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市場調查時常用的抽樣方法有哪些
(1)簡單隨即抄抽樣:包括直接襲抽選法、抽簽法、隨機數字表法。
(2)分類抽樣:也叫類型抽樣或分層抽樣,先將總體中所有的單位按照某個標志分成若干類(組)然後在各個類中分別隨機抽取樣本。
(3)機械抽樣:先將抽樣總體單位按照一定順序排隊,根據總體單位數和樣本單位數計算出抽選間隔(抽選距離),然後按照一定的間隔抽選樣本單位。由於抽選間隔相等,所以也叫等距抽樣。
(4)整群抽樣:先將總體分為若干群或組,然後一群一群地抽選,每一群中包含若干個樣本單位。
希望能解答你的疑問,我也是偶然間在MBA智庫文檔那邊看到的。
② 求抽樣調查報告樣板
北京市報攤零售狀況的抽樣調查報告 第一部分、關於本次調查的基本情況 一、調查設計 1、本項調查的目的 ①客觀准確地認識和考察北京市報業發行市場的現狀; ②全面廓清北京報業發行市場未來發展的可能性空間,把握其可能的「生長點」; ③制定出可使北京報業發行市場進入可持續發展軌道的科學可靠的基本發展戰略。 2、調查方法將北京市按地區劃片,根據抽樣原則選擇80個報攤、郵亭、地鐵站,以統一問卷、定額抽樣、派調查員面訪的方式,調查北京報刊零售市場的流通情況,以期對報刊發行渠道方面的情況等有一個切實全面的了解。本次調查覆蓋區域包括東城區、西城區、宣武區、崇文區、海淀區、朝陽區、豐台區、通州區。 3、調查內容 A、弄清上攤報刊的種類、數量等(包括全國性綜合報刊、北京地區綜合報刊、北京地區消費娛樂類報刊、外地進入北京的報刊、周刊類報刊)有關數據指標; B、通過報攤采訪獲取信息如下: a.賣得最好的報刊和刊物 b.如何獲得報刊:報刊自送、郵局提供、報頭發送? c.一般折扣,折扣最高的是那種? d.攤主本人最喜歡的報刊 e.哪幾種報刊可以包退 f.報業零售市場目前變化趨勢及現存問題 g.其他有關資料 二、調查的實施質量 1、本次調查的實地訪問工作是在1999年7月12日—22日之間進行的。按照設計要求共發放問卷80份,回收填答有效的問卷79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8.8%。經過對10%已執行問卷所進行的復核表明,全部調查的訪問工作均符合調查程序的規范和質量要求。 2、本次調查數據的意義:鑒於本次調查的樣本構成及其性質,本次調查的數據及有關結論對於了解北京市報攤零售市場的現狀具有全面、可靠的描述意義。 三、數據處理本次調查所採集到的原始調查數據共計7742個。全部數據均採用國際通行的社會科學統計軟體包(spss/pc+)統計處理。現提出這次調查的主要發現和分析性結論。 第二部分、本次調查的主要發現與基本結論 一、關於北京市報攤零售的基本情況 1、本市報攤銷售的報刊的種類與數量 ①調查表明,本市每個報攤銷售報刊的平均種類為34.6種。 ②在每個報攤平均銷售的34.6種報刊中,依報刊的產地分,中央級的報刊平均為3.9種,占銷售總數的11.3%;本市的報刊平均為18.6種,占銷售總數的53.7%;外地出版的報刊佔12.1種,占銷售總數的35.0%。 ③在每個報攤平均銷售的34.6種報刊中,依報刊的出版周期分,各種日報平均為6.9種,占銷售總數的19.9%;各種周報及月刊平均為22.8種,占銷售總數的65.9%;不定期出版的報刊為16.0種,占銷售總數的46.4%。 2、本市報攤每天開始營業的時間分布本市60%以上的報攤在早晨7:00以前開始營業,其中,早晨6:00以前營業的佔17.7%,早晨6:00—7:00開始營業的佔43.0%,兩者合計為60.7%。此外,早晨7:00—8:00開始營業的佔26.9%,早晨8:00以後開始營業的佔8.9%。還有3.8%的報攤營業「沒有固定時間」。 3、本市報攤所上報刊的來源構成目前本市報攤所上的報刊超過七成是由「郵局提供」的。佔全部銷售報刊的71.4%。此外,由「報刊社自送」的報刊佔18.2%,由「報頭發送」的則僅佔5.2%。還有5.2%的報刊來源屬於上述方式以外的「其他」情況。