榜首(不敵大眾奧迪),引擎去年才從復雜低效的雙渦輪改為微時滯單渦輪(遠不及保時捷幾何可變與大眾奧迪低扭矩渦輪技術含量)...
以上說明什麼?核心技術真不咋地!一直很難在某個特定車型領域獨占鰲頭,只能來回雜交出X5,X6,5系GT這類不倫不類的玩意兒來吸引眼球。推出個電子檔把之類華而不實的玩意兒來嘩眾取辱。
真除了名不符其實的價格與保養費用外,一點看不出高檔車的味道。
不過有一點要肯定,寶馬的旅行摩托車真不錯,估計就是這名字鬧的,再貴的馬也是騎著舒服,開不出好來。兩輪夠,四輪還嫩點。
沒能力生產中置構架就叫「用不著」?二樓這么會替別摸我打腫臉充胖子?自己看過X系的接近角,離去角是多大嗎?比途銳和Q7怎樣?再看看輪胎的扁平比能越野嗎?
拿X6跟人拼速度,多麼驢頭不對馬嘴的指標,如同要跑車比越野能力一樣荒唐,這屬於不務正業的表現,也正是寶馬越野能力技不如人的真實寫照,只能去找個本分之外的指標跟人較量!奧迪再笨,RS6的速度M3,M5,M6哪個能敵?如果真比變態參數,X6M照樣不是Caynne Turbo或GTS的對手。記住,大眾,奧迪,保時捷是一個鍋里吃飯的。
本身除了輕量化賽車與超跑,其他日用車只拼速度就是極其幼稚的做法,R8的操控在美國獲十大進口車之首,M3做為寶馬操控最好的車只名列第五。還有你怎麼知道我沒體驗過寶馬?我跟廠家媒體做封閉測評的時候,你在哪兒呢?
想一輛車既能越野又能飆車的做法本身就是幼稚的表現,術業有專攻,要把一項到極致就必須有舍棄!但是對於二樓是理解不了的,因為不敢有買第二輛車的打算,所以視寶馬為聖物,記住高端車主轎車家庭擁有量至少4輛以上,轎車是賓利起步,圖速度完全可以買私人商務機,灣流450,550,650跟任何超跑比起來都既舒服又速度,還有高度,俯視藐視一切只能趴在地上跑的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