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如何辦理
1、建立站點
2、接入服務
3、開展服務
具體的需要找相關的政府部門,機構辦理
❷ 新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是什麼意思
為方便群眾和更好扶持鄉鎮經濟發展,特成立「一村一網店」服務於農村基層。通過網路電子商務給農村居民帶來實惠和便利的項目,將所提供的系列惠民業務,帶給農村的家家戶戶。
❸ 農村O2O全面開花,為什麼要發展農村電商
全面建設抄社會主義新農村,怎麼會漏掉呢,是要全面開花的。況且現在新農村建設已經到了深化展開階段,沒有試點而沒選上的說法。你可以對比下今昔變化,看你們有沒有搞新農村建設,比方說農村是否鋪上了硬化道路、灌溉水渠,喝上了自來水、用上了閉路電視,推出了新型農村醫保等等。可能有塊有慢,這要看你們鎮上怎樣規劃,但不存在說沒有開始搞新農村建設,你也可以查找到這個鎮的一些匯報材料,上面一定有建設新農村、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內容。
❹ 如何利用電子商務進一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通過網上的一些數據,我了解到中國的農村人口接近9億,佔全國人口70%;農業人口達7億人,占產業總人口的50.1%。而據有關的調查數據顯示,在中國網路的普及和應用的增長中主要發生在城市,網路用戶中農林牧副漁水利業生產人員僅佔用戶總數的0.76%,只有0.3%的用戶是農民,城市普及率為農村普及率的740倍。處在這個數字化邊緣的農村地區,電子商務又將如何發揮它的魅力,解決「三農」問題,給新農村帶來新的生機。2005年中國開始推行新農村建設,政府希望中國改革成果能惠及最廣大的農民群眾。近年來農產品價格整體上揚,農民和農村究竟能否在這種背景下享受中國的改革成果,中國能否利用這個契機縮小農村和城市的差距,電子商務無疑是一個不錯的跳板。那麼電子商務在農村經濟發展中有何用武之地,在不具備和城市工業和服務業相比的條件下農村將通過怎樣的模式發展電子商務?
二、我們電商專業學生開展的暑期實踐
電子商務發展至今,在城市的現代化建設、企業的高效化管理與商務活動開展都取得了長足發展,在大力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社會背景下,農村應該怎樣利用電子商務更好更快地發展,這無疑是個值得研究的新課題。2010年暑假,我們08、09級電子商務專業8名學生組成了「關注新農村 關注電子商務」暑期實踐小分隊,在經管學院幾位老師的指導下,赴浙江省的新農村領頭羊奉化市滕頭村、開展了為期一周時間的社會實踐,根據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的特點,深入調查其經濟發展狀況,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出現的一些好的模式以及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在實踐調查過程中,我們的實踐隊員查閱大量的有關農村經濟發展、新農村發展以及電子商務農村應用等方面的資料,將實踐過程與理論知識相結合,感受新農村地區民俗風情、地區特色的同時,深入調查它們的經濟發展現狀,在將近兩個月的暑期中,實踐成員結合電子商務專業知識與實踐所得,對於如何利用電子商務更好地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展開深入的討論與研究。
三、如何利用電子商務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探索
1、電子商務在農村的普及與發展存在的幾大問題:
(1)、農民對互聯網的觀念滯後。中國大部分地區農民文化素質偏低,對信息網路缺乏基本認識,更別說對於電子商務價值的正確認識。
(2)、硬體基礎設施相對滯後。電子商務的應用依靠電腦等硬體設施得以實施,但電腦對於很大一部分農村地區的農民,仍是一件不小的奢侈品,再加上技術水平有限,實用性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3)、物流設施不完善。對於農產品的包裝、保鮮、運輸等特殊性都有較高的要求,沒有現代物流體系作為堅強的後盾,電子商務很難在農村地區開展。
2、電子商務給農村帶來的機遇
(1)、電子商務可以極大的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在中國已經加入WTO的背景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問題已經作為關繫到國計民生的一個重大問題而引起廣泛關注。經濟全球化使各國市場練成一個整體,目前社會網路已經成為信息傳遞的重要工具,而獲得農產品生產、交換主動權的關鍵之一就是對最新、全面、及時、重要信息的掌握,這正是農業信息化發展的動力和需求。然而,無論是國際市場競爭還是國際市場的競爭,農產品競爭力的核心都是信息化的發展水平。只有擁有先進的網路信息技術和手段,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
(2)、電子商務有利於調整農業結構
在信息化環境下,信息技術全方位地滲入農業生產和經營的管理過程中,加速了中國的農業產業化進程,提高農業行業化的總體質量,可高質高效地改造傳統農業,加速其更新換代和優化升級過程,從而加速傳統農業的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電子商務在農業中的應用和發展,可以促進農業產業化過程中自動化、信息化和高效化地實現,大幅提高農業的信息化水平和經濟效益,使傳統高消耗、低效益的農業生產結構向新興低消耗、高效益的生產結構方式轉變。粗放型的農業生產模式將會被集約型、技術知識密集型的生產模式所替代,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將得到改造,農業生產成本會得以下降,農業生產效率將大幅提高。推進農副產品加工業、鄉鎮企業等將得到進一步發展使農村服務業結構的更新和改善,從事農村工業和農村信息技術、智力勞動及信息服務的人越來越多,農村勞動力的就業結構由此發生變化。
(3)、電子商務改變了傳統的農業貿易方式。
