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大電大考試試題與答案
《鄧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一、填 空:
1.鄧論形成的社會歷史條件包括時代背景、歷史根據和現實依據。
2.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12月召開;1981年6月召開十一屆六中全會;黨的十五大是1997年9月召開。
3.1992年鄧小平視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
4.三個代表是對當今國際形勢作出科學論斷基礎上形成的。 世界多極化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5.多極化是世界歷史發展趨勢。
6.黨必須始終緊抓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第一要務
7.三個代表的提出是最大限度利用經濟全球化趨勢帶來的積極影響的戰略對應。
8.貫徹三個代表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核心在保持黨的先進性,本質在堅持執政為民。
9.為實現小康,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工作要有新舉措。
10.1942年,毛澤東為中央黨校寫實事求是題詞
11.1942年延安整風使實事求是思想深入人心。
12.1978年鄧小平領導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大討論。
13.實事求是是指,從客觀存在的一切事物中,去研究事物的發展規律。與時俱進的核心是創新。
14.社會主義本質基本思想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具有首要意義
15.馬克思堅持以生產力的發展來衡量社會的進步。 任何社會制度的本質都有逐步展開的過程。
16.八大提出建設的重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 初級階段主要矛盾產生的根源是生產力不發達。
17.我國改革是從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開始的。我國對外開放是從創辦經濟特區邁開步子的。
18.解決初級階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徑是發展生產力。
19.1957年毛澤東指出社會主義制度剛建立,還沒有完全建成。初級階段基本特徵是生產力落後。
20.黨的十三大概括了基本路線。黨的十五大制定了基本綱領。
21.十一屆六中全會第一次明確提出:我國還處於初級階段。我國實行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和人民代表大會的政體。
22.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統一的基礎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23.現代化戰略目標是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逐步明確的。 周恩來1954年首次提出了「四個現代化」的思想。
24.我們加快經濟發展新思路的核心是對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
25.十四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26.1995年,黨把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增長作為重要奮斗目標和方針。
27.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決定進行改革。 改革是社會發展的真正動力。 改革要堅持社會主義方向。
28.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一個體制創新問題。 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這是對外開放的基礎。
29.我國已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格局
30.三個有利於標准把生產力標准、政治標准、人民利益標准結合為統一標准。
31.公有制主體地位是由公有制性質決定的。 資金不足,就業困難是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直接原因
32.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 股份制是現代企業的一種資本組織形式。
33.非公有制經濟是市場經濟重要組成部分。
34.按生產要素分配,是分配理論的重大突破。
35.國企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36.民主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內在屬性。 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核心內容是社會主義民主的發展。
37.精神文明為經濟建設和法制建設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
38.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以民主集中制為組織原則。
39.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
40.社會主義民主思想基礎是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
41.任何社會形態都是一定的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的統一體。
42.文化素質包括人的思維方式、理論素養、科學文化水平。文化產品既具有意識形態屬性,又有商品屬性。
資本主義用資產階級意識形態作指導,社會主義用馬克思主義作指導。
43.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決定了我國文化事業的性質和方向。
