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玉米種運輸市場調查報告

玉米種運輸市場調查報告

發布時間:2023-09-14 18:43:47

① 玉米種子市場現狀調查 內容要求包括:市場環境、市場需求情況、市場供給情況,並針對一個具體的品種進行定

網路搜搜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玉米期貨價格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中國政府在保護農民利益方面做出了重大的決定,以國儲高價收購現貨的方式,把國內玉米價格提高到了全新的水平,冬去春來,2010年國內玉米市場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即深加工擴張後又一輪全新的契機)我們將通過基本面的分析具體了解2011年度國內玉米的供需形勢。
全球玉米供需情況
千公頃,千噸

從全球供需形勢看,如果美國和中國二大主產玉米的大國都出現了供應短缺,那麼其他主產地區也不可出現恢復性和替代性的產量增長,主要原因在於種植面積和規模有限。玉米現貨的貿易趕不上價格的走高,後期可供想像的空間非常廣闊,從全球自金融危機以來,各國大量發行貨幣以保持經濟穩定,目前的資金投放量是07年以來的數倍,這些資金進場,會推動價格出現放大性的走勢。所以美盤玉米的上漲才是冰山一角,後期的價值將會更高,糧食危機的時代或許將從玉米身上開始。

三、國內玉米市場的變化

由於今年國內玉米增產,所體現出來的目前價格比較平穩,從種植結構上看華北和黃淮地區的玉米已經開始上市,而東北的玉米將在10中旬至11月以後才能大量的上市,所以目前南方企業采購的多為華北和黃淮地區的玉米,而上述地區的產量大約在8000萬噸左右,從國內的消費量上來看(月消費量在 1700-1800萬噸)只夠維持4個月的消費量,也就是在春節期間華北和黃淮地區的玉米將會消化殆盡,而東北的玉米一直都存在著運輸的瓶頸問題,那麼在明年的4月份將會出現開始進口玉米的現象,我們看到目前美國玉米已經高出國內400-600元的價格,國內玉米幾乎沒有下行空間,那麼東北玉米從總量上看可以維持國內到9月份的用量,但是也幾乎消化為零,而且今年國內的庫存形勢發生改變,東北的玉米不一定能夠全部轉化為流通量,那麼後期東北的優質玉米將會價格昂貴,對於現貨企業來說目前將是采購的難得的機會。

四、政策性的因素

1、我們認為國家今年不大可能會實行臨時收儲政策,前兩年由於玉米價格偏低,國家才實行臨時收儲政策,而今年價格已經不低了,並且國儲和地儲手中的余糧也已經所剩無幾,那麼在政策性的提高價格已經意義不大。

2、儲備糧的補庫應該是實在必行的,國家為了保證糧食安全,必須要建立自己的庫存,這對玉米價格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3、深加工方面國家可能會出調控政策,繼續砍深加工企業的用量,而飼料消費是一定而且是必須保證的。

4、中國的宏觀經濟保持向好,會繼續推行保增長,促民生的政策,財政貨幣方面不會出現極端的收口政策。

五、技術分析和時間周期

美盤玉米期貨指數圖,2010年9月初,美盤玉米價格突破了盤整了2年多的底部箱體之後開始向上突破,中長期的買入機會已經開始表現無疑,隨著基本面的利好和資金的推動,美盤玉米迎來了牛市行情的基礎,期貨價格剛剛啟動,其遠期的價格空間應該直指前期高點800美分的關口,既然我們認為玉米的牛市基礎已經成立那麼前期高點應該作為參考指數,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後期的變化會比想像的還要高,目前玉米已經不是爭面積所能決定的問題了,那麼遠期價格應該出現在1000美分的高度。正所謂小荷才露尖尖角,後期漲勢當破頭。

國內玉米期貨分析:1、從基本面分析,首先是國內玉米出現了供需失衡,產生了一定的缺口,那麼截止到2011年9月底,國內玉米將會達到最緊張的程度,國內玉米期貨價格將會達到2600-2800元的高價。

2、國內外玉米期貨價格都呈現出正向基差排列,近遠期價格還會不斷擴大。

3、玉米的價格走勢直接影響著豆粕的價格,豆粕的漲勢可期。

4、從中國和美國玉米兩大主產國來看,其庫存消化殆盡,都存在著補庫的可能,所以利多因素將會長期支撐期價,其上漲的周期將會延長。

5、與玉米相鄰的大豆,小麥,棉花等品種都會出現爭奪種植面積的補充上漲,其庫存同樣在進一步的消化當中,所以,容易出現各品種輪動上漲的格局。

總結,國內玉米即上一次深加工擴張玉米用量之後,又出現了一次革命性的消費擴張,玉米期貨已經呈現出了歷史性的牛市行情,無論是美盤還是國內都會在後期表現的淋漓盡致,對於企業正是買期保值的最好時期,作為投資者將是發現價格的巨大歷史機會,所以已經到了逢低買入,長期持有的決定性時刻了。

我們需要對中國玉米的供求平衡表加以重點的說明,需求的增加核心在於飼料用玉米的需求。首先根據2009年飼料工業協會的數據進行估算,2009年全國飼料總產量達到1.48億噸,同比增長8.4%。其中配合飼料產量為11 535萬噸,同比增長8.9%;濃縮飼料產量為2686萬噸,同比增長6.2%;添加劑預混合飼料產量為592萬噸,同比增長8.5%。按照各種飼料配比玉米的比例來看,一般濃縮飼料需配比4倍的穀物原料,而預混料則須配9倍的穀物加蛋白質成為配合飼料,全年摺合配合飼料的產量為30885萬噸。配合飼料中含有50%的玉米(小麥、碎米等其他原料的替代有可能增加),因此最終可推斷國內玉米的需求規模在15442.5萬噸,當然國家公布的數據有很大程度上出於國內平衡,相對比較保守。那麼我們可以通過另外一個角度計算。

