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禁毒防艾主題班會活動的策劃方案。 急!!!!!
一、班會背景:
12月1日是第22個世界艾滋病日,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市衛生局和市紅十字會圍繞「遏制艾滋,履行承諾」的主題在一宮廣場聯合開展了大規模的宣傳活動,旨在動員和營造全社會關注並積極投身到防控艾滋病活動中來。 昨日14時30分,在一宮廣場,許多志願者帶著紅絲帶,向過往行人發放艾滋病宣傳資料。相關部門也通過設立宣傳台發放資料的形式向市民宣傳艾滋病防控知識。我市自1997年發現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來,艾滋病疫情呈逐年上升趨勢,尤其近年來,經性途徑感染比例上升明顯,由2005年的3%上升到2009年的近30%。艾滋病已經開始從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擴散,大學生中艾滋病感染人數呈現上升趨勢。為此我院舉行此次班會,希望大家能對愛滋有個全新的認識。
二、班會主題:遏制愛滋,履行承諾——權益、責任、落實
三、班會時間:2009年12月1日
四、班會地點:社工0931班(411教室)
五、班會主持人:程顯滔、劉忠達
六、班會目的:
提升我們對艾滋病的了解和關注,也增強參與活動的志願者們做好防艾知識普及的信心以及投身防艾這項偉大事業的決心。向更廣大的群體傳播愛護生命,關注艾滋的精神。
七、班會參與人員:社工0931班全體同學
八、班會流程:
a) 開場,主持人致詞。
b) 歌曲獨唱《愛的翅膀》。
c) 同學對班會主題進行自由發言。
d) 主持人介紹部分資料。
e) 歌曲獨唱《隱形的翅膀》。
f) 主持人致詞結束班會。
九、班會前期准備:
a) 擺好桌子,留出5平方米空間做為班會自由場地。
b) 買氣球裝扮教室。
c) 安排好人員打掃教室。
d) 安排好同學出好黑板報。
e) 組織好有節目的同學及時排練。
f) 組織好結束後的教室衛生清潔,並將桌椅排好。
十、班會資金預算:20元以下
十一、班會注意事項:
a) 班會開展前,必須打掃干凈教室,並保持衛生。
b) 班會進行時,主持人注意時刻調動班會氣氛。
c) 注意桌椅等公共財物,不可亂塗亂畫。
d) 班會結束後,及時打掃衛生。
㈡ .試論危機公關策劃的思路
眾所周知,對危機事件的公關處理主要有兩個方面:一積極預防,嚴防危機來臨;二危機一旦發生,就立即採取有效措施,緩解危機,盡量避免重大損失。廣義地講,危機公關是指從公共關系角度對危機的預防、控制和處理。本文並不力求對危機公關的方方面面進行全面論述,而只是對危機事件發生後的公關處理進行探討。本文試圖通過對具體案例的分析,從邏輯上說明解決危機公關策劃的基本思路。
本文所談危機公關策劃的基本思路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明確問題,包括問題的提出、闡釋和分析;二解決問題,即如何緊緊圍繞問題來策劃,提出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有效對策。
一、明確問題
危機一旦發生,所謂的「問題」就來了。問題出現的形態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環境直接向組織提出問題,如案例一(「霞飛被暴光之後」)。二是由於問題的存在,致使某種事態發生,需要從危機事件中找出問題所在,如案例二(「大亞灣不是切爾諾貝利」)。無論是何種情況,問題往往不是危機事件發生本身。危機事件是各種信息相互交錯的綜合表現,它只是某種現象,並不會告訴你問題的實質是什麼。問題的明確界定是人腦對來自危機事件的信息加工,面對同一事件,不同的人理解不同,發現的問題肯定也不一樣。「問題」需要深刻地理解和清晰地表達。案例一、二的事實告訴我們,從危機事件本身到問題的明確化不是一個簡單、直接、很容易的過程,而是一個復雜的、很傷腦筋的信息處理過程。另外,只有明確了問題,才能保證有的放矢地解決問題,否則,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下文將以案例一、二為事實依據,具體說明在明確問題方面存在的情況。
從案例一的材料來看,「霞飛」的問題是由新聞界直接提出來的。因為其部分產品的外包裝上沒有廠址、保質期、生產日期和批號,所以外包裝不合格。因為產品外包裝不合格,所以被管理部門判定為不合格產品。而這還不是問題的全部,因為產品不合格問題引發了另一個問題:組織形象問題——不利於「霞飛」的社會輿論正在擴散。所以說,「霞飛」的問題應完整地表述為:由於部分產品的外包裝不合格而導致產品不合格,產品不合格導致企業被暴光,引發企業形象危機。問題的實質是企業形象危機,而其前沿問題是產品的外包裝不合格。
