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電子商務研究所張莉

電子商務研究所張莉

發布時間:2022-04-25 18:51:58

㈠ 賴茂生的個人作品

(1)《信息資源管理教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2)《信息經濟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一主編
(3)《計算機情報檢索(第二版)》.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4)Managing IT in Government, Business & Communities. IRM Press, Hershey PA, U.S.A., 2003. 本人和研究生傅欣、張莉揚負責其中第七章的撰寫工作.
(5)《20世紀圖書館學情報學》.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2年11月. 本人和研究生侯艷飛、李箐負責其中一個分支——「20世紀信息檢索技術新進展」的撰寫工作.
(6)《網路傳播研究》. 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 2002年7月. 主編之一, 論文集.
(7)《21世紀情報學教育發展戰略研討會論文集》.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02年7月. 主策劃之一.
(8)《信息數字化與法律:數字圖書館建設中的法律問題》. 法律出版社, 2002年6月. 本人和研究生孫廣芝、田敏負責其中兩篇研究報告的撰寫工作.
(9)《社會科學信息資源網路建設》.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2年1月. 主編之一, 多人合著.
(10)《電子商務案例》. 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1年12月. 本人和研究生田敏負責其中3個案例的撰寫工作.
(11)《信息科學技術與當代社會》. 教育部高教司組編, 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書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8月. 本人和研究生范曉虹負責書中第一章「信息科學技術的產生和發展」撰寫工作.
(12)《企業信息化知識手冊》. 北京出版社, 1999年9月. 主編, 多人合著.
(13)《信息高速公路——面向未來社會的震盪》. 山東教育出版社, 1996年12月. 二人合著.
(14)《科技文獻檢索教學大綱》.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年3月. 本人負責其中三章的編寫工作.
(15)《21世紀的信息技術》.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1995年7月. 二人合著.
(16)《計算機情報檢索》.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3年3月. 主編, 三人合著.
(17)《檔案幹部繼續教育講座》. 中央電視大學出版社, 1992年9月. 本人負責其中一講「情報科學與情報技術」.
(18)《中國大網路全書》(圖書·情報·檔案類). 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 1992年. 本人負責若干條目的撰寫和審改工作.
(19)《科技文獻檢索指導》.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2年1月. 主編.
(20)《圖書館學情報學詞典》. 書目文獻出版社, 1991年12月. 分支學科負責人.
(21)《文摘的概念與方法》(譯著). 書目文獻出版社, 1991年6月. 主譯之一, 負責統稿.
(22)《索引編制工作手冊》(譯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8年4月. 主譯之一, 負責統稿.
(23)《目錄學論文選》. 書目文獻出版, 1985年. 主編之一.
(24)《科技文獻檢索》.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5年. 主編. 1988年獲國家教委優秀教材二等獎. 1994年修訂再版,2007第9次印刷
學術論文 2007年以後
1 賴茂生,閆慧,關於中國公益信息制度的戰略思考,圖書情報工作 2011
2 賴茂生,邢博,從公務員招聘看我國情報學人才培養,情報科學 2010
3 賴茂生,知識時代的LIS如何定位和發展,圖書情報工作 2010
4 賴茂生,EA、制度與頂層設計,電子政務 2010
5 賴茂生,趙康,企業信息管理人員信息行為和信息素養研究,情報科學 2010-07-15 3 308
7 賴茂生,龍健,新媒體的節目內容創新研究,科技傳播 2010-02-23 1 232
8 賴茂生,屈鵬,大學生信息檢索能力調查分析,大學圖書館學報 2010-01-21 7 919
9 龍健,賴茂生 ,DOI的興起與我國的對策,情報雜志 2009
10 賴茂生,龍健,信息化調研綜述,產權導刊 2009
11 賴茂生,信息公開制度建設與電子政務深化應用,電子政務 2009-09-15 1 247
12 賴茂生,屈鵬,用戶需求模式協同構建的初步探索,情報科學 2009-09-15 1 181
13 趙康,賴茂生,我國期刊網路出版業的市場環境分析,情報探索 2009-09-15 0 125
14 王芳,賴茂生,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電子政務 2009-08-15 11 727
15 賴茂生,孫鵬飛,高校信息素養評價標准發展研究,情報科學 2009-08-15 8 549
16 賴茂生,提升學科理論水平 關注信息制度研究——祝賀《情報理論與實踐》創刊45周年,情報理論與實踐 2009
17 賴茂生,屈鵬,中文搜索引擎查詢與反饋詞語特徵研究,中文信息學報 2009
18 賴茂生,葉元齡, 閆慧,李璐,從產業融合看數字內容產業發展——基於廣東產業發展的分析,情報科學 2009
19 趙康,賴茂生,知識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應用研究,醫學信息學雜志 2009
20 賴茂生,屈鵬,趙康,論期刊評價的起源和核心要素,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
21 賴茂生,屈鵬,網路用戶的搜索入口與跳轉行為研究,情報理論與實踐 2009
22 賴茂生,屈鵬,搜索引擎查詢日誌的詞性標注和挖掘研究,現代圖書情報技術 2009
23 賴茂生,屈鵬,網路用戶的查詢與點擊行為研究,情報理論與實踐 2009
24 賴茂生,屈鵬,李璐,張麗麗,網路用戶搜索的語言使用行為研究——實驗設計與搜索價值,情報理論與實踐 2009
25 趙康,賴茂生,知識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結構與創建,中國科技資源導刊 2009
26 賴茂生 ,深入了解前沿,把握情報學的發展方向,圖書情報工作 2009
27 賴茂生,屈鵬,謝靜,知識組織最新研究與實踐進展,圖書情報工作 2009
28 賴茂生,閆慧,葉元齡,李璐,內容產業與文化產業整合與協同理論和實踐研究,情報科學 2009
29 賴茂生,屈鵬,相關性基礎理論及其在檢索建模中的作用研究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08
30 葉元齡,賴茂生,農村居民信息需求對農村信息化政策的啟示——基於廣東的分析,科技管理研究 2008
31 賴茂生,閆慧,葉元齡,李璐,內容產業與文化產業的關系研究,情報科學 2008
32 賴茂生,閆慧,網路搜索中語言使用特徵研究,現代圖書情報技術 2008
33 賴茂生,閆慧,用戶自然和社會屬性對網路搜索中語言使用行為的影響,現代圖書情報技術 2008
34 賴茂生,信息公開與信息資源開發利用,電子政務 2008
35 賴茂生,閆慧,龍健,海峽兩岸信息資源產業比較研究,情報科學 2008
36 賴茂生,信息管理的核心領域和發展前瞻——兼論信息管理本科課程體系建設問題,第十三屆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8
37 賴茂生,屈鵬,網路用戶信息獲取語言使用行為研究,現代圖書情報技術 2008
38 黃敏,賴茂生,語義檢索研究綜述,圖書情報工作 2008
