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東方親子兒童早期教育的市場定位
漢東方親子文化教育發展有限公司是一所專業的進行兒童教育產業研發、推廣及營銷的綜合性文化教育機構; 致力於開發適合中國兒童的早期教育體系,倡導個性化教育及特色教育。 致力於兒童學習能力訓練體系的研發,建立行業標准。 自始至終進行兒童學習能力訓練、早期教育、親子教育、益智教育用品的引進、完善與推廣。 轉眼10年,面對國家對兒童教育產業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的大好形勢,東方親子不斷提高自身的品牌價值與核心競爭力,組建了以「兒童教育項目技術研發部」為核心,「教育訓練」部為契機的強大專家及教師隊伍,並以研發與完善訓練項目作為自己的主要工作! 10年中的我們: 用5年時間總結和完善最適合中國兒童全面提升綜合能力的系統化訓練方案!並參與制訂了「中國兒童學習能力訓練標准」,並成為「中國兒童學習能力訓練系統」的創始人。 2000年12月東方親子開發針對0-6歲兒童提供全方位測評的專用測評軟體。 2001年東方親子兒童學習能力研究中心成立,創建東方親子教學體系。 2002年5月東方親子漢口江漢路教育中心成立,全面進入0-12歲兒童適性教育、特色教育、能力教育的教學實踐與推廣階段。 2003年,東方親子被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中國質量技術情報協會授予「全國誠信優質服務單位」榮譽稱號。同年底,東方親子正式加入國家十五計劃大腦潛能開發課題組。 2004年,東方親子舉辦大型學習能力報告會全國巡迴講座活動,得到社會各界一致認可和好評。 2005年至今,同湖北最有影響的媒體湖北日報傳媒集團楚天金報聯合舉辦了系列大型公益性「家長學堂」報告會,為無數家庭解決教子困惑,教子誤區,為家庭教育提供實操方案。揭開了家庭教育新的篇章。同年商界名家對東方親子做專題采訪及報道。 2006年10月,東方親子獨立承擔國家十一五規劃《學生終身學習能力培養》課題」。 2007年1月凝聚東方親子多年百萬家庭個案教育經驗的學習能力家庭解決方案的系列書籍《學習能力總動員》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國家「十一五」重點規劃出版項目。 2009年6月,東方親子與湖北日報傳媒集團楚天都市報舉辦兒童注意力十大問題系列報道。 2010年5月1日與武商世貿廣場舉辦第六屆兒童趣味運動會暨Q寶總動員。 東方親子創造性的提出了「兒童個性化教育方案」,為每一位孩子提供只屬於他的教育方案,因為我們堅信,每個孩子都是唯一的。由此,打破長久以來的兒童教育「大一統」,將兒童教育帶入到以多元智能發展為核心的全新教育時代!
2. 楚天都市報的報社榮譽
《楚天都市報》獲2008中國最受讀者關注的都市報獎
2008年10月24日,由多位業界的知名專家、媒回體、企業人士共同答發起,傳媒領袖網主辦的首屆「傳媒領袖高峰論壇」在北京隆重舉行。近百位業界頂尖媒體的社長、總編輯和在華跨國公司的總裁及傳播負責人出席了峰會。此外,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胡正榮教授,北京印刷學院教授、期刊研究所所長李頻等國內著名專家學者出席了峰會。
本次論壇還聯合國內知名第三方調研機構和重點傳媒院校的學者教授,組成專家委員會,對國內媒體進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盤點。本次峰會共設六個獎項,包括2008中國最受讀者關注的都市報,2008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網路媒體,2008中國最佳商業媒體,2008中國優秀創新媒體優秀總編輯獎,2008中國最佳公關團隊以及2008中國傑出公關人士獎,以表彰這些團體和個人在過去一年中的成就和貢獻。
《楚天都市報》獲獎理由
