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園藝商品市場預測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如何根據具體問題選擇適宜方法進行市場預測
判斷法:經理意見法,銷售意見法,顧客意見法,綜合判斷法,專家意見法
時間序列法:領先指標預測法,算術平均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直接延伸法,季節法
因果法:分析市場經濟變數因果關系,對市場發展趨勢進行預測方法
❷ 如何讓開展園藝植物種質資源調查
五、污水對生物的影響
調查你家附近河流的污染情況
1、水道氣味、顏色、透明度、漂浮物情況等
2、對植物的影響(種子的發芽實驗、植物的栽培實驗哦)
3、對動物的影響(用污水放養金魚、泥鰍、用污水澆有蚯蚓的泥土等,觀察這些動物的生存情況)。
❸ 園藝的市場前景怎麼樣
前瞻網摘要:伴隨著全球園藝用品行業的發展,通過逐步吸收和消化國外園藝用品設計、研發和生產等方面的先進經驗,我國園藝用品行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我國對園藝文化的崇尚、快速的城市化進程、逐年增長的城市公共綠化面積和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都有效促進了我國園藝用品行業的發展。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園藝用品行業市場容量為27.6億元,其中機械類園藝用品比重最高,超過50%,手工具、和資材比例大致相同,裝飾比例最小。到2015年,行業市場容量有望超過87億元。
前瞻產業研究院園藝用品行業研究員劉吉偉指出,我國園藝用品行業巨大的增長潛力為企業的發展創造了機遇,創立自主品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是園藝用品生產企業的當務之急。只有不斷滿足消費者不斷上升的消費水平與要求,園藝用品在如此廣闊的市場潛力上,才會有飛躍的發展。
❹ 如何發展園藝產業
園藝產業的發展,我們一定要最大程度地利用好資源 1. 資源的最優化利用(適地適栽):因地制宜確定栽培作物的種類、品種,最高效率地開發自然條件的潛在優勢,發揮植物種質資源的最優產量和最優品質。2. 觀光農業、都市農業、旅遊農業和市場農業3. 社區園藝、家庭園藝、微型園藝 各種發展方向要具體情況而定,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❺ 園藝產品銷售渠道調查
要一個關於園藝產品的網站是吧?給你提供一個園藝C2C跟你要做的園藝銷專售調查工作非常有用:屬
http://youa..com/shop/a20ceb130e944decda61c1b1
❻ 關於園藝方面的市場調查報告
需要的話就聯系我,或者直接去中國行業信息研究網
❼ 園藝專業的行業分析
伴隨著全球園藝用品行業的發展,通過逐步吸收和消化國外園藝用品設計、研發和生產等方面的先進經驗,我國園藝用品行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我國對園藝文化的崇尚、快速的城市化進程、逐年增長的城市公共綠化面積和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都有效促進了我國園藝用品行業的發展。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園藝用品行業市場容量為27.6億元,其中機械類園藝用品比重最高,超過50%,手工具、和資材比例大致相同,裝飾比例最小。到2015年,行業市場容量有望超過87億元。
《中國園藝用品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前瞻》分析:目前,我國園藝用品銷售業態主要是通過各地區花鳥市場、大型商超和園藝中心等進行銷售。其中,以花鳥市場為主,大型商超和園藝中心為輔。根據調查統計,花鳥市場銷售的產品從價格和質量角度區分,基本屬於中低端產品。中高端產品銷售渠道主要為大型商超和園藝中心。大型商超(例如:家樂福、沃爾瑪、麥德龍、百安居等)和專業園藝中心(例如:溢柯等)主要分布在經濟發達地區和城市,其銷售的產品價格相對較高,質量好,主要針對城市高端用戶。隨著人們對園藝用品的要求不斷提高,中低端的花鳥市場將越來越難滿足顧客需求,預計中高端銷售渠道在數量上和地域覆蓋上都將有所增加。
