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現在童裝這個行業怎麼樣
隨著越來越多的大牌入駐搶占市場,而要比同行具備更多的優勢就要不斷升級,從而行業間的競爭也在不斷升級。不但在價格上生產力上競爭,品牌商在產品的設計、渠道擴張和市場推廣上迎來了統統全方位的挑戰。
隨著家庭收入不斷提升,不同於早期注重服裝的實用性,當下新生兒童的父母對價格敏感度降低。對童裝店渴望更加優質的服務和體驗,滿足兒童的好奇心,追求多元化消費。
隨著童裝的消費需求升級,安踏童裝早期的產品理念和專業的運動服裝領域,到轉變為多元化消費需求。注重於科技、生活領域和時尚。早在2005年,安踏創建了國內首家運動科學實驗室,成為國內第一家擁有獨立研究機構的國內運動品牌。在2017公布的財政顯示,公司的研發成本占收入5.7%,為國內第一。安踏兒童品牌舉重於科技研發創新,酷爽系列跑步T恤、高分子粒子能量材質的A-FLASHFOAM蟲洞跑鞋子,都是科技產品。
在影視IP跨界合作屢試不爽。安踏童裝也展開合作。如近年來熱門的漫威和小黃人等等均獲得好評。又比如,阿迪達斯聯合影視大片《星球大戰》推出「星戰」主題系列。
各大童裝品牌在推廣活動上也是創意滿滿。如巴拉巴垃推出親子互動營銷活動《塗鴉大賽》,以服裝禮包作為獎品,調動親子間參與,增強親子互動。迎合愛曬寶寶家長們的心理。
童裝市場趨向品牌化和細分化行業將進行重新洗牌
目前,國內的兒童3個多億,消費群體極其龐大。根據《中國童裝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13到2017年,國內童裝市場規模將以9.68%增長。增速大於成人服裝。
相較於國外成熟的童裝市場,國內的童裝市場的容量還遠沒有飽和。美、日、英三國的人均童裝支出在57.98到117.4美元間。相較下,國內的僅為19.2美元。長遠看來,國內的童裝市場還有很在的提升空間。
隨著國內各大服裝品牌從粗放式向規模化和精細化轉型載,國內的童裝市場將逐步走向成熟,品牌化和品牌效應用更加突出。
在面對這個未來3億多人口需求的童裝市場,每一位入局者都帶有野心。當中,安踏集團旗下擁有FILA KIDS、安踏童裝和Kingkow三個品牌。它們的市場定位 、目標群眾和產品風格都不相同,有助於覆蓋中高端市場,形成行業領頭羊。目前安踏童裝經過5-6年的發展,已經實現200億的營收和10%的市場佔有率。
隨著資本不斷湧入,國內的品牌童裝已經成為一片紅海。如果僅靠市場紅利就想持續發展下去是不現實的。當規模化、精細化和品牌化成為標配,那麼童裝市場也將進行洗牌。弱勢企業會逐漸出局,只有「真正」強大的品牌會留下來。
童裝行業前景分析資料來源於童裝市場將迎來變革 千億級市場重新洗牌後誰能笑到最後》
㈡ 安踏的市場分析
安踏品牌超越耐克、阿迪,是安踏公司及至丁先生、安踏品牌總監充滿激情的持續願望,然而這卻是個不明智的願望,並不是因為不可能。
財經文章上這樣的表述是有誤的:耐克、阿迪達斯是一線品牌,李寧、安踏等是二線品牌。為什麼有誤呢?因為,它們的品牌目標市場定位不同,耐克等定位高端,李寧等則定位於中檔。我們沒有理由說,定位於高端的就是一線品牌。當然市場上的耐克、阿迪的表現確實不錯,然而在李寧、安踏的目標細分市場——中檔市場,他們表現優異。那麼正確的表述也許應當是這樣:在耐克、阿迪、彪馬、銳步、美津濃等品牌中,耐克、阿迪是一線品牌,彪馬、銳步、美津濃是二線品牌,上述的品牌毫無例外都把自己定位於高端。
這與安踏的品牌的不明智的願望有何關系?
耐克、阿迪從城市走向農村,直接佔領上海、北京這樣的大城市作為根據地,再轉戰二線市場,消費水平與品牌高端定位相吻合,發展迅猛、業績喜人,讓我們看到了戰略的力量;十幾年來,安踏的「農村包圍城市」 戰術——由城鎮、二三線城市包圍大城市是正確的,避開直接與高端品牌正面沖突,在中檔細分市場求得生存、發展、壯大。
在中國體育運動用品市場,耐克、阿迪等憑借跨國公司的實力、巨額研發投入、超強明星代言、遍布全球的分銷網路、高超的營銷技巧、最強勢的品牌號召力等等已佔據國際、國內高端市場,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品牌,運動品牌的精神信仰,那些作者表述的「一線品牌」;而安踏,無論產品價格、目標市場定位、研發實力、品牌號召力等等與它們相比,還是有比較大的差距的,給經銷商、零售商、消費者一種「中檔品牌「的印象,強勢的中檔品牌。這其實沒有什麼不好,因為安踏在中檔細分市場已經得到認可,並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那不是更要乘機向高端延伸或轉變,以實現長久以來的願望?
