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中國花崗岩市場調查

中國花崗岩市場調查

發布時間:2021-01-18 21:33:28

❶ 中國花崗岩類豐度的空間分布趨勢

綜上所述,中國花崗岩類地球化學圖所展示的近60種元素的空間分布,總體上可以概括為如下幾點:

1)中國花崗岩類微量鹼金屬元素Li、Rb、Cs及U的分布,呈現中國北部低、南部高的特徵,微量鹼土金屬元素Sr和Ba的分布與之相反呈現北部高、南部低,而輕稀土元素的分布則展示東部高、西部低的趨勢。

2)在中國各構造單元中以華南-右江造山帶的花崗岩類具最鮮明的地球化學特徵。主成分以富Si、富K,貧Na、Ca和Al為特徵,富集了大多數微量元素,特別富集的微量元素有:Li、Rb、Cs、Be、V、Th、Nb、Ta等大離子親石元素和不相容元素,W、Sn、Bi、Mo等高溫成礦元素,稀土特別是重稀土元素,易揮發元素F和S,以及Pb、Cd、Ni等不同性質的元素。強的Eu負異常亦為其突出的地球化學特徵。

3)揚子地台東部與華南-右江造山帶花崗岩類的地球化學特性具有許多共性,亦明顯富集K、Rb、Cs、Be、W、Sn、U、Th、F和稀土元素,亦具低的Sr、Ba豐度。

4)中朝准地台花崗岩類具有獨特的地球化學特徵,其富集和貧化的元素多與華南-右江造山帶相反,富Na、富 Sr和Be,而Li、Rb、Cs、W、Sn、Mo、U、Ta 及重稀土元素均明顯貧化,As、Cd、V、Sc亦較貧化。

5)秦嶺造山帶花崗岩類,以主成分富 Al、Fe、Mg,貧 Si、K,微量元素富親鐵元素Co、V、Ti和富含Sr、Ba為特徵,Li和Rb 亦較富集。

6)喜馬拉雅造山帶的花崗岩類富 Si,貧 Fe、Mg,以大多數微量元素貧化為特徵,明顯貧化的微量元素有 Be、Sn、Bi、Mo、Nb、REE(特別是 HREE)、Pb、Zn、Cd、Ga、Ti、V、Ni、Co及F、P、Th、Zr、Ag,僅As和B相對富集。

7)滇藏造山系花崗岩的地球化學特徵不明顯,相對貧 Si,而Al、Fe、Mg、Ca 較高,較富集的微量元素僅有Li和Sc。

8)天山-興安造山系花崗岩類貧化的元素居多,相對貧化的元素有 Li、Rb、Cs、U、Th、Ta、LREE、F和Pb。

9)在一些構造區部分元素的分布呈現突變的特徵,如W、B、Sb、Au、Cr在秦嶺造山帶的西部為高值區,而東部或中東部為低值區;B在華南褶皺帶的中南部為高值區,而東北部為低值區;Sb、Au在華南褶皺帶的西南部富集,而中部和東北部貧化,顯現頗大的反差。

❷ 中國石都、中國花崗岩之都、中國石材城到底是指哪裡

雖然我國石材工業生產貿易較為分散,但經過近幾年的規劃發展,目前在全國已形成二十多個有規模的石材產業集群。石材產業集群的發展對全國石材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根據中國石材工業協會的估計,此規模以上石材企業的統計數據來看,我國的眾多石材產業集群加工企業的銷售收入已佔到全國的40%左右,如果將眾多中小企業也計算在內,這一比例將更大。

大多數的石材產業集群地石材產業都是當地經濟的支柱產業,經過中國石材工業協會命名的石材基地共十個,分別是:

中國石都-山東煙台萊州市

中國石材城-福建南安水頭鎮

中國石材基地中心-廣東雲浮市

中國石材之鄉-山東平邑縣、河北平山縣、新疆鄯善縣、四川雅安市石棉縣;

