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畜牧獸醫調查報告怎樣寫
1.可以寫某一個疾病,在某一個地區的流行情況
2.某一個地區的某一種養殖類型的發展回情況和潛答力
3.國家畜牧行業的宏觀發展情況和方向
我記得我上學的時候寫的是,創建養雞品牌,就是把土雞山養的情況寫出來(從怎麼選地址,建廠房,飼料種類和來源,山雞的銷售,可以給某地帶來的經濟效益等)
多找點資料就行啦!
⑵ 關於畜產品的市場調查報告怎麼寫啊
《2008-2009年中國農副畜產品產業市場調查報告》是由中國市場監測中心與中國市場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根據國家統計機構、市場監測資料庫、行業協(學)會、進出口統計部門、科研院所等機構提供或發布的數據、信息,運用科學的統計手段與研究方法製作而成。是投資者、企業經營管理者了解農副畜產品行業現狀、發展趨勢、市場競爭狀況、融資渠道、區域市場分布、行業重點企業分析等方面的市場信息,供其在投資和經營決策時參考。
《2008-2009年中國農副畜產品產業市場調查報告》版權歸中國市場監測中心和中國市場研究中心所有,未經授權,任何機構不得轉載或引用,違者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聲明。【報告目錄】第一章 農副畜產品產業市場基本情況分析
第一節 本產業市場發展環境分析
一、2008年我國宏觀經濟運行情況
二、我國宏觀經濟發展運行趨勢
三、本產業市場相關政策及影響分析
第二節 本產業市場基本特徵
一、產業市場界定及主要產品
二、產業市場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三、特性分析
四、本產業市場發展歷程
五、國內市場的重要動態
第三節 國際本產業市場發展情況
一、國際現狀分析
二、主要國家情況
三、國際發展趨勢分析
四、國際市場的重要動態
第二章 2008年我國農副畜產品產業市場經濟運行情況
第一節 2008年我國農副畜產品產業市場發展基本情況
一、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二、市場市場特點分析
三、市場技術發展狀況
第二節 我國市場存在問題及發展限制
第三節 本行業市場上、下游產業發展情況
一、本行業市場上游產業
二、本行業市場下游產業
第四節 2005年-2008年本產業市場企業數量分析
一、2005-2008年本產業市場企業及虧損企業數量
二、不同規模企業數量
三、不同所有制企業數量分析
第五節 市場從業人數分析
二、不同規模企業從業人員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業比較
第六節 本產業市場進出口狀況分析
第三章 2008年我國農副畜產品產業市場生產狀況分析
第一節 2005年-2008年本產業市場工業總產值分析
一、2005-2008年本產業市場工業總產值分析
二、不同規模企業工業總產值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業工業總產值比較
四、2008年本產業市場工業總產值地區分布
五、2008年本工業總產值前20位企業對比
第二節 市場產成品分析
一、2005-2008年產業市場產成品分析
二、不同規模企業產成品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業產成品比較
四、2008年產業市場產成品地區分布
第三節 市場產成品資金佔用率分析
第四章 2008年我國農副畜產品產業市場銷售狀況分析
第一節 市場銷售收入分析
一、市場總銷售收入分析
二、不同規模企業總銷售收入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業總銷售收入比較
第二節 2008年本產業市場產品銷售集中度分析
一、按企業分析
二、按地區分析
第三節 市場銷售稅金分析
一、市場銷售稅金分析
二、不同規模企業銷售稅金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業銷售稅金比較
第五章 2008年我國農副畜產品產業市場成本費用分析
第一節 產品銷售成本分析
一、市場銷售成本總額分析
二、不同規模企業銷售成本比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業銷售成本比較分析
第二節 市場銷售費用分析
一、銷售費用總額分析
二、不同規模企業銷售費用比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業銷售費用比較分析
第三節 管理費用分析
一、管理費用總額分析
二、不同規模企業管理費用比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業管理費用比較分析
第四節 市場財務費用分析
一、財務費用總額分析
二、不同規模企業財務費用比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業財務費用比較分析
第五節 成本費用利潤率分析
第六章 2008年我國農副畜產品產業市場資產負債狀況分析
第一節 總資產狀況分析
一、總資產分析
二、不同規模企業資產規模比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業總資產比較分析
四、總資產規模前20位企業對比
第二節 固定資產狀況分析
一、固定資產凈值分析
二、不同規模企業固定資產凈值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業固定資產凈值分析
第三節 總負債狀況分析
一、總負債分析
