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走出國門,當格力遇到海爾,誰是真正的世界名牌
格力新的下鄉空調雖然沒有上市,但是宣傳單頁上已經有機型的樣子出來了。一共是兩款,我一看到就非常眼熟原來是跟海爾的兩款高端機的樣子幾乎是一模一樣的,就是面板的顏色是白色的中間加了一條橫線,仿的就是海爾的智慧風和節能風,海爾的機型其中就是這兩款最為暢銷。可惜格力老是自稱為老大,不知道為什麼要仿照海爾的機型。格力老大難道就沒有一個像樣點的機型讓自家拿出手了嗎?
家電版"三聚氰胺事件"恐上演 美的冰箱虛標家電版"三聚氰胺事件"恐上演 美的冰箱虛標能效能效家電版"三聚氰胺事件"恐上演 一開電源電表狂轉 美的空調能效作假驚人
Ⅱ 求海爾家電市場調研報告 誰知道怎麼寫
海爾集團管理調研報告
海爾集團企業管理調研報告 第一部分 集團發展一,集團前身 海爾集團總部位於山東省青島市. 其前身是隸屬於青島二輕局家電公司的青 島電冰箱總廠.1984 年,該廠有員工 820 人,年生產電冰箱 740 台,銷售收入 348 萬元,固定資產 500 萬元,年虧損額 147 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 4200 元, 出口為零. 青島電冰箱總廠的前身是 1955 年組織起來的一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1959 年,隨國民經濟的改組和調整,過渡為合作工廠——青島電機廠(後改名為東風 電機廠) ,主要生產交直流電動機,電葫蘆.在研製成功民用吹風機,小台風扇 後跨入家電行業.1979 年先後研製出單缸洗衣機和滾筒洗衣機.為此,在 1980 年 3 月經青島市二輕局批准,青島東風電機廠,青島工具四廠合並成立青島日用 電器廠. 1979-1983 年, 青島日用電器廠共生產了 "白鶴" 牌洗衣機 5.8 萬多台. 1983 年,產品因質量問題被淘汰.此時企業基本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進行傳統, 盲目,粗放式的生產和經營. 1983 年 10 月,根據部,省,市的指示精神,青島日用電器廠著手進行電冰 箱生產技術方面的國內市場考察和生產的准備工作.1984 年 1 月 1 日,經青島 市經委的批准, 企業正式啟用青島電冰箱總廠的名稱. 在對市場考察的基礎之上, 企業決定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 與德國利勃海爾工程有限公司簽訂了電冰箱 製造技術合同.合同於 1984 年 9 月 12 日生效,青島電冰箱總廠成為由輕工部批 準的我國最後一批電冰箱定點生產企業. 1984 年的青島電冰箱總廠,一年內換了四任廠長.12 月份,張瑞敏以這個廠的上級公司 青島家電公司副總經理的身份來到青島電冰箱總廠任廠長. 當時, 企業一副破敗景象, 幾乎一半人想調走,滿車間臭氣熏天.張瑞敏到任後主要干兩件事:一是到附近村子借錢給 工人發工資,二是整頓勞動紀律,制定了有 13 條內容的管理制度,其中一條就是不準在車 間隨地大小便.1984 年企業面臨的環境是,全國生產電冰箱的廠家已有近 100 家,國外產 品蜂擁而入,各種牌號的電冰箱充斥市場,其中不乏有"部優" "省優"產品,競爭十分激烈.青島電冰箱總廠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危機.二,發展階段 回顧海爾集團的發展,大體上分為三個階段. 1,創業階段(1984 年 12 月——1991 年 12 月) 這一階段既是海爾經營史上的創業階段,同時也是以"名牌戰略"為戰略定位,實現中國家電名牌的高速發展階段.在創名牌的戰略定位下,海爾逐漸把一 個區域性的品牌作成了一個全國性的品牌. "質量高於利潤" 成立海爾為貫徹 "名 牌戰略"而採取得經營理念. 1984 年,青島電冰箱總廠從極低點起步,首先對當時的國內 家電市場進行 了調查和分析,認為當時雖有 l00 多家電冰箱廠平分中國冰箱市場,但沒有最優秀,具有導向性,引導消費的名牌電 冰箱.因此將"琴島一利勃海爾"冰箱定 位為最終成為影響並帶領 整個行業市場發展的名牌龍頭產品.因此企業做出了 第一個重大決策——實施名牌戰略,把產品目標,經營管 理和市場營銷戰略定 位在出名牌產品上,這一品牌定位,確立了海爾現在以至未來發展的戰略指導思想,也是它後來者居上的成功基石. 