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果脯蜜餞最大的賣點是什麼
可口耐嚼方便
Ⅱ 果脯蜜餞類食品對人體健康有哪些影響
果脯蜜餞類食物因其色澤明亮美觀、口味甜美,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但是此類食物也對人們的健康存在不利影響。
1.含有潛在的致癌物質亞硝酸胺。
蜜餞加工過程中,為使製品色澤明亮美觀,常在腌制前對原料進行硫處理,以抑制氧化變色,增進果實滲糖,並兼具防腐作用。
進行硫處理的方法是:在含約0.3%的二氧化硫的亞硫酸鹽溶液中,將果實進行數小時浸漬或進行熏硫。這種方法會使蜜餞含大量亞硝酸鹽。
亞硝酸鹽是一種強氧化劑,進入人體後,可使血液中低鐵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失去運氧的功能,致使組織缺氧,還可使血管擴張血壓降低,出現青紫而中毒。
亞硝酸鹽在自然界和胃腸道的酸性環境中可轉化為亞硝胺。亞硝胺具有強烈的致癌作用,會引起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腸癌等。亞硝酸鹽還能透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能導致胎兒畸形。現在5歲以下的兒童發生腦癌的相對危險度增高,這與母體經食物攝入亞硝酸鹽量有關。
2.含有香精等添加劑可能損害肝臟等臟器。
調查表明,果脯蜜餞中的食品添加劑過量使用的現象尤其嚴重。
有的生產廠家在生產過程中加入大量的糖精,在調查中發現抽檢產品中最高糖精含量竟超過了國家標准規定的55倍之多;有的廠家還過量使用苯甲酸鈉,含量最高的超過國家標准規定的6倍。
Ⅲ 關於XX食品的市場調查報告
首先,你先了解你們的競爭對手有哪幾個?分國外和國內的。
競爭對手的產品的優勢,劣勢和你們產品比較,各是在什麼地方?
比如價格,比如宣傳(宣傳手法用了哪幾個)。
最後總結,我們產品在XXX有優勢,在XXX有劣勢,劣勢可以用XXXX方法解決或改進。
Ⅳ 市場調查報告
第一部分;市場調查報告範文:以《關於全市2002年電暖器市場的調查》一文為例,該市場調查報告的主體部分寫為:1.生產情況據調查,國內以電暖器為主要產品的生產企業為數不多,大約30多家。2002年,這些企業電暖器總產量約240.19萬台。其中年產量超過10萬台的主要有廣東美的家電廠、寧波天工實業公司……八家企業。這八家企業電暖器總產量約209.53萬台,占國內電暖器總產量的87.24%。具體數字見表一(略)以上情況表明:雖然電暖器行業目前處於起步階段,但生產集中程度都非常高。特別是產量排行第一的廣東美的家電廠,其產量超過國內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在本行業中處於明顯的壟斷地位。2. 銷售情況據對北京、大連、沈陽、濟南、杭州、武漢六個城市的27家大商場的調查,2002年總銷量約為71000台。其中,銷量超過5000台的有大連商場、大連百貨大樓……五家商場,年銷售總量約44447台,佔27家銷售總量的62.2%。具體數字見表二(略)以上情況表明:與電暖器生產的高度集中類似,電暖器銷售的集中程度也非常高。這種現象一方面反映了電暖器市場正處於開發階段, 大部分商場都把電暖器作為試銷商品經營,把電暖器作為主要商品經營的為數甚少;另一方面,雖然經銷電暖器獲得成功的商場數量不多,但這些成功者的事實至少說明,電暖器極具市場潛力,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3.各種品牌的競爭(略)4.市場分析與展望(略)產品與建築面積、供熱面積的分析,產品生產和銷售情況的分析(略)5.幾點建議(略) 第二部分:大學生手機市場的調查報告 隨著社會信息化進程的加快,高新科技產品成為消費熱點,手機作為其代表之一,而大學生也作為一個潛在的消費群體,兩者越來越多的受到關注.在以往的研究中,人們著重從外顯因素出發分析了大學生的購買傾向,發現了一些比較具有普遍代表性的現象,但是並未就現象進行更深層次的探討. 本研究在此基礎上,重點分析了潛在因素對大學生購買決策的影響,並進一步結合心理學理論加以闡釋.