由於問題是由外界提出來的,「霞飛」需要做的就是證實一下暴光的內容是否屬實。如果情況屬實,就針對問題採取解決辦法。通過解決部分產品的外包裝問題,解決企業形象危機。如果情況不屬實,那麼通過傳播將問題澄清,即可挽救企業形象。看上去,問題並不復雜。可是由於對「不合格產品」的理解存在問題,「霞飛」不相信被暴光的事實,不願意承認問題的存在,因而又請上海市技術監督部門突擊抽查、檢測,事實證明,多此一舉。因為重新檢測的結果與暴光的內容是一致的。至此,「霞飛」應該清楚其面對的問題了。可是廠方對問題的表述卻出乎公眾的意料:只強調其產品的內在質量是合格的,根本不把產品外包裝不合格當問題來對待。外包裝不合格的產品是否是合格產品呢?當然不是,即使內在質量合格。在產品外包裝上沒有廠址,誰能保證產品不是假冒的呢?無保質期、生產日期和批號,誰能保證產品不是過期的偽劣產品呢?化妝品作為與人的衛生健康息息相關的日用品,外包裝無保質期、生產日期,將意味著什麼?廠方將注意重心只放在產品內在質量的合格上,而對其存在的問題輕描淡寫。難道消費者買的只是被包裝起來的化妝品本身嗎?產品的外包裝承擔著對消費者的法律責任。
「霞飛」按照自己對問題的理解開展公關工作。首先溝通「上頭」,尋求理解和支持。令人費解的是「霞飛」需要社會理解它什麼,支持它什麼。難道理解和支持它產品外包裝不合格嗎?中國化妝品協會為其呼籲,甚至高層領導為其批示,好象廠方是冤枉的。廠方真的被冤枉了嗎?沒有!中國公關協會也在廠方公關部經理的求援下出面說話了,該協會支持的中華國產精品推展會在《經濟日報》聲明,該化妝品不是偽劣產品。不是嗎?外包裝不合格如何證明產品的內在質量呢?
針對暴光事件,「霞飛」是這樣向客戶解釋的:對化妝品的管理,輕工部和衛生部各有一套標准,兩部的有些標准不盡一致。外包裝不合格是因為執行了輕工部的標准,沒有執行衛生部的標准。好象產品不合格不是因為廠方自己做得不夠完善,而是管理機構的標准不一致造成的。這是不是推卸責任呢?按照材料所寫,廠方的公關效果很好。果真如此嗎?如果真是那樣,就只能說明,中間商要麼素質太差,對偽劣產品缺乏識別能力,要麼缺乏對消費者負責的職業道德,明知外包裝不合格還當作合格產品來采購。廠方自始至終迴避產品外包裝不合格的問題,當然也沒有提出解決外包裝問題的有效方案。廠方如此不敢正視問題,甚至是掩蓋問題,推卸責任,實在讓人感到公關工作任重而道遠。
如果說廠方在努力尋找問題、分析問題的話,那麼廠方把問題找偏了,對問題的分析也沒有體現公關原則。廠方所理解的問題是社會輿論對其不利,所以廠方全部的解決辦法都是為了遏制對其不利的輿論的進一步傳播。無論是求助於行業管理機構、與首都新聞界溝通,還是面對客戶的自我辯解,都是圍繞著廠方所理解的問題而展開的。我們不僅要問,外包裝不合格的問題呢?從材料本身來看,沒有一個步驟是針對這個問題的。可見,這個問題對於廠家而言,是多麼無足輕重!不解決外包裝問題,能阻止對其不利的輿論進一步傳播嗎?新聞界提出的外包裝問題沒有解決,記者們會聽信廠方的辯解嗎?廠方以前曾經獲得的歷次大獎能抵消外包裝不合格的影響嗎?對於廠方而言,外包裝問題才是其面對的最直接、最關鍵的問題。若這個問題解決了,影響企業形象和產品形象的輿論問題自然解決。在公眾面前承認缺點、改正缺點比強詞奪理的辯解更有利於企業形象的塑造與傳播。由此可見,問題的提出、分析和理解不單單是個邏輯的、理智的問題,更是個情感的、心靈的問題。公關人員不僅需要發達的大腦,而且需要對公眾負責的靈魂。
但是,公關問題的提出並不都象案例一那樣直接、簡單。對於某些案例而言,只有層層深入分析,才能把握問題的實質,才能為問題的解決提供根本性的出發點。
從案例二的材料來看,大亞灣核電站建設面臨的問題是百萬香港人的反對。香港人為什麼反對在大亞灣建核電站?是不是香港人在普遍的意義上反對人類和平利用核能?不是。香港人面臨的問題是由於切爾諾貝利核泄漏造成的心理沖擊而導致的對大亞灣核電站的安全不放心,即大亞灣核電站一旦發生事故會危及香港人的人身安全。籠統地看,這就是大亞灣核電站面對的問題。但是繼續深入分析,才知道這還不是問題的實質和核心。核電站的事故原因,一般而言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設施本身的技術質量問題;二是人員操作的規范問題。那麼,香港人反對建設大亞灣核電站的原因是什麼呢?是設施本身的技術質量問題嗎?可能有這方面的原因,那麼它是不是問題的核心呢?不是。問題的核心是人員操作的規范問題。因為這個問題才是最讓人不放心的問題。已有的美國三里島和前蘇聯的切爾諾貝利核事故都是由於人員操作不慎造成的。順而推之,香港人關心核電站人員素質、操作水平、規范化等問題會遠遠勝過關心核電站的設施質量問題。所以說大亞灣核電站建設面對的問題核心是人員素質、操作規范化的問題。
