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建築方案講解競賽策劃

建築方案講解競賽策劃

發布時間:2021-04-01 00:55:03

『壹』 策劃一則教學大賽活動方案

威納文化)立足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公司注冊資金五十萬,文化底蘊深厚,是一家集大型活動策劃、演藝慶典執行、企業品牌建設、廣告設計製作、音樂影視製作、文化藝術交流為一體的專業文化傳播產業。
公司與各地文化界、企業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特別是得到西安市文化局、雁塔區文化局的大力支持,得到了中國舞蹈家協會、中國曲藝家協會、陝西省音樂家協會、陝西省舞蹈家協會 、陝西省曲藝家協會、陝西省秦腔基金會和廣播電影電視局等單位的支持和指導。
我們有專業的策劃、創作、演藝、創意團隊,聚集了資深業內人士。我們有跨界整合各種社會資源的手段和快速、精確的新型傳播理念。近年來我公司與省內外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深度合作,策劃運營了數十場大型節慶活動、文藝舞晚、營銷推廣活動,以及省內外眾多企業品牌建設和廣告創意,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我們堅信誠信是合作的前提,專業是合作的基礎、創新才是可持續發展的唯一途徑。威納文化以「傳播先進文化、推廣經典文化、宏揚民族文化」為宗旨,以客戶品牌價值最大化為目標,為客戶提供從策劃到執行,從創意到實施的全方位整合服務。

『貳』 美麗鄉村居民建築設計方案競賽 頒獎典禮 策劃書活動目的

g. Come on, boy, stand up from th

『叄』 建築方案設計有哪些內容

建築方案設計應該來包含以自下內容:
1、設計依據及說明:批文、規范、環境及建築物概況、設計思想等;
2、底層、標准層平面圖:滿足建設方使用功能及相關規范;
3、主要立面圖、剖面圖:能結合城市街道、環境、交通、觀瞻等需要;
4、各水、電、設等專業平面、系統圖:能滿足使用功能的要求;
5、有關指標:城市規劃方面的指標及使用功能方面的指標等。

『肆』 講解建築方案

我的講解思路:
首先,講解一下自已的設計理念,要表達什麼樣的設計觀點,這個方案有什麼思想、文學、藝術上的特點,淵源,引喻。
其次,講解你的建築環境,綠化分布,人車出入,交通分布走向。
再次,從形體上,講解你的方案設計體形源於什麼概念。比如我設計一個螺旋形的音樂廳,我的體形源於對深海鸚鵡螺的變形、深化。
然後,從功能分區上講解,表達出你合理的功能分區特點,人流在建築中的交匯,活動。
接著,可以講講你的立面表現、用材等之面。
最後,總結你的這個方案有什麼優點長處,也可以談談你的預算控制。

(講解方案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你的方案能被接受被理解,當然要擅於把它的優點都展現出來)

