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國農業電子商務的模式有哪些
我國農業電子商務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幾個:
一、農業綜合服務商務模式
農業綜合服務模式是以信息流為先導,結合物流的一種商務模式。任何一種商務模式,要麼提供服務,要麼提供產品,或者兩者兼之。綜合服務模式的核心內容是信息流和物流相結合,利用企業傳統的物流系統,加上農業網站先進的信息流系統,組成商業聯盟,網站會員購買聯盟企業的產品實行優惠加積分制,每年根據積分多少,給予會員的一定報酬。
二、信息聯盟服務商務模式
農業信息具有季節性、地域性和綜合性的特點。季節性指的是農業生產具有較強的季節性,信息服務必須有時間觀念。地域性指的是我國各地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差異,農作物種植方式、品種分布均呈現地域性分布,信息服務要具有地域性。綜合性指農業信息涉及許多方面、許多領域,包括政務信息(政策法規、政務通告等)、商務信息(價格信息、市場行情等)、文化生活信息、勞務信息、種子信息、化肥信息、農葯信息、農機信息等,信息服務要具有全面性。
三、企業信息服務商務模式
1、農產品加工及貿易企業的信息服務模式:我國農產品加工及貿易企業絕大多數是中小企業,數量龐大,分布在城市邊緣或廣大的鄉村,由於信息閉塞,無法及時掌握供求方面的信息,因此企業渴望從網上獲得農產品供求信息。農業網站必須成為供需雙方之間一個信息的橋梁,讓農產品能夠迅速找到買家,讓農產品加工和貿易企業迅速找到所需的農產品,這樣才能贏得企業、農民對農業網站市場信息的依賴。
2、農用生產資料企業的信息服務商務模式:農業生產需要大量的生產資料,如化肥、農葯、種子等。這些企業的產品面向廣闊的農村市場,在市場推廣、產品銷售方面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電視、廣播、報刊、鄉村牆壁等發布大量的廣告,花費巨大,往往效果不一定很好。農業網站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面向廣大農民,為這類企業發布廣告、通過郵件發往網站的農村會員,由於農業網站的服務主體是農民,利用這種形式發布廣告,直接面對需求者,具有非常強的針對性。
四、農民信息服務商務模式
1、簡訊商務模式:農業信息簡訊服務模式伴隨著現代網路信息技術的發展而出現。這種模式的優點在於能充分利用現代網路信息技術和無線通訊技術,可服務內容豐富,直接面向農民,減少了中間環節,效率較高,投入較小,產出效益較大。缺點是沒有得到很好推廣,了解的人不多,由於收費問題農民接受還需要一個過程。再者操作的難易度、信息的分類標准和農民手機的持有量也是制約它發展的一個大的因素。
2、農村經紀人模式:我國農村經紀人在農業經濟活動中非常活躍,在傳播信息、促進農產品流通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農村經紀人一般具有接受新事物快、交流廣泛、熟悉市場、了解政策、具有一定的經濟能力等特點,他們對信息的需求比普通農民要強烈、執著,也有能力為獲取有價值的信息支付一定的費用,可以預計,農村經紀人將是農業信息服務的主要對象。
3、會員商務模式:主要是農業網站面向廣大的農村市場,建立網站會員制度吸引農村經濟組織、經紀人和農民的積極參與。這種模式的優點在於不需要多大的投入,而且能發動與農業有關的組織等力量參與,隨著業務的開展,效益也會越來越大,越來越明顯,可行性也越來越強。可以預計,這將是農業網站電子商務最具潛力的一種模式。
Ⅱ 我國農產品的電子商務物流存在哪些問題
1、家產品的生產基地較為鄉下,所以物流不是很方便。
2、顧客所希望的農產品是要新鮮,但是農產品不易運輸、容易壞掉。
Ⅲ 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特徵
1、交易全時性,這個是所有產品電子商務的特徵
2、預售模式的接受和流行
3、農產品版因為鮮活性權和易腐性的特點種類收到一定限制
4、存在食品安全和認證問題
5、目前物流配送制約了農產品發展
6、配套的基礎設施不夠完善
Ⅳ 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平台有哪些類型
1、直銷方式,農戶或者農產品基地,直接和客戶交易;
2、類似期貨的商業交易平台中介平台,直接和客戶交易,B2B和B2C都有;
3、交易平台,B2B和B2C以及O2O模式混合;
4、機構生鮮配送中心和供應鏈服務模式,自建園區、基地、配送中心等。
本人做這個2000年到現在,國內物流落後於世界普通水平20年,你說的事情跳不出我說的四種模式。
Ⅳ 談談您對農產品電子商務的認識和期盼