一.調查目的:了解手機在大學生中使用的狀況 二、調查對象:大學生 三.調查樣本:100大學生 四、 調查時間:2007年07月10日——2007年07月13日 五、 調查方式: 傳統問卷 六.調查地點:西安科技大學 西安工程大學 七. 調查數據統計分析: 本次調查共有100人參加並且完成了問卷,有效回收率為100%.並且參加調查的朋友具有很高的隨機性,保證了本次大學生手機調研具有一定普遍意義。我們主要針對大學生手機擁有和需求狀況、學生手機的使用要求分析、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力分析、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機分析、學生手機族的目標確立分析5個方面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並最後給出我們小組的營銷建議。 在接受調查的100名大學生中,涵蓋了從大一到大三的樣本,性別構成上基本持平,其中女性佔53.3%,男性比例是46.6%。 1. 大學生手機擁有和需求狀況: 調查數據顯示,在被訪者中有78%的學生擁有手機。同時16%的學生將會在近期更換手機。在沒有手機的學生中,61%學生將會在近期購買手機.從這些數據可看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機在大學里已不再是新鮮事物了,已開始普及化了。大學生已經成為手機市場中一個不容忽視的消費者群體。2. 現在使用哪個牌子的手機? 這是手機商們最想知道的問題,到底哪個手機商擁有的顧客最多呢?馬上揭出我們的謎底,最多人使用的手機牌子是--諾基亞,佔到41.4%(男生)、70.8%(女生)。在調查中,排名第二位的是三星,均達到20%以上,摩托羅拉的顧客擁有量也緊隨其後,當然,還有其他國產機,如波導、夏新、金立等。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問題,就是當前大學生對於國產手機還是不很放心,導致國產的手機在學生中不是很受歡迎。。
3.你選擇手機著重哪方面?
處於新生代的新人類們,無論何時何地均追求外表時髦,所以,手機也難逃厄運,在調查中表明,外型是大學生選擇手機時最著重的方面,佔44%;但新人類並非一味追求外表漂亮的,「內涵」也很重要,所以手機功能也佔有一席之位,佔40%;而最少著重的則是價格,看來現在的大學生還是比較著重實際的。 從以上一些事中,可見手機的使用需求是越來越大了,也因此,開拓了另一個市場,手機裝飾品市場,但,跟需求成正比的,當之無愧的是手機的功能,隨著使用者的需求,手機的功能也變得越來越完善了,但,什麼功能才是大家心目中最理想的呢?且看我們的調查,鈴聲以70%的票數獲得第一位,彩屏與第一位差1%,榮居第二位;第三位是大容量電話本(500條以上),占票數65%;排名表明,現在的大學生對手機的要求還是先漂亮後實用,接著是雙頻(或以上)佔64%;在娛樂方面,播放MP3佔60%;可更換外殼佔55%;GPRS和收音機均佔49%;備忘錄佔47%,現在的年輕人記憶也越來越好了,所以不用備忘了;紅外線介面佔44%;可下載游戲佔43%;語音撥號佔29%。以上是大學生們對手機功能的需求.