『伍』 怎樣指導學生做建築設計競賽

謝邀~不過有點不謙虛的說,你真是邀請對人啦!我從大一到大四,一直都參加大學生設計競賽吶,每年都拿獎。不過那個時候我們是拿課程設計的圖去參加比賽,沒有固定的題目,得獎幾率也比較高一點。 但,話說我並不是老師,我就從學生的角度來說說吧。 心態方面:1. 要調動學生的熱情我在大二的時候遇到了好老師,好老師的意義並不全在於他的水平有多高,而在於他極其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大家都愛上了建築。那年我們班有十幾個同學參加了競賽,他為此還專門找同學談話。然後一個夏天過去之後,這些同學里有五個人得了獎。除此之外,在主流引導的同時,他也能容忍異類的同學自由發展。總之,因為他,我們班變成了年級里最好的一個班,只是用了一年的時間。 2. 要創造競賽的氣氛就是感覺人人參與,整個學院在競賽那一段時間都是這種氣氛。這樣,不同年級的同學也能相互交流起來,對學習真是極大的幫助。 3. 要讓學生知道參加競賽的意義這個我個人認為有這么幾點: ① 得到一個超越平常水平的機會。競賽題目通常都比課程設計要有意思,允許更加天馬行空的想像或者更深入的社會調查,也通常有更充分的時間去准備。 ③ 得到與別人交流和競爭的機會。通過組隊,跳出班級甚至年級的圈子,向學長學習。 ④ 拓展思路。字面意思不解釋。 當然學習不是抄襲,在學會了的基礎上就能發揮自己的創造力了。但是第一步學習的過程絕對是最重要的。 既然是學習就必然要有素材,常見的當然就是各類競賽的優秀作品,不過這些都太流俗了。我想這么推薦一下: ① 研究即將參加的競賽中,獲獎的往屆作品,是絕對必須的。研究的結論,在於把握競賽的指導思想;而目的,在於超越過去。 ③ 關注國內外新興媒體和研究型工作室所做的事情,比如《城市中國》在當年就給了我莫大的啟發和對城市的深厚興趣;還有威尼斯雙年展、深圳香港雙年展、大聲展之類的展覽。其他的我一時半會想不出來,微博上有時候會看到讓人拍案的研究成果,思想活躍的大有人在。 2. 交流如果能以競賽為契機,促進同學們之間的交流,那是一舉多得。 比如,針對競賽的課題開展講座,定期進行比較大規模的評圖等等。 學習和交流,都是我認為競賽的真正目的所在,因此如果能通過競賽得到了這些,競賽就是有價值的。 當然,如果想要得獎,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比起學到真東西,其實得獎是件並不困難的事情,就像殫盡竭慮掙錢總是比做好事要來的容易一樣。 得獎的關鍵,就在於通過對優秀作品的分析,找到那些KEY POINTS。我十分不建議以此為目的來輔導學生競賽,那簡直是誤人子弟。但是,在分析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有針對性分析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對於有些人是天生的,對於大部分人卻不是。想培養起來還是挺難的,所以同樣都是做競賽,有人能得獎有人不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並非天賦和設計能力,而是對於問題的分析。只不過,我們通常都把這種分析也看做是設計能力罷了。 很多時候,老師是在扮演這個分析者的角色,通過對KEY POINTS的掌握來指導學生的方向。只不過,很多時候,老師也是靠碰運氣的。 總結一下,我參加的所有競賽,從來都沒有以得獎為目的,而是按照自己的理想解決問題,然後把這個理想有條理、夠漂亮的講給別人聽。僅此而已。 抱著學習和表達自己的心情,至於是不是得獎,那都是副產品吧。

『陸』 什麼是工程設計方案競賽

這就是業主方通過招標、比選、競爭性談判等方式,選擇工程設計單位的做法。因為設計單位提供的產品是智力成果,無法量化考核。項目技術復雜程度高的尤其如此。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好的設計單位不容易通過招標評分表那樣的打分來選擇(當然,技術不復雜的工程也可以常規招標選擇),所以就採取兩階段招標。第一階段:讓符合資格審查條件的設計單位,按照業主方對項目的使用要求、投資額度以及其他限制性條件,設計總體方案。然後由業主方邀請專家(或委託最富盛名的設計單位、科研單位)對各個方案進行綜合評價。
工程設計:工程設計,是人們運用科技知識和方法,有目標地創造工程產品構思和計劃的過程,幾乎涉及到人類活動的全部領域。工程設計是人們運用科技知識和方法,有目標地創造工程產品構思和計劃的過程,幾乎涉及到人類活動的全部領域。雖然工程設計的費用往往只佔最終產品成本的一小部分(8 ~15%),然而它對產品的先進性和競爭能力卻起著決定性的影響,並往往決定70 ~ 80%的製造成本和營銷服務成本。所以說工程設計是現代社會工業文明的最重要的支柱,是工業創新的核心環節,也是現代社會生產力的龍頭。工程設計的水平和能力是一個國家和地區工業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柒』 建築設計競賽應該怎麼做啊整個流程