7 年間,青島電冰箱總廠通過轉變觀念,大膽改革,銳意進取,樹立了以市 場為導向的經營意識和觀念, 其核心目標是提高產品質量. 從提高產品質量人手, 建立了新的管理體制和強化了 OEC 基礎管理,轉換企業經營機制,使海爾實現 了由產品生產向商品生產的戰略調整和戰略轉移. 經過整整 7 年穩扎穩打的專業 化生產, 琴島-利勃海爾電冰箱在 1988 年獲得中國電冰箱生產史上第一枚國優金牌,一躍成為中國家電第一名,而最重要的是經過這 7 年的艱苦奮斗,創造和積 累了豐富的現 化管理經驗和理念,積聚了寶貴的無形資產,造就了一支具有海 爾文化精神的員工隊伍,給海爾日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2,超常發展階段(1991 年 12 月——1997 年 9 月) 在這一階段, 海爾以資本營運為核心內容進行規模擴張, 走集約化經營之路, 2 形成了集團式的管理框架.這一階段是海爾以產業擴張為基礎,構造大,優,強 名牌企業集團的超常發展時期.在 1991 年 12 月 20 日,以琴島海爾集團公司成立為標志,海爾完成了由單 一生產型企業到生產經營型企業的轉變,開始從粗放經營轉向集約化經營.1993 年 9 月,琴島海爾集團更名為海爾集團,更改商標為"海爾" ,所屬企業名稱也 全更改為"海爾" .11 月 19 日,青島海爾電冰箱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籌得 資金 3.69 億元,用於海爾工業園的建設.通過上述活動,海爾集團對外完成了 全面有效的轉軌並制, 對內實行了內部改造, 在戰略決策, 經營管理, 資源配置, 科技開發,生產質量,服務手段,文化道德方面進行了實質性的調整,重組合進 一步完善.在這一階段中,海爾集團採用了"聯合艦隊"集團運作模式,使資本 集聚和資本培植向集團化的方向發展,資本營運成為集團發展的主旋律.主要資 本運作的個案有: a. 1991 年 12 月 20 日,兼並青島電冰櫃總廠和青島空調器廠; b. 1995 年 7 月將全國三大洗衣機廠之一的青島紅星電器公司兼並; c. 1995 年 12 月,收購武漢藍波希島公司 60%股份; d. 1997 年 3 月,出資 60%在廣東合資建立順德海爾電器公司; e. 1997 年 4 月收購青島第三制葯廠 80%的股份; f. 1997 年 8 月,兼並山東萊陽電熨斗廠; g. 1997 年 9 月,出資 60%與杭州西湖集團合資建杭州海爾電器公司; h. 1997 年 12 月,出資 59%合資建貴州海爾電器公司(冰箱) ; i. 1997 年 12 月,兼並黃山電子公司. 3,跨國經營階段(1997 年 10 月以後) 在這一階段,海爾提出 10 年規劃,確定了進軍世界 500 強的目標.把企業 經營目標設定為創出中國的世界名牌,成為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 1995 年 5 月 22 日, 海爾集團的海爾中心大樓落成, 以集團總部東遷海爾工業園為標志, 3 海爾進行了發展史上的重大戰略轉移,開始了跨國經營,創世界名牌的二次創業階段.以 1996 年 2 月海爾莎保羅有限公司在印尼雅加達正式成立為標志,海爾集團已成功地實現了 跨國經營,走向世界.從 1997 年開始,海爾在銷售收入,利潤,稅收,集團人數,出口創匯,資本增值能力和勞動生產率方面與前兩個階段相比都有了質和量的飛躍,在產品,技術 和資本輸出方面初步具有了跨國公司的基本素質.海爾提出從現在至 2010 年,要向成為世界 500 強的跨國公司的宏偉目標沖擊,創出世界名牌產品和國際著名跨國公司.海爾認為, 要成為跨國公司就要有自已的國際名牌; 向國外出口和海外企業的銷售收人之和至少佔到集 團總銷售收人的 50%-60%以上;在國際市場進行技術資本輸出;國內國外企業股權多元化 和多國化等等.海爾將繼續實現 3 個 1/3 的市場競爭戰略和走向市場國際化的標准.在今後的 10 年中,大力發展信息產業,比如網路通訊,軟硬體製造業等;發展生物工程. 在家電 業方面不再做大的投入.今後,要使電器行業銷售收入占集團總銷售收人的 1/3;信息行業 銷售收入占 1/2 生物工程行業占 1/6 的比例.在貿易方面,要向綜合商社方向發展.在金融 方面,要有自己的期貨代理公司,證券公司,保險公司,財務咨詢公司等等.從 1999 年開 始要重點建設海外市場.三,經濟指標 海爾集團多年來一直保持很高的發展速度,下表是 1984 年以來的海爾集團 的主要經濟指標.