二、不同規模企業負債規模比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業總負債比較分析
第四節 流動資產總額分析
一、流動資產總額分析
二、不同規模企業流動資產周轉總額比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業流動資產周轉總額比較分析
第五節 應收賬款總額分析
一、應收賬款總額分析
二、不同規模企業應收賬款總額比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業應收賬款總額比較分析
第六節 資產負債率分析
第七節 周轉情況分析
一、總資產周轉率分析
二、流動資產周轉率分析
三、應收賬款周轉率分析
四、流動資產周轉次數
第八節 資本保值增值率分析
第七章 2008年我國農副畜產品產業市場盈利能力分析(利潤總額、銷售毛利率、總資產利潤率、凈資產利潤率……)
第一節 利潤總額分析
一、利潤總額分析
二、不同規模企業利潤總額比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業利潤總額比較分析
第二節 銷售毛利率分析
第三節 銷售利潤率分析
第四節 總資產利潤率分析
第五節 凈資產利潤率分析
第七節 產值利稅率分析
第八章 2008年我國農副畜產品產業市場經濟運行最好水平分析
第一節 資本保值增值率最好水平
第二節 資產負債率最好水平
第三節 產值利稅率最好水平
第四節 資金利潤率最好水平
第五節 流動資產周轉次數最好水平
第六節 成本費用利潤率最好水平
第七節 人均銷售率最好水平
第八節 產成品資金佔用率最好水平
第九章 2008年我國農副畜產品產業市場重點企業競爭狀況分析
第一節 2008年本產業市場企業地區分布
第二節 銷售企業競爭狀況分析
許昌市文順發製品有限公司
一、許昌市文順發製品有限公司基本情況
(法人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省、主要業務活動、從業人員合計、全年營業收入、資產總計、工業總產值、工業銷售產值、出口交貨值、工業增加值、產成品)
二、許昌市文順發製品有限公司資產負債分析
(企業資產、固定資產、流動資產合計、流動資產年平均余額、負債合計、流動負債合計、長期負債合計、應收帳款)
三、許昌市文順發製品有限公司經營費用分析
(營業費用、管理費用、其中:稅金、財務費用、利稅總額)
四、許昌市文順發製品有限公司收入及利潤分析
(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利潤、營業利潤、利潤總額)
五、許昌市文順發製品有限公司營業外支出分析
(廣告費、研究開發費、勞動、失業保險費、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和住房補貼、應付工資總額、應付福利費總額、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銷項稅額)
六、許昌市文順發製品有限公司工業中間投入及現金流分析
(工業中間投入合計、直接材料投入、製造費用中的中間投入、管理費用中的中間投入、營業費用中的中間投入、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流出、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流出、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流出)
第十章 2008年我國農副畜產品產業市場營銷及投資分析
第一節 營銷策略分析及建議
一、營銷策略分析
二、企業營銷策略發展及建議
第二節 投資環境分析及建議
一、投資環境分析
二、投資風險分析
三、投資發展建議
第三節 企業經營發展分析及建議
一、企業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二、企業應對策略
第十一章 2008-2011年我國農副畜產品產業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第一節 未來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一、未來市場發展分析
二、未來市場技術開發方向
三、總體市場「十一五」整體規劃及預測
第二節 2008-2011年本產業市場運行狀況預測
一、2008-2011年產業市場工業總產值預測
二、2008-2011年產業市場銷售收入預測
三、2008-2011年產業市場利潤總額預測
四、2008-2011年產業市場總資產預測
第十二章 附件
一、規模以上農副畜產品業經營企業通訊信息庫
主要內容為:法人單位代碼、法人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行政區劃代碼、通信地址、區號、電話號碼、傳真號碼、郵政編碼、電子郵箱、網址、工商登記注冊號、編制登記注冊號、登記注冊類型、機構類型……
二、規模以上本產業市場企業經營資料庫
主要內容為:主要業務活動(或主要產品)、產業市場代碼、年末從業人員合計、全年營業收入合計、資產總計、工業總產值、工業銷售產值、工業增加值、流動資產合計、固定資產合計、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利潤、財務費用、營業利潤、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利潤總額、虧損總額、利稅總額、應交所得稅、廣告費、研究開發費、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回答完畢,請採納!!!!!