4. 學生手機的使用要求分析
A、選擇手機時,消費者對質量的要求最高,手機是日常的通訊工具,如果質量不好,將會給消費者帶來極大的不便。在不考慮價格因素的情況下,80%的男同學被調查者認為自己購買手機會首先考慮它的功能,比較看重手機的性能因素;而認為自己會首先考慮功能的女同學被調查者僅有49%,51%認為自己會首先考慮手機樣式及外觀。另外,部分消費者對外觀款式要求也較高,手機廠商不斷推出新款很大程度上是迎合他們的口味,由於大學生都是年輕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持手機者年齡的下降,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會降低,而對外觀款式的要求會更高。 B、中低擋產品較受歡迎,在手機價格的調查中,我們發現消費者比較傾向於1000元至2000元的價位,其比例高達57%(女生)30%(男生)。另外,有49%(男生)42%(女生)的消費者表示會選擇1000元以下的手機。當然,也有部分消費者購買高價位手機,其中,選2000到3000元的消費者佔15%,300元以上佔到7%。
C、購機地點較集中對消費者購買手機地點的調查發現,消費者購買手機的地點較為集中,大體上分布在手機大賣場和品牌專賣店,其比例分別為56%和38%,其它的只佔6.5%。手機是高科技產品,普通消費者難以了解其功能是否完善、質量是否可靠,他們只好以銷售人員的信用和專業知識作為判斷標准,而手機大賣場或品牌專賣店的銷售人員素質相對較高,因而容易贏得消費者的信任。此外手機大賣場的價格優勢也是學生朋友們考慮的重要因素。
D、手機用途比較統一 大學生使用手機用途較統一,在已有手機用戶中,多數用於打電話發信息,佔51.6%。還有用於游戲、照相、上網等其他功能。 在這里,我們搜集了當前手機的十大功能。 經過學習過程對其消費需求的明確,消費動力的強化,學生手機族逐漸形成了具體的購買動機。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機可分為以下四種: 第一.求實購買動機。據調查顯示,學生消費者在購買手機時,最注重的還是質量與實用功能:39%的被調查者表示,好用與耐用是最重要的;此外,還有9%的人認為手機的售後服務質量是關鍵的。形成這一購買動機的原因,除了受他們最基本的消費需求:工作需要與家人聯系的影響外,很大程度上還在於受他們依賴性消費的程度較大及自身缺乏經驗,購買能力弱等因素的影響。 第二.求新購買動機。學生消費者在購買手機時,大部分被調查者認為在質量保證的前提下,首先考慮手機的外觀設計,如形狀、大小、厚薄、材料、顏色等。同時,有61%的學生希望擁有為「大學生量身訂做的手機」。且多數被調查者均明確表示,選購時會優先考慮質量可靠、設計輕巧、款式新穎、色彩時尚、功能夠炫的手機。學生手機族這一購買動機的產生,與學生消費者特殊的消費心理是分不開的。由於學生消費群的成員大多處於19-25歲,這一人生中思想最活躍、最善變的黃金青春期,熱情、開朗、奔放、崇尚自由的率直個性,現代社會生活條件的極大改善,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各種觀念、思潮的風起雲涌,賦予了他們強烈的冒險精神與實踐精神,對於新事物、新觀念的關注與學習,逐漸形成了他們求新、求異的消費心理,而這種消費心理直接影響到了他們求新購買動機的產生。 第三.求便購買動機。根據前面對學生手機族的分析,得知大多數學生消費者購買手機的真正目的在於方便與家人、朋友、用人單位聯系。對於購買手機與家人聯系這一目的,據調查顯示,多數學生手機族的父母均持肯定態度,而這種態度對學生手機族購買動機的產生具有直接的推動作用。另外,還有部分臨近畢業的大學生怕漏過任何招聘信息的壓力,也推動了此種購買動機的產生。 第四.求廉購買動機。大多數學生手機族所能承受的手機價格在1000-1500元之間。也就是說,他們需要的是中低檔的手機。總的說來,此動機的產生與我國綜合國力不強,人均消費水平偏低有著密切聯系。這種經濟現狀直接制約了仍處於依賴性消費階段的學生手機族的消費能力,從而導致了他們在選擇手機時通常會把眼光放在中低價格的機型上。另外,為了達到經濟實用的目的,他們通常還會選擇免月租或月租較低的充值卡來使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此種求廉的購買動機並非只是一味的追求低價,以省錢為目的,更多時候只要價格達到了學生手機族心中「合理」的低價時,動機就產生了。 一般情況下,學生手機族的這四種消費動機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織,共同推動他們的消費行為進一步的發生。實際上,對於消費者來說,消費動機的產生才意味著消費手段、消費目標等一系列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的發生,這對於學生手機族來說也不例外。