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做好愛國宗教人士集中培訓工作
廣大愛國宗教人士要認真學習貫徹自治區伊斯蘭教愛國宗教人士座談會精神,積內極推動伊斯蘭教與社會主容義社會相適應,始終堅持把「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詣、品德上能服眾、關鍵時起作用」作為對自己的要求和努力方向;做愛國愛教好、解經講經好、民族團結好、文明教風好、發揮作用好的宗教人士,緊緊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充分發揮愛國宗教人士的積極作用,為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的社會主義新疆而奮斗。
⑵ 如何做好民族宗教工作
一、樹立創新理念,尋找民族宗教工作的金鑰匙
一是樹立「交朋友、辦實事、抓引導」三位一體的理念,與少數民族代表和宗教界人士保持良性互動關系。積極推薦少數民族代表和宗教界人士擔任各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建立與少數民族代表、宗教界人士定期談話和交流制度,經常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困難,真心實意地為他們辦實事、辦好事。節日組織慰問少數民族代表和宗教界上層人士活動,把教育引導工作溶入融洽的情感交流之中。通過交朋友、辦實事,使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在少數民族群眾和信教群眾中入耳、入腦,切實改變糾紛產生後,才臨時抱「佛腳」找民族宗教界人士做工作;不穩定事件發生後,才重視與民族宗教界人士加強聯系的被動局面,努力 形成少數民族和信教群眾積極主動協助黨和政府處理民族宗教問題的良性互動關系。
二是樹立以積極心態看待宗教的理念,推動宗教界發揮積極作用。
宗教同其他社會文化形態一樣,有消極的一面,也有積極的一面。如果我們用消極的眼光去看待它,或許它就會一直朝著消極的方面發展,並產生消極的作用;如果我們用積極的眼光去看待它,就會推動它朝著積極而有益的方向發展,產生積極的社會作用。因此,要揚棄過去消極看待宗教社會作用的片面思維,運用馬克思主義宗教觀辯證地看待其社會作用的「兩重性」,正確地把握社會主義條件下宗教與信教群眾之間的關系,支持宗教界對宗教教義作出符合社會進步要求的闡釋,幫助他們用宗教倫理道德中的積極成份去促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用宗教文化的精華去服務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發揮宗教特有優勢,開展社會公益事業,為社會作出更多的好事、善事。
三是樹立社會化的民族宗教工作理念,整合各種資源,形成全縣上下齊抓民族宗教工作的合力。民族宗教工作具有群眾性、長期性和特殊復雜性,單靠民族宗教部門一家之力,很難有大的作為,必須整合社會資源,調動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參與民族宗教工作,變民族宗教工作「風雨一肩挑」為「千鈞重擔眾人挑」。建立統一、高效的民族宗教工作領導機制,成立民族宗教工作領導組,強化民族宗教工作的領導職能;建立快捷、靈敏的信息反饋機制,構建縣鄉村三級宗教工作部門互聯的縱向網路和由統 戰、宗教等部門互聯的橫向信息網路,各個鄉鎮均明確分管領導
和兼職宗教工作幹部,各村明確一名信息聯絡員,做到重大問題、重要情況及時報告和處理;建立協調、聯動的工作機制,在解決突出問題時,各級黨政組織和統戰、民族宗教部門同步到位、協調行動。
⑶ 宗教工作會議實施方案
宗教工作會議還正常!弄出個:
實施方案-----說真的!挺莫名其
妙的!開會! 需要實施方案?即
使是:會議召集遇到阻力障礙...
什麼的也不能整實施方案啊!這,
不對的!不能這么著召集開會的!
⑷ 宗教活動方案
宗教活動場所管理條例
http://www.jincao.com/fa/law16.02.htm
這是國家法規,其他您沒說清楚是什麼活動,我也無法幫忙策劃了,o(∩_∩)o...
