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稅優健康險7月1日起全國推廣是真的嗎
從7月1號開始,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試點政策,簡稱為稅優健康險政策,將推廣到全國,它的目的就是國家通過稅收優惠的方式鼓勵大家購買商業健康險,為基本醫保提供補充。這也是目前唯一可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人身險產品。
目前,保費收入大概是1.5億,30多個試點城市顯然覆蓋面顯然太小了,既然是老百姓的一個福利制度,那麼應該盡快展開,讓它惠及更多的老百姓。
② 稅優健康險全國數據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看上去很優惠的稅優險,試點一年多後即將在全國實施。不久前,財政部、稅務總局、保監會聯合發布通知,明確自今年7月1日起,將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試點政策推廣到全國范圍實施。
③ 稅優健康險究竟是什麼呢
稅優政策必將極大地激發全社會的健康保險意識和健康保險需求,在稅收杠桿撬動下,商業健康保險即將進入快速擴張的戰略機遇期。
稅優健康險採取了「醫療保險+個人賬戶」的形式,所交保費有一部分比例是存在投保人的萬能賬戶中,為投保人存起來,各家保險公司會給予賬戶中資金年利息相應的保底利率。投保人退休不再繳稅時,也就不再續保稅優健康險了。這時個人賬戶就被激活,裡面多年存下來的錢款,就可以繼續為投保人服務。一般來說,有兩種利用用途,一個是購買商業健康險,一種是等到得病後,繼續從賬戶中支出作為醫療報銷費用。
想了解更多的保險資訊與產品可以進入:平安保險,這里有豐富的保險資訊與優質的保險產品。
④ 稅優健康險試點下月推廣至全國是怎麼回事
看上去很優惠的稅優險,試點一年多後即將在全國實施。不久前,財政部、稅務總局、保監會聯合發布通知,明確自今年7月1日起,將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試點政策推廣到全國范圍實施。
細分市場,延伸服務,把減稅做在前面
提升產品研發能力,延伸服務鏈條,打造核心競爭力,是保險公司的當務之急。
「首先得細分市場、細化條款,改變目前產品同質化的問題。」人保健康團險部總經理李蘊紅認為,保險公司需要提高風險控制能力,對既往病症篩選、核保手段要提升,以區分保額。此外,對醫院過度檢查、用葯,以及掛床治療等行為還應加強管理,有效管控醫保資金的跑冒滴漏,把資金用在提高保障上。「還要著眼於大健康管理,延伸服務鏈條,比如開通三甲醫院綠色就診通道,建立名醫師的就醫咨詢網路,在中心城市建立健康管理中心,提供二次診療、遠程會診、海外就醫服務等。」
另一方面,對免稅流程也需要重新設計。目前在很多地方,基層地稅局對個人購買健康險的退稅還沒有落到實處。「保險監管部門、稅務部門完全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把減稅做在前面,讓投保者少跑腿。比如保險監管部門統一管理稅優健康險的保單編號,打上條形碼,然後跟稅務部門資料庫聯網,消費者在手機上掃碼,稅務部門就能根據保額、收入算出免稅額,然後把款打到個人指定的銀行賬戶上。」宋福興認為,甚至可以讓保險公司直接出售免稅保單。「當然,這需要稅務部門和保險公司加強合作,對保單數量與銷售額度嚴加管理,防止有些公司利用假保單從稅收部門騙『返稅』。」
減輕大家的醫療負擔,確實是一個好事情,全民應該重視這個問題。
⑤ 稅優健康險馬上就要全國推廣,到底靠不靠譜
看上去很優惠的稅優險,試點一年多後即將在全國實施。不久前,財政部、稅務總局、保監會聯合發布通知,明確自今年7月1日起,將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試點政策推廣到全國范圍實施。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⑥ 稅優健康險推動建議