農業是典型的傳統行業,具有季節性強、產品標准化低、企業素質較低等特點。電子商務能夠消除傳統商務中信息傳遞與交流的障礙,發展農村、農業電子商務,將有效推動農業產業化步伐。
今年11月份在濰坊舉行的首屆中國(濰坊)農產品電子商務大會,來自全國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500多家電子商務企業、濰坊市及周邊城市500多名農產品企業負責人與會,共謀農產品對接電商的發展機遇。
搶抓發展最佳機遇
11月7日,在濰坊舉行的農產品電子商務大會吸引了眾多對該領域感興趣的人士。中國電商委雁陣實訓基地田野校長關於農產品電商發展分析的免費公開課上,座無虛席。「目前是進入農產品電子商務領域最好的時機,經過前兩年的鋪墊,這個產業在蓬勃發展著,其發展前景遠遠高於其他產業。」田野講到,當他問有多少本地農產品企業開啟電商渠道時,台下幾十雙手舉了起來。
「必須抓住最佳機遇,進入這個領域。」山東新天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張春告訴記者。據了解,該公司於今年8月份正式上線運營「醉美舌尖」網上平台,出售其位於坊子區黃旗埠基地出產的時令蔬菜、肉禽蛋類、休閑副食等農副產品。「上線時間不長,但發展很快,目前每天都有下單量,前景廣闊。」張春說。
而國內知名電商平台國美在線財務總監李虹介紹,8月份、9月份國美在線農產品銷售的環比增長率均達到100%,並且已經全面覆蓋鮮肉、零食、乾果等領域。
據了解,目前全國涉農電子商務平台已超3萬家,其中農產品電子商務平台已達3000家。農產品電商領域已成眾商家必奪商機。
品牌優勢至關重要
「農產品電子商務會越來越好,越來越專業,但如果沒有打出牌子的話,也很難銷售得好。」針對眾商家湧入農產品電商領域的極高熱情,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張新紅提醒。
「我們今年推嶺南荔枝品牌的時候,採取各種手段,包括打造首屆網路荔枝文化節、在地鐵站將荔枝免費送給女生、宣講荔枝文化等,做得很成功,銷售量很棒。」順豐優選執行總裁崔曉琦同樣大力強調品牌的重要性,「有些地方有很好的產品,但是沒有品牌。所謂沒有品牌,就是它沒有很好的標准,賣不出好的價格來。所以,大家有好的產品就要積極把它變成有品牌的產品,通過消費者的口碑來獲取更高的利潤。」崔曉琦說。
中國服務貿易協會電子商務委員會執行主任兼秘書長蘇軍強調,濰坊作為農產品電商大會主辦地,具有明顯的品牌優勢。據了解,壽光市是全國蔬菜大棚的發源地,蔬菜面積80萬畝,為京津冀的「菜籃子」;諸城畜禽養殖、加工產業集聚度高,擁有諸城外貿、得利斯集團兩家銷售收入過百億元的龍頭企業;安丘市外向型農業特點突出,年出口創匯超過200萬美元的龍頭企業達到52家,形成了以蔥、姜、蒜、果蔬等優勢出口農產品為主的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濰坊要借大會之機,充分發揮品牌優勢,打造『中國農產品電商之都』。」蘇軍說。
Ⅵ 論文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研究——以某某網為例,框架應該怎麼寫
這不是能不能的問題,而是必須要寫電子商務行業發展中的共性問題,論文要解決的是普遍性問題,以**為例,只是方便說描述問題產生的原因,但是你所提出的解決方法必須具有適用性
Ⅶ 農產品電子商務怎麼做有什麼好的平台
農產品電子商務是中國目前全國涉農電子商務平台已超3萬家,其中農回產品電子商務答平台已達3000家。農產品電商須與顧客建立良好的購物體驗,才能迎來持續消費力及帶動相關消費群體。
目標人群定位是農產品電商平台的首要考慮問題,如果目標人群定位在基本不會上網的老年人或消費能力低下的人群,那顯然是要面臨虧損。另外,由於農產品的特殊性,配送須要有冷藏冷凍的混合配送車輛,以及冷藏周轉箱及恆溫設備,否則產品原質量再好,客戶收到的也將是有質量問題的商品。所以物流配送成本將成為考驗農產品電商平台的最大問題
1、直銷方式,農戶或者農產品基地,直接和客戶交易;
2、類似期貨的商業交易平台中介平台,直接和客戶交易,B2B和B2C都有;
3、交易平台,B2B和B2C以及O2O模式混合;
4、機構生鮮配送中心和供應鏈服務模式,自建園區、基地、配送中心等。
Ⅷ 我國首次提出農產品電子商務建設是什麼時間
我國首次發展電商是2003年,首次提出農產品電子商務建設是在最近幾年才提出來專的,並且屬享有以下政策:
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
提升農產品流通服務水平;
加強農產品電子商務規制和標准化以及法律法規建設,規范信息發布、網上交易、信用服務、電子支付、物流配送和糾紛處理等服務;
加強配送支撐,優化發展環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