由此看來,在目前的情況下,郵局仍是控制報攤發行的主渠道。 4、本市報攤所上報刊的折扣率大小目前本市報攤所上報刊的折扣率絕大多數為八折,佔全部銷售報刊的74.6%。此外,七五折的報刊佔16.9%,七折的報刊佔2.8%,六五折的報刊佔1.4%,六折或六折以下的報刊佔4.2%。經綜合測算,目前本市報攤所上報刊的折扣率平均為7.75折。 5、本市報攤所售報刊的代理關系及退報率①代理關系:目前本市報攤所售報刊的代理關系以「包銷」為主,但也有一部分報刊以「代銷」為主。其中,以「包銷」為主的報刊分別是:北京晚報(包銷率佔94.7%)、北京青年報(包銷率佔78.9%)、北京晨報(包銷率佔73.8%)、南方周末(包銷率佔90.4%)、精品購物指南(包銷率佔81.4%)、廣播電視類報刊(包銷率佔87.3%)、文摘類報刊(包銷率佔77.4%)以及體育類報刊(包銷率佔57.8%);以「代銷」為主的報刊分別是:北京日報(代銷率佔69.2%)、生活與消費服務類報刊(代銷率佔68.5%)、證券類報刊(代銷率佔81.2%)。 ②退報率:目前本市報攤所售報刊的退報率絕大多數是很低的,其中,北京晚報的退報率最低,僅為0.1%,其他退報率低於5%的報刊依次為:南方周末(退報率為0.2%)、廣播電視類報刊(退報率為1.1%)、北京青年報(退報率為2.2%)、精品購物指南(退報率為2.2%)、北京晨報(退報率為4.0%)、文摘類報刊(退報率為4.9%);退報率相對比較高的報刊分別有:北京日報(退報率為28.6%)、生活與消費服務類報刊(退報率為24.4%)、證券類報刊(退報率為17.3%)、體育類報刊(退報率為11.2%)。
③ 怎樣寫市場調查報告
市場調查首先要明確搞哪方面的市場調查,如服裝、保健品、計算機等等,選准一個方向,才能確定到什麼地方去調查,了解什麼情況,寫什麼內容內容。調查之前,最好要有一個提綱,然後再有目的的去調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市場調查常用的調查方式
入戶訪問
是消費者訪問中最早的一種訪問方式。
其優點是:
1) 訪問員與被訪者之間能夠形成面對面的溝通;
2) 適合比較長的問卷,譬如1小時以上長度的訪問。當問卷長於1.5小時時,還可以採取一部分由訪問員面訪,其它部分留置在被訪者家中允許被訪者有空時自行填答。這就是常規的留置訪問法;
3) 適合於要向被訪者出示產品/卡片的訪問;
4) 適合於需要訪問員演示/操作的訪問等。
缺點是:
1) 由於被訪者不容易接觸,譬如小區電子門/鎖/保安等影響,很難接觸到目標被訪者;
2) 由於被訪者安全意識的提高,拒訪率提高;
3) 由於訪問成功率降低,訪問員不願意參與入戶訪問,訪問員流失率提高。因此,越來越多的市場研究公司採用預甄別被訪者群體的方法,即先用電話或者其它方法與目標被訪者溝通,確認接受訪問且時間合適的情況下,再派訪問員過去訪問。
北京神鵰數據是中國起步較早的資料庫營銷研究公司,和多家市場調查公司建立起緊密聯系的數據採集網路。
入戶觀察:
為了保證數據採集的質量,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1. 標准化面訪數據採集的所有步驟/過程,包括抽樣過程中的抽樣框建立、選點、畫圖、居民戶抽取、間隔等;
2. 對所有這些數據採集點進行統一、定期培訓。培訓他們按照標准進行數據採集、質量控制等;
3. 對每一個項目從抽樣、培訓、訪問控制、問卷質量等多個不同角度進行公開評價與獎懲;
4. 每年一次全面評價各個數據採集點的質量等指標,並根據評價結果進行優勝劣汰的制度,即獎勵優秀的抽樣員、訪問員、督導等,對於質量最差的後幾位進行淘汰,培養新的數據採集點。
到用戶家中或者生活區域、工作區域觀察用戶擺放、使用、移動、操作產品的特徵。隨著個性化時代的到來,市場細分越來越細致的今天,客戶非常關注如何為他們的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這就要求他們必須非常了解用戶的使用行為、特徵、環境等。因此,入戶觀察方法被越來越多的用戶所接受。