中國花崗石之都-廣西岑溪市

中國大理石之鄉-湖北通山縣

中國花崗石之鄉-湖北麻城市

世界石雕之都-福建惠安

中國石城-山東五蓮

其中最大的四大石材產業集群是:山東萊州、廣東雲浮、福建南安和四川雅安,都具有相當的國際影響力,資源依託與非資源依託型產業集群。

按依託的內外部條件劃分,我國石材產業集群又可劃分為資源依託型和市場依託型(即指非資源依託型)。我國大部分石材產業集群屬資源依託型產業集群,少數為市場依託型。其中山東萊州是資源依託型的代表,而福建南安和廣東雲浮是非資源依託型的代表。

按生產的主要產品劃分,我國石材產業集群可劃分為大理石及花崗石裝飾石材、石雕、板岩三個類型。水頭、萊州、雲浮等大部分石材產業集群以生產大理石及花崗石裝飾石材為主,惠安、曲陽以生產石雕為主,易縣、紫陽以生產板岩為主。

山東萊州

廣西岑溪市花崗岩資源豐富。年產花崗岩荒料20多萬立方米,年產值達17億元,被稱為:「中國花崗岩之都」。

❸ 世界及中國花崗岩分布

花崗岩是一種分布非常廣的一種岩石,世界上有許多國家都有出產花崗岩。中國9%的土地(專約80多萬平屬方公里)都是花崗岩岩體。
下列是各種不同的花崗岩及它的產地:
亞洲:
玉麒麟 產地--越南 宮廷石、印度中花、咖啡珍珠、蒙地卡羅、印度黑金 產地--印度
山西黑(山西)、玄武黑(福建)、泰山紅(山東)、岑溪紅(廣西)、大紅梅(海南島)、中國紅(四川)、黑金剛(內蒙古)、豆綠(江西)、青底綠花(安徽)、雪裡梅(河南)產地--中國
美洲:
Autumn Brown 產地--加拿大
美國白麻、德州紅產地--美國
高蛟紅、綠蝴蝶產地--巴西
歐洲:
瑞典桃木石產地--瑞典
洞石產地--義大利
藍珍珠產地--挪威
貓灰石產地--葡萄牙
玫瑰紅產地--西班牙
小翠紅、老鷹紅、卡門紅、綠瑪寶、菊花崗產地--芬蘭
非洲:
南非紅、森林藍 產地--南非

❹ 中國花崗岩類和不同花崗岩類岩石的岩石化學和元素比值特徵

在中國東部地區,從鹼長花崗岩、正長花崗岩、二長花崗岩至花崗閃長岩大多數特徵參數都呈現出很有規律的變化。遞增的指標有 FMC、Sr/Ba、Eu/Eu*、M/F、Na2O/K2O和K/Rb,數值從酸性、中酸性至中性增大;其中以FMC最靈敏,它代表了鎂鐵礦物和鈣質長石的總和。遞減的指標是DC、NK/FMC、Zr·20/Ti和Rb/Cs,它反映了分異作用降低或部分熔融程度增高的趨勢;其中以分異系數DC最靈敏,從鹼長花崗岩至花崗閃長岩相差達四個數量級。含鋁指數亦呈遞減趨勢,但變化不大(鄢明才等,1997a)。

表7-2列出了中國花崗岩類、不同岩石類型花崗岩類岩石的常用岩石化學特徵參數和一些元素對比值。

表7-2 中國花崗岩類及不同岩石類型花崗岩岩石化學參數Table7-2 Petrochemical parameters and some element ratios of granitoid rocks in China

σ=(K2O+Na2O)2/(SiO243);f=100×(Na2O+K2O)/(Na2OK2O+CaO);K'=100×K2O/(Na2O+K2O);Na'=100×Na2O/(Na2O+K2O);Al'=100×Al2O3/(Na2O+K2O+CaO);Fe'=100×(FeO+Fe2O3)/(MgO+FeO+Fe2O3);Mg#=100×MgO/(MgO+FeO+Fe2O3);δEu=2EuN/(SmN+GdN);A/CNK=Al2O3/(CaO+Na2O+K2O);C/ACF=CaO/(Al2O3+CaO+FeO+Fe2O3);DC(分異系數)=(Be×W×Rb×Nb×La×Th)/(Cr×V×Cu)。A/CNK和C/ACF按分子數百分比計算,其餘按質量分數(%)計算。δEu採用赫爾曼(1970)的球粒隕石數據(趙倫山等,1987)標准化。