用戶千萬不要等到生了病再去買保險,稅優健康險只是報銷型的,僅僅解決醫療費用方面的問題,對於患病後不能正常工作帶來的收入損失,還需要通過重大疾病保險來解決。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⑦ 稅優健康險有什麼賣點
現行的稅優健康險從節稅的角度,每年能夠為被保險人節省的稅金大概在70-200元人民幣左右,各地的稅務銜接還都不一樣,發生過稅務機構在處理相關節稅事項時候無法處理或者拖延。所以從節稅的角度,稅收優惠只能算賣點但是不算亮點。
稅優健康險本質上還是一款萬能險形式的住院醫療險,特定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壓)也可以做部分門診報銷。它的最大亮點在於非標准體(帶病)初次投保保險公司不得拒絕,但是終身可以報銷的總額會比標准健康體大幅下降。
泰康的稅優健康險叫《康樂保稅優健康險》,分A款和B款。可以自行網路條款。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⑧ 個人稅優健康險如何避免「叫好不叫座」
個人稅優健康險在全國的鋪開和推廣有賴於總體稅改環境的改善,也有賴於政府部門推廣的力度。
近日,國家三部門聯合發文,決定從7月1日開始,將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試點在去年31個城市的基礎上推廣到全國。個人稅收優惠型健康險(以下簡稱「個人稅優健康險」)採取國家稅收讓利的方式,補足了我國醫療健康體系中最後一個「短板」,意義不可以說不重大。
個人稅優健康險的展開和推廣,還存在一些外部環境和產品設計等方面的約束,健康險還是要避免在未來出現「叫好不叫座」的情況。
⑨ 稅優健康險什麼時候個人能購買
目前整個市場上對於稅優健康險產品的反映,最積極的當屬國企客戶。據泰康人壽養老險專家董鵬介紹,這種類型的企業緊跟國家政策的方向和趨勢。對於外企來說,在積極咨詢和研究的同時非常謹慎,這類企業不太願意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而是希望在自己的行業內或相關的企業中能有先做的,之後自己再考慮「做,還是不做」。據了解,幾大外資保險經紀機構在與客戶溝通過程中,給予客戶的建議是「謹慎觀望」,希望在近期能有更多的此類產品出現(包括市場流程得到進一步的明確),之後再去向客戶推薦。董鵬表示:「但是,也不排除有一些合作的外資機構非常激進,希望能夠獨家代理稅優健康險產品,比如,有些機構明確提出要去向他們的客戶做一些推薦。」
在董鵬看來,整個市場對於稅優健康險的反饋是比較熱烈的,這個「熱烈」指的是氛圍上的,輿論上的或者說是資訊上的。「但從實際的業務來看,我個人感覺還是相對謹慎的。」他說。
同時董鵬表示,在產品正式推出之前,他們會認為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可能會更積極主動、或者說是更敏感些。但就現在的反饋來看,其實有很多反饋是由企業的普通員工來推動的,很多企業的普通員工在看到新聞、或者是接觸到了相關資訊之後,主動找到保險公司去咨詢產品。因此他承認:「可以說,這確實是在輿論上、或者說信息導向上,與此前的相關設想不太一樣。」
「個人」之困
由董鵬的上述觀點延伸下來,就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個人稅優健康保險的「個人」之困。
從今年3月份開始,國內第一批「個人稅優健康保險」在北京等試點城市正式開售,人保健康、陽光人壽、泰康養老3家保險公司作為首批獲批的試點機構都已經陸續與單位集體簽約。而如果深入市場仔細調研之後,會發現市場上出現了一個令人深思的現象,個人稅優健康產品尚不能直接賣給個人。
「個人稅優健康保險」,從這個名稱上看,應該屬於銷售給個人的健康保險產品,而目前個人直接投保稅優健康險還存在一些不便。
有個人消費者反映,自己完全符合購買個人稅優健康險的條件標准,可是聯系了銷售該類產品的保險企業後得到的回答都是「只接受單位集體簽約」,個人打保險公司電話咨詢、上網查詢均沒有產品介紹,也不接受個人投保。而且,不僅是無法購買,甚至連咨詢如何購買的渠道都沒有。
