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苗木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當前我國苗木市場需求呈快速發展態勢,但各地因經濟發展水平、自然地理條件以及生態環境建設的重點不同,在市場容量、市場成長速度和市場對品種產品結構的要求等方面存在著很大差異。總體看市場前景廣闊:
1、近年來,國家相繼投入巨額資金,啟動了生態工程等重大項目,這些生態工程的建設主要載體就是造林,這樣給苗木產業帶來了無限的商機。
2、隨著城市綠化建設的加強,公共綠地穩步增長外,各地居住區、單位、防護綠地和借地綠化也快速發展,城市綠地總量將迅速擴大。在今後一個時期,這些地區的綠化種苗需要仍將十分旺盛。它為我們綠化種苗產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3、綠色通道和城市森林建設成了綠化種苗市場需求的又一新的增長點。
4、小城鎮和新農村建設是綠化種苗產業發展的又一潛在市場
在新常態下,幾種未來賺錢的苗木類型,主要為容器苗、造型苗(培育周期更長,成本更高,收益也更高)、標准化苗木(是各項要求高度統一,同期栽植的苗木其地徑,分枝點,樹冠大小,樹形狀態高度統一)、大規格綠化苗木(是指栽植周期在5~8年以上,樹桿筆直,樹形優美的大型喬木行道樹,培養大規格苗木的周期長,投資大,見效慢,效益高,市場廣闊,抗風險能力強悍)。
⑵ 未來幾年苗木品種與前景分析
這是由花卉苗木產業的特性所決定的。一個好的品種可以孕育一個大市場。因此,特色品種的選擇對於苗木經營者和產業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苗木產業正經歷著由粗放型向設施化、園藝化、專業化、品種化的轉變,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苗木的產品市場開始出現細化分化,應用和消費逐漸趨於理性,除了城市和園林綠化之外,家庭消費、城市重大節日活動消費的「一次性」花卉苗木產品,如時令花卉、花壇花卉開始興起,園藝栽培、整修和容器化培育的苗木也將越來越受到歡迎,甚至成為打開國際市場的主要產品。因此一個區域、一個企業、一個苗圃,都必須擁有自己的具有主導性、代表性的苗木品種。只有這樣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有利於可持續發展。作為主導性品種,首先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即品種要新.要擁有種質資源,當地栽培環境能適應品種特性的需要;其次,要有良好的苗木質量和一定的生產量,能滿足市場需求。
根據現有花卉苗木的生產情況及發展趨勢來看,以下幾種類型的花卉苗木可作為主導性品種供苗圃苗農選擇參考: 1.出口型花卉苗木 出口苗木因受市場信息、出口渠道、技術要求等因素的限制,對大多數苗木經營者來說尚較陌生,但有著很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前景。如:楊桐、柃木在日本具有較好的市場需求,因日本無國內資源而必須依賴進口:瓜子黃楊在德國等歐洲國家一直有栽培種植史且在歐式園林中用途甚廣.不存在生物適應性方面的問題。小型盆景如火棘、小葉羅漢松、日本紅楓、榆樹、柏木類,這類國內資源豐富的苗木,可以走出口的路子。但在種植的基質、苗木的包裝和運輸、檢疫等標准化問題上,一定要按照歐盟及所需國生產規范要求執行。這一點請苗農務必注意。 2.