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紙中國紙業市場調查

紙中國紙業市場調查

發布時間:2021-01-27 20:08:41

① 中國紙業的前景玖龍紙業有什麼優勢

造紙業將力爭在2011年前淘汰落後產能200萬噸以上。業內專家據此做出分析認為,對落後產能的淘汰勢必將進一步加速行業洗牌的進程,而由於具有中小企業在資金和設備方面難以比擬的巨大優勢,對玖龍、華泰這些造紙龍頭企業來講,將有機會參與到更加公平、合理的市場競爭中,並重新取得這些被淘汰企業所空出市場份額的有效覆蓋,因而也將成為實質上的最大受益者。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分析師認為,發改委公布的最新規劃要求我國在今後3年淘汰落後制漿造紙產能200萬噸以上,也就是說每年至少淘汰60萬噸以上,這比之前發改委和前環保局(現為環保部)的年淘汰目標「50萬噸」有所提高。由此可見國家對造紙落後產能「必須淘汰」的思路已相當明確。與此同時,眾多業內專家在行業洗牌進程中各造紙企業可能遭遇到的不同境況也形成了一致意見,在他們看來,國內現存的造紙企業有3000家之多,也就意味著每家企業約為不到3萬噸的總產能,由此可見占據和分布在各個市場的這種小規模企業的數量是十分巨大的。而這些數量巨大的小型造紙企業一方面受制於資金短缺、設備不能及時更新等局限,另一方面卻又占據著十分零散卻數目龐大的各地市場,這就使造紙業長期陷入混亂和無序狀態,行業水平不高,所以,關閉一批中小造紙企業,淘汰落後產能對於行業的發展和中國造紙業的進步意義重大。

在淘汰制約行業進步和影響市場秩序的中小造紙企業的同時,一些大型的造紙企業的走勢和前景卻被眾多評級機構和業內專家所看好,在他們看來,這些具有規模效益和品牌聲譽的大型造紙企業由於具有先天的資金和設備優勢,在行業出現調整的情況下反而將獲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市場話語權,而這種情況又尤以玖龍紙業、華泰紙業等行業龍頭體現的更為明顯。

以標桿性造紙企業——玖龍紙業為例,作為亞洲最大的包裝紙生產商,玖龍紙業自投產以來就高度重視環保節能,堅持走可持續的綠色發展之路。相關人士表示,在企業發展的各個時期和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處處都融入和體現出玖龍紙業「沒有環保就沒有造紙」的高標准和理念,不僅使用可以回收循環利用的廢紙作原料,還不斷加大環保投入,引進國際先進的設備和技術,通過不斷完善使各項環保指標都做到優於國家標准。

此外,發改委在文中還提到,淘汰落後產能的同時,我國還要修訂完善產業政策,建立產能退出機制,並推進技術改造、發展高附加值產品,並加大監督監察力度。

② 中國造紙業面臨的問題有哪些

造紙業面臨資源危機 :
近年來,中國造紙工業形成了三大造紙產業集群---珠江三角洲集群、長江三角洲集群和環渤海集群。造紙產業高速發展,產能急劇膨脹,已成為廣東、浙江、江蘇、山東等省的支柱產業。

但種種跡象表明,資源危機正迫近造紙產業集群。一些業內專家擔心,產能不斷增加必然對集群內有限的水、原料等資源形成強勢競爭,應該引起企業的足夠重視。

資源制約產業集群發展

從全國范圍看,2003年紙及紙板產量超過00萬噸的省份有山東、浙江、廣東、河南、江蘇、河北、福建、湖南和四川9個省,產量合計已達3402萬噸,佔全國紙及紙板總產量的83%。2003年,東部地區2個省(區)市,紙及紙板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72.5%,比上年提高0.5%;中部地區9個省(區)所佔的比例為2.8%,比上年降低0.2%;西部地區9個省(區)市所佔的比例為5.7%,比上年降低0.3%。