σ=(K2O+Na2O)2/(SiO2-43);f=100×(Na2O+K2O)/(Na2O+K2O+CaO);K'=100×K2O/(Na2O+K2O);Na'=100×Na2O/(Na2O+K2O);Al'=100×Al2O3/(Na2O+K2O+CaO);Fe'=100×(FeO+Fe2O3)/(MgO+FeO+Fe2O3);Mg#=100×MgO/(MgO+FeO+Fe2O3);δEu=2EuN/(SmN+GdN);A/CNK=Al2O3/(CaO+Na2O+K2O);C/ACF=CaO/(Al2O3+CaO+FeO+Fe2O3);DC=(Be×W×Rb×Nb×La×Th)/(Cr×V×Cu).A/CNK and C/ACF are calculated by molecule percentage,others by mass percentage.Chondrite data of Herrman(1970)is cited from reference Zhao Lunshan and Zhang Benren(1987).

當用里特曼指數σ來確定鹼性程度時,無論是以Rittmann(1957)的σ=4來劃分,還是以邱家驤(1985)的σ=3.3來劃分鹼性和鈣鹼性岩,中國的花崗岩類均屬於鈣鹼性岩。對於中國花崗岩類的平均成分來說,其里特曼鹼性指數σ=2.12,長英指數f=85.34,鋁質指數Al'=154.18,鐵質指數Fe'=78.75,鎂質指數Mg#=21.25,K/Na=1.22,K+Na=7.86,K/Rb=113.5,δEu=0.597,A/CNK=1.1,C/ACF=0.13。

不同的岩石類型具有不同的參數特徵,如鹼長花崗岩的里特曼指數為2.11,正長花崗岩的里特曼指數為2.13,二長花崗岩的里特曼指數為1.78,花崗閃長岩的里特曼指數為1.27,石英二長岩的里特曼指數為2.59,石英二長閃長岩的里特曼指數為1.64;鹼長花崗岩的Fe'為86.86,正長花崗岩的Fe'為78.73,二長花崗岩的Fe'為70.90,花崗閃長岩的Fe'為61.79,石英二長岩的Fe'為63.01,石英二長閃長岩的Fe'為60.06;K/Rb比值鹼長花崗岩為91.909,正長花崗岩為107.035,二長花崗岩為127.827,花崗閃長岩為180.513,石英二長岩為102.434,石英二長閃長岩為112.498;C/ACF比值鹼長花崗岩為0.05,正長花崗岩為0.14,二長花崗岩為0.22,花崗閃長岩為0.28,石英二長岩為0.29,石英二長閃長岩為0.34;A/CNK比值鹼長花崗岩為1.11,正長花崗岩為1.09,二長花崗岩為1.06,花崗閃長岩為1.08,石英二長岩為0.88,石英二長閃長岩為0.86。

從鹼長花崗岩→正長花崗岩→二長花崗岩→花崗閃長岩,多數參數或比值顯示出有規律的變化:

1)σ、K/Na、K+Na呈逐漸遞減,說明鹼性程度是逐漸降低的;

2)K'逐漸降低而Na'逐漸增高的趨勢,顯示出與從鹼長花崗岩→正長花崗岩→二長花崗岩→花崗閃長岩鹼性長石減少而斜長石增多的規律是一致的;

3)Al'和Al2O3含量是逐漸增加的;

4)f、Fe'、Rb/Sr、Ti/V、DC逐漸減低,Mg#、K/Rb、Sr/Ba、Nb/Ta、δEu逐漸增高,表明岩漿分異程度的降低或部分熔融程度的增高;其中以DC變化最大,相差達5個數量級;

5)全國花崗岩類平均值的A/CNK為1.1,鹼長花崗岩A/CNK大於1.1,正長花崗岩、二長花崗岩、花崗閃長岩A/CNK 接近1.1;而石英二長岩和石英二長閃長岩的A/CNK小於1.1。花崗岩類平均值和各種花崗岩類岩石的C/ACF均較低,變化范圍在0.05~0.34。

