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真功夫營銷策劃

真功夫營銷策劃

發布時間:2021-03-02 00:18:22

❶ 快餐店的市場營銷策略

方便、快捷的快餐業態可以說是人們生活快節奏不斷加快下的產物,麥當勞、肯德基就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誕生的,隨著人們生活節奏不斷加快、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快餐的需求量在日趨增大,快餐行業具有十分廣闊的市場空間,對眾多快餐企業而言,是一個非常好的發展機會。一般來說,快餐流動性大,人們就餐的時間比較固定,基本上都是一日三餐。但隨著生活、工作節奏的加快,一日三餐的固有就餐習慣也在發生悄然的變化,人們進餐時段不再那麼固定了,呈現出一定的不穩定性,什麼時候餓了就什麼時候吃,想吃就吃的消費需求體現更加明顯。人們就餐消費時段上的多變性、隨意性,也讓很多快餐企業發現了市場機會,快餐的供應,充分適應了工業化文明的要求,不分時段的便利與快捷充分滿足了消費需求。快餐市場巨大,我們自然能夠意識到這塊巨大的蛋糕,同時快餐雖然容量巨大,但一直還沒有一個品牌可以成為霸主,存在很大的市場機會。但隨著如真功夫等中式快餐品牌的迅速成長,逐漸顯露出成為具有霸主氣質和實力,讓我們感覺到危機,時不我待。從本質上來講,快餐菜品也需要不斷創新,從而讓消費者感覺到新鮮感,消費者需求的是吃一頓干凈衛生而又可口的快餐,因此給消費者提供豐富多樣的口味選擇和營養選擇是明智之選,既體現了美味又體現品種豐富的優勢。很多快餐店創新意識普遍不強,對消費者的需求關注不夠,創新意識薄弱,在菜品、服務、就餐環境等層面無法滿足消費需求的變化,從而導致市場競爭力不強無法獲得持續良性發展。對於快餐業而言,消費者就是上帝,對消費者的認真研究後,明確甚至挖掘消費者對口味、環境、服務、價格等等各方面的需求或潛在需求後,再制定出針對性的經營策略。而很多快餐經營者往往容易忽視消費者的需求,更不要說深入挖掘消費者的潛在需求了,很多快餐店採取的都是跟風式的開店模式,往往跟風者就只能面臨倒閉、無奈地退出市場的結局。如果能夠多關注、挖掘消費需求,並滿足消費者需求,將會有很多的市場機會。
快餐企業戰略規劃容易出現以下問題:1、品牌發展規劃缺乏,沒有明確發展目標。2、市場運作隨意性比較大,只關注眼下利益得失,不看未來發展。3、對市場和競爭環境認識不全面、不透徹,市場定位模糊。4、主次不分,執行無章法、無計劃。5、即使有了企業戰略規劃,也難以得到推行,可操作性不強,執行力差。

