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跨境電子商務考察啟示與發展建議

跨境電子商務考察啟示與發展建議

發布時間:2022-09-01 09:02:10

⑴ 如何促進我市跨境電子商務發展

加快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主要有以下幾個措施:

1、利用跨境電子商務提升對外開放水平。以跨境電子商務來推動政府各部門資源共享、高效運行、統一協作、創新服務,從而提升政府對外開放水平。當前,跨境電子商務還面臨通關服務、市場監管、結匯、物流等方面的突出挑戰。
2、加大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引進力度。創新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機制,建立電子商務後備人才資源庫,努力構建電子商務人才集聚高地。加大與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建立教育實踐基地。加大優秀電子商務人才引進力度,建立電子商務高端人才引進的配套措施與管理辦法,採用政策支持落戶、子女就學等,支持電子商務企業引進高端復合型電子商務人才。
3、加快跨境電商物流配送體系建設。發揮現代物流的自動化、智能化優勢,加快傳統物流的信息化改造,加大物流的智能化信息終端的配置與應用,完善物流基礎體系建設,大力發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加快現代物流配送中心建設。
4、加快打造跨境線上品牌。由於傳統外貿銷售渠道及品牌受制於人,沒有品牌我們的產品在海外電商平台上就依然缺少競爭力。建議支持鼓勵行業或企業聯合收購國際二、三線品牌開發提升,或者利用互聯網的特點致力於打造自己的品牌。
5、實施通關便利化措施。開通通關服務平台,使跨境電商企業享受通關「一站式」服務。對跨境電子商務出口產品實行集中申報、集中辦理、無紙化報檢等便利措施。

⑵ 談談你對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認識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國內跨境電商在2013年的交易規模達到3.1萬億元;年,其總體規模上升到4萬億元,增長率為30.6%;2015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已達5.4萬億元,同比增長28.6%。2018年,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已達9萬億元。由此可見,跨境電商正處於飛速發展的一個階段。
目前跨境電商處於發展高潮階段,一方面是我國跨境電商具有優質市場基礎,政府大力支持,另一方是跨境電商平台的快速發展,消費者已經習慣線上購物。
物流的發展
跨境電商的發展,遇到的最大的痛點問題就是物流和海外倉,只有物流通了,時效趕上去了,跟蹤智能化了,那麼跨境電商的問題就基本解決了。
平台本地化服務
還有就是平台本地化服務問題,其實也是平台規則問題,像最近的VAT等,都是隨著平台和市場經濟的發展而改變的,這就需要我們賣家及時跟著政策走,克服這些問題。
多平台發展
隨著單一平台不斷飽和,競爭白熱化,小語種電商越來越受賣家歡迎,成了藍海市場;而且也逐漸形成多平台銷售模式。
多平台模式,使得資源充分利用,當然運營成本加大,但相對來說,是在提升成本做大利用化。海外倉可以共用,產品多渠道降低囤貨風險,人員配置充分調配,GMV大幅度提升,對企業的發展起到正面的促進作用。
更多問題了解,Jungle Scout

⑶ 我國跨境電商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跨境電商交易規模、佔比均上升

2010-2019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佔比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國2014-2016年貨物出口貿易下降的趨勢下,中國跨境電商仍上升發展,這主要得益於國內電商巨頭布局跨境電商行業以及傳統外貿企業集體向跨境電商轉型。2018年我國跨境電商的交易規模達到9.0萬億元,占進出口貿易總額的28.3%;前瞻根據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以及跨境電商交易規模近幾年的發展增速初步估計,2019年我國跨境電商的交易規模突破10萬億元。



——以上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子商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⑷ 中國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利弊條件有哪些

摘要:從去年七月份開始,國家多次提出關於跨境電子商務的利好政策,「跨境電商」一躍成為2014年我國電子商務界最熱門的詞。雖然發展潛力巨大,但是目前我國的跨境電子商務還處於發展初期,存在著物流障礙、通關不夠簡便、交易信用不足、專業人才匱乏等諸多方面的問題,因此,有必要梳理一下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並提出相應建議。

