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如何定位紅牛的目標市場

如何定位紅牛的目標市場

發布時間:2021-03-17 15:45:43

❶ 紅牛所確立的目標是最正確的嗎

如果劇烈運動的話2個小時左右就沒有感覺了,並不是會讓你力氣超大,只是讓你在運動中感覺頭腦更清醒,沒有那麼疲勞。這種感覺維持2個小時後感覺就慢慢沒有了。不是劇烈運動的話有4個小時左右,運動完好好休息一下非常舒服的。

❷ 紅牛成功進入中國市場的秘訣是什麼

做為一個風靡全球的品牌,紅牛中國的風格非常明顯,以本土化的策略進入中國市場,從其前期的推廣方向可以看出其本土化策略的諸多痕跡。這和其最初進入歐洲市場有很多相通之處。紅牛歐洲最初的市場切入點是奧地利,在品牌發展中,公司敘述紅牛的品牌上盡力降低其東方色彩,使許多傳播認為紅牛來自奧地利。這些敘述固化在各種宣傳文字中,成為品牌文化的底色。因為歐洲的、創新的、神秘的,才符合歐洲主流消費者的心理標准。這正是紅牛了解地區市場消費心理的強大之處。

❸ 新品飲料如何開拓市場

養生堂雖然對TOT蘇打紅茶進行了大張旗鼓的宣傳,銷量卻不佳。為什麼?消費者怎麼了? 對於消費者來說,聽到蘇打紅茶後第一反應是什麼?首先會糾結在「蘇打」上。這東西不常聽到,什麼是蘇打?干什麼用的?能喝嗎?這些問題雖然不是很清楚,但有一點很清楚——這個肯定是化學物品。當人人都在談純天然、無添加的時候,你還弄個這種東西出來,不是自討沒趣嗎?編者按:目前市場上經常會出現一些新品飲料,但是有很多新品卻很難開拓市場存活下來。那麼,新品飲料如何解決這一難題呢?新飲料為什麼賣不動去年,養生堂重磅推出了一款新產品:TOT蘇打紅茶。養生堂雖然對TOT蘇打紅茶進行了大張旗鼓的宣傳,銷量卻不佳。為什麼?消費者怎麼了?對於消費者來說,聽到蘇打紅茶後第一反應是什麼?首先會糾結在「蘇打」上。這東西不常聽到,什麼是蘇打?干什麼用的?能喝嗎?這些問題雖然不是很清楚,但有一點很清楚——這個肯定是化學物品。當人人都在談純天然、無添加的時候,你還弄個這種東西出來,不是自討沒趣嗎?說出「我能幹什麼」如何解決?最理想的做法就是,把「蘇打」這樣的字眼從推廣中去掉,即不去多說「我是什麼」。你這個名稱大家本來就不懂,講出來有什麼用?如鯁在喉,不如不用。不說品類,那要怎麼推廣?學學王老吉,直接說「我能幹什麼」。王老吉能幹什麼?開始的時候,涼茶飲料根本無法直接傳播。涼茶是什麼?兩廣地帶,這種東西是捏著鼻子喝的,因為特苦,跟中葯沒什麼兩樣。而全國其他地方,涼茶概念就是隔夜茶,誰喜歡喝?喝茶都喝熱茶,「人走茶涼」就是最好證明。王老吉要當飲料賣,卻發現無法表明「我是什麼」。怎麼辦?它用了個巧方法,大聲說出了「我能幹什麼」。王老吉能幹什麼?它一開始就說了,「怕上火喝王老吉」。王老吉到底是什麼?我管他呢,反正你怕上火的時候,給了你一個喝我的理由。效果如何?銷量突飛猛進,逼得「兩樂」都陣腳大亂,年初可口可樂廣告的槍口直接對准王老吉——一群年輕人圍著火鍋叫嚷「吃火鍋,喝可口可樂」。王老吉是什麼?當王老吉看到大家不拒絕,都知道「我能幹什麼」的時候,教育馬上來了。看看王老吉的廣告結語,年初就開始改變,明明白白提出「王老吉涼茶」,去年底都沒有。王老吉規避「涼茶」這兩個字多少年?從2003年年初到2010年年底,整整8年,抗日戰爭都結束了,才鄭重其事地教育「我是什麼」。