❷ 真功夫的品牌發展

168
真功夫已經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中式快餐連鎖企業。其源頭,要追溯到1990年東莞長安鎮國道邊上的「168甜品屋」。時年17歲的潘宇海,在東莞長安鎮霄邊村107國道旁開設一家甜品屋,因為開在國道旁邊,所以取名「168甜品屋」,主營甜品、粥品和湯粉,由於經營有方,在當地漸有名氣。1994年,「168甜品屋」改名為「168蒸品店」。由於注重真材實料、出品美味營養,很快,「168」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回頭客。每到中午,來此用餐的貨櫃司機絡繹不絕,卡車停在國道上排成長龍,成為當地一時美談。
1997年,創始人潘宇海在大學教授的協助下研發出「電腦程式控制蒸汽櫃」,一舉攻克中餐工業化生產的標准化難題。同時,企業引進麥當勞的職業經理人,借鑒快餐業先進管理經驗,制定了從櫃台到廚房的餐廳100多個崗位操作的崗位手冊。
從設備到管理都實現了標准化後,潘宇海意識到要進一步擴大餐廳的規模,就要把餐廳開到市鎮中去,而「一路發」(168的諧音)的名稱與目標顧客開始顯得不協調。因為公司要面對的不再是國道公路上頻繁經過的司機們,而是市鎮居民們。
雙種子
為了更大的發展,「168」正式更名為「雙種子」。雙種子的logo看起來很象兩顆小種子,寓意「種子萌芽,攜手弘揚中華飲食文化」。它們的設計來源於中國易經中的陰陽符號。 1997年,第一家「雙種子」蒸品餐廳在東莞虎門鎮開業。
2002年,「雙種子」蒸品連鎖餐廳的業績在行業處於遙遙領先的優勢地位,走出華南,邁向全國,成為了雙種子的發展目標。經過深入調研、探討後,雙種子與葉茂中策劃公司在2003年開始合作,對 「雙種子」蒸品連鎖餐廳做品牌調研及品牌策劃。
真功夫
經過葉茂中營銷策劃機構對公司品牌和全國性經營戰略重新定位策劃,「真功夫」品牌正式確立,並創造出一個富有動感的功夫龍人物造型作為logo。公司希望顧客能在被時尚店面門頭所吸引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真功夫」在產品和服務上,都會「全情投入,用足功夫」。2004年6月,公司在廣州開了第一家「真功夫」原盅蒸飯餐廳,經市場測試,「真功夫」餐廳的營業額明顯快速超過「雙種子」餐廳。之後,真功夫成功地在廣州、深圳市場快速發展,新品牌的更換得到了消費者的好評。
2011年12月12日,真功夫正式推出以顧客為導向的「中國味道計劃」:秉承「一切為了顧客」的企業發展理念,圍繞產品、餐廳設計、人才三個關鍵詞,來制定及執行措施。「中國味道計劃」獲稱2012年度全國十大創新案例。