Ⅲ 家電行業現狀分析
1、二元化市場結構造成供給相對過剩
我國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遠遠落後於城市,而且城鄉收入差距還有日益擴
大的趨勢,這在客觀上造成了中國市場特有的二元化市場結構。一方面城市市場主
要家電產品容量普遍接近飽和,另一方面廣大農村地區卻始終保持著較低的家電保
有水平,家電產品的邊際需求也長期得不到提高。在農民購買力嚴重不足的條件制
約下,家電生產企業只能將精力集中於競爭已非常激烈的城市市場,結果便造成了
城市市場供給相對過剩的現象,價格大戰、概念炒作、囤積居奇等現象成了家電行
業特有的風景。
從家電產品的保有水平來看,我國家電行業未來的主戰場毫無疑問在農村地區
,農村市場蘊含的巨大潛力足以使家電行業再獲得一次高速成長的機會。但基於農
民收入在短期內仍無法迅速提升的現實,預計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國家電市
場仍將維持已有的二元化市場格局,品牌競爭也有進一步加劇的趨勢。
2、家電生產企業經營狀況出現明顯分化
在家電業蓬勃發展的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和20世紀90年代前期,家電
企業幾乎都在巨額利潤的推動下迅速實現了規模擴張。但從20世紀90年代中後
期開始,由於城市市場趨於飽和,家電產品供大於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別是最近
幾年,隨著家電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多數企業的產品價格都有較大幅度的下降,
企業利潤水平也逐年降低,最終導致家電生產企業利潤持續下滑,有的甚至已經出
現了巨額虧損。
事實上,家電業從1998年開始就出現了行業萎縮的現象。而到了2000
年,則更有廈華、廈新等一大批虧損企業浮出水面。在行業整體不景氣的同時,我
們也注意到還有一批企業仍在實現著發展,海爾、美的便是其中的代表。海爾依靠
其多元化產品組合、國際化營銷思路和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
得了主動,實現了業績穩步增長、規模不斷擴大的目標,在不太景氣的家電行業中
成為了一個醒目的亮點。美的則憑借其先進的管理模式和卓越的管理團隊以及不斷
豐富的產品組合,一舉在白色家電和小家電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了家電行
業內最具發展潛力的企業之一。
筆者認為,家電企業目前面臨的困難只是暫時的,如果能夠及早進行有力的兼
並重組並加大產品開發的力度,家電行業仍是一個非常有希望的行業。
3、家電銷售渠道和價格決定機制發生了根本變化
伴隨著生產廠家間的激烈競爭,家電銷售網路也在迅速發生著變化,家電銷售
網路中傳統的百貨商場數量逐漸減少,家電專賣和超級市場則異軍突起。
調查數據表明,目前家電專賣店在全部家電銷售網點中所佔比例高達65%,
在數量上已經成為了家電經銷網點的絕對主體。家電專賣店發展如此迅速,許多業
內人士也頗感震驚。在家電專賣店迅速擴張的同時,企業的銷售分公司和超級市場
也獲得了較快的發展,而作為傳統家電經銷主力的百貨商場數量比例卻在不斷縮減
,有的百貨商場甚至已經放棄了家電經營。調研數據還表明,目前多數家電經銷網
點經營狀況平平,能維持正常經營的網點只佔到總數的七成左右,原因是近幾年來
家電銷售的利潤率不斷降低,特別是經營彩電、影碟機等價格競爭較激烈的品種的
銷售網點,基本上處在薄利經營的境況中。
另一方面,隨著國美、蘇寧、三聯等為代表的家電零售巨頭的崛起,家電產品