⑶ 台州畜牧業調查報告
淺談日照市畜禽養殖用地現狀與對策
我國人多地少,土地資源奇缺,國家因此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規保護基本農田,而發展畜牧業又是建設新農村、解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發展畜牧業必須佔用土地,這就形成了畜牧業發展與保護基本農田的矛盾。為正確處理矛盾,做到科學用地,合理合法用地,保障全市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近期我們對全市的畜牧養殖用地進行了調查,現報告如下。
1、全市畜禽養殖用地的現狀
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畜牧業。2006年全市畜牧業實現產值26.18億元,占農業總產值23%,農民人均牧業收入1599元,畜牧業已成為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但面對土地資源奇缺的實際,特別是加快城市化、工業化進程和以規模化、小區化為標志的畜禽養殖方式的轉變,畜牧養殖用地矛盾日益突出,成為制約畜牧業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
據國土資源部門提供的2005年數據:全市土地總面積534799.19公頃。其中農業用地433219.79公頃,佔81%;建設用地70652.37公頃,佔13.21%;未利用地30927.03公頃,佔5.78%。
農業用地中,耕地230449.7公頃,占農業用地的53.2%,(其中灌溉水田佔2.29%;水澆地佔14.2%;旱地佔34.63%;菜地佔2.13%)園地58387.22公頃,佔13.48%;林地81461.53公頃,佔18.8%;牧草地0,其他農用地62921.34公頃,佔14.52%。
建設用地中,居民點及工礦用地55001.12公頃,占建設用地的77.85%;交通運輸用地5283.8公頃,占建設用地的7.48%;水利設施用地10367.45公頃,佔14.67%。
據畜牧部門統計,2005年底全市大牲畜存欄10.07萬頭,生豬存欄67.32萬頭,羊存欄75.41萬只,家禽存欄1730.2萬只,兔存欄180.02萬只,特種經濟動物存欄38.51萬只,按照山東省地方標准換算(每頭奶牛佔地30㎡,每頭肉牛20㎡,只雞0.8㎡,只鴨1.1㎡,只兔0.5㎡,只羊5㎡,頭豬10㎡),2005年全市養殖標准畜70.49萬頭(標准畜換算標准:1頭牛=5頭豬=6隻羊=75隻禽=50隻兔),用地應為2767公頃,而2005年的初步調查畜禽規模養殖用地有1161.16公頃,占養殖用地的42%,這表明全市58%的畜禽養殖仍在家庭院落。據調查,10多年前佔用的畜牧業用地以耕地為主,近幾年隨著對耕地的保護,畜牧業用地開始向山坡地和旱薄地轉移。畜禽養殖用地基本屬於分散安排的格局,各村在村外都建有大小不同的養殖小區(場)。2005年底統計,全市擁有規模飼養場15921個,養殖小區1194個,養殖用地1161.16公頃。其中使用旱耕地佔42.2%;園地佔18.8%;林地佔16.7%;其他地(舊房、舊學校等)佔22.2%。
2、存在的問題
2、1 認識不足。部分干群對發展畜牧業的認識不到位,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到發展現代畜牧業對延伸農業產業鏈、轉移農村勞動力及農民增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對切實解決畜牧用地問題力度不夠大。
2、2 土地總體規劃沒有畜牧業用地。隨著科技的進步,標准化、規模化生產會逐步取代家庭養殖模式,走向「出村入區」的飼養模式,畜禽養殖用地需求也會越來越大,而多年以來的農業用地規劃大多以種植業為主,沒有把畜牧業用地納入規劃,城市總體規劃也缺乏與農業農村用地相銜接,畜牧業用地難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生產的發展。
2、3 畜牧業用地限制嚴格。據調查,各地都劃有禁養區,而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大多面臨無地可遷的境地;另外,外遷規模場的用地條件也很不理想,地理位置差、遠離水源、交通不便。個別地方土管部門對現有畜牧業用地的多加限制,稍有不慎就被徵收土地佔用費,要求建設畜禽養殖場不得破壞耕作層,不得硬化地面,甚至不得建院牆,只能用石棉瓦、油氈紙等建材建造簡易棚,畜禽舍建築質量差,難以抗禦大風、洪水等自然災害。