網路營銷策劃 提問

1、把你們公司的產品告訴他,問他有哪些營銷的方法
2、成功案例
通過這兩點就版可以知道這個權人到底是不是有真功夫

其實企業自己招人做不是很劃算
想想一個人一年工資多少,再加上其他開銷

找一個專業的網路營銷公司,他們專業,而且省錢
可以給公司最快的時間帶來網路營銷的效果

❹ 真功夫的股東糾紛

1990年6月18日,17歲的潘宇海開始創業,在東莞市長安鎮107國道邊上開辦「168甜品屋」,經營甜品及快餐生意,由於經營有方及對美食的天賦,小店在當地很快就有了名氣,經營規模不斷擴大。
1994年,潘宇海的姐姐潘敏峰與姐夫蔡達標在經營五金店倒閉後一直沒有正式職業,為幫助處於困境中的姐姐和姐夫,潘宇海拿出「168甜品屋」(後改為「蒸品店」)50%的股份給蔡達標、潘敏峰夫婦,讓其一道參與經營。潘宇海負責全面管理、蔡達標負責前廳待客、潘敏峰負責財務和采購。
1997年,經過多年潛心研究,潘宇海提出蒸櫃的整體設計思路,並委託大學教授進行電路設計,最終成功研製出電腦程式控制一體化蒸櫃,一舉解決了中餐標准化的歷史性難題,使中式快餐連鎖化成為可能。在此基礎上,「168蒸品店」改組成為「東莞市雙種子飲食有限公司」,開始在東莞市快速擴張,潘宇海任雙種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法定代表人至今。
2003年,雙種子公司與葉茂中營銷策劃機構合作,對公司品牌和全國性經營戰略重新定位策劃,「真功夫」品牌正式確立,並於2004年開出第一家真功夫餐廳,定位於「蒸」文化,開始全國大發展。當時潘宇海占雙種子股權50%,蔡達標、潘敏峰夫婦佔50%,大家商定潘宇海負責企業內部管理、蔡達標負責外勤事務的分工、潘敏峰負責資金管理。
2006年,真功夫品牌在實施走向全國的戰略中需要資金,遂開始與風險投資機構接洽,並從只注重企業經營開始同時向注重宣傳包裝轉換,為公司進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做准備。從這一時期開始,負責外勤的蔡達標作為企業的形象代言人代表企業不斷出現在各種會議和媒體上,在為企業宣傳的同時蔡達標為自己披上了很多光環,潘宇海則繼續潛心企業管理和開疆拓土,將門店從華南到華東到華北,完成了全國性布點,並經營良好,很快就使企業成為了本土中式快餐企業的第一品牌。
2006年6月,真功夫進入「2005年度中國快餐企業20強」,排名第六,位居本土快餐品牌第一。10月,真功夫當選中國快餐十佳品牌企業。
2007年,公司正式引進兩家知名風投 「今日資本(香港)」、「中山聯動」,兩家風險投資基金(各占股3%)後,公司進行重組。為使公司上市不受影響,按照風投的要求,公司改組採用的方式「裝資產不裝股權」的方式,即將原雙種子公司和蒸品店的所有資產及其180餘家門店裝入新成立的「中外合資經營真功夫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現公司),原雙種子公司保留並作為合資公司的持股公司。一直負責主外的蔡達標以方便對外交際為由,要求出任第一屆合資公司董事長,由於合資公司只是過渡性安排,公司已制訂3-4年上市計劃,合資公司須提前改制為股份制公司,創始人潘宇海等股東當時沒有反對,但從此為股東糾紛埋下禍根。
2007年,真功夫重組完成後股權結構為:潘宇海與蔡達標分別持股41.74%,雙種子公司持股10.52%;兩家風投「中山聯動」與 「今日資本」各持股3%。雙種子公司一直由潘宇海主持工作並擔任法定代表人從未變更過(潘宇海與蔡達標各持有雙種子公司50%股份)。從個人持股情況看,潘宇海與蔡達標股份相同,但從實際控制的股權數量看,潘宇海直接控制52.26%股份,蔡達標只實際控制41.74%股份。
由於2006年潘宇海的姐姐潘敏峰因為實在無法忍受蔡達標糜爛的私生活與蔡達標離婚,但蔡達標以公司正在引進風投談判中,離婚消息傳出去和股權分割後風投就不會進來等為由要求潘敏峰對離婚消息保密和股權交其一人管理。
2007年真功夫成功引進風投後,對公司的經營管理要求更為規范,原來作為家族企業無所謂的關聯交易和人事安排需要切斷和規范,蔡達標借機提出了「去家族化」的口號,這本是好事情,各方股東都沒有意見,但蔡卻把「去家族化」作為其排擠公司其他股東和打擊異己的工具。一是對於關聯交易的處理,在公司新規出來後,潘宇海發現蔡家關聯交易不僅沒有切斷,反而不斷增加,遂在董事會上明確提出應當限期清理,蔡達標表面上同意並向董事會寫下書面保證,但背地裡卻叫其兄弟姐妹們換個「馬甲」作供應商。二是關於人事問題,蔡借「去家族化」把公司與潘關系密切點的管理人員借機趕走,潘宇海認為對一些企業功臣的處理不人道,雙方引起爭執。
2008年上半年,潘宇海與蔡達標開始產生隔閡,由於合資公司董事長蔡達標停開董事會,為擺脫僵局,在另一小股東今日資本的出面調停下,潘宇海作出讓步,由公司出資5000萬元獨立重新創建一個新品牌(「哈大師」),董事會形成書面決議。然而,當潘宇海剛剛完成新項目後勤基地建設和開設兩家門店後,在新項目還未來得及完成首期布點,蔡達標就採取了「斷糧」的措施,在首期投入1600萬元後,把持公司財務並置董事會的決議於不顧,任憑股東們如何催促也不再投入一分錢,新項目因此半途夭折。
2009年,潘宇海發現真功夫主要供應鏈全部由蔡達標的兄弟姐妹控制,而公司掌控采購大權的也是其妹蔡春媚,其時公司利潤嚴重下滑,公司經營每況愈下,財務反映經常有大額異常資金撥付。此時,蔡達標以運營資金缺乏為由要求董事會通過同意向銀行貸款的決議,潘宇海對此提出要先審計看賬,然後再看是否需要申請貸款。蔡達標堅決不同意查賬,董事會因此不歡而散。
2008年至2009年期間,蔡達標以「去家族化」為名,逐步排擠潘宇海。雖然潘宇海選擇了隱忍和退讓,但最終還是被步步緊逼到連公司大門、公司網站都進不去的地步。潘宇海與蔡達標的矛盾由此激化。
2009-2010年,潘宇海拿起法律武器開始維權,通過知情權訴訟開始司法審計。司法審計發現了蔡達標違法犯罪線索,司法機關於2011年開始對蔡達標立案偵查。2011年3月17日,真功夫多名涉案高管被審查,蔡達標逃跑。同年4月蔡達標被公安機關在廈門抓獲。2013年12月,蔡達標因涉嫌挪用資金、職務侵佔等犯罪一案在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迎來了一審判決。蔡達標因犯職務侵佔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並處沒收財產人民幣100萬元;犯挪用資金罪,判處有期徒刑6年。數罪並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4年,並處沒收財產人民幣100萬元。
2011年3月17日蔡達標潛逃後,依公司法及章程規定,公司由副董事長潘宇海主持工作,後經公司董事會選舉潘宇海為公司代理董事長和董事長。在真功夫風雨飄搖之際,潘宇海回到真功夫。當時的真功夫在三年浩劫期間,蔡達標在 「轉移公司利潤、削弱公司增值能力」 (引自蔡達標《脫殼計劃》原文)的理念指導下,開店數量僅百餘家,營業額同比幾乎沒有增長,經營接近虧損,發展陷於絕境中。潘宇海通過斬斷利益輸送鏈條、調整經營策略、提升經營理念等方法,帶領公司排除一切非法干擾,潛心經營,逐漸走出困境,於危機中穩定了真功夫。真功夫發展重新回到正常軌道。2011年底,真功夫推出「中國味道計劃」和五年戰略規劃。
2012年,真功夫發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國際化高管團隊組建完成,門店建設加速擴張,企業文化全面確立,經濟效益快速增長。2012年利潤超過2008-2010年三年利潤總和。真功夫和潘宇海個人也獲得了社會、行業所授予的多項殊榮。「中國味道計劃」獲稱年度全國十大創新案例,真功夫公司榮獲「全國優秀餐飲企業」、「第十二屆中國飯店全球論壇2011-2012年度中國餐飲百佳品牌」、「中國十大馳名餐飲連鎖品牌」等殊榮,並入選「中國烹飪協會成立25周年紀念右側全國優秀企業名錄」,成為「年度中國餐飲百強企業」,總排名第十四位,再次位居中式快餐之首。