我國園藝用品生產企業數量眾多,但大部分以OEM和ODM為主,具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數量較少,已有的一些知名品牌有「沃施」,「翠筠」和「萬德凱」等。並且,大部分企業根據各自特點選擇其所熟悉的產品系列作為自己的主營業務產品,產品只覆蓋單一或少數幾個大類,如青島德之助有限公司只生產手工具類園藝用品,浙江萬德凱公司只生產灌溉類園藝用品。從市場份額角度來看,各品牌佔有率相差並不大,並沒有主導性強的品牌。
前瞻產業研究院園藝用品行業研究員劉吉偉指出,我國園藝用品行業巨大的增長潛力為企業的發展創造了機遇,創立自主品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是園藝用品生產企業的當務之急。只有不斷滿足消費者不斷上升的消費水平與要求,園藝用品在如此廣闊的市場潛力上,才會有飛躍的發展。
❽ 園藝行業預測報告2000字
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園藝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園藝業屬於農業種植業生產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19世紀的後半期,園藝業在我國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種植部門,並得到快速的發展。
隨著我國農業結構的不斷優化,園藝產業也得到快速的發展。園藝種植面積與人均佔有量均有所提高,園藝產業成為我國農村致富的支柱產業。特別是觀賞園藝,正在逐步向產業化經營方向推進,並且帶動了運輸業以及旅遊業等科技產業的發展。
雖然我國的園藝產業正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但其在發展的過程中仍存在較多的問題,例如產品質量和單位面積產量不高、產業結構不夠合理以及農葯污染較嚴重等。近年來,我國園藝產業雖廣泛使用地膜覆蓋以及溫室栽培等技術,但總體上,生產力及生產水平仍與經濟發達的國家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園藝生產技術尚待改進。
隨著國內外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我國園藝產業的發展前景還是比較樂觀的。目前,我國已發展了近300家的生態餐廳及休閑觀光園區,相信在未來,我國的園藝產業將逐步成為我國生態環境建設以及大城市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的組成部分。
❾ 園藝專業將來的就業情況怎樣呢
2005年12月,筆者對20名畢業於園藝專業的畢業生進行了現狀調查。發現本專業在畢業時專業對口率(不包括考研的學生)為50%,畢業兩年後則不足30%。而且,在剩下的這些人里,八成表達了有機會會轉行的意願。為什麼要轉行?幾乎所有被調查者都認為,待遇不好是最關鍵的原因。
「只有五個同學專業對口了。」湖南農業大學園藝專業2001年畢業生佘彬感嘆,他們一個班30多人,剛畢業時還有10多名同學找到的工作基本上對口,幾年下來,轉行的轉行,考研的考研,都走了。「我們這五個人都想走,只是暫時沒有合適的機會。」 佘彬已經結婚,並有了一個可愛的寶寶,而他的工作所在地在湖南懷化——他說自己不忍心拋妻棄子遠去他鄉,不然早走了。
就業方向一 科研機構
就業去向:農科所、蔬菜公司等農業科研、事業機構。
應聘途徑:各農業類高校校園招聘會、專業網站。
就業形勢:因為農產品市場化改革的深入,另外,國家在加入WTO後承諾開放農業市場,而我國的農業科技基礎薄弱,因此,基層研究所和各類農業事業單位對農業高素質人才的需求總體來說比較旺盛。也就是說,只要你願意,那找到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還是比較容易的,但薪金待遇確實比較低。前文中提到的那位佘彬先生,月收入僅僅為700元-800元(不含各種保險)。
