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國第二次污染源普查中,清查流程有哪些
主要的就是空氣的污染,還有衛生的檢查,最主要的就這兩種。
2. 《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方案》主要內容是什麼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部署開展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
《方案》提出,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的工作目標是摸清各類污染源基本情況,了解污染源數量、結構和分布狀況,掌握國家、區域、流域、行業污染物產生、排放和處理情況,建立健全重點污染源檔案、污染源信息資料庫和環境統計平台,為加強污染源監管、改善環境質量、防控環境風險、服務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提供依據。
《方案》要求,全國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領導普查質量管理工作,建立覆蓋普查全過程、全員質量管理制度並負責監督實施。各級普查機構要認真執行污染源普查質量管理制度,做好污染源普查質量保證和質量管理工作。同時,要建立健全普查責任體系,明確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和相關責任。建立普查數據質量溯源和責任追究制度,依法開展普查數據核查和質量評估,嚴厲懲處普查違法行為。
預祝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順利進行。
3. 企業環保技術與知識培訓內容有哪些
企業環保技術與知識培訓內容第一部分:環保的基本知識,我國環境污染的現狀,環保工作的重要性。 第一、幾個有關環保的概念。 環境保護是我國確立的一項基本國策。環保是環境保護的簡稱。 環境污染要素分為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等。 生態環境惡化與新資源開發帶來的環境問題是當前人類社會面臨的嚴重環境問題之一。 第二,我國環境污染的現狀。 第三,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的意義。第二部分:環保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以及公司的各項環境管理制度。 第一、法律的手段是環境保護最重要的手段。 第二、下面講公司在貫徹環保法律法規方面所做的工作。第三部分:環境因素的識別評價和重要環境因素的控制管理。 因環境因素而導致的環境變化就是(環境影響)。第四部分:應急體系、應急准備及環境污染事故的應急處置。 環境污染事故指的凡是由於生產裝置、貯運設施和「三廢」治理設施排放的污染物嚴重超過國家規定而污染和破壞環境或引起人中毒傷亡,造成農、林、牧、副、漁業較大的經濟損失的事故,均稱為污染事故。 發生環境污染事故要堅持「四不放過」原則,其具體內容是: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人未受到處理不放過;事故責任人和周圍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事故沒有制訂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過。 公司制訂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的目的有2個:(1)採取預防措施使事故控制在局部,消除蔓延條件,防止突發性重大或連鎖事故發生。(2)能在事故發生後迅速有效控制和處理事故,盡力減輕事故對人和財產的影響。第五部分: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統一的。節能減排就是節約能源、降低能源消耗、減少污染物排放。環境保護、節能減排不在只是時髦的概念,更是潛力巨大的產業。公司實施節能減排的著手點。節能減排和我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統一的。節能不是一句話的事,也不是一個人的事。是每一位公民的責任和義務,更是每一個企業的責任。節能工作需要我們每個人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
4. 對於從事強污染性及其特殊要求的人員應該經過哪些專業技術培訓
對於從事強污染性及,特殊要求人員應該進行專業的技術培訓輔導
5. 北京市將全面啟動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嗎
3月7日上午,北京市人民政府組織召開北京市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啟動會議,明確了普查時點、對象、范圍和內容,並部署安排下一步工作,標志著本市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全面啟動。
據了解,此次普查對象為本市行政區域內有污染源的單位和個體經營戶,普查范圍包括工業污染源,農業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移動源及其他產生、排放污染物的設施。按計劃,今年完成前期准備、清查建庫,深入開展普查工作,2019年完成工作總結並發布普查結果。
據悉,此次普查標准時點為2017年12月31日,時期資料為2017年度資料。普查對象為本市行政區域內有污染源的單位和個體經營戶。普查范圍包括工業污染源,農業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移動源及其他產生、排放污染物的設施。
本市污染源普查工作分為「前期准備、清查建庫、全面普查、總結發布」四個階段。2017年開展前期准備等工作,今年將完成前期准備、清查建庫和深入開展普查工作,2019年完成工作總結並發布普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