❺ 為什麼真功夫能成為中式快餐的頭部品牌

真功夫已經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中式快餐連鎖企業。其源頭,要追溯到1990年東莞長安鎮107國道邊上的「168甜品屋」。時年17歲的潘宇海,在東莞長安鎮霄邊村107國道旁開設一家甜品屋,因為開在國道旁邊,所以取名「168甜品屋」,主營甜品、粥品和湯粉,由於經營有方,在當地漸有名氣。1994年,「168甜品屋」改名為「168蒸品店」。


真功夫經過葉茂中營銷策劃機構對公司品牌和全國性經營戰略重新定位策劃,「真功夫」品牌正式確立,並創造出一個富有動感的功夫龍人物造型作為logo。公司希望顧客能在被時尚店面門頭所吸引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真功夫」在產品和服務上,都會「全情投入,用足功夫」。2004年6月,公司在廣州開了第一家「真功夫」原盅蒸飯餐廳,經市場測試,「真功夫」餐廳的營業額明顯快速超過「雙種子」餐廳。之後,真功夫成功地在廣州、深圳市場快速發展,新品牌的更換得到了消費者的好評。2011年12月12日,真功夫正式推出以顧客為導向的「中國味道計劃」:秉承「一切為了顧客」的企業發展理念,圍繞產品、餐廳設計、人才三個關鍵詞,來制定及執行措施。「中國味道計劃」獲稱2012年度全國十大創新案例。

❻ 我想借我的魷魚生意,推銷自己「魷魚才子」的營銷策劃才能,可是我發現有一定難度!

