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保險營銷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保險營銷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發布時間:2021-03-19 04:03:25

❶ 簡述中國保險行業管理機制,闡述保險業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這些問題對保險營銷人員可能會產生的影響

保險業存在的問題:
1、從業者的未來發展、養老、醫療等福利待遇問題。也即代理人制的問題。
2、保險公司的利潤來源問題。國家對保險公司的資金使用管制嚴格,投資渠道窄。
3、保險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問題。現在保險公司還未出現大的問題,主要在於還處於剛起步時期,未出現什麼難題,但今後能否出,誰也不能預料。
4、保險公司的市場開發問題。中國保險市場發展空間巨大,但市場經濟發展不平衡,東西、南北差距大,存在一個險種開發的銜接問題。

❷ 保險營銷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保險業抄營銷模式現狀

(一)我國保險業營銷模式發展的初始階段
保險代理人模式引入我國之前: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營銷,銷售方式主要是公司的業務員和行業代理。

(二)發展階段
保險代理人模式引入我國之後:代理人制度長期占據主導地位,並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可引入數據加以說明,並同時對代理人模式的概念加以介紹)

(三)現階段
單純的代理人模式已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因此出現了許多新興的營銷模式。但從目前的情況來,新興的營銷模式剛剛出現,還處於摸索階段,我國保險業的營銷模式還是以保險代理人模式為主。(引用實例論證在當今保險業市場代理人模式仍處於主導地位)

❸ 銀保渠道在客戶服務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分析並提出相關意見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關於銀行存款變保險投訴問題的分析與建議
2013年03月07日16:55
來源:中國消費者協會網

近年來,消費者在銀行存款時被誤導購買保險(儲蓄型保險)的報道屢屢見諸於報端和網路,「銀行存款變保險」、「存單變保單」的問題成為新的消費投訴熱點難點。此類投訴嚴重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是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潛在因素。平度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緊扣消費熱點,以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針對投訴進行了專題探討研究並積極進行調解,取得了實效。
一、銀行存款與保險的區別
銀行存款即是儲蓄,其主要目的是獲得利息收入,而保險的主要目的是應付各種事故的經濟損失。儲蓄型保險是保險公司設計的一種把保險功能和儲蓄功能相結合,如目前常見的兩全壽險、養老金、教育金保險,除了基本的保障功能外,還有儲蓄功能,如果在保險期內不出事,在約定時間,保險公司會返還一筆錢給保險收益人,就好像逐年零存保費,到期後進行整取,與銀行的零存整取相類似,但其實質仍是保險,保障功能是作用首位。
二、銀行存款變保險投訴中存在的問題
從目前處理的投訴中發現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令行不禁,銀行違規。中國銀監會自2010年11月銀監會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合規銷售與風險管理的通知》要求禁止保險從業人員在銀行駐點銷售,但是仍有銀行允許保險銷售人員駐點銷售,這就為銀保銷售誤導行為提供了條件。二是漫天過海,銷售誤導。銀保工作人員在銷售時採取突出收益淡化風險的策略,主要向消費者說明收益,對中途退保遭受的損失盡量迴避,甚至將保險與國債、基金等進行片面比較,使消費者認為購買保險收益最大且無風險。有的銷售人員宣稱保險(儲蓄型保險)即是儲蓄,並不向消費者告知諸如連續存款、提款年限、中途退保風險等問題,使消費者誤認為是「存款自願、取款自由」的儲蓄。對保單及合同中提到的猶豫期規定、保單現金價值、賬單管理費、風險管理費等專業術語未向消費者詳盡通俗說明,條款專業性強,消費者理解不到位。例如,消費者王先生2011年4月19日在建行存款時被銀保銷售人員誤導將2萬元存款購買了一款需「3年連存2萬6年可取」的儲蓄型保險,王先生於今年7月31日提款時被告知要支付4500元的「違約金」,而王先生竟不知自己購買的是儲蓄型保險,對於該保險的內容更是一無所知。三是針對性強,老年居多。通過投訴分析發現被誤導購買保險的消費者主要為老年人。老年人出於對銀行的信任,缺乏警惕性和理解能力不夠是被誤導的主要原因,同時銀保銷售人員利用「親情營銷」使老年人不自覺情況下「簽字」購買保險是被誤導的重要方面。2012年4月20日,隋女士投訴稱自己在銷售人員熱情服務下連合同都沒看仔細就簽字購買了保險,當時的感覺是「不買不好意思」,以至於現在很多子女不放心老人單獨到銀行存款。
三、銀行存款變保險投訴問題的成因分析
一是經濟利益驅動,銀行和保險公司相互合作。銀行代銷保險或允許保險公司駐點銷售完全是處於自身經濟利益考慮,銀行可以從銷售的保險業務中獲得提點,即銷售提成,並且消費者保費直接變成銀行存款。在拉存款和賺提點的雙重利益驅動下銀行成為銀保產品銷售的重要渠道,也成為「存款變保險」投訴的重災區。銀行是重要的金融機構,其業務主要涉及資金往來,同時銀行客戶中存在大量的保險潛在客戶,保險公司利用銀行的業務特點挖掘潛在客戶,銀保產品成為保險公司保單銷售的重要來源。
二是政策落實不到位,監管力度不夠。中國保監會、銀監會曾於2011年聯合下發《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監管指引》要求商業銀行部準保險公司駐銀行網點銷售,從事銀保產品銷售的人員是具備保險從業資格的銀行工作人員,在銷售過程中禁止將保險與儲蓄、銀行理財等混淆,不得使用「銀行和保險公司聯合推出」、「銀行推出」、「銀行理財產品新業務」等不當用語,不得套用「本金」、「利息」、「存入」等概念,不得誇大或變相誇大保險合同收益,不得承諾固定分紅收益。違反規定的屬於誤導銷售。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對於駐點經營和廣告誤導等明顯違規行為的清理執行比較到位,而銷售人員銷售過程中的誤導則依然存在且難以監管。2012年6月份的一起投訴中,消費者反映銷售人員銷售時聲稱收益大於存款且無風險,而實際上低於同期存款收益。由於銷售人員承諾是口頭承諾,消費者舉證困難。如何對銷售人員的銷售過程進行監管是治理銀保產品銷售違規行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是消費者風險意識不強,理財能力有待提高。消費者銀行存款遭遇銀保產品銷售誤導,銷售人員違規誤導銷售是主要原因,但消費者自身風險意識不強是重要因素。大部分老年人出於對銀行的信任,放鬆對誤導銷售的警惕,甚至沒有任何風險意識,加上由身著工作服的銷售人員在銀行內銷售和銷售人員天花亂墜的宣傳使消費者很容易上當,很多情況下保險條款沒有看明白即簽字確認。老年人理財的原則是保險與收益並重,銀行存款是風險最小、收益適當的主要理財渠道,對於其他理財產品缺少認識,理財渠道簡單化,致使出現大量存款被誤導購買保險的問題。
四、銀行變保險投訴問題的危害性
根據《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規定,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採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行為。所以消費者銀行存款被誤導購買保險行為的實質是欺詐消費者行為。而且違背了《合同法》的平等誠信原則。這種問題的存在不但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使消費者的經濟利益受到損失,引起退保、訴訟等問題,而且影響了銀行在公眾中的公信力和不利於保險行業的健康發展,甚至造成老年人養老金、救命錢的損失,影響社會和諧穩定。
五、解決銀行存款變保險投訴問題的建議
嚴禁銀行涉足任何保險和基金業務,違者一律按詐騙罪論處。當前,社會風氣烏煙瘴氣,其實就是黨政機關和大國企帶壞的。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願新一屆政府趕快治理上層吧,該殺的一定要殺一批,否則這個劣等民族真的要完了。