2010年度,我國進口大豆數量超過5000萬噸,進口大豆全部用於壓榨,其壓榨了4000萬噸豆粕,但是我們依然沒有看到國內豆粕有擠庫的現象,而且全部都被飼料企業所消化,那麼以全部用量按照配合飼料進行推算,其中豆粕的含量佔到了12%-15%,以12%的比例推算全國的飼料產量應該在3.3億噸(主要是雜粕替代用量一部分),而配合飼料中的玉米的比重佔到了50%,所以推算出玉米用量為1.65億噸。以15%的比例推算全國的飼料產量應該在2.66億噸,而配合飼料中的玉米的比重佔到了60%,所以推算出玉米用量為1.59億噸。所以可以算出大體上國內的玉米飼料用糧應該在1.6億噸以上的水平。這樣的用量已經是前幾年國內玉米的總產量了。

2010年國內玉米深加工上也有所增加,其中吉林黃龍,吉林大成等企業都增加了用量,國內玉米深加工上的用量大體在4000萬噸左右。

通過供需平衡表我們可以推算出一個事實,國內玉米整體的平衡的局面將會改變,前幾年國儲和地儲年結轉庫存都在4000多萬噸左右,而到2010 年國內的玉米結轉庫存將到了歷史最低點為701萬噸,庫存消費比為3%,那麼明顯的反應出一個問題就是下一年度,中國的玉米將會更加緊張。如果下一年度結轉庫存不足100萬噸或者接近為0,那麼中國就需要通過大量的進口美國玉米來滿足國內的需求。我們預計中國在下一年度將會進口美國玉米達到500-800 萬噸。我們所做的供需平衡是在今年沒有天氣問題的豐收狀態下作出的預估,可以說下年度國內玉米的供求十分緊張,玉米長期看漲。另外在下一年度還必須要保證國內的玉米種植面積增加,天氣良好,這也為遠期的玉米期貨行情增加了很大的風險升水。

我們在看一下美國農業部給出的中國玉米平衡表的數據,可謂是天差地別,尤其是中國玉米的結轉庫存不斷的被提高,其數據的本身在於迷惑國人的眼球,當俄羅斯小麥出現天氣災害後,美國小麥期貨大幅上漲,而美國農業部卻大幅下調美國玉米的結轉庫存,並且連續的下調本年度美國玉米的產量,其本身的根源在於看到了巨大利益的背後來提高美國玉米的價格,可以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以往美國玉米在亞洲地區銷售的競爭對手主要是中國,而今年中國出現了一定的問題,明年還需要大量的進口,那麼美國玉米的價值被大幅度的提高了,其價格與價值是相對應的,所以美國玉米提前發動跨年度的上漲行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美國及國際玉米市場供求形勢分析

2010年10月8日,美國農業部意外的調低了2010/2011年度的美國玉米的單產和結轉庫存,單產下調到155.8蒲,9月份為 162.5蒲,8月份為165蒲,本次下調的單產比8月份降低了6%。年度結轉庫存更是9.02億,庫存消費比為6.6%為15年來的低點,僅次於 95/96年度的5%,因為美國農業部對作物的產量報告延續到1月份才宣告為最終的產量,在後兩個月內不排除繼續下調的可能。美國農業部似乎在像市場上傳遞著一個信號,玉米市場供應危機的到來,我們可以看一下美國玉米的供需平衡表。

一、中國玉米供求形勢

首先,我們從今年國內國內玉米的產量形勢來分析。2009年國內東北玉米主產區遭遇了嚴重的旱情影響,造成了減產2000萬噸,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測當年的玉米產量為1.66億噸。但是實際由於玉米的品質較低和容重很差,實際的產量應該達不到1.6億噸,今年國內東北玉米主產天氣良好,除吉林省部分地區遭遇強降雨影響外,其他地區玉米都出現了豐收的景象,其中以黑龍江增產較大,大約增產1500-2000萬噸。而華北地區及黃淮地區種植面積與去年相同,產量也與去年大體持平,那麼整體上國內增產大約在2000萬噸,我們產量為1.86億噸。主要體現在今年國內玉米天氣良好,沒有出現大面積早霜,玉米的品質是近幾年來最好的情況,容重較高,而且水分偏低,出糧率好於預期,國內東北的增產主要還是增加在流通量上,相比09年國內的減產主要也是減少在流通量上。

其次,在庫存結構上,我們看到2010年國家為央企補貼70元收購玉米(主要是運輸補貼)。其政策的倒置許多私營企業和民營企業不敢貿然進入國內的玉米市場大量收購,對市場影響較大,這樣國內的玉米又大量的集中在了國儲手中。在今年國內的玉米無論是飼料用糧和深加工方面都比09年大幅增加,所以國儲通過多次拍賣,成交依然活躍,而且價格也是節節走高。目前國儲玉米還剩672.79萬噸,跨省移庫剩28.4萬噸。由於10.1後期新年度的玉米開始上市,那麼我們合算截止2010年9月底,國內的玉米庫存量為701.19萬噸。截止到10.1我們了解中國的飼料企業玉米的庫存儲備在1個月-1個半月,這和往年相比庫存結構也是基本偏低的局面。

我們根據調查得出的數據,測算了中國國內的玉米供需平衡表,而且需要重點闡述中國玉米在飼料用糧上的擴張。

第三,國內需求的巨大,奠定了牛市的基礎。從上圖表中和國儲拍賣玉米的成交量上,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2010年全國畜牧業出現繁榮的景象,肉,蛋,奶等領域價格全面走高,豆粕和玉米的需求量被不斷的放大,其中玉米的飼料需求達到1.6億噸。飼料消費已經接近了2010年當年的產量,由於小麥價格高企,小麥替代玉米的作用明顯減少,同樣倒置玉米的需求量增加,另外今年中國創紀錄的進口了150萬噸美國玉米。

② 水果玉米種植前景分析

水果玉米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喜愛,水果玉米產業的前景十分看好。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水果玉米種植前景分析,一起來看看。

水果玉米種植前景分析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水果玉米第一大生產國和消費國。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飲食結構的調整,水果玉米的需求量還將不斷增加。市場空間的不斷擴大,一個集育種、種植、加工的全產業鏈已經形成並正在逐步完善,未來甚至有望引導世界玉米消費潮流。水果玉米產業發展很快,並潛力巨大。產品形式主要有銷售果穗,速凍果穗、速凍籽粒,以及飲品等。全國水果玉米、速凍果蔬加工企業已達1800多家,其中年產2000噸以上企業近200家。