從全國各省紙及紙板產量完成情況和造紙區域布局變化看,東部地區已成為中國造紙工業生產的主要基地,生產集中度已越來越高。

產業集群對造紙工業規模化、現代化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的同時,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也暴露出來,即形成資源緊缺的不利局面。比如,我國的造紙工業大省---山東省,造紙工業用水約佔全省的47%,2003年耗水為4.3億立方米。山東省水資源嚴重短缺,人均佔有水資源344立方米,僅佔全國人均佔有量的六分之一。山東造紙業要持續發展,最主要的制約因素是水資源短缺。目前水費大幅提高,無疑將對山東造紙行業的經濟效益產生影響。

近兩年,由於山東紙業產能增長迅猛,而麥草原料資源有限,使得山東省內的麥草價格2003年幾乎翻了一番。更令企業叫苦的是,這些麥草不但質量差、水分高,而且雜質多。許多山東的企業不得不到江蘇、安徽、河南、河北等省份大量購買麥草,甚至到東北購進蘆葦,增加了成本,影響了經濟效益。另外,對於耗能大戶的紙業來說,由於能源緊張價格上漲、原材料的漲價等因素又進一步制約了紙業的效益。

建立淘汰機制緩解資源壓力

專家認為,要使產業集群健康發展,必須用好兩大淘汰機制。一是市場自然淘汰機制,二是政府政策干預形成的淘汰機制。2003年,中國的造紙工業遇到了纖維原料、煤、油供應緊張和原材料大幅度漲價的打擊。企業生產成本急劇上升,產品銷售價格卻提升艱難,利潤空間減少,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自然而然地啟動了優勝劣汰機制。

除了市場行為,政府有關部門出台環保等政策也在加大對小型造紙廠的淘汰力度。近幾年,為解決淮河污染問題,淮河上游的河南省先後關閉了20餘家環保不達標的造紙企業;為減少原料結構性污染問題,山東省先後關閉了40餘家麥草制漿生產線,同時鼓勵大型企業搞生態紙業。

中國造紙產業發展的遠景目標,可以用國家環保總局專家的話來概括:"造紙行業不是一個污染行業,而是一個有利於生態環境的行業。"利用政府調控這只看得見的手,我國對造紙行業提出了更高的建設生態環境要求。

完善生態循環產業鏈

如何解決造紙產業集群帶來的資源緊缺問題?專家認為,一方面,有關部門在審批大型造紙項目時,必須結合當地實際對原料和水做充分的考慮;另一方面,企業要做好原料的生態循環使用。

近年來,造紙業發達國家走的都是原料生態循環使用之路。所謂循環使用,是指林紙結合的大循環和廢紙回收利用的小循環兩種。這兩種循環構成紙業原料循環使用的完整鏈條,它保證了紙業的可持續發展。

"八五"期間,我國的一些造紙企業在選址上,考慮靠近原始森林。後來,國家嚴禁砍伐原始森林的政策出台,這些企業吃到了決策調整結下的苦果---紛紛垮台。

據專家介紹,回收噸廢紙能生產0.8噸好紙,可以少砍7棵大樹,節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場空間,還可以節約一半以上的造紙能源,減少35%的水污染。如果全國每年400萬噸廢紙能夠回收利用,就可以生產20萬噸好紙,少砍2.38億棵大樹,節省4200萬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場空間。目前,中國廢紙回收利用率只有30%,日本的廢紙回收率為78%以上,德國為83%,芬蘭城市裡的舊報紙、雜志回收率幾乎達00%。

專家估計,到2005年,中國廢紙的年進口量可達00萬噸,佔世界可供出口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中國正在建設和已批准待建的造紙項目中,有十多個項目(年產量幾乎都在20萬噸以上)是以廢紙為主要原料,國內對進口廢紙的需求量將繼續大幅上升。從《2003年中國造紙年度報告》中不難看出,中國紙業無論是國產廢紙,還是進口廢紙的用量,都在提高,但這僅僅停留在小循環上。