例如:「2006 全國建築院系大學生建築設計競賽」

為繁榮建築創作,促進建築專業青年人才的成長,鼓勵在校學生的探索精神,值第12屆亞洲建築師大會今年9月在我國北京召開之際,中國建築學會與全國高等學校建築學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決定在全國建築院系中舉辦大學生建築設計競賽。現將競賽的有關具體事項通知如下:
一、 競賽主題
更新的城市
二、參賽對象和要求
全國高等學校建築院系全日制在校學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參加,成員1~4名;每組可有不超過2名的指導教師。
參賽者必須填寫參賽報名回執表(附後),報名後應按時提交參賽方案。本次競賽免交報名費。
參賽作品一律不退,請參賽者自留備份,版權歸組委會所有。
三、設計背景和基地條件
1.背景:對某歷史性城市的新、舊交接區的舊城地塊再開發。原居住者為城市普通居民,多為1~2層高建築物的密集舊民居(容積率約為1~1.2)。再開發後容積率變為1.5~3,建築物可考慮提供原居民、移居居民和新入城居民(隨快速城市化而進入城市的居民)等使用。
2.基地:在城市與較新地段相鄰或相近的舊城地段,由參賽者任選其中1~2公頃。選擇的基地需考慮有待改變的下述不利因素。
(1)安全:建築密度及容積率過高,造成的衛生、消防等狀況欠佳。
(2)能源:原建築物因標准不高而在生活條件提高過程中(如採用空調製冷、設施採暖後)對能源的浪費和外環境的熱污染等。
(3)公共空間:原有公共空間和居民交往空間不足,環境質量偏低。
四、設計要點
設計者按照以下要求進行構思,提出解決或改進措施,同時希望能在建築設計方案上有所體現。
(1)建築物及人居環境的新舊和諧:新、舊區建築物或建築群體之間肌理、造型、空間的關系;
(2)鄰里關系、結構的延續和發展變化:城市新入人群和城市原有的新舊區人群間和諧關系的保持或形成;
(3)生態保護和能源節省:建築群體布局、建築單體的形體布置、建築外形外觀;
(4)公共空間和市民交往空間的延續和發展;
(5)其它。
五、圖紙要求
1.每項作品提供兩張至四張參賽圖紙,圖紙需裱於輕質展板上,展板外框尺寸為600×600(mm)。圖面表達方式不限。
2.內容:能充分表達作品創作意圖的總平面圖及建築平、立、剖面圖、效果圖、分析圖、模型照片,500字左右的設計說明(組合於圖面之中)等。
3.設計方案的圖面上需明示的基本數據:用地所在城市名及其經緯度、建築用地面積、建築總面積、建築容積率、建築密度、建築綠化率。
4. 每個方案應同時提交參賽者簡歷和設計方案電子資料(300dpi以上)一份。
5. 每個設計方案圖板背面右下角應註明參賽方案名稱、參賽作者單位、姓名、電話、郵編等聯系方式,並用深色不透明紙密封。
六、獎項
獲獎作品由組委會頒發獎金和獲獎證書。本次競賽設一等獎2名,獎金各1萬元人民幣;二等獎5名,獎金各5仟元人民幣;三等獎10名,獎金各3仟元人民幣;優秀獎若干名,僅頒發獲獎證書。以上獎金均含稅。
七、時間安排
(一)報名回執請於2006年3月15日至5月30日期間郵寄或傳真至中國建築學會。
(二)設計方案報送截止時間:2006年8月10日(以當地寄出郵戳為准),設計方案圖板請郵寄至中國建築學會。
八、評審、頒獎、展覽
由中國建築學會邀請業內著名專家組成評委會,評審工作將於2006年8月底進行。
2006年9月在北京第12屆亞洲建築師大會上舉行頒獎儀式。
獲獎項目將在《建築學報》和相關媒體上公布。
獲獎作品(包括部分參賽作品)將在2006年9月北京第12屆亞洲建築師大會期間展出。
九、聯系方式

『捌』 建築方案怎麼構思

建築設計空間構思方法

廣義的設計,通常是指通過分析,綜合與創造滿足某種特定功能系統的一種構思活動。
事實上,建築在創造人們所需要的生產,生活,娛樂和文化的空間時,是在進行著一種城市組織結構的延續工作。以往較多的注重解決建築的內系統(內部空間),現已被同等重視內系統與外系統(外部空間)所代替,即環境系統設計,包括環境藝術設計。


第一篇 序列設計方法論
序列系統有如下意義:序列系統是一種開放式的構架,可以不斷的更新和補充設計內容;它能提供後一個脈絡,通過識別建築物的各元素,然後再使其組合起來;有利於把復雜的設計問題簡單化。

