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專題培訓方案

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專題培訓方案

發布時間:2021-03-29 17:00:09

㈠ 談談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舉措

要加快發展我區村級集體經濟,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目標,以「多予、少取、放話」為原則,扎實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統一思想,提高對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重要性的認識。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要組織幹部群眾深入學習黨的方針政策,不斷提高認識。通過學習,使使廣大幹部群眾深刻認識到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條件,是加強農村基層組織戰鬥力、增強凝聚力和鞏固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的需要,更是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
2.化解村級債務,減輕村級經濟負擔。一是開辟村級集體收入來源,增加收入,提高還債能力。二是嚴格控制非生產性開支,對辦公費、報刊費實行限額管理,降低管理成本,達到節支增收的目的。三是對村級債務進行全面審核認證,經過核定已確定認為無效的債權債務,按法定程序予以核銷。
3.加強村級財務民主監督和審計監督。各村要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村務公開制度,特別是村級集體經濟收支業務較多的村,要增加村財務公開的次數,要多聽取民主理財小組的意見;要建立村級財務審計制度,每年由鎮(街道)審計部門對各村的財務進行審計,同時要對主要幹部實行經濟責任審計,增強對村幹部分配使用集體資金的約束力。
4.強化管理,實現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各村要創新思路,通過採用股份制、承包經營、租賃經營等經營方式,盤活集體經營性存量資產,使村集體經濟經營模式從單一的生產經營轉變為資產經營或資本運營。一是把原來單純的集體經濟項目,改組成集體參股的股份制形式,或者以集體所有的土地、廠房、設備、資金和技術等入股,與國內自然人或法人、外商等合作經營或興辦股份制企業,使集體資產得以保值增值。二是採取承包、租賃或出租廠房、設備等固定資產的形式,收取承包費和租賃費,增加收入。
5.加強對經濟薄弱村的扶持力度。當前,在加快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中,特別重視對經濟薄弱村的幫扶工作。要根據秀洲委[2006]13號文件精神,制定扶持政策,激勵集體經濟發展,對經濟薄弱村要充分發揮本地優勢,找准經濟增長點,廣辟增收渠道,加大對經濟薄弱村的扶持政策,給予資金補助和項目扶持,通過「輸血」和「造血」,增強經濟薄弱村經濟實力,確保村級組織正常運轉。
6.因地制宜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在盤活存量資產,確保村級集體資產保值增值的基礎上,一要根據各村實際,充分利用空閑、閑置土地等資源,建造標准廠房、營業用房等。二要利用建好的廠房、營業房,引進外來資金,在所有權歸村集體所有的前提下,村經濟合作社與投資者簽定租賃合同,由投資者先墊付資金,抵繳每年上繳租金。三要結合農村綜合改革,加大宣傳力度,讓農民明白應盡的義務。各村要嚴格按照綜合改革的要求,依法徵收好「一事一議」 籌資、以資代勞、各類專業承包合同和農戶欠款的收繳工作,提高合同的兌現率。