的價格決定機制也隨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家電零售商銷貨能力日益增大並具備
了一定壟斷實力的情況下,產品價格已不再由製造商自己說了算了,在零售商規模
普遍較大的中心城市,家電產品的價格決定機制已經開始由製造商單獨制定向製造
商和銷售商協議制定轉變。而且可以預見,隨著網上銷售、會員直銷等先進銷售方
式的逐步開展,家電產品的價格決定機制仍將不斷改變。
4、來自國際品牌的壓力不斷增大
在家電行業大舉擴張的時期,國產品牌以價格和營銷為武器,曾經一度把洋品
牌逼到了市場一隅,彩電、冰箱、洗衣機等主要家電產品國產品牌市場份額長期保
持在85%以上的較高水平,國內家電企業一度幾乎可以不用考慮來自國際品牌的
威脅。
然而從1999年末開始,這一趨勢發生了實質性變化。伴隨著家電產品升級
換代步伐的加快,洋品牌憑借其技術優勢,悄無聲息地展開了對國內市場的反撲。
2000年中,在價格戰此起彼伏的彩電市場上,平均零售價格幾乎是國產同型彩
電一倍的索尼彩電其零售額份額連續數月位居國內市場首位,其中索尼純平彩電在
最初上市的幾個月中市場份額一度佔了純平彩電全部市場份額的80%以上,難怪
業內人士急呼狼來了。
彩電市場如此,其他家電產品市場也如此。2000年中,伊萊克斯在冰箱市
場的月度零售份額一度位居三甲,惠而浦在洗衣機市場的排名也迅速提升,LG、
三星在微波爐市場也逐漸崛起,這些事實都向我們明確無誤地表明了國際品牌已經
開始大舉反撲的嚴峻現實,我國家電行業所面臨的來自國際品牌的壓力正在不斷增
大。
Ⅳ 格力與海爾的問題
國內空調三大來家:格力、美的、自海爾。除了格力主要造空調,附帶造點小家電,美的和海爾都是多元化路線,大小家電都有。而且海爾以冰箱起家,美的以小家電起家,格力以空調起家。現在三者都是知名品牌,但是主營方向還是不同。格力就是靠空調成就的名聲,而美的和海爾空調多多少少是和其他產品一起打造出來的,或者說美的和海爾是家電力的知名品牌,而恰好他們也做空調,於是空調品牌里也有他們了。
營銷上格力確實是首創「區域性銷售公司」模式,在終端市場雄霸。
Ⅳ 如何調查現在熱水器市場消費者的滿意度
想要了解熱抄水器市場消費者的滿意程度還是調查一下的好,,實地調查既費時費力、又存在很多的限制性,所以推薦採用網路線上調查的方式!建議在可問可答調 查網上發布一份關於熱水器市場消費者滿意度的問卷調查!
在可問可答調查網發布關於產品的市場調查問卷,不僅能夠得到有關產品市場情況的數據統計,還能夠宣傳自己的企業品牌。希望對你有幫助!
Ⅵ 家用電器市場調查表。給好評。
空調:合抄資最好的也是貴的,襲排名如下。大金,三菱電機,三菱重工。國產:格力,美的。海信雙模變頻。志高,奧克斯。 個人推薦 :有條件使用大金。經濟實惠選擇海信雙模變頻空調。性價比高。 電視:合資推薦夏普索尼。國產當然就是5大家了。這個建議彩電別太多功能,記住電視就是電視,要的是屏幕好。國產機器一般都是台灣屏,高端機才是進口的屏幕。彩電建議夏普。洗衣機推薦海爾吧。冰箱也推薦海爾。售後一流產品返修率低。電腦自己組裝吧。沒什麼議論的。有什麼疑問可以聯系我。
Ⅶ 社會實踐論文怎麼寫關於海爾專賣店的銷售的。
你好,是實習報告還是調查報告或者論文,方便時告訴我具體要求。
Ⅷ 海爾液晶電視為什麼這么貴,銷量還這么好
因為還達不到量產規模而成本還高,由於輕薄之便必然是主流。
Ⅸ 西門子的洗衣機和海爾比,西門子的優點,海爾的缺點
真不是一句話能說完的,下面是我的職業經驗,可能對你有啟發,更多內容見我的網路空間。
——促銷員職業能力的基本要求:促銷員三要素。
一、 攻擊力。