❺ 中國的花崗岩山體都有哪些

中國是世界來上花崗岩最發自育的國家之一,花崗岩名山很多。根據花崗岩景觀類型特色,結合地質構造背景和花崗岩景觀的成因,最具代表性的花崗岩景觀為三清山、黃山、華山、泰山、普陀山和克什克騰,她們既代表了中國主要花崗岩景觀的類型、也代表了花崗岩地貌的成因類型,同時反映了花崗岩地貌形成演化過程中的不同階段,可構成一個花崗岩景觀的序列,分別稱為:"三清山式—黃山式—華山式—泰山式—普陀山式"和"克什克騰式"。其中的"三清山式"花崗岩景觀,是具有世界對比意義的花崗岩景觀型式之一。

❻ 中國有多少座花崗岩礦山分布在哪裡

福建省、廣東省,東部的山東省;具體多少座;誰也不清楚

❼ 花崗岩地貌景觀的國內對比

花崗岩是大陸上出露面積最廣的岩漿岩,花崗岩景觀也是最重要的岩石地貌景觀之一。中國是世界上花崗岩最發育的國家,花崗岩分布面積達86×104km2,占國土面積的九分之一強,特別是在華南的廣東、福建、廣西、江西、湖南等省份分布面積更廣。據前幾年的統計數據,中國以花崗岩地貌景觀為主構成的國家級和世界級的景區40多處,單個花崗岩地貌景區年收入超億元的有13 家之多,(陳安澤,2007),這是可持續開發的「綠色礦山」。花崗岩地貌景觀千姿百態,為人類的科學研究、旅遊休閑、科普教育做出了重要貢獻。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花崗岩地質地貌景觀有:內蒙古的克什克騰,黑龍江的伊春,遼寧的千山、醫巫閭山,北京的蓮花山,天津的盤山,山東的泰山、嶗山、大澤山和昆嵛山,陝西的華山、太白山,山西的北武當山,河北的祖山、蠍石山,河南的寶天幔、渣岈山、神靈山、雞公山、石人山,安徽的黃山、天柱山、牯牛降、九華山,湖北九宮山,四川貢嘎山,江蘇的雲台山、靈岩山、天平山,江西的三清山、武功山、梅嶺、九嶺山,福建的太姥山、石牛山、鼓山、鼓浪嶼、萬石山,清蓮山,浙江的普陀山、天台山、莫干山,湖南的衡山,廣東的羅浮山、白雲山,廣西的桂平西山等等。這些花崗岩山體集中分布在雲貴高原和燕山山脈以東的第二、三級地形階梯上,以海拔2500 m以下的中低山和丘陵為主。以35°N為界線,南北表現出不同的花崗岩特徵,界線以北以物理風化為主,花崗岩比周邊的灰岩地貌抗風化能力差,造型石較少;界線以南花崗岩地貌以化學風化為主,抗風化的能力比相鄰的灰岩強,造型石較多(崔之久等,2007)。

普通遊客普遍認為三清山就是「小黃山」,從地質地貌的角度看,其實不然,下面我們著重對比一下這對「孿生兄弟」。

從大地構造背景看,兩者均位於揚子與華夏古板塊縫合帶附近的江南古隆起部位,區域的地層也十分相似,從小的構造單元上看,黃山位於揚子板塊的南緣,屬下揚子台坳的皖南凹陷褶斷帶西段(袁萬明等,2011),三清山位於蘇州-德興縫合帶南側的懷玉山構造單元。從岩體的形成年齡看,兩者屬早白堊世晚期,但黃山可能要稍早於三清山。從區域的花崗岩類型看,山體本身均為A型花崗岩,但三清山地區發育完整的I-S-A型演化序列花崗岩田。從岩性組合和空間分布特點上看,黃山有四期,從邊緣到中心依次為細粒含斑花崗岩、中細粒斑狀花崗岩、中粒似斑狀花崗岩和中粗粒似斑狀花崗岩(陳安澤等,2008),三清山為三期(即三相)+補充期。相似之處是岩體的地球化學主微量元素含量和特徵參數十分類似,不同期次花崗岩均呈侵入接觸關系,最後一期侵位於早期的花崗岩中,形成地貌上的最高峰,不同之處是黃山基本呈同心圓環狀分布,具有「中高外低,中新外老」的特點,而三清山不同期次岩體在空間分布上沒有規律,呈不規則出露。這暗示黃山岩體可能是岩漿就地分異結晶的結果,三清山岩體是深部分異後侵位的。在山體剝蝕程度上,三清山的剝蝕程度比黃山山體更淺。在景觀類型和特色上,「黃山式」和「三清山式」有相似之處,但又有不同,前者可用「壯美」來概括,後者用「奇秀」來形容。黃山的微地貌景觀不如三清山的集中,密度比三清山小。從花崗岩地貌演化發展的階段而言,「黃山式」峰林圓狀頂較多、錐狀峰較少,屬壯年早期,「三清山式」以錐狀為主,處於幼年晚期和壯年早期的階段,「黃山式」要早於「三清山式」,這與岩體測年的結果是吻合的。從地貌成因上看,黃山是世界上構造切割和沖刷侵蝕作用為主,後受到第四紀冰川刨蝕作用(李四光,1936;注:黃山的冰川作用存在長期的爭議)疊加成因的花崗岩峰林的典型代表,三清山是世界上構造侵蝕和外動力作用形成花崗岩峰林地貌最完美、最傑出的代表。兩者詳細對比見表7.1。