2、4 拆遷政策不到位。已劃定畜禽禁養區內的養殖場,在關停或搬遷的過程中,因一些地方的政策不到位,拆除的經濟損失難以補償,而且缺乏配套的安置用地,養殖場多因沒有合適的土地和缺少資金,導致積極性不高。
3、指導思想和需求預測
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新農村建設為目標,按照市委市政府發展特色、生態農業的具體要求,在保護好基本耕地的前提下,保障畜禽養殖用地,做到依法用地、科學用地,建設生態、健康養殖基地,實現畜牧業可持續發展。
用地原則:一是堅持保護基本農田,在非特殊因素下堅持做到不使用基本耕地;二是堅持科學規劃、節約用地、科學用地、合法用地;三是堅持建設生態養殖基地,充分考慮用地方式、空間布局對環境和土地的影響,把畜牧業發展和飼養環境治理相結合;四是堅持依法用地,使用期滿,嚴格按照《畜牧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辦理。
2006-2020年畜禽養殖用地需求預測:2020年全市養殖136.57萬頭標准畜,新增66.08萬頭標准畜,規模化飼養比重佔90%,需用地4675.53公頃,比2006年遞增10.44%。需新增養殖用地3510.67公頃,年均新增250.76公頃。
4、對策與建議
4、1 提高認識,增強發展畜牧業的緊迫感。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畜牧業已成為新農村建設、農民增收的重要的產業。發展現代畜牧業,可延伸產業鏈,還能為農村剩餘勞動力提供新的就業崗位,並通過提升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擴大市場佔有份額,增加效益。發展現代畜牧業,實現規模化、標准化養殖,必然涉及到用地問題。因此,要進一步提高解決畜牧業用地對發展現代畜牧業必要性的認識,認真調查研究,制定出多種途徑、多種方式、多元化地解決畜牧業用地的思路、方案和有關政策措施。
4、2 創新思路,實現畜牧業發展與用地雙贏。對糧食產量低、質量差的山區耕地及荒坡、荒灘地,或不適宜發展經濟作物的地方,盡可能滿足畜牧業用地,逐步發展成為現代畜牧業的示範區和規模養殖基地,促進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同時,要按照城鄉統籌發展要求,合理劃定畜禽養殖的禁(限)養區,不能隨意擴大范圍,對確需搬遷的規模養殖場,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也盡快確定新的養殖地點和用地指標,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場的梯度轉移。在可用於養殖的坡地、荒地、林地上,積極引導、鼓勵並出台相應的政策措施,扶持經濟發達地區的規模養殖場逐步向經濟相對不發達山區搬遷,緩解畜牧業用地不足的矛盾。
4、3 運用政策,統籌解決畜牧業用地矛盾。從調查情況看,越是經濟發達地區,發展畜牧業的潛力也越大,用地矛盾也越突出。為此,必須在政策上加以扶持。一是明確將畜牧業用地指標列入農業用地的總體規劃,按照《土地管理法》的有關規定,將畜牧業用地與農業用地在政策上同等對待,每年有計劃地安排一定數量的畜牧業專用地。二是鼓勵各類畜牧用地按健康養殖要求合理布局,大力推行畜牧業與種植業、林果業有機結合的養殖方式,允許在耕地、山地、園林中建設相應的配套養殖場,既實現養殖場糞污的資源化利用,又節省成本。
4、4 創新模式,發展節約用地畜牧業。運用先進的畜牧科學技術,研究節地養殖技術。一是探索多層圈舍飼養技術。借鑒多層雞舍的籠養原理,採用機械化設備,按照不同畜禽飼養要求,改單層為多層圈舍,向高空要土地,發展立體養殖。二是研究畜禽散養新技術。探索不同畜禽最適合不同土地條件下的散養技術,包括利用低坡度的草坡、果園、茶園和竹園養殖技術等,盡可能少建或不建硬化設施的圈舍,節約用地。三是探索臨時設施養殖技術。對快速育成的畜禽,利用不同季節,設計各種就地取材的簡易圈舍,應用現代技術發展畜牧業,實現養殖與種植的有機結合,提高有限土地的使用率
⑷ 請問關於養殖雞羊牛的市場調查報告的內容有哪些
你可以去畜牧局去咨詢一下,包括國家政策法規,還有一些數據統計等他們那都有,實在不行,你可以去你周邊的一些大市場了解情況!