水果玉米從播種到成熟,生長期為70天至85天。與普通玉米相比,其生長周期短,抗病強,具有皮薄、汁多、含糖量高,像水果一樣,因此被稱為“水果玉米”。

目前,水果玉米在港澳台地區很受歡迎,內地種植水果玉米的並不多。水果玉米的產量跟普通的甜玉米差不多,但水果玉米的價格在目前的市場上,每根玉米棒售價是7元左右,明顯比普通玉米高出很多。每畝效益在3000元以上,與栽種傳統玉米效益相比效益可高出2到3倍。

水果玉米收獲後下茬可種秋白菜、蘿卜及大蔥,每畝還能增長收益幾百元以上。收獲後的青玉米稈還是牛羊飼料的最佳材料。

水果玉米,果穗嬌小,果粒晶瑩剔透、汁多、甜脆、鮮美,不僅可以熟吃,也可以直接生吃,是一種新興時尚的保健食品,與同類玉米相比,具有極強的競爭力。

水果玉米的營養價值

(1)、富含脂肪,含亞油酸60%以上,可減少膽固醇在血管中的沉積,防止高血壓、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疾病的發生,並對糖尿病有積極的防治作用。

(2)、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2.44mg/kg,它不僅是維生素,還可防止皮膚色素沉著和先期發皺,具有延緩衰老的良好作用。

(3)、含谷氨酸0.59%,能促進腦細胞的呼吸,有利於腦組織里氨的排除,有很好的鍵腦和增強記憶力的功效。

(4)、纖維素含量較高,可促進腸迫蠕動,減輕毒腐質在腸道內的積累,能有效地降低便秘、痔瘡、結腸癌和直腸癌的發病率;另外,玉米中的纖維素還能預防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肥胖症等許多疾病。

(5)、玉米還含有公認的抗癌因子——谷胱甘肽,它可與人體內多種致癌物質結合,使其失去致癌能力,然後通過消化道排除體外。

③ 玉米種子的經營現狀

1經營主體較復雜,市場監管難度大在國有種子部門退出種子生產經營市場後版,各種種子公司和權鄉鎮農科站成為了玉米雜交種子的主渠道,加之近些年個體經營的種子用戶數量迅速增多,使得經營主體多元化,經營主體素質參差不齊,難免會出現一些不正當,違規的經營行為,如個體經營戶間換種或再次批發的現象時有發生,嚴重擾亂了種子市場秩序。
2經營活動行為不規范雜交玉米種子屬於季節性較強的特殊產品,經營時間受到限制,農戶購買時間較為集中,經營業主個體對於種子知識掌握不盡相同,所售的種子缺乏銷售憑證,使得種子無可溯性。
3市場上假冒偽劣種子頻現
3.1品種假冒行為一些經營者為了謀取利潤,常用普通種子假冒其它品牌種子,盜用他人的成果,直接欺騙農戶,損害了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尤其在經濟發展落後地區此現象最為明顯。
3.2陳種冒新一些經營者將當年沒有銷售完的種子,積壓到第二年或第三年繼續銷售,但是個體經營者的倉儲條件有限,導致種子在保存過程中存在一些不規范現象,影響了種子的實際品質,導致種子成活率下降 。

④ 農產品調研報告【三篇】

【篇一】農產品調研報告


一、基本狀況

多年來,全鄉緊緊圍繞本地的資源優勢、圍繞農業產業化一批以加工為主的小型企業應運而生,迅速崛起,為全鄉農業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促進了農業經濟結構的調整,推進了農村工業化進程,成為全鄉經濟發展新的亮點。現在,全鄉從事加工的各種類型經濟組織1個,從業人員74人,其中水泥製品加工4家、榨油廠2家、豆腐房11家、磨米房4家按經濟類型分:民營經濟100%。按加工品種分為三大類:農產品加工、水泥製品加工和磚產品加工。這些小企業在不同的行業領域圍繞為「三農」服務的目標,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其主要特點:

一是推進了農業向種植、加工一體化的現代農業發展步伐。可轉化各類農產品資源,惠及農戶,調動激勵了農民種糧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推動種植業協調發展。

二是推進了經濟由傳統農業向農村工業化發展的進程。

三是龍頭企業發揮「領頭雁」作用。

實踐證明,一個產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龍頭企業,產業需要龍頭企業作載體,市場需要龍頭企業來拉動,發展經濟更需要龍頭企業的有力支撐。可帶動農戶實施訂單農業,轉化本鄉農產品資源回報農民。

四嘩卜賀是顯現了農民增收和轉移農村勞動力雙贏的效果,農產品加工業惠及眾多農民,有效解決了農產品買難、賣難的歷史問題。

二、我鄉加工產業存在的問題

我鄉加工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客觀地存在著制約其發展的方方面面的不利因素,這些不利因素值得我們去深思、去研究、去探討、去解決。

一是整個產業潛能尚未充分發揮。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形勢平穩,農業支柱產業可轉換為工業產值的潛能尚未充分發揮出來。水泥製品和磚製品也大多是在本鄉銷售,更沒有形成品牌。

二是產品結構優化不明顯。市場銷路窄,企業效益差,產品附加值低,工業產值增速緩慢的客觀現實。

三是資源與加工對接出現矛盾。一方面,農產品加工業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廣大農民農產品「賣難」問題,二是融資難度大。金融部門流資貸款渠道越來越窄、難度越來越大、門檻越來越高是制約部分加工企業達產達效的主要「瓶頸」。

三、下步措施

1、堅守不移地穩健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大量的數據和不爭的事實說明,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治本之策,是加快工業突破發展的重要支撐點,更是農業、工業雙跨越的基礎。

2、加快加工產業戰略調整。一是優化產業布局,挖掘產業潛能。科學規劃,合理布局,依據現有企業建設若干個加工基地,通過農產品加工基地的建設,形成布局區域化、生產專業化、經營規模化。二是加快品種結構調整。引導企業特別是龍頭企業要有遠瞻眼光,不能一直停留在傳統式的農產品簡單加工上,企業要滾動發展,必須在產品升級上檔上下功夫。三是實施質量戰略,積極扶持企業依靠質量闖市場,依靠提升效益,各相關部門要下功夫積極協調、扶持進行無公害綠色食品及有機食品的研發。