39 賴茂生,閆慧,龍健,海峽兩岸信息資源產業比較研究,情報科學 2008
40 賴茂生,閆慧,龍健,論信息資源產業及其范疇,情報科學 2008
41 賴茂生,把握前沿,規劃遠景,扎實推進學科建設,圖書情報工作 2008
42 賴茂生,王琳,李宇寧 ,情報學前沿領域的調查與分析,圖書情報工作 2008
43 賴茂生,王琳,楊文欣,李宇寧,情報學前沿領域的確定與討論,圖書情報工作 2008
44 黃昆,賴茂生,圖像情感特徵的分類與提取,計算機應用 2008
2005年-2007年
[1] Guifa Teng, Maosheng Lai, Peng Li. A New Retrieval Scheme Using Meaning Attributes for Ancient Chinese Medical Literature, INFORMATION, Vol.8, No.3, 2005
[2] Guifa Teng, Maosheng Lai, Jianbin Ma. Feature Extracion of Chinese E-mail Documents for Authorship Mining, INFORMATION, Vol.8, No.3, 2005
[3] 王琳、賴茂生:對知識資本與虛擬經濟研究的思考,信息時代的經濟學與管理學,2005年信息經濟學年會論文集,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351-356頁
[4] 陳芬、賴茂生:美國的基因信息隱私權保護,信息時代的經濟學與管理學,2005年信息經濟學年會論文集,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282-286頁
[5] 熊艷紅、賴茂生:中國數字內容產業現狀簡析,信息時代的經濟學與管理學,2005年信息經濟學年會論文集,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140-148頁
[6] 申靜、賴茂生、錢程:知識型服務創新對信息和通信技術聚合的影響.情報科學, 2005(10)
[7] 賴茂生:讀《參考咨詢新論》有感.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5(4)
[8] 賴茂生:高校知識管理浮出水面.中國教育網路,2005(9)
[9] 賴茂生:如何破解知識社區三大難題 專家把脈數字資源建設. 中國教育網路, 2005(8)
[10] 賴茂生、侯艷飛:跨語言檢索技術:策略與方法.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4)
[11] 汪媛、賴茂生:網路版全文資料庫綜合評價模型的測試應用分析. 情報科學, 2005(7)
[12] 王妙婭、賴茂生:跨語言信息檢索中的詢問翻譯方法及其研究進展.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05(4)
[13] 傅湘玲、賴茂生、黃昆:企業內容服務的戰略設計與實施. 情報學報, 2005(3)
[14] 湯艷莉、賴茂生:ontology在自然語言檢索中的應用.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05(2)
[15] 黃昆、賴茂生:感性工學及其在圖像檢索中的應用, 現代圖書情報技術, 2006(5)
[16] 岳珍、賴茂生:國外「情景分析」方法的進展. 情報雜志, 2006(7)
[17] 黃昆、賴茂生:以用戶情感為線索的圖像檢索研究. 情報科學, 2006(9)
[18] 賴茂生、吳龍婷等:國外用戶網路搜索行為研究進展, 情報學報, 2006(s1)
[19] 賴茂生、王琳:情報檢索發展路徑的轉向, 情報學報,2006(6)
[20] 岳珍、賴茂生:基於信息構建的網站設計理念研究. 情報科學,2006(11)
[21] 陳芬、賴茂生:視頻檢索的用戶策略. 情報科學, 2007(1)
[22] 岳珍、賴茂生:特派員制度的創新意義.中國科技論壇, 2007(3)
[23] 賴茂生:數字時代的情報學.圖書情報工作, 2007(4)
[24]丁璐璐,賴茂生,移動通信增值服務的運營模式研究 ,江西圖書館學刊 2007
[25]王琳,賴茂生,信息集成的領域分析研究,圖書情報知識 2007
[26]耿騫,賴茂生,自然語言檢索的實現及其關鍵問題,情報科學 2007
[28]屈鵬,隆捷; 吳龍婷; 賴茂生,國內外情報學研究現狀的統計分析,情報資料工作 2007
[29]王琳; 賴茂生,信息技術接受機制研究——對企業知識管理系統導入的啟示,情報科學 2007
[30]邱惟明; 賴茂生,中國軟體產業規模和軟體人才趨勢的系統動力學分析,情報科學 2007
[31]葉元齡; 賴茂生,關於發展公益性信息服務的思考,商業時代 2007
[32]黃昆,賴茂生,彩色自然風景圖片的四季特徵提取,情報學報 2007
2004年之前
[1]信用信息及其傳播. 《情報科學》 2004年05期 合著
[2]Web信息檢索技術及研究進展. 《現代圖書情報技術》 2004年05期 合著
[3]繼續發揮好情報學理論傳播主渠道的作用.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04年04期
[4]商標圖像檢索技術述評. 《現代圖書情報技術》 2004年04期 合著
[5]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基本理論研究.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04年03期
[6]信息哲學研究綜述.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04年03期 合著
[7]企業知識管理集成的研究. 《情報學報》 2004年03期 合著
[8]信息經濟學體系探索. 《情報學報》 2004年01期 合著
[9]關於信息構建(IA)的十個問題. 《江西圖書館學刊》 2004年01期
[10]信息技術與零售之王沃爾瑪. 《情報科學》,2003年09期
[11]信息空間構建相關問題探討——用戶體驗和系統可用性.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03年01期 合著
[12]認知過程鏈與情報學的新定位. 《情報資料工作》. 2003: 3, p5-7. 合著.
[13]信息技術在商業經營管理中的應用.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03: 3, p249-252. 合著.
[14]中國網路咨詢業的發展及對策.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03: 2, p102-105. 合著.
[15]信息空間構建相關問題探討.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03: 1, p8-10. 合著.
[16]情報學教育的現狀與發展.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03: 1, p80-84+88.
[17]情報學的學科發展與教育問題. 《情報學報》. 2003: 1, p1-10.
[18]從信息不對稱理論談我國信用體系建設中的信息支持問題. 《情報資料工作》. 2003: 1, p10-12 [19]國內IT管理咨詢業的興起與發展. 《電子商務世界》. 2002: 12, p86-87.
[20]IT管理咨詢業發展分析. 《電子商務世界》. 2002: 11, p90-91.
[21]IT管理咨詢企業運營分析. 《電子商務世界》. 2002: 10, p80-81.
[22]「三問」IT管理咨詢. 《電子商務世界》. 2002: 9, p28-29.
[23]網路傳播的內涵、功能和效果初探. 《第四屆全國科技傳播研究會年會論文集》,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2年7月. P1-14.
[24]第三屆全國科技傳播研討會論文綜述. 《第四屆全國科技傳播研究會年會論文集》.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2年7月. P378-388.
[25]Images Organization on Network. 《數字圖書館:新世紀信息技術的機遇與挑戰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2年7月. 合著.
[26]The Integration of Material Flow, Cash Flow and Information Flow in E-Commerce. 《信息資源管理協會國際會議論文集》. 2002年5月. 合著.