這個要被大公司或獵頭發現,你首先必須要做一個關於魷魚的事件營銷!
通過這一版事件,然後將與你權本人「魷魚才子」相結合起來!
先說下這個事件營銷光靠你一個人是無法起到很好的效果,通常情況下是需要一個團隊,就好比去年的假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一樣!那是通過幕後最少不下10人的團隊,而且還啟用了很多網路上的兼職頂貼人,才可能造成那樣的影響!而且中間要必須精心設計,各種情況都要預先安排好等!
好了,說重點!也就是你必須要根據你當地的環境和你做魷魚生意的特點相結合找到一個符合目前人們關心的話題,然後對各個細節進行精心的策劃!不過這不是其他人能幫你的,首先對你的生意並不了解,以及你當地的環境!
關於魷魚的,最近不是還有那個章魚保羅先生嗎,可以小小的利用一下也是可以的!
希望對你有一點啟發,謝謝!

❼ 牛逼的微信營銷方案怎麼寫出來的

微信營銷,是現在最流行的一種網路營銷方式,也是最有效果的營銷方式,利用微信朋友圈轉發內容的方便性會把一個產品很快的傳播出去,一條好的文案,傳播速度會以「病毒」的方式擴散,咱們先聊聊文案,還記得從前的文案是什麼樣子的么?讓我們先來看一段來自網路的描述:

紙媒時代的文案

在文案的范圍里,完整的一篇宣傳性文章就是我們常說的軟文。和廣告語、廣告圖配字、廣告腳本等零散的形式不同,企宣是一篇完整的文章。當然,這篇文章必定要包含了需要宣傳的內容,比如產品哪裡好、服務為什麼棒、公司是做什麼業務的??

在紙媒時代,確實隨處可見這種文字廣告,由於版面有限,太多品牌都是寸字寸金,希望品牌、產品在文章中盡可能多次出現,恨不得用有限的文字窮盡自家的種種好處,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從效果上,都無限接近硬廣才好。

微信時代的文案

相信,在社交媒體時代,還是有許多媒體、許多品牌在延續著之前的文案形式。至於看不看,那就是讀者的事情了,答案十之八九是沒有人看。

道理很簡單,如果有更有趣的東西可看,如果有更輕松的東西可看,誰還想看那「結結實實的廣告」呢?

於是,微信文案變得越來越不像「廣告」,在對公關公司、自媒體人的采訪中,他們一致的反饋是:廣告主現在總算想明白了,他們要的就是不像文案的文案,既要「隨風潛入夜」,又要「潤物擲地有聲」,先要讓讀者點開、讀下去,最後還要體現出效果。

好吧,問題來了:寫一篇好文從來都不容易,而寫一篇隱藏野心還討人喜歡的好文,只能是不容易的平方。

盡管從屬性上可以將文章劃分為新聞和文案,但從用戶的閱讀體驗上,就是這么簡單粗暴,只有「好文」和「壞文」。所以,在微信時代,文案只能先是好文!好文!

微信文案哪裡發?

自家訂閱號

經過幾年的市場培育,許多企業已開通了微信訂閱號,不用預算、不用買時段、買版面,自家訂閱號就是一個免費的發布平台,如何利用好就要看各家的本事了。

值得提出的是,既然是一塊自留地,出發點和視野都會有一種天生的局限性,總是想把自家的品牌、產品放在首位,這就犯了微信文案的大忌。不妨點開一個企業微信訂閱號,仔細觀察一下每天頭條推送的標題,如果品牌名稱經常出現在標題中,只能說這是一個自娛自樂的訂閱號。

要想做得好,也不是沒有路可走,只要轉換思維,變成從受眾出發,興許還有活路一條。「手機QQ瀏覽器」一直以90後為主要受眾,他們將微信訂閱號擬人化為「器哥」,器哥是誰?就是90後中的一員,點開這個訂閱號,看不到任何「手機QQ瀏覽器」字樣,只有年輕人時下最關心的各種熱門話題:高考作文預測、高考志願填報、李易峰、何以笙簫默??