表7.1 三清山與黃山對比簡表

(據張舒等,2009;張招崇等,2007;劉細元,2005等;袁萬明等,2011等資料整理)

下面再從美學價值和生物多樣性及生態學價值的角度作進一步比較。

(1)兩者的美學價值內涵、藝術品質和文化底蘊不同

黃山整個山體體量較大,組合結構較為鬆散,景觀分布亦較為分散,體現為雄偉壯觀的氣勢。而三清山相對體量較小,但結合緊湊,景觀也相對集中,尤其是主峰中心部位極為突兀,更體現出「峻峭挺拔」的整體形態。

三清山花崗岩微地貌景觀優勢顯著,不僅峰林、峰柱、峰叢等各種類型景觀齊全豐富,尤其以造型石景觀最為典型,其最具代表性的「東方女神」、「巨蟒出山」、「觀音賞曲」等石景,自然天成,栩栩如生,其體態、神韻、尺度、比例均精彩絕倫,惟妙惟肖,堪稱世界獨一無二的極品,為任何大師雕塑藝術所不能及,被推崇為「中國乃至世界造型石構造景之第一自然模本」。而黃山在造型石景觀上雖也不乏精美之作,但其數量、規模和成景藝術品質上均略顯遜色。

三清山花崗岩山體中大小水系縱橫,瀑溪遍布且終年水量穩定,全山植被覆蓋率在90%以上,由此而形成的花崗岩景觀與植物、水景、雲霧完美組合,呈現出梯級垂直分布的生態景觀特色,這在同類花崗岩山體中實為罕見,更突出了三清山「雄中藏秀」的藝術品質與風格韻味。而黃山由於植被和雨量、水量不及三清山,多見山頭裸露,溪流、瀑布也多為季節性景觀,展現出的是頗似中國古典造園藝術中被稱為「枯山水」的另一種藝術風格。

黃山由於山體龐大而雄峙,頂端植被較少,宜於登高遠眺和俯視,景色壯觀而一覽無遺。三清山則由於山體構成及植被生態環境不同,其景觀分布由峽谷至峰頂呈立體結構全方位展開,風景游覽的可進入性、選擇性極佳,為游覽者在多角度、多方位及不同高程的欣賞視覺方面,提供更多的靈活性和自由度。

三清山具有深厚的道教歷史文化積淀,是「中國道教建築的博物館」,充分反映了中國道教「天人合一」哲學思想,印證了歷史的久遠及工藝的精湛,是中國古代藝術寶庫中的稀有珍品,具有極高的文化和審美價值,在自然與文化的結合上顯和諧完美。而黃山是一處近代尚得以發掘的「閨秀」,歷史文化蘊涵不及三清山深厚。

從上述對比分析可以看出,三清山和黃山雖同屬花崗岩地貌,但兩者的地貌特徵、成景效果、文化內涵以及審美感受和意境卻有所不同。

(2)兩者的生物物種多樣性和豐富度不同

表7.2 三清山地質公園與黃山地質公園野生動植物比較

(據三清山地質公園管理委員會,2009)