⑸ 如何寫一篇關於某鄉鎮或村莊的畜牧業調查報告(要詳細)
調查報告的寫法
調查報告的撰寫格式
Ⅰ 調查報告的寫法,包括標題、署名、正文。篇幅:3500-5000字。
1.1 標 題: 三種寫法。
① 標題是文章標題的寫法(如:《西部企業生態立旗「一石三鳥」》,《某某市蔬菜的品種結構問題》,《興「母親水窖」工程 擺脫缺水窘境》)。
② 標題是類似於公文標題的寫法(如:《某鋼廠技術供應處實行經濟責任制調查》,《關於農村信用社業績的調查報告》,《對內蒙古生態移民面臨問題的調查》)。
③ 正副標題寫法,一般是正題揭示主題,副題寫出調查的事件或范圍。(如:《 振興經濟要靠科學技術——包頭市依靠科技人員發展工業的調查》。)
1.2 署 名: 標題下面要署名,即寫姓名、年級、班級。
1.3 正 文: 由兩個部分構成,即 前言;調查報告的主體。
1.3.1 前 言:扼要說明 調查的目的;時間、地點;對象或范圍;做了哪些調查;本文所要報告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這一部分,主要是介紹基本情況和提出問題,寫法可靈活多樣。
1.3.2 調查報告的主體:主要是對事實的敘述和議論。 一般把調查的主要情況、經驗或問題歸納為幾個問題,分為幾個小部分來寫。每個小部分有一個中心,加上序碼來表明,或加上小標題來提示、概括這部分的內容,使之眉目清楚。
Ⅱ 調查報告的撰寫格式
題 目
姓 名
( 經濟管理學院 2001級 經濟學專業 )
前 言
一、
1、
①
②
③
2、
3、
4、
二、
三、
樣稿:
淺談日照市畜禽養殖用地現狀與對策
我國人多地少,土地資源奇缺,國家因此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規保護基本農田,而發展畜牧業又是建設新農村、解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發展畜牧業必須佔用土地,這就形成了畜牧業發展與保護基本農田的矛盾。為正確處理矛盾,做到科學用地,合理合法用地,保障全市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近期我們對全市的畜牧養殖用地進行了調查,現報告如下。
1、全市畜禽養殖用地的現狀
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畜牧業。2006年全市畜牧業實現產值26.18億元,占農業總產值23%,農民人均牧業收入1599元,畜牧業已成為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但面對土地資源奇缺的實際,特別是加快城市化、工業化進程和以規模化、小區化為標志的畜禽養殖方式的轉變,畜牧養殖用地矛盾日益突出,成為制約畜牧業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
據國土資源部門提供的2005年數據:全市土地總面積534799.19公頃。其中農業用地433219.79公頃,佔81%;建設用地70652.37公頃,佔13.21%;未利用地30927.03公頃,佔5.78%。
農業用地中,耕地230449.7公頃,占農業用地的53.2%,(其中灌溉水田佔2.29%;水澆地佔14.2%;旱地佔34.63%;菜地佔2.13%)園地58387.22公頃,佔13.48%;林地81461.53公頃,佔18.8%;牧草地0,其他農用地62921.34公頃,佔14.52%。
建設用地中,居民點及工礦用地55001.12公頃,占建設用地的77.85%;交通運輸用地5283.8公頃,占建設用地的7.48%;水利設施用地10367.45公頃,佔14.67%。
據畜牧部門統計,2005年底全市大牲畜存欄10.07萬頭,生豬存欄67.32萬頭,羊存欄75.41萬只,家禽存欄1730.2萬只,兔存欄180.02萬只,特種經濟動物存欄38.51萬只,按照山東省地方標准換算(每頭奶牛佔地30㎡,每頭肉牛20㎡,只雞0.8㎡,只鴨1.1㎡,只兔0.5㎡,只羊5㎡,頭豬10㎡),2005年全市養殖標准畜70.49萬頭(標准畜換算標准:1頭牛=5頭豬=6隻羊=75隻禽=50隻兔),用地應為2767公頃,而2005年的初步調查畜禽規模養殖用地有1161.16公頃,占養殖用地的42%,這表明全市58%的畜禽養殖仍在家庭院落。據調查,10多年前佔用的畜牧業用地以耕地為主,近幾年隨著對耕地的保護,畜牧業用地開始向山坡地和旱薄地轉移。畜禽養殖用地基本屬於分散安排的格局,各村在村外都建有大小不同的養殖小區(場)。2005年底統計,全市擁有規模飼養場15921個,養殖小區1194個,養殖用地1161.16公頃。其中使用旱耕地佔42.2%;園地佔18.8%;林地佔16.7%;其他地(舊房、舊學校等)佔22.2%。