[27]Information Resource Development in China. 《信息資源管理協會國際會議論文集》. 2002年5月. 合著.
[28]論信息經濟的制度變遷. 《情報學報》. 2002: 5, p608-612. 合著.
[29]信息空間構建(IA)初探. 《中國圖書館學報》. 2002: 4, p79-81. 合著.
[30]基於語義聯想的中文圖像搜索引擎——構想與實驗. 《現代圖書情報技術》. 2002: 3, p63-65. 合著.
[31]商業企業信息化的腳步. 《信息系統工程月刊》. 2002: 1, p6-7. 合著.
[32]政府信息公開與立法研究. 《情報學報》. 2001: 3, p276-281. 合著.
[33]知識管理與企業核心競爭力. 《中國信息導報》. 2001: 12, p8-9. 合著.
[34]中國網路咨詢的現狀和發展前景. 《慶祝中國科技信息事業創建45周年學術討論會》. 中國石化出版社, 2001年10月.
[35]網路信息檢索工具評價實驗. 《情報學報》. 2001: 6 & 8, p299-301, p430-434. 合著.
[36]企業競爭情報活動研究. 《情報學報》. 2001: 4, p174-179. 合著.
[37]信息化與數字鴻溝. 《現代信息技術》. 2000: 12, p84-86.
[38]現代咨詢機構的若干特徵. 《中國信息導報》. 2000: 9, p54-56. 合著.
[39]亞馬遜漂流——由亞馬遜的經營模式想到的. 《信息系統工程月刊》. 2000: 6, p16-17. 合著.
[40]信息主管如何駕馭信息. 《信息化建設》. 2000: 5, p25-27.
[41]電子商務活動中的隱私保護問題. 《中國信息導報》. 2000: 5, p56-57.
[42]情報學的發展觀. 《圖書情報知識》. 2000: 4, p2-4+9.
[43]從電子出版到數字出版. 《中國電子出版》. 2000: 3, p40-41.
[44]21世紀的電子信息服務體系. 《中國信息導報》. 2000: 1 & 2, p6-9, p10-12.
[45]信息主管:從信息管理到知識管理. CONDEX/China』 99 講演. 1999年3月.
[46]網際網路信息傳播中的管理問題及其對報刊的影響. 《中國新聞學院學報》. 1999: 2.
[47]對當前「知識經濟」宣傳的思考. 《科學決策》. 1998: 5, p20-21.
[48]CNII an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Reform. 第二屆信息基礎結構國際研討會論文, 1998年4月.
[49]企業需要高素質的CIO. 中國計算機報. 1998: 3.
[50]CIO的概念和歷史沿革. 中國計算機報. 1998: 1.
[51]淺議情報科學及其教育問題. 《情報科學》. 1998: 1, p12-15.
[52]信息高速公路的知識產權問題研究. 《廣州市信息服務業發展與管理研討會論文集》, 1997年10月. P82-91.
[53]總結經驗,深化改革,開創函授教育新局面. 《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信息管理系五十周年專刊). 1997年9月.
[54]立足於大信息觀念的專業教育改革. 《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信息管理系五十周年專刊). 1997年9月.
[55]科技傳播學的研究范圍和內容框架初探. 中國第二屆科技傳播暨中國科學社與中國近代科技傳播研討會論文, 1997年6月, 杭州.
[56]我國信息資源管理的政策立法研究. 《中國信息化法制建設研討會論文集》, 1997年3月. 合著.
[57]我國現行信息資源管理的政策與法律研究. 《科技與法律》. 1997: 1-3. 合著.
[58]國民經濟信息化政策立法的國際經驗研究. 《科技與法律》. 1997: 1-3. 合著.
[59]Effects of National Economy Informatization on Ecation. 信息資源與社會發展國際研討會論文, 1996年, 武昌.
[60]美國情報學會第58屆年會評述. 《高校社會科學研究與理論教學》. 1996: 3.
[61]科技傳播中的法律問題. 《科技傳播研究——首屆科技傳播研討會論文選》. 孫寶寅主編. 清華大學出版社, 1996年3月. 合著.
[62]九十年代的信息經濟學研究動態. 中國信息經濟學會1995年年會, 1995年, 北京.
[63]光碟技術及其應用進展. 《情報學年評》(第一卷). 1995.
[64]多媒體技術和電子出版發展概況. 《電子出版》. 1995: 12, 1996: 1.
[65]基於超文本結構的後控詞表管理系統. 《情報學報》. 1995: 5. 合著.
[66]華語地區資料庫著作權法規研究. 《情報科學技術》. 1995: 4.
[67]中文全文資料庫開發與檢索技術. 《高校文獻信息》. 1995: 2. 合著.
[68]歐共體在資料庫版權保護方面的進展. 《情報學報》. 1995: 2. 合著.
[69]中國資料庫產業的知識產權保護. 《科技與法律》. 1995: 1. 合著.
[70]企業競爭情報體系的建立與發展. 全國競爭情報與企業發展研討會論文, 1994年9月, 北京. 合著.
[71]中小企業情報需求分析. 《情報理論與實踐》. 1994: 1. 合著.
[72]漢語自動標引加權方法實驗研究. 《第十屆全國計算機情報管理學術討論會會議文集》, 1993年10月. 合著.
[73]日本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分析比較. 《中國圖書館學報》. 1993: 2.
[74]國外自動編目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 《大學圖書館學報》. 1993: 1. 合著.
[75]中文圖書自動編目的初步構想. 《現代圖書情報技術》. 1993: 1. 合著.
[76]情報檢索詞彙的後控技術. 第九屆全國計算機情報管理學術討論會論文, 1992年10月, 浙江梅寧. 合著.
[77]An Outline of Automatic Cataloguing for Chinese Books. Paper to be presented
to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and Exhibition on the Latest Development in
Technologies of Library Service. Sep. 7-11, 1992, Beijing. With Ding Wei.
[78]情報檢索系統的詞彙控制技術. 《情報學報》. 1992: 2.
[79]Vocabulary Control Methods for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s. Paper to be presented to The 3rd Beijing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eriz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ct. 14-18, 1991.
[80]關於敘詞法性能的探討. 《情報學刊》. 1991: 4. 合著.
[81]電子圖書館的構想與實現. 《情報科學技術》. 1991: 3.
[82]日本的資料庫產業. 《現代圖書情報技術》. 1991: 1.
[83]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of Automatic Indexing for Chinese Scientific & Technical Literature. In Database Development and Chinese Information Needs; Proceeding of the Second Beijing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erized Information Retrieval. Ed. By Zeng Minzu, Aslib, London, 1990. P179-188.
[84]資料庫與光碟技術發展動向. 第八屆全國計算機情報管理學術討論會論文, 1990年10月, 長沙.
[85]CD-ROM的性質、應用與影響. 《現代圖書情報技術》. 1988: 1, p31-38.
[86]漢語科技文獻自動標引系統. 《情報學報》. 1987: 4, p277-284. 合著.
