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電信產品與服務市場細分研究報告》txt全集下載
中國電信產品與服務市場細分研究報告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❷ 急~3G時代中國電信的swot分析
SWOT分析:中國電信機遇與挑戰共隨 在已經過去的一年裡,中國電信新聞熱點、焦點不斷。電信資費的調整、中國電信南北大分拆以及中國電信將面臨入世挑戰等讓人們矚目。在新的一年裡,中國電信又將上演一場「與狼共舞」的驚險劇目。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對中國電信進行SWOT分析(SWOT分別為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的英文單詞的首個字母),也許能讓大家對中國電信未來的發展有一個清醒的、客觀的認識。
中國電信的優勢(strength)和劣勢(weakness)分析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中國電信經歷了近20年的高速發展,已經形成了規模效益。盡管此間經歷了郵電分營、政企分開、移動尋呼剝離、分拆重組等一系列的改革,但在中國的電信業市場上,中國電信仍具有較強的競爭和發展優勢。主要表現在客戶資源、網路基礎設施、人才儲備、服務質量等方面:
(1)中國電信市場引入競爭機制後,中國電信與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網通等運營商展開激烈競爭。中國電信南北分拆後,在保留原有大部分固定電話網和數據通信業務的同時,繼承了絕大部分的客戶資源、保持良好的客戶關系,在市場上佔領了絕對的優勢。1.79億的固定電話用戶,1500多萬的數據通信用戶,為中國電信發展業務,增加收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中國電信基礎網路設施比較完善。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電信己建成了覆蓋全國,以光纜為主、衛星和微波為輔的高速率、大容量、具有一定規模、技術先進的基礎傳輸網、接入網、交換網、數據通信網和智能網等。同時DWDM傳輸網,寬頻接入網相繼建設數據通信網路和智能網不斷擴容。中國電信的網路優勢已經成為當前企業發展的核心能力,同時具備了向相關專業延伸的基礎和實力。
(3)中國電信在發展過程培養和儲備了一大批了解本地市場、熟悉通信設備的電信管理和技術的能力較高、結構合理的管理和專業人才。同時中國電信還積累了大量豐富的運營管理經驗,擁有長期積累的網路管理經驗、良好的運營技能和較為完善的服務系統。
(4)中國電信日趨完善的服務質量。中國電信成立了集團客戶服務中心,為跨省市的集團客戶解決進網需求;中國電信還建立了一點受理、一站購齊的服務體系,最大限度地方便用戶;緊接著中國電信推出了首問負責制,解決了企業在向用戶提供服務過程中的相互扯皮、相互推委的問題;另外,中國電信還設立了服務熱線(1000)、投訴熱線(180)等,建立了與用戶之間的溝通服務,提供互動式服務。
雖然中國電信具有一定的發展優勢,但我們應該辨正地看待這些優勢。辯證法告訴我們,優勢和劣勢都是相對的,即在一定的條件下,優勢很可能就轉變成劣勢。中國電信雖然擁有豐富的客戶資源、完善的網路設施以及大量的儲備人才,但缺乏現代企業發展所必需的戰略觀念、創新觀念、人力資源開發管理、人文環境建設以及與此相適應的市場制度環境。業內人士認為,中國電信擁有資源優勢,但卻缺乏資源運作優勢。一旦不慎,優勢很可能就轉變成劣勢。目前,中國電信的劣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企業戰略管理與發展的矛盾。一方面是企業決策層只重視當前戰術和策略,忽視長遠戰略,湮沒在日常經營性事物中,不能統觀大局;另一方面企業缺乏應對復雜多變環境的企業運作戰略策劃人才。這個問題是當前實現企業持續發展、保持長久競爭優勢的核心問題。
(2)企業內部創新與發展的矛盾。面向計劃經濟的職能化業務流程、管理模式、組織模式已經呈現出與快速發展的不適應,並逐步成為制約電信企業參與全球化競爭的主要因素。EPR、管理和組織模式的改革創新以及企業特色人文環境的建設是實施企業發展戰略應考慮的焦點問題。
(3)中國電信現有的基礎設施不能為用戶提供特色服務。中國電信雖然擁有比較完善的網路基礎設施,但這大都不是根據市場的實際需要建設的,而是為了滿足普遍服務的需要。