關鍵詞: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制約因素
中圖分類號:F71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8-00-02
跨境電子商務(cross-boarder electronic commerce)指的是電子商務應用過程中一種較為高級的形式,是指不同國家或地區的交易雙方通過互聯網以郵件或者快遞等形式通關,將傳統貿易中的展示、洽談和成交環節數字化,實現產品進出口的新型貿易方式。當前主流的跨境電子商務模式主要有B2B(Business to Business)、B2C(Business to Customer)和C2C(Customer to Customer)三種,主要區別如下表所示:
B2B模式下,企業通常是線上發廣告和信息,先下成交和通關,本質上還屬於傳統貿易,目前已經納入海關一般貿易統計。而B2C模式下,企業直接面向廣大消費者,主要銷售個人消費品,主要通過航空小包、郵寄和快遞等物流方式,目前大多未納入海關登記。我們通常所說的小額跨境電子商務主要包括B2C和C2C兩種模式。
一、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加之人民幣升值和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的影響,我國傳統的外貿行業遭受很大的打擊,進出口增速明顯下跌,很多外貿企業尤其是中小外貿企業紛紛倒閉,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跨境電子商務因為具備中間環節少、價格低廉和利潤率高等優點還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其中的原因分析如下:
傳統外貿出口,一般包括「中國工廠-中國出口商-外國進口商-外國批發商-外國零售商-外國消費者」6個環節。這種模式下,外貿中的最大份額的利潤被流通中介獲得,例如,一個在義烏市場售價為1元的鑰匙扣,出口到澳大利亞後的售價將達1澳元(約合5元人民幣),其中的4元除去物流費用後都被中間商所得。引入跨境電子商務後,出口環節可以簡化為「中國工廠-外國零售商-外國消費者或者進一步簡化為「中國工廠-外國消費者」 ,繞開很多外貿中間商,一方面出口商品的價格可以進一步下降,提高我國商品在國外市場的競爭力,另一方艾瑞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交易額為2.3萬億元,同比增長32.0%,艾瑞預測,在全球電商快速發展和中國電商全球化的大趨勢下,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將持續高速發展,電子商務在中國進出口貿易中的比重將會越來越大 [2]。
另外,我國政府非常重視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目前,除了第一批跨境電商試點城市上海、重慶、杭州、寧波、鄭州5個城市之外,廣州、深圳前海以及青島也相繼獲批了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城市。2014年國家關於跨境電子商務的一系列措施將會逐步落地,今年會有更多條件合適的城市申請跨境電商試點。
雖然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呈現出非常好的形勢,甚至有很人大膽預測,跨國貿易的電商巨頭有可能在中國出現,但是我們要清楚意識到,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存在的問題還不少。
二、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制約因素及應對策略
1.跨境物流發展滯後
跨境電商主要以零售為主,金額小、體積小、頻率高是其普遍特點,一般不大可能採用傳統集裝箱海運的方式運輸,主要的物流模式包括:國際小包和國際快遞、B2C外貿企業聯盟集貨、B2C外貿企業自身集貨、第三方物流模式和海外倉儲5種方式,其中國際小包和國際快遞是最簡單直接的物流方式,國際小包的特點是資費便宜,但是運送時間長,國際快遞比國際小包運送時間短,但是運費較高;B2C外貿企業聯盟集貨和自身集貨,兩種模式都可以產生規模效益,可以有效降低運輸成本,由於聯盟內部的管理難度問題,多以自身集貨為主;使用第三方物流,跨境電商可將有限的精力放在主營業務上;海外倉儲模式由於需要在海外存貨,可以有效提高發貨速度,但是如果貨物滯銷所帶來的成本會顯著增加。跨境外貿的發展速度如此之快,國際物流發展還沒有跟上節奏,勢必會帶來很多隱患,因為物流不僅直接關繫到跨境電商的交易成本,還關繫到買家對賣家的滿意度、購物體驗和忠誠度。
2.通關手續不夠簡化
盡管基於互聯網的信息流動暢通無阻但是跨境貨物流動並不自由,通關』是跨境電商面臨的一個共同難題。「額度小」、「頻率高」是跨境電子商務的優勢,「額度小」決定跨境交易難以走集裝箱;「頻率高」意味著復雜漫長的傳統外貿出口程序不適合跨境電子商務,再加上部分跨境電商的法律意識不強,為了逃避關稅,往往以「樣品」、「禮品」方式通過香港郵政小包、UPS等國際物流公司直接發給國外的買家,通關快,手續比較簡便,同時可以避免交稅。