面向北方市場的苗木 城市綠化與生態建設是一項全國性、長期性的重點工作,長江以北乃至黃河以北的北方地區幅員遼闊,生態環境相對較差,原有適生樹種相對較少。因此,培育適應北方地區生長的苗術品種,不失為一條很好的途徑。如雜交馬褂木,經在北京多年試種後長勢良好,可以作為向北方推廣、打開北方市場的樹種。其他品種如紅葉李、櫻花、紫薇、玉蘭、紅楓、銀杏等都適宜在山東、北京、河北、天津等北方地區種植。常綠苗木品種如龍柏、大葉黃楊通過幾年來在北京的種植,基本上能適應北方的氣候條件。但必須注重苗木品質,在苗木的培育過程中,要控制苗木過旺的營養生長,適當增施磷鉀肥,提高其抗寒性。 3.傳統的特色優良苗木 一個地方的苗木不能沒有當地傳統的特色品種,因為幾千年來自然生長的本地樹種是最具代表性的,市場實際應用最多的也是傳統的特色品種。除非有特殊的景觀需要,一般綠地的骨架性樹種一定是當地的傳統品種。如桂花是杭州市有文化內涵底蘊的鄉土樹種,已有專業單位開始培育長花期、大花形、大花量的優,良品種,這些細分的新品種市場前景肯定看好。香樟,在城市建設過程中需求量很大,非常適宜於作行道樹。無患子、法梧、欒樹在城市園林建設中也是不可缺少的綠化苗木。蕭山區傳統特色品種龍柏、大葉黃楊、金邊黃楊、檜柏等既非常適宜於圍墾沙地種植,又有較好的市場潛力。 4.新優品種苗木 新優品種苗木是指從外地引進或者由野生資源馴化培育的苗木品種。這類苗木除了市場熱炒因素外,真正能成為新優品種的不會很多。考察確定的一個簡單辦法,就是對前幾年引進種植的各類苗木作實地觀察,按照綠化用途分析,比較其生長表現情況。如紅葉石楠、香港秀麗四照花、小丘火棘、金森女貞、地中海夾迷、大花六道木、花葉絡石等,這幾年來已被市場接受,用苗量逐年增加。但這類苗木的扦插繁育速度很快,容易產生苗木同質化、結構性過剩。苗農在生產過程中要及時了解市場信息,調整種植結構。 5.園藝栽培及容器栽培 園藝栽培苗木是新的趨勢,反映了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社會對於苗木的需求。通過園藝栽培、修剪成形或者容器直接培育的大苗應用於各類綠地建設和園林景觀,既可構成一種景觀,也可體現出園林藝術。園藝栽培的苗木品種以選擇常綠、細葉、緊湊、耐修剪的品種為宜,如羅漢松、直生龍柏、五針松、檜柏、日本紅楓、榆樹、楓香、銀杏、構骨、黃楊類等。而容器大苗則要與市場緊密結合,可選用一些行道樹類樹種。如香樟、銀杏、紅白玉蘭、紅楓、桂花、廣玉蘭、雪松等6、果樹園林化應用及休閑觀光相結合 果樹園林化應用一方面可以滿足園林綠化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為農田、山林承包經營者帶來經濟收益。一些品種優良的柚類、楊梅、柿子、石榴、枇杷、棗子以及香榧等均是具有開發前景的特色經濟林樹種。
⑶ 我國苗木市場現在怎麼樣
受全國園來林市場對苗木需求自量穩步上升、加之今年全國造林苗木出現不同程度的短缺等因素影響,今年上半年,全國苗木網行情總體呈現銷量上升、價格走高的局面,市場表現令大多數苗木產業從業者非常滿意。
河北博野第一苗木基地分析各主產區的具體市場情況,下半年的苗木產銷情況與上半年相比不會發生明顯變化,總體熱銷局面還將持續。
第一苗木基地李飛經理說,雖然現在苗木走量比銷售旺季有所減少,但苗木價格沒有出現明顯波動,部分苗木價格依然處於穩定上漲的趨勢,這為下半年苗木市場走好奠定了基礎。
河北保定的苗木市場:苗木銷售今年有穩步提升,火炬樹等苗木出現了供應不足,丁香、白蠟等灌木價格也在去年的基礎之上有一定上揚。在此情況下,當地的楊樹、柳樹、大火炬樹在以後的銷售中仍然會處於熱銷。
⑷ 花卉苗木市場前景.經濟效益如何