入戶觀察強調的是觀察自然狀況下用戶的行為,但市場研究又不能夠突然闖入用戶家中觀察,必須提前與用戶溝通並經過用戶同意後才能夠進入。因此,如何進行巧妙的安排顯得非常重要。同時,在自然狀況下觀察需要觀察者能夠很巧妙地捕捉到用戶的每一個有用的細微末節,因此,觀察前的仔細設計顯得非常重要。
觀察可以是完全結構化的,也可以是半結構化的,還可以是完全非結構化的。如何設計,完全取決於項目的情況
街頭攔截
即選定繁華或者(目標)人流較大的戶外場所,訪問員隨機地/有間隔地攔住過往行人,就地進行問卷調查。
街頭攔訪由於是在大街上進行,不宜問卷太長/太復雜/需要展示卡片的訪問。
大部分情況下,街頭攔訪用來做類似於人流觀測、戶外廣告效果測量等類型項目
電話訪問
面訪由於被訪者接觸難以及費用高的問題,從而電話訪問應運而生。最原始的電話訪問就是由訪問員撥通電話後根據問卷訪問被訪者。與面訪的差別就只在於一個是面對面訪問,一個是通過電話訪問。
但這種電話訪問方式並沒有完全表現出電話訪問的快速高效的特點。訪問中非常耗時的步驟除了訪問這個環節(包括各地督導集中培訓約2天,督導到各地去培訓訪問員等)外,還包括郵寄問卷(2天)、審卷(2天)、數據錄入(2天)、這些步驟。因此,更好的電話訪問是計算機輔助的電話訪問(computer assisted telephone interview, CATI)。
CATI將傳統訪問中的撥號、問卷顯示與跳轉、數據審核、數據存儲等步驟全部計算機化,由計算機完成,極大地簡化了訪問員的工作負荷,有利於訪問員將全部精力集中於理解問卷與精確訪問。
電話訪問的優點在於速度快、樣本代表性強、費用低。一般來說,能夠進行真正有代表性抽樣的數據採集方式只有入戶訪問與電話訪問。由於入戶訪問接觸率較低,因此,電話訪問就成為了樣本代表性最強的數據採集方式。就速度來說,CATI中心目前每天能夠完成的訪問量達到4000個。電話訪問不需要督導出差,僅此一項就可以節省客戶近三分之一的項目費用。電話訪問的局限在於問卷不能夠長於1個小時,不適合需要出示卡片的訪問。
2 市場調查十大誤區
企業數據化地解讀市場與消費者不外乎有兩種途徑,或者自己去了解,或者藉助專業的市場調查公司。
很多企業在與市場調查公司合作的過程中,覺得好像做不做市調結論都是一樣的,沒有顯著的成效感。
事實上市場調查這個行業是20 世紀80 年代才進入中國,整個模式從西方輸入,行業思維、方法、手段並不完全適合剛剛起步但是發展迅猛的中國企業,於是屢屢造成這樣的尷尬:市場調查公司覺得自己提供了國際先進水平的市場調查數據分析,而企業卻感覺像是花錢聽了一場幾個小時的「市調秀」,沒有實際作戰的指導意義。
誤區一:研究消費者,卻遠離消費者
項目確定----- 研究員設計研究方案----- 設計問卷---- 訪問部收集數據------- 數據處理------ 數據報告------ 研究員做研究報告------- 提案。這是正常一家市場調查公司按照正規的方法和手段操作項目的流程。一切都很正規。我們從中可以發現一個現象,就是首先由研究員設計方案和問卷,然後由訪問部收集數據,等資料庫好了之後再由研究員開始分析數據寫作報告。這樣的好處就是一個研究員可以同時負責好幾個研究項目,因為研究員可以利用訪問部收集數據以及數據處理的這段時間設計其他項目的方案、問卷。研究員整天坐在辦公室寫方案、問卷、報告,看上去在研究消費者,而實際卻在遠離消費者。
我們很反對坐在辦公室里做研究,尤其是做這一行的。想要在短短的時間內成為某一個行業的專家,甚至超越專家高度提出問題,「資料速成法」是行不通的。不深入市場進行了解,對數據怎能有感覺?整天坐在辦公室里,只能是對市場的敏感度越來越低,離消費者越來越遠。我們提倡泡市場,研究員與消費者進行「親密接觸」與「零距離溝通」。
不管是坐計程車,還是去旅遊,我們都喜歡跟身邊的陌生人交談:問他們的愛好、平時喜歡去哪裡、抽什麼牌子的煙、業余時間如何安排等等。
研究員要長泡市場才有感覺,要和消費者過日子。研究員做任何一個項目,必須要到市場上親自走訪,和消費者面對面接觸。拒絕整天坐在辦公室里閉門造車。
誤區二:和營銷脫節