三清山的珍稀物種豐富度、生物多樣性整體上優於黃山(見表7.2),且在以下四方面有顯著不同:一是地帶性植被類型不同,三清山地區是中亞熱帶濕潤常綠闊葉林,黃山是北亞熱帶溫濕落葉闊葉-常綠闊葉混交林;二是已查明的生物豐富程度不一,三清山地區高等植物2373種,脊椎動物數量401種,而黃山分別是1805種、297種;三是黃山處在指示物種總熱點值為14.55的浙皖低山丘陵地區,而三清山地區毗鄰總熱點值為25.10的浙閩山地(全國林業系統自然保護區體系規劃研究,2003);四是關鍵物種的分布狀況不同。三清山地區分布有世界上罕見的大面積的華東黃杉群落,可能是松科黃杉屬的現代分布中心。另外,2000年三清山地區發現了消失近一個世紀全球極度瀕危鳥種黃喉噪鶥(葉建華,2010),良好的生態環境為黃喉鶥的提供了天然的棲息繁衍環境。

❽ 有哪些因素會阻礙中國花崗岩產業的發展

廣泛分布於我國各地,占岩石出露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在福建佔一半。 成因主要是岩漿侵入冷卻固結,也叫侵入岩,它有酸性花崗岩和鹼性花崗岩之分。

❾ 中國花崗岩類的化學成分和元素豐度

依據采自全國范圍內750個有代表性的大中型花崗岩類岩體的767件組合樣的實測分析數據為基礎,計算出全國范圍、不同構造單元、不同時代花崗岩類及不同岩石類型花崗岩的系列元素豐度值(史長義,2003;史長義等,2005a,2005b,2007)。

1)中國花崗岩類總體的近70種元素或成分的總平均值和元素豐度;

2)中國花崗岩與中國鹼長花崗岩、正長花崗岩、二長花崗岩、花崗閃長岩、石英二長岩、石英二長閃長岩等不同岩石類型花崗岩的近70種元素或成分的平均值和元素豐度;

3)中國太古宙、元古宙、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花崗岩類及不同時代鹼長花崗岩、正長花崗岩、二長花崗岩的近70種元素或成分的平均值和元素豐度;

4)以任紀舜等(1999)的中國大地構造單元的劃分方案為基礎,結合本書所涉及花崗岩類樣品的分布,計算提出了天山-興安造山系、中朝准地台、昆侖-祁連-秦嶺造山系、滇藏造山系、揚子准地台、華南-右江造山帶、喜馬拉雅造山帶等中國7大構造單元花崗岩類及不同大地構造單元鹼長花崗岩、正長花崗岩、二長花崗岩的近70種元素或成分的平均值和元素豐度。

各種豐度值現列於表4-1至表4-9。

表4-1 中國花崗岩類及不同岩石類型花崗岩的元素豐度Table4-1 The total average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element abundances of China's granitoid and granitoid of different rock types

續表

續表

註:Nc—組合樣數;Ns—採集樣品數。單位:Au、Ag、Cd、Hg為ng/g;氧化物為%;其餘為μg/g。

Nc—number of analysed composite samples;Ns—number of collected samples.Content units:10-9for Au,Ag,Cd,Hg;10-2for major elements;10-6for others.

表4-2 中國不同構造單元花崗岩類的元素豐度Table4-2 The total average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element abundances of granitoid in seven geotectonic units of China

續表

續表

Nc—組合樣數;Ns—採集樣品數。單位:Au、Ag、Cd、Hg為ng/g;氧化物為%;其餘為μg/g。

單元:1—天山-興安造山系;2—中朝准地台;3—昆侖-祁連-秦嶺造山系;6—滇藏造山系;7—揚子准地台;8—華南-右江造山帶;9—喜馬拉雅造山帶

Nc—number of analysed composite samples;Ns—number of collected samples.Content units:10-9for Au,Ag,Cd,Hg;10-2for major elements;10-6for others.

Geotectonic units:1—Tianshan-Xing'an orogenic series;2—Sino-Korean metaplatform;3—Kunlun—Qilian-Qin-ling orogenic series;6—Yunnan-Tibet orogenic series;7—Yangtze metaplatform;8—South China-Youjiang orogenic zone;9—Himalayan orogenic zone.