至於其中的因果聯系,比如「王老吉為什麼這么能幹」這類問題,它根本不會去教育,消費者的興趣也不在此。消費者想要的是解決問題的結果,關註解決問題過程的並不多。就像醫生給你開葯後,你也基本不問「這葯為什麼能治病?」而喜歡刨根問底的人也可以自己去找資料,反正資訊那麼發達。品牌要響亮,品類要龜縮你的品類名,如果不是消費者所熟知的、要花心思去聯想的,你直接推廣就不會成功。就像「功能性飲料」的宣傳,雖然消費者有可能一知半解,但是絕對沒有「綠茶」這樣的品類宣傳來得直接。紅牛,就要通過「我能幹什麼」即「渴了累了喝紅牛」來進入市場;而康師傅「綠茶」,說個「綠色好心情」這樣莫名其妙的話,就可以獨步天下了。成功的都是那些有好名稱的品牌,而且品類是龜縮在後的。「營養快線」是什麼品類的飲料?消費者並不知情,但不妨礙它的熱賣,它只說出「我能幹什麼」就可以;「功能性飲料」這個品類說得明白吧?消費者並不領情,這個品類銷售就是上不去。再來看涼茶頭兩年的大戰,每個品牌都在吼「我是涼茶」,基本沒哪家成功。為什麼?當時的消費者還無法把王老吉跟涼茶畫等號,亦即無法把「預防上火的飲料」跟涼茶畫等號。直到王老吉賺到盆滿缽滿好多年,涼茶的影響也逐漸深入人心,吼了很多年的和其正日子才稍微好過點。要說「我能幹什麼」直接說「我是什麼」的廠商有不少,就像這兩年,光能、宜簡、冰點、中梁山、農夫山泉、世罕泉、娃哈哈都推出了蘇打水。很悲觀地給它們斷個言:不好賣。怎麼才能好賣起來?蘇打水這個名稱使人聯想太豐富了,凈是些不好的聯想。如果真的要推出,就得給它起個好聽的、容易聯想的名稱。而且,你還得考慮損失,就算是「礦泉水」、「純凈水」宣傳這么久的品類,人們都無法完全區別。或者,乾脆把「蘇打」去掉,把喝你的理由給充分。不說「我是什麼」了,而是要說「我能幹什麼」。不要提「我是什麼」,特別是新產品去年鬧騰得比較凶的還有「金沙源」,一種淡竹葉飲料。熊貓有可能還吃得下竹葉,老百姓呢?你吃過竹葉還是用竹葉泡過茶?果然,在今年,它的線上線下推廣已經銷聲匿跡。農夫山泉今年又推出一款新產品,叫東方樹葉。又回到上面的問題,老百姓吃過樹葉還是用樹葉泡過茶?讓他們如何才能心甘情願地去品嘗?有一種牛奶叫「水牛奶」。調查過程中,一些消費者的第一反應是「摻水的牛奶」;而另一些則認為是「水牛產的奶」。對於前面的反應,不多做解釋,大家也知道不好。「水牛是什麼?」大多數人都能回答,耕作水田用的。「能產奶嗎?」估計這個問題把你難住了,你會說「不知道,反正沒喝過」。對於奶牛,老百姓早被其他廠家教育過了,好的奶牛外形都是黑白相間——無論是牛奶包裝還是廣告中,都能看到這種奶牛的出現。可惜,那不是水牛。還有個品類名取得很糾結,叫「果醋」。消費者如何選擇?該當飲料還是調味品?設想以下場景:一位消費者正在喝東西,被一閨蜜碰到。「你喝的什麼?」「果醋」「啊,你喝醋啊,你男朋友出軌了?」「拜託,是果醋」……如今,果醋芳蹤難覓。什麼情況下,才能說「我是什麼」如果品類名很好理解的時候,直接說出「我是什麼」就好了,至於「我能幹什麼」,消費者會自己去聯想。就像農夫山泉。農夫山泉是什麼?消費者知道的並不多,不過都知道那是「山泉水」,而不是營銷人員劃分的純凈水、礦泉水或者天然水之流。但是這並不妨礙它的銷售。農夫山泉推出來前,市面上都是XX純凈水,XX礦泉水。無論是純凈水還是礦泉水,老百姓都感覺這是被加工過的。純凈水嘛,就是提煉過、提純過的;而那個礦泉水,很容易聯想到有金屬疙瘩加在裡面。雖然很多人都知道人體內需要一些微量金屬元素,但不代表老百姓可以忍受把鐵疙瘩泡在水裡。