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推廣普通話的活動方案
學院里研究古代漢語的學者,招收研究生特喜歡招收閩南方言、客家方言、粵方言的學生,做研究、考證等工作省卻了很多的麻煩。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08-08/18/content_287160.htm
現在的普通話實是(東)胡化了的漢語。用普通話讀唐詩宋詞,有很多句子按格式本應押韻的,卻不押韻。何解?因為唐宋時代的人講的並不是現在的普通話。有句說話講「事物是發展的」,語言也是發展的,這對呀,普通話也應該發展,不能一成不變地就是這個讀音。唐詩宋詞是漢文化最精彩的部份,現在全國十億讀書人,能寫作唐詩宋詞的人能有幾人?文化文明斷檔,這都拜推普之賜。普通話只有四個聲調,同音近音字幾近一半。現在觀看電視電影,如果不打字幕出來,真不知所雲。究竟用四個數字組成的密碼組合量大,還是用五個數字六個數字組成的密碼組合量大,答案肯定後者。現在的普通話已沒有入聲字,已簡化為四聲,從出生起就講普通話的人,根本就沒聽說過什麼入聲字,以為漢語從古到今就如此,這種人掌握話語權時,就對方言厭惡,要一統方快。殊不知,普通話中已消失了的入聲字卻存在方言之中。一種不能很好地繼承「漢文化最精彩部份」的語言--------普通話,就是為人與人之間的簡單交流,強行推它普及又有何用?改革吧!普通話的讀音不是不能改革的。
❷ 我們向家長推廣普通話應說什麼啊
現在普通話將成為人類語言交流的重要之一,好些老年人都為不再鬧笑話而學起了普通版話.在學校里普通話是權我們交流的主語言,隨著科學的發展普通話越來越重要.
有些人因為不會講普通話鬧出了許多笑話在我們家也有過類似的事情.讓我來為你舉幾個例子吧!
晚上,家庭主婦做好飯菜便張開喉嚨扯道:「同志們,可以吃芽(晚)飯了!」我們聽了哈哈大笑,我又去問家庭主婦芽飯是什麼飯?家庭主婦說:「你呀怎麼這么笨呢,芽飯就是晚飯的意思.」「哦,原來是這樣呀!」我們全家嚷道.
不僅是沒文化的人鬧笑話,就連一些老師也鬧笑話.這我也有親身體驗,下面讓我講給你聽:
上常識課時,老師一會兒用普通話講,一會兒用紹興話講,弄得我們摸不著頭腦,這老師最「標准」的話要算「把書翻到16爺(頁)」這話足夠讓我們笑上半天.
看來普通話多麼重要呀,不會普通話是多麼痛苦的事呀,從現在起我希望同學們學好普通話.
❸ 幼兒教師怎麼在家長會上推廣普通話方案
直接考試不及格比啥都強
❹ 家庭如何推廣普通話
推廣普通話的意義
有人反對推廣普通話,覺得說上海話最好,全國人民都應該學習上海話。
普通話的最大意義就是交流方便,以什麼話為一個國家官方語言是另一回事,一旦確立,就應該人人學習,這一點說來容易,但做起來有許多心理障礙在裡面。
美國開發西部的時候,世界各國人們一擁而入,他們操著許多語言,有古老的拉丁系,有斯拉夫系,但最後都放棄了自己的母語,共操英語,為西部開發奠定了基礎,也成為西部精神的重要組成。