2、存在的問題
2、1 認識不足。部分干群對發展畜牧業的認識不到位,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到發展現代畜牧業對延伸農業產業鏈、轉移農村勞動力及農民增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對切實解決畜牧用地問題力度不夠大。
2、2 土地總體規劃沒有畜牧業用地。隨著科技的進步,標准化、規模化生產會逐步取代家庭養殖模式,走向「出村入區」的飼養模式,畜禽養殖用地需求也會越來越大,而多年以來的農業用地規劃大多以種植業為主,沒有把畜牧業用地納入規劃,城市總體規劃也缺乏與農業農村用地相銜接,畜牧業用地難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生產的發展。
2、3 畜牧業用地限制嚴格。據調查,各地都劃有禁養區,而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大多面臨無地可遷的境地;另外,外遷規模場的用地條件也很不理想,地理位置差、遠離水源、交通不便。個別地方土管部門對現有畜牧業用地的多加限制,稍有不慎就被徵收土地佔用費,要求建設畜禽養殖場不得破壞耕作層,不得硬化地面,甚至不得建院牆,只能用石棉瓦、油氈紙等建材建造簡易棚,畜禽舍建築質量差,難以抗禦大風、洪水等自然災害。
2、4 拆遷政策不到位。已劃定畜禽禁養區內的養殖場,在關停或搬遷的過程中,因一些地方的政策不到位,拆除的經濟損失難以補償,而且缺乏配套的安置用地,養殖場多因沒有合適的土地和缺少資金,導致積極性不高。
3、指導思想和需求預測
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新農村建設為目標,按照市委市政府發展特色、生態農業的具體要求,在保護好基本耕地的前提下,保障畜禽養殖用地,做到依法用地、科學用地,建設生態、健康養殖基地,實現畜牧業可持續發展。
用地原則:一是堅持保護基本農田,在非特殊因素下堅持做到不使用基本耕地;二是堅持科學規劃、節約用地、科學用地、合法用地;三是堅持建設生態養殖基地,充分考慮用地方式、空間布局對環境和土地的影響,把畜牧業發展和飼養環境治理相結合;四是堅持依法用地,使用期滿,嚴格按照《畜牧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辦理。
2006-2020年畜禽養殖用地需求預測:2020年全市養殖136.57萬頭標准畜,新增66.08萬頭標准畜,規模化飼養比重佔90%,需用地4675.53公頃,比2006年遞增10.44%。需新增養殖用地3510.67公頃,年均新增250.76公頃。
4、對策與建議
4、1 提高認識,增強發展畜牧業的緊迫感。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畜牧業已成為新農村建設、農民增收的重要的產業。發展現代畜牧業,可延伸產業鏈,還能為農村剩餘勞動力提供新的就業崗位,並通過提升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擴大市場佔有份額,增加效益。發展現代畜牧業,實現規模化、標准化養殖,必然涉及到用地問題。因此,要進一步提高解決畜牧業用地對發展現代畜牧業必要性的認識,認真調查研究,制定出多種途徑、多種方式、多元化地解決畜牧業用地的思路、方案和有關政策措施。
