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華市唯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金華市唯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2016-10-31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鞋塘鎮金家村金家喜大樓506號。
金華市唯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30703MA28EFU65F,企業法人肖霖,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金華市唯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玩具、文具、日用雜品銷售及網上銷售。(凡涉及後置審批項目的,憑相關許可證經營,浙江省後置審批目錄詳見浙江省人民政府官網)。
通過愛企查查看金華市唯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Ⅱ 金華市穩贏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金華市穩贏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2018-05-29在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後街賓虹廣場DY幢221號。
金華市穩贏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30702MA2DCRGF6L,企業法人曹慧,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金華市穩贏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服裝、鞋帽、箱包、日用品百貨、家居用品、針紡織品、工藝品(除文物)、汽車配件、皮革製品、日用塑料製品、珠寶首飾、化妝品、飾品、鍾表、眼鏡及配件(除隱形眼鏡)、寵物用品(除獸葯)、玩具、五金產品、辦公用品、體育用品(除弩、民用槍支)、燈具、電子產品(除電子出版物)、計算機軟硬體及配件、電器、通訊設備(除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機械設備、金屬製品的銷售及網上銷售;國家法律法規政策允許的無需審批的貨物與技術進出口。(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金華市穩贏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Ⅲ 金華市華旭電商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金華市華旭電商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是2018-01-02在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注冊成立回的有限責任公司答(台港澳法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孝順鎮金義都市經濟開發區管委會307-8辦公室。
金華市華旭電商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30700MA29R68C1Q,企業法人張利傑,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金華市華旭電商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金華市華旭電商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Ⅳ 金華市李子園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金華市李子園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2016-08-26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李漁東路1111號辦公樓6樓613-620。