我們在對聖象地板進行研究時發現,消費者選擇復合地板時經常會問:地板能不能承受得住重重的傢具?椅子拖來拖去會不會有痕跡?萬一漏水地板會不會鼓起來?能用多久?地板是不是很平整?這些問題看起來很平常,但卻是消費者最關心的。這些細節為聖象廣告篇的創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此後我們發展出了聖象地板的產品系列廣告:
《鋼球篇》、《踢踏舞篇》、《小狗篇》、《時鍾篇》、《無縫篇》,很好地解答了消費者關心的問題,立體展現了聖象地板的產品特點。
奔著營銷的目的,從策略的角度去做研究,我們提出「營銷調研」:調研要與營銷緊密結合,衡量調研的標准,就是看它能為營銷帶來多少實用價值。
鄉謠牛奶,在我們策劃前叫武帝台牛奶,河北滄州的一個地方品牌。在當地市場上,娃哈哈、樂百氏兩巨頭稱霸。怎樣才能在強手如林的市場中突出重圍呢?我們對當地市場情況展開了詳盡的研究。
在大量資料中,我們發現河北滄州是我國最嚴重的高氟區之一,其水源中含有過量的氟,嚴重危害了該地區人民的身體健康。而滄州人普遍都知道這個事實。這個發現引發了我們一個大膽的想法,我們的腦海里立即誕生了「鄉謠降氟牛奶」這個嶄新的產品概念。
事實證明,正是由於「降氟」這一獨特賣點使鄉謠在當地市場上迅速崛起,並帶動了系列產品的銷售。現在在河北,鄉謠已經是十分暢銷的品牌了。
如果調研不能為營銷服務,我們認為您的調研肯定是浪費了,不能是為了調研而調研,結果全是一些百分比之類的數據,我們認為調研必須與市場戰略緊密結合,與營銷策劃環環相扣,而且我們相信調研同樣需要策略與創意。
誤區三:熱衷研究模型
「你好,我們是XXX 公司的,我們想做一次市場調查..你們有沒有自己的研究模型呢,據我們了解好多調研公司都開發了自己的模型..」這是我們最近接到一個客戶電話,這種情況以前也遇到過。
一些研究公司熱衷於開發各種各樣的研究模型,一些客戶往往評價一個研究公司也看這家公司有沒有自己的模型,認為有模型就是專業的,這也是一些研究公司宣傳有什麼模型的原因所在,希望用模型來吸引客戶。但為了比模型而開發一種無意義的框框和模式無異於走火入魔。
我們堅信,僅有模型是遠遠不夠的,圍繞營銷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才是目的!一切都要圍繞著實效營銷這惟一使命!這才是使調研更具蓬勃生命力的惟一出路。
誤區四:機械化式的調研程序
我們曾經做過空調的普及率調查,傳統的方法是採用入戶研究,但現在一些高檔小區越來越難進入,導致抽樣誤差加大。那怎樣才能得到更准確的數據呢?我們派出訪問員,帶個望遠鏡。只要看看外牆上掛著的小方塊就可以了。家裡有沒有空調?是什麼牌子?一目瞭然。
調研要跳出程式化的框框,不要總是戴著鐐銬跳舞。
第一次使用「量表」,第一次運用投射技術,垃圾調研法的誕生,這些都是調研的大創意。編個小程序提高搜索資料的效率,打破RD、DP、FW採用項目小組制,通過一支煙、一頓飯順利實施了訪問,等等,這些也都非常有創意。
即使表述同樣的數據,有創意的研究員能將其表述得非常生動,使數據有了生命,成為活生生的市場剖面圖和消費形態圖;而在沒有創意的研究員筆下,這些數據卻是僵硬的、乾巴巴的、沒有呼吸的。
有一次我們需要深入了解卡車司機的生活狀態。常規的方法是採用深訪,詢問卡車司機的生活規律、生活習性等。但我們覺得這樣做太膚淺了,經過一番准備,我們的研究員和卡車司機同吃同住同行了五天,深入了解卡車司機的日常生活,獲得了寶貴的一手資料,為營銷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信息。
市場調研雖然有科學的程式化的步驟,但在這個動態化的過程中,任何環節都需要創意的幫助。有創意思維的調研人員,總是能十分敏感地抓住那些有價值的信息,從不讓它們失之交臂。並根據這些信息,提出一個個很有創意的假設,然後運用各種調研方法進一步證明這種假設是否確實存在。