案例二的材料關於問題的描述和分析是有道理的:一是我們對大亞灣核電站的建設缺乏宣傳,致使香港公眾不了解有關情況而產生了誤解;二是客觀上受到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核泄漏沖擊波的影響使人們產生了「核恐怖」心理。但是問題的分析過於籠統,這樣不利於尋找更為確切、具體而又有效的解決辦法。
由上述分析來看,問題的提出、確立需要明晰化、具體化,必須找到問題的實質和核心。對問題的理解、分析不夠具體、透徹是不利於有效地策劃、解決問題的。
二、解決問題
明確問題是為了解決問題。解決問題是公關工作的目的所在。危機公關策劃的有效性表現在解決問題上。公關不是綉花枕頭——中看不中用,公關是為解決問題而存在的。如果公關工作不能解決組織面對的形象問題,那麼公關工作就是無效的、多餘的,是沒有理由存在的。公關組織的形象主要取決於其工作的有效性,即解決問題的力度。
首先看案例一。從材料介紹的情況看,「霞飛」的公關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可是令人疑惑的是,全部材料都沒有顯示出廠方的問題是如何解決的。所以結論自然是,廠方自始至終沒有解決產品的外包裝問題,廠方也不可能解決由此引發的企業形象問題。也許有人會說,外包裝的問題不應該由公關部來解決。實際的外包裝問題不是由公關部來解決的,但是公關部必須敦促有關部門解決產品的外包裝問題,並將問題解決的情況盡快向外界傳播。所以說,外包裝這個關鍵問題不解決,公關部的辯解是沒有任何力量的。實際問題的解決往往是公關宣傳工作的前提。可見,公關工作不只是宣傳,它必須從塑造形象和信息傳播角度介入實際問題的解決。如果我是廠方的公關部經理,會向廠方提出如下建議:①將廠方庫存的化妝品所有外包裝,按輕工部和衛生部雙重標准處理好,保證再出廠的產品一定完全合格;②通過銷售網路,將正在銷售中的外包裝不合格產品統統收回,按技術的嚴格操作,確定這些產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和批號等,重新包裝,使之合乎標准;③通過銷售網點告知消費者,其購買的本廠外包裝不合格的化妝品以舊換新,廠方以內外都合格的產品換取外包裝不合格的產品。收回的產品,視不同情況,加以妥善處理,以確保公眾利益不受損失;④對於由於外包裝不合格問題給顧客造成的損失,必須予以賠償,令顧客滿意;⑤召開記者招待會,通過新聞界向消費公眾就暴光的問題表示誠懇的道歉和改正的決心,以求得公眾的諒解。將以上前四個步驟執行的情況和結果,通過新聞界加以傳播,以重新獲得公眾的信任。這樣,隨著外包裝問題的解決及其廣泛的傳播,廠方產品不合格的形象就不攻自破,並且會給公眾留下正視錯誤、勇於改錯的良好印象。
其次從案例二的內容來看,也有同樣的問題。由於決策者把問題理解為宣傳不足,所以為了解決問題設計了六個方面的對策,都是圍繞著宣傳而展開的。好象只要宣傳得好,就能扭轉乾坤。不可否認,宣傳的力量是巨大的。但是當我們沒有解決公眾面臨的實際問題的時候,宣傳就是空洞乏力的。宣傳的力量在於提供真相,可是在沒有解決實際問題的情況下,公告真相就是對已存在的問題作不必要的重復。既然「大亞灣不是切爾諾貝利」,即大亞灣不會出現由於人員操作不慎造成核泄漏,香港人沒有必要杞人憂天,就必須解決人員操作的問題。可見問題的實質不是設施質量問題,而是技術操作問題。材料中的對策沒有一項是針對人員操作問題的。所以說,公關人員將問題找偏了,當然也不會解決應該解決的問題。既然如此,應該在對策中加入第七項:加強員工技術培訓,使之達到國際標准,並且通過嚴格的措施保證其操作規范化,接受國際原子能權威機構的監督。只有通過這第七項對策,大亞灣核電站才能在更高程度上保證杜絕核事故的發生,讓香港人真正放心。
綜上所述,危機公關策劃是為了解決問題。可是解決問題的程度是有差別的。我們應該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提高解決形象問題的力度。解決問題固然需要新穎的方式,但是,如果公關問題是由實際問題而引起的,那麼新穎的方式必須圍繞實際問題的解決這個中心來策劃,通過解決實際問題,解決公關形象問題。不解決實際問題,只有花樣繁多的宣傳活動,就是徒有其表的公關策劃。這種策劃充其量只有藝術性,沒有科學性。應該擯棄!不解決化妝品外包裝問題,你能宣傳自己的產品是合格的嗎?不解決核電站的人員操作問題,你能宣傳本核電站對香港人是安全的嗎?
