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社群運營應該怎麼做,從哪方面入手
在我看來,一個合格的社群運營人員離不開四個方面,而這四個方面也是針對於社群管理方面來講
一、社群的價值
在創建社群時,我們並不著急拉人,搞互動,首先我們要思考的是我創建的這個社群能夠給我的用戶,我的群友帶來什麼價值,有了這個價值觀,才方便我們去做目標創建,有動力可依。
用戶加入社群後,我們能提供什麼,能夠解決用戶什麼痛點。社群的價值可以決定用戶選擇群的一個標桿,同樣也可以篩選出部分符合價值觀的用戶來。
二、社群的門檻
一個優質的社群是一定要有門檻的,門檻的意義不光在於提升進群的難度,從而篩選出第一波准用戶,更重要的是門檻可以提高用戶的重視程度,起到約束作用,這在日後管理社群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如果我花了錢進社群,那我一定會格外珍惜這個社群,一定嚴格遵守群規定,積極的和群產生任何互動,那這就是門檻的作用。
目前門檻分為兩種:付費和免費。付費形式的可以是年費或者永久的,另外也可以是報名某項課程了才可以入群的形式;而免費的包括轉發海報或者需要填寫問卷調查等等。不論付費還是免費,也不論是何種形式,歸根結底就是要利用門檻有效的約束用戶的部分行為,使其和當初建群時的價值觀一致
三、社群的規則
在不斷拉人的過程中,必然要通過一系列的行為規范進行管理,這就是社群規則。社群門檻是在入群之前進行區分和約束,而社群門檻是在成功入群之後才進行生效的。
社群規則包括很多,行業不一樣,規則也大不相同,但主要幾點還是互通的。社群告知、群簡介、福利、昵稱、進群的自我介紹等等。這些通常可以第一時間傳遞給用戶。
四、社群的kol
有人要問了,為什麼會有這個崗位呢?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無法同時管理N個群,這時候就需要幫手了,而這個幫手就是社群中的kol資源。如果用機器代替,必然沒有kol效果好,畢竟機器沒有溫度,沒法進行感情的維護。另外,如果出現輿情危機了,機器是無法替代處理的。
Kol資源在社群中有一定的話語權和信任基礎,能夠輔助群主、代替群主進行管理工作,可以從已有的好友中選出,也可以額外培養,同樣,這部分人也要有激勵和淘汰制度來約束,防止僭越行為。
總結梳理:社群運營可以從這幾方面入手:
1、社群價值觀樹立
2、社群門檻的設置
3、社群規則的建立
4、社群kol的培養
B. 社群營銷的案例有哪些
第35回 白玉釧親嘗蓮葉羹 黃金鶯巧結梅花絡 第36回 綉鴛鴦夢兆絳雲軒 識分定情悟梨香院
C. 社群營銷怎麼做
如何做好社群營銷?社群營銷五步法,助你打造一場犀利的社群營銷!
整個閉環的流程大致是這樣的:
社群營銷
社群運營,就是利用社群和用戶建立、維護好關系,並最終達成讓商業價值最大化的目的。而商業價值的體現,可能會體現在社群規模、社群成員活躍度、社群轉化率、GMV等指標上。
社群的意義,從公司角度來看可以分為2類。
一類,社群本身就可以完成一種商業模式閉環(或者說社群可以獨立成為公司業務一個渠道,和原有模式互不幹擾)。
例如某電商公司,有年營業額幾千萬的天貓店,但是老闆開始搭建自己的社群,沉澱電商流量到社群,並通過社群進行用戶維護,然後通過社群進行復購。
這類社群有著自身完整的業務流程,與原業務互不影響,獨立運營。
另一類,是作為商業模式中的一環。
比如某公司新上線某母嬰類產品,正在MVP測試階段,需要一批寶媽種子用戶。如何快速低成本的招募到精準的種子用戶,與寶媽群體建立聯系,社群正好可以滿足這個需求。
這個寶媽社群就作為這個項目中的一環,為項目上線提供協助。等到項目測試完畢,產品有了穩定用戶來源,這個社群作為商業模式中一環的使命可能也就結束了。
以上主要介紹了對於公司而言,運營社群的主要意義。但是其實稍微分析一下,但是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社群,運營的核心都是「與更多用戶建立更緊密的關系」。
D. 如何做好社群營銷推廣
如何去設置一個社群圈子?