(4)拆分讓中國電信由主體電信企業降級到一個區域性的電信企業。新中國電信的主要陣地將固守在南方市場,而北方市場將由新中國網通佔領。即使受到拆分影響,但中國電信的實力仍然最強,只是苦於無全國網路,無法開展全國性的業務。
中國電信的機會(o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分析
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加入WTO,將為我國的信息化建設和通信發展提供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也為中國電信提供了巨大的機會,主要表現為:
(1)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形成了潛力巨大的市場需求,為中國電信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據有關研究報告測算:中國到完成加入WTO的各項承諾之後的2005年,其GDP和社會福利收入將分別提高1955億元和1595億元人民幣,占當年GDP的1.5%和1.2%。本地經濟比較優勢的重新配置資源所帶來的巨大收益將進一步增強當地經濟實力。而且入世將推動外資的引進和內需的拉動。入世後各地將極大改善投資環境,法律透明度提高和國民待遇的實現將吸引大量外來資本,本地企業實力將得到提高和增強。企業電信消費水平隨之提高。勞動力市場結構的調整和轉移必然帶來社會人員的大量流動,同時拉動巨大的通信需求,話務市場將進一步激活。
(2)電信業法律法規不斷健全完善,電信業將進入依法管理的新階段,為中國電信的發展創造了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隨著電信業法制的健全,政府的經濟職能將發生根本的轉變,政府會把企業的投資決策權和生產經營權交給企業,讓企業經受市場經濟的考驗。這意味著政府將給中國電信進一步松綁,給予應有的自主權,有利於中國電信按市場經濟規律運作。
(3)中國政府大力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戰略決策,為中國電信的發展創造了歷史性的機會。「三大上網工程」造就了我國消費能力強勁的信息產業市場,為我國信息產業市場創造良好環境的同時,使我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信息產業市場之一。
(4)中國加入WTO後電信市場逐步對外開放,將加快企業的國際化進程,有利於企業的經營管理、運作機制、人才培養與國際接軌。同時可促進中國電信借鑒國外公司的管理經驗,積極地推進思維、技術、體制創新,提高產品檔次,降低成本,完善服務質量,改進營銷策略,增強核心競爭力。
(5)電信市場潛力巨大。首先,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地區之間、消費層次之間的差異決定了電信需求的多層次和多樣化,而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促進電信企業的網路升級換代和業務的推陳出新,在固定電話網與計算機通信的融合點上開發新業務潛力巨大,激發出新的消費需求。因而,從總體上看,我國電信市場孕育著巨大的需求潛力。其次,從固定電話看,中國電信平均主線普及率只有13.8%,遠低於發達國家平均水平。主線收入、盈利水平和市場規模也與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相差甚遠,發展的空間和潛力仍舊巨大。最後,從中國電信的其他業務看,互聯網和固網智能網業務的市場規模和盈利能力將隨著企業外部環境層次的提高內不斷擴大。
(6)移動牌照的發放。信息產業部部長吳基傳曾經在公眾場合說過,中國將擁有四個綜合電信運營商,他們能夠經營固定、移動、數據和其他各種基礎電信業務,這意味著將再發兩張移動牌照。目前,移動通信領域是潛力最大,也是競爭最激烈的通信領域,將成為各電信企業的必爭之地。一旦中國電信拿到了移動牌照,那麼移動領域將是中國電信的又一主營業務。