針對這個現象,海關總署出台了更為嚴格的政策:個人進口稅額的臨界點由500元降低為50元,超出50元的,要辦理退運手續或者按照貨物規定辦理通關手續,相比之下,個人郵寄物品的免稅額度縮小了近十倍,這就意味著原來越多的跨境交易需要進行申報,其間一系列繁瑣的手續及費用的支出常常成為消費者和網上賣家嚴重的經濟負擔,此外,因申報不合格而使商品滯留在海關而使消費者無法收到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3.結匯不易
根據我國現行政策,國外買家支付的款項只能通過個人儲蓄賬號結匯,但是我國限制個人結匯每年最高為5萬美元,導致一些出口企業借用親屬賬戶進行結匯或者通過地下錢庄將外匯兌換成人民幣,還有一種方式是通過第三方服務商,外貿企業在香港等離岸地區注冊一個離岸賬戶把外匯轉匯給服務商的離岸賬戶,然後服務商在國內按當日匯率把外匯轉化為人民幣給外貿企業,無論哪種結匯方式,都不算是正規的渠道,存在極大的風險。 4.支付安全問題明顯
跨境電子支付服務涉及企業、個人、銀行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多個個體,典型的跨境電子支付服務方式主要包括網上銀行支付服務系統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參與的電子支付服務。網上銀行支付服務系統主要用於B2B這種大額的交易方式,由於款項和收貨有前後,很有可能會給交易一方帶來貨款兩失的可能性,通過第三方支付平台,款項還是先支付到第三方,對於買賣雙方都會比較公平,但是由於交易周期性,第三方平台很有可能會存在大量資金沉澱,如果資金管理出現問題,或者是系統出現故障導致信息丟失都會給交易各方帶來重大損失,另外,無論哪種支付方式還存在一個共同的風險,網路支付信息被非法盜取帶來的損失[3]。
5.退繳稅制度匱乏
目前,跨境電子商務主要以快件的方式,無法提供報關單,因而大部分賣家沒有辦法繳稅,同時也享受不到出口退稅的好處。另外,跨境電子商務是通過網路等信息交流平台來進行的,這就使得稅務機關難以掌握交易雙方的具體交易情況,不僅使得稅收的源泉扣繳的管控手段失靈,而且客觀上促成了納稅人不遵從稅法的可能性,加之稅收領域現代化征管技術的嚴重滯後,都使依法征稅變得蒼白無力。
6.部分跨境電商信用不足
跨境電子商務是基於網路的虛擬模式,由此產生的參與者信用不確定性已經成為電子商務發展中的桎梏。再加上我國的電商缺乏法律意識,假冒偽劣商品時有發生,因為侵犯知識產權而被海關扣留的仿牌產品事件略見不鮮,甚至有很多國外客戶有內心裡有些排斥「中國製造」,帶來了惡劣的影響遠遠,較之國內電子商務,信用問題對於跨境商尤為重要,因為交易雙方來自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地區差異,信用往往是吸引客戶駐足的決定性因素。
7.專業人才欠缺
跨境電子商務人才是復合型人才,應具備英文網店管理、在線英語交流、海外網路營銷策劃及執行、搜索引擎優化,海外客戶需求分析等應用能力,同時了解國際支付方式、國際物流工具、國際貿易常識、跨文化交流等知識,熟悉相關法律法規。然而,跨境電子商務屬於新興產業,本身人才存量不多,有經驗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同時,高校與社會培訓機構來不及對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與培訓進行調整,故產生巨大的人才缺口。
三、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建議
1.對於國家的建議
針對上述物流、通關、收匯及退繳稅等問題,國家應該積極研究、制定出相應的政策,讓廣大的跨境電商從根本上得到保障。
目前,政府已經出台很多很好的政策,部分試點城市開始建立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在園區內通過「分送集報」的方式,提高企業的物流效率,通過海關、國檢、外匯管理等部門的信息化共享平台使規范化的國際收支申報與結匯成為可能,並使進駐園區的企業可以享受出口退稅的政策優惠,為跨境電子行業的發展搭建了非常好的平台。但是目前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區的設立僅限於跨境電子商務試點的幾個城市,對於其他同樣有需求的城市來說,報關、物流、收付匯還存在很多難題。
2.對於企業的建議
針對信用不足問題,首先要增強跨境電商企業的法律意識,應當加強自身實力建設,努力培養自己的品牌,加快學習國際法律法規的進度,逐漸避免因為知識產權侵權和假冒偽劣商品給國外的消費者帶來不好的印象,減少給雙方帶來損失。
3.對於學校的建議
加快力度,培養跨境電子商務專業人才,通過校企合作、學校內部合作,為社會培養適時可用的人才,關於培養模式,有部分院校已經在嘗試,我們可以借鑒一下,例如,針對跨境電商是新興行業,目前還沒有成熟的教材,各大高校可以整合現有資源,讓不同專業的老師進行配合,進行模塊化教學,同時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讓學生可以有實踐的機會,同時為企業輸送人才,最終達到共贏。