不過值得純凈水和礦泉水慶幸的是,當時只有這兩種水。你喝不喝?你不喝就沒水喝。老百姓雖然心裡別扭,但只能屈從於廠家。當時的純凈水還沾沾自喜,認為老百姓是由於「水純凈」,才喝的「純凈水」,典型的就是樂百氏的「二十七層凈化」——夠純凈了吧。農夫山泉可貴之處就在於,把山泉作為名稱。山泉給人的聯想是什麼?天然、甘甜、未加工。隨便找位消費者問問就知道,不用花巨資調查。不信?你先問問自己,「喜歡喝加工過的水,還是天然的山泉水?」在農夫山泉的推廣語里,「有點甜」是對「山泉」的補充,使消費者馬上聯想到「山泉」的好處,並不是靠口味上的「有點甜」來區別其他水。農夫山泉能幹什麼?最開始的農夫山泉比較激進,認為非要說清楚「我能幹什麼」,就搞了出「天然水」與「純凈水」之爭。說「天然水」就是比「純凈水」好,還搞得轟轟烈烈,搞到幾位大佬出面制止才罷手。而直至現在,知道「天然水」到底是什麼的人並不多、農夫山泉是不是「天然水」的人寥寥無幾,更不用提什麼「天然水」、「純凈水」、「礦泉水」如何區別了。下次你去樓下小賣部,問老闆要「純凈水」,他遞過來農夫山泉或者是礦泉水時,你也不必驚訝。消費者選擇農夫山泉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山泉水」比「加工過的水」強,跟你是不是「天然水」卻沒多大關系。農夫山泉,其實是被逼到正確的道上。宣傳不了「我能幹什麼」,只能強調「我是什麼」——未加工,反正消費者大多都厭惡「加工」的東西。其廣告表現為:「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這樣,倒還使得銷售節節攀高。取個好名,走遍天下都不怕茶的名稱康師傅的「綠茶」,把「我是什麼」說得很清楚,一眼就知道這是什麼東西。推出之始,為碳酸飲料稱霸的時代,出現這樣一個大家都熟悉的茶作為飲料,消費者自然歡喜,果真也好賣。為什麼現在康師傅的「烏龍茶」、「鐵觀音」不好賣了?很簡單,因為沒有說清楚「我是什麼」。沒看錯,它們沒有區分出不同,消費者把「綠茶」、「烏龍茶」或者「鐵觀音」都當成茶的一種。你喝什麼?喝茶。什麼茶?「烏龍茶」。烏龍茶、鐵觀音甚至還在搶占綠茶飲料的份額。牛奶名稱當蒙牛的「特侖蘇」在高端牛奶市場一騎絕塵時,伊利馬上跟在屁股後來了個「金典」牛奶,都是差不多的訴求。但由於「特侖蘇」提前佔領了心智,「金典」就無法跟它相提並論了。伊利其實是有機會的。它有個牌子取得奇好,「營養舒化奶」。「這個牛奶好吸收啊。」「你怎麼知道的?」「你看看名字。」賣得究竟如何?看看「營養舒化奶」變著花樣的廣告,乃至與高科技——變形金剛的親密結合就知道了。不過,買牛奶而追求「好吸收」的人,都是些中老年人。年輕人自我感覺很好,覺得除了鵝卵石無法消化外,其他的都還可以接受,你推出太年輕態的廣告只能打在石頭上。水的名稱你是喝「中梁山」水還是「冰點」水?在重慶,有兩個比較出名的廠家生產瓶裝水。一家出現得比較早,叫中梁山,一家出現得相對晚點,叫冰點。如果你不熟悉重慶的情況,光從字面上看,你會選哪種?很自然的,冰點占上風,特別是炎炎夏日,想著都涼快點。另外有個原因,中梁山有個致命的缺點——中梁山有煤礦,也就是說,當你要買中梁山水的時候,你會聯想到這水是從煤裡面滲出來的。當然,如果你滿頭大汗,而手頭只有這種水,你還是得喝。其實,大多數品類能被推出,都有其可取之點,但廠家總是急匆匆地推出,沒有考慮考慮它的賣點。結果,你只能等著推出後,考慮考慮它的退貨了。