放棄自己的母語需要很大的勇氣,正是大家願意接受新東西,不怕改變自己以適應新環境,大家才能統一到英語上。人們不再是波蘭人、英國人、法國人,都是美國人,沒有隔閡,沒有幫派,沒有歧視,沒有了本地人和外地人,一切以合理為准則,而不論說話的人是哪裡來的。西部精神是開放的精神。
現代中國還有許多西部式的地區,比如石油城,搞石油的都來自全國各地,聚到一起以後,全都說通用的普通話,成為所在省的風景線,在這些地方沒有本地人,全都是外地人,同樣以合理為准則,不論說話的人是哪裡來的。去過這些地方的人都贊嘆當地的美國西部式的開放文化。
中國許多地區曾經是新生地,例如上海和青島、天津,但是時間一長,這種開放的精神就淡化了,人們開始封閉起來。上海就很典型。
上海人來自全國各地,以無錫、寧波、蘇州等地為多,最初大家並不互相排斥,共同合成了「上海人」。但逐漸地,產生了上海小圈子的意識,上海人在文化上是自卑的,他們尤其在蘇州人面前直不起胸來,蘇州是有文化的,上海是沒文化的,蘇州是文明的,上海人是沒教養的粗野的。但上海人在其它地區面前又很神氣,「願和蘇州人吵架,不和寧波人說話。」尤其是蘇北人,被歧視到全國出名的地步。
在現代社會,說普通話是有文化、開化的標志。例如濟南青島,都曾經是方言地區,現在除了一些老人,極少再有人說山東話了,看山東衛視新聞節目,大街上無論記者采訪到誰,對方都操一口普通話。說普通話為榮,說普通話前衛,已經成了有文化的人的共識,連農村小學都全面施行了普通話教學,山東農村出來的打工者,沒有不會普通話的。不會說普通話,會被認為是老土,這是發達地區的人的心態。
但上海、天津這樣的城市仍然很落後,他們有明確的本地人和外地人的概念,以上海人為榮,外地人是老土。有人說一句話,先聽口音,是本地人說的,再想地不對,外地人說的,聽也不要聽。自己歧視外地人,再說普通話不是要被人當外地人看?說本地方言首先是膽小的結局。
說方言的是老土,這話一點也不錯的。說天津話的人就是土,說上海話的也就是土。他們一生都在上海,許多人連火車也沒坐過,根本不知道國家變成了什麼樣子,哪裡都比上海強。幸虧現在有了埔東,上海人不要坐火車,他們的旁邊的現代化的埔東已經說明了上海是多麼落後。現在人們一說上海發達,其實說的是埔東,埔東都是上海人心目中的外地人,真正的老上海真沒有什麼可稱道的。井底之蛙,上海人、天津人,全一個味兒。
要是不建埔東,上海人做夢也想不出立交橋、寬馬路、環線是什麼味兒,上海人不懂飄流,沒人有旅遊帳蓬,沒人玩兒過125CC的摩托,更不懂開著四輪驅動的軍用吉普的感覺。你要說青島已經很少自行車了,天天騎車的上海人一定不信。這一切,與上海人、天津人堅守方言互成關系。
說普通話的人就是開化,他們能接受新東西,能拋棄舊東西。說方言的人就是落後沒文化,他們遠離現代文明,與新東西格格不入,家有弊帚,享之千金。連個普通話都不能接受,還能接受什麼呢?