金華市李子園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30703MA28E88N5H,企業法人方建華,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金華市李子園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食品經營,日用雜品網上銷售,企業管理咨詢服務,商務信息咨詢服務(除證券期貨等金融業務咨詢,未經金融等行業監管部門批准不得從事吸收存款、融資擔保、代客理財、向社會公眾集(融)資等金融業務)。 (凡涉及後置審批項目的,憑相關許可證經營,浙江省後置審批目錄詳見浙江省人民政府官網。)(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金華市李子園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Ⅳ 求您所知道的台州經濟和金華經濟的異同點。
州是中國股份合作經濟的發祥地,是浙江製造業的重要基地。1978年台州工業總產值僅為6.5億元,到2004年全市實現工業總產值2943億元。台州工業經濟通過20多年的發展,目前擁有8萬多家工業企業,涌現了錢江、吉利、飛躍、星星、海正、蘇泊爾、東港、偉星等一批骨幹企業和知名品牌,其中有206家企業銷售產值超過億元,更有9家企業銷售產值超過10億元,有48個工業製成品市場佔有率居國內外第一,形成了汽摩及配件、醫葯化工、模具塑料等九大製造業行業。
一、汽摩及配件。現有汽車、摩托車及配件生產企業2775家,2004年產值為310.89億元,佔全部工業的10.56%,出口額超3億多美元。台州是全國摩托車生產四大板塊之一,也是中國最大的摩托車及配件生產出口基地,其中19家整車企業列入國家公告管理,年產量160萬台,佔全國的10%以上。台州是國內踏板式摩托車的發源地,產量占國內市場的50%以上,全國各大摩托車生產企業的配件50%來自台州。「錢江」品牌先後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名牌產品。吉利集團是全國第一家生產轎車的民營企業,2004年銷量達到10萬輛,出口4583輛。我市生產的轎車變速器、橡膠密封件、減震器、電動刮水器、機油冷卻器等在國內市場佔有較大份額。
二、醫葯化工。台州是中國最大的醫葯化學原料葯生產出口基地,擁有全國唯一的國家級化學原料葯出口基地。現有3030家企業,2004年產值217.04億元,佔全部工業的7.37%;其中近一半出口,有8大類40多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高佔有率,已形成抗生素抗腫瘤葯物、激素類和計生葯物、頭孢類葯物等一批全國性生產基地和海正、東港、華海、九洲、仙葯、永寧等一批國內外知名的醫葯企業。
三、模具塑料。台州素有「模具之鄉」、「塑料製品王國」的美譽,有塑料及模具生產企業8748家,注塑設備3萬多台,2004年產值308.56億元,佔全部工業的10.48%,消耗塑料樹脂原料200多萬噸,佔全國總消耗量的1/8。全國各種家電、汽車塑料配件90%以上在台州加工完成;模具行業在全國居領先地位,擁有200多台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加工中心設備,產品95%為塑料模具,僅電視機外殼塑料模具就覆蓋了全國50%的電視機生產家。
四、家用電器。台州是中國重要的家電及製冷配件生產基地,2004年完成工業產值335.92億元,佔全部工業的11.41%,冷櫃、壓力鍋、空調器、衛生潔具等產品在國內市場佔有率居領先地位,其中壓力鍋、不粘鍋國內市場佔有率約70%和50%,製冷配件在10%以上,冷櫃年銷量連續五年居全國同行前列,市場佔有率達25%左右。「星星」、「蘇泊爾」和「愛仕達」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星星」冷櫃、「蘇泊爾」壓力鍋和不粘鍋、「愛仕達」不粘鍋系中國名牌產品,「星星」牌冷藏冷凍箱、「雙鹿」牌空調、「蘇泊爾」不粘鍋、「愛仕達」不粘鍋被評為國家免檢產品。
五、服裝機械。台州是我國重要的服裝機械生產出口基地,有生產企業2094多家,各類工業縫紉機、家用多功能縫紉機、電動裁剪機等,品種多達200多種,年產量300多萬台套,2004年產值103億元,出口3億美元,佔全國的40%,產量和出口量都居全國第一,其中,曲折縫工業縫紉機和電動裁剪機在國際上佔有70%的市場份額。飛躍集團成為國內縫紉機行業的「龍頭老大」,「飛躍」商標為中國馳名商標,飛躍、中捷、寶石被評為中國名牌。