3、引入扶持和激勱機制。爭取各級財政扶持,扶貧資金等要向加工業給予傾斜。

4、拓寬融資渠道。積極向金融部門推介好的加工項目,以爭取資金支持。信用社等涉農貸款主要金融部門,對發展前景好,生產經營有效益的加工業要給予貸款扶持。

5、加強領導。研究相關問題,點面結合亂派,上下聯動,全力推進加工產業的大發展。

【篇二】農產品調研報告


近年來,我市大力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和水平,農產品質量安全總體保持在較高水平。但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弊並體系建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就加快推進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保障食品安全提出六點建議。

一、xx市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現狀

農產品質量安全關系國計民生,是全社會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近年來,我市大力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初步建成了覆蓋市、縣、鄉鎮、基地(市場)四級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和水平,著力保障人民群眾消費安全,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總體保持在較高水平,沒有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

二、xx市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生產過於分散,監管難度大

種植業方面:我市農產品生產過於分散,沒有形成規模,無法按標准化組織生產,農葯、化肥、農膜等農業投入品不合理使用,導致農業生態環境污染嚴重,基地准出和市場准入難以真正做到無縫對接。

養殖業方面:我市畜禽水產養殖技術水平參差不齊,養殖戶購買劣質苗種、飼料,養殖物有病亂用葯等情況時有發生,給我市畜禽水產品質量安全帶來了隱患。

(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尚未健全完善

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與農技推廣中心在行政管理上沒有理順關系,既有縣直管,也有縣鄉共管以鄉為主等形式。少數鄉鎮雖然建立了檢測室,但辦公用房年久失修,檢測設備陳舊落後,難以形成有效的監管;多數鄉鎮還未建立檢測室,監管手段和監管能力有限,監測人員要兼顧鄉鎮的其它工作,監測效果不盡人意。

(三)動物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建設嚴重滯後

缺乏專職檢測人員。市級檢測中心在編人員只有4人,六縣在編的檢測執法人員不到100人,人少事多,超負荷工作;四城區目前尚未設立漁政機構,開展監管工作難度大。

缺乏必要的設備。市級檢測中心只能做定性分析,無法開展定量分析。如瘦肉精檢測只能進行初步篩選工作,要送到自治區才能確認檢測結果;水產品檢測則均需送自治區進行檢測。

缺乏經費保障。目前我市動物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業務經費為每年一申請一審批,沒有形成常態化管理,經費來源缺乏保障。各縣區都沒有專項的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經費,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舉步維艱。

(四)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設有待健全完善

目前我市還沒有建立水產品市場准入機制,水產品既無標識,經營者又未建立台賬,對於問題水產品,其溯源調查的難度很大。同時,由於人力不足,部分縣的動物產地檢疫工作未能正常開展,導致一些不免疫、不佩戴耳標的畜牧產品流向市場,造成一定的食品安全隱患。

三、加快推進xx市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的建議

(一)健全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

建議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在市農業局和縣、鄉鎮農業執法機構分別設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科和監管站,在鄉鎮設立漁牧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在村級設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協管員,明確各自監管職責,落實辦公場所、編制人員和經費,配備檢測設備,完善管理制度,形成監管長效機制。

(二)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深入開展專項整治。推行農葯定點經營和實名購葯制度,種植業以蔬菜為重點,開展蔬菜、水果、茶葉等用葯專項監督抽查,嚴厲打擊高毒農葯違法違規生產、經營和使用行為。畜牧業加大「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專項整治力度,強化獸葯和飼料生產、使用環節監管。漁業以禁用葯物為重點,強化用葯執法檢查,完善養殖檔案,建立嚴格的產地檢查和准出制度,形成監管工作常態化。

(三)加大財政投入力度

建議把監管工作經費、檢測設備購置及更新經費、產品檢測經費和技能培訓經費等列入市、縣財政預算,並保證這些經費每年不低於5%的增長比例,做到經費常態化、制度化管理,確保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正常開展。

(四)推進農業標准化生產

不斷擴大園藝作物標准園、畜禽標准化規模化養殖場、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的建設比例和規模,深入開展農業標准化整體推進示範縣創建,並強化「三品一標」監管,嚴把產品認證准入門檻,完善認證制度,嚴格認證程序,強化認證審核,提升認證工作的規范性和有效性。強化證後監管,加大證後抽檢力度,嚴格執行退出機制,確保認證產品質量。

(五)健全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建立健全產品產地准出與市場准入有機結合的動物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控制度,實現「生產有記錄、流向可追蹤、質量可追溯、責任可界定」。認真落實養殖檔案記錄和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全面落實畜禽免疫、畜禽標識和疫情報告制度,嚴格執行動物入場和動物產品出場登記制度,進一步規范動物產品產地准出與市場准入監管工作。建立健全產地檢疫制度。嚴格按制度要求開展產地檢疫,出具產地檢疫證明。

(六)加大培訓力度

深入開展檢測技能培訓和崗位練兵活動,加強對基層檢測人員技術培訓,不斷提高我市基層執法人員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與監督執法的能力和水平。

【篇三】農產品調研報告


一、調研地點:xx市xx區農貿市場

二、調研時間:xxxx年xx月上旬

三、調研對象:消費者以及經銷商

四、調研方法:觀察和詢問以及問卷三者合一的形式

五、調研目的:分析農產品的各種價格,農產品市場的飽和度和市場集中度農產品各種買賣渠道,農貿市場環境住哪概況以及消費者對待農產品的消費的特點、消費觀念和他們對待市場產品特點所持態度和現在市場發展狀況以及農產品服務將要的服務發展方向。

六、農貿市場農產品現狀

目前,農貿市場集中了蓄產品市場、糧食產品市場、水果產品市場、蔬菜產品市場、肉類產品市場以及人們各種生活消費市場組合的農貿市場。在各種農產品買賣區中呈現出不是很集中的狀況,小部分市場產品較分散,大多農產品都在交易廳棚里進行,農產品經營零銷商主要以家庭經營為主,實行各種渠道買賣農產品為主。在農產品供應基本能滿足人們需求,價格總體上波動不是很大,出小部分農產品因種種原因波動大外,其餘在消費者面前還算合理。在農產品質量上還能夠符合消費者營養需求,資量上有保證,人們可安全食用。各種農產品共給和需求基本處於穩定狀態。目前人們對農場品主要以主食類、蔬菜類、肉禽類、雜糧類為主。目前初步形成了以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為中心,以集中貿易小市場、直銷中心小賣區、農產品初加工小區、農民合作賣區、農民經紀人、行業小協會、倉儲小物流中轉站以及初放形小賣區為基礎的農副產品市場體系。