專家指出,目前中國紙業的原料使用只停留在大循環理念上。因為中國的第一撥紙林還沒到砍伐時間,況且育林面積有限,不能滿足造紙工業的需要。因此,中國紙業必須走原料循環使用的路子,在提高小循環的基礎上真正把大循環理念落到實處,才是紙業可持續發展的保障。

③ 國內紙業供大於求,一些造紙廠陷入困境,誰有好的思路來緩解一下此類問題

市場經濟就是這樣,要淘汰一些落後的產能和產品,留下來的才是符合市場要求的企業和產品,這樣對用戶、市場、環境都是有益處的,陷入困境的很難走出來了,到處都在上項目。

④ 中國紙業的發展方向

1、大型造紙企業

對中國的大型造紙企業而言,走規模化、集約化道路成為當務之急。具體而言實現規模化、集約化主要有三種方式:內部擴張、外部並購、戰略聯盟。

內部擴張的模式主要是通過走林紙一體化道路,控制上游資源來實現企業擴張。林紙一體化是造紙行業發達國家比較通行的做法,能夠顯著解決造紙企業資源約束的問題,並且能大幅降低成本。但在我國,山林所有權屬國家所有,企業無法取得所有權,這對企業順利實現林紙一體化經營是一個不小的障礙。這個問題可以通過與山林歸屬地政府合作的方式來解決。與地方政府組建合資公司,政府以山林經營權入股,造紙企業以現金入股。合資公司由造紙集團組建,負責速生造紙林的開發,林木成材後由造紙企業負責收購,收益按照合資公司入股協議分配。這種方式對造紙企業而言最大的優點就是既解決了山林所有權問題,又不必花費不菲的收購山林資金,是一個雙贏的方式。

外部並購的模式主要是通過兼並重組方式進行行業整合來擴大規模,實現規模效應。目前國內規模較大的企業迫切需要擴大規模,國家需要節能降耗整治污染,小型造紙企業在國家加大節能降耗和污染整治力度的情況下面臨嚴重的生存壓力。如果大型造紙集團與小型造紙企業實現兼並重組,則大企業擴大了規模,小企業解決了生存問題,國家也減少了節能降耗和污染整治壓力,是一個多贏的選擇。外部並購的最大障礙在於資金問題,通過整合優質資產上市來募集資金是目前比較普遍的做法,國內規模最大的幾家造紙集團均選擇了這條道路。目前看來,大型造紙集團能否募集到更多的資金是能否繼續擴大規模向世界級造紙集團靠攏的關鍵因素。

戰略聯盟的模式主要是通過與其他大型造紙企業形成優勢互補,協同競爭的聯盟,在某些特定的領域進行資源的相互整合形成優勢互補,從而取得各自的收益。在聯盟內部,通過組建合資公司的方式共同開發造紙林,共同采購進口設備,共同組建電廠和相關設施,能夠大幅降低成本。聯盟內部還可以以用協同關系對抗國外大型造紙集團造成的競爭壓力。在規模上尚無法與國際造紙集團直接對抗的情況下,利用戰略聯盟的方式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但戰略聯盟本身存在很多不穩定因素,並非長久之計,長遠看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做大作強,還需要依靠內部擴張和外部兼並模式。

2、中小型造紙企業

在國家加大節能降耗,污染整治力度的情況下,關停並轉污染嚴重的中小型造紙企業勢在必行,這些中小企業抓緊機會與大企業完成資源整合是最好的出路,否則在沉重的環保成本壓力下將舉步維艱。但中小型造紙企業也並非無路可走。

為了緩解資源困擾,除了與大企業實施合並重組進行資源整合外,還可以向實施林紙一體化的大型企業集團靠攏,藉助大企業的林紙基地提供資源,利用現有設備通過為大型造紙集團進行OEM等方式尋求發展機會。

中小型企業解決資源困擾的另一個方向是轉向廢紙利用環節,可投入少量資金對原有設備略加完善改造,利用國內廢紙生產低檔衛生紙、普通瓦楞紙或再生新聞紙等產品,也可利用國產與進口廢紙漿配抄中高檔產品,將有可能走出原料短缺、治污困難的困境,轉向良性循環。