一、掌握學習普通話的工具
漢語拼音是學習普通話的主要工具,只要能掌握並熟練運用漢語拼音,就會加快學習普通話的速度,提高發音的准確性。
二、掌握本地方言與普通話之間的差別。
普通話與地方方言的區別主要表現在語音上。對於不同的地域,這種區別也不同,但都具有一定的對應規律。例如,張掖、臨澤一帶的人分不清sh和f、an和ang等。我們只要善於觀察、勤於思考,掌握了這種規律,糾正方言,正確練習,學習普通話就不是很難的事了。
三、先學會一些使用頻率較高的字
在生活中,有一些字、詞使用頻率是比較高的,例如:「您好、謝謝、請問」等,先學會這些常用的字、詞並不斷使用,待掌握以後再逐漸擴大學習范圍。運用這種方法,容易看到學習成果,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四、不怕嘲笑,持之以恆
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笑話,但不能因此而退縮。相反,要知難而進,持之以恆,把他人的笑語變作自己學習的動力。
如果你是位北方人的話,學習普通話會很容易;若你是個南方人的話,那麼就相對比較麻煩,會遇到一些困難或障礙,不過這得視你的語言(普通話)基礎怎樣了。
南方人的發音較特殊、各地風俗習慣不同,且有些地方的方言更為復雜繁絮。
一般來說,南方人說話都普遍存在無捲舌音和無後鼻音的現象,還有些地方甚至n音和l音相混淆;h音和f音分不清,再有就是四個音調之分拿捏不準,容易串調、串聲。
只要在學習和練習的過程中,掌握以上這幾個問題的關鍵所在,平時多與用普通話交流的人接近和溝通,注意時常糾正和校對錯誤發音,加強與提高聽、讀能力(最好是大聲地朗讀象報刊、雜志等,效果較佳),那麼學起普通話來就會事半功倍的。
剛學之時可能會進展較慢,可只要你摸著了竅門,就馬上會總結出自己的心得體會,學起來就得心應手、游刃有餘了,到最後那可就一日千里,和原來不會說普通話的你再相比,就不可同日而語了。畢竟普通話不算難。
要想學好普通話,首要的是每天堅持說,這一點非常重要,同時在說的時候注意發現自己的問題。發現自己的方言問題後,需要找到正確的訓練方法,這可以請教老師,從而有針對性的加以訓練。同時,每天應注意聽一些普通話標準的人的發音,包括聽廣播和身邊普通話說的好的同學。另外,如果有時間,每天應進行一些朗讀訓練,按古詩詞——詩歌——散文的順序循序漸進地進行練習。總之,普通話學習也是語言學習,只有持之以恆,方能見效。一般只要堅持3—5個月,都會收到一定的效果,有的人還會進步很大。
祝你學得順利,用得暢快!
多說啊,
就像小孩也不是一開始就會說話的,說多了,接觸的人多了,說多了也就慢慢好一點了,真的我有同學也是剛來讀書的時候她說話我們要很認真地去聽,好吃力啊,不過現在她也講得特好了
試試吧,不要怕人家笑你,加油哦!
http://lib.verycd.com/2005/01/06/0000033895.html
http://lib.verycd.com/2005/01/15/0000035122.html
但是要下載EM
回答者: 86916637 - 魔法學徒 一級 5-10 20:34
查看用戶評論(20)>>
評價已經被關閉 目前有 8 個人評價
好
75% (6) 不好
25% (2)
相關內容
• 語文高手快幫忙:請就學校如何推廣普通話問題,提一...
• 如何推廣普通話
• 推廣普通話文明用語手抄報
• 推廣普通話用英文怎麼寫?
• 推廣普通話資料
查看同主題問題:推廣普通話
其他回答 共 1 條
我們該怎樣推廣普通話?