湖北日報傳媒集團主辦的省級新型城市晚報《楚天都市報》創刊於1997年,「全心全意為市民服務」是其辦報宗旨,敏捷簡練是其報道風格。辦責任媒體,感受百姓情懷的《楚天都市報》深得湖北人民的擁戴,無論是廣告還是發行,仍穩坐江城報業市場第一把交椅。
3. 楚天都市報簡介
《楚天都市報》是1996年湖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的一份面向市民的綜合性日報。年7月發行量達80萬份,其中省會武漢的發行量60萬份。經湖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批准,《楚天金報》自2017年12月1日起休刊,有關業務並入《楚天都市報》。
主要版面有:要聞、綜合新聞、經濟新聞、大特寫、文化新聞、國內、國際新聞及汽車、房地產、通訊、電腦、家電、時尚等專刊和各類副刊。
精品欄目有:《記者視角》、《社會觀察》、《新聞追蹤》等。
在省內相繼建立了宜昌、襄陽、十堰、荊州、鄂州等地設立分印點,與武漢同時開印,使大部分地區讀者與省城同時看上楚天都市報。主要地市也將陸續建立傳版分印點。
(3)楚天都市報市場定位擴展閱讀:
楚天都市報導向
1、唱響主旋律,並力爭讓正面報道悅耳動聽,並為讀者喜聞樂見。
做好輿論引導工作,《楚天都市報》堅持科學發展觀,貫徹「三貼近」原則,努力提高輿論宣傳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
2、服務好黨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幫忙不添亂。
多年來,每當省市有重大工作部署和重大政策出台,我們都會全力以赴,選好角度,做好做足相關報道,配合和服務好黨和政府的工作大局。
3、精心組織策劃,濃墨重彩做好做強重大主題和重點報道。
《楚天都市報》平時多以「小」見長:方便閱讀版面小、濃縮信息篇幅小、家長里短事情「小」。 但創刊以來,我們一直追求小報大使命、大氣魄、大格局。
抓住重大歷史性事件的良好機遇,向民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千百萬人的愛國熱情--此時,楚天都市報又顯得出奇的「大」:濃墨重彩塊頭大、字透紙背力度大、連篇累牘影響大。
香港回歸、三峽截流、「九八」抗洪、申奧成功、神舟飛天……在這諸多重大的、歷史性事件報道中,本報一直貫穿著愛國主義的主線,對愛國主義的主題作了最深刻、生動的詮釋,高揚起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
4. 找人概述一下都市報的生存,發展和未來
都市報發展:危機感與對策
(2004-12-15 14:36:12)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研究生 包東喜
面對中國加入WTO以後國際傳媒的進入、國內新興電子媒體網路媒體的市場拓展,都市報將如何在媒介競爭環境里生存?如何通過不斷開拓創新,打造品牌?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
一、都市報發展面臨的危機感
1.都市報主流化步履維艱
經過10年來的發展,都市報在報業集團化進程中,扮演著不可忽視的重要角色,目前成立的數十家報業集團內所辦的都市報幾乎都是集團內的「經濟巨人」。因此,一段時間以來,公開提出爭當第一主流媒體的口號不斷。但我們必須清楚:都市報創辦之初,大多數屬於機關報的子報,是機關報改革中的衍生物,是探索報紙新體制和新機制以及報紙如何走向市場,如何獲取利潤,如何凸現報紙的商品屬性的一塊試驗田。發展到今天,都市報上面的主報已經演變為報業集團,而許多都市報也成長為報業集團的主要經濟支柱,已經完全融入集團的經營大盤當中。由此,一方面,許多都市報在經濟塊頭上是報業集團的「老大」;另一方面,都市報在發出主流「聲音」上無法取代集團核心地位的機關報。換句話說,都市報爭當第一主流媒體已經遭遇現有的體制「圍牆」。這正如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所長喻國明先生所說,20餘年來,中國傳媒業在改革和發展方面,微觀領域的、業務領域裡面的改革遠遠超過、超前於宏觀體制規則層面的改革,邊緣資訊領域的改革遠遠超出主流資訊的改革,增量傳媒的改革遠遠超過存量傳媒改革。所以,「在今天僅僅提供實用資訊,僅僅提供社會新聞,這樣的都市報模式,繼續畫延長線的話,對都市報發展的創新意義和價值已經打了很大的折扣。」(喻國明:《傳媒主流資訊嚴重缺位》)