建築設計的本質就是編序的過程。
有元素,性質,准則組成的序列可分成機能,空間,幾何學,環境系統,外殼等五種序列系統。五個系統在設計時同時使用。
一 機能
機能系列中最重要的是使用建築物的活動方式。這些活動在圖紙上將變成面積分配,空間及材料的運用,表面及出入口的安排,以及編入關系序列。活動不單是在建築內部,還有雜建築物附近及四周的活動。從內外活動中確定其重要活動和次要活動。

機能准則包含各種相同性質聚集而成的活動集群以及因為行動順序而產生的有序活動。把活動分群分區,從而可能出現在垂直剖面和水平面上。
二 空間
設計建築時,空間編序前,建築師必須決定於各種不同類型活動的分離聚散,並應恰好地將活動包含其中並與活動和諧。然後依據平面面積的要求和剖面所需的空間尺度來研究空間的實際尺寸。這些空間必須容納除人以外的附加面積。空間的高度既是對平面面積比例的反映,也應反映出人類心理層次的舒適程度。

空間形狀取決於活動模式,得出一個可能是不規則的理想空間形狀,再由其它序列系統修正它。
尺度是空間最重要的性質,包括一般尺度,紀念性尺度,震撼性尺度等。
建築入口是體現建築序列的關鍵部位。(後面將專門談到入口設計)
三 幾何學
幾何學研究幾何序列與建築物表面,邊緣,高度等之間的關系。
建立幾何序列的目標是使建築物各元素之間盡可能達到有機的幾何關聯。
空間一幾何關系組成的系統是線和點。
空間可以沿一條線或沿線的兩側安排,也可以沿著幾條線安排。空間與線型之間的相對距離形成的體系,可以用來作為空間與線型發生序列關系的基礎。
點可以是一個空間,也可以是一個區域。
幾何組合可以造成強烈的次序感,在所有的建築元素之間形成高度的幾何關聯性。因活動分析所形成的空間性質要與幾何序列空間的排序完全一致。
空間的一般形態有立方體,圓拱,半拱,圓柱體,半圓柱體,拱廊,金字塔形和晶體。這些形態中可能有一些點或位置比較特殊,可能會形成視覺的焦點,在設計中要注意。有些空間形態可能富有較強的方向性如果不得已必須維持一個不規則的空間,最好能將該空間與其它形態的空間分隔開。線型方案容易產生動線。空間形狀及幾何圖形的選取,有可能與基地或氣候狀況有關。

四 環境系絡
建築設計必須是能夠反映周圍環境的設計。
系絡的本意是「編結在一起」,使各元素之間通過環境狀況產生次序關系,通過某些相似的性質彼此編序在一起。
基地狀況和氣候是系絡元素聚集的主題。為使建築與周圍環境形成系絡系列和調和狀態,可應用集群,族群以及各種配合。
基地狀況包括基地形態,需保留的植物,主要視景,人車動線等。建築設計可根據環境條件決定其外牆與造型的協調性和對立性。
五 外殼
外殼序列是創造建築空間周圍的遮蔽,與結構,出入口機器封閉面有關聯。
六 結論
在機能,空間,幾何學,環境系絡,外殼五個序列系統中,各元素之間彼此相關。
將設計視為序列系統的觀點,以及將設計情境分解為機能,空間,幾何學環境系絡以及外殼等,都是為研究設計,並有助於設計方案的完善,合理。
--------------------------------------------------------
第二篇 系統化設計法
1.建築有若干可以調配的元素,其定義是「建築是構成的,可用的,經過塑造的空間」。
2.按一定規則進行設計構思,並逐步判斷,歸納,篩並,對各要素分別整理,對任何思路都表示歡迎。
3.建築空間在概念上存在著兩個因素:空間和空間界面。空間具有三個特性:可以從它的界面上感受到;處於空間中的人和空間界限因素之間存在著可以感受和可以測量的關系;空間只能從多個觀點的移動將各局部加以總和才能感受到,把握空間感受的方法是「空間注記」,直觀的方法有照片,圖,錄象,或影片等方式。語言分析表示可以區分質的描寫,對照的描寫,量的描寫。空間注記可以採用如下參項:用戶,活動,空間形態,人群(通過空間的人),人工物。