好酒不怕巷子深是一句老話,但是對於現代商品營銷而言,產品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具備完全的競爭力;各個品牌的產品線都針對消費市場的需求而具有差異化的產品性能和功能特性;而產品的新技術應用和設計通常是走在用戶的產品知識普及之前;尤其處於產能過剩的買方市場的經濟環境,推銷員「人」的作用就越來越重要。可以說產品的競爭性,最後都集中體現在零售終端,而這種體現的程度,則全部取決於促銷員的能力水平。
優秀的促銷員除了在性格上必須是外向型的、具有很強的人際溝通能力以外,尤其重要的是對成功的追求慾望特別強烈。而這一點並非先天性的,完全可以通過職業培訓來達到。攻擊力的動力來自於促銷員的職責,那就是完成銷售目標,我們十年前打開三星白色家電華東市場時就有個口號,叫「數字是人格,目標是生命」,促銷員應該自覺將達成目標當成自己生存的唯一意義。
實例一:有些促銷員在向顧客介紹商品時隨手拿著開票單,時不時提醒消費者「開票好嗎?」就是一種攻擊力的表現,比那些當消費者說「再看看」就輕易放走人的促銷員,一定成交率高。
實例二:有很多銷售機會,促銷員攻擊力強的就能做成生意,例如顧客滿意一款商品,但是帶的錢不夠,促銷員就先自己代墊錢,等送貨的時候一起到顧客家裡,既取回代墊的錢,又幫用戶調試機器,最後與用戶成為朋友,用戶還介紹了親戚朋友來買產品。
實例三:有的促銷員特別善於與賣場的其它品牌公司的促銷員搞好關系,甚至成為促銷員中的大姐大,其它品牌的促銷員都會幫助她完成她每天的銷售任務,這也是一種攻擊力。
實例四:有的促銷員與賣場經理的關系很好,當賣場沒有庫存、或者與顧客協商價格差十幾元錢的時候,促銷員會動員有許可權的賣場經理幫忙開通收銀電腦系統,實現銷售。
以上這些銷售方法都不是品牌公司或者零售賣場的常規方法,但使用常規方法只能實現常規的結果。而只有具備很強攻擊力的促銷員,才會在常規之外找到更多的方法來更多賣掉自己的產品。市場容量是一定的,當你的產品多賣了,別人的產品就少賣了,於是你的市場佔有率(M/S)就上去了。
有的業務員會在小商品市場里物色促銷員,那裡個體戶打工妹攻擊力強,經過培訓,的確能幹。但是全面優秀的不多,因為基本素質不夠,常常在賣場里與其它品牌促銷員大打出手,這種損害品牌的所謂的攻擊力就要不得了。
要麼不做,要做就做第一。做第一的概念要始終貫穿促銷員的全部活動。只有爭做第一,才能保持工作的激情。只有保持高昂的工作激情,才能建立克服困難的信心。有信心就會有攻擊力。
二、銷售技巧。
銷售技巧是促銷員普遍感覺最深奧、難理解,以及最不容易掌握的。
其實任何僅僅從手段上應用銷售技巧都是徒勞的,因為銷售現場和消費者的購物狀態都是動態的,沒有一種固定的模式,而且顧客都不傻,並且現在的顧客防止上當的戒備心理很強烈。如果單純追求技巧,很容易造成事實上對消費者的忽悠甚至於欺騙,最終的結果是顧客投訴和退貨。
真正的銷售技巧是不存在的。只有轉換角色,站在用戶的立場上,才能得到消費者的接受,才有機會推銷產品。
實際上促銷員的角色並非完全的單方面的推銷者,而是應該成為用戶的購物參謀,應當利用自己對產品的了解比顧客多的優勢,根據不同顧客不同的使用需求,推薦適合於顧客的產品,這才是促銷員真正應該起到的作用。有些促銷員性格不是特別張揚,向顧客介紹產品時自己說話很少,但是成交率很高,我稱之為與咄咄逼人性格完全不同的另一類型的「有福相」的促銷員。這種促銷員不是一上來就喋喋不休只管埋頭介紹產品,而是較多詢問顧客的使用環境,例如家庭人口、家居風格、安裝地點、使用對象等等,等顧客介紹完了,她也就大致了解了用戶可能會對那種型號有興趣,於是非常針對性的推薦幾個型號,並且將產品的性能和功能特色一一與顧客的需要相結合,顧客立即認為這就是他想要的產品,於是成交。
江蘇的五星電器家電連鎖,在2006年的時候,曾經組建過一個家電顧問隊伍,在賣場為顧客推薦產品,最後效果不好就終止了。失敗的原因在於這個隊伍名義上是顧客的消費顧問,實質只是將廠家促銷員的產品介紹范圍從一個品牌擴展到賣場所有品牌,並沒有真正理解滿足顧客需求是促銷員立足的最終根本點。這些家電顧問只會推銷產品而不能名副其實做顧客的參謀,也就難怪顧客很討厭她們跟在自己身後喋喋不休了。五星的這個舉措起初名義是對的,因此很可惜。