六、閥門水泵。台州是中國最大的閥門和水泵生產基地,擁有企業1.2萬多家,2004年產值371.92億元,佔全部工業的12.64%,潛水泵、螺桿泵、家用泵等國內市場佔四分之三,並大量出口東南亞。台州還是全國最大的低壓銅球閥門生產出口基地,近30個品種600多個規格,國內市場佔有率50%以上,出口佔全國的60%以上。
七、工藝禮品。台州是中國最大的聖誕禮品和節日燈生產出口基地,有各類企業1.1萬多家,2004年產值357.84億元,佔全部工業的12.%。已形成節日用品、旅遊用品、裝飾用品、玩具產品、美術雕刻等五大類,品種上萬個,產品遍布六大洲80多個國家和地區。水晶產量居世界第二、亞洲第一;木製工藝品、節日燈、太陽傘、車內裝飾件等產量和出口量都居國內第一。同時,「中國工藝品之都」、「中國工藝禮品之都」、「中國休閑用品禮品生產基地」等稱號均落在台州。
八、食品飲料。台州的食品飲料行業主要是罐頭食品、啤酒飲料、水產品等,企業3465家,2004年產值117.17億元,佔全部工業的3.98%,黃罐集團是全球最大的罐頭食品生產出口基地之一,桔罐產量佔世界的1/3,出口佔全國的近一半。台州的水產品年產量140萬噸左右,居全省第一,其中的凍蝦仁產品主要出口日本,出口量居全國第一。
九、鞋帽服裝。台州鞋帽服裝行業是企業家數最多、分布最廣、最具有塊狀集群優勢的行業,企業近1.8萬家,2004年產值超374.24億元,佔全部工業的12.72%。年產模擬皮鞋約6億雙,產品基本上出口為主,遠銷歐美、中東、非洲等地區,產量和出口量居全國第一。
目前,我市正在實施「工業服務年」活動和「513」工程戰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市的工業經濟將保持持續、穩定、快速的發展勢頭。
金華:
一、近年來,在工業投資、招商引資、外貿出口等多方拉動下,金華經濟快速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2004年,金華區域的國內生產總值逼近千億大關,達到978.38億元,5年來年均增長13%;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620美元,與2000年相比翻了近一番;財政總收入跨上百億大關,達到106.35億元,是2000年的近三倍;進出口總額增幅連年在全省名列前茅……。透過這些不斷跳躍的數字,是金華所處的浙中地區形成了以民營經濟、集聚市場和集聚產業為特色的內在的經濟增長機制和投資增長模式,造就了名揚海內外的全國性的義烏小商品市場和永康五金市場,涌現出小商品產業、小五金產業等的縣域經濟、塊狀經濟為特色的八大產業集群,憑借低成本優勢的「小商品」、「小五金」等開始在國內外市場上所向披靡。金華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鼎盛的歷史時期。
但伴隨著這種經濟高速增長的喜悅,也帶來了成長的煩惱。金華經濟也受到了來自國內宏觀經濟環境惡化和地方經濟國際化帶來的雙重沖擊,各種危機也悄然而至。一方面是經濟高速增長、高投入帶來了高消耗、高排放,資源要素、能源供給、生態環境以及基礎設施開始難以支撐,到處出現電荒、地荒、水荒、民工荒以及環保、原材料、政府服務等成本的驟增;另一方面是經濟不斷國際化所帶來的歐美國家強硬的反傾銷措施、特保措施以及不斷森嚴的技術、綠色、安全等強制認證手段,使我市主打的出口產品如紡織品、電動車、玩具等開始難以招架。在國內經濟環境惡化和地方經濟不斷國際化的背景下,金華的民營企業開始面對需要消化不斷上升的成本和越來越多的國際化麻煩。金華以民營經濟的機制優勢和以塊狀經濟、專業市場低成本取勝的經濟增長的內在機制受到全面挑戰。
二、金華經濟增長的內在機制受到國內宏觀經濟環境惡化和地方經濟國際化的挑戰,本質上是民營經濟的制度優勢VS國際慣例,集聚市場和產業的低成本優勢VS品牌、科研、質量、知識產權、國際競爭等已經存在問題。這說明在不斷國際化,不斷走向成熟、復雜的完全市場經濟的背景下,推動形成這種內在增長機制的經濟增長方式到了該變革的時候了。這些年來,金華經濟快速增長的內在動因得益於粗放的投資增長模式:一方面是政府控制要素價格,製造土地、資金等的低成本鼓動投資,大規模招商引資;另一方面是企業不太注重知識產權開發,新產品、新技術不斷被仿冒、拷貝。由此產生的巨大投資沖動使一個保溫杯、一個拖把、一輛滑板車,一隻產品能迅速膨脹出幾千家生產企業。一陣陣的保溫杯熱、拖把熱、滑板車熱等創造了一陣一陣的浙中經濟奇跡,但面對著不斷國際化,不斷走向成熟、復雜的完全市場經濟,需要金華造就的是經久不衰的產品和產業。