從最近幾年的形勢來看,苗木產業在銷售上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整體形勢良好,多數種類與品種受到市場認可。如垂柳、金絲柳、紅葉石楠、香樟、紅葉小檗、欒樹、法桐、銀杏、蜀檜、龍柏球、紅葉李、百日紅、碧桃、紫荊、小葉女貞球、刺柏、蜀檜、田槐及小規格垂柳、雪松,價格相對平穩或略有下降,但市場銷售依然流暢。香樟、紅葉石楠、合歡、銀杏、國槐等苗木一直價格堅挺。價格略有下滑的品種主要是前幾年由於價格上升快,各地蜂擁而上大量栽植。柳杉種植和管理技術但各地大規格優質苗木與貨源緊缺的種類價格一直是堅挺上漲,如紅葉李、國槐、杜英、龍爪槐等苗木仍處在市場高價位上。二是容器苗銷路看好。如容器側柏、柑橘、油松、白皮鬆、金葉女貞及用於綠化的果樹苗等,以及部分使用控根設施(包括盆栽)的苗木花卉。蔬菜、果樹、食用菌等盆景苗木,也深受市場青睞。三是本地自育苗木受歡迎,調入苗木銷售能力有所下降。自育苗木因具有較多的選擇性和較強適應性,銷售快而且售價高。
從苗木產業發展趨勢看,有以下幾點:一是綠化大苗依舊是供不應求。隨著城鎮化建設和各類工業園區建設速度加快,綠地美化環境的大齡苗木供不應求,如湖南的酸橙,因四季常青,冬季有果,已成為長江流域城鎮綠化的緊俏樹種,生長10年以上,胸徑15~20厘米的銷售價在1500~3000元左右。此外如龍爪槐、雪松、黃楊、金絲柳、側柏和香樟,培植胸徑在5厘米以上的苗木,至少需時5年以上,在市場上還是銷售需求量大,成搶手貨。二是高速路和高等級公路用苗量劇增。主要樹種有紅葉李、蜀檜、大葉女貞、檜柏、刺柏、藤本月季、小葉女貞球,以及適宜於邊坡綠化的小葉爬山虎、地錦、凌霄、迎春、紫藤、金銀花、長春藤等需求量大。三是城市綠化以灌木、彩葉樹種和長青樹種為主,如紫荊、百日紅、連翹、榆葉梅、美人梅、國槐、杜英。彩葉樹種在各省區的需求一直處於上升趨勢,如黃櫨、火炬樹、槭樹類、橡櫟等彩葉樹種。一些抗逆性強的苗木銷售明顯上升,樹木移植技術在城市綠化中首選種類有丁香、垂柳、紅葉樹、桂花、合歡、絲棉木等。四是立體綠化日益受到重視。一些藤架品種、攀援植物熱銷。如紫藤、凌霄、地錦、常青藤、三角梅等,已成為立體綠化中的首選品種。五是高檔花木市場已打開。如紅楓、紫玉蘭、日本櫻花、馬褂木、七葉樹等,以及適宜溫室生長的橡皮樹、山茶花、紅掌、一品紅、扶桑等花卉,市場潛力依舊。適於華東地區種植的海濱木槿、醉香含笑、金合歡、木荷、樂東擬單性木蘭等苗木已嶄露頭角,流蘇、黃連木、七葉樹、枸骨、異形槐、矮紫杉、灑金柏、白鵑梅、紫葉矮櫻、金焰綉線菊等已在我國華北地區綠化美化中的佔有量呈增加之勢。五是造型苗木銷路在拓展。目前一些苗木生產者將苗木通過先進技術,製作成各式各樣的造型,如利用松柏製成寶塔型、亭台樓閣型;利用苗木培植成馬、牛、羊、狗、象等多種動物的造型,這些都是自主開發市場的好辦法。如用立體綠化植物的扶芳藤,以前只用於依附牆體綠化生長達到綠化效果,現在一些苗木基地將其製成扶芳藤球,扶芳藤綠牆,各種動物和建築造型等,其銷售量明顯擴展。因整型、造型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技術,所以短期內不會出現過度的市場競爭,有較大的市場空間。
⑸ 未來5年苗木市場分析
眼下,全國綠化行業相比前幾年略有走低之勢,導致了苗木總量過剩等問題。根據當前苗木生產、需求及市場供應方面的情況與問題,針對元寶楓等5個常規落葉喬木樹種,展開了綠化應用前景、苗木供求市場、培育方向及栽培措施的探討與分析,以期給苗木生產與需求單位起到借鑒作用。
一、元寶楓(槭樹科、槭樹屬)
元寶楓是營造風景林、行道樹或防護林的重要樹種,北京馳名的「西山紅葉」,樹種構成中就有元寶楓。元寶楓適宜在北方栽培,主要以北京、河北、江西、山東、河南、陝西、遼寧等地應用較多。