除了資源困擾以外,中小企業最為關心的還是環保成本壓力大。這個問題可以通過集中組建造紙工業園區的方式來分擔環保成本,統一建設環保設施,分攤環保成本,集中生產,集中處理,集中排放。既解決了環保問題又節約了成本,還能實現資源共享,是中小型造紙企業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⑤ 中國造紙業屬於完全競爭還是寡頭壟斷需要很高進入市場的門檻嗎

當然是充分競爭的行業了。

結合中國國情,是無序競爭,行業里小企業為了控製成本,用的原料有貓膩,生活用紙危害健康,辦公用紙都是采購大廠家的,小公司沒有競爭力,所以問題不大。

肯定不是寡頭壟斷,但是現在造紙的特大型企業的利潤率都不怎麼高,具體財務指標可以看上市公司的報表,比如晨鳴紙業,太陽紙業等。

進入市場需要什麼手續,我就不知道了,對不起,並且不知您是林業,木漿,還是生產,銷售,代理。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謝謝。

⑥ 中國紙業的發展

就目前的趨勢來看,在未來的造紙業,它的發展還是比較看好的。因為這個行業專屬於高污染業屬,所以各地的政府部門對它的要求是相對比較嚴格的,並且它的投資太大,技術含量較高,所以到目前為止全國的造紙廠大大小小有幾千家,但是真正達到要求的不到100家,有品牌影響力的更是沒有幾個,所以,整體來看,還是對這個產業比較看好的。

⑦ 中國造紙業的前景

前瞻產業研究院造紙行業研究小組表示,自2009年來,我國造紙行業進入整合期,一大批不符合要求的落後產能被淘汰,兼並重組加快,隨著產業整合的深入,已經完成產能布局以及擴張的企業具有規模經濟優勢和議價能力,將會成為產業整合中的中堅力量。未來,造紙企業誰在環保上走得更遠誰贏得市場的可能性就大。

我國造紙行業經過多年發展已取得長足進步,於2010年成為世界第一大造紙國,且總產量仍在不斷擴大,行業整體進入了供過於求的時代。2011年,我國共有造紙企業2620家;實現產品銷售收入6714.12億元,同比增長21.54%;銷售利潤699.62億元,同比增長17.95%;利潤總額362.13億元,同比增長6.20%。
我國造紙業雖然取得了快速發展,但也要清醒認識到,我國是造紙產業大國,遠不是造紙產業強國,中國企業與世界前100名企業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造紙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近幾年我國造紙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涌現出9家百萬噸級的紙業公司,但行業平均規模卻僅有2.3萬噸。據統計,2011年全國2600餘家造紙企業,年生產能力10萬噸以上的僅100餘家。而2008年全球造紙100家企業排名中,超過100萬噸有87家,其中全球最大的造紙企業漿紙產量達到1800萬噸,中國2011年最大的造紙企業產量也不過760萬噸。

隨著我國造紙工業的快速發展,纖維原料的供給不足,已成為影響行業發展的重要瓶頸。在今後一段時期,造紙原料短缺可能將成為一個最嚴重的大問題。加上國內企業還未建立起有效的銷售配送系統,缺乏持續穩定市場的能力,難以保證獲利和規避風險。

此外,目前制約行業發展還受到地域性集中度過高造成資源短缺;產品結構不合理,難以滿足市場需要;造紙機械落後困擾產品水平提高;造成嚴重污染有礙可持續發展等因素的制約。

以上就是一些關於造紙行業的數據,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⑧ 中國紙業的發展對策與建議