44.大力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
45.一國兩制構想是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形成的 。一國兩制提出是從台灣問題開始,最先用於香港問題的解決。
46.一國兩制,國家主權是第一位的,是必須堅持的原則性問題。 香港包括香港島、九龍、新界三部分
47.美國為主導的世界體系,外交政策具有強烈的霸權主義色彩和擴張性。
48.中國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鄧小平提出主權比人權更重要的論斷。
49.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中國處理同一切國家關系的基本准則。
50.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本質是反對侵略,維護國家的獨立自主權利。
51.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是黨的根本指導方針。 廣大農民是我們事業中人數最多的依靠力量。
52.中共與民主黨派合作的方針: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53.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是解54.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 推進黨的作風建設,核心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55.在黨建中,思想建設處首要地位,組織建設是突出環節,作風建設是重要內容。
56.我們黨的最大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執政後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
『貳』 急,電大一學期歷屆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
不知道你現在還需不需要呢?我只搜到這些問題啦,答案的話,可以去電大題酷這個小程序或者網路找一下哎,都挺好找的,是會計的試題。
1、下列會計職能中,不屬於會計的擴展職能的是( )。
a. 會計預測
b. 會計反映
c. 會計分析
d. 會計決策
2、會計對經濟活動進行綜合反映,主要是利用( )。
a. 貨幣量度
b. 實物度量
c. 工時度量
d. 勞動度量
3、會計以()作為計量單位。
a. 工時
b. 實物
c. 貨幣
d. 勞務
4、根據各種會計核算方法之間的相互關系,編制報表前要進行()。
a. 會計記錄
b. 復式記賬
c. 成本計算
d. 財產清查
5、下列選項中,不屬於會計職能的是()。
a. 控制
b. 計量
c. 分析
d. 反映
6、會計核算是指會計工作收集、加工,儲存和揭示會計信息的過程,這個過程由以下幾個環節構成()。
a. 確認
b. 計量
c. 披露
d. 報告
e. 記錄
7、會計核算方法包括()。
a. 財產清查
b. 填制和審核憑證
c. 編制財務報表
d. 登記賬簿
e. 成本計算
8、下列會計職能中,屬於會計的擴展職能的是( )。
a. 會計決策
b. 會計預測
c. 會計反映
d. 會計考評
e. 會計分析
9、會計的反映職能具有()的特點。
a. 連續性
b. 可驗證性
c. 客觀性
d. 綜合性
e. 可比性
10、會計計量的屬性有()。
a. 可變現凈值
b. 公允價值
c. 現值
d. 重置成本
e. 歷史成本
11、會計反映是會計的擴展職能。 ( )
對
錯
12、會計決策是會計的擴展職能之一。( )
對
錯
13、會計核算包括確認、計量、檢查和報告四個環節。()
對
錯
14、會計方法除了會計核算方法,還包括其他會計管理方法。( )
對
錯
15、會計既是一個信息系統,也是一項管理活動。( )
對
錯
16、賬戶的名稱就是()。
a. 會計記錄
b. 會計科目
c. 會計確認
d. 復式記賬
17、財產所有權與管理權相分離情況下,會計的根本目標是()。
a. 提高經濟效益
b. 提供會計信息
c. 控制和指導經濟活動
d.完成受託責任
『叄』 電大期末考試答案!
開放英語基本上全部在藍色的小冊子上面有. 鄧小平和三個代表其實就是跟高中專時候的三個代表一樣屬. 圍繞這三個代表進行論述就可以. 寫得越長越好~老師是這么教的 和 進入網址有中央電大歷屆試卷 考試題部分是從歷屆試卷抽取的
『肆』 2019年電大金融學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
我這邊先給你一部分試題看看是不是你想要的,如果不是你想要的,你可以去電大題酷、大象找答案、題多多等小程序看看能不能找到你想要的,希望能幫助你!
關於匯率,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兩種不同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稱為匯率
B. 匯率的的決定及其波動受貨幣購買力、外匯供求、市場預期、經濟實力、經濟發展速度等多因素影響
C. 匯率的高低將改變一國(地區)對外經濟活動的成本和收益,對進出口貿易、國內商品價格、資本流動、國際收支、宏觀經濟都會產生重大影響
D. 匯率制度的安排不再重要
金融供求及其交易源於( )
A. 自然環境
B. 社會制度
C. 人際關系
D. 社會各部門的經濟活動
居民進行投資的前提是( )
A. 貨幣盈餘
B. 投資環境
C. 制度設計
D. 貨幣政策
以下不屬於所有者權益的是()
A. 公積金
B. 未分配利潤
C. 固定資產
D. 實收資本
以下不屬於企業資產的是()
A. 流動資產
B. 長期投資
C. 長期負債
D. 無形及遞延資產
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過程可以通過()直觀地反映出來
A. 企業財務報表
B. 會計分錄
C. 生產記錄表
D. 以上都不對
企業的盈餘分配,首先要()
A. 分紅
B. 投資
C. 分配股利
D. 提取各種公積金
在資金運用階段,企業的貨幣資金主要以( )的形式存在
A. 無形資產B. 物質資產 C. 總資產D. 以上都不對
居民的金融投資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進行金融投資以獲取收益
B. 用盈餘購買經營性資產或各類收藏性物品以期獲利
C. 將貨幣盈餘投資於股票、債券、基金、外匯等金融產品上,以期在風險承受范圍內獲益。D. 通過購買保險、或通過信託使用盈餘,以實現保障、遺產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