前不久,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座談會,紀念國務院《關於公布〈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和《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發布50周年。自1956年國家推行簡化漢字、推廣普通話以來,全國絕大多數非文盲人口已習慣寫簡化字,目前已有半數以上人口能使用普通話進行交際。
50年是一
個特殊的時間概念。對人的一生而言,50年很漫長;對歷史發展長河來說,50年很短暫。辯證地看,一方面,我國幅員遼闊,人口居世界之最,民族語言、地方方言眾多。經過半個世紀的努力,有半數以上人口、也就是至少近7億人口可以用普通話交際,表明貫徹國務院的決議和指示成績斐然。另一方面,中國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經濟快速發展,社會交往、地區交往、國際交往迅速增加。國民中只有半數多一點的人可以用彼此都能聽懂的語言交流,表明推廣普通話依然任重道遠。
加快推廣普通話,首先還要統一認識和思想。這不是官話、套話。隨著社會開放程度的提高,在全國各地交往的非本地人員愈來愈多,本地人與非本地人之間的交流也會與日俱增,只有推廣和使用普通話,才能更有利地進行溝通和交流,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這對所有地區的所有人也都有益處。推廣普通話與保護少數民族語言、地方方言並不矛盾。很多旅居國外多年的僑胞,並沒有忘記自己的母語,他們在家庭中用漢語普通話、潮州話、閩南話交流,但這並不影響他們通過英語或所在國語言融入當地社會。因此,我們完全可以在一定范圍、區域內整理、研究並保護方言,在家庭內使用方言;但在所有公開的場合,要使用官方用語——普通話。而在少數民族聚集區,則可以繼續雙語並行,在保護少數民族語言的同時,大力推廣漢語普通話。
加快推廣普通話,各級政府部門應該率先垂範。早在5年前,全國人大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做為管理國家公共事務的行政機關,各級政府部門應該帶頭依法行事,發揮示範和帶頭作用。政府部門使用普通話辦公,不僅是給民眾和社會一個示範效應,也有利於提高政府部門自身的行政效率和工作水平。幾年前,筆者的一位同事到上海市某區政府職能部門掛職鍛煉。開了一下午的會,只聽懂了十分鍾,還是與會人員為了照顧他。平時,那些當地同事之間也用當地方言交流,他總是插不上嘴。可想而知,這樣的掛職,得到的鍛煉一定會大打折扣。隨著社會開放程度的提高,在各地各級政府部門工作的非本地人員會愈來愈多,而政府部門之間及政府與其他部門之間的交流也會與日俱增。如果政府公務人員都把普通話做為辦公場所使用的唯一語言,且都達到規定的標准,那麼,開會、交流和決策的效率和效果也會得到改進。
加快推廣普通話,應加大在公共服務領域的推廣力度。如餐飲、商業、賓館旅館、園林景區、公共交通等行業,從業人員來自五湖四海,服務對象來自四面八方。單一的地方語言,已經完全不能適應行業發展的需要。只有以普通話為工具和紐帶,才能使服務者做好服務工作,被服務者得到應該得到的服務,才能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前不久,杭州市有關部門把杭州話做為出租汽車行業從業人員的錄用條件,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質疑。顯然,如果照此辦理,方言特色更加明顯的廣州、上海、重慶等城市,乃至拉薩、烏魯木齊等少數民族城市,也可以以語言為理由,對外來人設立准入條件?如此,又何談提高服務質量,何談市場化、信息化、國際化?反之,在服務行業大力推廣普通話,不僅有利於做好服務工作,而且有利於在全社會范圍內促進普通話的推廣應用,提高普通話的普及程度。
❺ 家長如何配合幼兒園推廣普通話
家長,配合幼兒園,推廣普通話。
在家裡的交流中,要讓幼兒和家長一起說,普通話,這樣能夠提高幼兒的普通話水平。
❻ 第13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活動方案
推廣普通話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教育方針為指導,全面貫徹恩施市語委辦的推普精神,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讓廣大師生認識推廣普通話是國家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是國家和民族團結的需要,也是現代漢語發展的必然要求,從而提高師生推普的積極性,使推普工作上新台階。我們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著力普及普通話,實施用字規范化,掀起普及推廣普通話活動的高潮,從而促進我校推普工作達標。
二、主題:「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
三、領導組織機構:
(一)領導小組
組 長:校長
成 員:行政領導(二)工作小組:各班班主任。
四、具體工作安排:
(一)提高語言文字規范化意識