表4-3 中國不同構造單元鹼長花崗岩的元素豐度Table4-3 The total average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element abundances of alkalifeldspar granite in 6 geotectonic units of China

續表

Nc—組合樣數;Ns—採集樣品數。單位:Au、Ag、Cd、Hg為ng/g;氧化物為%;其餘為μg/g。

單元:1—天山-興安造山系;2—中朝准地台;3—昆侖-祁連-秦嶺造山系;6—滇藏造山系;7—揚子准地台;8—華南-右江造山帶

表中「—」表示該統計單元該元素的分析數據太少,缺少統計學意義。

Nc—number of analysed composite samples;Ns—number of collected samples.Content units:10-9for Au,Ag,Cd,Hg;10-2for major elements;10-6for others.

Geotectonic units:1—Tianshan-Xing'an orogenic series;2—Sino-Korean metaplatform;3—Kunlun-Qilian-Qinling orogenic series;6—Yunnan-Tibet orogenic series;7—Yangtze metaplatform;8—South China-Youjiang orogenic zone.

「—」in the table represent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e to insufficiency of number of analyzed data.

表4-4 中國不同構造單元正長花崗岩的元素豐度Table4-4 The total average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element abundances of syenogranite in 7 geotectonic units of China

續表

Nc—組合樣數;Ns—採集樣品數。單位:Au、Ag、Cd、Hg為ng/g;氧化物為%;其餘為μg/g。

單元:1—天山-興安造山系;2—中朝准地台;3—昆侖-祁連-秦嶺造山系;6—滇藏造山系;7—揚子准地台;8—華南-右江造山帶;9—喜馬拉雅造山帶。

表中「—」表示該統計單元該元素的分析數據太少,缺少統計學意義。

Nc—number of analysed composite samples;Ns—number of collected samples.Content units:10-9for Au,Ag,Cd,Hg;10-2for major elements;10-6for others.

Geotectonic units:1—Tianshan-Xing'an orogenic series;2—Sino-Korean metaplatform;3—Kunlun-Qilian-Qinling orogenic series;6—Yunnan-Tibet orogenic series;7—Yangtze metaplatform;8—South China-Youjiang orogenic zone;9—Himalayan orogenic zone.

「—」in the table represent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e to insufficiency of number of analyzed data.

表4-5 中國不同構造單元二長花崗岩的元素豐度Table4-5 The total average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element abundances of adamellite in 7 geotectonic units of China

續表

Nc—組合樣數;Ns—採集樣品數。單位:Au、Ag、Cd、Hg為ng/g;氧化物為%;其餘為μg/g。

單元:1—天山-興安造山系;2—中朝准地台;3—昆侖-祁連-秦嶺造山系;6—滇藏造山系;7—揚子准地台;8—華南-右江造山帶;9—喜馬拉雅造山帶。

表中「—」表示該統計單元該元素的分析數據太少,缺少統計學意義。

Nc—number of analysed composite samples;Ns—number of collected samples.Content units:10-9for Au,Ag,Cd,Hg;10-2for major elements;10-6for others.

Geotectonic units:1—Tianshan-Xing'an orogenic series;2—Sino-Korean metaplatform;3—Kunlun-Qilian-Qinling orogenic series;6—Yunnan-Tibet orogenic series;7—Yangtze metaplatform;8—South China-Youjiang orogenic zone;9—Himalayan orogenic zone.

「—」in the table represent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e to insufficiency of number of analyzed data.

表4-6 中國不同時代花崗岩類元素豐度值Table4-6 The total average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element abundances of China's granitoid of different geological ages

續表

Nc—組合樣數;Ns—採集樣品數。單位:Au、Ag、Cd、Hg為ng/g;氧化物為%;其餘為μg/g。

Cz—新生代;Mz—中生代;Pz2—晚古生代;Pz1—早古生代;Pt—元古宙;Ar—太古宙。

表中「—」表示該統計單元該元素的分析數據太少,缺少統計學意義。

Nc—number of analysed composite samples;Ns—number of collected samples.Content units:10-9for Au,Ag,Cd,Hg;10-2for major elements;10-6for others.

