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某公司經銷一種產品,每千克的成本價為50元.通過市場調查發現,每天的銷售量W(千克)隨銷售單價x(元/
(1)由題意得:y=(x-50)W=(x-50)(-2x+200)=-2x 2 +300x-10000;
(2)y=-2x 2 +300x-10000=-2(x-75) 2 +1250, 當x=75時y的值最大,最大利潤是1250元; 答:當x取75時,y的值最大,最大利潤是1250元;
(3)令y=1200時,則1200=-2x 2 +300x-10000, 解得:x 1 =70,x 2 =80(高於物價部門的規定,不符合題意,故捨去), 答:公司要想每天獲得1200元的利潤,銷售單價應定為70元. |
Ⅱ 簡答題:如果你是一家企業的領導人,你覺得應該根據產品的市場價格還是通過市場調查來
開發 新產品,要以市場導向,就是客戶導向,如果沒有市場,不能滿足客戶的需要,你生產出來的產品就是失敗的,對公司沒有貢獻。首先要確定你目標市場,然後進一步細分,根據客戶的需求來設計產品預估產量。價格是一種營銷策略,要根據市場環境來決策
Ⅲ 某國只有一家航空公司這屬於什麼競爭
壟斷,可能沒有競爭,但是其他國家的航空公司也有可能進入該國航空市場
如:紐西蘭僅有一家本土航空公司紐西蘭航空,但是澳大利亞澳洲航空子公司捷星航空卻占據著紐西蘭超過50%的客源
Ⅳ 通過市場調查發現營銷機會時需不需要考慮獲取信息的成本
第一成本 第二成功率
第三你能用的資源 第四可能會出現哪些失控因素
Ⅳ 某公司准備投資開發A、B兩種新產品,通過市場調研發現:(1)若單獨投資A種產品,則所獲利潤y A (萬元)
(1)由題意得: 把x=1,y=0.8代入y A =kx得;y A =0.8x, 把x=1,y=3.8,x=5,y=15代入y B =ax 2 +bx得;
Ⅵ 請管理學高手幫忙,案例分析 動盪的航空業
1波特不懂
2這個問題很大,我也思考過,簡單說說。a中國市場,基本就是三大航空獨大,只要做好政府商企市場,就穩賺不配,因為這類機票都是公款。小航空公司也有,但基本都是地方和三大航空合資的,地方航空,屬於當地政府,當然就有錢賺。民營的現在可能就剩下兩三家,估計未來5年全部被兼並。就服務而言,中國這些家基本都很差,國家航班稍好,商務艙和頭等當然更好,但是就國外還差很多。b國際市場,舉例美國,美國航空公司各有個的特色,有便宜的,上面連水都收費,有經濟的,靠的是班次多,有高端的,每座位都有自己娛樂系統。美國更市場經濟,所以航空公司會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做出相應策略。
3質量管理,進行產業優化,必然可以節省成本,而且可以提高員工的積極性,但是在中國,實現起來還是比較有難度,很多領導改革只是為了政績,而且下面基層意見根本無法反映到上面。
Ⅶ 因為市場調查做得好而成功的例子舉一個就行
吉利公司市場調查的成功案例 男人長鬍子,因而要刮鬍子;女人不長鬍子,自然也就不必刮鬍子。然而,美國的吉利公司卻把「刮鬍刀」推銷給女人,居然大獲成功。 吉利公司創建於1901年,其產品因使男人刮鬍子變得方便、舒適、安全而大受歡迎。進入20世紀70年代,吉利公司的銷售額已達20億美元,成為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然而吉利公司的領導者並不以此滿足,而是想方設法繼續拓展市場,爭取更多用戶。就在1974年,公司提出了面向婦女的專用「刮毛刀」。 這一決策看似荒謬,卻是建立在堅實可靠的 的基礎之上的。 吉利公司先用一年的時間進行了周密的市場調查,發現在美國30歲以上的婦女中,有65%的人為保持美好形象,要定期刮除腿毛和腋毛。這些婦女之中,除使用電動刮鬍刀和脫毛劑之外,主要靠購買各種男用刮鬍刀來滿足此項需要,一年在這方面的花費高達7500萬美元。相比之下,美國婦女一年花在眉筆和眼影上的錢僅有6300萬美元,染發劑5500萬美元。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極有潛力的市場。 根據 結果,吉利公司精心設計了新產品,它的刀頭部分和男用刮鬍刀並無兩樣,採用一次性使用的雙層刀片,但是刀架則選用了色彩鮮艷的塑料,並將握柄改為弧形以利於婦女使用,握柄上還印壓了一朵雛菊圖案。這樣一來,新產品立即顯示了女性的特點。 為了使雛菊刮毛刀迅速佔領市場,吉利公司還擬定幾種不同的「定位觀念」到消費者之中徵求意見。這些定位觀念包括:突出刮毛刀的「雙刀刮毛」;突出其創造性的「完全適合女性需求」;強調價格的「不到50美分」;以及表明產品使用安全的「不傷玉腿」等等。 最後,公司根據多數婦女的意見,選擇了「不傷玉腿」作為推銷時突出的重點,刊登廣告進行刻意宣傳。結果,雛菊刮毛刀一炮打響,迅速暢銷全球。 這個案例說明,市場調查研究是經營決策的前提,只有充分認識市場,了解市場需求,對市場做出科學的分析判斷,決策才具有針對性,從而拓展市場,使企業興旺發達。
Ⅷ 假如你接手一家瀕臨破產的航空公司並要將它做大做強,將從哪些方面著手
無非是開源節流,降低成本控制風險
Ⅸ 我在一家航空公司,公司規定了很多合理與不合理的制度,而且規定了罰款數額。經常有人被罰。請問合法嗎
我在一家航空公司,公司規定了很多合理與不合理的制度,而且規定了罰款數額。經常有人被罰。請問合法嗎? 合法的做法是:如果員工確實違反了公司規章制度給公司造成了損失、且公司有關於員工嚴重違反制度造成損失應賠償的規定的,公司有權決定對違規員工進行罰款,但每月的罰款數額不能超過月工資的20%、且不能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而且這罰款要上交公司、用於填補公司所受到的損失。 建議: (1)如果以前的罰款有證據(罰款收據或是收條等、罰款被用於請客吃飯的證據等,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錄音或錄像、知情人的民、證言等):可以直接找總公司投訴;也可以向公司所在地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是提起勞動仲裁解決(仲裁時注意一年的時效)。 (2)如果以前的事沒有證據,可以在以後被罰款時留心收集證據,最好是能索要書面的收據,要求寫明罰款原因和數額、被處罰原因等:有了證據後,可以找上級反映或是到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是提起勞動仲裁。
與一家航空公司通過市場調查發現相關的資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