1、明確目標:我們這群人要做什麼?
90%的群並沒有明確什麼目標!比如「互聯網資源對接群」、「北上廣深同城相親會」、「全國程序員交流群」…… 很多運營建了這類群,就開始瞎聊了,他們認為,互聯網這么方便,人跟人之間可以互相勾搭,加微信,發名片,設置備注名稱,然後就自由對接了。然而並沒有,除了極少數人在泛加好友外,群員幾乎0交流。並不是人們懶,不願主動交際。而是在人的潛意識里,對於社交是有心理防線的,當他不了解一個人或沒興趣的時候,當他覺得無法為自己提供價值的時候,為什麼要添加呢?但是你會發現,如果群里一個人站出來分享,往往就會被人關注並主動添加,因為大家從他身上看到了價值。
什麼是明確目標?比如一個品牌發起的一場夜跑活動,聚起了一群夜跑愛好者,定時間定場地完成一場夜跑,那麼這個群體的目標很明確。比如一部電影,導演把演員、編導、執行導演、劇務、燈光、宣傳策劃等人找齊,組了一個100多人的劇組,要在3個月內拍完一部電影,這個目標也很明確。 比如一個詩歌愛好者,找到了學校裡面上百個對詩歌感興趣的同學,組了一個社群,發起早晨8點到教學樓某個位置讀詩的活動,這個目標也很明確。
2、設置管理
目標是目標,藍圖是藍圖,願景是願景,還是得有實實在在去執行的人,所以設置一個社群,就必須配備管理。這個管理並非就一個群主,目前社會上還沒有專職群主崗位,因為這樣投入也不值得,所以大部分都是兼的。但很多社群往往就設置一個群主,這個時候,創建人就會孤掌難鳴了,群內說話經常沒人回應。為什麼不設置多幾個副的,還有物色幾個活躍的?給予物質激勵。(注意,一定要有激勵,現在的人都很現實。)比如我自己的詩歌交流群:詩想國(很少朋友知道),2014年末創建,現在有近300人,當然我也沒創第二個,群內活躍度尚可。剛開始每周五晚上8點到9點,我會給群員們分享感悟、講段子、吐槽、發艷照。後來發現有幾個特別活躍的,我就讓他們當了管理員,慢慢發現,群里有發小廣告,他們都幫我踢了,有誰申請進來,如果不對勁,他們就拒絕了。當然,現在我已經不怎麼管理,打算把群主轉出去了。
①、定期話題討論:
這個話題是什麼?我這里沒有答案,每個品牌和自媒體的調性都不一樣,討論的自然不一樣。但不管什麼話題,我覺得並不是說今晚群主跳出來說我們討論一下「論聶榮恆和吳亦凡的顏值高低」這樣就完事的,這樣得來的效果反而只有幾個人瞎扯。我認為定期話題討論應該具備一定的儀式感,比如今天我們預告明天晚上21:00—21:30分將討論一個什麼樣的話題,並選取積極發言的給激勵,讓群員有一定的心理期待與動力。另外,群內的活躍分子和KOL,可以鼓動他們一起參與說兩句,對討論的氛圍都會起到很好的效果。最後,將選取優質的討論結果整理成文,不管是群內發布也好還是自媒體發布也好,都會形成更大的影響。
②、嘉賓互動分享
你可以每周或者每月邀請幾位嘉賓回來針對某個領域的話題進行分享,比如一家花店的,可以偶爾做做花藝技巧的分享;一家飲品類餐飲品牌,做飲品類調制分享……當然這種分享要定時間、方式(語音+文字),互動答疑等,嘉賓的邀請策略還是看自身的資源,也鼓勵從群內挖掘。在社群營銷推廣的概念上來講,嘉賓分享之前,可以做一下相關的推廣預告,比如一個針對大學生學習的自媒體,邀請了一位畢業生分享自身的大學經歷和感悟,這期間通過在各渠道(微信、QQ群、系裡宣傳、班級宣傳、社團合作宣傳、學校官微等)預告推廣,積累了大約十個微信群,然後再通過社群小助手等管理技術,讓這十個群(5000人)都能截取到嘉賓的分享語音或圖像文件等。通過類似此類的社群營銷,循環往復,為公眾號增長粉絲,有了一定數量的粉絲群體,再植入商業贊助、廣告變現和資源對接,完成一個社群營銷的閉環。