熱門訂閱號:在微博時期,有微博大號,而現在也有所謂的「微信大號」,如最近迅速走紅的幾個訂閱號:嚴肅八卦、石榴婆報告、黎貝卡的異想世界、顧爺、關愛八卦成長協會。雖然沒有具體統計數據,但通過每篇文章幾乎閱讀量都是100000+,可以推斷每個訂閱號背後粉絲的數量級都是幾十萬級別的。

自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最大區別在於自媒體背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而非一個機構,風格鮮明,有強烈的個人色彩,讓人印象深刻。也就是羅振宇說的:「個人魅力體」。所以,每個賬號就要有每一個賬號的鮮明調性,品牌在選擇訂閱號時,也要因此考慮自己的品牌與之是否契合?

如何選擇訂閱號?

1、最重要也最被經常問起的,當然是粉絲數,粉絲數確實是所有數據的基礎,閱讀數,點贊數都和粉絲數正比例相關,前提是要先判斷粉絲數是否有作假,閱讀數現在可以購買了,點贊也可以,還是要擦亮眼睛,做好判斷真偽工作。

2、轉發數是一個很過硬的數據,「石榴婆報告」轉發比例最高的,是「婆婆的話」,也就是一段勵志內容。但這些勵志的話並不是無病呻吟,都是婆婆的肺腑之言。很多時候你轉發的並不是文章,而是你的態度,在朋友圈告訴大家這篇文章就是我的態度,我就是這樣一個人,社交媒體的作用在於個人形象塑造和管理。

3、選擇訂閱號,也是選擇受眾,紅星美凱龍會選擇文藝青年聚集的「一條」,奢侈品牌會選擇時尚女性聚集的「石榴婆報告」,這些都是基於最准確觸碰潛在消費者的考量。而有人會問,那凱迪拉克、寶馬、捷豹、路虎為什麼不約而同選擇石榴婆,能想到的答案是:還沒有一個以「成功男性」為受眾的微信大號誕生。

4、娛樂、時尚類訂閱號更受歡迎,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指出:現實社會的一切公眾話語日益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並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理解了這句話,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那麼多品牌棄財經類、科技類訂閱號於不顧,而轉投娛樂訂閱號。

讀者更容易點開哪種文案?

說一千道一萬,在微信的世界裡,訂閱號里每天那麼多的「紅色未讀」,朋友圈裡那麼多的轉發,其實,誰的文章被點開了,誰就贏了一大半。

所以,怎樣做你的微信文案才會被點開呢?

熱點性

借勢營銷火到什麼程度,看看「三里屯優衣庫」事件就知道了,起端於深夜,第二天一早各種借勢營銷已新鮮出爐,而且借勢營銷的道德底線問題引起行業內大討論。

先拋去營銷底線問題不談,熱點已經成為社交媒體時代營銷一個無可迴避的手段,借對熱點、借准熱點,把握好尺寸,總不會錯的。

有趣性

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為什麼「顧爺」能接下阿里巴巴的單子?因為她能把不那麼有趣的東西講得有趣,將藝術史知識趣味化,以她的成名系列「小顧聊繪畫」為例,以一個藝術愛好者的身份用一種前所未有的形式向讀者講述頂級藝術家的故事:搞基的男神卡拉瓦喬、藝術「新東方」創辦人倫勃朗、站在「風口浪尖」的神童透納??這種形式閱讀起來更輕松愉快,讀者多了,自然就有了後邊「藝術中夾帶私貨」的故事。

不得不承認,有趣是王道。嚴肅八卦、石榴婆報告、黎貝卡的異想世界、顧爺、關愛八卦成長協會,這一長串熱門訂閱號數下去,幾乎都是娛樂、時尚門類。

實用性

借不到熱點,想不出有趣,那至少也要做到實用。房地產企業講講裝修小技巧,化妝品品牌談談護膚手法,培訓機構教教學習方法,無論何時,人們都不會拒絕「有用」。

訂閱號「黎貝卡的異想世界」雖然也是時尚賬號,但與「石榴婆報告」不同之處在於,她更偏實用。當下時尚訂閱號泛濫,為什麼黎貝卡可以在短時間內嶄露?其作者方夷敏也思考過這個問題,結論是:可能有些時尚公眾號只是單純發布一些圖片和潮流資訊,離大家比較遠,但我會分享一些實用的東西,比如選購的經驗,就像閨蜜間聊天一樣。

一篇被瘋狂轉發的文案是如何煉成的?