在糧食市場上,主要供應以大米、麵粉、玉米等主食為主以及其他食品為輔。需求方面又以大米為需求糧食產品,在糧食市場上,種類還比較齊全,貨源也還穩定,價格波動不是很明顯。人們都喜歡一小批量購買為主,在糧食的種類、價格、質量、消費場所還算滿意。兩市供應上能夠滿足人們需求,糧食市場比較集中,主要以家庭經營為主,個別合作以及聯盟經營,主要以廳棚為買賣場所以及租的門面買賣未輔。所以在糧食市場上無論是共給還是需求以及價格、質量上都還能滿足人們的滿意度。

在蔬菜市場上,由於近期銷售渠道的變化和持續的下雨,蔬菜在供給上有點不足,價格短期類產生波動,有的蔬菜甚至短缺,共給狀況不是很好,但在調查中顯示今年的蔬菜總體價格呈現下降趨勢,在未來短期中蔬菜供給上會慢慢好轉,價格波動幅度不是很大。近期看,蔬菜產品大部分還是供應上及時,新鮮程度較好,市民們關心的質量上野蠻有保證的,基本能滿足人們需求,價格還以算合理。近期中,大白菜、胡蘿卜的價格都上升,其他蔬菜都有價格上升的趨勢,從總體上看,市場上一個周內蔬菜價格都同比上升,共給需求不是很平衡,共給有點不足。

在肉類產品市場上,主要以豬肉消費為主,供給上能滿足人們需求,在價格上保持在xx元到xx元每斤波動,但從近期看加個有上升的趨勢,肉類除豬肉供給外還有魚類、羊肉、牛肉、鴨肉、雞肉等肉禽產品。羊肉、牛肉、雞肉在近期內基本價格穩定,雞肉在xx元每斤。肉內在渠道來源上有零售商、中間商、自銷商等銷售主渠道,都集中在廳棚里一起銷售,從總體上看,供給還是處於穩定中,能瞞住消費者需求,價格上不是波動很大。

在果類產品市場上,主要以西瓜、蘋果、香蕉、葡萄為主。近期中,西瓜銷量很大,本周西瓜主要在xx元每斤市場價格,市場情景也不錯,但短期由於天氣變冷價格有呈現下降趨勢,香蕉現階段也明顯在價格上下降,供給上有點偏多,香蕉在xx元到xx元每斤左右波動,市場情景不是很好,但短期中波動不是很大。蘋果以及其他水果類產品價格波動不是很明顯,但市場情景便哈不是很大,總之,在果類產品中,種類比較齊全,能滿足消費者需求,近期中,供給又慢慢大於需求的趨勢,價格可能有下降的波動。

七、農產品市場分析

在糧食產品市場上,大米基本保持在xx元每斤的價格水平,由於大米是必需品,人們不可缺的生活消費品,大米的需求是去發彈性的,有在我們國家政府的各種政策下,大米的價格波動幅度是很小的,無論是消費者還是銷售者在價格上都不必擔心。目前,大米在供給上還是質量上都能滿足需求,銷量能保持在一定水平上,銷售渠道來源於農民直銷、零售商和經銷商。目前,其他糧食產品如玉米、麵粉由於季節的影響,價格上存在小小波動,由於暑期放假,好多學生返鄉回家,我們xx市場需求明顯減少,但價格不會明顯波動。在蔬菜產品上,大蔥xx元每斤、洋蔥xx元每斤、蒜瓣xx元每斤、白菜xx元每斤、香菇xx元每斤、洋芋xx元每斤、花菜xx元每斤、南瓜xx元每斤、菠菜類xx元每斤、生薑xx元每斤、白蘿卜xx元每斤、黃瓜類xx元每斤、蒜苔xx元每斤等。在本周蔬菜產品供給價格總體上呈上升趨勢,蒜類產品在經過「蒜你狠」之後,價格已開始回落,經過調查分析,由於市場去年價格一直很好,當地居民在一年時間里,加大了種植面積,導致供給明顯大於需求,使今年的蔬菜蒜類價格到價格下降階段,又由於消費者的偏好、消費者對未來價格預期、今年的利息調整以及種種原因,在蒜類產品價格下降的同時其他蔬菜產品價格上升,比如:大白菜、胡蘿卜、冬瓜價格都比上周價格明顯上升,但上升價格還算合理,供應上還比較新鮮、及時。

農貿市場上蔬菜種類也齊全,能滿足消費者需求,從消費者消費特點看,易簡裝為主,方便人們購買觀察。有服務上門送貨的潛在市場,但現在人們對增加服務費比較反感,比較不贊同。但對訂貨送貨上門對很多人來說都很方便、及時、快捷、節約時間,他們都比較贊同訂貨送上門,但在質量上有一定的問題。在蔬菜市場上,近期中,蔬菜價格總體上升趨勢,還算合理,在供應商銷售渠道上有新的銷售服務渠道。

在水果市場上,具體的調查了西瓜、香蕉兩種水果,西瓜主要有周邊瓜農供應,西瓜在xx元每斤左右波動,本周xx元每斤,在上周基礎上下降xx元,消費傾向挺高的,質量上也有保證,消費市場情景不錯,由於短期內下雨,天氣變冷,從而影響消費,供給大於需求,導致西瓜價格下降,但由於天氣慢慢轉熱,未來的銷量情景應該不錯,瓜農不必擔心,應持樂觀態度。

本周香蕉價格以xx元每斤,在上周得價格基礎上下降了xx元,由於轉入夏天,天氣漸漸變熱,各地的香蕉的成熟度加快,由於保存的措施不是很好,所以導致供給明顯加大,在消費上不及與供給,銷售者為了程度上售出去,減少儲存成本,所以在香蕉價格上出現現階段的持續下降,在此希望銷售者應以自己的能力范圍內銷售香蕉,以減少成本。又由於水果類產品在消費商富有彈性和具有替代品以及水果類產品不是人們必需品,所以銷售者需進行合理的定價,以達到收益。