[87]標引深度及其優化. 《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 1986: 4.
[88]情報咨詢服務. 《科技情報工作》. 1985: 10-11, p24-26, p24-25.
[89]國外兩大電視信息檢索系統. 《大學圖書館通訊》. 1985: 3, p21-25.
[90]新的情報技術之二——電視信息檢索系統. 《大學圖書館通訊》. 1985: 3, p34-37.
[91]新的情報技術——光學錄像盤和光碟技術. 《大學圖書館通訊》. 1985: 1, p25-28.
[92]評1945-1981年間美國聯邦政府有關二次情報系統與機構的政策(譯文). 《圖書館學情報學參考資料》. 書目文獻出版社, 1984. 第4輯, p1-8.
[93]我國出版的科技文獻檢索刊物. 《科技情報工作》. 1984: 7, p29-32.
[94]著者索引和專用索引. 《科技情報工作》. 1983: 11, p25-26.
[95]引文索引. 《科技情報工作》. 1983: 10, p29-31.
[96]關鍵詞索引. 《科技情報工作》. 1983: 8, p33.
[97]後組式字順主題索引. 《科技情報工作》. 1983: 7, p29-32.
[98]先組式字順主題索引. 《科技情報工作》. 1983: 6, p29-32.
[99]檢索工具的索引. 《科技情報工作》. 1983: 5, p23-26.
[100]目錄性和題錄性檢索工具. 《科技情報工作》. 1983: 4, p28-31+27.
[101]文摘性檢索工具. 《科技情報工作》. 1983: 3, p28-31.
[102]文獻檢索與檢索工具. 《科技情報工作》. 1983: 2, p31-33.
[103]情報與文獻. 《科技情報工作》. 1980: 12, p17.
[104]關於情報學的范圍. 《科技情報工作》. 1980: 3, p31-33.

㈡ 推薦基本書

《統一軟體開發過程》,Ivar Jacobson,James Rumbaugh,Grady Booch 著,周伯生 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年1月。
《J2EE平台上的EJB組件開發》,Vlada Matena,Beth Stearus著,翟裕中 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年8月。
《個體軟體開發過程》,Watts S. Humphrey著,人民郵電出版社,2001年10月。
《CVS:開源軟體開發技術》,Karl Fogel著,肖虎勤 等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年6月。Concurrent Versions System,版本協作控制系統。
《軟體工程-理論與實踐》(影印版),Shari Lawrence Pfleeger,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
《能力成熟度模型(CMM):軟體過程改進指南》,SEI編著,劉孟仁 等譯,電子工業出版社,2001年7月。
《UML用戶指南》,Grady Booch,Ivar Jacobson,James Rumbaugh著,邵維忠等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年6月。書里的Use case翻譯成「用況」...
《軟體測試自動化技術與實例詳解》,Mark Fewster & Dorothy Graham 著,舒智勇 等譯,電子工業出版社,2000年1月。
《測試流程管理》,Rex Black著,Microsoft Press,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面向對象系統的測試》,Robert V.Binder著,華慶一等譯,人民郵電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
《J2EE構建企業系統專家級解決方案》,Paul J. Perrone等著,張志偉 等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年。
《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影印版)(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Methods, fifth Edition),Jeffrey L.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
《UML面向對象設計基礎》,Meilir Page-Jones著,包曉露等譯,人民郵電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軟體能力成熟度模型CMM方法及其應用》,楊一平等著,人民郵電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軟體創新之路--沖破高技術營造的牢籠》,英文原書名: The inmates are running the asylum,Alan Cooper著,翻譯: 劉瑞挺 劉強 程岩,電子工業出版社,2001。介紹: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編程的書,但卻是軟體工程師不可不讀的書。本書作者Cooper被譽為「VB之父」。他針對基於電腦的產品難學、難用、難以理解的弊病,提出了軟體設計應分為兩部分:交互設計與編碼設計。本書通過大量的商務案例,「透徹地描述了我們面臨的挑戰,並從方法學上提供了逃離我們自己熱心營造的技術牢籠的指南。」
《軟體工程-實踐者之路》(第五版,影印),Roger S. Pressman,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前面版本的中文譯本見下。
《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楊正甫,中國鐵道出版社,2001。台灣人寫的,每個方面都泛泛而談了一下。想知道布希、雅寇森、雲豹是誰嗎,看看這本書就知道了。
《面向對象設計的UML實踐》(影印版),Mark Priestley,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UML對象設計與編程》,劉潤東,北京希望電子出版社,2001。
《UML參考手冊》,Ivar Jacobson,James Rumbaugh,Grady Booch。姚淑蘭,唐發根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
《UML Programming Guide 核心設計技術》,希望出版社,2001。此書一般。已有熱心人將此書上載至:http://www.smiling.com.cn/upload/files/9986/UMLGuid1.zip
http://www.smiling.com.cn/upload/files/9986/UMLGuid2.zip(需要登錄到小組才能正確下載!)
《Web可用性設計》,Jakob Nielsen著,人民郵電出版社,2000年。
《軟體能力成熟度模型》,何新貴等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復雜系統的面向對象建模、分析與設計》,范玉順、曹軍威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定價38.00,軟體較舊、光碟帶有欺騙性,但也有其自己的特色。馬成長推薦。
《Oracle 8 UML對象建模設計》,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年4月。很實用。已有熱心人將此書上載至:http://www.smiling.com.cn/group/file/files.ecgi?group_id=9986(需要登錄到小組才能正確下載!)
《軟體需求》,Karl E.Wiegers 著,陸麗娜 王忠民 王志敏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已有熱心人將此書上載至:http://www.smiling.com.cn/group/file/files.ecgi?group_id=9986(需要登錄到小組才能正確下載!)