和諧拯救危機系列片 (請從第二個視頻看起)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1398899.html
山西小院系列片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676770.html
正信的佛教
http://www.dizang.org/rm/zxdfj/
⑸ 黨政領導幹部提升宗教工作能力培訓班學習心得
通過學習,自己認識到了很多的宗教知識和宗教政策。從而在思想上樹立起來了宗教平等,宗教自由的觀念。在自己的實際生活中,要積極地宣傳黨的宗教政策,與破壞宗教的不法行為作斗爭。
⑹ 如何進一步做好基層民族宗教工作
一、樹立創新觀念,尋找民族宗教工作的金鑰匙
一是樹立「交朋友、辦實事、抓引導」三位一體的理念,與少數民族代表和宗教界人士保持良性互動關系。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建立與少數民族代表、宗教界人士的談話和交流制度,經常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困難,真心實意地為他們辦實事、辦好事。在重大節日期間開展慰問少數民族代表和宗教界上層人士活動,把教育引導工作溶入融洽的情感交流之中。通過交朋友、辦事實,使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在少數民族群眾和信教群眾中入耳、入腦,切實改變發生矛盾和糾紛之後出現臨時「抱佛腳」找民族宗教界人士做工作的被動局面,努力形成少數民族和信教群眾積極主動協助黨和政府處理民族宗教問題的良性互動關系。
二是樹立以積極的心態看待宗教的理念,推動宗教界發揮積極作用。宗教同其他社會文化形態一樣,有消極的一面,也有積極的一面,如果我們用消極的眼光去看待它,或許它就會朝著消極的方面發展,並產生消極作用;如果我們用積極的眼光去看待它,就會推動它朝著積極而有益的方向發展,產生積極的社會作用。因此,要摒棄過去消極看待宗教社會作用的片面思維,善於運用宗教文化的精華去服務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發揮宗教特有的優勢,發展社會公益事業,為構建和諧社會多做好事、善事。
三是樹立社會化的民族宗教工作理念,整合各種資源,形成全縣上下齊抓共管的合力。民族宗教工作具有群眾性、長期性和特殊復雜性,單靠民族宗教部門一家之力,很難有大的作為,必須整合社會資源,調動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參與民族宗教工作,變民族宗教工作「風雨一肩挑」為「千鈞重擔眾人擔」。要建立快捷、靈敏的信息反饋機制,構建縣、鎮、村、協會四個層面的縱向網路和由統戰、民宗等部門互聯的橫向信息網路,做到民族宗教工作的關口前移、重心前移。
二、堅持辦實事,是抓好民族宗教工作的關鍵點
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不能局限於「不出事」而消極地去當「滅火隊」,必須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的正確導向,找准工作抓手,把少數民族和信教群眾的注意力集中到抓經濟促發展上來,切實幫助他們理清發展思路,幫助解決發展中的實際困難,通過辦實事、辦好事,凝聚民心民力,取得支持理解。一是幫助制定經濟發展規劃。結合「十二五」規劃,幫助少數民族和信教群眾認真做好經濟發展的短、中、長期規劃,將規劃具體到項目,具體到農戶,做到科學謀劃、統籌部署,有計劃按步驟地分步實施。同時,把民族經濟發展納入到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定期研究、分析,及時解決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扶持民族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二是積極爭取把民族經濟納入全縣扶貧開發范圍,幫助論證、篩選適應鎮情、村情經濟發展的項目,在政策上予以傾斜,在資金上重點扶持,為民族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三是認真落實民族經濟社會發展扶持政策。統籌協調各相關部門在技術、人才、信息、資金等方面給予其重點扶持,積極鼓勵、引導和幫助少數民族企業和信教群眾民營經濟發展。
三、加強宣傳引導,把好民族宗教工作的方向盤
一是加強各級幹部特別是民族宗教幹部的學習,全面提高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務的能力和水平。各級、各部門要堅持不懈地對廣大幹部和黨員進行民族宗教觀、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的學習和培訓,有效解決不願管、不會管、不敢管、不去管的「四不管」問題,努力提高幹部應對民族宗教工作的能力。
二是搞好少數民族代表和宗教界人士的聯系與溝通。組織召開座談會,邀請少數民族代表和宗教界上層人士參加,傾聽他們的呼聲,了解發現問題,耐心細致地開展政治思想工作,及時發現問題,有針對性地妥善處理,達到溝通思想、增強信任、解決問題的目的。
三是定期不定期組織少數民族代表、宗教場所教職人員及信教群眾學習。通過開展靈活多樣的愛國主義教育,黨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教育,把信教群眾的注意力和力量轉移到建設和諧社會的宏大目標上來,使他們愛黨、愛國、愛教。