在肉類市場上,主要以豬肉銷量,價格在xx元到xx元每斤,由於最近供應渠道的延伸,供應狀況不是很好,需求量大,較上季度的價格基礎上呈上升價格,但據調查這種價格波動不是很快,是一種正常波動。供應上肉類能滿足市場需求,保質保量,價格上在未來預期中不會一直升會喲下降的趨勢。

八、農產品市場存在的問題

現有的市場規模小、服務半徑、市場又是不是很方便人們購買,市場上基礎設施、管理次序不是很好,市場區分已不是很明顯,沒有農殘控制系統體系,農貿市場有的還佔道經營,臟亂情況有點不是很好,規劃上起點不是很好,市場區分還不是很明顯,配套設施不全,當地農產品生產優勢逐步建立,版規模不是很大,農產品質量上、新鮮程度不是很好,我們的xx區龍頭企業少,經營規模小、規模效應沒有從分發揮出來,對我們xx區的農產品帶動市場的帶動不是很明顯,農貿市場好多產品來至於其他縣城,沒有推行有效地檢疫系統和沒有很好的組織開展農葯殘留和產品質量檢測工作,有些農產品不是那麼的放心食用!

九、我的建議

在我的調研情況中顯示,大多數人們對現在的價格還比較合理,人們主要在農產品的質量、價格、營養、新鮮度、方便快捷、購買環境以及服務上都比較關心,在農產品上比較喜歡簡裝,易於購買觀察,銷售服務有定製送貨上門的潛在市場。

所以,現在我們花溪的現狀中,我覺得還應該多方面的籌集資金以支持農產品市場的規劃建設,重視帶動,吸引社會資金和貸款,參與到農產品整體建設中,加快農產品市場建設步伐,也使農產品市場進一步的提高,從而加快人們的經濟增長。並進一步的建立完善的規章著制度,改進交易方式,規范我們很多不足的交易行為,不斷提高農產品中的組織管理水平,應到農民經紀人從單一的農副產品交易到農產品交易向生產、加工、保鮮、儲運營銷等一體化經營轉變,並健全我們的規章制度,加強我們的市場調研,應該編制主要農產品市場體系的建設規劃,預測並發布農產品市場行情供給情況,加強相關部門的協調性,落實好我們的相關制度,發揮好我們的特設產品優勢,共同推動我們的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加強市場信息搜集系統建設,合理布局,並加強交易廳棚改擴建保鮮措施。

並在此基礎上調整好我們的市場結構,經一步完善糧食市場、肉類市場、水果市場、蔬菜市場、糧油等市場產品市場區域的加大、質量規格、包裝等方面的有效控制,推行有效地檢疫系統,組織開展農葯殘留和產品質量檢測工作,確保市場農產品的安全放心!總之,農產品的質量的好壞關繫到消費者的利益也關繫到我們銷售者自己的經濟收益,所以現階段我們要好好在農產品上好好下功夫,加大加質的生產,加大我們的投入力度,長期中慢慢的經一步提高我們的經濟收入,我相信在我們的努力下會取的好績效的!

⑤ 關於糧食的調查報告(範文)