《程序設計實踐》,Brian W.Kernigham 著,裘宗燕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已有熱心人將此書上載至:http://www.smiling.com.cn/group/file/files.ecgi?group_id=9986(需要登錄到小組才能正確下載!) 《小組軟體開發過程 TSPi》,Watts s Humphrey 著,人民郵電出版社,2000。
《軟體工程--實踐者的研究方法》,Roger S. Pressman 著,黃柏素、梅宏譯,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
「Design Pattern: Elements of Reusable Object-Oriented Software」的中文譯本《設計模式 可復用面向對象軟體的基礎》已有熱心人將此書上載至:http://www.smiling.com.cn/group/file/files.ecgi?group_id=9986(需要登錄到小組才能正確下載)
《軟體工程Java語言實現》,袁兆山翻譯,機械工業出版社 。
《UML with Rational Rose從入門到精通》,電子工業出版社。
《Software Reuse》,Ivar Jacobson等著,1997年出版,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原版引進。
《可視化對象建模技術》,[美]D.特卡奇 W.方 A.蘇著,科學出版社。
《現代軟體工程》,清華大學周之英編著,科學出版社。分上中下三冊,上冊為管理技術篇,中冊為基本方法篇,下冊為新技術篇,可謂涵蓋一切,CMM,OOAD,UML,CORBA,DCOM,Pattern...而且不是蜻蜓點水。錢五哥評論
《面向對象軟體工程》,陳世鴻,彭蓉,電子工業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面向對象的分析》,「面向對象的設計」,兩本小冊子,Peter Coad,Edward Yourdon著,邵維忠等譯,北大出版社,原書1991年寫就。國內第一本關於面向對象分析和設計的書。
《實用面向對象軟體工程教程》,Edward Yourdon, Carl Argila著,電子工業出版社,原書1995年12月寫就。評論
《面向對象的系統分析》,邵維忠,楊芙清,清華大學,廣西科技出版,1998年12月第一版。
《可視化面向對象建模技術--標准建模語言UML》,劉超,張莉,周伯生,北航出版,1999年7月第一版,可謂是中國UML第一書。

㈢ 中國出口靠什麼突圍

文章來源: 文章類型: 內容分類: 轉型升級並非意味著企業要「放棄原有產業,另起爐灶」,而是將過去的比較優勢加緊向主打產業轉移,加上創新,形成新競爭優勢。未來,預計產品附加值略高的紡織服裝和辦公用品、電子製造將成為中國出口的優勢產業。 雖然在世界出口總額中所佔比重會下降,但今年德國仍有可能重新成為世界出口亞軍。這是德國工商大會最近對全球85個外貿商會進行問卷調查後得出的結論。乍聽起來自相矛盾,但依託逐漸強大的歐元拉動出口商品價值,德國超越美國成為世界出口亞軍的前景頗為光明。老牌出口大國德國再次上位的預判,引發市場對全球貿易格局變動下世界出口大國調整重新關注。作為世界出口大國集團中僅有的新興市場國家,中國將面臨怎樣的挑戰? 德國有望重拾輝煌 無論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趙忠秀,還是商務部研究院綜合戰略研究室副主任張莉,都一致看好德國重返世界出口亞軍寶座。兩人都指出,德國是傳統的工業製造業大國,基礎雄厚,不僅掌握製造業領域的高精尖技術,影響力還涉及生產、加工、組裝、銷售全產業鏈,產品更能滿足高中低各種需求,工程機械等優勢產業品類齊全。 相比之下,盡管美國在科技上略有優勢,近來也實施了再工業化戰略吸引製造業迴流,但再迴流的製造業水平仍無法與多年積累沉澱的德國工業相比。同時,美國多年雄踞世界出口大國集團中,主要是依靠美元在國際貿易市場上的定價權效應。細看之下,美國主要的出口大戶多集中於農產品、電子產品等。「依產品附加值計算,美國出口優勢產品顯然無法與德國相比,是否是世界出口大國,則是以出口額來計算的。」趙忠秀說。「2009年歐債危機爆發後,德國才從世界出口大國第一的寶座上跌落,這與歐元貶值帶來的出口總額下降不無關系。而如今隨著歐債危機形勢暫緩,歐元再度強大,德國製造業重拾當年輝煌還是極有可能的。」張莉表示。 中國,創新突圍 談及美國、德國這兩大出口大國,就不得不提及中國。中國是唯一以新興工業國身份躋身出口大國集團的國家。德國工商大會的外貿主管福爾克爾�6�1特賴爾就相當看好中國,直言除中國外,近期沒有其他新興工業國可能躋身世界出口大國集團。他預計,今後若干年可能出現的情況是,美國、德國和日本這三個老牌出口大國為爭奪世界出口亞軍展開角逐。但近來並不亮眼的外貿數據,卻提醒中國外貿的前景並不樂觀。「現在外貿企業遭遇兩頭夾擊,向下有成本更低廉的東南亞企業,向上有技術品牌更完善的歐美企業,唯一的出路就是創新了。」福建洛弛製鞋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英洪如是說。但張莉坦言,轉型升級,自主創新遠沒有那麼簡單。她認為,未來中國外貿必須走好「主產業+多創新」之路。張莉強調,德國、美國及日本出口大業之所以長盛不衰,突出主要優勢產業是根本。而多年的加工貿易背景導致中國缺乏在國際上叫得響的優勢產業。如今國家一提轉型升級,不少企業就誤解為是拋棄舊有一切勞動密集型產業,另起爐灶。「這是誤區。」根據目前的研究情況,張莉指出,產品附加值略高的紡織服裝和辦公用品、電子製造預計將是未來中國對外主打的優勢產業,這是由我國多年加工貿易累積的基礎和國際市場相對空白的現狀決定的。 未來要做的,就是將過去的比較優勢加緊向主打產業轉移,加上創新,形成新的競爭優勢。至於創新,張莉表示,僅是狹義的產品、技術提升創新是不夠的,還應該賦予經濟管理(包括對國際規則的熟識、國際產品標準的認知等)水平、品牌服務等多方面的內容才完整。

㈣ 求西京職業學院(西京大學)的所有資料越全越好!!!!

學院簡介
硬體設施
西京學院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西京學院坐落在人文積淀厚重的古都西安,創建於1994年5月,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的普通民辦本科高校。目前,學院佔地1390餘畝,建築面積54萬多平方米。學院有綠色校園之稱,三季花香,四季長青。教育教學設施齊全,建有多媒體教室56個、語音室17個、實驗實訓場所180多個,實訓基地9個,其中,「數控工程訓練中心」是「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教學儀器設備價值9652.88多萬元。圖書館藏書149萬冊,擁有中外文期刊2988種,閱覽室23個。
學校院系
學院下設一部五系四院,即基礎部、機電工程系、工程技術系、管理科學系、經濟系、人文科學系、藝術學院、經管文學院工學院和汽車學院。學院堅持以工學為重點的辦學特色,涵蓋文、理、經、管、法、醫、藝等多學科並舉協調發展。學院開設自動化、計算機應用科學、數控技術、汽車運用工程、自動化控制、國際經濟貿易等40多個本專科專業,其中《電子商務》《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是省級試點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被遴選為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學院教師
學院現有教師1652名,專任教師中具有副教授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占專任教師數的30%,「雙師型」教師317名。有美籍華人、資深電子工程師、軟體工程師David Li Costa 西京學院音樂噴泉
[1]nzo碩士,加拿大博士Paul以及來自美國、印度、菲律賓等國的10多名專職外籍教師先後在學院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學院每年邀請海外專家、學者來校講學、交流。校園環境(18張)辦學理念?