❹ 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王老吉,統一原葉綠茶,紅牛,尖叫,美汁源果粒橙,椰樹牌天然椰子汁的目標市場以及市場定位

屌絲定位,本屌絲都愛喝。。。。
高富帥們估計都是拿依雲漱漱口,喝罐櫻桃味可口可樂當體驗生活了。
都是年輕人的定位,也不是什麼高檔飲料都是很大眾化的。

❺ 各功能性飲料的定位是什麼

功能性飲料也叫特殊用途飲料,目前市場主流的主要就是以紅牛、力保健和V飆為代表的能量飲料,主要作用為抗疲勞和補充能量。

❻ 如何從目標消費者的角度去定位

從目標消費者的角度去定位,可按照以下四個方法去做:
一、從使用者的角度去定位
這種定位點的開發,是把產品和一位或一類用戶聯系起來,從而界定出產品的消費群體。這種定位往往直接表達出產品的利益點,暗示產品能為消費者解決某個問題,帶來一定利益。如太太口服液,定位於已婚女性,其口號是「太太口服液,十足女人味」。這一定位既表達了產品的使用者──太太,也表達了產品的功能性利益點──讓太太有十足的女人味。百事可樂,定位於「新一代的選擇」。這種定位方法我們可以稱之為使用者定位,像立白洗衣粉、大寶SOD蜜等不少日常用品都採用這種定位方法。
其實,使用者定位是十分普通的定位點開發來源,在表意性品牌中更為普遍。如力士、斯沃琪、歐米茄等品牌通常都以使用者形象代言人來表達品牌定位。
二、從使用的場合和時間定位
許多品牌從消費者使用或應用的場合和時間去定位,如:「正式場合穿海螺」;「當你找不到合適的服裝時,就穿夏奈爾套裝」;「喝了娃哈哈,吃飯就是香」。又如致中和五加皮,「回家每天喝一點」;青酒,「喝杯青酒交個朋友」。來自泰國的紅牛飲料也採用這種定位方法,「累了困了喝紅牛」,強調其功能是迅速補充能量,消除疲勞。
這樣的品牌定位並不少見,遺憾的是一些品牌在找到定位點後不能堅持,試圖擴大到更多場合,結果導致失敗。這樣的例子國內外都有,其中的教訓尤其值得吸取。
三、從消費者的購買目的去尋找定位點
消費者購買產品,總有一定的目的,請客送禮就是重要的一種。請客送禮外國有,中國也很普遍,只是中外的風俗習慣略有差別。在外國,禮物送給對方後會鼓勵對方打開看看,送的是什麼,是否喜歡。送禮人還會說明為什麼選擇這種禮品,想表達什麼意思。在中國卻不同,禮品往往是包裝起來的,主人當場不予打開,送禮人也不鼓勵對方當場打開,也不說明為什麼送禮。基於這一特殊國情,對我國企業而言,就一種品牌定位的新開發點:讓禮品的品牌開口代送禮人說話。如心源素代表子女說「爸爸,我愛你」,保齡參代表女婿的「一心一意」,腦白金和椰島鹿龜酒代表「子女對父母的孝順」,等等。這些品牌的意義正是品牌定位的結果。許多兒童用品也是這樣,而且還多了一層定位,如「好吃又好玩」、「吃了還好玩」、「有趣」、「刺激」等。從消費者的購買動機和目的尋找定位點,無疑是一種可取的途徑。
四、從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尋找定位點
市場研究表明,僅從消費者的自然屬性來劃分市場越來越難以把握目標市場了,消費者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心理特徵和價值觀念越來越重要,已成為市場細分的重要變數。因此,從生活方式角度尋找品牌定位點,日益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選擇。如品牌針對職業女性的定位,針對喜歡戶外活動的人群的定位,針對關愛家庭的定位。柯達定位於顧家、誠懇、純朴、愉快,萬寶路定位於激情、冒險、勇敢、進取,賓士定位於優雅富有,寶馬定位於體驗駕駛樂趣。
針對現代社會消費者追求個性、展現自我的需要,品牌通過定位可以賦予品牌相應的意義,消費者可以通過享用品牌產品而展示自我,表達個性。如貝克啤酒,「喝貝克,聽自已的」,美特斯邦威的「不走平常路」,都強調了獨立自主、不隨大流的個性。20世紀70年代,世界上最大的伏特加品牌司木露通過神秘而玄妙的廣告,建立起品牌忠誠者的群體特徵──個性強烈,不受拘束,具有反叛和對抗意識。

❼ 跪求紅牛的產品營銷計劃報告一篇

紅牛:從知名品牌到強勢品牌

「困了累了喝紅牛」,國際功能性飲料第一品牌紅牛的這句廣告詞在中國一打就是8年。

在這8年中,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內飲料的市場狀況早已今非昔比,消費者的消費心理與品位也在不斷調整,變得越發喜新厭舊,而一個8年來以同一副面孔打天下的產品要想俘獲現在消費者的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與近年來強勢出擊的飲料界新秀相比,紅牛一直不溫不火。

作為一個特點鮮明的功能性飲料,紅牛既不能丟掉自己傳統的功能屬性的訴求,又必須根據時代和市場的變化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

「老」品牌紅牛該如何應對?