農業電子商務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開拓市場和參與全球競爭的必要手段。傳統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貿易模式將被打破。農民通過農業電子商務能夠十分便捷、快速的完成信貸、擔保、交易、支付、結匯等環節。農民可以更貼近市場,提高生產的敏捷性和適應性,迅速了解到消費者的偏好,購買習慣及要求,同時可以將消費者的需求及時反映出來,從而促進了供需雙方的研究與開發活動。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是目前制約中國農業發展的一大障礙,電子商務跨越了地域、時空界線的特性,在更大范圍內調節生產與市場的矛盾,更多的機會使農產品銷售到國外。
3、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相關對策
(1) 、發揮政府在新農村電子商務建設中的主體作用
在新農村建設中, 政府要帶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 充分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 引導農民積極進入市場, 多層次、 多渠道地參與電子商務。農村電子商務的投資是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政府要制定和健全有利於信息產業發展的政策、 法律, 加大在農村的教育投入,在政策與資金上要大力扶持農村電子商務, 給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2 )、大力加強農村軟硬基礎設施建設
藉助於新農村建設中的 「村村通工程」 , 將基礎設施建設的各項工作融入其中, 一手抓農村通信等各項硬體基礎設施建設, 一手抓農民培訓和文化素質的提高。 在解決阻礙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網路技術、 資費水平、 通信速度、 安全和保障等硬體設施的同時, 還要在軟體建設上下工夫, 要加大農村教育力度, 轉變農民的觀念, 提高農民整體文化素質, 讓更多人認識計算機, 認識網路, 認識電子商務, 建立合適的培訓機制, 培養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農民使用電子商務, 這是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前提和基礎。
(3) 、加強農業網站建設和信息化服務體系建設
農業網站最大的問題就是資源分散, 千篇一律。因此, 對於網站應進行整合, 加強規劃, 建立覆蓋全國、 縱橫貫通的信息網路平台。建立高效信息服務體系建設, 推廣農業技術, 以公益性服務為主, 支持對農民的技術培訓和咨詢服務。提供全面、 豐富、 准確、 及時的科技、 市場信息服務,為農民開拓市場空間, 擴大了解市場的機會。先進的農業技術信息有利於農民的增產增收。
(4)、 利用城鎮化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建設
城鎮化是由農業人口占很大比重的傳統農業社會向非農業人口佔多數的現代文明社會轉變的歷史過程。我國新農村建設提出了大力發展農村城鎮化建設, 我們應該充分利用農村城鎮化的契機來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首先, 城鎮化有利於解決農村地域廣闊、 基礎設施資金投入大問題, 將農民和涉農企業集中在一起, 使有限的資金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其次, 利用城鎮化可以解決農村電子商務的物流問題, 使農產品的物流配送得到有效、 及時解決。另外, 利用城鎮化的聚集效應和規模效應來促進電子商務的信息流。
4、新農村電子商務應用模式
中南大學2004級研究生朱興榮《新農村電子商務及實施模式的探索》:我國新農村如何實施電子商務呢? 針對目前我國農村家庭分散經營的特點和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情況, 第三方農業電子商務平台將是推進我國農業電子商務建設的主要手段。 第三方農業電子商務平台是指在社會力量和政府支持下, 以區域為中心, 為本區域的農產品提供電子商務服務, 同時輻射周邊區域、 省市。 它不是一般有形的農貿市場, 也不是一個簡單商務信息的網路, 它是在農業信息網站的基礎之上, 提供更強大的農產品交易服務, 包括農產品需求信息、 價格信息、 物流配送、 農資信息等。目前我國已有的農業電子商務平台建設模式主要採用的都是 B2C和 B2B兩種, 兩種模式各有自己的特點,
現在,在互聯網大行其道的時代,農民不可能拒絕它,我們目前所處的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農民自身在受教育程度提高的前提下,對互聯網的感知,對互聯網的使用,隨著時間的推移,肯定會越來越深入。
❺ 未來十年最有發展前景的行業是
1、專業講師
中國夢實現,社會物質財富極大豐富,未來文化一定會繁榮昌盛。而文化行業裡面,教育培訓是重點,人們在擁有豐富的物質財富的時候,普遍會缺一種產品,那就是精神產品。
靈魂的痛苦是最大的傷,中國人普遍沒有宗教信仰,為別人提供精神上的寄託,將成為一種行業。誰在某個領域具有專長,如心理咨詢師、健康管理師,或是能給予別人精神寄託的講師,都將成為高收入階層。
2、金融分析師(CFA)
中國目前最賺錢的公司都是商業銀行,人民幣的國際化會讓人民幣未來具有現在美元的地位,成為國際性的儲備貨幣。人民幣有一天也會像美元一樣在全世界推高資產價格,通過人民幣升值再回收流動性,向全世界收取鑄幣稅。
3、AI人工智慧行業
人類的發展就是不斷地解放我們的雙手雙腳的過程,無人駕駛汽車、無人駕駛軌道車、機器人保姆、工人、售貨員,機器人統計員、律師,未來機器人無處不在,會讓很多行業的工種消失。
有人曾經做過未來十年將消失的工種預測,如:電話銷售員、客服、倉庫工人、收銀員、電話接線員、快餐店員、快遞員、洗碗工、生產線質檢員等,所以你現在正從事這些行業,可能就要為自己另做打算了。
4、收藏業
俗話說,亂世黃金,盛世收藏。未來人民幣只會越來越多,各類文物、藝術品、書畫等的收藏,將成為一個非常可觀的資本增值的行業。做收藏就是做投資,相當於把別人的時間買來賣,通過一段時間的沉澱會帶來更多的收益。當然我們還會得到文化的洗禮和修養的提升,經歷更多的體驗。
5、環保產業
圍繞個人及家庭的環保治理和健康預防相關產品和行業市場廣闊,商業模式創新將會層出不窮,都將會有巨大的吸金能力。相關行業的研究和市場拓展將具有巨大的收入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