多年來,學院一直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辦學理念,發揮機制優勢,與時俱進,以本科教育為主,努力發展工科,經、管、法、文、藝術等多學科協調發展,以市場為導向,走校企結合、產學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教育培養與就業相結合的教學新路子,積極開創個性化教學的新模式,實施分類教育、分層教學,努力培養基礎好、素質高、能力強的實用型人才,得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
獲獎參賽
學院參加了第三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3個參賽隊,個個獲獎;在2008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校園風光(13張)中,學院有9個隊參賽,3個隊獲陝西賽區二等獎;在第三屆數控大賽中,機電工程系藺用取得陝西賽區第六名,獲「陝西省數控技術能手」稱號;在第三屆全國大學生環保漫畫大賽中,藝術學院雷鵬獲優秀獎;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人文科學系王新元和經濟系馬永勤獲二等獎,基礎部朱艷艷、肖香和經濟系卓麗麗、唐芬、譚文晶獲三等獎,人文科學系李旦、劉瑩,基礎部鄭孝麗、任曉飛、姚瑤和經濟系閆晴獲優秀獎;在「CCTV杯」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大賽中,人文科學系趙芳芳同學獲陝西賽區三等 西京學院校園
獎;在第四屆全國ITAT教育工程就業技能大賽中,學院榮獲「特殊貢獻獎」,藝術學院嚴暉、謝恬和經濟系陳曉明獲三等獎,藝術學院徐陽、劉朝暉、程強,機電工程系李瑞、郭志官、王超、張保願,人文科學系朱艷艷和經濟系張歡獲優秀獎。
科研工作
2008年,學院科研工作成效明顯,學院已申報省市級項目十餘項,已獲准立項4項。2008年,學院有學術論文146篇已公開發表,其中在核心期刊發表121篇。學院堅持走產學研結合的路子,完成了工業縫紉機伺服控制系統項目研發,申請了科技部創新基金,已被批准,該項技術已通過陝西省科技廳鑒定。
學院榮譽
學院先後被評為「社會力量辦學先進單位」、「誠信招生示範學校」、「2002年中國十佳民辦院校」、陝西省「平安校園」、陝西省「文明校園」,陝西省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稱號。任萬鈞校長先後被政府部門評為「陝西省新聞人物」、「西部開發十大傑出創業獎」、陝西省「優秀民辦教育家」、「社會力量辦學優秀教育工作者」、「社會力量辦學優秀校長」、「全省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2007年又被評為「陝西經濟十大最具影響力誠信人物」,並獲「第二屆陝西誠信獎」,是陝西省第十屆人大代表,2008年「五.一」節前夕,中共陝西省委、陝西省人民政府授予任萬鈞校長為「陝西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光榮稱號!
編輯本段西京歷史
西京學院的前身西京職業學院是在1994年經陝西省人民政府批準的民辦西京大學(籌)的基礎上成立的。2000年經國家教育部授權、陝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實施學歷教育的普通高校。學校下設工學、信息工程、外國語、人文藝術、財經等5個學院和大專預科部及出國留學培訓部,現有在校生31000餘人。建院以來,學院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西京大學
創立了「三個一切」的辦學宗旨;樹立了「誠、健、博、能」 的校訓;培育了「奉獻、無畏、創新、高效」的西京精神。學院堅持「立足陝西、面向西部,輻射全國」的服務方向,為西部大開發培養了一批復合型、應用型高素質人才。學院現佔地1624畝,建築面積60萬平方米,綠化覆蓋面積43.1%,三季花香、四季常青,被評為西安市「綠色大學」;教學儀器設備值6183.25萬元;
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92.61萬冊,電子圖書30萬冊,各種期刊729種;校園各類體育設施完備;建有設備先進的校電視台、廣播電台和閉路電視系統;教學樓和學生公寓、食堂條件優越,各項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學院2000年3月成立黨委,黨、政、工、團組織健全,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重視在青年學生、骨幹教師和管理幹部中發展新黨員,近年來共發展黨員1735人。精神文明和黨建工作取得優異的成績,2003年10月,黨委書記任萬鈞作為全國民辦高校惟一代表,出席了全國第十二次高校黨建工作會議並介紹了經驗。成立於1994年的西京大學有東南兩個校區。東校區坐落在標志中華古代文明的半坡遺址博物館之側,南校區屹立於文化積淀厚重的長安神禾塬上,兩校區佔地總面積為1320畝,綠化面積40%以上。
編輯本段學校榮譽
1、2003年,學院作為全國唯一的民辦高校在第十三次全國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作了題為《夯實民辦高校黨建基礎,切實做好發展黨員工作》的黨建工作經驗介紹。 2、2003年11月,學校作為全國民辦高校代表參加了在京召開的「2004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並作了經驗交流。 3、2004年,學院檔案館通過了AAA級認證。 4、2004年,學院在陝西省教育廳組織的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評估中獲得97分,名列全省高校第一名。 5、2005年,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欄目對學院辦學成果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了典型報道。 6、2006年,學院藝術學院學生李璐莎被評為全國「三好學生」。 7、2006年,學院「大學生工程實訓中心」被評為省級大學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8、2007年,學院團委榮獲「全國五四紅旗團委」稱號。 9、2007年,學院團委榮獲「2007年度熱心公益先進單位」稱號。 10、2007年,學院李誠人教授榮獲陝西省「教學名師」稱號。 11、2007年9月23日,在第五屆中國食品安全年會上,學院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授予「食品安全示範單位」。 12、2008年,學院團委書記榮獲「陝西省優秀共青團幹部」稱號。 13、2008年,學院團委榮獲「陝西省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稱號。 14、2008年,學院團委榮獲「陝西省優秀共青團(學校系統)單位」稱號。 15、2008年1月10日,學院參加「回響中國」2007中國教育年度盛典投票活動,在全國綜合實力十強本科民辦院校的競爭中我院位列第二名。 16、在中共陝西省委教育工委、陝西省教育廳開展的全省教育系統2007年度精神文明建設中(陝教工宣〔2008〕2號文件),學院本科部和招生辦被評為「創佳評差」工作最佳單位。張欣和李蓮芳兩位老師被評為精神文明先進工作者。 17、2008年3月11日,陝西省綜治辦、陝西省教育廳、陝西省公安廳下發了關於表彰陝西省「平安校園」的決定(陝教穩〔2008〕5號),學院被評為陝西省「平安校園」。 18、2008年4月10日,陝西省教育廳關於表彰陝西省高等學校檔案工作先進單位、先進工作者的決定(陝教〔2008〕3號),學院檔案館被評為先進集體,王濤、楊妙燈、張寒梅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19、2008年4月25日,經過省消協廣泛的調查評議,徵求各方面專家的意見,學院被授予「誠信民辦高校」稱號。 20、2008年11月6日,陝西省教育廳《關於表彰陝西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的通知》(陝教生〔2008〕16號),學院被評為「陝西省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學院就業指導中心主任敬子建被評為「陝西省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工作者」。 21、2008年12月,由中華民族文化交流工作委員會、藍天國際文化產業集團、文化部中國鄉土藝術協會表演藝術專業委員會等主辦的第10屆2008環球旅遊小姐國際大賽中國總決賽中,學院學生陳彤獲得亞軍。 22、2009年,學院團委榮獲「第二屆西安市優秀志願服務集體」稱號。 