4、2 創新思路,實現畜牧業發展與用地雙贏。對糧食產量低、質量差的山區耕地及荒坡、荒灘地,或不適宜發展經濟作物的地方,盡可能滿足畜牧業用地,逐步發展成為現代畜牧業的示範區和規模養殖基地,促進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同時,要按照城鄉統籌發展要求,合理劃定畜禽養殖的禁(限)養區,不能隨意擴大范圍,對確需搬遷的規模養殖場,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也盡快確定新的養殖地點和用地指標,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場的梯度轉移。在可用於養殖的坡地、荒地、林地上,積極引導、鼓勵並出台相應的政策措施,扶持經濟發達地區的規模養殖場逐步向經濟相對不發達山區搬遷,緩解畜牧業用地不足的矛盾。
4、3 運用政策,統籌解決畜牧業用地矛盾。從調查情況看,越是經濟發達地區,發展畜牧業的潛力也越大,用地矛盾也越突出。為此,必須在政策上加以扶持。一是明確將畜牧業用地指標列入農業用地的總體規劃,按照《土地管理法》的有關規定,將畜牧業用地與農業用地在政策上同等對待,每年有計劃地安排一定數量的畜牧業專用地。二是鼓勵各類畜牧用地按健康養殖要求合理布局,大力推行畜牧業與種植業、林果業有機結合的養殖方式,允許在耕地、山地、園林中建設相應的配套養殖場,既實現養殖場糞污的資源化利用,又節省成本。
4、4 創新模式,發展節約用地畜牧業。運用先進的畜牧科學技術,研究節地養殖技術。一是探索多層圈舍飼養技術。借鑒多層雞舍的籠養原理,採用機械化設備,按照不同畜禽飼養要求,改單層為多層圈舍,向高空要土地,發展立體養殖。二是研究畜禽散養新技術。探索不同畜禽最適合不同土地條件下的散養技術,包括利用低坡度的草坡、果園、茶園和竹園養殖技術等,盡可能少建或不建硬化設施的圈舍,節約用地。三是探索臨時設施養殖技術。對快速育成的畜禽,利用不同季節,設計各種就地取材的簡易圈舍,應用現代技術發展畜牧業,實現養殖與種植的有機結合,提高有限土地的使用率
⑹ 肉牛養殖調查報告
一、項目名稱
xx縣無公害肉牛產業化項目
二、項目實施的目的意義
xx是一個五山半水四分半田的農業縣份,農牧資源十分豐富。 2004 年全縣肉牛飼養量 35 萬頭,肉牛業產值 12.94 億元,占畜牧業產值的 60.84% ,畜牧業已經成為發展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但是,目前這一產業中還面臨著品種退化,養殖粗放,缺乏深加工拉動,效益不高,產業大而不強,缺乏競爭等問題,尤其是加入WTO後隨著國際國內市場的變化,急需我縣的肉牛產業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移,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轉移。因此,以品種改良和無公害養殖為主要突破口,輔之以深加工,實施無公害肉牛產業化項目,其目的就是通過該項目推動我縣肉牛業向產業化發展並進一步做大做強,使全縣更多的農戶通過肉牛養殖增收致富,意義十分重大。
三、項目產業基礎
肉牛(一)基本情況
肉牛1 、肉牛養殖基礎好、規模大、專業化程度較高
畜牧業特別是肉牛養殖業多年來一直是我縣的主導產業之一。現在,賓縣已成為黑龍江省肉牛養殖第一大縣,全國重要的商品肉牛生產基地。 1992 年被國家農業部確定為全國秸桿養牛示範縣, 1996 年被評為全國秸桿養牛十佳縣, 1998 年被省政府命名為科教興牧先進縣。 2004 年全縣肉牛飼養量 35 萬頭,其中 90% 以上為改良牛,肉牛質量全省最好,改良面全省最高。
存欄 26.2 萬頭,年出攔 10 萬頭。全縣 17 個鄉鎮鄉鄉都有肉牛養殖,其中有5個肉牛集中規模養殖鄉鎮,肉牛育肥小區 43 處。年飼養 10 頭以上肉牛的規模養殖戶 3300 戶,年出攔 50 頭以上肉牛養殖戶 350 戶,年出攔百頭以上的養殖戶 240 戶,年出攔 500 以上的養殖戶 4 戶。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的肉牛養殖已成為我縣肉牛養殖業的主導趨勢。
2 、肉牛養殖在農業中所佔比重大、位置重要
2004 年,賓縣農業總產值 36.36 億元,畜牧業產值 21.27 億元,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產值的 58.5% ,肉牛業產值 12.94 億元,占農業產值的 35.6% ,占畜牧業產值的 60.84% 。也就是說,賓縣的畜牧業已佔農業的半壁江山。而肉牛業又佔到整個畜牧業的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