我們為一個車載診斷儀器作消費者研究,發現消費者對儀器本身非常感興趣,但購買儀器的要求卻並不強烈。當然,我們通過產品測試很快掌握其原因所在。此時任務已經完成,但我們在調研中,又創造性地探求了消費者對租用這套儀器的需求,在得到消費者積極反應之後,我們又及時地調研了消費者願意接受的租用方式和價格。整個調研工作可謂超額完成原來的計劃,令客戶非常滿意。
而在一般情況下,市場研究公司在項目開始後,會很快地根據項目計劃書做出項目預算。這樣在整個項目執行過程中,基本上要嚴格按照這個計劃和預算來進行。但是這樣就會存在一些問題:有時候研究員在項目過程中發現了既定研究內容之外的問題,但由於是計劃之外的問題和費用預算的關系,研究員一般也就不多此一舉,這樣不僅敏感性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同時也扼殺了研究員的創意積極性,對調研的實效性和實用價值就會造成較大的折損。
調研不是機械化的程式,否則發明一個可執行程式的機器人就可以了。
誤區五:研究員不懂品牌,廣告和策略
「看上去很專業,圖表很漂亮,但是客戶不需要這樣的報告,要深入分析、挖掘數據,平時多看品牌、廣告和營銷方面的書..」這是葉總經常教導我們的話。
多年以前,我們也曾經與其他公司的研究員進行過業務合作,結果不是很理想。論市場研究,沒有問題,但研究框框以外的知識卻很薄弱,分析問題總象漂在水上,深入不下去。在整合營銷傳播時代,光懂研究是不夠的,還必須懂營銷,懂品牌,懂廣告,更要懂策略。這樣我們的報告才能真正做到務實和營銷緊密結合,為企業解決問題。
誤區六:未看清真相和本質
「逆向思維」。換個角度看看,假如你現在是策略決策人員,你想達到的目的是什麼?你想了解的內容是什麼?對照一下原來的研究內容,把那些華而不實的問題大刀闊斧砍掉吧,不要心疼,那樣只能增加報告厚度。除了在調研方案設計之前就開始進行這樣的思考外,還要對一些處於萌芽狀的策略進行測試和研究,讓策略少犯錯誤。
「策略性思維」。「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真相和本質總是在和你捉迷藏。我們曾在圓明園的迷宮里轉來轉去,雲里霧里的。後來爬上附近的石頭一看,裡面的曲曲彎彎一目瞭然。做分析也一樣,必須上升到策略的高度。「這個結論對企業有什麼幫助?」「這個數據如何支持策略的制定?」..從策略的高度多問幾個為什麼,肯定大有收獲。
誤區七:中看不中用
有一客戶講,他們已經找了國內的多家調研公司進行過合作,總的感覺是「中看不中用」。光是數據就把人給砸暈了,哪還能理出個頭緒呢?
調研報告一般有兩種結局:要不一是被遺忘後漸漸放得發霉;要不一是被高效利用傳來傳去翻得破破爛爛。
在工作中,我們經常問企業一個問題:在提案結束後研究公司有沒有對調研報告進行「產品滿意度」研究?或者事隔半年後他們能否再次詢問企業的意見和看法?
有的企業講,我們也請研究公司做了這方面的研究,但仍然不知道該如何運做作市場,該往哪個方向走。其實這也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
一籮筐的數據磚頭對企業有什麼用?無數的事件表象對企業有什麼用?我們的分析能不能更高一點,更深一點,更透一點,更實效一點?能不能提供特別針對企業的「中看更中用」的報告呢?我們認為拋給客戶一堆僵硬的數據是極不負責任的態度!
誤區八:只做常規數據分析
不要迷失在數據里,真正有用的數據需要仔細挖掘,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東西是不是有什麼聯系?是否能通過交叉分析、回歸分析、因子分析、聚類分析等探索出各種變數之間的聯系?是必然的,還是偶然的?綜合其他條件看,這種關系還存在嗎?這種關系與當地的人文環境和地理環境有什麼關系嗎?與自己的策略課題有關系嗎?煉就一雙睛睛火眼,深入挖掘數據,洞察本質。
誤區九:一次性調研
有的企業講:我們也很重視調研啊,可為什麼總覺得把握不住消費者呢?回過來我們也要問一句:您對消費者進行了幾次研究?是不是每年甚至每半年都有過一次或多次調研呢?
要想摸透消費者的心,必須不停地與其溝通,長期接觸。過去相差十年才形成代溝,現在一兩年就產生代溝。用兩年前的數據怎麼能解讀今天的消費者呢?