關於保護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調研報告

保護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是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宏觀調控的重要目標。按照國務院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方案工作小組的統一安排,由農業部、國家糧食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計委有關同志組成「穩定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專題調研小組,在已有工作的基礎上,赴糧食主產省湖北省和糧食主銷區浙江省進行實地調研,聽取省、市、縣農業、糧食、計劃、農發行等部門的專題匯報,深入鄉村,聽取鄉鎮村幹部和農民的意見。並安排四川、河北、吉林等7省進行調研並提供報告。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內涵和衡量指標
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是指一定時期的一定地區,在一定的經濟技術條件下,由各生產要素綜合投入所形成,可以穩定地達到一定產量的糧食產出能力。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由投入和產出兩方面的因素構成,由耕地、資本、勞力、科技、環境等要素的投入能力所決定,由年度的糧食總產量所表現。耕地、資本、勞力、科技、環境等要素每年能投入到糧食生產中去的質和量,就決定了糧食產出的質和量,即產出能力。糧食生產能力要變為實際產量,由國家政策和糧食供求關系等因素形成的糧食比較效益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包括四方面內容:一是耕地保護能力。主要指能夠保持有多少數量和質量的耕地用於糧食生產。二是政策支撐能力。包括政策措施的保障悄況,投入增加的狀況,農民生產積極性得到有效保護的情況等。三是科技服務能力。包括農業科學研究水平和技術推廣體系狀況。四是抗災能力。包括排灌設施條什、物質裝備狀況和糧食種子儲備情況等。
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衡量指標:一是耕地面積和糧食播種面積。農業部「十五」計劃提出要穩定糧食生產能力,到2005年耕地面積不低於1.28億公頃(19.2億畝)。從歷史經驗和現實需要考慮,「十五」期間,年度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07億公頃(16億畝)左右。二是糧食單產。可綜合反映糧食的產:出水平。2000年我國糧食單產為4261公斤/公頃(568斤/畝),「十五」時期的畝均單產應高於這個水平。三是抗災水平。可反映糧食生產基礎設施狀況和糧食生產的穩定程度。可用受災面積『孫覽災而積之差占受災面積的比重表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抗災率一直在50%左右。
二、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和農戶對糧食生產的物質要素投人不斷增加。化肥施用總量(按有效成分100%計算)由1978年的884萬噸增加到2000年的4146萬1噸,有效灌溉面積由1978年的6.74億畝增加到2000年的8.08億畝。主要糧食品種良種種植面積占播種面積的比例達到60—70%。國家財政用於農業基本建設支出由1978年51億元增加到1999年357億元(同期占財政支出的比重由4.6%下降為2.67%)。由於投入增加,生產條件改善,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雖然糧食播種面積有所下降,但總產量由1978年的6000億斤增長到1996年的10000億斤。近幾年來,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同時,為穩定糧食生產,國家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但1999年以來,糧食產量和面積出現連續下降。1999—2001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累計減少770.7萬公頃(11561萬畝),年度分別比上年減少62.6萬公頃(939萬畝)、469.8萬公頃(7047萬畝)和238.3萬公頃(3575萬畝)。糧食總產量累計減少1193.2億斤,年度分別比上年減少78.2億斤、924.2億斤和190.8億斤。
近幾年糧食麵積和產量下降,是由多方面因素所造成的:
一是種糧比較效益下降,農民自主調減糧食麵積。1996年以來,受糧價持續下跌和農資、機械和勞動力等糧食生產要素價格居高不下等因素的影響,農民實際出售糧食價格接近甚至低於成本,種糧效益明顯下降。據湖北省農業部門測算,2000年糧食作物每畝成本純收益率為1%,畝均稅後收益為3.26元(其中水稻為0.09元),不足柑桔(712元)、綠茶(436元)的1%。湖北省京山縣有關部門測算,2001年度種植水稻畝純收入約200元,較1996年下降150元左右,比種植沙梨、蔬菜等經濟作物少300元左右。黑龍江、吉林、遼寧等糧食主產區及60%左右的純農戶人均純收入連續兩年出現負增長。
二是政策引導結構調整,調減糧食種植面積。據統計,2000年全國因結構調整主動調減糧食麵積333萬公頃(4995萬畝),占糧食播面減少總數的70%。近兩年糧食主銷區省份大幅度減少了糧食種植面積,糧食主產省份也調減了糧食麵積。浙江省德清縣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由1997年的553,5萬畝,調減到2001年的175.5萬畝,減幅為68.4%,其中,2001年調整農田發展多種經營面積184.5萬畝,占農田總面積的59.2%。浙江全省2001年糧食播種面積2812.5萬畝,比1997年減少1396.5萬畝,減少幅度為33%。今年一些省區開始取消或部分取消保護價,通過糧食購銷公司補貼收購部分糧食,但補貼面小。如湖北省今年給17個糧食主產縣按每公斤補貼6分錢汀購3()億斤優質糧,對其他縣區不下達訂購補貼任務,這些地區就相應地自主調減丁糧食種植。
三是實施退耕還林、還湖、還草,減少了耕地和糧食播種。近兩年全國因生態建設退耕,調減部分糧食種植面積。湖北省糧食種植面積由80年代的7699,5萬畝,減少刊現在的6000萬畝,其中退耕399萬畝(退耕還林還草319.5萬畝,退耕還湖約79.5萬畝)。據估計,全國因退耕減少糧食播種面積約100萬公頃(1500萬畝)。這項計劃的實施,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和保護生態環境是有利的。四是農田基礎設施老化,糧食生產抗災能力低,因災降低·了糧食生產能力。90年代以來,國家預算內農業資金投入總量有所增加,但投資比重沒有提高。國家對農業的投資重點用於大江大河治理、生態環境建設,直接用於農田基本建設的投入明顯偏少,農業基礎設施滯後,田間排灌設施陳舊老化,農業抗災能力脆弱,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是「靠天吃飯」。1990—2000年間,全國平均每年受災面積8。1億畝,成災面積3.9億畝,成災面積占受災面積48%,抗災率僅為52%,與80年代水平相比沒有明顯的提高,不如1978年的水平(57%)。2000年因災損失糧食1300億斤,比上年增加600億斤。近幾年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水平趨於下降。全國年度糧食播種面積由多年穩定在1.10—1.13億公頃(16.5—17億畝),減少到警戒線1.07億公頃(16億畝)以下。2001年為1.06億公頃(15.9億畝),2002年預計為1.05億公頃(15.7億畝)。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下降,有些因素是不可逆的,要恢復起來代價很大。例如耕地的減少,2000年耕地佔用2349萬畝(其中建設佔用244.5萬畝,生態退耕1144.5萬畝,農業結構調整佔用867萬畝,災毀耕地93萬畝),耕地補充436.5萬畝(其中未利用土地開發276萬畝,廢棄地復墾99萬畝,土地整理增加耕地63萬畝),占補相抵,2000年耕地實際減少1912.5萬畝。從1999年以來的情況看,在糧食生產和流通完全市場化的情況下,糧食生產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利潤,糧農的生產積極性難以得到保護,投入糧食生產的各種要素會減少,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保持和提高將受到嚴重的挑戰。
三、糧食供求趨勢預測
(一)糧食需求呈剛性增長
由於我國人口繼續增加和糧食轉化與深加工的進一步發展,對糧食的需求將早剛性增長。近年來學術界和有關部門對我國糧食消費需求的中長期預測很多,目前比較一致的看法是:
1、2005年的糧食需求總量為10620億斤,其中直接消費量為4985億斤,人均直接消費原糧369斤;飼料糧需求量4108億斤,占糧食需求量的38.7%;加上工業用糧、種子用糧及損耗,人均需求量為786斤。
2、2015年的糧食需求量為11670億斤,其中直接消費量為4503億斤,人均直接消費原糧312斤;飼料糧需求量5545億斤,占糧食需求量的47.5%;加上工業用糧、種子用糧和損耗等,人均需求量為804斤。