明知道是文案,還主動去轉發;明明沒有拿過品牌的好處,還了自己的朋友圈,這是怎樣的一種魔性?好的文案,各有各的好,但目前來看,無外乎兩種模式,而且是截然相反的兩種模式。

1.開啟「就不告訴你」模式

開頭提到的紅星美凱龍案例就是典型的「就不告訴你」模式,以內容取勝,你喜歡文藝,那就徹底文藝給你看。「文案」之所以是「文案」,其精妙之處就在於不會大篇幅明顯提到產品信息。好像蚊子不會立刻吸血,而是會慢慢麻醉讓動物感到舒服後才採取行動。

石榴婆的文案成名作是一篇叫做《她的人生全是Easy模式》的文章,「石榴婆」從「方臉影後Reese Witherspoon」7歲拍廣告開始講起,事業上Reese 15歲即獲最佳藝人獎提名,進入斯坦福大學讀英國文學,後來又成為奧斯卡和金球獎雙料影後。生活上,Reese與高富帥經紀人一起,有三個子女,一家人看起來其樂融融。穿衣打扮上,Reese也頗有心得,看起來時尚干練。文章前五分之四的篇幅,石榴婆都在用一個又一個的鐵證證明Reese是好萊塢的人生贏家。然而接下來峰迴路轉,石榴婆這樣寫到:

最後,來看Reese開的車,凱迪拉克ATS,2.0渦輪增壓直噴發動機,百公里加速6.2秒,後輪驅動,50:50前後重量配比,Brembo高性能剎車,每秒響應1000次的MRC主動電磁感應懸掛??斯坦福學霸+奧斯卡影後在選車方面,也是自有主張。

因此,「就不告訴你」模式文案在架構上,品牌硬廣信息的篇幅要短,且往後放。

2.偶爾也開啟「這就是文案」模式

在成熟的微信文案一再試水、一再成功之後,我們發現原來讀者對於文案的容忍度和接受度可以無限擴大。前提只要是好文,讀者也會心甘如飴。於是,部分訂閱號作者開啟了大膽模式,沒錯,就是開門見山,直接告訴讀者:這篇就是軟文。看,還是看呢?

目前來看,成熟的微信大號都會將品牌文案專門分出欄目――推廣,每天或是定期作為非頭條發布。其實,這就等於昭然若揭了。以「黎貝卡的異想世界」的一篇文章為例,題目就是《無需堆大牌,平價也能毫不費力穿出時髦感(送Topshaop折扣碼)》,不但放在了推廣欄目,而且標題中已明確指出所推廣品牌。開篇第一句:今天要推廣的這個品牌,是黎貝卡的心頭好,它是我衣櫃里最多的高街品牌,沒有之一。通篇文章寫到各路明星對於該品牌的駕馭之道,以及招牌產品的搭配要點等等,延續了黎貝卡微信一貫的「實用」特色,讀起來與一般的時尚博文並無二致,妹子們讀起來同樣受教,這就足夠了。文章結尾還有品牌優惠碼相送,不少妹子看了推廣後是直接「剁手」的。

可見,關鍵還是文章的編輯能力,這也是考驗作者真功夫所在,好的文案絕不是內容加廣告的粘貼,而是有機植入,你看的是時尚指南、是八卦新聞,總之,不是廣告。

要說文案技巧,也不是沒有

1.提高受眾捲入度

在塑造品牌時,需同時利用邊緣線索和說理來提高受眾捲入度。在理性和感性兼用的說服過程中,受眾的捲入度會越來越高。如果把受眾閱讀文案過程中的捲入度畫成曲線,那麼品牌硬廣信息應在受眾捲入度的峰頂時引出。受眾在高捲入度節點上接收品牌訴求,其接受度是最高的,廣告效果也最好最持久。

作為營銷專業媒體,本刊訂閱號「成功營銷」也是沒有落下這一課,深V姐操刀微信文案也駕輕就熟。怎樣捕獲年輕消費者,是時下許多品牌的共同訴求,一篇《城會玩!教你搞定年輕人這種鬼!》新鮮出爐,你想要的干貨這里全都有:要了解年輕人?大數據+真人秀;要營銷年輕人?盡量別按常理出牌;如何搞定年輕人?讓年輕人去搞定年輕人啊!

