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紅色旅遊有什麼運營模式
把紅色旅遊與其它東西進行整合。整合模式主要有:
1、 紅色與政治(公費旅遊)聯姻
紅色旅遊,應該用足政治優勢、做足文化文章、實現經濟發展。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各種單位都有政治需求,包括黨政軍機關及企業集團,每逢黨的重大活動,就要到附近的紅色旅遊點去。
2、 紅色向質朴(鄉村旅遊)回歸
鄉村旅遊的休閑性是很多城市居民嚮往的感覺,讓孩子體會鄉村的味道也是很多城市父母的願望。老區的鄉村比起商業化的城市郊區型鄉村來說,更具有原汁原味的滋味。紅色旅遊區一般都彌漫著濃濃的鄉村風情和獨特的紅色魅力。瑞金的蘇維埃政權從本質上講是工農政權,紮根於農村,成長於農村,從農村肥沃的土壤中汲取豐厚的養料。紅色向質朴的鄉村旅遊回歸不僅順應了旅遊發展的時尚潮流,而且突出了瑞金紅色旅遊的特色和魅力。
3、紅色與綠色(生態旅遊)相映
以綿江河民俗生態漂游項目為例,綿江河是瑞金城市的靈氣聚集,是貫穿於瑞金的文化和景觀的核心軸線。因此,打造從葉坪――城區濱河公園――烈士陵園――紀念館的整條水上游線,成為瑞金旅遊整合紅色與綠色的最佳方式。既可以把葉坪的大量遊客,直接導入綿江河休閑漂流,形成全新的遊憩方式,提升遊客的游樂興趣,實現延長滯留時間,增加遊客消費的效果。
4、紅色與城鄉建設(城市建設、旅遊小城鎮建設和新農村建設)結合
很多紅色旅遊景區景點實際上是城市的一部分。它要和街區、城市相結合,就要跟街區的發展,城市的發展結合,即 「景城一體化」。而且紅色旅遊的發展必須依託城市和中心城鎮完善的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為旅遊者提供全方位、多方面的服務。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紅色旅遊的發展必須與城市建設和旅遊小城鎮建設相結合。紅色旅遊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存在著天然的契合關系。發展紅色旅遊有利於解決好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和就業,提高農業的附加值增加農民經濟收入,更在於能為貧困人口創造提高文化科技素質的機會和條件,進而推動新農村建設的步伐。
5、紅色與時尚(自駕車)結盟
自駕車運動是近期國內興起的一項有挑戰性的時尚運動,自駕車的車主多為城市中高收入者,嚮往田野,嚮往自由,是一群有愛心和不畏艱苦的性情中人,自駕車到老區去,不僅有風景,也收獲了給予的快樂,這是一個有潛力的市場。
自駕車旅遊在中國目前的發展狀況仍然是一個特種旅遊的范疇,它的市場群體更多的是一些喜愛探險、崇尚自然的人。而大多數紅色旅遊景區所處的地區基本處於一種原始的未開發狀態,很少受到外來者的「干擾」,這種氣氛正契合了自駕車旅遊者尋求僻靜和開拓新旅遊點的心理。
6、紅色與紅色聯合(區域合作)
瑞金紅色旅遊的發展,應該全力捆綁周邊旅遊目的地,並根據不同的客源市場安排多條遊程線路,達到紅色與紅色的整合,紅色與綠色整合,紅色與彩色的整合,實現多目的地旅遊效果。如瑞金與永安土樓、廈門、井岡山、武夷山、廬山之間的捆綁銷售,建立聯合營銷的協議書,通過有效的獎勵手段,形成捆綁銷售的巨大收益。
❷ 求推薦關於紅色旅遊規劃設計的文章!
我聽說有一篇旅遊規劃設計案例是規劃遵義的,定位就是紅色旅遊,是熊大尋策劃的,你可以去查一查
❸ 去南京和上海的紅色旅遊策劃書的前期准備!
問題不明確,我是名策劃師,可以提供你的建議是
1.物料:地圖,旅行包,應急葯版品箱
2.地點安排,權交通路線,食宿統籌安排
3.景點和特色娛樂項目(露營。篝火晚會。游樂場等)
4.影像資料,方便日後進行宣傳.