8年同一句廣告詞 品牌訴求過於強調功能
7、8年前的中國,物質遠不如今天這樣豐富,人們的見識遠不如今天這樣遠闊,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遠不如今天這樣苛刻。這時,一個來自於泰國的國際性品牌——紅牛,以功能性飲料的身份挾著在當時看來頗為壯觀的廣告聲勢向人們迎面鋪來。一時間,「困了累了喝紅牛」這句帶有明確訴求的廣告語惹得人們對紅牛不得不行注目禮。

在紅牛播放強度非常高的電視廣告中,一個又累又困的人喝下一罐紅牛後,頓時精神百倍,活力倍增。同時,紅牛不斷地在向消費者強調紅牛世界第一功能性飲料品牌的身份。「功能性飲料」、「世界第一品牌」、「來自泰國」,這些惹眼的字樣,加上誇張的電視廣告表現,一時間人們對紅牛不僅「肅然起敬」,又倍感神秘。而且,當時很長一段時間里,報紙上不斷地在討論功能性飲料對什麼人是不適合的,功能性飲料到底有什麼功能,等等。

無論是廣告還是報道,這時紅牛的宣傳策略主要集中在市場教育的層面上,注重產品功能屬性的介紹。由於當時市場上的功能飲料只有紅牛這一個品牌,所以紅牛在宣傳品牌的同時要用最簡單的廣告語來告知消費者功能飲料的特點——在困了累了的時候,提神醒腦,補充體力。

這句簡單、明確的廣告語讓消費者清晰地記住了紅牛的功能,也認可了紅牛的功能。但正因為只有功能,所以紅牛的宣傳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人們對紅牛的距離感,認為只有「困了累了」的時候才喝紅牛。

「困了累了喝紅牛」,這句廣告詞一打就是8年,而紅牛這8年來為了這句話市場推廣費用達到10多個億。雖然紅牛在中國功能性飲料這一市場上做到了第一品牌,佔有中國功能性飲料70%的市場份額,品牌知名度也不可謂不高,但由於這個市場的容量在中國並不是非常大,因此,除了在經濟發展比較早的華南市場銷量比較大以外,紅牛在中國的銷量一直不溫不火。

8年後的今天,市場狀況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各種稀奇古怪的產品層出不窮,各種新鮮刺激的概念更是不斷沖擊著人們的神經,消費者的神經日益麻木,一個產品要想俘獲他們的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此時,消費者對一個8年來以同一副面孔不斷出現在人們面前的知名品牌——紅牛,又是怎樣一個態度呢?

紅牛現在擁有一群非常忠誠的消費者,他們對紅牛的功能屬性非常認可,「困了累了」就喝紅牛;但它的消費群體無法擴大,有絕大一部分人因為對這個功能沒有需要,因此堅決不喝或者基本不喝;還有一部分「游離」的機會消費者,他們都知道紅牛,但認為他就有這個功能,只有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環境下能喝,另外就不能喝了,因此,他不會主動地、有意識地去消費。
2003年3月,朱小明上任紅牛品牌策劃管理部部長。剛剛上任的朱小明認為,知名品牌不等於是強勢品牌。何為知名品牌?就是在消費者當中的知名度高,當這個品牌被提及時,大家對這個品牌的來龍去脈都知道,不會拒絕這個品牌。但是知名度帶來的不是美譽度、親和度,不是忠誠度很高的消費者。知名度並不等於能為企業帶來企業真正的價值。何為強勢品牌呢?就是消費者不僅知道這個品牌,而且願意主動、頻繁地去購買這個品牌。而紅牛現在面臨的就是一個知名品牌日趨老化,無法順暢地轉換為強勢品牌的景況。

而目前在中國市場上,功能性飲料競爭品牌越來越多,因此,朱小明認為紅牛必須要建立一個強勢品牌,而不能僅僅滿足於是一個知名品牌。

建立強勢品牌 知名度要落地
如果把一個產品的消費者購買過程比喻為燒開水,那麼,一個產品成為了知名品牌,只算做將水燒到了98度,而只有達到100度的沸點時,水才能喝,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才能從知名品牌成為購買力強的強勢品牌。

而紅牛缺的並不是品牌的知名度,而是如何才能將這個知名度向美譽度轉換,將知名度變成消費者的忠誠度。朱小明認為這才是自己上任後的主要工作。

如何才能為紅牛燒開這最後2度?