4.信息美學觀點。建築師的工作就是在建築設計中研究編輯出用戶可識別的信號索引,使之成為一種有使用價值的信息。人對環境與建築的感受,除了建築物,器皿和裝飾的視覺傳遞與情感轉換外,本人的感情也傳遞到被看者身上。這與建築的藝術質量無關,因此感受學說把屬性區分原始的屬性和外來的屬性。感受學說從實驗出發,得出了一系列造型法則的心理學原則,即閉和法則(認為閉和的圖形更易於顯現和被視為完整圖形),接近法則(認為相距較近的兩個線或點更容易構成圖形),對稱法則(對稱的特別容易收到圖形效果)。

5.感受學說是從存在的整體出發,局部是「形」。若干個「形」合成為「造型」。由此得出如下結論:不能孤立的看待建築學中的造型。每個建築是在更大一層關系中的局部,它形成和限界相鄰的空間,它可能是城市,居住區或風景區的局部---建築的形體與空間是和一定任務相關聯的,並手結構,技術,施工,造價等條件的制約。因此,造型的概念不僅指建築本身,也可以是一個大的區域。

6.造型是建築學的中心,塑造則是配置與安排各局部成為整體的過程。系統化設計方法的前提是把整體劃分成若干較小可以一目瞭然的「局部域」,並把這些局部放入整體造型的全部聯系之中。質量是通過局部的配置與安排來實現的。


--------------------------------------------------------------------------------
第三篇 從空間出發設計建築

本帖隱藏的內容需要回復才可以瀏覽
日本盧原義信的《外部空間設計》全面概括了各種空間理論並提出了新創見:
1.外部空間是比自然更有意義的空間,是由人所創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環境,地面和牆壁是外部空間設計的決定性元素。
2.以義大利人作為起居室的義大利廣場為例,如果把周圍的房子無頂搬開覆蓋到廣場上,那麼內部空間的順序將顛倒,原來的外部空間就成了內部空間。盧原先生依據這種內部空間可以轉換的可逆性,提出了「逆空間」概念。「逆空間」的主要設計元素是牆壁和地面。

3.從空間論觀點看來,滿足人的使用意圖,有計劃創造的內部空間,即從首先確定外圍邊框再轉向內側整頓秩序,是一種有積極性的空間。反之,在自然界中發生的,以內側向外增加擴散性空間,是一種消極空間。當兩幢建築距離與高度之比小於2時,他們之間可能會形成中和空間。

4.建築物與建築之間相互影響有作用的數值是D/H小於3(D為間距,H為建築物高),廣場中的D/H在1-2之間時,空間較平衡緊湊;當D/H小於1時,建築之間干涉過強;當D/H大於2時,建築之間過於分離。

5.外部空間的要素為尺度和質感。外部空間可以採用內部空間尺寸8至10倍的尺度,較為適宜,其行程距離可以採用20或25的模數制。
6.建築空間可以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把重點放在以內部建立秩序離心式的修築建築上,可稱之為」加法空間「;一種是把重點放在從外部建立秩序向心式的修築建築上,稱之為」減法空間「。

盧原義信的基本論點就是從小環境的角度,探討建築外部程序本身的設計方法,從而完善了空間論設計方法,與此同時,外部空間論的意義還在於明確了建築應從環境設計開始進行設計的基本論點。建築內部空間的設計應和建築群,城市總體環境相一致,並成為城市大空間系統中的子系統。在量的空間體驗與衡量上。提供了建築外部空間設計的具體手法。--------------------------------------------------------------------------------
第四篇 從語言體系中尋找設計方法
1.從設計方法論角度來看,不受約束的為內容和功能服務是」重賦語義「的重要內容。除功能原則不便之外,其它均從零點開始,在內容和語義上重新深入分析,發揮建築上每一構件單元的特色,傳出更多豐富多彩的信息。

2.非對稱性是現代建築語言的一個原則,非幾何形狀和自由形式,非對稱和反平行主義等現代語言法則,以其不協調體現了建築的解放
3.主張動態的多維藝術效果和反古典的三維透視法。非對稱的和不完整的形式更容易和周圍環境發生聯系,互為補充。現代建築語言強調建築的體積和動態感。

4.可以利用「四維分解法」。除長寬高外增加時間因素,稱之為四維空間。將空間重新分解,節點分離,從而開創了建築解放的新篇章。先進行分解手,在進行新的組合,並注重各個單元之間的獨立性和相互作用的研究。分解所造成的不協調實際反映了一系列功能的需要。