補充下你的要求 記得懸賞 呵呵
❹ 紅色旅遊策劃規劃哪些發展路徑值得參考
紅色旅遊策劃規劃有這三點發展路徑值得參考,艾肯為你總結:
1.紅色文化與鄉村文化的融合
2.紅色文化與體育文化的融合
3.紅色文化與科技、娛樂文化的融合
❺ 武漢有什麼紅色旅遊活動安排,紅色旅遊方案
武漢市區的話比較多,可以在漢口看下二七罷工紀念館,武昌可以看下辛亥革命博物館,然後瞻仰下起義門
❻ 紅色旅遊資源的紅色旅遊資源的規劃設計要點
開發紅色旅遊,首先要做好紅色旅遊發展規劃。已經有不少省市都在研究制定本地區紅色旅遊的發展規劃,如江西、四川、河北、安徽的紅色旅遊規劃綱要已經編制完成,其他很多省市也都存編制本地區的紅色旅遊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
紅色旅遊規劃不等同一般的旅遊規劃,需要認真挖掘紅色精神實質,挖掘紅色旅遊獨特內涵與規律。紅色旅遊資源規劃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尊重史實。塑造良好的地區旅遊形象
紅色旅遊資源與黨的歷史息息相關,首先應在尊重史實的情況下進行開發,這就應加強黨史研究在紅色旅遊資源開發規劃與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黨史研究機構應對紅色旅遊資源的開發過程和內容進行嚴格的把關,杜絕不合史實、不切實際的盲目開發。同時,應建立必要的景區(點)管理監督機構對景區(點)進行日常管理和維護監控,確保紅色旅遊地良好的公眾形象。良好的旅遊形象是吸引旅遊者的主要驅動力,在進行旅遊開發的同時強調旅遊地形象的對外歷史感召力和吸引力,對內產生歷史凝聚力和親和力。
2.有效整合紅色旅遊資源,注重品牌經營
從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國紅色旅遊資源分布較為分散,因此進行由點到線、由線到面、跨地區、跨領域的旅遊資源的整合就顯得十分必要。在紅色旅遊區之間、旅遊景區(點)之間的沿線,應注意進行旅遊資源的挖掘與開發。整合紅色旅遊資源,尤其整合戰爭遺址資源,是對戰爭文化的一種認識和理解,是大文化的體現。開發紅色旅遊資源不儀儀是對原址、原貌的建設與恢復,還應該對紅色歷史文化和歷史故事進行整合。整理、挖掘、豐富這些歷史文化、歷史故事,有利於弘揚我們的紅色文化。
整合紅色旅遊把人文歷史景觀與自然風光結合起來,把文物景點與非文物景點結合起來,將教育修學與旅遊觀光結合起來,從而形成旅遊區、旅遊線、旅遊景區(點)有機結合的紅色旅遊發展格局。
3.挖掘紅色旅遊資源潛在內涵,開發多種形式的旅遊產品
開發「紅色旅遊」必須以紅色為基調,緊緊圍繞著「紅色」這個特點,體現出「紅色旅遊」的人文精神與時代背景。開發出寓教於游、學游結合的多種旅遊產品。同時鼓勵當地群眾大膽進行旅遊食品、旅遊工藝品等旅遊商品的開發,將紅色旅遊區的資源優勢轉化為帶動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經濟優勢,讓紅色旅遊為當地人們帶來經濟效益。
4.搞好紅色旅遊項目建設
紅色旅遊項目建設應結合紅色旅遊自身特點進行,應在確保紅色的本質與方向的同時,按照旅遊的規律精心策劃和設計。項目設計首先要有學習性、故事性。為避免紅色旅遊成為一種單純瞻仰性活動。還應該對現有的紅色旅遊景區(點)進行深度開發,增加參與性、互動性的內容。變原來單凋的瞻仰性活動為以瞻仰為中心、內容豐富、品種多樣、功能齊全的旅遊活動。如開發一些人文景觀。建立一些紀念型、瞻仰型、頌揚型景觀;運用刷寫紅軍時期的標語、播放有關紅軍和蘇區的歌曲、製作紅軍服裝及紅軍武器等方式營造革命根據地的氛圍;開辟生態植樹園區,根據遊人的不同需求,可種植「友誼樹」、「紀念樹」等;還可以為遊客提供多種多樣的旅遊商品。
項目設計要注意防止幾個傾向:一是項目貪大求洋傾向,盲目追求規模大、檔次高,這些違背了艱苦樸素等紅色旅遊精神;二是項目簡單化,開發中重硬輕軟,文化挖掘和資源整合不夠,缺乏感染力和震撼力。吸引力不大;三是過度商業化、庸俗化的現象。
❼ 紅色旅遊規劃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1、深度整合資源。紅色旅遊規劃要深入挖掘紅色旅遊項目背後的意義,而不是一味表現紅色而缺乏震撼力和感染力。
2、切忌盲目模仿。紅色旅遊規劃應該按照當地的情況充分利用現有的設備和條件。
3、充分研究。紅色旅遊項目要建立在保證國家投資的基礎上,來深入研究如何引進社會投資和帶動地方的投資。
4、切忌庸俗化。很多紅色旅遊景區存在將領袖神話、甚至迷信的現象,其實這樣的觀念在我國已經有著很深的文化基礎了,並不是可以通過後天的美化為改變的,因此在進行紅色旅遊規劃的時候要做出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旅遊項目。
5、加強對紅色項目遺址的保存。
❽ 達州紅色旅遊策劃書怎麼寫
圍繞(紅色旅遊)和農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