在仔細分析了紅牛的消費者構成後,朱小明認為首先要爭取紅牛相當一部分的游離消費者。而他認為這些消費者之所以游離是由紅牛多年來的宣傳策略造成的,消費者認為紅牛的產品功能性太強,而在消費者心目中,功能性太強的產品一定具有某種程度的負面影響。

紅牛首先要將阻礙消費者購買的心理障礙祛除掉,其次,要賦予紅牛一些特定的品牌含義,創造消費者的消費慾望,最後,使消費者從擁有消費慾望轉變為購買沖動。這樣,那些游離的機會消費者就會成為忠誠消費者。

而使慾望變成沖動,還要經過一步步地落實過程。

借力公關活動 與消費人群面對面

朱小明上任伊始就遇到了SARS,但通過成功的危機行銷,紅牛卻「因禍得福」。在SARS期間,紅牛並沒有突出自己「困了累了喝紅牛」的功能訴求,而是就產品本身的構成強打維生素牌,在全國88家媒體上都發表了對紅牛增強體質的宣傳,並在重點區域為廣大的醫務人員進行捐增。銷量的巨增說明了品牌調整、媒介策略是成功的,在4月份紅牛的銷量增長達到了49%,5月份達到了30%左右。6月份還是30%多。3月份,紅牛網站一周的點擊率是3000,到5月份之後點擊率一周達到4--5萬。

SARS之後,紅牛在全國積極地推廣旅遊活動,支持一些駕車一族的越野旅行、極限運動和群眾馬拉松運動,在中秋、國慶、元旦等以家庭消費為主的節假日,紅牛就深入社區,支持社區群眾健身活動。

紅牛進行這些公關活動的目的,就是要跟紅牛的一些其他層面潛在消費者,而不是困了累了喝紅牛的消費者,有更多的對話、接觸的機會,增加產品的親和力和美譽度,在消費者的心目中使紅牛與這些活動聯系在一起,讓他們喝紅牛的同時具有心理層面的享受。

媒介投放多元化 讓知名度落地

在紅牛以往的媒介使用策略中,會把70%—80%的資源放在電視廣告上。但對紅牛這么一個高知名度的品牌,電視廣告宣傳是主要的,但一定不是最重要的。打造產品的親和力和美譽度,更多的是需要公關活動或者是平面媒體。因為一條15秒的電視廣告片雖然持續播一年或者半年,但他傳播的信息只能是很簡單的信息。資源過於集中於此,會導致傳播效果沒有最大化,從某種角度上來講是資源的浪費。現在電視頻道太多,如果你不是一個絕對的主流頻道、主流時段,或者投放的頻道和時段對應的有效人群沒有經過科學計算,所起到的作用可能會打折扣。

因此,除了開展有特定人群參加的公關活動外,現在紅牛將更多的資源轉移到一些平面媒體上,尤其是一些以白領職業人士——紅牛的目標消費群為讀者群的財經類報刊。

通過開展公關活動和媒介策略的調整,紅牛飄在空中的知名度被拽到地上來,落到紅牛更廣泛的消費人群中來。

活力+動感+時尚=今日紅牛品牌創新見成效
從90年代末期,人們的消費已經過渡到追求偶像、追求體驗、追求感覺的階段,更多的消費是心理消費、體驗消費、感情消費。如果當一個消費者對一個品牌產生了感情,這個品牌就達到最高境界了。

紅牛以往的品牌策略只注重了產品功能屬性的宣傳,這只是品牌內涵六個層次中比較低的層次,在價值、文化、個性等品牌更深層次的內涵上以及使用者的定位方面都沒有考慮。在新的競爭形勢下,要擴大消費群體,就必須去擴大品牌內涵,而隨著品牌內涵的擴大,消費人群也就會擴大了。

但當品牌給消費者留下一個定性的形象後,要想扭轉過來,往往是比較困難的。如何才能進行品牌的創新?而紅牛本身的價格又比較高,如何才能讓消費者認為物有所值?