在為耐克專賣店營業員做培訓的時候,也要求大家從顧客的運動形式需要出發,首先了解顧客買運動鞋是城市道路鍛煉身體跑步用?還是郊遊登山用?還是項目比賽用?還是愛好經典版收藏?並且同時要觀察顧客的衣著風格、色彩搭配、消費檔次,以推薦一百多款耐克運動鞋系列裡面不同功能和價格的款式給顧客。一方面讓顧客感覺你推薦的款式的確是他需要的,他穿著很舒適,不但會立即買下,以後還會自己或者帶親屬朋友再次光顧;另一方面提高了競爭效率——櫃台對面就是阿迪達斯。
有的促銷員在介紹產品時會很客觀地介紹自己產品的缺點。本來一樣產品就不是十全十美的,而主動介紹自己產品的缺點,消費者就會感覺促銷員很真誠,因此是可以信賴的,就會下決心購買。其實促銷員始終是客觀介紹產品的,關鍵是這種客觀如何讓顧客體會到並且接受,這其中如果說有技巧,不如說還是為顧客負責。
一切為顧客著想,這就是促銷員唯一最有用的銷售技巧。
三、產品知識。
賣什麼吆喝什麼本來是做生意最原始的要求,但是由於促銷員職業的不穩定性,這個行業隊伍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對於具有一定技術含量的產品,很多促銷員連產品的工作原理都不理解。
比如空調產品促銷員,不理解定速壓縮機和變頻壓縮機不同的技術原理,說不明白變頻空調最大的優點是壓縮機沒有定速機啟動和停機的機械噪音,溫度控制幅度只有0.5度,比定速機的2度精確很多,因而特別適合卧室使用的道理,反而自以為顧客對節能感興趣,就片面強調變頻機的節能性,但是又說不明白變頻機對電能的高效率利用的節能原理。於是顧客買回去一看壓縮機怎麼老是不停機,以為是機器故障,或者認為促銷員說節能是騙了他們,於是要求退機。
比如賣平板電視機的促銷員,不知道液晶為什麼適合於中小屏幕,是因為可以較低成本做到較高的物理解析度,而等離子完全沒有運動圖像的拖尾現象,感官效果好於液晶,因此除了大尺寸、高解析度當然要選擇等離子以外,中小尺寸對解析度要求不高的也可以選擇等離子。弄得顧客在賣場面對平板電視困惑不已,以為等離子與液晶相比屬於淘汰產品,但同時又不明白為什麼大屏幕的電視機還是採用等離子屏幕的為主。關於液晶電視機的解析度,也說不明白高清標准1366×768觀看電視節目和普通DVD足夠,而全高清標准1920×1080的電視機需要藍光DVD播放機以及藍光格式碟片才能享受到全高清效果。很多顧客買了全高清解析度的機器回去看電視,回來問這個電視機要怎麼調才能看到電視節目的全高清效果?等等不一而足。
有一次問賣攝像機的促銷員,磁帶、快閃記憶體、光碟儲存介質到底對攝像機產品來說有什麼不同,他告訴我那是產品在換代而已,我又問那為什麼電視台的專業攝像機一直還在用磁帶?他就答不上來了。他不知道不同儲存介質的儲存容量和存取速度大不相同,區別適用於不同使用需求和環境設備條件的用戶。
賣冰箱的促銷員,對電腦溫控冰箱的觸摸式調節按鍵的原理不了解。顧客問這種觸摸按鍵會不會漏電電死人啊,他答不上來。很多冰箱品牌都有多循環多溫區的高檔產品,一直都賣不好,與促銷員不能清楚介紹產品的技術原理,以及所帶來的產品優點極其有關。
以上實例說明,促銷員本來是要通過將產品的優點介紹給用戶來實現銷售的,由於自己對產品知識的不了解,甚至不懂裝懂憑感覺亂說,反而失去顧客信任,做不成生意。
有的促銷員很聰明,知道要達成銷售金額目標,與其做單品價格低的型號靠數量取勝,不如做單品價格高的高檔品,還不累人。於是問我怎樣把高檔品銷量做上去?我說唯一的辦法,是你自己首先要取得賣高檔品的資格。高檔品消費群都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識和生活修養的顧客,起碼你的知識與修養水平要與其相當,才能獲得與顧客對話的資格和機會。反過來看凡是高檔型號賣得好的促銷員,一定是講究儀表,談吐得當,對現代產品使用知識比較豐富的促銷員。