2.都市報的生存危機
任何媒介的生存發展都不是孤立的,同類媒介之間有互助有競爭,不同媒介之間也存在復雜的競爭關系。媒介的生存與發展需要一定的空間、資源與社會環境。媒介在發展過程中,形成對周圍環境和條件的各種需要,如受眾資源、傳播技術、廣告資源和傳播制度等。都市報作為21世紀的陽光媒體,其壯大成熟過程中卻要面臨媒介環境的壓力與挑戰,具體說來,其一,我國加入WTO以後,國外傳媒大鱷即將在我國傳媒領域開疆拓土,其市場化極高的辦報模式、強大的資本勢力和成熟的新聞運作,一旦與本土化結合,勢必在新聞人才與讀者市場有一場惡戰;其二,面對受眾市場,目前除紙質媒體外,數量龐大的電子媒體、網路媒體以極快速度與都市報競跑;其三,就是在紙質媒體中,一個城市、一個區域內,同時存在多家都市類報紙,其競爭幾乎是貼身式的肉搏戰,而機關報紛紛厲行革新,日益逼近市民報定位,襲用市民報的手法,也在擠壓著都市報的生存空間。總之, 媒介環境的變化造成都市報的生存危機,即環境惡化,新聞資源減少,生存空間縮小。
3.「批評」、「故事」、「娛樂」老三件亟待升級換代
盡管目前都市報基本上把報道領域拓展到了中國社會的各個領域,但從某種意義上講,都市報在發展過程中,首先是以批評報道打開了讀者市場,其次是故事化和娛樂化。這在業內被稱為都市報早期贏得讀者的三大件。但是,由於故事化、娛樂化的通俗傾向太容易被克隆復制,而讀者的層次和品位又在不斷地提升,因此,早期都市報的故事化、娛樂化傾向也面臨危機,需要朝更高的層面轉化。換句話說,僅僅依靠「批評」、「故事」、「娛樂」這些老三件,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綜合性城市報紙的讀者需求了,升級換代的過程最終將決定都市報的生存狀態。
4.都市報發展中創新能力不足
創業初期,都市報人在創業沖動和新聞理想的指引下,激情滿懷,不計個人得失,克服種種壓力為辦好報紙而奮斗,動力問題也不成其為問題。創業期以後,都市報的發展,一般都會遇到動力不足的狀況,從而導致活力不足。
二、都市報發展的機遇與對策
1.突破體制底線,佔領主流資訊領域
中國人民大學的喻國明教授認為:中國傳媒業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就是在社會最需要的主流資訊領域里的缺位和失語。他分析預測,在未來三五年的發展中,誰能夠在主流資訊領域的開放上提供新的模式,提供新的運作框架和樣式,誰就能夠佔有未來媒介市場發展的制高點,成為未來媒介發展的英雄。
為了佔領市場發展的制高點,都市報既要認清自身發展勢力和潛力,更要摸清體制底線,不斷抓住機遇突破發展。目前,都市報正在多方面融入集團化運作之中。如何以自身在集團中的特殊地位,充分整合集團的人才資源、內容資源、後勤資源、資本資源,在壯大自己的同時也壯大集團,是都市報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必須解決好的問題。具體來說,在上繳合理比例的利潤之後,保證都市報仍有相當數量的發展基金;都市報人力成本的投入與人力資源的贏利能力按比例掛鉤,員工的待遇原則上「水漲船高」,對人員實行職業化教育、培訓;成功的都市報應該充分地利用自身的市場發展經驗,介入集團內新辦的市場報的運作,幫助其規避風險,迅速成長。
2.跨區域辦報,多種產業經營