因此,學生手機族四種相互交織的消費動機在得到發展以後,緊接著結合在動機上行動希望得到的結果,就會發展出一系列滿足消費動機的目標,從而最終做出購買決定。 7. 學生手機族的目標確立分析: 在這一階段,學生手機族所做的大部分工作在於評價與選擇,在學生手機族的購買動機產生之後,為了進一步滿足需求,他們會開始收集與購買有關的信息。在調查中發現,37.5%的學生是通過網上獲得與手機相關信息的。但一般情況下,所收集到的產品信息會出現重復、相異、相反或抵觸的情況(例如,同檔次同功能不同品牌手機之間的重復,同款手機不同商家的不同定價,印象中的手機信息與實際了解到的信息不符),這樣,就可能形成多種可供選擇的購買方案。因此,學生手機族就需要對這些方案進行比較,要對各種信息進行加工、整理分析,綜合評價各款手機的各種要素(如性能、價格、質量、款式等),去偽存真,去弱存強,篩選出購買符合自己需求的手機時所要考慮的主要要素,評價擇優,確定出具體目標,包括具體商品的品牌、規格、性能、價格等因素在內。一般地,這一目標可以是具體的最終目標,也可以是抽象的最終目標,也就是說,他們購買手機的目的可以是真正地為了保持與他人的聯系,也可以是為了炫耀或得到某一參照群的認可。另外,可以肯定的是,最終目標的確立不是直接一步實現的,最為常見地,是建立一系列子目標,逐步導致最終目標的實現。 8. 營銷建議: 從以上的分析中,我們應該清楚地看到學生消費者的確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消費群體,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特殊的消費群體越來越表現出其巨大的消費潛力。因此,提高對他們的注意,加緊開發這片新市場,對於各大手機廠商脫離困境,打破瓶頸,將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就此,我們提出幾 個營銷建議以供參考: 第一.繼續推行中低檔手機路線,專為學生消費者開發、設計功能不是很全,但具備一些學生消費群體較喜歡的基本功能並且款式、造型、顏色等方面能夠吸引學生的手機,這對抓住學生消費者無疑是很好的辦法。 第二.對手機銷售商來說,在銷售地點選擇上,主要將手機放在離學校較近的手機大賣場和自己的品牌專賣店上銷售;在促銷上,選擇贈送學生喜歡的禮物的方式;在定價上,則選擇中低檔價格。 第三.對品牌的廣告代理商來說,強調品牌的情感因素而淡化品牌的功能區別因素,請那些年輕而又充滿活力的明星作為自己的形象代言人,賦予手機充滿青春活力、積極向上的品牌特徵。 第四.在廣告宣傳渠道上,要力爭做到范圍廣,傳播面全。特別要重視的是,隨著網路的發展,特別是在大學生里,上網己開始普及化了,這一宣傳渠道絕不容忽視。 第五.在銷售渠道的競爭方面,廠商應尋求與零售商「背靠背」的戰略夥伴關系。抓緊強而有力的大經銷商,給予有利的支持,使其戰鬥力更上一個檔次,在此基礎上,將分銷預算向零售商尤其是手機專賣點重點投放,並推行各項讓利策略及鼓勵措施,加深廠商與零售商的凝聚力,以便零售商對廠商產品的推廣。 9.結論: 總的來說,本調查是成功的,達到了預期的目的.較為全面地考察了影響大學生手機消費的因素.不過,還不夠深入,尤其是理論支持還不夠.謹以本調查為以後的研究作下鋪墊. 手機已經滲透到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中,並與電腦網路一樣是大學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手機的相關使用和消費中,大學生充分體現了年輕人的敢於嘗試新鮮事物,勇於創新,張揚個性的優點。 不過也有不足之處,在某些方面,大學生因為缺乏經驗,還是不能理智的思考,在手機的使用及消費中沒有過於詳細的計劃,在學習與娛樂中並沒有找到切合自己的平衡點,結果浪費了自己的精力與財力。在學習方面,大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還很弱,因該有意識的進行自我訓練,以達到自身能力的提高。 通過對這次小范圍的問卷調查,得到一些比較准確的第一手數據,根據數據進行科學的分析,得出了大學生使用手機的一些情況,和一些較為普遍的現象。但是並沒有就此進行更深的研究與討論。這次調查透過對大學生使用手機情況的四個主要方面的調查,較為全面的分析了大學生的的使用手機的基本情況,其中得出7個細分結論, (1)低端手機在大學生中最為普遍 (2)大學生在手機上的日常消費支出較多 (3)大學生對簡訊功能使用率遠遠超過了通話功能 (4)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比較成熟 (5)多數大學生對手機的使用停留在基礎的應用上 (6)大學生對手機增值業務普遍不關注 (7)大學生對手機前沿科技知之甚少總體來說,應該說達到了預期的調查目的,不過,在問題深入探討研究方面還是欠缺的。主要原因是理論支持還是不夠,謹以這次調查作為一次經驗積累。為更深一層次的調查打下基礎。