四是認真開展好「和諧寺觀教堂」創建活動。中央統戰部、國家宗教局自2010年8月啟動實施了創
「和諧寺觀教堂」活動。作為民族宗教部門,要以此為契機,規范宗教事務管理,完善場所內部規章,強化教職人員素質提高,形成一個愛國愛教好、遵紀守法好、民主管理好、團結互助好、環境美化好的「五好」宗教活動場所,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四、創造良好環境,營造民族宗教工作的大氣候
良好的工作環境是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基礎,亦是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保證。民族宗教部門要加大硬、軟環境建設,努力營造民族宗教工作良好的外部環境和和諧的內部環境。一是要積極主動地爭取各級黨委、政府對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視,多向領導匯報,多向領導建議、多請領導支持、多請領導參與,加強交流,增進共識,爭取位置,使民族宗教工作列入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形成黨政主要領導重視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其他領導協助抓的工作格局。二是不斷加強民族宗教工作的機構和隊伍建設。根據中、省、市要求和規定,落實編制、人員和辦公經費,要不斷改善辦公條件,真正做到民族宗教部門有人辦事、有錢辦事、能辦好事。三是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民族宗教部門應以「樹一流形象,創一流業績」為目標,著力培養「團結、奉獻、務實、創新」的工作作風,強力打造服務、親和、務實、能乾的幹部隊伍,努力為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⑺ 如何做好新形式下的民族宗教工作總結
範文在此:
今年以來,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指導下,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全國宗教工作會議精神和省、市委關於民族宗教工作的決策部署,更加註重夯實基礎,更加註重解決問題,更加註重正面引導,更加註重精細服務,切實維護民宗領域和諧穩定,充分揮民宗界人士和少數民族群眾、信教群眾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強富美高」新無錫中的積極作用,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我局被市委市政府表彰為「2013-2016年度全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被省民委(省宗教局)推薦為「全國宗教工作系統先進集體」。
一是民宗領域安全穩定更加牢固可靠。制定《無錫市民宗系統安全生產工作責任清單》。倡導宗教活動場所購買財產保險。出台《無錫市宗教活動場所安全技術防範系統建設與應用分類標准實施方案(暫行)》。會同相關部門推進市區部分宗教活動場所接通天然氣。開展宗教活動場所「房屋安全質量推進年」活動。開展不同主題、不同形式的明察暗訪、安全督查。會同相關區聯合相關部門合力做好元旦、春節場所撞鍾活動和復活節、「開齋節」、天主教朝聖月、聖誕節等重大宗教活動的安全保障工作,以及黨的十九大、「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第二屆世界物聯網大會等敏感節點的安全穩定工作。
二是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更加富有成效。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深化年」活動,及時宣傳我市各條戰線涌現出的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典型。在梁溪區古運苑社區、惠山區惠南社區成立無錫市「民族團結進社區示範點」。成立江蘇省首家由市級民宗部門和體育部門聯合命名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訓練基地」。指導江南大學等5支隊伍參加江蘇省「紅石榴杯」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運動會,獲得2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承辦第二屆江蘇省少數民族優秀舞蹈展演,藏族雙人舞《心之尋》、彝族群舞《老兵》2個節目榮獲優秀組織獎。市歌舞劇院被省民委推薦為「第五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單位」。制定無錫市《關於進一步完善少數民族群眾服務體系的意見》。開展少數民族法律法規宣傳教育。開展全市公共服務行業和窗口單位貫徹落實民族平等政策情況的檢查督查。會同市招生辦開展少數民族考生中考、高考加分民族成份審核認定工作。