朱小明認為,人們在消費飲料的時候,他首先消費的是飲料,當時解決的問題可能就是口渴。但是人們在消費這個產品的時候更希望能帶來一些附加價值,在解決口渴的同時希望還能夠帶給他一些品味,或者是一些文化的享受。人們在買東西時有一個心理成本,如果他們認為買了紅牛就體現了自己的某種價值,而買了其他產品就什麼都沒體現,只能解渴,那麼紅牛就符合了他的心理成本,他自然願意去為紅牛多付些錢。因此,紅牛的品牌創新之路就從這里入手。

新定位:從豐富品牌內涵開始

從2003年4月份開始,紅牛將自己的品牌內涵定位為動感、國際、活力,為此,朱小明開展了一系列公關活動,深化這個品牌內涵,盡可能淡化產品功能和屬性,如贊助一些時尚的籃球賽、高爾夫運動,或支持一些白領職業人士的健身運動、旅遊和極限挑戰運動。通過這些公關活動,並通過媒體將這些活動所蘊涵的理念傳播出去,紅牛極力塑造自己動感、國際、活力的品牌形象和附件價值,讓消費者在喝紅牛的時候會感覺我是活力的,動感的,而並不是我困了累了喝紅牛。讓消費者在喝紅牛的同時體現了自己的價值。

贊助TBBA:展現紅牛品牌新內涵

TBBA (THREE BOYS BASKRYBALL ASSOCIATION三個男孩籃球聯盟)是由教育部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主辦、中國學生三人籃球管理中心負責推廣運營的一項校園群眾體育賽事活動。TBBA這個與眾不同、活力四射的新興體育賽事,給紅牛公司提供了一個面對青年人群,以大學生為營銷突破口,打造全新的運動營銷模式的嶄新平台。紅牛開始通過精耕細作的「播種」的方式,對潛在消費市場人群進行「品牌」滲透式培養。

全國16座大中城市、120多所重點高校,超過10萬人的學生直接參加了TBBA比賽,間接參與並高度關注的人群達9000萬人以上。整個賽事的時間跨度長達9個月。TBBA的眾多的參賽人數、巨大規模,引起了全國媒體的高度關注,新華社發布通稿,稱TBBA聯賽為「籃球史上規模最大的賽事」。

在TBBA贊助過程中,紅牛的贊助已不再表現為傳統形式對比賽運動的簡單贊助,也不僅只是在賽場周圍立一些廣告牌,而是充分利用體驗營銷實現產品推廣。在TBBA的每個賽場中,「紅牛能量加油站」隨處可見,一方面,參賽學生自然、直接地感受到紅牛飲料迅速補充體能的功能妙用;另一方面與紅牛品牌冠名相關的活動在身邊如火如荼的進行,無論是參賽隊員,還是場外觀眾,均能自然地體會到這種運動和商業的巧妙結合,並樂在其中。

在保持以三人籃球為基本元素的前提下,根據紅牛需要表現的商業思想,TBBA聯賽被融入了更多青春、活力、前衛的表現內容,如街舞大賽、遠投大賽、街頭鬥牛、至酷隊名評比等活動。正是因為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使許多高校把TBBA的校內聯賽階段命名為「校園籃球文化節」、「校園籃球狂歡節」、「校園籃球歡樂周」等。事實上,紅牛把TBBA聯賽精心設計成為一個為紅牛品牌量身度造的,能承載紅牛品牌核心價值的商業營銷平台。

據零點調查,TBBA賽事前後大學生對紅牛好感度上升了30%左右。TBBA作為一個和年輕群體溝通的載體,不僅增加了大學生和品牌的聯系度,也使品牌形象在大學生印象中更加趨於豐滿。通過TBBA的宣傳,紅牛被賦予了積極、年輕、時尚、自由等品牌意義。

運動營銷:抓住「有號召力人群」

紅牛新的品牌內涵——動感、活力,具有和體育與生俱來的聯系,因此,體育營銷是展現紅牛品牌最適合的手段。但是什麼樣的體育運動最能彰顯紅牛的品牌內涵,在體育比賽過程中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產品的商業價值,而不僅僅是做表面文章,這才是體育營銷真正要達到的目的。

朱小明認為,紅牛的體育營銷有兩個目的:一個是戰略目的,一個是營銷目的。

戰略目的更多的是關乎於品牌。一個是進行產品品牌內涵的宣傳,一個是對體育項目本身品牌的樹立及佔有。如果一個產品品牌長時間的支持某個體育項目,或者是最早地滲透到這個項目,這個產品品牌就能擁有這個體育項目本身所帶來的品牌效應。比如TBBA,紅牛第一個作為冠名贊助商,並且與這個項目結成了戰略合作聯盟,共同來發展和樹立TBBA的品牌。紅牛希望在人們的心目當中,說到TBBA就會想到紅牛,說到紅牛也就可以想到TBBA。在紅牛長期的支持下,參與TBBA的人群也會越來越大,而紅牛也會因此得到這個項目本身帶來的效應。