本文來 詳細出處參考: http://www.4oa.com/bggw/sort02902/sort02952/182970_2.html
Ⅳ 食品市場調查報告要怎樣寫
日期:XX年X月X日 第一章 調查說明 一、調查時間:年月日上午點至下午點。 二、調查目的版:1、 ;權2、3、三、調查實施單位:1、 ;2、 ;3、 。 四、調查范圍: 五、調查方法: 六、資料統計及分析方法: 七、權威性說明:例子:本次調查因時間有限,資料收集還欠齊全,對象了解深度也不夠,但報告各資料來源基本能保證調查報告的真實性。 第二章 調查資料統計和分析 做個表格,將數據填寫並寫上分析內容 第三章 對XXXX(調查總體中的某個個體)的重點調查一、 說明二、 個性分析 1. 消費者背景研究:收入、教育、年齡、性別、家庭組成、種族、工作… 2. 消費者對產品和競品的認知及態度:質量、價值、包裝、型號、品牌聲譽、品牌形象等及其認知差別。 4. 購買角色。 5. 消費者對現有營銷活動的評價。對廣告的接受程度、對營業推廣的理解等。
Ⅵ 果脯與蜜餞有什麼區別
果脯和蜜餞區別 果脯和蜜餞的區分,按照在北京的習慣,把含水分低並不帶汁的稱為版果脯。例如:蘋果權脯、梨脯、杏脯、桃脯、沙果脯、香果脯、海棠脯、棗脯(又稱金絲蜜棗)青梅脯、紅果脯等。因為以上果脯是把原料經過處理,糖煮,然後乾燥而成,其色澤有棕色、金黃色或琥珀色,鮮亮透明,表面乾燥,稍有粘性,含水量在20%以下。這種果製品,也稱「北果脯」或「北蜜」,是北方形式的果脯蜜餞意思。而冬瓜條、糖荸薺、糖藕片、糖薑片等表面掛有一層粉狀白糖衣的稱為糖衣果脯,也叫「南果脯」或「南蜜」,是來自福建、廣東、上海等南方果脯蜜餞的意思,其質地清脆,含糖量多。
Ⅶ 食品添加劑調查報告
品安全問題紿終是廣大消費者所關心的根本問題,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直接影響食品的安全性,也直接關繫到消費者的身體健康.為指導消費,讓消費者了解國內市場上銷售的部分食品中含有人工合成甜味劑(糖清鈉,甜蜜素)和防腐劑(苯甲酸鈉,山梨酸鉀)等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情況,正確認識食品添加劑,正確選擇和食用含食品添加劑的食品,中國消費者協會在北京市場上購買了果凍,八寶粥,飲料,蜜餞,糖果,口香糖,無糖食品,醬萊等8大類,103個樣品,委託中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技術研究所,依照國家標准對樣本進行測試,具體檢測項目為糖精鈉,甜蜜素等兩種人工合成甜味劑,苯甲酸鈉,山梨酸鉀等兩種防腐劑,以及食品的細菌總數,大腸菌群,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衛生指標.這是中國消費者協會繼200,2001年之後第三次對食品添加劑使用情況進行廣泛測試.
本次測試結果顯示,糖精鈉,甜蜜素,苯甲酸鈉,山梨酸鉀這四種食品添加劑被廣泛使用,103種樣本,有87個含有甜味劑或防腐劑.但樣本的細菌總數,大腸菌群,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衛生指標情況較好.只有4個樣本的細菌總數超標,其他樣本沒有發現存在微生物方面的問題.
本次測試發現,樣本中食品添加劑的使用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1>甜味劑超范圍,超限量使用問題依然嚴重
我國GB2760《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准》中規定了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范圍和使用限量,在標准中沒有提及的食品種類,表示國家尚未批准在該類食品中使用某種添加劑.通過對此次測試結果的分析,幾類食品樣本中近50%的樣本存在甜味劑和防腐劑超范圍,超限量使用的情況.果脯蜜餞類20個樣本中有17個樣本存在超限量使用甜味劑現象,其中有14個樣本糖精鈉使用超標,占果脯蜜餞樣本的70%;9個醬萊樣本中有4個樣本的甜味劑超標;44個飲料類樣本中有7個樣本甜味劑超標,均為甜蜜素超限量使用;果凍,糖果,口香糖和八寶粥樣本中未發現超量使用的問題,但八寶粥中存在甜味劑超范圍使用現象.具體情況如下:
蜜餞類食品中,有70%的樣本糖精鈉測試結果高於國家規定的使用限量,糖精鈉最高含量超出允許限量12倍之多.有40%的蜜餞樣本甜蜜素測試結果高於國家規定使用限量,檢測出的最高含量是國家允許添加量的6.5倍.