自從都市報出現,全國不斷辦一些新報,其中多數是都市報,包括一些大的權威新聞機構,他們辦的報紙也是都市報。但經過市場的選擇和政府的支持,今後會形成若干以都市報為旗艦的跨地區多媒體大型傳媒集團,它們將會在全國乃至全球都具有強大的話語權及強大的信息產品贏利能力。一方面,都市報通過自身拓展跨地區辦報,將會在全國范圍內尋找新聞傳媒產業的適宜地區,對不同地區之間的政策框架和管理方式形成比較,擇優而居。除了共同的意識形態標准之外,在產業標准方面肯定將會出現重大差異,一個地區的傳媒產業的產值和利稅遲早將提升到和工業、農業、服務業相仿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都市報需要利用徹底市場化過程中形成的經驗,把報業作為一種產業來經營,同時應該向多種產業,特別是關聯產業進軍。
3.發揮看家本領,拓展文化生存空間
自誕生以來,在與機關報、行業報等平面媒體以及新興的電子媒體(電視、互聯網等)的競爭中,都市報應合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其報道領域,逐步地從文化(文藝、體育、娛樂)而社會,而經濟,而時政,依次填補日報(黨報、機關報)「平民新聞」的空白。經營好這些報道領域無疑是都市報的看家本領,需要繼續發揮。
但是,經過多年發展,這些領域要麼已經高度開發,要麼可以開發但技術難度較大,要麼可以開發但有待客觀條件的進一步成熟。具體說來,文娛新聞已成為各家都市報的常規作業,鮮有可以突破的地方。社會新聞盡管還占據市民報的重要地位,然而,已經沒有太多可以開發的空間了。而經濟新聞還相對專業、枯燥,並且,專業經濟報紙全力競爭,搶占市民報的份額,經濟信息與廣告界限容易模糊,容易沖突,因此,經濟報道對於都市報,仍需努力探索新天地。至於時政新聞,由於傳播體制因素,它是機關報的傳統領域,而都市報在操作時政新聞時因風險性高而分外小心,少有創意。
那麼,都市報新的發展空間在那裡?新聞界有識之士認為,文化領域的報道拓展可望成為新一輪競爭的利器。具體說來,即增加文化新聞報道;多從文化視角報道各領域新聞(包括思想、觀念、意見等的傳播);報紙整體體現出文化品位風格。換句話說,文化領域報道的拓展也是解決「批評」、「娛樂」、「故事」老三件升級換代的主要對策。在這方面,就武漢地區來看,楚天金報可謂發揮得淋漓盡致,創刊兩年多來,首創並打造了品位極高的陽光白領版,開設「白領課堂」;「金報周末晚會」也不僅在報道上體現文化的高品位,更在現實地為市民的文化精神生活搭建高雅平台;此外,通過大策劃,從經濟和文化結合的角度,做了極有影響的「東湖與西湖的對話」、「武漢熱乾麵為何不敵湖南米粉」、「給你一個文化的武漢」等系列策劃。通過對文化做精做深,提高了報紙的品位和檔次,樹立了報紙的品牌,鞏固和爭取了主流讀者。 從全國來看,廈門晚報在開拓文化領域的報道實踐上也取得良好的效果。總之,文化領域的拓展,將豐富都市報的功能,使其不但具有新聞紙、生活服務紙的性格,而且具有文化紙的性格,從而形成三種功能疊加結構,增強競爭力。
4.打造都市報競爭力,實現品牌化競爭
如同品牌競爭是一般商品競爭的高級形態一樣,報紙的品牌競爭標志著報業競爭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更高的階段。報紙的競爭說到底是對注意力的競爭,而注意力能否成為恆久的資源,取決於信息源的影響力,即品牌競爭力。有專家預測,具有品牌效應的「名牌」報紙將是讀者青睞的對象。
如何打造競爭力形成都市報品牌?從湖北報業市場來看,《楚天都市報》創業發展過程可資說明。該報1997年元旦正式創刊,其品牌塑造大致經過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創造品牌。在這個階段的兩年時間里,始終堅持以服務市民生活為特色創造品牌,把都市報引入市民生活中。創刊當年發行量達到18萬份,次年達43萬份。第二階段是形成品牌。這其中有一個明顯的變化,是街頭報攤大量增多和流動報販遍及武漢三鎮。第三階段,張揚品牌。這大概也是兩年多的時間。第四階段,是鞏固品牌。在湖北日報報業集團成立以後,《楚天都市報》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繼續在鞏固品牌上下功夫。今年,省委省政府又提出「著力推動《楚天都市報》等報紙,形成市民生活類報紙品牌,進一步擴大影響力,提高競爭力。」應該說,品牌帶來的產品價值、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巨大而深遠的。事實上,全國都市報的品牌打造歷程也基本如此。