我們經常看到McDonald、KFC、P&G等國際公司總是不斷地進行調研,日積月累便形成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庫。而國內有些企業在跟蹤研究上不太肯投入,總認為做了一次調研就對市場、消費者了解了。當然越來越把握不住消費者了。
誤區十:調研是萬能的
有的企業往往會把市場調研想像成無所不能的。市場策略、廣告創意、活動方案等等都可以通過市場調研來解決,其實不然。市場研究只是輔助決策,使決策更有把握,增加勝算的機會,我們做研究的在和客戶接洽時,也不要做任何超出市場研究范圍的承諾,否則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市場調查公司利用西方輸入的模式,行業思維、方法、手段來做市場調查,這當然沒有錯。但問題是,不能完全用這種思維模式來對待中國的企業。我們要用先進的方法和手段來做市場調查,但更重要的是要用適合中國企業的思維方式。
希望能幫到你哦!!
④ 誰給我一分抽樣調查的模板或者範文
經濟性好.實效性強.適應面廣.准確性高
抽樣調查是根據部分實際調查結果來推斷總體標志總量的一種統計調查方法,屬於非全面調查的范疇。它是按照科學的原理和計算,從若干單位組成的事物總體中,抽取部分樣本單位來進行調查、觀察,用所得到的調查標志的數據以代表總體,推斷總體。
與其它調查一樣,抽樣調查也會遇到調查的誤差和偏誤問題。通常抽樣調查的誤差有兩種:一種是工作誤差(也稱登記誤差或調查誤差),一種是代表性誤差(也稱抽樣誤差)。但是,抽樣調查可以通過抽樣設計,通過計算並採用一系列科學的方法,把代表性誤差控制在允許的范圍之內;另外,由於調查單位少,代表性強,所需調查人員少,工作誤差比全面調查要小。特別是在總體包括的調查單位較多的情況下,抽樣調查結果的准確性一般高於全面調查。因此,抽樣調查的結果是非常可靠的。
抽樣調查數據之所以能用來代表和推算總體,主要是因為抽樣調查本身具有其它非全面調查所不具備的特點,主要是:
(1)調查樣本是按隨機的原則抽取的,在總體中每一個單位被抽取的機會是均等的,因此,能夠保證被抽中的單位在總體中的均勻分布,不致出現傾向性誤差,代表性強。
(2)是以抽取的全部樣本單位作為一個「代表團」,用整個「代表團」來代表總體。而不是用隨意挑選的個別單位代表總體。
(3)所抽選的調查樣本數量,是根據調查誤差的要求,經過科學的計算確定的,在調查樣本的數量上有可靠的保證。
(4)抽樣調查的誤差,是在調查前就可以根據調查樣本數量和總體中各單位之間的差異程度進行計算,並控制在允許范圍以內,調查結果的准確程度較高。
基於以上特點,抽樣調查被公認為是非全面調查方法中用來推算和代表總體的最完善、最有科學根據的調查方法。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抽樣調查的步驟 (1)界定總體
(2)制定抽樣框
(3)分割總體
(4)決定樣本規模
(5)確定調查的信度和效度
(6)決定抽樣方式
(7)實施抽樣調查並推測總體
⑤ 如何進行有效的市場調查
市場調研與嘗湯的原理一樣。
現代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在開發時就應該考慮到市場有足夠的潛量。潛量過小的市場,我們相信沒有人會感興趣。所以,除了極個別的市場調研,對絕大多數商業調研而言是無法進行普查的,所以我們要抽取樣本調研。而有效的抽樣,就必須保證足夠「均勻」,也就是足夠隨機、足夠分散。比如,當我們對調研對象(如零售店主)進行研究時,必須保證調研對象能夠代表全體零售店主。
有效的抽樣,必須要考慮以下要點:
l.調研總體
2.樣本單位
3.抽樣框
4.抽樣方法
5.樣本量
6.抽樣實施計劃
7.抽樣實施
調研總體就是我們要調研的對象。比如,永林藍豹金剛板定點訪問調研案的調研總體是:「現在正在考慮購買木地板的消費者」。紅星電熨斗小組座談調研案的調研對象是:「6個月以來,每周至少使用一次電熨斗的家庭主婦。」明確地定義調研總體,有助於保證抽樣的規范和樣本的合格。
樣本單位就是這樣的基本單元,有時是個人,有時是家庭,有時是公司等。不要以為這是個很容易明確的問題。盡管,樣本單位通常就是樣本自己,但很多時候需要進一步探討。例如,入戶訪問時,不能規定必須訪問開門的人,因為往往是保姆開門,那麼應該訪問哪位家庭成員呢?這些,調研人員都要給出明確規定。