正所謂機會與威脅同在。任何事件的影響都是相對的,中國電信在迎接巨大機會的同時也將面臨巨大的威脅,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電信市場競爭格局由局部轉向全面、簡單轉向多元。首先,在競爭趨勢方面,國內市場競爭將由價格競爭向核心能力創新競爭過渡。在過渡期間,市場份額的搶奪將成為市場跟隨者的發展重點。其次,入世後的國際資本競爭壓力也將逐步增大。國外電信運營商將通過兼並,聯合和收購等方式實現全球服務化的速度不斷加快。中國電信市場的ICP、EMAIL、資料庫、傳真、視頻會議等增值業務首當其沖地受到較大沖擊,對電信企業的穩定增長產生影響。
(2)中國電信人才流失較為嚴重。國內外許多公司採用高薪、高福利等政策吸引中國電信人才,造成中國電信人才嚴重流失。這一現象至今仍未得到解決。人才的流動是競爭的必然結果,是關繫到中國電信生存發展的關鍵問題。因此,如何體現人才價值、發揮人才潛能,是中國電信必須正視的一個問題。
(3)非對稱管制對中國電信的影響。中國電信在經營許可、互聯互通、電信資費、電信普遍服務等方面受到相對嚴格的行業管制。在目前的中國電信市場上,管制的不平等已經制約了中國電信的發展,在日趨激烈的電信市場競爭形勢下,不盡快進行改革,中國電信只有一死。新中國電信公司不久後也將通過上市進行機制轉換,實現與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相同的機制平台,從而開展有效的公平競爭。
❸ 電信公司如何進入校園市場
想進入校園市場,建議還是找一些校園推/廣公司,比如廣州辛易,都可以找社團
❹ 求一篇關於中國電信暑期的調查報告
ok
❺ 三大運營商3g目標市場
移動是發展國內的3G 也就是TD-WCDMA 這個網路外國並沒有流行,3G手機只能在國內用
聯通是發展目前國際上最完善的3G網路-WCDMA,也就是日本第一代的3G
用的國家比較多,現目前國內的水貨3G手機也支持聯通的WCDMA這個網路
中國電信的是發展CDMA2000 沒有移動和聯通的好,畢竟中國電信是為固話和寬待用戶服務的,
移動的TD 是中國人自己的東西,未來的發展是要走向世界,讓外國人用中國人自己開發的網路,聯通就比較聰明 有外國人的網路來賺自己的錢,電信目前189的號是未來3G的號,但是怎麼在CDMA2000的基礎上研發我就不知道了
移動188 聯通189 電信189 以後中國就這三個運營商了
❻ 武漢市三大運營商移動電信聯通在大學校園市場的競爭優勢對比情況
這么秘密的東西,10個積分...恐怕你給錢都買不到
❼ 中國電信天翼3g當今市場情況怎麼樣
中國電信3G業務運營現狀調查報告
【摘要】隨著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發放3G牌照,我國電信業正式進入3G時代,而移動商務的成敗是發展3G的關鍵。本文闡述了3G技術在我國的發展現狀和3G時代移動商務的業務內容,分析了電信運營商在當前階段發展移動商務的市場定位策略。 【關鍵詞】移動商務 3G 電信運營商
每一個在校大學生都要在走出學校之前,去社會上進行實習,以檢驗自己學的東西是否能用得上,能用的有多少,而我也一樣,二零一二年六月份我就要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畢業了,學習了三年的經管系市場營銷,我也該提前進入社會去「模擬」一下自己的生活了,這個機會來了,二零一一年七月六日,我回到自己家鄉——玉溪 的電信分公司,為了了解電信通訊公司的運營方式、營銷模式以及其他的相關業務,我拿著學校給的介紹函去到了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玉溪分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短暫的時間內我幸運的得到了認可並能在該公司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實習工作,由於我學的是市場營銷,所以我就被分配到市場部,之後我分別在營銷策劃組、渠道組、終端組、綜合組及售後服務部進行了為期各一個周的了解學習。其中,我對於電信3G 頗有興趣,於是我便投入了大部分業余時間對中國電信3G 業務運營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接下來就是我的調查成果: 一、中國電信業的3G時代
「3G」是中國電信業近年來最熱門的詞語,其全稱為3rd Generation,即第三代數字通信。隨著2009年1月7日3G牌照在中國正式發放,中國電信業也迎來了3G時代。 1、3G技術簡介
1995年問世的第一代模擬制式手機(1G)採用頻分多址(FDMA)的模擬調制方式,只能進行語音通話。這種系統的主要缺點是頻譜利用率低,信令干擾話音業務。這種模擬制式手機目前已經淘汰。