總之,21世紀,都市報將在徹底市場化過程中,在與同類媒體、新興電子網路媒體競爭融合中,不斷走向成熟和完善。(
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51231/51271/3576677.html
淺析我國都市報未來的發展前景
華中科技大學 肖丹
2005年07月28日16:40 【字型大小 大 中 小】【留言】【論壇】【列印】【關閉】
{摘要} 中國的入世,促使各個社會領域與國際逐步接軌,對於任何一種重大的社會進展都意味著社會關系和社會觀念結構相當大程度上的重構和再造。就今天的傳媒業來說,我國傳媒產業的發展已經進入到一個競合時代。比如說,都市報的發展,必須要以一種雙贏的方式來進行合作。因此,都市報在所謂的「競合時代」,要把自己做得更好,就必須抓住機遇,「鏈接」資源的優勢,增強合作意識。媒介競合給傳媒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所有傳統媒體都面臨著生存的考驗。本文從媒介競合這一時代背景入手,剖析都市報競合的原因,媒介競合帶給都市報的挑戰與機遇以及未來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 傳媒產業化 競爭 合作 競合時代
一、背景——我們已進入媒介競合時代
改革開放20餘年我國傳媒的發展基本上是以「摸著石頭過河」的方式進行的。因此,在我國傳媒領域,實踐始終是最活躍和最具有創新意義的因素。「實踐探索——理論跟進——政策規范」成了我們基本的前進方式。如果說,在改革開放的初始階段是必然的選擇的話,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傳媒產業已經成長為高強度競爭、規模化發展的階段。在一定的意義上,建立在注意力基礎之上的影響力經濟,需要聚斂人氣,更需要有一個專業化的非常懂得聚斂人氣的技巧和能力的產業,使它得以實現,那麼這個產業就是傳媒產業。而要做活今天傳媒產業的工作,「競合」的模式 便應運而生。
而所謂的「競合」就是以彼此間資源共享、整合配置、價值鏈接的合作來共同參與更大規模的競爭。如2001年11月1日,南京3家有影響的報紙——《現代快報》、《南京晨報》和《金陵晚報》統一要求所有報紙攤點嚴格執行每份3角錢的市場零售價。並在此之前,3家報紙老總首開峰會,一致認為,南京報業已進入競合時代,應在提高質量、服務讀者、贏取效益上做文章,並有責任建設有利於持續發展的共同市場規則,最終實現南京報業多贏格局。
因此,我國傳媒也進入當今的 「競合時代」,必然會帶來巨大的生存機遇但是無疑也是巨大的挑戰。
二、原因——競爭催生合作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隨著傳媒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傳媒產業進入到規模化競爭的時代,因此,以報業集團化的建構為主流形式的傳媒之間的合作、聯合將成為我國媒介產業未來生存發展的基本模式。在競爭壓力下,講求資源互補、價值鏈接、市場共享的各類合作方式將會成為中國傳媒市場的一道風景,任何游離於合作之外的「獨行俠」將面臨更為嚴苛的市場環境和生存壓力。