按照中國保監會批準的合同條款,明確「凡16周歲以上的,投保時正參加公費醫療或基本醫療保險,投保時未滿法定退休年齡的,且投保時根據其健康狀況確定為非患相關疾病的適用商業健康保險稅收優惠政策的納稅人,均可作為本合同的被保險人。」
險企的聲音
針對以上問題,人保健康總裁宋福興解釋道:「企業統一投保可以代投代繳,賠付的時候也更加快捷。如果是個人投保,則需要每年進行一次申報,這樣的話相對麻煩一點。所以我們建議以單位為主。當然,個人客戶我們也不會拒絕。」據了解,人保健康、陽光人壽、泰康養老3家保險公司作為首批獲批險企目前均陸續與單位集體簽約該項業務。3家保險公司均表示,因涉及個人所得稅抵扣等問題,首批簽約的就是單位團體客戶,接受個人購買產品是下一步的事。
打開上述三家公司的官方網站可以看到,泰康養老官網的產品目錄有4頁,其中沒有個人稅優健康保險的相關介紹;人保健康網站上,個人保險和團體保險的目錄下頁沒有找到個人稅優健康保險;陽光人壽保險網主頁上有個人稅優健康保險的介紹,並提供了客服電話。
泰康養老的相關負責人對此表示,稅優健康險產品目前採取單位統一組織的方式購買,泰康養老的工作人員將協助單位的人事部門完成相關稅優產品的宣傳、投保單和信息表的填寫、報稅單的遞交等流程。在此過程中,泰康養老與商業健康保險信息平台實時對接,按照「一人一單一碼」的原則生成稅優識別碼,並在專用單證上註明。
陽光保險客服熱線服務人員表示,該保險企業北京地區有專人負責個人稅優健康保險,但確實需要單位人力資源部門組織「團購」。而熱線工作人員同時強調,並不要求單位全員購買,但需要「至少三人同時購買」。
針對個人稅優健康險目前個人尚不能直接購買這一問題,人保健康相關負責人給予的進一步答復顯示,目前稅優健康險產品由工作單位統一投保更方便投保人。「如個人自行投保稅優健康險產品,需要每月填寫稅務部門要求的稅務抵扣申請文件等,辦理退保或轉保時手續也相對繁瑣。」他建議,由企事業單位組織辦理投保事宜並代為辦理個人每月稅款抵扣工作,可以為被保險人帶來便利。
目標客戶到底是誰
稅優健康的目標客戶到底是什麼類型的人群?或者說什麼樣的人對這種類型的產品最感興趣?
客觀而言,如果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分析,最適合這類稅優健康的應該是身體不健康的人群,或者稱之為非標體、非健康體,這對於他們需求的滿足無疑具有實際意義。但是,如果站在保險公司的角度來說,這些人群反而不是保險公司願意承擔風險的那一類人群。如果再深究一步,到底是對於年輕人適合還是對老年人適合?是健康的人群更適合還是非健康的人群更適合?
對此董鵬分析道:「實際上,稅優健康險應該是對所有的人都適合的,但對於不同的人,會有不同方案的選擇。在稅優健康險產品正式上市之前,我們與很多企業溝通過,當時的預判是:40歲以上的人群會對這個產品非常感興趣。而當實際產品推出之後,市場上出現了非常多的年輕人群也對其很有興趣,究其原因,就在於費率低;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年輕人的風險意識也在提升,他們具備這樣的意識、可以感知以優惠的價格獲得這么一個高杠桿、有保障的產品,那會是非常合算的。所以,年輕人對於這個產品的熱情可能更多的在於費率的優惠。」
另一方面,對於一些年齡較大、或者說是身體已經不太好的人群來說,稅優健康保險的價值和意義就更大了,其中的關鍵就在於,稅優健康險產品畢竟是首款不拒保的產品;而且,按照各家公司的運營規則,只是在首次簽單的時候進行健康體還是非健康體的核保,之後,只要進入了這個保單的有效期內,續保的時候將不再進行重新核保。這其實就意味著,是以一個正常體的身份來獲得一個投保資格,這正是上述年輕人、以及目前身體還不算太差的人、同時也包括已經不太好的人進行投保的一個重要理由。
董鵬現身說法地表示:「我本人也是在泰康養老的產品上線之後第一時間就購買了這個產品,我購買這個產品的初衷也是在於自己的身體不是特別好,而且年齡目前還算比較年輕,所以能夠用一個很便宜的價格就能把自己鎖定到一個非常好的產品里,就泰康的這款產品來說,因為運營規則上允許只繳納風險保費,所以我目前的風險保費只需要每年378元,是非常便宜的價格,所以我沒有什麼猶豫就直接購買了這款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