醬萊類食品有1/3的樣本糖精鈉含量超出國家標准限量值.有1個樣本的甜蜜素含量高達1581.14MG/KG,是國家使用限量值的2.5倍.醬萊中還有2個樣本的苯甲酸鈉含量高於限量值,其中1個樣本的苯甲酸鈉量達到2686.99MG/KG,超出國家允許限量4倍多.
在國家標准中八寶粥沒有被允許使用糖精鈉這一甜味劑.但測試的7個八寶粥樣本中,都檢測含有少量的糖精鈉成分.
2>使用甜味劑或防腐劑沒有明確標注或標注錯誤
國家標准GB7718《食品標簽通用標准》中規定:食品添加劑應使用GB2760規定的產品名稱和種類名稱,甜味劑,防腐劑,著色劑應標明具體名稱.本次檢測出含有甜味劑或防腐劑的樣本,發現部分樣本沒有按照國家標準的規定作出明確標注,同時還發現有些產品作了錯誤標注,如檢測出含有苯甲酸鈉,但標簽標注卻是山梨酸鉀.標簽標注問題較多的樣本集中在蜜餞類和醬萊類食品.全部103個樣本中,使用了防腐劑或甜味劑而沒有標注或標注錯誤的共計67樣次.
20個蜜餞樣本中均檢出含有糖精鈉,有19個樣本沒有標注,只有1個樣本進行了標注.11個樣本沒有標注含有的防腐劑苯甲酸鈉,另有3個樣本標注的防腐劑與實際檢測完全不符,檢測含有"苯甲酸鈉",標簽卻標注為"山梨酸鉀".
9個醬萊樣本都沒有標注出所含有的糖精鈉,2個樣本沒有標注含有的甜蜜精,7個樣本沒有標注防腐劑或者防腐劑標注不全,如含有兩種防腐劑只標注出一種.
44個飲料類樣本中,有20.5%的樣本沒有明確標出其含有的甜味劑或防腐劑.
3>無糖食品中同樣含有甜味劑
本次測試的樣本中有14個是無糖食品.無糖食品是指不含蔗糖和澱粉糖.但必須含有糖醇等一類食糖替代品,我國提倡使用對健康有益的糖醇和低聚糖等食糖替代品,但無糖食品尚無國家標准或行業標准可循,各生產企業均按照企業標准進行生產.測試結果發現有5個產品中存在糖精鈉,2個樣本含有甜蜜素,3個樣本同時含有糖精鈉和甜蜜素,糖精鈉含量最高達4019.61MG/KG,同時甜蜜素的含量為3882.78MG/KG.鑒於無糖食品的受用者一般為糖尿病者等特殊人群,那麼,產品的宣傳說明對消費者的指導意義更為重要,但有的產品包裝上對無糖食品的宣傳和介紹違反國家相關規定,宣傳其具有降糖療效.《廣告法》規定:"食品,灑類,化妝品廣告內容必須符合衛生許可的事項,並不得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與葯品混淆的用語."因此,消費者在選擇和食用無糖食品時,不但要仔細閱讀配料表,了解該產品添加何種甜味劑作為糖類替代品,還要認識到無糖食品只是一種食品,絕不能替代葯物的治療作用,更不能相信無糖食品有關降糖功效等醫療用語的宣傳.
4>有些食品兒童不宜吃
果凍,飲料,蜜餞,糖果等都是兒童非常喜愛的食品,這次測試樣本中果凍的質量普遍較好,其次是飲料樣本中的果汁飲料和乳酸菌飲料,但蜜餞類食品樣本中普遍存在問題,添加劑使用過量,該標注的添加劑沒有標注等,兒童不宜食用這類食品.