問題就出現在這里!事實上,當今消費者的需求呈現多樣化與復雜化,而市場細分是針對復雜市場的一種重要營銷手法。體育運動用品市場可以大致粗略細分為高端、中高、中檔、中低、低檔等細分市場,耐克、阿迪占據高端市場,二線品牌如彪馬、銳步、匡威等占據中高市場,李寧、安踏占據了中檔細分市場。現在假設安踏往中高、高端細分市場延伸或者轉變,那麼安踏品牌總監就得構思進行品牌的超越競爭——超越耐克、阿迪的戰術與策略,比如說,國際頂級運動巨星代言,成為奧運盛會的合作夥伴,不斷更新產品技術與提高產品設計能力等等,提升安踏品牌的高度。
安踏已不可能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合作夥伴,因為2005年1月24日,在北京奧林匹克中心,北京奧委會執行副主席王偉和阿迪達斯大中華地區總裁桑德琳分別在合作協議書上簽字——阿迪成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第七個合作夥伴,贊助13億元。這意味著北京2008年奧運會和北京殘奧會的所有參加冬奧會和08奧運會的中國奧運代表團成員以及工作人員、技術官員等等屆時將穿著印有「ADIDAS」標志的體育服飾,此舉必將樹立阿迪達斯在眾多運動品牌之間的高度,而當阿迪標識與五星紅旗並列的旗幟出現在發布會現場時,再次淅瀝盡致地維護與提升了阿迪達斯的高端形象。阿迪達斯與奧運會的聯系歷史悠久,最早在1928年的奧運會上就出現過阿迪達斯的運動鞋。安踏向高端進發,暫不考慮其資金實力與運作技巧的可行性,那會出現什麼情況?
一、提升安踏品牌的高度很困難
品牌積累需要一段比較長久的時期,高端品牌受認可的數量有限,——彪馬、銳步、KAPPA、美津濃、匡威等比安踏的品牌高度還要高,並且「太多品牌都是一線品牌,就無所謂一線品牌」,還有在國際品牌壓迫,短期內安踏品牌難以再上台階。
二、高端市場比較難得到消費者認可
由於安踏品牌高度短期內難以再上台階,那麼如果安踏向高端品牌延伸或轉變,其產品價格必定很難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因為「作為」高端品牌,其價格也定然要與耐克、阿迪「比肩」,而品牌高度又不夠,那消費者如何能接受?
三、可能會錯失中檔細分市場
隨著安踏「提升品牌高度」,那麼品牌傳播、營銷等等費用必然上漲,產品價格向高端品牌看齊,原先消費水平集中在100-200元的中檔消費者必然把目光轉向定位於中檔的特步、三六一度、鴻星爾克、喬丹等品牌。
左右為難,——這很可能就是安踏品牌經營戰略——提升品牌高度的後果。
稍有營銷知識的人知道,一個品牌是沒有辦法覆蓋所有細分市場的。市場需要細分,品牌定位也需要細分,定位高端、中檔、低端等。耐克在前不久,鑒於中檔市場需求旺盛且增長快速,就「蠢蠢欲動」,也開發出中檔產品,但是得到市場的否決。為什麼?一雙100-200左右的耐克運動鞋,你會要嗎?仿牌、B品、假貨,這就是消費者對於價格遠低於品牌高度的品牌產品的反應。而高端消費者也必然無法接受,他們深愛的高端品牌淪為中低檔品牌。耐克迅速收手。
那麼筆者對安踏品牌經營戰略的建議就是,立足於中檔這個有利的細分市場(消費群體相對於高端市場大很多),鞏固並維護它。精確定位於中檔市場,不去考慮品牌高度超越耐克、阿迪等定位高端的品牌,考慮超越李寧,這里只是從品牌定位,而不是指公司經營層面。
海馬汽車是第一個而且一直堅守「中級車」清晰的定位,無論公司經理級職員還是普通員工幾乎都能清晰而准確地說出這個定位,無論是合資時代還是自主品牌時代。海馬汽車之福美來和普力馬,一開始便是以中級車的姿態進入市場,一個是中級家轎市場,一個是中級商務車市。基於其所累積下來的「中級車」品牌效應,更在於其「中級車」市場渠道、清晰精準市場策略的構建展開,使得其銷售表現令人瞠目。
勞斯萊斯、賓士、寶馬以及奧迪,這些全球頂級廠商,無一不以「專注」作為宗旨。基於對造車工藝、生產流程和市場理念的嚴苛甚至變態式的專注,它們得以在各自的細分市場成為不可爭議的王者。
談到汽車,可能會有讀者以豐田公司的品牌經營發出質疑,——豐田公司旗下汽車品牌可以說出好幾個,威馳、雷克薩斯、凱美瑞、皇冠,「那豐田公司不是用一個品牌覆蓋所有細分市場」?豐田公司正是憑借其超強的公司實力,採用多品牌策略來針對各個細分市場,威馳定位於中低市場,凱美瑞於中檔市場,雷克薩斯、皇冠(採用各自的標識)於高端市場。
安踏公司是否也可以採用多品牌戰略或是副品牌戰略來延伸產品線?