三是宗教事務管理更加精準精細。根據上級文件精神,結合實際,提請市委市政府出台《無錫市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民族宗教工作的實施意見》。召開全國、全省宗教工作會議精神專題學習會,舉辦宗教「中國化」巡迴講座。召開市級團體工作任務部署會,首次評選表彰民宗團體工作先進個人。建立市級團體聯席會議制度,舉辦市級團體新春聯誼會。出台《無錫市市級民宗團體集體活動考勤辦法》,舉辦團體季度集中學習會。向市財政爭取經費,將每個團體工作經費提高到20萬元,改造宗教場所危舊房經費30萬元,制定下發《市民宗團體財政補貼經費管理辦法(暫行)》、《宗教活動場所危舊房屋改造維修專項經費使用管理辦法(暫行)》。指導市佛協、市道協穩妥有序換屆。完成宗教活動場所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賦碼和宗教活動場所登記證換發工作。推進星級宗教活動場所認定工作,截止10月底,2處場所被省檔案局認定為五星級檔案室。
四是服務中心大局更加聚焦聚力。指導市佛協、祥符禪寺建立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市第一所宗教院校——慈恩學院,順利招僧開學。指導宜興市舉辦「第四屆中國宜興國際素食文化暨綠色生活名品博覽會」、祥符禪寺承辦首屆江蘇佛教素食文化博覽會。指導市道協開展道教音樂傳承與保護工作,出版《無錫道教音樂記事》。在全市宗教界部署開展以「堅持宗教中國化方向」為主題的講經論道活動。指導市伊協承辦「東部地區伊斯蘭教中國化解經研討會」。新成立「無錫惠緣慈善基金會」、梁溪區「漢慈永興嗣慈善基金會」。支持和引導宗教界參與貴州省三都縣的幫扶活動,市級民宗團體出資130萬元用於支持馬尾綉產業發展。
五是民宗部門建設更加充滿活力。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穩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兩聚一高」先鋒行動,扎實開展「連心富民、聯企強市」大走訪活動。我局走訪農戶2150戶、企業15家、宗教場所12處、宗教團體12個,協調解決問題10餘起。精心組織新修訂《宗教事務條例》的學習、宣傳和培訓工作,制定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實施方案。梳理市級「不見面」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完善辦事指南。舉辦貫徹落實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全國宗教工作會議精神統戰(民宗)幹部培訓班。圍繞民宗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開展調查研究活動。持續開展「民宗心語」編撰活動。
⑻ 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統戰,民族宗教工作
一、全面理解和落實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
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是: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這四句話是一個有機整體,前三句講的是重大政策和原則,最後一句講的是根本方向和目的,是工作的重點。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必須毫不動搖地全面貫徹落實。
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要尊重和保護公民個人自主選擇、維持或改變宗教信仰的自由,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干涉強迫。堅持政教分離,禁止以行政力量消滅或者發展宗教,禁止利用恐嚇、欺騙等手段傳播宗教,禁止利用宗教進行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妨礙國家教育制度、製造民族矛盾、破壞國家統一的活動。
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就是要對涉及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務進行依法管理,使宗教在憲法和法律、法規、政策允許的范圍內活動,並提高服務意識和社會管理水平。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就是要堅持我國宗教不受外國勢力支配,任何境外組織和個人不得在我國傳播、發展和控制宗教,外國人在華宗教活動必須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我國宗教界與其他國家和地區在互相尊重、平等友好基礎上交流交往。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就是要鼓勵支持各宗教發揚愛國愛教、團結進步、服務社會的優良傳統,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積極開展教義教理新闡釋、禮儀制度新規范和社會服務新探索,自覺適應社會進步和時代要求。
二、准確把握宗教社會作用的兩重性規律