因此,用「合作」的方式,來連接相關的資源,迅速「做大、做強」自己,以達到雙贏的方式進行市場的合作、內容市場的合作以及跨媒體的合作以及跨地區的合作。一方面從資本市場,對傳媒產業來說,它輸入的不僅僅是錢,更大意義上的資本市場對傳媒產業的進入,應該是為傳媒產業的相關的資源鏈接提供資本市場的特殊的整合的手段,也就是說把相關資源用資本的手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這樣就能夠極大的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它的資源的利用率等等,獲得這樣的一種好處,另一方面隨著傳播科技的飛速發展和我國加入WTO後所面臨的市場格局的國際化競爭,無疑從這兩個方面的原因,將會推動著我國傳媒產業的發展和變化。
5. 如何下載楚天都市報裡面的內容,最好下載PDF全版的
下載八點報閱讀器,通過閱讀器找到所要的報紙及其內容。裡面各種報紙都有……
6. 湖北日報傳媒集團的下屬紙媒
湖北日報
《湖北日報》為湖北省委機關報,創刊於1949年7月,是湖北日報傳媒集團系列報刊中的龍頭報紙,「責任造就公信力」是其辦報宗旨;政策宣傳、經濟報道、時事評論、輿論監督是其重要功能;典型宣傳、深度挖掘、報道追蹤等影響深遠。《湖北日報》認真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政府關於國計民生的重大舉措,宣傳報道的權威性、真實性、有效性深入人心;《湖北日報》特別重視經濟報道,經濟領域的深度報道被各級領導視為駕馭經濟工作的思想寶庫;作為大眾傳媒,她及時、准確地報道省內外、國內外各類新聞,提供大量有價值信息,其內容權威、真實、有效,貼近社會,貼近讀者,貼近生活。 《湖北日報》不斷創新和改擴版,在9個新聞版的基礎上,設有《東湖》、《理論》、《監督》、《焦點》、《產經》等10多個專、副刊,形成了更加鮮明的特色。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以其敏捷簡煉的報道風格,清新自然的生活氣息,公正強大的監督力量和傾心呵護百姓冷暖的無限真情,深受湖北人民的喜愛。日發行量過百萬,被列為湖北省著力打造的重要文化品牌。榮獲湖北省首屆政府出版獎、湖北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創新獎。連續多年進入全球日報發行量排行榜40強;上榜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中國都市報10強。
辦報理念:責任媒體 百姓情懷
楚天金報
《楚天金報》是一張市民生活類綜合性日報,創刊以來,通過辦報理念創新、新聞策劃創新、公益活動創新和骨幹品牌創新,楚天金報在湖北暨武漢報業市場後來居上,快速崛起,市場佔有率穩居第二,一舉成為第二代都市報的領軍媒體。主要讀者為:時尚男女、女性讀者、知識分子、財富人物、白領階層等社會主流人群。
辦報理念:負責 實用 好看 新聞創新 特色立報
農村新報
《農村新報》是湖北省唯一面向農村的綜合性報紙。著力宣傳黨的政策方針,以三農要聞,科技信息、政策資訊、健康生活資訊、社會新聞等為綱要,為廣大農村讀者提供豐富的資訊和前瞻性的觀點。2009年推出全新的周末版,更增加了報紙的可讀性、貼近性和實用性。
辦報理念:事事處處為農民說話,實實在在為農民辦事。
三峽晚報
《三峽晚報》是1992年宜昌地、市合並時,由中共宜昌市委機關報《宜昌市報》演化而來,是宜昌歷史上首張晚報。於2003年9月劃轉到湖北日報傳媒集團,2005年11月正式接管。
《三峽晚報》定位於市民生活報,全方位報道市民關心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體育、時尚等各個領域的內容,服務本土,服務大局,服務百姓,關注民生,信息量大、可讀性強,每日出版32-64版。是目前宜昌發行量最大,影響力最強,覆蓋面最廣的綜合性日報,是輻射三峽區域的強勢主流報紙。
報紙日發行量近7萬份,在宜昌名列第一。有1500多件作品獲國家、省級、市級好新聞獎勵,多次獲得中國晚報好新聞獎特等獎、一等獎,並作為全國地市級晚報的首家代表成為全國晚報協會副會長單位。
辦報理念:關注民生,彰顯公信。
楚天快報