5.懸挑,薄殼和薄膜等新結構的採用有利於打破古典法規的鎖鏈。技術和現代化提供了豐富的造型基礎,建築師必須一不斷完善的方式彌合表現方法和技術手段之間的沖突。

6.要創造時空連續性,在空間的因素中有意識地加入時間因素,形成流動,滲透,充滿動態感的建築空間。建築師在研究人的行為機能的基礎上,創造適宜人的活動所需求的空間,避免把人的行為裝入不同的方盒子。流水別墅的水流,古根海母博物館的繞螺旋體旋轉的玻璃窗,由於時間變化造成城市的不同景色,動形成時間,空間的連續性。

7.在人類學,社會學和精神分析學的研究基礎上,通過科學的途徑,完成建築與環境以及空間與時間,與城市的組合關系,形成在運動中統一的「城市建築體系」。
--------------------------------------------------------------------------------
第五篇 建築模式語言的啟迪
從設計方法論的角度來看,亞歷山大的模式語言方式為快速構思方案提供了一種容易理解,簡化問題的程序。可按如下方法構思:
1.提出設計目標得理解化標准,這個標准可以包括哲學的,文化的,藝術價值的等方面,同時包括技術目標得理想化方案描述;
2.提出方案所涉及得相關人類行為方式與規模;
3.列出方案所需要解決得問題,把這些問題形成條目;
4.進行方案構思設計,並解決第3項並列的條目;
5.完成方案的構思,並復核條目的完成情況,作出技術評價;
模式語言認為,可以一相當鬆散的方式把模式貫穿起來形成建築。在同一空間內,業可以把同一模式重疊在一起,構成高度密集型,有多種含義的建築物。

設計的關鍵不在物理要素,而在於模式的排列。每個建築是由要素之間構成的一定關系模式所限定得模式語言所構成。
首先,建築師必須了解模式,以及這些模式語言的含義。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背景所俗成的語言含義是不同得,以我國民居為例,探索要素的語言含義:
1.房前,屋後,宅旁
中國傳統建築歷來尊重自然環境。民居多用植物花卉,疊水和詩文牌匾來裝飾房前屋後。這些圍繞房屋處理描繪著一幅舒適安樂的生活畫面,是家庭的象徵。

2.穿堂式引道
民居有多種處理街道與住宅間過渡空間的辦法,如設置帶有前門的庭院,採用轉折式小路改變方向,門前設綠化棚架或設室外踏步等。這些做法都是為了限定一種空間的轉換,而如果家門口直接對著街道,人們會缺乏「到家了」的感覺。

3.影壁
獨特的影壁是運用光影落在牆上的變幻動態的效果作為民族性入口裝飾的。影壁的設計和運用引用了時間的概念。一天中陽光的變化和四季不同的光影效果賦予影壁無窮的魅力。

4.綠蔭庭院
民居中常見的內院常被一兩棵打樹所覆蓋,綠蔭下斑駁的光線,又顯現了不完整的藍天。樹限定了庭院這個無蓋的空間,使它充滿活力。人們的行為,特別是夏秋兩季,自然得依託於這片綠蔭。這里的樹木代表著戶外的生活方式。

其次,是依據模式語言開始設計的。在設計開始時你可能感覺不到建築和空間的精確邊界,只能初略的把空間歸為有頂的,而外部空間是開敞的。此時先進行大致的安排,尺度上更小的細節放後安排。

--------------------------------------------------------------------------------
第六篇 圖式思維與設計方法
一般圖式思維過程可以圖解為實際形象,知覺形象,理性形象和綜合形象四個階段。
圖式思維在設計方案階段主要有製作模型,徒手草圖,造型設計和細部大樣等四種表現手段。在具體設計過程中,其特點是從心理性分析的抽象方法入手構思設計方案,在進行設計方案的處理發展,最後進行選擇和綜合。