❹ 論文我國保險業營銷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求文章開頭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我國保險市場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9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穩定發展以及新的社會保障體系的逐漸形成,全社會對保險的內在需求日益擴大,保險業呈現出高速發展的勢頭,保險市場的總體規模持續增長,保險市場主體增多並逐步向多元化方向發展。然而,保險市場在發展中也暴露出諸多問題:如保險公司方面的經營觀念落後,保險營銷體制不健全,保險業務不合理。保險公司內部管理混亂,信用缺失現象嚴重等;保險客戶方面的客戶購買信息不全,人們的保險意識淡薄,保險知識缺乏,客戶投保表現不佳等;保險中介方面的保險中介公司的經營管理水平低下,保險代理人員素質偏低,兼業代理違規行為突出等,這些都需要我們採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保險公司方面主要是端正保險公司經營指導思想,健全保險公司內部控制機制,完善保險公司經營體系,加強保險業誠信建設;保險客戶方面主要是廣泛開展工作,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人們參加保險的意識;保險中介方面主要是提高保險中介機構的......

❺ 平安保險平安福在營銷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因人而異源,搞生態養殖是未來的趨勢

許多年輕人搞這樣一個
問:!!
從事養殖賺錢什麼

問:
鴨問它來賺錢?
答:
所謂生態養殖是生物,甚至在各種養殖和種植

很多地方有培訓啊,不是一個單一
問搞:
會在哪裡訓練嗎?謝謝
答:
每一個省,我可能會問你在哪裡?

閱讀全文

與保險營銷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勞務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529
教師隊伍梯次發展培訓方案 瀏覽:768
公司隨手拍攝影大賽策劃方案 瀏覽:926
公司開年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202
有趣的動手策劃方案 瀏覽:886
設備培訓方案模板 瀏覽:613
夏季健身促銷活動 瀏覽:959
北京好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881
2018紀檢幹部培訓方案 瀏覽:96
2018年餐飲促銷活動案例 瀏覽:549
培訓項目開展實施方案 瀏覽:578
電子商務專業的特色 瀏覽:236
幼師專業發展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412
委員提案培訓方案 瀏覽:534
b2c電子商務平台的功能架構研究 瀏覽:491
徒步活動策劃方案流程表 瀏覽:386
居委會隊伍培訓方案 瀏覽:858
貴州發展電子商務的優勢 瀏覽:902
電子商務會計影響 瀏覽:898
杭州心曠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