中國紙網首席顧問、中國紙業戰略專家、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副主任郭永新,2012年度受各大企業及機構的邀請,發表十多次重要演講,深刻剖析我國造紙業當前所遇到的困境與出路。本文作為2012年的收官之作,為今後一段時期內國內造紙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2012年,中國造紙工業遭遇了量增利減的嚴重困難局面。前三季度,全國機制紙及紙板製造行業產量同比增長5.76%,產值同比增長8.88%,利潤同比增長-10.59%;產值利潤率從2010年的接近6%回落到當前的3.8%。受機制紙及紙板行業的困難影響,紙漿價格處於低位運行,紙漿製造行業虧損。
「高天滾滾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氣吹」。在當前總體困難的形勢下,一些企業變被動為主動,抓緊轉型升級,採用新技術、研發新產品,部分優勢企業逆勢而上,迸發生機與活力,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給行業帶來融融暖意。
造紙行業出現困境即有外因,也有內因。外因主要兩個方面,一是國家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工業形勢低迷,作為與國民經濟正相關的造紙工業,受到很大影響;二是國際產業環境嚴峻,美國、歐盟對中國銅版紙反補貼、反傾銷,限制了中國紙業的國際市場拓展。內因主要是部分產品過度發展,導致產能過剩,特別是銅版紙在2011年產能集中釋放,市場壓力驟然加大。
預計造紙行業當前困難局面將持續3年左右。其原因一是全球經濟仍未從衰退中走出來;原二是IT新技術、塑料包裝等對紙業形成沖擊;三是產能增加是爆發式的,而市場需求的增長是漸進式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讓市場的自然增長來消化掉產能的增長。
中國紙業正在經歷著「成長痛」,當前的困難,將成為企業發展的分水嶺。「好的更好、壞的更壞」的馬太效應將進一步顯現。作為規模經濟性顯著的造紙行業,一批小企業特別是污染嚴重的落後小企業必將也必須淘汰出局。度過這一階段,紙業從成長期進入成熟期,進而實現從產業大國到產業強國的跨越。
面向未來,造紙行業要通過提高開放水平,參與國際產業循環,擴大出口減緩國內市場壓力;要採用田忌賽馬的博弈策略,淘汰落後中小企業;通過採用先進科技降低成本及開發革命性新產品及發現新的利潤源等措施,促進造紙行業的健康發展。
面對復雜的行業形勢,造紙企業要做好投資戰略分析,特別是多頭壟斷市場態勢下的針對競爭對手的可操作行性策略研究。有條件的企業可打造林紙產業鏈,消除系統風險,獲取最大收益。
人類工業文明的歷史只有幾百年,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文明歷史有幾千年,但是農耕文明卻有數萬年乃至更長的時間,林紙產業是真正有持久旺盛生命力的、承載著人類走向文明和幸福的偉大事業。正值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美麗中國之際,祝願造紙企業家抓住變革機遇,積極創新進取,在實現企業財富的同時,為把我國建成紙業強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⑨ 中國紙業當中排名前十的是

1. 山東晨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 金東紙業(江蘇)有限公司
3. 華泰集團專有限公司屬
4. 山東太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
5. 山東泉林紙業有限責任公司
6. 山東博匯紙業股份有限公司
7. 湖南泰格林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8. 東莞玖龍紙業有限公司
9. 金華盛紙業(蘇州工業園區)有限公司
10. 山東(臨清)銀河紙業集團有限公司

閱讀全文

與紙中國紙業市場調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市場營銷試題及其答案吳建安 瀏覽:525
小型開盤策劃方案 瀏覽:802
重陽節活動策劃方案學校 瀏覽:970
房產全年節日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89
2018電大市場營銷性考 瀏覽:484
博愛電子商務官網 瀏覽:880
參觀大學策劃方案 瀏覽:39
暑假閱讀推廣活動方案 瀏覽:519
市場營銷模擬比賽總結報告 瀏覽:356
學校語文新課標培訓方案 瀏覽:601
瑜伽培訓班方案 瀏覽:168
企業市場營銷調研論文 瀏覽:90
影響中國市場營銷的因素有哪些方面 瀏覽:429
小米營銷方案策劃 瀏覽:912
市場營銷實驗心得體會 瀏覽:231
教師暑假讀書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15
智慧樹市場營銷學期末考試 瀏覽:414
市場營銷部工資及激勵政策 瀏覽:812
活動物料策劃方案 瀏覽:87
培訓老師的信息化培訓方案 瀏覽: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