規劃分析:一般的園藝專業對口工作單位都位於城市邊緣,位置偏僻(大多在郊區)且效益不是很好。但專業基礎扎實,又有想在本專業一展鴻圖的同學,或只是暫時找個安身之地,以後要繼續考研深造的同學,選擇工作環境相對寂寞,工作待遇暫時較低的專業對口單位也未嘗不可。
因為這些單位的共性是,自主支配的時間比較多,又能接觸到同專業的行家裡手,從他們那裡能了解到一些關於新品種開發等專業技術。前者有利於准備考研的同學,後者則有利於准備創業的同學。
推薦課程:應用概率統計、遺傳學、園藝植物育種學、園藝植物栽培學、園藝植物病蟲害防治學等。
就業方向二 商業機構
就業去向:各農業科技園區、園藝類公司。
應聘途徑:招聘會、專業園藝或農業網站、毛遂自薦。
就業形勢:農業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行業,科技農業也喊了許多年,但真正進入市場化的快速發展軌道,卻也是近幾年才有的現象。國家實施了好多年的「菜籃子工程」,近年來對農業產品的政策扶持力度逐漸加大,勢必讓越來越多的資本和資源進入農業科技領域,理所當然的,新增加的投入會成就更多的就業機會——這些都反映出園藝職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對園藝專業葯用植物方向的畢業生來說,中醫葯市場的重新旺盛也是一個不錯的兆頭。
規劃分析:「學習→就業→創業」是園藝專業畢業生目前最常見的成長軌道。一旦確定了在這一行奮斗,那就得細細規劃好上述三步曲中的每一個步驟。
學習,包括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習兩個部分,這關繫到整個職業生涯中的專業底蘊和畢業後第一次就業的起點。有同學總會感覺到學校教科書上講的太枯燥,而且一點用也沒有(多半從學長處得到的「經驗」)。那該學什麼呢?那就得靠你通過實習自己去發現,這也是職業顧問總是建議學生客戶們堅持從大一開始尋找實習機會的原因。在實習過程中,你可以從實踐工作需要中,和老員工嘴裡知道什麼東西是最需要學習的。反過來,你學到的東西需要在實踐中檢驗和校正,例如在圖紙上園藝場(園)的規劃設計與實際情況可能會在資金和場地局限的情況下,與實際建設有很大的出入,那如何在實際中運用你學到的規劃理論就是實習中的重要任務。
就業方向三 公務員、考研
就業去向:農業局或其他行政部門、考研。
應聘途徑:研招考試,全國統一公務員考試,各地分別組織的公務員考試。
就業形勢:公務員考試的競爭激烈程度相信不用我再多費口舌了。園藝專業學生如果說要有優勢的話,那一定在競爭專業對口的農業類行政職位方面。考上公務員的好處也顯而易見,那就是工作穩定、待遇有保障。
規劃分析:公務員招錄考試在2005年成為中國第一大考,充分證明了這類職業的魅力。從過去幾年國家招聘的職位來看,監獄獄警等比較「偏」的崗位數量最多,如果你對薪酬、辦公地點要求不是太高的話,選擇報考地方政府招聘的這些崗位的成功可能性要大些。
考研有兩種選擇,一是還考園藝專業,二是換別的熱門專業。在專業選擇上,相信如果你想換考專業的話,肯定是因為你後悔本科選擇了園藝專業,有了這次經驗,相信一定會謹慎很多。
推薦課程:行政行為能力測試、公務員法、演講與溝通等。
就業方向四 轉行
就業去向:各行各業,以市場類職位為主。
規劃分析:市場營銷一直是人才市場招聘數量最多的崗位,也是一個真正鍛煉、考驗人的崗位,而且,它進入的專業門檻低。因此,在筆者的調查中,大多數園藝專業的畢業生轉行後都選擇了市場類職位,另外,有一小部分人轉行做觀賞園藝——這個行業在大城市也漸漸繁榮起來。
鍛煉自己的溝通技巧,增加社會經驗,提高對各行業銷售現狀的熟悉程度,可以保證畢業生在畢業時順利找到合適的銷售類工作。
推薦課程:市場營銷學(包括銷售、市場)、消費者心理學、參加一些保險公司提供的免費推銷培訓。
大學生就業調查:專業離基層越近 就業離專業越遠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9 月7 日 | 文章來源:中國青年報
雖然幾次到黑龍江小興安嶺基層林場實習,北京林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林學專業大四學生孫茜的感覺卻是,同學們和基層的關系不是近了,而是更遠,「不少同學被基層的環境嚇倒了」。該校林學專業連續幾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大致都是:接近一半的同學讀了研究生,找工作的同學大部分去了省級林業廳、林業科學院或大城市的造紙廠、大公司,還有部分同學乾脆轉行,比如轉入計算機和市場營銷行業等。