抽樣框是代表調研總體對象的樣本列表。完整的抽樣框中,每個調研對象應該出現一次,而且,只能出現一次。完整的抽樣框是存在的,比如「滬深兩地股票上市公司」,就是完整抽樣框,並且每天與我們見面。但大部分情況下,調研人員無法獲得完整的抽樣框,只能用別的代替,如黃頁簿、工商局企業登記庫、行業年鑒等。抽樣框的不完整,導致了抽樣框誤差的產生,但我們可以通過保證樣本的代表性,使誤差在合理的范圍之內。
抽樣設計作為調研設計的有機組成部分,總是根據調研方法的不同而採取不同的抽樣技術。例如,我們曾為工商銀行研究儲戶對銀行提供新服務的需求,可以很方便地獲取儲戶的資料庫,作為相當完整的抽樣框。然後,經過編程就能命令計算機完成簡單隨機抽樣。這當然是最理想的抽樣。可惜,這么好的條件在大都分的調研中不可能遇到。
例如,我們在武漢、北京兩地為純牌清潔劑做產品測試時,就無法獲取城市居民資料庫,簡單隨機抽樣是行不通的。當時,我們的調研方法主要是入戶產品留置盲試,所以採取了分群抽樣:每個城區各隨機抽取2個街道,每個街道又隨機抽取3個居委會,每個居委會又隨機抽取3個居民小區,每個小區又隨機抽取15戶家庭進行訪問。這不僅使得調研實施非常方便,而且保證了樣本的足夠分散、隨機。
由於調研的時效性要求越來越高。調研的頻度也越來越大,研究人員也常採用非隨機抽樣技術,就是在抽樣時加進研究人員自己的判斷、把不符合要求的樣本一開始就剔除在外。比如,我們為夢鄉香皂在上海做香型測試時,採用了商業區攔截訪問調研技術,這種方法十分快速、經濟,經常作為簡單調研的訪問法。由於以往的調研已經證明夢鄉香皂的主要消費者是18—35歲的年輕人,所以我們要獲知的就是他們對新香型的評價。攔截時進行樣本甄別是必須的,而甄別時進行樣本配額控制也十分方便,因此我們採用了配額抽樣技術,也就是說,要控制不同性別、不同年齡段和不同收入的被訪者的比例。這可以大大降低訪問的難度,節省費用,但缺少了隨機性,所以配額抽樣屬於非隨機抽樣。盡管是非隨機抽樣,但我們還是要盡可能地使舀的「湯」更均勻。我們的做法是,在上海四川北路、淮海中路各選一個點,南京路外地遊客太多,而外地遊客不能成為上海消費者的代表。讓訪問員對路過的行人每隔10人上前攔截,這也能提高隨機度。先進行甄別,符合樣本要求的。再進行正式訪問。同時要求,幾人以上結伴的消費者,即使都符合控制要求,也只能訪問其中一人。這些抽樣的規定,都有效地提高了調研的質量。
「樣本量越多,調研精度越高」這個命題是對的,但往往被很多人誤解。實際上,即使在最理想的狀況下,統計精度只是與樣本量的平方根成正比。而對於一個特定的抽樣調研,在達到一定的樣本量後,再增加樣本量對提高它的統計准確度就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而現場調研的費用卻成倍增加,實在是不合算。例如,要研究愛斯基摩人是什麼膚色的人種,只要抽取幾個樣本就足夠了。你一定要增加樣本量,除了徒增花費,沒有任何幫助。但是,如果要研究他們的平均身高,幾個樣本就太不合理。
樣本量的確定原則是,控制在必要的最低限度。但最低限度的樣本量到底是多少,常常令調研設計者頭痛。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還是應該回到我們的調研目的,只要樣本量足夠讓調研者發現問題或獲知解決問題的信息,那就應該說,這是我們希望的最低限度樣本量。
把上述各步的決定形成書面文字,並且特別詳細地說明遇到各種特殊情況時的處理辦法,這就是一份指導抽樣員執行現場抽樣的材料。在形成文字後,首先要檢查的就是,我們有沒有「把湯攪得足夠均勻」。
抽樣員在實施抽樣過程中、要求腿勤、嘴勤、手勤。尤其是現場抽樣,要完全熟悉抽取背景、抽樣區域後,再進行抽樣,遇到特殊情況不能拿定主意要多問,還要把抽樣的樣本的詳細情況清楚地記錄下來,保證訪問員能方便地找到、聯繫到。為了及時解決現場抽樣中可能會碰到的問題,一般要有抽樣督導進行現場指揮,調研設計人員更要做好准備,解決那些棘手的、要求馬上解決的問題。
⑥ 我的市場調查中,如何確定抽樣的樣本大小
這是嚴謹的做法:
市場調查中確定樣本量通常的做法是:
1,通過對方差的估計,採用回公式計算所需樣本量,主要答做法有:
2,用兩步抽樣,在調查前先抽取少量的樣本,得到標准差S的估計,然後代入公式中,得到下一步抽樣所需樣本量n;
3,如果有以前類似調查的數據,可以使用以前調查的方差作為總體方差的估計.
