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送羊節促銷活動案例

送羊節促銷活動案例

發布時間:2022-03-13 14:56:08

1. 中元節打破我們對「天地人」的認知,除了祭祖還得送羊

中元節源於道教,道教把構成世間萬物的三種元素稱為三元,有的人肯定就要信心滿滿地說是天地人了。NO!天地人的觀點是因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但是,道教三元的說法其實並不似天地人,而是天地水。這種說法很好地印證我們現在所說的水是生命之源。

中元節對應的就是道教中掌管中元的地官清虛大帝,據說他的生日就是七月十五。上元節也就是元宵節對應的是天官紫薇大帝的生日。


中元節在儒教中被稱為送羊節,取羊通「祥」之意。後來演變為了送羊造型的饅頭。中元節融合佛道儒三教的風俗逐漸演變為了祭祖,送「祥」,推行孝道的節日。中元節也成為了一個闔家團圓,圍桌聚餐的節日。

中元節打破我們對「天地人」的認知,除了祭祖還得送羊。

2. 送羊日子

送羊節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民俗,在豫北冀南一帶的農村裡,每年農歷五月十三,姥爺(外祖父)、舅舅要給小外甥送羊。早先送的是活羊,後來送的是用白面蒸熟的「面羊」,再後來是麵包或者雞蛋糕烤的糕點羊。這個風俗是怎麼形成的呢?說來蠻有趣,是從神話故事沉香劈山救母興起來的。

3. 送羊的介紹

送羊節的風俗,主要是外祖父、舅舅給小外孫或小外甥送羊;女兒結婚生子後,每年農歷五月,備上燒餅、油條等四樣禮品,攜子回娘家看望雙親,稱瞧羊。所以民間流傳有割罷麥子打完場,誰家閨女不瞧娘,瞧娘不是瞧娘,是讓娘家去瞧羊之說。然後六月由娘家用白面蒸成羊形麵食24個(大、中、小羊各8個),兼有麻糖、水果、西瓜等夏季食品送到女兒家,謂之送羊。

4. 伏羊節起源

伏羊節大約始於堯舜時代,距今已有四千四百多年的歷史。2000年夏季,古徐州轄縣蕭縣第一次打出「伏羊文化節」的招牌,得到了徐淮地區羊肉餐館的積極響應,進一步證實了伏羊文化在徐淮地區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

伏天食用羊肉,暗合「天人合一」的質朴養生理念,民間歷來有「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葯方」、「吃伏羊享健康」之說,在伏天吃羊肉對身體是以熱制熱,排汗排毒,將冬春之毒、濕氣驅除,是以食為療的大創舉。

受伏羊文化的影響,中國的上海、江蘇、山東、安徽、寧夏、湖北、浙江等地也都有過伏羊節的習俗。品味兩漢文化、堯舜文化,紀念彭祖、狐偃,踏青郊遊是伏羊節的基本主題。

5. 農村民俗給小孩送羊的來歷

版本一

據說來源於神話故事沉香劈山救母的情節:沉香是個孝子,其母三聖母被母舅楊二郎壓在華山底下,沉香用神斧劈開華山,救出了自己的母親。他看到母親深受折磨,要砍殺虐待其母的舅舅楊二郎,聲稱要「剝其皮」、「食其肉」,而三聖母念及與楊二郎的兄妹之情,阻止了沉香,沉香就提出要楊二郎每年送上一對活羊,以此來作為「楊」的替身,如同年年剝他的皮,吃他的肉,以解心頭之恨。這話傳到了楊二郎這里,為了重修兄妹之好,即刻在第二天,農歷五月十三日,趕著兩只活羊來到沉香這里。這個神話故事在河北南部流傳得相當廣,因而在民間也漸漸興起了外祖父或舅舅給小外孫或小外甥送羊的風俗,並把五月十三日(農歷)定為「送羊節」。不過這里送羊的含義是表明舅舅或者外祖父對小外孫或小外甥的親近和喜愛。但除了少數富裕戶外,大多數家庭難以支付每年一隻活羊,因此改送面羊表示。農歷五月上旬,正是新小麥上場的時節,大家用新收的小麥磨成麵粉,蒸成面羊,於五月十三日送到外甥家去,藉此聯絡親戚感情。

版本二
相傳當年劉秀跑南洋,王莽為了篡奪王位加害劉秀。為了逃生,劉秀躲避在一座寺廟內,也是老天爺保他不該滅亡———蜘蛛吐絲把廟門纏繞,好似已很久無人來過,是以追兵誤認為是座荒廢已久的寺廟。劉秀躲過了這一劫難,後來劉秀稱帝。王莽為了自保,也為了和外孫處好關系,每年六月份給劉秀送羊表示悔意,也表示送陽壽的意思。

版本三
山羊
很久以前,城西劉庄有一戶人家———張氏和兒子劉小兒。張氏早年守寡,生活靠娘家接濟。只是她對兒子過分溺愛,使劉小兒越長越驕橫。一次,因飯菜稍不合口,竟把他娘推了一跤。張氏痛哭了一場,便回娘家了。後晌,張氏才回來。劉小兒又急又怕,急的是娘走後把他餓了一頓,怕的是舅舅來整他。誰知,張氏只對兒子說,到他姥姥家瞧羊去了,一隻母羊下了羊羔。到六月天草肥了,舅舅就把羊送來。劉小兒這才放了心。
到了六月,舅舅果然送來五隻羊,劉小兒每日趕上羊群到野外放。一天,他在樹陰下,發現兩只小羊拱到母羊奶穗下,先跪下兩條前腿,而後才吸奶,覺得很有意思,便問一位過路的老農。老農語重心長地說:「這羊羔知道它娘生養它的艱難,所以吃奶時要先下跪,謝老母生養之恩吶……」劉小兒聽著,突然對老人說了聲:「多謝!」扭頭就跑。他一口氣跑回家,撲通一下跪到母親面前,哭著說:「娘啊,往日孩兒不孝,真是連羊羔都不如啊……」從此,他一改舊習,敬孝母親,幫助鄰里,學農活,持家務,和母親過起了美滿如意的日子。