「按理說,基層林場是我們林學專業最對口、也最能施展才能的地方,實習時林場場長給我們開出每月2000多元的工資。要知道林場工齡最長的職工每月也才300多元,即便這樣,願意去的同學還是很少。」孫茜說。
最能施展專業才能的基層工作單位,大學生反而不願意去;和基層越近的專業,大學生就業時反而離得越遠———孫茜的這種感覺,很多大學畢業生都有。這是記者近日在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等高校畢業生中進行調查采訪時了解到的情況。
專業離基層應用很近 很多畢業生卻首選考研
大四被很多學校就業辦公室的老師稱為「就業沖刺年」,可很多畢業生的第一選擇是考研。
中國農業大學學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主任馬國玉說,大部分人都做了考研准備,學校讀研究生的人數超過畢業生總人數的1/3。北京林業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王立平說:「考研成了很多畢業生的思維習慣,本科畢業不就業成為一種普遍現象。」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學生工作處處長喬紅兵說,考研是學習成績較好的大四學生的首選。該校上一屆本科畢業生中有近30%的人考取研究生或保研。
中國農大生物學院生物科學專業大四學生趙翼說,全班90%以上的同學都在准備考研,上一屆畢業生中有80%的同學上了研究生。「我們這個專業搞生物理論研究,本科生就業沒有什麼競爭力,到基層單位沒有好的實驗條件,用處不大,本科生不就業是絕大多數同學的想法。」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地質工程專業一位姓馮的大四學生說,全班25名同學,只有3人不準備考研。
記者在中國農業大學理學院化學專業、動物科學學院動物科學專業、生物學院生物科學專業,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城市規劃專業、資源與環境學院林學專業、資源與環境學院環境科學專業,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資源與安全工程專業、采礦工程專業等十幾個院系了解到,大部分畢業生都做好考研的准備。學生們說:只要考研成功,就無須選擇就業了。
考研不成功,畢業生就業首選也是北京、省會城市和其他大城市,一些專業幾乎沒有學生去基層。「寧要北京一張床,不要西部基層一套房。」有學生這樣表述自己的決心。
北京林業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王立平說,學校去年作的畢業生就業意向調查顯示,80%的畢業生選擇留在北京。「學校很多涉及林業技術的專業在基層林場用得上」,可近年來沒有考研的畢業生都到了省級的林業院校和設計研究單位,到基層林場的畢業生幾乎沒有,「去了也養不住」。
中國農業大學學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主任馬國玉也表示,「畢業生中留在北京的,保守估計也佔到了60%」。
中國農大理學院黨委副書記洪莉說,找工作的同學大部分留在了北京的各大貿易公司、國家科研單位和外企,最不濟的選擇也是到大的農葯生產廠家,「去基層的同學很少」。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學生工作處就業指導中心的統計結果顯示,該校畢業生中在北京地區就業的學生佔有相當大的比例。處長喬紅兵說:「近幾年,畢業生選擇去大型統配煤礦、油田和科研單位的較多,還有一部分去中央機關和企事業單位。」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資源與安全工程專業一名大四學生說:「即使考不上研,也沒有人願意去基層,環境不好;何況我們對基層也不了解。」
專業和基層工作越近 找工作和專業偏離越遠