對於營銷人,這是一次學習年輕人營銷的過程,也是一個被深度捲入的過程,在你看得正在興頭時,「7月22日年輕盟峰會」跳出,既然學得還意猶未盡,那麼,心動不如行動,來參加峰會吧。

2.用受眾感興趣的方式

且不論是八卦大號談的娛樂、時尚,還是顧爺聊的西方藝術,只不過是他們在說服過程中信手拈來的素材,用受眾容易接受的例子來說理。就好像童話故事看似在講有趣的故事,有可愛的卡通人物,但實際上是在用小朋友容易接受的方式來教育、說道理。顧爺看似在認真為受眾解讀西方繪畫藝術歷史典故,實則為CHAUMET重述品牌故事。因為是自己感興趣的時尚和藝術信息,受眾盡管知道是推廣仍舊會點擊瀏覽。

訂閱號「深八深夜八卦」曾發過這樣一篇文章《如何不動聲色地在前任婚禮上艷壓新娘,轉給需要的張馨予們》,光是一個題目,就吊起太多女孩子的好奇心,想想那些人渣前任,艷壓前任新娘?聽起來就足夠有趣、刺激。正文是一個引人入勝、大快人心的翻盤故事,就好像每一個狗血的網路故事一樣,重點在於艷壓新娘的利器居然是「佳潔士牙貼」,勝就勝在了一口閃閃發光的白牙。這樣的「結局」,讓大家萬萬沒想到。

3.樹立信息源的權威

信息源的可信度影響信息傳播的效果。受眾對某個微信賬號的興趣和信任是一個漫長的培育過程,特別是在受眾處於高捲入度的時候。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石榴婆」和「顧爺」也是經過兩三年的自媒體運營積淀,慢慢在時尚和藝術類訂閱號里打響名號,積累人氣,被受眾認可後才開始試探微信文案。

但這種權威也是硬幣的正反面,因為權威,讀者才相信你,才接受你的文案。但反過來呢,讀者真的會無止境地接受下去嗎?一個成熟的訂閱號的商業臨界點在哪裡?承載量又有多少?可能還是一個未知變數。微博大號「留幾手」就是前車之鑒,以照片評分躥紅微博,但一度又因為文案太多而迅速掉粉。

4.慎用「無下限」方式

要有趣,又要借勢熱點,難免有些品牌就走了極端,為了奪人眼球,反而嘩眾取寵。為什麼在微博、微信上,品牌文案會大展拳腳,就是因為不同於以往的出版發行審查、版面限制,社交媒體提供了更為寬松的發布平台,於是各種語言幽默,形式活潑的文案誕生了。但也不乏一些品牌就在這條路上一去不回頭,無節操、無下限的文案頻頻出現,這樣確實可以提高點擊率,甚至博人一笑,品牌成功得到更有效傳播。但你的品牌是否值得使用這種方式,不妨三思而後行。

❽ 「真功夫」的營銷策略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

營銷策略基本沒問題,都是葉茂中搞的,本身廣告出生功底還是可以的,不足就是原先的李小龍形象如何過渡

閱讀全文

與真功夫營銷策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勞務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529
教師隊伍梯次發展培訓方案 瀏覽:768
公司隨手拍攝影大賽策劃方案 瀏覽:926
公司開年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202
有趣的動手策劃方案 瀏覽:886
設備培訓方案模板 瀏覽:613
夏季健身促銷活動 瀏覽:959
北京好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881
2018紀檢幹部培訓方案 瀏覽:96
2018年餐飲促銷活動案例 瀏覽:549
培訓項目開展實施方案 瀏覽:578
電子商務專業的特色 瀏覽:236
幼師專業發展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412
委員提案培訓方案 瀏覽:534
b2c電子商務平台的功能架構研究 瀏覽:491
徒步活動策劃方案流程表 瀏覽:386
居委會隊伍培訓方案 瀏覽:858
貴州發展電子商務的優勢 瀏覽:902
電子商務會計影響 瀏覽:898
杭州心曠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