6. 送羊節的送羊傳說之孝

關於「送羊」這一漢族民間風俗的形成,在今(河北臨漳縣)大多數人認為送羊這一風俗是來自「羊羔跪乳」的故事。從前有一個老婦人,丈夫死得早,她辛辛苦苦將兒子拉扯大,兒子卻不孝順,老婦人非常傷心。她的哥哥知道了這件事,便送給外甥1隻母羊和1隻小羊,外甥看到小羊每次吃奶總是跪著,孩子便問他舅舅:「這是怎麼回事?」舅舅意味深長地說:「小羊跪著吃奶是對母親的孝敬。瞧瞧它們多麼懂事!」外甥聽了此話,非常後悔,從此痛改前非,孝順母親。村人知道這件事後,傳為美談,並紛紛效仿,自此,便有了舅舅給外甥送羊的習俗。送羊,過去送真羊,後來改送面羊。送羊習俗是對子孫的一種孝道教育。
中國自古為禮儀之邦,「孝」一直是中國人十分重視的一種傳統美德。每年送羊給外甥,寓意讓外甥時刻不忘母親的養育之恩。

7. 節日促銷活動方案該怎麼寫

活動主題是活動是否成功的靈魂,每個季節的主題不一樣,我們策劃時要選好活動主題。

確定主題

常規主題:

一年有元旦、五一、國慶、三大節。還有七八月份的學生購機季節。年底旺季。本店的周年慶的常規主題。

非常規主題:

需要策劃者的創意,如某手機特賣會、以舊換新、買手機送美元、買手機送電視、買手機推車來。

創意:

任何一場成功活動,都離不開好的創意,創意可以靈機一動的一個點子如:手機下載卡、8元購機、猜謎語、抽獎、抓現金。

8. 送羊節的送羊節傳說

漢族民間傳說,沉香是一個孝子。自從他打敗舅舅楊二郎,用神斧劈開華山救出生身娘三聖母之後,報仇雪恨的心情極為迫切。這一天他跪在三聖母面前懇求說:「娘啊,您在華山底下吃盡了苦頭,叫兒去劈了那楊二郎吧!」三聖母聽了,搖了搖頭,伸手把沉香拉了起來,說道:「兒呀,你的心情娘知道,可也不能如此魯莽啊!」沉香一聽,急了,話兒出口像連珠炮,「他不顧你們兄妹清分,用天上的條律害得您和爹爹不能團圓,在山下受盡折磨,今兒個不要了他的命,實在難平兒的心頭大恨!」三聖母又勸說道:「不管怎麼說,他和娘是一母同胞,他是你的親舅舅呀!」沉香看在娘的面上,答應饒楊二郎一命。不過,他提出,為了讓楊二郎記住教訓,必須每年送來一對活羊,並聲稱;要年年剝他楊二郎的皮。吃他楊二郎的肉(楊與羊諧音)。這話傳到了楊二郎的耳朵里,他一來怕沉香的神斧劈了他的腦袋,二來為重修兄妹之好,就答應了沉香的條件。第二天就趕著兩只活羊送給了沉香。這一天剛好是農歷五月十三。以後便年年五月十三給沉香送一對活羊。

9. 送羊節的送羊節習俗

這一神話故事在豫北冀南一帶流傳很廣,後來老百姓中也興起了送羊的風俗。不過,送羊的意思,主要是表示老爺、舅舅對小外甥的親近。有一個時期送的是活羊,後來慢慢變成送面羊了。舊社會老百姓家窮,平時很少有白面,只好在新麥下來後送。這一帶一般年景是農歷五月初小麥上場,上旬末收打完畢。在麥罷送羊也是一個休息、串親的好機會。而「五月十三」這個習慣,沿習成因,一直保留下來。近些年又出現了送羊的新風俗:不少地方,不再是姥爺、舅舅給外甥送羊,而是外甥送羊給姥爺、姥姥和舅舅、妗妗,利用這個機會去看望老一輩。

閱讀全文

與送羊節促銷活動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河南省民生實事培訓方案 瀏覽:721
電子商務物流構成要素包括哪些 瀏覽:274
網路營銷期末考試案例分析題及答案 瀏覽:913
節日銀行營銷方案 瀏覽:721
中醫理療養生會館策劃方案 瀏覽:137
舞蹈培訓開業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54
4s店全員營銷方案ppt 瀏覽:935
市場營銷和哲學有什麼聯系 瀏覽:137
電子商務運行環境 瀏覽:525
生日蛋糕升級推廣方案 瀏覽:421
零售連鎖葯店新員工培訓方案 瀏覽:193
廈門市知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40
電子商務技能大賽培訓計劃 瀏覽:95
沙龍培訓方案 瀏覽:773
工會活動方案策劃 瀏覽:787
茅台酒營銷方案 瀏覽:184
傢具銷售促銷策劃方案 瀏覽:429
有促銷活動場景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42
房地產公司2014年度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121
醫葯市場營銷實務課件 瀏覽: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