有一些喜歡動腦筋的促銷員,會結合使用常識來豐富自己產品的賣點。例如有一次為顧客試機冰箱,開箱後發現冰箱冷藏室一塊擱板由於運輸顛簸里端脫落,呈外高內低的斜置狀態。這台冰箱擱板兩邊內膽上的擱架條是前後兩段組成。用戶問這種設計會不會擱板經常脫落?促銷員隨機應變回答:這個設計好,擱板可以斜置,啤酒瓶橫著放進去就不會滾掉下來,說的顧客也笑了起來,盡管他明白產品設計時並不會考慮到這個作用,但實際上的確有這樣的作用,因此他就會說服自己:這個產品為什麼不是一個好產品呢?
有的促銷員會有意識關注競爭品牌的產品特點,將自己的產品與之進行有利於自己的對比。例如一位空調促銷員發現競爭品牌的一款新品變頻空調的價格比較便宜,研究後發現這款型號採用的是交流變頻。於是在向顧客介紹自己產品的時候,就十分清楚地說明了直流變頻為什麼比競爭品牌交流變頻的產品價格略高,以及直流和交流變頻機的工作原理決定的產品性能上的差異,使得顧客很容易接受一次性投入要買就買技術成熟、性能效果好的產品的觀點。
還有個賣滾筒洗衣機的促銷員,比較了競爭品牌的同類產品後,發現機內的平衡坨自己產品採用的是鑄鐵,而其它品牌用的是水泥,顯然在機器品質方面自己有優勢,便拆掉自己機器的上蓋,換成一塊透明玻璃,形象、直觀地讓用戶自己比較兩者的差異,從此這款機器的銷量一直比其它品牌高。
促銷員不但應該是自己產品的行家,甚至要做到是產品行業的專家,這樣的話消費者沒有理由不信任你,而這種信任是順利成交的重要保證。
Ⅹ 洗衣機行業市場調查
中國洗衣機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一個較成熟的產業。與其他家電產品相比較,這一產業處於一個相對平穩並具有優勢的環境,以海爾、小天鵝、榮事達等企業為代表的洗衣機企業占據了國內洗衣機市場的主要份額。
2006年1-12月全國家用洗衣機累計產量為29,384,944.62台,與2005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5.93%。2007年1-12月中國洗衣機企業繼續保持穩定的增長勢頭,全國家用洗衣機累計產量為34,814,413台,與2006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3.93%;2008年國內家用洗衣機市場總銷量有望超過1800萬台,同比增長9%左右。
中國洗衣機業在發展的同時,一些問題也日益顯露出來。特別是洗衣機行業規范標准不健全,科研開發能力弱,市場培育能力差,安全問題和健康問題嚴重等制約了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和品質的提高。
因此,中國洗衣機企業必須抓住新的發展形勢,加大科技創新,注重節水節能,提高技術含量,加強售後服務水平,打造有效推廣策略,對洗衣機行業的國家標准進行統一規劃,只有這樣才能在新形勢下立於不敗之地。
如今,鋼材、銅、鋁、樹脂原材料價格上漲和產品售價下滑的雙重壓力正使國內洗衣機市場面臨挑戰,技術競爭逐漸成為推動市場發展的重要力量。高端滾筒洗衣機價格的大幅度下降是推動洗衣機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節水、節能等環保意識的提高,是消費者進行洗衣機更新換代的重要因素,成為重要的增長點。
中國投資咨詢網2009-2012年中國洗衣機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你可以搜一下這個報告,看一下框架結構,作一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