23、2009年,學院團委榮獲「陝西省優秀共青團(學校系統)單位」稱號。 24、2009年,學院團委榮獲「陝西省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稱號。 25、2009年,學院團委被團中央選為青年分類引導試點單位。 26、2009年,學院被中共陝西省委教育工委、陝西省教育廳評為 「平安校園」榮譽稱號。 27、2009年學院被評為「西安市優秀考點」,柴琳、劉艷蓉、張莉被評為「西安市優秀考務工作者」。 28、2009年學院教務處被評為「陝西省教育廳學籍學歷注冊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29、2009年1月14日,學院被授予陝西省教育系統2008年度「文明校園」,機電工程系和院務辦公室被評為陝西省教育系統2008年度精神文明建設最佳單位。 30、2009年2月27日,學院榮獲2008年陝西省(學校系統)「共青團工作優秀單位」榮譽稱號。 31、2009年3月17日,學院被評為陝西省高等教育系統穩定安全工作先進集體。 32、2009年6月13日,《2009年中國民辦高校畢業生競爭力調查報告》公布,學院獲「畢業生最具團隊合作精神年度樣本學校」。 33、2009年 6月24日,學院被評為陝西省高校系統「先進基層黨委」;機電工程系黨總支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34、2009年9月8日,學院藝術學院謝登喜教授被陝西省職業技術教育協會評為「陝西省職業院校教學名師」。 35、2009年11月11日,學院被陝西省信用協會評為「陝西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標兵單位」。 36、2010年1月20日,學院經濟系黨總支和教務處被中共陝西省委教育工委、陝西省教育廳評為陝西省教育系統2009年度精神文明建設「創佳評差」工作最佳單位。 37、2010年2月3日,學院被長安區授予「環境保護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38、2010年3月4日,學院工會女職工委員會被授予「陝西省教育工會先進女職工委員會」榮譽稱號。 39、2010年3月14日,學院被陝西省老教授協會評為「陝西省老教授協會工作先進單位」。 40、2010年4月2日,學院被共青團陝西省委授予2009年度「支持共青團工作的『好書記(校長)』單位」。
編輯本段西京校訓
? 誠:指忠誠、誠信、誠實,是四項內容的核 健:指具有健康的體魄和健康的心理; 博:指掌握廣博的知識,具有博大的胸懷; 能:具有較高才能、智能、技能和能力,是四項內容的關鍵。
編輯本段校徽
整體設計思維: 簡潔明了,色調明快,富有動感,寓意既明了又深刻。 設計說明: 一、色彩:三原色構成億萬色彩的基礎,寓意西京學院[西京大學] 西京學院標志
培養構成社會的基本人才,簡明突出。 二、結構: 1、是一個向前舞動奔跑的動感人物造型,即象徵我們學生(學校)在快速進步,又與色彩配合象徵學生校園生活多姿多彩。 2、上方紅色部位寓意深刻: A、可想像為「太陽」:寓意西京及其學子前途光明! B、可想像為一個「齒輪」,表示我們以工科為主的辦學特色。 C、底部有地球的暗色底紋,預示西京終將走向世界。 3、下方兩色構圖有序的挽合,象徵西京學子、師生、員工和諧團結。 三、造型整體是「人」,標志著學院「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三個一切的以人為本的理念。
編輯本段辦學理念
三個一切
一切為了學生:指學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以服務學生為 西京學院校園
中心; 為了一切學生:就是面向全體學生,不分高低貴賤,不分學習優差, 不歧視後進生和困難生; 為了學生一切:學校的工作就是為了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要求,為他們提高綜合素質,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
其他名詞解釋
1、創新思維
1、創新思維:即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優、人優我變。
2、K值教學管理
2、K值教學管理:K值教學管理法,參照教師職稱,以教師授課效果和學生滿意度為依據,求取K值,然後乘以每學時課時費。K值教學管理法,抓住了課時酬金這一具有 西京學院
杠桿作用的因素,激活了教學的積極因素,調動了教師主導作用,為教學過程最優化提供了可靠的反饋信息。
3、教學「四個環節」
3、教學「四個環節」:「四個環節」即堅持教考分離、嚴格學籍管理、嚴肅考風考紀、實施因材施教。
4、課堂教學「三五」規范
4、課堂教學「三五」規范:教師上課要遵循三項原則,把握五個規范,三項原則即:方向性原則,科學性原則,理論聯系實際原則。五個規范即組織教學、承前啟後、講授新課、師生互動、布置作業。
5、課堂教學「五個一工程」
5、課堂教學「五個一工程」:五個一工程」即聘好一名教師,上好一堂課,建好一個實驗室,制定一個好制度,管好一個教學班。
6、「四要三高」要求
6、「四要三高」要求:「四要」即要質量、要穩定、要規模、要特色;「三高」即高標准要求、高強度推進、高質量完成。
7、「三全」就業指導體系
7、「三全」就業指導體系:「三全」即:全員參與解決就業,全過程指導就業,全方位實現就業。
8、「兩下工程」
8、「兩下工程」:「兩下工程」即:管理重心下移、管理許可權下放。管理重心下移,就是將「教學管理權力、人事管理權、財務管理權、學生管理權」進行下放,學院進行「整體宏觀調控」與「部、系實施微觀管理」相結合的辦法,實現對學院教育教學工作科學化管理。管理權力下放後,學院將通過若干細致的考核指標和過程式控制制,對基層單位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實質是利用經濟杠桿實現科學化管 西京學院校園
理的辦法。
9、輔導員「三中一百」標准和要求
9、輔導員「三中一百」標准和要求:輔導員隊伍建設要嚴格執行「三中一百」即:中共黨員、中間年齡、中等職稱,按1:100的比例配齊、配足輔導員。
10、「人才工程」
10、「人才工程」:2006-2007學年度,學院引進22名博士研究生,124名碩士研究生、100名「雙聘」教師和24名學術學科帶頭人。
11、「兩感信」
11、「兩感信」:感恩父母,感謝恩師。學生以親筆書信的形式給父母、長輩、母校的校長和老師寫一封信,表示對他們的感恩與感謝。讓青年學生學會感恩,並讓他們認識作為社會的一員對於全人類的責任。
12、「對口協議教育」
12、「對口協議教育」:輔導員老師和學生,雙方就理想、信念、學習、生活和心理健康及個人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問題達成共識,制定完備的個人學習和大學人生規劃,並以協議的形式守約履行,以期達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13、「平原建高原,高原建高樓」
13、「平原建高原,高原建高樓」:「平原建高原,高原建高樓」的戰略發展新思路的核心是走集約式,異峰突起的發展道路,從而贏得競爭的優勢和主動。在平原上建高原,就 西京學院校園
是要在學院建設發展的過程中,始終如一地確立和堅持「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學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學質量的重心地位,教學投入的優先地位」的思想,全面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在普遍提高辦學水平的基礎上,我們提出要「高原建高樓」,就是要突出建設2-3個特色、優勢學科,盡快提升學院的辦學水平。在「高樓」建設過程中,我們要在政策制定、學科發展、招收學生、人員聘用、資金使用等方面給予支持。要繼續在更大范圍內招聘最好的教師和教輔人員;設立各種獎學金以招收更好的學生;購置最好的設備和最新的圖書資料;舉辦高水平的學術會議。根據民辦高校生源素質和特點,全面提高學院整體教學水平,快速提升核心競爭力。其「高原」目標是加強本科教育,創品牌專業,培養尖子生,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達到優秀,這是未來十年規劃的戰略目標。
14、寄語青年
14、寄語青年:我們不能為青年創造美好的未來,但我們能為美好的未來培養優秀的青年。
編輯本段院系介紹
管理科學系