二、欒樹與黃山欒(無患子科、欒樹屬)
苗木生產方面,主產區不明顯,苗木培育零星、范圍較廣,專業性不強,無一定規模,苗木數量不多,規格也參差不齊。苗木銷售方面,多為零星銷售,規格大小不一致,難以滿足行道樹及綠化工程大量采購的需要。
三、臭椿(苦木科、臭椿屬,別名椿樹。臭椿的變種有千頭椿、紅葉臭椿等)
市場分析:苗木生產方面,大面積育臭椿苗的不多。胸徑3cm~5cm的較多,規格較為整齊,其他規格的苗木很少,缺乏統一生產標准。
四、合歡(豆科、合歡屬,別名絨花樹、夜合樹)
市場分析:苗木生產方面,主產區育苗量較大,但成苗量較少,尤其大規格的合格苗木更少;病枝、死亡株數較多,干形、冠形較差,苗木大小、分枝點高度參差不齊;管理不規范,規模性育苗較少。
五、懸鈴木(懸鈴木科、懸鈴木屬,別名法國梧桐,簡稱法桐)
.市場分析:苗木生產方面,法桐種植面積較大,中、小規格的苗木數量較多,胸徑7cm以上的苗木較少,而且種植密度大,不適宜培育大苗。在苗木銷售上,小規格的少球速生法桐和胸徑7cm以上的大規格苗木銷售較快,且價格較高。
⑹ 苗木市場的前景大嗎
綠化需要苗木,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生態苗木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顯示, 目前我國苗木行業競爭並不激烈,或者說競爭是在低層面上的。隨著行業整體的進步,能在市場上生存下來的,更多將靠硬碰硬的實力,除了管理外,成本是很重要的方面。從國外苗圃發展經驗看,設施化,包括機械化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
國外的容器苗生產就是設施生產,非常適合機械操作。要做容器苗,也必須過設施這一關。以我國現有的加工製造水平,做出苗圃專用的設備設施並不是很難,只要苗圃和加工製造企業多合作,是有能力製造出性價比高、實用性強的機械的。像昌邑花木場,就開始和濟寧一家企業合作,聯合生產起苗設備。但這樣的企業太少了,行業對此的重視程度也不夠。誰能在這方面有突破,誰就能取得成本控制上的主動。專業化我認為最重要的兩點是科學化和精細化。
一句話概括就是,專業化不夠。既普遍缺乏專業知識,精細化管理也不足。現在盡管有的苗圃面積很大,幾千上萬畝,但技術力量和銷售力量都很薄弱,只能稱圃,難稱企業。同時,專業化的葯、肥、除草劑等也很缺乏,還是用大田作物的。
⑺ 苗木產業怎樣發展趨勢
目前,花木產業面臨的問題十分多。從管理機制到缺少扶植政策,再到產權保護不完善,因此想要發展,必須要進行結構調整。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花卉行業市場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全國苗木存圃量約600億株,但年使用量包括造林苗只能用250億-300億株,產能嚴重程度過剩。
如今,電商已成為花木繼批發零售和產地型拍賣交易之後,正在興起的又一重要交易模式。互聯網的發展改變著人們的購物習慣,也改變著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同樣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各地花木生產,供給結構悄然發生改變。目前,我國的花卉苗木電商發展所面臨的主要困難,就是數據化水平嚴重滯後。首先是苗木以千家萬戶的農戶種植為主,因此生產管理粗放,標准化、商品化程度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