Cz—Cenozoic;Mz—Mesozoic;Pz2—Neopaleozoic;Pz1—Eopaleozoic;Pt—Proterozoic;Ar—Archaeozoic.

「—」in the table represent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e to insufficiency of number of analyzed data.

表4-7 中國不同時代鹼長花崗岩元素豐度值Table4-7 The total average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element abundances of alkalifeldspar granite of different geological ages in China

續表

Nc—組合樣數;Ns—採集樣品數。單位:Au、Ag、Cd、Hg為ng/g;氧化物為%;其餘為μg/g。

Cz—新生代;Mz—中生代;Pz2—晚古生代;Pz1—早古生代;Pt—元古宙;Ar—太古宙。

表示「—」表示該統計單元該元素的分析數據太少,缺少統計學意義。

Nc—number of analysed composite samples;Ns—number of collected samples.Content units:10-9for Au,Ag,Cd,Hg;10-2for major elements;10-6for others.

Cz—Cenozoic;Mz—Mesozoic;Pz2—Neopaleozoic;Pz1—Eopaleozoic;Pt—Proterozoic;Ar—Archaeozoic.

「—」in the table represent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e to insufficiency of number of analyzed data.

表4-8 中國不同時代正長花崗岩元素豐度值 Table4-8 The total average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element abundances of syenograniteof different geological ages in China

續表

Nc—組合樣數;Ns—採集樣品數。單位:Au、Ag、Cd、Hg為ng/g;氧化物為%;其餘為μg/g。

Cz—新生代;Mz—中生代;Pz2—晚古生代;Pz1—早古生代;Pt—元古宙;Ar—太古宙。

表中「—」表示該統計單元該元素的分析數據太少,缺少統計學意義。

Nc—number of analysed composite samples;Ns—number of collected samples.Content units:10-9for Au,Ag,Cd,Hg;10-2for major elements;10-6for others.

Cz—Cenozoic;Mz—Mesozoic;Pz2—Neopaleozoic;Pz1—Eopaleozoic;Pt—Proterozoic;Ar—Archaeozoic.

「—」in the table represent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e to insufficiency of number of analyzed data.

表4-9 中國不同時代二長花崗岩元素豐度值Table4-9 The total average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element abundances of adamellite of different geological ages in China

續表

Nc—組合樣數;Ns—採集樣品數。單位:Au、Ag、Cd、Hg為ng/g;氧化物為%;其餘為μg/g。

Cz—新生代;Mz—中生代;Pz2—晚古生代;Pz1—早古生代;Pt—元古宙;Ar—太古宙。

表中「—」表示該統計單元該元素的分析數據太少,缺少統計學意義。

Nc—number of analysed composite samples;Ns—number of collected samples.Content units:10-9for Au,Ag,Cd,Hg;10-2for major elements;10-6for others.

Cz—Cenozoic;Mz—Mesozoic;Pz2—Neopaleozoic;Pz1—Eopaleozoic;Pt—Proterozoic;Ar—Archaeozoic.

「—」in the table represent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e to insufficiency of number of analyzed data.

❿ 中國需求花崗岩比較多的地區

一般花崗岩 做為外牆、廣場、路沿石使用較多。相對 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使用較多。

閱讀全文

與中國花崗岩市場調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優衣庫促銷方案 瀏覽:165
年度品牌推廣方案和預算 瀏覽:403
聚餐的策劃方案 瀏覽:992
2015元旦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12
安全解決方案售前培訓 瀏覽:8
廈門派倍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500
心理欄目運營策劃方案 瀏覽:703
市場營銷休布雷公司巧定酒價 瀏覽:249
跨境電子商務通關問題 瀏覽:592
文體局春節活動方案策劃案 瀏覽:79
微信陪聊營銷 瀏覽:879
員工職業技能培訓方案 瀏覽:649
市場營銷專業試題及答案 瀏覽:624
國際市場營銷發展的階段 瀏覽:985
驢媽媽網路營銷的評價的標准 瀏覽:357
教育機構廣場活動方案策劃書 瀏覽:10
售後服務培訓計劃與方案 瀏覽:726
簡述網路營銷系統的層次 瀏覽:500
快銷品市場促銷方案 瀏覽:573
有關電子商務的圖片 瀏覽: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