管理科學系是學院高職教學管理單位之一,在校學生4500餘名。該系開設有工商企業管理、旅遊管理、物流管理、經濟信息管理、會計、市場營銷、營銷與策劃、國際酒店管理8個專業。他們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不動搖,特別注重了師資隊伍和教研室建設,研究生以上學歷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58%,教授、副教授超過教師總數的30%,全系設有5個教研室。在教學管理上,通過教學競賽、評教評學、強化實習實訓和多種技能培訓等,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學院建有會計手工做帳、會計電算化、物流、旅遊多功能、餐飲等多個校內專業實驗室和7個校外專業實習基地,滿足了各專業學生的實踐學習需要。注重了課程建設,《西方經濟學》、《管理學基礎》、《物流學基礎》被評為學院級精品課,《財務管理》申報省級精品課。該系十分重視加強和改進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學生所思、所想、所求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點,取得了積極成果,2006年,管理系被陝西省教育工委、陝西省教育廳評為「全省教育系統精神文明建設最佳單位」。
機電工程系
機電工程系是學院高職教學管理單位之一,設有數控技術、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機電一體化技術和護理4個專業,現有學生2759人。他們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 西京學院讀書廣場
[2]業為導向」的方針,遵循「理論必須夠用、操作規范熟練」的原則,適時調整、修改、完善教學計劃、課程體系、教學大綱、教學內容和方法,突出了「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凸現職業能力培養」的教育。重視教研室建設,《數控技術實訓》課入選陝西高校精品課程,涌現出李誠人、徐元博、吳慎言、徐開良等學科帶頭人。學院的「數控工程訓練中心」被評為陝西省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為目前西北地區高校中規模最大、功能設備最全、檔次最高的數控工程訓練中心,是該系學生校內實習的主要基地。管理及教學隊伍素質高、業務精、能力強,專職教師中研究生學歷7人、教授2人、副教授4人,「雙師型」7人,他們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國家培養實用型技術人才做出了突出貢獻。
工程技術系
工程技術系是由原汽車工程系、建築工程系合並而成,是學院教學管理單位之一。該系設有計算機網路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科學技術、計算機信息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建築工程管理、圖形圖像製作、汽車運用技術、汽車檢測與維護技術、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工程管理共11個專業。目前有在校生4307人,教學及學生管理人員37人。 工程技術系擁有一支素質優良,結構較為合理,既精通專業理論知識、又具備專業實踐教學能力的專兼職結合的教師隊伍。設有計算機專業教研室、通信教研室、建築與裝飾3個教研室。系領導高度重視教學改革和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不斷改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西京學院讀書林
汽車運用技術專業連續兩年就業率96%,簽約率86%以上。08年建築工程專業28名學生參加陝西省「專升本」考試,12名學生分別被長安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西安工業大學、西安科技大學、陝西理工學院等本科院校錄取,專升本率達39.5%。 我系把實踐教學作為教學安排的重點,學生每學期都會有1—2周的專業實訓周,到實訓基地進行實習、實訓。實訓、實驗課時的比例占教學總學時的50%以上,增強了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我系積極進行教學改革,開展現場教學,使學生在直觀、動手參與的教學過程中學到了知識技能。 工程技術系領導以飽滿的熱情,積極科學的態度,認真籌劃本系今後專業建設與發展。根據市場需求擬每年增加1—2個新專業,以適應人才市場的需求;加強師資對伍建設,積極引進碩士和博士研究生,使專業教師的年齡、學歷層次結構合理,滿足教學的需要。在科研和項目開發上,積極找項目、找產品。 工程技術系為滿足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的需要,目前在校內有信號與系統、程式控制交換、高頻電子線路、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維護、區域網安裝調試、光纖通信、通信原理、軟體開發 、 土木工程、工程測量等11個專業實驗室可以使用。同時還與長安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陝建總公司、西京學院基建處、等十多個生產教學單位,建立了產學研和實驗實訓基地的合作聯系,保證了學生的專業實踐教學。 另外,在開展正常教學工作同時,我系非常重視學生的技能培訓。開展了建築「五大員」等技能取證工作,既增強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又提高學生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 工程技術系非常重視校園文化與學生社團的建設,重視政治 西京學院教學樓
思想工作隊伍建設。對學生進行愛國愛校教育,加強新生入校的專業教育、國防教育和安全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我系在校生中,有60%的學生積極要求入黨,主動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經過組織考查培養,已有320名學生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含預備黨員)。這些同學以身作則,學習刻苦、工作努力,在院風、學風、考風、班風建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我系黨團、學生分會組織不斷的發展壯大,積極健康的學生社團如雨後春筍般茁壯成長。系學生管理工作和班級活動的開展,學生團總支、學生分會及學生社團功不可沒,他們是我系校園文化建設的生力軍。 展望未來,任重而道遠,我們充滿希望和信心。嚴格、科學、規范是我們的管理目標;給社會培養輸送一專多能,多能多證的應用性人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在西京學院輝煌的進程中,工程技術系全體教職工一定做出我們最大的努力和貢獻。

㈤ 深圳市麥禮禮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深圳市麥抄禮禮電子商務有襲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08月13日,主要經營范圍為網上從事電子產品、數碼產品的技術開發與銷售等。
法定代表人:張莉
成立時間:2012-08-13
注冊資本:1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030110647459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深圳市南山區南山街道學府路111號荔芳村B棟719

閱讀全文

與電子商務研究所張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農民營銷培訓方案 瀏覽:710
培訓班中秋節日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34
中時通電子商務 瀏覽:683
成都有禮樂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124
最新大課間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02
oppo網路營銷分析ppt 瀏覽:360
上海交通安全教育培訓方案 瀏覽:255
市場營銷破冰 瀏覽:949
網路營銷的受眾是什麼 瀏覽:341
網路營銷課程的價格 瀏覽:488
韓國企業市場營銷 瀏覽:343
醫葯市場營銷策劃PPT 瀏覽:228
反邪教培訓方案 瀏覽:928
電子商務概論考試題及答案 瀏覽:700
藝術系社團動員大會策劃方案 瀏覽:968
雙十一店鋪營銷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80
培訓中心音樂會策劃方案 瀏覽:414
101促銷活動宣傳廣告語 瀏覽:423
蘋果手機的市場營銷報告書 瀏覽:749
醫院科教科崗前培訓方案 瀏覽: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