3、2030年的糧食需求量為13195億斤,其中直接消費量為4160億斤,人均直接消費原糧260斤;飼料糧需求量7244億斤,占糧食需求量的54.9%;加工業用糧、種子用糧和損耗等,人均需求量為824斤。分品種來看,今後我國糧食消費需求增長主要來自飼料糧增長。據預測,從目前到2030年,稻穀需求略有上升,小麥需求持續上升,玉米需求大幅增長。玉米2005年需求量占糧食總量的比重為28.4%;2015年需求快速上升至31.9%;2030年需求量進一步上升至35.2%。
(二)未來糧食產需缺口較大
從上述需求和目前10000億斤的糧食生產能力看,2005年、2015年、2030年我國糧食產需缺口分別為620億斤、1671億斤和3195億斤。按照糧食最低自給率95%計算(糧食凈進口控制在總產量的5%以內),為實現產需基本平衡,糧食生產能力需要比目前分別提高約100億斤、1100億斤和2540億斤,提高幅度分別為1%、11%和25%。這在目前的投入和科技水平下,困難和壓力很大。從最近十幾年的情況看,我國糧食單產提高幅度不大。1990—1994年5年糧食單產在533斤/畝左右,1995—2001年7年糧食單產在573斤/畝左右,1990—2001年12年單產提高幅度僅7.5%,年遞增0.6%。在耕地和糧食播種面積保持穩定的情況下,要實現糧食產需平衡,糧食單產必須有相應的提高。
(三)影響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主要因素
一是糧食比較效益低,農民種糧積極性下降。目前國家資源未能有效的補貼到農民,在糧食流通完全放開的情況下,如無有力的保護措施,不解決糧食的比較效益問題,農民種糧積極性將進一步下降。
二是耕地和水等資源緊張。我國耕地數量和水資源不足而且不斷縮減,是阻礙糧食生產能力穩定和提高的一個重要因素。全國現有耕地面積為19.51億畝左右,人均佔有耕地僅1.59畝,為世界人均數3.75畝的42%。即使現有耕地總是穩定,隨著人口增加,到2010年和2030年,人均耕地也將降至1.43畝和1.34畝。農業用水也嚴重緊缺。現階段我國人均水資源量為2220立方米,約為世界平均的25%。預計到2030年,人口達到16億時,在降水不減少的情況下,人均水資源將下降到1760立方米,接近國際公認的1700立方米的嚴重缺水警戒線。
三是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抵禦災害的能力不強。我國耕地有效灌溉面積小,乾旱半乾旱面積比重大。全國耕地中有灌溉設施水田和水澆地為7.91億畝,僅占總耕地的39%。全國40%的耕地退化,30%左右的耕地不同程度地受水土流失危害。每年都不同程度地遭受乾旱、洪澇、低溫冷害、台風、早霜、凍害等多種自然災害的襲擊,給糧食生產造成較大的損失。
四是科技儲備不足,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不健全。由於體制不順、科技與生產、科研與推廣脫節、經費不足、機構重疊、力量分散、人才流失等問題仍很突出,農業生產尤其是糧食生產各類試驗、示範等科研推廣工作難以很好地開展,糧食生產領域科技儲備不足,技術推廣隊伍不穩,糧食生產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更新推廣速度較慢,直接制約著糧食生產科技水平的提高。
五是基本農田環境污染狀況加劇,耕地的持續生產能力下降。由於工業和城市「三廢」對基本農田的污染,造成耕地質量下降,直接影響糧食產量和質量。全國已有1000萬公頃(1.5億畝)農田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水灌溉的農田面積已佔灌溉總面積的7.3%,』且呈上升趨勢。每年農業環境污染事故數千起,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超億元。由於地力下降、環境污染對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直接影響,難以估計。
四、建議立足於人多地少的國情,要從長遠戰略考慮,採取有效措施,切實保護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使藏糧於庫與藏糧於地有機結合,確保我國糧食安全。
(一)依法保護耕地和水資源,確保糧食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調查中發現,一些地方由於部門分割,制定的基本農田保護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市建設規劃相互脫節,造成破壞糧田、濫佔耕地的現象仍然比較突出。耕地和水足糧食生產的基本生產資料,要樹立保護耕地和水資源就是保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觀念,建立健全耕地等農業資源保護法制體系,依照《土地法》、《基本農田保護條例》、《水資源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嚴格保護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和水資源,保持耕地數量的動態平衡,治理環境污染,不斷提高耕地質量和水資源利用率。要切實保護農民的土地集體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減少國家對耕地的低價徵用和高價出讓,避免對農民利益的損害。
(二)實施農業補貼,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
加入世貿組織以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由於我國糧食產品成本高、品質較差,國際競爭力不強,逐步增加的糧食進口勢必會沖擊國內糧食市場,打擊農民種糧積極性,影響糧食生產能力的穩定和提高。因此,我們應在WTO規則框架內,利用政府補貼彌補完全市場調節的缺陷,調節糧食風險基金的使用方向,實施對農業和農民的直接補貼,以增加農民收入,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
(三)加大科研攻關和技術推廣力度
近些年來,糧食作物科研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薄弱,科技儲備嚴重不足。種質資源創新與品種選育相對滯後,優質品種不多,專用品種不全。農民迫切需要的新品種、新技術、新器械仍比較缺乏。要樹立儲備科技就是儲備生產能力的思想,加大糧食作物科技投資力度,集中資金,集中人才,大力開展糧食作物新品種、新技術、新器械的研究,力爭在短期內有所突破。建立對良種和適用新技術推廣的補貼制度,加強技術推廣力度,確保糧食單產水平和產品質量不斷提高,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糧食市場競爭力。
(四)加強糧食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糧食生產水平要充分利用WTO有關規則,特別是國內支持保護的「綠箱」政策,借鑒國際經驗,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投資力度,加強基本農田沒施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提高抗災能力和土地生產力,直接保護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在糧食主產區選建500個優質商品糧基地縣,加強農田灌排體系、農技推廣服務體系、信息服務體系、農機服務體系和農業生態環境與農產品質量監督體系建設,在這些基地縣,形成年產糧食5000—6000億斤的生產能力,保證每年提供2000—2800億斤商品糧。
(五)建立國家糧食預警體系,及時調控糧食市場
在糧食市場全面放開的情況下,為了防止糧食市場和價格大幅度波動,國家應建立糧食預警體系,確定糧食警戒線,進行指標監測。同時對糧食預警進行立法,確保糧食供應出現問題時能夠及時發出警報,要求各級政府,採取緊急措施,發展糧食生產,保障糧食供應。
(六)重點支持糧食集中產區
穩定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需要建設的地方很多,要把建設的重點集中到糧食集中產區,尤其是中部地區的糧食主產區。通過集中建設,要使全國糧食主產區的基礎設施和技術體系逐步建立健全起來,糧食生產能力顯著提高,真正成為國家穩定的糧食生產基地。

閱讀全文

與玉米種運輸市場調查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初中化學氣體製取校本培訓方案 瀏覽:655
金通達電子商務 瀏覽:439
三八節家電商場策劃方案 瀏覽:648
培訓機構周年慶報名方案 瀏覽:167
酒店業務系統網路營銷訂房 瀏覽:172
銀行吸引客戶營銷方案 瀏覽:858
新產品上市策劃方案剃須刀 瀏覽:71
端午節小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40
幼兒園園本保育員培訓方案 瀏覽:210
徐麗雯市場營銷 瀏覽:611
國美市場營銷中的倫理問題 瀏覽:851
16年4月市場營銷真題 瀏覽:367
市場營銷專業就業前景2016 瀏覽:167
學校教師培訓考核管理方案 瀏覽:854
八個需求市場營銷例子 瀏覽:909
市場營銷課酒店策劃 瀏覽:505
縣域電子商務地圖 瀏覽:884
市場營銷調研什麼 瀏覽:601
海信網路營銷 瀏覽:718
生態農場策劃方案 瀏覽: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