請多詳情可以網路雲影飛舞,了解更多。

⑸ 大家對跨境電商發展趨勢有什麼看法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31.63萬億元,同比增長8.5%;2013年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為2.9萬億元,2018年交易額超9萬億元。」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數據貨值456.5億元,同比增幅超兩成。化妝品、奶粉、尿布、食品等日用消費品的進口量在全部1321個跨境電商零售商品中排名前列。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跨境電商貿易已經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大部分國家和地區,「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推動我國跨境電商發展新的增長點。

社交電商里有兩個重要的點:第一,基於用戶之間的信任,可以帶來高毛利和高附加值,這個前提是產品本身不能太差,因為跨境的產品品質過硬,大部分是海外品牌方直供的產品,但是由於信息差,相對於內貿這盤貨而言價格沒有這么透明,新品還可以保持不錯的利潤空間。第二,傳統微商需要面臨另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對產品品牌的信任。和中心化平台大標品策略完全相反,傳統微商是極致單品策略,所以利潤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傳統的微商和傳統的社交電商他們對於品質和產品是缺乏信任的,而跨境電商這盤標品的貨恰恰能夠解決傳統微商的復購率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跨境+社交這么火的原因。

⑹ 淺析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

2019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10.5億元。為促進我國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國家層面頻頻頒布鼓勵政策,2020年1月,商務部、發改委、財政部等六部門共同發布《關於擴大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的通知》,《通知》共選取了50個城市(地區)和海南全島納入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范圍,為未來跨境電商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從當前的競爭格局和政策引導方向來看,目前,我國出口電商的市場競爭更為激烈,而進口電商的發展潛力較大。

1、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高速增長

跨境電商是指分屬不同關稅區的交易主體,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完成在線交易洽談和下單行為,達成交易合同、通過支付機構進行跨境支付結算,並通過跨境物流將商品送達、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務活動。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我國跨境電商行業的交易規模幾乎保持了20%以上的增速,2019年,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10.5億元,同比增長16.7%。

綜上所述,以政策引導方向和目前的競爭格局來看,我國進口電商的發展潛力較大,而出口電商的市場競爭更為激烈。

—— 更多數據及分析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競爭及企業競爭策略分析報告》。

⑺ 如何推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發展

推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發展,有以下幾種措施:

一、構建跨境電子商務法律法規體系。與目前我國跨境電子商務規模快速發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尚未建立針對跨境電子商務的法律法規體系。因此,構建跨境電子商務法律法規體系十分迫切。一方面,在跨境電子商務法律法規的制定過程中,既要以確定性的安排彌補技術和信用的不足,又要給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創造相對寬松的法制環境,避免過度監管。

二、完善跨境電子商務管理體制。跨境電子商務面對比國內交易更為復雜的交易環境,但我國在跨境電子商務的監管、結匯、稅收等方面的管理體制還處於探索階段,需要進一步完善跨境電子商務管理體制,適應跨境電子商務管理的實踐需求。

三、打造跨境電子商務貿易平台。打造公平、開放、具有公信力的跨境電子商務第三方服務平台,引進大型電子商務、進口免稅、金融服務、百貨企業、跨境物流等企業入駐,通過監管服務模式創新、低成本便捷通關、便利繳稅等舉措,降低傳統進出口環節成本,保證跨境交易具有質量保證、價格合理、稅費透明、物流便捷、售後保障等優勢,同時也使得平台能夠成為全球商家面向中國消費者開展個性化服務的便利渠道。

四、加強跨境電子商務監管的國際合作。跨境電子商務交易具有全球性特徵,需要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有跨區域、跨文化、跨體制的監管合作。

⑻ 如何加快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

摘要:從去年七月份開始,國家多次提出關於跨境電子商務的利好政策,「內跨境電商」一躍成為2014年我國容電子商務界最熱門的詞。雖然發展潛力巨大,但是目前我國的跨境電子商務還處於發展初期,存在著物流障礙、通關不夠簡便、交易信用不足、專業人才...

閱讀全文

與跨境電子商務考察啟示與發展建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旅遊大米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808
運輸公司夏季安全培訓方案 瀏覽:574
服飾促銷活動總結 瀏覽:289
少兒藝術萬聖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53
市場營銷的考題 瀏覽:471
幼兒園中班元旦策劃方案 瀏覽:578
鄉鎮扶貧產業培訓方案 瀏覽:818
山西愛夢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568
網路銷售跟網路營銷 瀏覽:265
市場營銷環境及其特徵 瀏覽:462
大學六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25
破冰大會策劃方案 瀏覽:268
小學教師網路培訓研修方案 瀏覽:963
聯通上市推廣方案 瀏覽:442
紅包裂變推廣方案 瀏覽:967
城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67
年度安全培訓計劃方案表 瀏覽:23
南昌大學市場營銷專業 瀏覽:71
天津大學市場營銷專業的市場定位 瀏覽:363
線下營銷與網路營銷的關系 瀏覽: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