國家首次以法律形式確立普通話和規范漢字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地位,表明了推普工作已走上了法制軌道。廣大師生要認真學習「國家語言文字法」,認識到用普通話交流、規範文字書寫,有利於民族間的文化交流,有利於國家的經濟發展,有利於教育的普及、科技的騰飛。因此,學校要把普及普通話納入日常工作,納入專業技能訓練,納入學校常規管理,納入學校文化建設。使普通話成為校園語言。
(二)建立領導機構,健全規章制度
為使推普工作扎實開展,要建立強有力的組織機構,明確責任,嚴格管理,把推普工作落到實處。
1、成立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成立語言文字工作檢查督導小組,成立以語文教師為骨乾的培訓、測試小組。
2、制定計劃,健全制度。每學期召開1—2次推普工作會議,制定計劃,建立健全與推普有關的制度,研究推廣辦法,做到措施得力,責任到人。
(三)加強校園文化硬體建設
1、設置推廣普通話標牌和條幅,要隨處可見。
2、加大宣傳力度,發揮班級學生幹部的推普作用 。
學校廣播室要不定期進行「推廣普通話專題節目」的宣傳,做好普通話的示範工作。
3、開展推普專項活動
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評比頒獎,將活動內容留底入檔。如:「用普通話演講比賽」等。
(四)重視校園普通話軟體建設
學校是推普的主陣地,培養師生掌握規范的語言是素質教育的一個方面。為培養師生良好的語言素質,保證師生學好、說好普通話,學校要把推普工作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學之中,使其成為教學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提高學校領導的認識,增強責任感;二是強化教師的榜樣示範作用;三是發揮課堂教學,尤其是語文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將普通話貫穿在語言教學各個環節;四是規范學生的言行;五是開展各種推普活動。
1、推廣普通話從教師抓起。我校堅持教師持普通話等級證書上崗制,堅持「推普」與教師基本功訓練相結合。教師應充分發揮示範作用,上課時必須使用普通話,改正方言音;注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語文教師兼有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培養的責任。
(1)使用普通話上課、輔導、評講等,做到一使用,二堅持,三加強,四小結。
(2)學校各種會議、評課、發言、集會、通知等均用普通話。
(3)教師之間的日常工作交流強調要用普通話。
(4)抓好推普活動宣傳工作,掀起「語言必須規范化,說話要說普通話」的高潮。
(5)組織好每期普通話演講比賽活動。
(6)上課或輔導,找學生談話等沒有使用普通話的,業務和年度考核均不能評為優秀。
(7)各班的黑板報要做到拼音、字體要規范,不寫錯音節和字體。
2、在學生中確立「說好普通話,走遍全天下」的語言意識。學校要求每位學生用普通話交流,用規範字寫作業;克服方言土語,提高語言表達水平。
(1)課堂上使用普通話提出問題、回答問題、討論問題。
(2)日常生活交流,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問好、對話等要用普通話。
(3)大隊、中隊等集體進行活動時強調使用普通話。
(4)養成認真書寫的好習慣,不寫錯別字、音節、開展尋找誤音、錯字活動。
(5)每生都要配備一本《新華字典》之類的學習工具書。
3、堅持「國旗下講話」制度。抓住升旗儀式契機對師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祖國的語言,講好普通話的情感。
4、德育處要把推普工作納入文明班建設評比中,制定出量化考核標准,語言面貌差的班級、個人不能評為先進班集體和文明學生。
5、規范教案書寫,規范板書,規范作業批語。
6、營造普通話校園氛圍。要求師生進學校開口講普通話,普通話是教師的職業語言,是學校的校園語言。師生要樹立自覺說好普通話的觀念,保證師生會說、敢說普通話,就要不斷改善語言環境,同時要營造校園說普通話的環境,使師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與警示。
(1)「校園網」開辦普及普通話專欄。為更好地營造推廣「普通話」氛圍,加強普及普通話宣傳,便於廣大師生的溝通與學習,教務處要將學校「推普」計劃、方案、基礎知識和宣傳材料等輸入校園網,拓展宣傳空間,使信息溝通,資源共享。
(2)由德育處負責,成立校園普通話督查小組,利用課間及課外活動時間,在校園內隨時監督,凡不用普通話進行語言交流的,一經發現當場指正。
(3)認真組織「推普周」活動,制定好計劃,確定好內容,使其達到更高效果。
(4)德育處要把推普工作納入文明班建設中,制出量化考核標准,根據平時考核結果,學期末評出一定數量的普通話先進班集體。
(5)規范教案展覽。開展規范教案展覽活動,由教務處組織實施,著重規范教案的格式,特別是規范書寫,對規范的教案進行展覽。
普通話的推廣是一項長期的任務,由於受社會環境的影響,容易出現反彈,因此,我們應長抓不懈,堅持鞏固和提高,爭取在較短時間內提高教職工中一級水平比例,使推普工作年年上台階。
2010年秋
❼ 說好普通話活動方案
你可以參考一下...