在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和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很多畢業生發現,自己所學的專業越貼近基層工作實際,找工作時自己和專業就離得越遠。
中國農業大學生物科學專業的羅樹坤說,生物科學專業主要從事生物科學理論研究,和基層單位需求距離較遠,本科畢業除了考本領域研究生外,要麼進入本專業科研院所,要麼進入生物領域企業,兩者的工作環境和待遇都不錯;而不對口就業的情況很少。
在北京林業大學,城市規劃專業和觀賞園藝專業的畢業生都表示,本專業和基層相距較遠。只有在大城市,城市規劃和園藝花卉才有市場。觀賞園藝專業的聶艷霞說,本專業在大城市找工作不難,一個月工資幾千元,「很少有同學放棄自己的專業從事其他行業,上一屆就業的大部分同學都留在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大城市」。
與上述兩個專業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農大的動物科學專業研究如何養牛、養豬,如何進行牧草加工和飼料生產,理論上的就業方向是到基層的養殖場和飼料廠,可事實上,去這些地方的畢業生非常少,很多同學為了在大城市裡找到工作,乾脆轉行。
動物科學專業的胡耀東說,讀了4年大學,去鄉鎮養殖場養豬,很多人心理上接受不了,基層待遇也不是很好,「很多畢業生寧願在北京賣飼料當推銷員,也不願意到基層去」。
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畢業生桓靖學的是園藝專業,研究如何讓果樹產量更高、花卉生長更好。「這個專業與基層聯系緊密,果農和花農很需要我們進行技術指導,可很多同學後來轉行了,有的去推銷園藝產品,有的在辦公室做文秘,有的當了記者編輯。」
在中國農大動物科技學院黨委副書記楊志的印象里,院里已經很多年沒有人去基層養殖場了。「我們這個專業的畢業生去基層養殖場用處很大,也很對口,可畢業生大都願意把戶口落在大城市,很多人賣飼料搞營銷去了。」
北京林業大學關於畢業生就業的調查顯示,20%的學生從事的工作和自己所學專業沒關系。該校招生就業處副處長王立平說,學園藝的搞管理,學林業的搞營銷。「一邊是很多基層林場長年招不到本科畢業生,一邊是很多學生轉行就業,我們的專業設置、學生培養和就業市場培育需要反思。」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的特色專業如采礦工程、地質工程和礦物加工工程專業和基層結合緊密,很多單位主動找到學校要畢業生。學校學生工作處處長喬紅兵介紹,部分專業的供需比達到1∶6甚至更大,說明這些專業的需求很大。但是專業不對口就業的現象也有發生。
為了能留在大城市 有些學生剛進大學就調換專業
中國農大的畢業生陳龍,剛進大學時學的是農學專業,因為知道這個專業要跟基層農業打交道,大二時,他申請調換到了熱門的土地資源管理專業。
中國礦業大學采礦專業的一名畢業生說,為了能留在大城市,班上五六名同學剛進大學就調換了專業,還有不少同學報考其他專業的研究生,比如力學、土木、考古和新聞專業等。「很多同學說,只有讀了研究生,才能進入大城市的科研單位或進入企業領導管理層,不用到基層單位工作。」
中國農業大學的胡耀東說,很多剛剛進入動物科學專業的同學了解到將來要和養豬場、養牛場打交道,就立刻開始做各種各樣的准備,不願意繼續從事這個行業。「有的同學准備出國,有的同學從大二開始在各種企業里實習,謀求別的發展機會,甚至不少同學去聽別的專業的課程,為將來不在這個專業就業做准備。」
農村區域發展專業專門研究農村基層發展,畢業生蔣金富所在寢室里的6名同學,有兩人從大二開始明確表示不喜歡本專業,要換專業考研。另一名同學從大三開始到社會上一家教育公司兼職,「代課一個月能賺1500多元,學到了不少社會經驗,將來肯定不從事本行業」。
中國農大理學院化學專業主要學習農葯的研製和應用,河南、山東等地基層縣市的好幾個農葯廠,每年都來學校要人,可沒有學生去。學院黨委副書記洪莉說,為了能留在北京,一名同學曾到一家民營企業賣牛肉,還有一名同學曾到一家私營企業賣巧克力,從事和專業完全無關的工作。「在他們看來,最重要的是把戶口先落下來,一旦穩定了,還可以找其他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