從公共關系角度解決問題的方式有兩大步驟:一是信息落實;二是信息傳播。所謂信息落實,就是使以信息方式存在的問題獲得實際上的解決,即解決實際問題。所謂信息傳播,就是將信息落實的情況向公眾傳達。信息落實是基礎,信息傳播是必要手段。如果你想更有效地解決組織面臨的公關問題,必須遵循這個基本思路,步步落實,從而完善地解決問題。僅有信息傳播或信息落實都是片面的,是不能徹底解決問題的。沒有信息傳播,社會組織難以在更大的范圍里塑造形象;沒有信息落實,不可能從根本上擺脫困境,達到塑造良好形象的目的。如果說信息傳播是「務虛」,那麼信息落實就是「務實」。正如西方公關專家所言,PR=DO GOOD +TELL THEM。公關人員必須懂得什麼是最根本的,應該從根本處著手解決問題,因為那是最有效的。
危機公關策劃要求,在問題與問題的解決方案之間建立起必然的、直接的、根本性的聯系,而不是偶然的、間接的、表面的聯系。必須從問題提出的信息分析入手,找到問題的實質,並在此基礎上尋找解決實質問題的最有效手段和辦法。
通過從根本上明確問題、解決問題,達到矯正形象、塑造形象的目的。這就是危機公關策劃的基本思路。
註:
①文中所提到的案例一、二皆為典型案例(見張利庠編選的《公共關系案例》人民中國出版社 1993年版),所以案例文本在此省略。
②為了避免引起誤解,對本文的觀點特做兩點說明:A本文對上文提到的兩個案例的理解僅僅是對書面案例的分析,不是對案例涉及的公關事實的分析。案例分析是就案例的內容本身而言的,與沒有寫進案例的相關事實無關。我們可以斷定,霞飛廠的外包裝問題肯定解決了,否則它不會維持到現在。但是沒有寫進案例,故不在分析之列。所以說,上文的分析主要是從邏輯上對案例材料本身進行分析,而不是對案例涉及的全部事實進行分析。B據經歷過霞飛事件的很多人說,當時霞飛的公關事實上是相當成功的。關於這一點,我也不想否認。但是從理論上看,霞飛的策劃方案有明顯的缺陷:在組織行為不完善的情況下,只是辯解,是難以說服公眾的。此外,隨著公眾素質的提高,公關組織需要在解決問題的力度上下功夫。否則,好的公關效果不會重演。
㈢ 杜魯門遏制遏制蘇聯具體措施
採取出武力進攻外的一切對抗措施:
1、在經濟技術上聯合資本主義國家,搞各種經濟組織內,技術組織,排擠蘇聯容進入國際經濟領域技術領域。在經濟技術上孤立蘇聯及東歐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實行經濟封鎖和技術封鎖。
2、在世界范圍內壟斷國際市場和原料能源供應基地,。排擠社會主義國家。
3、在歐洲和其他地區建立軍事組織,例如在蘇聯家門口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威脅蘇聯
4、盡最大努力建立聯合統一戰線。聯合中國、拉攏歐洲,從東西兩面夾擊蘇聯。
5、搞軍備競賽的假象,讓蘇聯上當,把蘇聯的經濟拖跨。
6、對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和平演變」政策。
最後蘇聯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