㈡ 如何發展村級集體經濟

村級集體經濟是農村經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發展程度關系整個農村經濟發展大局,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促進經濟發展和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堅強支柱,是在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農村基層黨的組織建設,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戰鬥力,進一步鞏固黨在農村執政基礎的根本保障。
一、當前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來源比較單一。多數村主要的收入還是依靠村集體公房的出租和村集體土地的徵用。許多村集體經濟的好壞是由出租集體公房和徵用土地的多少來決定的,並沒有廣開思路,通過新方法、新途徑,大力增強集體經濟。
2、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空間比較狹小。除縣城各村和集鎮部分村外,絕大多數村集體土地、山林和公房等資產價值低,開發成本高,難以帶來直接效益。
3、部分村幹部觀念陳舊,能力不強。有些村幹部認為黨的政策是鼓勵發展個體經濟、民營經濟,發展集體經濟已經過時,認為搞市場經濟就是誰有本事誰致富,只要經濟發展了,農民富裕了,有無集體經濟無關緊要,在思想方面,由於保守和小農意識根深蒂固,普遍存在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陳舊觀念和「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創大業的開拓進取精神,沒有大力去開拓新思路,只會抱怨沒有資源、沒有資金、沒有政策,只會抱怨農村工作難做,村幹部難當,他們對如何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沒有明確的思路,「老辦法不能用,新辦法不會用」,面對新形勢只能束手無策。
4、村級集體資產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活力。一方面導致部分村幹部敢管,村民對村集體資產的好壞不關心,另一方面導致管理難度加大,經常出現集體資產流失現象,使部分幹部群眾對發展集體經濟喪失了信心。
二、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對策與思考
1、理清發展思路,大力探索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 一是大力開發集體資源。村土地和林地資源比較豐富的村可以對機動田、機動山進行統一開發,既可以對外承包、租賃,也可以本村自己組織經營,以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對於有豐富礦、灘等資源的村,在有效利用、合理開發的前提下,制定長遠規劃,開發利用,變資源為效益。 二是開展服務創收。村級組織可以根據本地的生產特點舉辦社會化的服務產業,如農產品流通經營服務實體,農業科技服務實體等,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後系列化服務,既為農業生產提供後勤保障,又為集體經濟創造收入。三是通過工業強村。一些地理位置較好、基礎設施較完善的村,可以利用本村的土地、勞力等資源,通過招商引資、集體參股經營的形式,引進資金和技術,在環境保護允許的前提下興辦中小型工業企業,實現工業強村。
2、創新管理機制,形成良好的發展局面。嚴格規定村集體資金的使用方向和原則,切實履行「兩公開一監督」制度,搞好民主理財,嚴格控制各種非生產性開支,管好用好集體資金。做到村務、財務公開、公正、透明,按時公布,讓廣大村民都來進行監督,一切都在陽光下透明操作,不搞暗箱操作,防止了集體資產的流失。
3、配好村級領導班子,強化培訓提高。一是注重德才兼備和群眾公認的原則,真正選把有能力、有本事,會幹事,肯幹事,能幹成事的村幹部,二是注重優化班子結構,注重選拔優秀年輕幹部,努力形成合理的年齡、知識、優化村領導班子的群體結構,實現村領導班子的最優搭配,達到知識互補、性格相容,提高領導班子的整體水平和駕馭全局的能力。三是開展系統性培訓,培訓對象要覆蓋村幹部、村黨員和全體村民,增強培訓的針對性,並根據不同對象的需求確定內容,增強培訓的有效性。
總之,只有切實搞好集體經濟,壯大了集體經濟,才能使老百姓得實惠,我們要把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增強農村發展後勁,推動「三農」工作健康發展置於農村工作的首位,統一思想認識,增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緊迫感和自覺性。

閱讀全文

與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專題培訓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感恩節的營銷方案 瀏覽:55
街兩新黨組織書記培訓方案 瀏覽:865
退休老幹部春遊策劃方案 瀏覽:28
早教開業預售策劃方案 瀏覽:656
青年骨幹培訓班培訓方案 瀏覽:375
酒店廚師培訓方案 瀏覽:99
職業培訓投標方案 瀏覽:304
區域市場營銷與促銷策略答案 瀏覽:529
俄羅斯市場營銷 瀏覽:74
好利來網路營銷 瀏覽:585
酒店搞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36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培訓方案 瀏覽:695
新疆乾果網路營銷策劃書 瀏覽:761
中專市場營銷專業技能 瀏覽:652
幼兒園青年教師學期培訓方案 瀏覽:678
滅火器的使用培訓方案 瀏覽:851
酒店謝師宴促銷方案 瀏覽:324
教育培訓立項報告方案 瀏覽:136
簡述電子商務的基本概念 瀏覽:223
永恆印記市場營銷策劃 瀏覽: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