一.把建築設計比做圖式語言並進行抽象化
圖式思維中將建築設計視為圖式語言。它有自己的語言規律,可以形成句型並有其語法和詞彙,以此來進行圖解分析和組合。圖式語言語法有三種:1.根據位置組合;2.根據遠近關系組合;3.根據綜合考慮組合。按照這三種語法關系對建築得平面功能進行圖解分析。表達圖式語言,除了要有語法外,還要有足夠的詞彙。這里指的是識別性符號,關系符號,修飾符號等,用它們來豐富圖式語言的表現力。從圖式語言轉化為平面方案一般經過四個過程:功能關系圖解;位置與朝向組合;空間形狀與流線處理;四是考慮構造的平面圖。

二.運用圖式思維將建築進行抽象分析
根據現代的觀點,建築設計新的三要素為需要,文脈,形式。「需要」可以包括空間的,關系的,優先的,程序的,目的的,維護的,入口的,設備的,環境的等等各個方面的需要;「文脈」可以包括位置的,環境的,服務的,大氣候的,小氣候的,相鄰建築的等等各個方面的關系;「形式」可以包括地區,流線,結構,外牆,構造,施工,能源,氣溫控制等等各種形式以及具體形象。這三個方面又有各自不同的主要矛盾。「需要」的主要矛盾是相互間的關系,活動行為和設計優先的問題;「文脈」的主要矛盾是位置選擇與位置分析問題;「形式」的主要矛盾是空間與秩序,尺度與比例,體量與平衡,重復與韻律,統一與多樣等問題。

三 運用圖式思維方式處理設計方案
1 開敞端形象
就是說在做草圖時,可以用不完整的形象來表達構思,這樣做效率高,不受圖形表現的限制。
2 轉化的形象
常見的有拓展式轉化,裝飾性轉化,相反轉化和變形轉化等
3 有結構(或秩序)的形象
這是利用布局結構的規律有秩序的組合。它可以為單體建築與建築群布局開辟廣闊的思路。
四 運用圖式思維方式促進發現,以形成概念和發明
1 發明
運用圖式思維進行建築創作主要表現尋找類推法的能力。第一是物理類推,即根據結構特點,力學特點喝控制特點進行類推;第二是有機類推,可以從植物與動物的有機現象中吸取靈感應用到建築設計中;第三是文化類推,可以根據各人所處的環境特點,人們的社會組合,象徵符號的意義進行類推。

2 概念的形成
從圖解分析到設計方案還需要經過理會的過程。第一,要對設計的計劃,對象,文脈,位置,經濟等方面的要求做一次綜合;第二,設計的重點放在建築的造型輪廓;第三,考慮設計圖的形式與建築細部做法;第四,要考慮某種象徵或特點(當前追求象徵某種原形概念設計往往成為建築師常用手段)。

五 運用圖式思維對設計方案進行檢驗
按照圖式思維的方法進行檢驗是設計方案選擇與綜合的過程。
首先是用方案草圖表達設計構思,可能出現多個方案,然後對方案進行評價選優,在進行各個方案優點的綜合完善,最後對已選定的方案進行細部推敲。這個過程中要考慮評價方案時必須有一個准則,即根據不同要求,從需要,文脈,形式,經濟,創新等各個方面來判定。

『玖』 哪裡可以找到大學生建築設計競賽方案的作品

去 設計 群 ,那裡一年舉辦一次全國性的建築競賽,很多作品可以看!

閱讀全文

與建築方案講解競賽策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新疆乾果網路營銷策劃書 瀏覽:761
中專市場營銷專業技能 瀏覽:652
幼兒園青年教師學期培訓方案 瀏覽:678
滅火器的使用培訓方案 瀏覽:851
酒店謝師宴促銷方案 瀏覽:324
教育培訓立項報告方案 瀏覽:136
簡述電子商務的基本概念 瀏覽:223
永恆印記市場營銷策劃 瀏覽:688
2014北京電子商務大會 瀏覽:418
信息工作培訓方案 瀏覽:648
電子商務和市場營銷哪個專業好 瀏覽:592
銀行企業客戶沙龍策劃方案 瀏覽:532
工廠開業慶典策劃方案 瀏覽:539
電子商務產業優惠政策 瀏覽:138
幼兒園新學期家長策劃方案 瀏覽:218
業務交流培訓會方案 瀏覽:586
教師普通話培訓達標實施方案 瀏覽:50
美麗說網路營銷策劃 瀏覽:669
賓士最新促銷活動 瀏覽:418
證券公司電子商務 瀏覽: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