《楚天快報》(原《楚天都市報·襄陽版》)是湖北日報傳媒集團在省內副中心城市創辦的一份具有獨立刊號的報紙地方版,由楚天都市報編委會和襄陽分社共同承辦,於2009年3月正式創刊,2011年5月27日更名為楚天快報。楚天快報的誕生,為楚天都市報實施品牌輸出,立足襄陽,進一步整合集團新聞資源,服務「襄十隨」城市群,進一步繁榮襄陽乃至鄂西北地區的新聞出版事業和文化創意產業,擴大湖北日報傳媒集團媒體傳播覆蓋面,增強省級黨報的輻射和服務功能。期發行量7萬多份,是襄陽地區發行量最大的平面媒體。
辦報理念:關注百姓生活,引領文明新風。
楚天時報
2010年12月28日,湖北日報傳媒集團旗下又一張都市報——《楚天時報》在黃石正式創刊。這是該集團繼宜昌、襄陽之後,布局地級市的第三張都市報,由黃石籍國際小姐季軍袁思怡擔任形象大使。 2010年12月28日,《楚天時報》以96個版的強大陣容亮相鄂東。當天上午,《楚天時報》創刊慶典儀式在黃石磁湖山莊舉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新聞報刊司發來賀信,全國30多家報業集團、報紙致電祝賀。
2011年3月10日,《楚天時報》官方網站正式上線。這意味著,《楚天時報》將以更豐富的新聞、更多樣的互動「回報鄂東」。時報網站還特別設置了時報微博、編讀往來和報料台等欄目,旨在加強和讀者的互動,傾聽網友的聲音。同時,《楚天時報》電子版今天也將在時報網站上正式亮相。
楚天民報
《楚天民報》(原《體育周報》)系湖北省唯一的體育專業報。以足球報道為重點,主要欄目有綠茵中國、綠茵世界,以及競技類比賽的報道競技天下。體育周報編輯部與湖北日報體育部是兩塊牌子一套班子,周報記者也是湖北日報記者,外出采訪時必須向上述兩張報紙供稿。2011年12月29日停刊。
2011年11月8日,湖北省新聞出版局同意《體育周報》更名為《楚天民報》。《楚天民報》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湖北日報傳媒集團決定創辦楚天都市報系的第三個地方版。《楚天民報》將立足荊州,輻射天門、仙桃、潛江等地,為江漢平原一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搖旗吶喊,鼓勁助威。2012年2月29日,《楚天民報》正式創刊。
7. 如何找到兩年前的楚天都市報報紙
去舊貨市場
8. 武漢晨報與楚天都市報的具體區別
從新聞素材來說,武漢晨報和楚天都市報最根本的區別在於晨報注重於大眾娛樂,以大眾娛樂為主線,所以受到甚多崇拜明星的人的愛好,而楚天都市報注重於人民的利益和法制新聞,所以一般像律師這樣的人喜歡閱讀。
9.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是1996年湖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的一份面向市民的綜合性日報版。
版面發行
編輯權
四開16-32 版,有彩版。主要版面有:要聞、綜合新聞、經濟新聞、大特寫、文化新聞、國內、國際新聞及汽車、房地產、通訊、電腦、家電、時尚等專刊和各類副刊。
精品欄目有:《記者視角》、《社會觀察》、《新聞追蹤》等。
1999年7月發行量達80萬份,其中省會武漢的發行量60萬份。在省內相繼建立了宜昌、襄陽、十堰、荊州、鄂州等地設立分印點,與武漢同時開印,使大部分地區讀者與省城同時看上楚天都市報。主要地市也將陸續建立傳版分印點。
10. 楚天都市報和武漢晚報哪個發行量好
《楚天都市報》是湖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的省級新型城市報。零售價1元。是一專份面向屬湖北全省發行的市民生活報,1997年1月1日正式創刊,已成長為楚天文化品牌日發行量超過130萬份,在武漢報業中遙遙領先,躋身全國報媒五強行列。
世界報紙發行量100強
排名 報名 國家 發行量(000)
39: 楚天都市報 中國 1,064
85: 武漢晚報 中國 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