③、讓群員獲得參與感
「參與感」這個概念小米有提出來,方式就是聚焦起一群核心種子用戶,為企業品牌產品的研發提供其使用反饋、意見,並在這個過程里,自然而然地成為品牌宣傳的一個渠道。
前文講到,社群並不是微信群,微信群只是交流載體,理想的社群是獲得歸屬感的,而參與感是獲得歸屬感的前提。比如一間餐飲店,可以建立「一起做吃貨(暫命名)」、一個護膚品品牌,可以建立起「新品試用群(暫命名)」,通過定期產品試吃/試用,給予產品反饋,甚至讓他們參與進來給產品命名、拉投票等。
④、線下互動沉澱
互聯網是相對陌生和虛擬的,前文講到,一群陌生人聚在一塊,真的很難聊些什麼的。做社群就像談戀愛,兩個人如果線上認識,剛開始聊蠻有熱情,如果不實際見面,很快就冷淡了。在建立社群歸屬感的基礎上,還需要培養社群員的視覺、聽覺、觸覺記憶,只有真正從網友成為朋友,才會有繼續交流下去的更大可能。就像大學新生入學,建立了一個班級群,但大家還沒見過面,沒有共同記憶與話題,沒有印象,從一開始的胡扯熱情,到後面漸漸沉默,但是一旦開了新生見面會,並且在日後的生活中經常交流,那麼話題就多了,即便不在群里聊,大家也會約出來聊。比如一個青年社區,針對年輕職場群體,有自己的線上社群,隔三差五在自己社區內搞活動;比如一個書畫坊,針對收藏者和書畫藝術家,有線上社群,隔三差五的在自己店裡做沙龍;久而久之,在他們各自完成商業目的與個人目的之餘,並且能使得彼此對這里有一種記憶歸屬。我覺得這樣的社群是好的。
E. 如何建立有效的社群營銷方法
首先你來要知道什麼是一個有效源的社群營銷:簡單的理解就是,找車目標用戶的需求點,通過微信等互聯網工具,把他們吸引過來,形成一個圈子,然後輸出價值,獲得認同,成為用戶,進而產生裂變,復制。
建議從這幾點入手:
學做社群營銷的步驟:
1:「進群邀約」,解決種子客戶的問題。
2:「塑造價值」,解決產品服務的問題。
3:「深度鏈接」,解決用戶的信任問題。
4:「超值服務」,解決資金流轉的問題。
5:「快速裂變」,解決用戶數量的問題。
6:「跨界融合」,解決生態鏈接的問題。
希望能幫到你。
F. 什麼是社群營銷
社群營銷是在網路社區營銷及社會化媒體營銷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用戶連接及交流更為緊密的網路營銷方式。網路社群營銷的方式,主要通過連接、溝通等方式實現用戶價值,營銷方式人性化,不僅受用戶歡迎,還可能成為繼續傳播者。
建立和運營網路社群的條件包括:人力和資金、內容和服務、時間和耐心、產品及營銷模式等。其運營模式和流程,與一般的SNS營銷並無原則性差別,但對溝通和服務方面有更高的要求,而不是簡單的通過社交網路實現「內容營銷」。
(6)結合實例簡要分析社群營銷的基本步驟擴展閱讀
社群營銷的好處:
1、低成本高收益
對於任何的企業而言,追求低成本投入,高收益的做法是很普遍的,也是很關鍵的。社群營銷這種模式可以實現低成本投入,回報是比較高的,較傳統銷售方式更有優越性。該營銷模式把購買與傳播進行結合,拉動市場帶給企業更多的福利。