從營銷目的來講,可能更多的是要獲得現場效果,包括現場的促銷活動、讓消費者得到產品體驗等,而活動本身必然會吸引媒體的注意,媒體對活動的報道自然會在某種程度上對紅牛進行報道,從而吸引其他消費者的注意力。與戰略目的不同,這時關注的是一些更具有現實價值、現實意義的因素:有多少家媒體參與宣傳,有多少人會參加活動,現場可以擺多少促銷台,廠家有多少門票可以供終端促銷的時候贈送,消費者通過這次活動可以得到多少紀念品,這些因素都可以直接促進產品的銷售。

而營銷目的最重要的一方面的實現,就是由此了解到這部分人群、這部分細分市場的可靠的消費者信息,包括消費習慣、消費心理等,比如他們喜歡哪些媒體,他們喜歡企業用什麼樣的方式推薦產品,他們喜歡企業對自身運用怎樣的一些銷售策略……

因為大學生人群是每一個企業,尤其是像紅牛這樣一個功能性飲料企業所看重的潛在消費人群。而這個人群有他非常特殊、個性化的消費習慣和消費理念。而他獲得產品信息的途徑也是比較特別的,他不一定會經常看報紙,看電視也非常不便,但他有足夠的時間和便利去進行娛樂和體育活動。也正因如此,紅牛才會選擇在大學校園中非常具有群眾參與基礎的TBBA作為自己體育營銷的載體。

紅牛看重的不僅是這個人群的現實消費價值,更多的是培養他們對紅牛的感情,培養他們對周圍人群的消費影響,如現在他對家庭的影響,畢業後對同事、朋友的影響等。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這些人是高素質的消費者,在社會上屬於具有號召力的人群,他的消費行為從某種程度反過來會體現紅牛的品牌品質、個性和文化。

紅牛捲入運動,成功打造一條現代商業開往校園的通路,也可能將為中國的企業更好的運用運動營銷手段,提供了一個最精彩的注釋。

…………………………

你可以適當的改一下,就可以拿去用了。

❽ 市場追隨者是如何通過模仿策略選擇目標客戶的例子

市場容量夠大且未飽和,那就可以模仿呀,但定位建議再有一定的細分,做出差異化,經典的通用電氣理論。例子的話太多了,像紅牛,追隨者有樂虎、東鵬特飲....

❾ 紅牛飲料是如何開辟國內市場的

被消費者所熟知的飲料品牌,紅牛並不是本土自主品牌,而是誕生於泰國,在1995年才正式的進入到中國的市場。而紅牛能夠成功地開辟國內市場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品牌定位以及產品的營銷策略都適應了中國的市場。

第三,紅牛在國內市場樹立了正面的形象。

對於紅牛這一品牌來說可以看到在中國市場中目光不僅僅局限於產品的宣傳以及策劃,更是投身於中國的公益事業。通過這樣的契機維護了自身的品牌形象,並且具有一定的品牌影響力也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所以紅牛這一品牌在消費者的心中具有一定的公信力,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歡迎。

❿ 紅牛安奈吉飲料是什麼的品牌,定位是什麼

是天絲葯業正規授權的紅牛產品,還有藍帽子——保健食品標志,屬於國家認證的保健食品,可見保健效果是經歷過測試的。

閱讀全文

與如何定位紅牛的目標市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勞務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529
教師隊伍梯次發展培訓方案 瀏覽:768
公司隨手拍攝影大賽策劃方案 瀏覽:926
公司開年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202
有趣的動手策劃方案 瀏覽:886
設備培訓方案模板 瀏覽:613
夏季健身促銷活動 瀏覽:959
北京好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881
2018紀檢幹部培訓方案 瀏覽:96
2018年餐飲促銷活動案例 瀏覽:549
培訓項目開展實施方案 瀏覽:578
電子商務專業的特色 瀏覽:236
幼師專業發展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412
委員提案培訓方案 瀏覽:534
b2c電子商務平台的功能架構研究 瀏覽:491
徒步活動策劃方案流程表 瀏覽:386
居委會隊伍培訓方案 瀏覽:858
貴州發展電子商務的優勢 瀏覽:902
電子商務會計影響 瀏覽:898
杭州心曠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