4,根據經驗,確定樣本量,主要方法有:
5,如果以前有人做過類似的研究,初學者可以參照前人的樣本.
6,如果是大型城市,省市一級的地區性研究,樣本數在500-1000之間可能比較適合;而對於中小城市,樣本量在200-300之間可能比較適合;如果是多省市或者全國性的研究,則樣本量可能在1000-3000之間比較適合.
7,作為一個常識(主要是為了顯著性檢驗),要進行分組研究的每組樣本量應該不少於50個.
8,通過試驗設計所作的研究,可以採用較小的樣本量.如產品試用(留置)調查,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可以將每組的樣本量降低至30個左右,最好每組在50以上.此外,我們在多次的實際研究中發現,每組超過100個可能是一種資源浪費.
普通的話 100 200夠了
⑦ 寫市場調查報告怎麼開頭啊
有幾種寫法:第一種是寫明調查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對象或范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本身的情況,第二種是寫明調查對象的歷史背景、大致發展經過、現實狀況、主要成績、突出問題等基本情況
⑧ 怎樣計算市場調查的抽樣調查樣本量啊
如何確定樣本量,基本方法很多,但是公式檢驗表明,當誤差和置信區間一定時,不同的樣本量計算公式計算出來的樣本量是十分相近的,所以,我們完全可以使用簡單隨機抽樣計算樣本量的公式去近似估計其他抽樣方法的樣本量,這樣可以更加快捷方便,然後將樣本量根據一定方法分配到各個子域中去。所以,區域二相抽樣不能計算樣本量的說法是不科學的。
1.簡單隨機抽樣確定樣本量主要有兩種類型:
(1)對於平均數類型的變數
對於已知數據為絕對數,我們一般根據下列步驟來計算所需要的樣本量。已知期望調查結果的精度(E), 期望調查結果的置信度(L),以及總體的標准差估計值σ的具體數據,總體單位數N。
計算公式為:n=σ2/(e2/Z2+σ2/N)
特殊情況下,如果是很大總體,計算公式變為:n= Z2σ2/e2
例如希望平均收入的誤差在正負人民幣30元之間,調查結果在95%的置信范圍以內,其95%的置信度要求Z的統計量為1.96。根據估計總體的標准差為150元,總體單位數為1000。
樣本量:n=150*150/(30*30/(1.96*1.96))+150*150/1000)=88
(2)於百分比類型的變數
對於已知數據為百分比,一般根據下列步驟計算樣本量。已知調查結果的精度值百分比(E),以及置信度(L),比例估計(P)的精度,即樣本變異程度,總體數為N。
則計算公式為:n=P(1-P)/(e2/Z2+ P(1-P)/N)
同樣,特殊情況下如果不考慮總體,公式為:n= Z2P(1-P)/e2
一般情況下,我們不知道P的取值,取其樣本變異程度最大時的值為0.5。
例如:希望平均收入的誤差在正負0.05之間,調查結果在95%的置信范圍以內,其95%的置信度要求Z的統計量為1.96,估計P為0.5,總體單位數為1000。樣本量為:n=0.5*0.5/(0.05*0.05/(1.96*1.96)+0.5*0.5/1000)=278
2.樣本量分配方法
以上分析我們獲得了採用簡單隨機抽樣公式計算得到的樣本量,總的樣本量需要在此基礎上乘以設計效應的值得到。由於樣本總量已經確定,我們採用總樣本量固定方法分配樣本,這種方法包括按照比例分配和不按照比例分配兩類。實際工作中首先計算取得區縣總的樣本量,然後逐級將其分配到各階分層中,如果不清楚各階分層的規模和方差等,一般採取比例分配或者比例平方根分配法。如果有一定輔助變數可以使用,可以採用按照規模分配法分配樣本量。
3.樣本量和總體大小的關系: 在其它條件一定的情況下,即誤差、置信度、抽樣比率一定,樣本量隨總體的大小而變化。但是,總體越大,其變化越不明顯;總體較小時,變化明顯。
二者之間的變化並非是線性關系。所以,樣本量並不是越大越好,應該綜合考慮,實際工作中只要達到要求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