2、讓企業收益猛增
社群營銷通過營造場景讓更多客戶了解到商品價值,結合社群平台溝通,讓客戶與商家相互了解甚至成為朋友。對於客戶的需求,商家可以了如指掌,這樣可以把商品做到客戶心裡,交易量自然上升很快。
3、輕松實現良性口碑傳播
社群營銷可以建立商家與客戶溝通的橋梁,在銷售過程中兩者可以成為朋友,商品自然得到大家重視。在社群營銷環境中,商家的商品很容易形成良好的口碑宣傳。有了如此好的口碑,自然商家會得到更多的訂單。
4、傳播更高效
社群營銷建立後,商家的商品活動可以得到群成員的口口相傳,以群內現有人員去進行宣傳,呈現出分列式推廣,讓企業得到更多的客戶資源。其實這就是互聯網環境下催生出的社群營銷的價值所在。
G. 如何做社群營銷
1.引流-找尋領頭人(KOL)
社群營銷並不是沒有針對性和目的性的「海投」,只是要鎖住特殊群體。要想做到這一目地,較為好用的社群營銷方法是在引流這一階段,對社群中的一些KOL用戶做重中之重服務項目。評定這類KOL用戶的規范能夠 從三個層面進行:是不是對產品更掌握,有更廣的信息內容來源於;是不是具有很強的人際交往能力和人際交往方法;或是是不是得到重特大殊榮、接納過電視台節目采訪這些。
由於在一般狀況下,KOL可以意味著社群的總體需求,而服務周到一個KOL,則能夠 間接性危害到一百個乃至大量的社群組員。從營銷推廣效果分析看來,這類KOL用戶通常能夠 推動社群內的別的組員活躍性社群,進而催產大量內部KOL,吸引住大量新用戶,減少公司社群營銷的經營成本。
2.獲客-高質的內容輸出
做為社群運營者要確立,即然用戶進到社群,那麼其關鍵目地還是要掌握產品的基本信息。因此,社群營銷方法的第二點是要保證輸出的內容一定要緊緊圍繞產品進行,而怎樣保證高質的內容輸出,能夠 延伸的點包含產品優點、產品作用、產品操作方法等。高質內容輸出的最後目地是要推動社群的人氣值,提高用戶黏性,那樣既能存留又能為事後的轉換做鋪墊。
3.轉換-主題活動營銷 競爭對手分析
不管何時,主題活動營銷都自始至終適用各種各樣營銷方法,是出眾的轉換方法之一,社群營銷都不列外。此外,相關社群營銷方法的最終一點便是要學好做競爭對手分析,俗話說得好「事實勝於雄辯」,針對競爭對手歷經不斷實驗小結出去的工作經驗,應當揚長補短,健全本身。因而,提議公司能夠 選用一些技術專業的輿情分析手機軟體,可完成對製造行業競爭對手產品、服務項目、銷售市場等新項目的實時監測,為公司出示對競爭對手競爭戰略剖析的全方位數據信息,完成競爭對手的比照管理方法剖析,協助公司完成業務流程自主創新。
H. 社群營銷是什麼,淺談如何做好社群營銷
那麼什麼是社群呢?社群是基於一個興趣,一個類別,一個文化為載體回的集合圈。不同於社區答,社群的范圍空間更廣,不僅是線下鄰里,區域。更活躍於線上的社交平台,交友軟體、貼吧、知乎等平台場景,通過以某一個興趣愛好或文化背景為載體的鏈接,將同頻的人聚合在一起成為社群。
最近我們經常能聽到,某某產品通過社群團購賣了啥的貨,為什麼會社群突然火了?為什麼社群能賣這么多的貨?是偶然嗎?還是必然?說到這里,我們就需要深入思考這背後的邏輯
2020社群營銷運營架構與管理方法技巧實戰軟文廣告入門到精英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