普通話是現代漢民族的共同語,是現代漢語的標准語,是現代漢民族各方言區之間進行交流的工具,也是我國各民族之間進行交流的工具,即我們國家的通用語言。1955年,國家確定了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名稱、定義和標准,將它正式定名為「普通話」,意思是「普通」、「共通」的語言,同時從語音、詞彙、語法三方面確定了普通話的內涵,即「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 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明確了普通話作為國家通用語言的地位。我國《憲法》總綱第十九條明確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語言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對普及普通話的需求日益迫切。推廣普及普通話,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有利於消除語言隔閡,有利於促進人員交流,促進社會交往,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對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1999年《學校語言文字工作會議》把普及普通話和語言文字規范化的要求納入培養目標和有關課程標准,納入學校管理常規,納入基本技能訓練,滲透到德智體美和社會實踐等各項教育活動中,在校園內普及使用普通話,可以提高交流效果、規范師生言行、提高師生文明意識、美化校園育人環境。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渠道。因此,近年來,各級各類學校都十分重視推廣使用普通話工作。我們中和小學將普及普通話納入教育教學要求,作為教育督導、檢查、評估的內容,將普通話作為素質教育、學校管理的重要內容,把語言文字規范化的有關要求與少先隊活動以及校園文化建設、社會實踐活動緊密結合,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教育引導並訓練學生說好普通話、寫好規範字。
第一、我們設立了「推普周」。在推普周期間,我們動員三至五年級的學生製作一期「講普通話、寫規範字」宣傳專刊的黑板報,學生們熱情響應,積極製作了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黑板報,對此,校領導和學生代表一起到各班進行參觀評議,對學生的成果予以肯定。我們還開展了「我是小小推普員」活動,每個隊員除了自己要講好普通話之外,還做「小小推普員」,到家庭、到社區推廣普通話,從身邊的人教起,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都成了督促的對象,讓普通話成為大家日常交際的語言。
第二、重視普通話宣傳工作,我們在校園的櫥窗里張貼了「推廣普通話,寫好規範字」的中隊小報,版面精美、色彩鮮艷,圖文並茂地向大家介紹了說普通話,寫規範字的重要性。各中隊對這份小報都嚴把質量關,寫得細心、看得仔細、查得認真,絕不讓任何一個錯別字或不規範字「漏網」,讓所有讀報的隊員和老師都能放心閱讀。
第三、定期進行拼音本、寫字本的評比,進行朗讀和寫字比賽。
第四、充分發揮校園廣播站和校園網的語言文字宣傳示範作用,每周在小雛鷹廣播中,用標準的普通話給同學們講一些有啟發性的笑話、歷史故事、童話故事以及自己身邊發生的事。
第五、在教室里、走廊里都張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在校園里設立了語言文字宣傳牌。
通過這些活動,培養學生的語言文明習慣,促進了良好學風、校風的形成。普及普通話和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已經成為我們中和小學培養「四有」新人和創造型人才的要求和內容之一。在校園生活中,老師與老師、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交流都使用普通話,形成良好的語言交際環境。
推廣普通話人人有責,要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來不得半點推諉。要主動不要被動,要正視不要忽視,要自信不要自卑。中華語言,乃華夏之根,民族之魂,江山之勢,國人之本!全校隊員都積極投入到「推普」活動中來,「說普通話,寫規範字」的文明風尚將在我們中和小學校園里不斷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