食品中過量的添加劑會對兒童的生長發育和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響,兒童尤其是嬰幼兒的免疫系統發育尚不成熟,肝臟的解毒能力較弱,極容易對食品中的添加劑產生過敏反應.目前世界一些發達國家對於兒童食品的安全問題相當關注,都在不斷完善有關法規制度來保障兒童的健康安全.
聯合國糧農組織及世界衛生組織(FAO/WHO)所屬的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JECFA)規定了食品添加劑的日許量(ADI值).ADI值的定義為:依據人體體重,終身攝入一種食品添加劑而無顯著健康危害的每日允許攝入量的估計值,它是國內外評價食品添加劑安全性的首要和最終依據.糖精鈉,甜蜜素,苯甲酸鈉,山梨酸鉀這四種食品添加劑的ADI值分別為5MG/KG,11MG/KG,5MG/KG,25MG/KG(單位MG/KG為每天每公斤體重允許攝入的毫克數).這一數值對於生產加工安全放心的兒童食品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5>糖精鈉在食品中使用依然普遍
糖精鈉屬於非營養型人工合成甜味劑,其稀溶液的甜度是蔗糖的300~500倍,後味微苦,與蔗糖相同甜度的重量所產生的熱量不能蔗糖產生熱量的2%,在食品中的應用相當廣泛.
因為20世紀70年代有人發現糖精鈉含量達到5%~7.5%時,用來喂養的動物的膀胱癌發病率與糖精鈉的攝入量明顯相關,所以美國食品葯物管理局曾提出禁止使用糖精鈉.但也有學者認為上述實驗與實際飲食中的攝入量有極大的差異,而且流行病學研究並未發現糖精鈉的使用與膀胱癌的關聯.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規定了糖精鈉的使用限量,同時對其使用范圍加以限制.我國有關部門也曾為關於糖精鈉等高倍甜味劑的生產使用下發通知,要求生產企業嚴格按照國家標准在規定范圍內限量使用.
本次測試的103個樣本中,有57個樣本含有糖精鈉,占受檢樣本量的55.3%,其中19個樣本的糖精鈉含量超過國家標准限量值,其餘38個樣本中的糖精鈉國家尚未批准使用.
通過本次對一百餘種食品中甜味劑和防腐劑的測試,我們發現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情況不容樂觀,因此,特向廣大消費者提示:
1.蜜餞類食品大量使用甜味劑,普遍使用防腐劑,而且多數沒有在標簽中明確標注所使用的添加劑,問題較多,質量不穩定.消費者應適量,適度食用蜜餞食品,尤其是話梅,陳皮類蜜餞,其甜味劑含量較高.特別是兒童,孕婦等人群不宜食用蜜餞類食品.
2.在我國,果汁(味)飲料國家規定其防腐劑的限量高於含氣的碳酸飲料,這樣可能會導致果汁(味)飲料中防腐劑的含量比碳酸飲料要高,兒童飲用果汁(味)飲料要適量.
3.對於無糖食品等特殊食品,消費者購買時要仔細查看其標簽中的內容,尤其是配料表,不要相信其宣傳的療效功能,因為食品不是葯品,這種宣傳本身就是違法宣傳.
4.建議家長給孩子購買零食時應謹慎選擇,現市場上銷售的兒童食品中,大部分含有食品添加劑,有些食品中食品添加劑使用超范圍,超限量,這樣的食品兒童經常食用對健康非常不利.有些油炸食品,膨化食品,也是造成肥胖兒的原因之一.
5.消費者購買食品時應選擇品牌信譽度較高的產品,並盡量到正規超市,商場購買,以保證所選食品的安全性,保證自身健康.
我國對於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范圍,使用限量經及如何標注等都在相關標准中作出了規定,但從企業得到的反饋情況看,企業對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范圍及使用限量理解比較透徹,而對於標簽標注問題,認為只要不超過限量值,標注與否並不重要.還有些企業對標簽標准理解不透徹,認為只要不是企業作為配料主動添加的添加劑,可不標注.因此,中消協呼籲企業按標准逐步規范產品的標簽標注,誠信生產經營,維護消費者知情權;呼籲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應加大國家標準的宣貫力度,加強監督和檢查,更好的維護廣大消費者的權益,推動我國食品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