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海鹽為什麼特產大頭菜
當地桑園比較多,秋冬季節,比較適合種植。
❷ 家鄉特產——大頭菜
大頭菜是海鹽的特產,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人們在每年的7月下旬到8月下旬間播種大頭菜。冬至一過,就到了大頭菜的收獲季節,也是人們開始腌制大頭菜的最佳時節。腌制的大頭菜就像娃娃的頭,又像是娃娃的臉,菜葉像是娃娃的沖天辮。腌制好了的大頭菜,鮮美爽口,還帶一點點的酸辣味,它可直接生吃,也可以炒菜、燒湯,還可以與其它菜類搭配出各種各樣的美味菜餚。我就特別喜歡吃奶奶燒的肉餅子大頭菜湯。腌制大頭菜留下來的鹵汁,可用來浸泡雞肉、豬頭肉、豬肚等等,味道特別可口。
我想:海鹽大頭菜已經走出海鹽走向全國,以後一定能風靡世界。
❸ 海鹽有什麼風俗習慣
1、吃早燒
燒,即早晨四五點鍾吃燒酒。在浙北海鹽澉浦一代仍沿襲著這種奇特的飲酒風俗。吃早燒的人大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他們不管刮風下雨,365天從不間斷吃早燒。吃早燒的人很穩定。也很少串店,因此掌櫃也掌握著每個客人的酒量。他們不多喝,一般每次只喝一開(即老秤2兩,新秤1.25兩)燒酒。
2、打年糕
打年糕,這一習俗,在浙江海鹽由來己久,每到農歷年底,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打年糕、吃年糕的習慣,因「年榚」與「年高」同音,故而「年糕」便成了民間祝福親朋好友「年年高升」、年年豐收的「好口彩」。
3、海鹽腔
淵源於元代流行在海鹽的南北歌調,經楊梓等人加工後成為一種戲曲聲腔、劇種(據元代姚桐壽《樂郊私語》)。一說早在南宋末期即已形成,系寓居海鹽之張錨所始創(據明代李日華《紫桃軒雜綴》)。
4、騷子歌
騷子文書以文學本子(手抄本)為基礎,用海鹽方言說唱為表現形式敘述故事、塑造人物、表達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的綜合性說唱藝術。其表演主要採用站唱、拆唱,也有走唱或坐唱等形式,具有它自己的獨特風格。騷子歌是海鹽民間待佛儀式的歌謠,與中國戲曲鼻祖四大聲腔之一的「海鹽腔」有著一定的淵源。
(3)海鹽大頭菜營銷策劃書擴展閱讀:
旅遊景點
1、南北湖風景區
南北湖風景區在海鹽縣澉浦鎮西,東起長山閘,西至茶磨山,南自黃沙塢,北到六里堰,面積約30平方公里,湖、海、山俱全,以自然景觀為主,兼有文物古跡和現代建築
2、鷹窠頂山
南北湖的西南側有一座鷹窠頂山,高186.8米,從山麓至山頂有九曲徑、初憩亭、三休亭、獅頭岩、合掌岩等景點。山上有座雲岫庵,始建於宋代。
3、千佛閣
千佛閣位於海鹽縣城武原鎮天寧寺路,始建於唐大歷三年(768),名千佛大寶閣。千佛閣面闊27.5米,進深17米,高23米,分上下兩層,總面積一千平方米,重檐式歇山頂。
4、綺園
綺園坐落在縣城武原鎮綺園路。綺園佔地9887平方米,其中水面佔25%,綠地佔71.4%,建築佔0.25%。園內植物有58科、1158棵,其中百年以上古樹有40餘株。
5、張元濟圖書館
坐落在縣城武原鎮文昌東路,是為紀念張元濟而建造的,陳雲為圖書館題寫館名。1987年落成,佔地8000餘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是一座具有民族風格、體現江南園林特色的仿古建築。
❹ 海鹽大頭菜現在的銷售狀況怎麼樣 希望有具體數據 每年的成本 產出 盈利情況等
海鹽大頭菜每年的賣價不同的,去年才幾分錢,今年在8毛左右,波動較大。
❺ 海鹽的土特產
產品名稱:海鹽大頭菜
產品產地:浙江海鹽縣
產品特性:口味純真,口鮮味足、香脆爽口、略帶一點酸、風味獨特,。
產品成分:含維生素C、碳水化物、鈣、磷
產品季節:7月下旬到8月下旬間播種
產品功能:消食下氣,利水消腫,解酒開胃,增進食慾,解毒,止咳,止消渴。
產品歷史:海鹽盛產大頭菜,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它作為海鹽傳統的腌制加工蔬菜,仍名聞江浙滬一帶,享有較大的聲譽,深受消費者的喜愛,特別是上海人對海鹽大頭菜有特別的鍾愛。
產品簡介:大頭菜即芥菜,又稱蕪菁、芥辣、芥菜疙瘩,是芥菜的一個變種,為根用芥菜。它質地緊密,水份少,纖維多,有強烈的芥辣味並稍帶苦味,在襄樊地區,人們還把它叫作諸葛菜,傳說吃大頭菜是諸葛先生首創的。雪裡蕻和榨菜也都是芥菜的一種。榨菜質地肥厚柔嫩,口感脆辣。雪裡蕻又稱雪菜,是葉用芥菜的一種,具有特殊的香辣味。經腌制後的大頭菜,鮮味足、香脆爽口、略帶一點酸、風味獨特,它可直接生吃,也可作炒菜或澆湯,與其它菜類搭配可配比出各色各樣的各種花色菜餚,口味純真,鮮不釋口。在九八年十月舉行的九八嘉興優質農產品展示會暨科技交流會上被評為優質產品。目前,廣大農戶正在擴種面積,改進大頭菜的加工技術,提高品質,使海鹽大頭菜作為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產品成為清費者青睞的暢銷產品。
❻ 海鹽大頭菜廣告詞怎麼睡寫
嘉興就是五芳齋粽子和南湖菱海鹽大頭菜,百步活肉(豬卵子)海寧多些,皮革製品,斜橋榨菜,慶雲千張,長安宴球,鹽官菜刀,冬菜
這點東西想要人家5000字的策劃書,那起碼值幾十萬大洋啊- -不知道您是怎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