1996到1997年出現的第二代GSM、TDMA等數字制式手機(2G)增加了接收數據的功能,其主要採用時分多址(TDMA)的數字調制方式,提高了系統容量,採用獨立信道傳送信令,使系統性能大為改善,但TDMA的系統容量有限,越區切換性能仍不完善。
第三代與前兩代的主要區別是在傳輸聲音和數據的速度上有所提升。3G能夠在全球范圍內更好地實現無縫漫遊和移動寬頻,它能夠處理圖像、音樂、視頻流等多種媒體形式,提供包括網頁瀏覽、電話會議、電子商務等多種信息服務。為了提供這種服務,無線網路必須能夠支持不同的數據傳輸速度,在室內、室外和行車的環境中能夠分別支持至少2Mbps(兆比特/每秒)、384kbps(千比特/每秒)以及144kbps的傳輸速度。 2、3G在中國電信業的進展
2008年4月1日,中國移動同時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陽、廣州、深圳、廈門和秦皇島8個城市放號,號段為157,正式啟動TD-SCDMA社會化業務測試和試商用。中國的3G時代由TD-SCDMA這個經歷了長達十年技術成熟過程的國產3G標准正式拉開了帷幕。中國的2008年,除了因奧運而舉世矚目,還將以「3G元年」之名被載入史冊。
2008年5月2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聯合發布《關於深化電信體制改革的通告》,確定了電信業「六合三」重組方案。即中國移動+鐵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的CDMA網+中國衛通的基礎電信=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的GSM網+中國網通=中國聯通,從此中國電信運營商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並為迎接3張3G牌照做准備。 2009年1月7日下午,工業和信息化部為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發放3張3G通信牌照,此舉標志著我國正式進入3G時代。其中,批准中國移動增加基於TD-SCDMA技術制式的3G牌照,中國電信增加基於CDMA2000技術制式的3G牌照,中國聯通增加基於WCDMA技術制式的3G牌照。
隨著3G牌照的正式發放,運營商之間的3G大戰也將全面爆發。中國移動的一期TD-SCDMA網路正在10個城市測試,預期TD-SCDMA二期建網完成後,北京、上海、深圳等38個城市之間將可互通可視電話。中國電信推出了新品牌天翼,使用189號段,並投入巨資進行市場推廣互聯網手機。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張繼平表示,中國電信拿到3G牌照以後,大約要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進行網路建設和業務准備,陸續在100個城市推出3G通信服務。相對低調的中國聯通擁有WCDMA這張最成熟的3G牌照,並在七個城市進行WCDMA試驗,首批WCDMA試驗網路也正在加緊內部測試中。中國聯通表示,正式推出3G業務的時間還沒定,爭取在2009年內推出,這是中國聯通追趕的一個大好機會。
二、三大運營商的渠道現狀 重組之前,移動運營商和固話運營商採取了完全不同的策略來建立渠道。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更多憑借自己強大的銷售團隊,而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由於銷售人員較少,而且主要瞄準個人客戶市場,更偏重於開發代理渠道。
其中中國電信:強大的、直接面向客戶的銷售團隊,有效的的營銷機制。強有力的銷售團隊以及中國電信充足的呼叫中心資源,構成了其獨特的「直接面向客戶」營銷機制。如寬頻服務,典型的銷售流程是:1)客戶從各種媒體渠道獲取信息;2)撥打10000服務熱線進行訂購;3)然後,服務團隊拜訪客戶,安裝設備,並收取服務費用。進一步可採取的「接面向客戶」營銷包括:1)撥打陌生電話進行新服務推介;2)在人口密集地區,如住宅區和超市,設立流動促銷網點。
三、電信面臨的渠道困境
在3G時代,電信的固網營銷機制很難在移動市場取得很大的成功,直接面向客戶的營銷機制能夠幫助中國電信在政企、家庭客戶市場爭取移動用戶。但是,在3G時代中國電信能夠將該項機製成功復制至移動個人客戶市場嗎? 1、原有渠道不適應全業務運營後的營銷。