「我國宗教的社會作用仍然具有兩重性,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還會受到一定范圍內存在的階級斗爭和國際上的一些復雜因素的影響。對這個基本的現實,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認識。」宗教具有心理調適等作用,對維系社會秩序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同時,宗教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和社會倫理道德體系,其中包含了勸人為善等積極內容。但是,宗教作為一種有神論的世界觀,也會束縛人們的思想,對社會帶來負面影響。
宗教社會作用的兩重性在不同社會有不同的表現。在階級社會,統治階級出於維護統治的需要,利用宗教來控制人民,讓人們把改變現實的苦難寄託於虛幻的世界,宗教成為剝削階級統治的工具。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從宗教對社會的發展能否起推動作用、對無產階級爭取社會主義的斗爭是否有利的角度,對宗教在階級社會中的社會作用作過大量深入的分析,認為歷史上宗教被剝削階級用來為其剝削制度辯護,起過麻醉人民精神的消極作用。宗教既可以用來維護現存社會秩序,也可以成為破壞原有社會秩序的工具。
在社會主義社會,宗教的社會作用仍然具有兩重性。處理得好,可以對社會發展和穩定產生積極作用。處理得不好,就會產生消極作用,甚至產生很大的破壞作用。關鍵是能否有效地管理和引導。社會主義社會為發揮宗教中的積極因素、抑制消極作用創造了有利條件。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我國宗教界人士擁護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具有愛國愛教的優良傳統,是愛國統一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大信教群眾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建設力量。宗教教理教義中的某些內容,對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和倫理道德,具有積極作用;宗教團體舉辦各種公益事業,有利於服務社會;宗教團體與世界各國宗教界互相交流,有利於增進各國人民間的了解和友誼、維護世界和平。同時,也要防止亂建寺觀、教堂,濫塑露天宗教造像,浪費錢財,影響社會生產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的改善;防止宗教狂熱對社會和經濟的發展進步產生不良影響;防止宗教被境內外敵對勢力所利用,破壞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
要全面、正確地認識社會主義社會宗教社會作用的兩重性,既不能誇大宗教的消極作用,也不能誇大宗教的積極作用。要為宗教發揮積極因素、抑制消極因素創造有利條件和環境,引導和支持宗教界弘揚積極因素,抑制消極因素,因勢利導,趨利避害,不斷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⑼ 如何做好統戰,民族,宗教等方面工作的意見建議300字
創新方法扎實做好新形勢下統戰工作
統戰工作能否適應當前發展的新形勢,關鍵在於基層黨委重視與否、黨的幹部對統戰方針政策熟悉程度如何、善不善於總結經驗。只有通過強化工作職能、掌握工作方法、強化創新機制使統戰工作,才能做到從真正意義做好統戰工作。
統戰工作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尤其是要做代表人士的工作。要推動企業實現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必須站在鞏固黨在企業中的群眾基礎的高度,扎實做好團結人、教育人、引導人、關心人的各項工作。要引導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圍繞涉及改革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深入開展調研,積極參政議政。
發揮統一戰線優勢,服務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既是經濟領域統戰工作的出發點,也是統戰工作的落腳點。要把經濟領域統戰工作融入到統戰工作中來,充分發揮統戰優勢,推動農場科學發展。
和諧是當代中國社會的重要價值追求,促進和諧是統一戰
線的職責本分。新時期統戰工作應當牢固樹立和諧理念,把握統一戰線包容廣泛的特徵,遵循求同存異的工作規律,在全力促進「五大關系」和諧的過程中提升統戰工作科學化水平。
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對於鞏固和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增進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促進現代化建設事業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政府工作報告》對進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做出了明確部署,各地區、各部門要認真學習領會,全面貫徹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