體育用品市場的品牌對於多品牌(或副品牌)策略的運用還鮮有先例,領袖品牌耐克、阿迪只是專注於運營好母品牌,另外體育用品市場與汽車行業畢竟不同,既使這一策略可行,也有待於安踏公司實力的再一個層次的提升。
中檔的安踏會走得更好,更遠。
㈢ 安踏童裝的競爭對手有哪些
他還找不到競爭對手,除非帶望遠鏡出門。 安踏在童裝行業根本沒入門。
㈣ 安踏童裝的優點是什麼
安踏是運動裝
http://www.61kids.com.cn/information/classlist1-1117.html 裡面看優勢吧
㈤ 安踏的品牌定位是怎麼樣的!
中低檔吧,與耐克,阿迪達斯比起來微不足道。
㈥ 安踏童裝市場反應怎麼樣
我是河南駐馬店的
就我個人對駐馬店的運動品牌了解而言
安踏童鞋這塊市場反應一般
童鞋只有市場集成規模了,效益才會客觀
至於中高檔品牌,如果能夠在當地的中高檔商場形成規模,集成眾多知名品牌成市
效益才會凸顯
知名品牌童鞋原本在我們這都是單獨開店
安踏入市也是去年的事情
相信品牌童鞋的興起還有待時日
㈦ 童裝店如何做市場定位
兒童服裝簡稱童裝,指適合兒童穿著的服裝。按照年齡段分包括嬰兒服裝、幼兒服裝、小童服裝、中童服裝、大童服裝等。還包括中小學的校園服裝等。按照衣服的類型分為:連體服,外套,褲子,衛衣,套裝,T恤衫,鞋等。
童裝行業處景氣發展階段,增速較高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高端童裝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童裝市場規模約1450億元;預計2016-2021年童裝行業復合增速約6.3%,快於整體服裝市場4.6%的復合增速,判斷童裝仍處於景氣度較高階段,行業長期向上趨勢不改。
小童裝增速快於整體童裝市場。2016年,小童裝(0-3歲)和大童裝(4-14歲)的行業規模分別為273億元、1177億元(佔比81.16%)。從增速來看,2013年二胎政策放開,新生兒數量逐漸增加,導致小童裝增速出現拐點式上升,2016年小童裝服飾零售額同增12%,
高於大童裝增速(5%)。隨著新生嬰兒成長,未來有望傳導至大童裝。
中國童裝人均消費額
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童裝人均消費額仍落後較多。2016年我國童裝人均消費額僅為16美元,約為日本人均消費的1/4,英國人均消費的1/8。近年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提高,生活消費水平也隨之提升。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顯示,8090後占育兒群體的比例已超85.9%。該類人群多為獨生子女,成長於相對優越和寬松的經濟環境中,對生活品質有一定追求,並且保有優生優育的育兒觀念。中國目前主流的4+2+1家庭結構為兒童消費支出提供了兩代人財富積累的基礎,童裝作為兒童消費中佔比相對大的品類,將受益於本次消費升級。
景氣度高、處於快速成長期的童裝行業吸引了眾多服裝企業的目光。除了專業童裝品牌接二連三的涌現,運動體育品牌、快時尚品牌、休閑服飾品牌以及其他成人裝品牌也紛紛加碼兒童市場,加劇行業競爭,形成了目前國內外多品牌混戰的局面。目前我國童裝市場參與者眾多,質量參差不齊,市場仍不成熟,集中度較低。
長期看,相較其他服裝細分行業,童裝對於產品的質量和功能性要求更加嚴格,這一消費特點決定了優秀的童裝企業有望實現品牌沉澱,獲得持續的領先優勢,行業集中度望逐步提升。
短期看,目前仍有很多參與者正在積極進入童裝市場,在未來幾年時間里,行業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因此短期看龍頭市佔率提升速度可能相對較慢。
中國高端童裝市場發展前景
高端童裝作為童裝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考慮到高端童裝主要由中高端收入家庭消費的現實,中國高端童裝市場的規模也已經超過300億元,童裝市場在未來幾年中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有部分國內企業和國外企業普遍看好童裝市場發展的前景,開始涉足童裝經營。
童裝行業在中國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行業空間較大,在此階段,規模的增長帶來的先發優勢的確立至關重要。
㈧ 安踏產品定位是么
中擋偏低
㈨ 安踏的市場定位和品牌效應
安踏追尋的是中國運動品牌一線品牌的發展趨勢,但是從他的廣告投放上面主回要是針對國內答籃球聯賽來做品牌覆蓋推廣,給中國人的感覺更加國有化,但是像李寧、匹克就有點國際接軌的意思了,大家也有目共睹。所以從品牌效應上面來說畢竟品牌歷史有限,只能是隨波逐流沒有資本做領引者。市場定位,中檔國有品牌。品牌對中低端市場的大眾消費群有一定的品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