固網運營商的營業廳多為歷史延續,營業廳的選址更多考慮了網路建設的方便,缺乏對用戶方便性的考慮。用戶對其營業網點的需求沒有對移動運營商那麼高,中國電信在長期的固網運營中並沒有必要高密度建設營業網點或者銷售渠道。另外固定電話與行動電話的用戶特徵不同,簡單地利用原有營業廳可能會造成目標用戶與渠道不匹配。 2、渠道形式相對單一。
固網運營商以自有渠道為主,社會代理渠道較少。而且大多數社會代理商只能代理卡類業務,沒有銷售手機終端的條件。個人客戶更關注手機,特別是中高端客戶,自有渠道中真正可以實現實體分銷的只有營業廳一種,而營業廳的覆蓋范圍非常有限。 3、缺乏手機分銷經驗。
中國電信只有一些小靈通的渠道資源和經驗,而小靈通渠道的運作模式和規模都與3G終端相去甚遠,並且缺少與大型分銷商的合作經驗。幾大主渠道均缺乏手機分銷經驗。社區經理依託於市話網,社區經理對固定網業務熟悉,但是對移動通信生疏。農村統包人員原來一直辦理固定業務和代收費,缺乏移動通信營銷知識和素質。大客戶經理原來面對企業客戶的IT負責人。固網運營商與移動運營商的大客戶概念不同。大客戶經理往往已經與對方IT負責人建立了良好關系,卻無法對企業客戶中的個體用戶施加影響。
四、電信渠道發展策略的一些思考
對中國電信來說,要想擠進移動市場站穩腳跟,需要「大規模放號」。渠道決策要考慮的首要問題是如何把用戶量做大。為此固網運營商要迅速拓展營銷網路,建立開放的營銷渠道體系。
1、充分利用現有渠道,調整定位,加大實體渠道密度和改善網點分布的合理度,適應全業務的運營。
適應全業務運營,同時需要加大自營實體渠道密度和改善網點分布的合理度:劃分區域,進行市場調查和資料信息的收集。包括人口、經濟水平、消費能力、發展機會及成長空間、人流的活動規律等等。根據調研和收集信息對各區域進行評估,並關閉效益差的自營廳,重新布局自營實體渠道。
2、利用外部渠道,大規模擴張社會代理渠道
社會渠道作用在於擴展渠道覆蓋,增加渠道銷售的便利性,以覆蓋更廣泛的客戶群,社會渠道主要更多的承載銷售職能。 3、創新渠道形式
1)流動式的渠道。流動式的渠道雖然簡陋,但是行之有效。在城鎮地區,可以利用營銷人員的活動能力,在社區、城鎮人流密集點等建立流動式的移動業務營銷點。
2)用戶渠道。建立一種近似於傳銷模式的營銷渠道,傳銷能夠做的那麼成功,一定有它的道理,有值得我們借鑒學習的地方。用戶渠道指的是運營商通過發展一批「營銷型用戶」,通過傭金激勵,話費返還等激勵手段,讓用戶幫助運營商發展新客戶,推廣新業務,普及新服務,實現業務的快速增長。實施方案可以分為四個步驟:確定營銷型用戶選擇;進行營銷的業務匹配;建立營銷型用戶激勵平台;開展有效的營銷策略。
五、中國電信的市場定位
從移動用戶群上看,中國電信處於劣勢,但中國電信具有龐大的固話和寬頻用戶群,這是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所不具備的。在拿到3G牌照後,中國電信將CDMA 1X升級到目前3G商用的最高版本——CDMA EVDO,其速率將達到3M以上。高速接入使得中國電信將把市場定位在中高端商務用戶,將採取與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不同的策略,進行差異化競爭。絕對速度,3G的"快",看得見。中國電信天翼3G無線寬頻最高下行速度可達3.1Mbps,比2G時代整整提高了20倍;在有WLAN覆蓋的熱點區域,無線寬頻網速更是達到54Mbps。繁忙的商務人士,在機場、在賓士的列車上,無論何時何地,使用筆記本電腦就可以參加視頻會議,觀看電視節目,瀏覽網頁、點播視頻、在線交易。
中國電信已經推出3G品牌——「天翼」,即中國電信為滿足廣大客戶的融合信息服務需求而推出的移動業務品牌。「天翼」強調互聯網時代的移動通信的核心定位,面對語音、數據等綜合業務需求高的中高端企業、家庭及個人客戶群,提供移動互聯網應用和便捷話音溝通服務。打融合牌,融入政企、家庭和個人。"天翼"的八大應用被融入原有的"我的e家"、"商務領航"和"號碼百事通"客戶品牌中,包括協同通信、綜合辦公、全球眼、天翼Live、愛音樂、手機影視、天翼對講和無線寬頻。無縫隙為各類用戶提供固移融合、無所不在的移動互聯網應用和便捷話音溝通的綜合信息服務。
❽ 中國移動,聯通,以及中國電信的天翼3g業務在中國3G用戶中的佔有率
最新電信28%聯通42% 移動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