金華經濟需要轉型成一種高效又可持續的現代化經濟增長模型,這就需要對固有的經濟增長內在機制和增長方式進行轉變。經濟增長的內在機制要從單純追求集聚產業的低成本優勢觀念向創造獨到性優勢轉變,要轉向到製造出市場歡迎,但競爭對手製造不出來的產品;經濟增長方式要從原來投資增長,單純依靠提高投資率的增長方式轉變到依靠知識增長,價值增長和效率增長方式上來。對政府來講,就是要從僅依靠控制要素價格的低成本粗放式吸引投資轉變到挖掘地方的知識價值、樹立地方的個性和品牌,創造地方不斷升值的潛力進行專業化招商引資;而對企業來講,要創建知識產權得到有效保護的環境,鼓勵企業進行管理和技術不斷升級來構築競爭優勢。在不斷國際化、不斷走向成熟、復雜的完全市場經濟的新環境下,金華只有挖掘最具知識價值的產業優勢點,迅速從一個廉價的地區轉變成一個依靠知識不斷升值的品牌地區,才能不斷吸引優秀的企業來金華扎堆。
三、金華目前已形成「五大」最具知識價值的產業基礎,並在國內外的新興產業中已取得一定的地位。一是由「小五金」成長出來的汽車產業,目前已有青年集團、正宇集團、鐵牛集團、康迪集團等整車企業和一批知名的汽車零配件企業,其中青年集團的「尼奧普蘭」豪華大巴和曼卡等在國內外領先。二是由影視拍攝基地提升而來的影視產業。目前橫店已建立亞洲最大的高科技攝影棚和中國第一個影視產業實驗區。三是由「小商品」派生出來的網路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業、博覽業。中國服裝網、中國包裝網、今*五金網、中國食品網、5173網等大多已成國內知名網路電子商務平台,義博會已成為中國著名的國際性展會。四是從傳統建材實現到新材料產業的轉變。橫店的電子基礎材料,特別是磁性材料已在國內外占據絕對優勢。五是由傳統中葯演變而來的生物制葯、現代中葯和現代植物葯產業。蘭溪已成為中國50強的現代植物葯產業基地,有康恩貝集團等3家中國中葯50強企業,橫店康裕集團也成為了中國最大的麻黃素生產基地。
金華經濟工作的重心不應見招拆招糾纏於解決宏觀經濟環境惡化和地方經濟不斷國際化帶來的各種紛繁復雜的具體問題,更不能等待和寄希望於宏觀調控結束和國際環境變好再進行一輪大規模的粗放式增長,而是要迅速集中優勢力量,緊緊扣住金華這些最具知識價值的產業優勢點,快速「做大」汽車、影視、電子商務、新材料和現代植物葯等新興產業的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使金華迅速成為這些新興產業在國內外的領先地區和強勢地區,由此通過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的快速「跨躍」來實現金華經濟增長方式和經濟結構的突圍,創造金華能直面不斷國際化,不斷成熟和復雜的完全市場經濟新環境下新一輪的經濟增長內在機制和增長方式。在此,一是要迅速集中要素資源,大力扶持汽車、影視、電子商務、新材料、現代植物葯等新興產業,力爭使這些產業的企業不外遷,並使金華繼續保持這種優勢;二是要創造國內競爭優勢的專業化新環境,吸引周邊乃至全國性的這些新興產業的要素資源和企業快速來金華集聚,形成全國性的領先地區;三是創造全球競爭優勢的新環境,吸引全球性的這些產業的要素資源和企業快速來金華集聚,形成國際領先地區。
四、金華需要突破現有縣域經濟的割據,集「大金華」的要素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專業化園區,構築能承接全國性、世界性的汽車、影視、電子商務、新材料和現代植物葯等新興產業快速轉移和集聚的專業化招商平台。在此,需要在原來市區「一中心兩翼兩三角」拉開框架和全市十二個開發區、工業園區建設發展的基礎上,建設浙中五大全國性或國際性的新興產業園區。一是汽車產業園區。建設浙中汽車工業城,吸引國內外汽車整車、零部件及相關企業集聚,建設中國重要的商用車基地。二是影視產業園區。建設橫店影視產業實驗區為亞洲的影視產業基地。三是新材料產業園區。在橫店電子工業園基礎上,吸引各門各類的新材料企業,建設國際性的新材料基地。四是現代植物葯產業園區。在金華、蘭溪開發區基礎上,建設國際性的生物制葯、現代中葯和現代植物葯產業基地。五是中科院金華科技園。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服務業、電子商務、網路游戲、電子出版物等虛擬經濟,建成真正高科技產業的IT「樓宇」開發區。
金華要摒棄「小商品」、「小五金」的區域形象,營銷金華汽車製造、影視、網路電子商務、新材料、現代植物葯以及現代物流業、博覽業等新興產業在國內外領先的形象,樹立金華依靠知識不斷升值的聲譽。「小商品」、「小五金」等低端廉價的產業形象所吸引的多是諸如二三流世界的一些采購商等低端客商,而西方的先進製造業投資反而會望而卻步。事實上在金華也是一些新興產業吸引了國際巨頭的關注,如美國時代華納、國際數據集團、華登國際基金、德國曼和尼奧普蘭等等。同時,營銷金華在上海南翼新興產業帶中的地位。通過加快浙中地區汽車、影視、網路電子商務、新材料和現代植物葯等新興產業在長三角南翼地區的一體化發展,把這些新興產業納入上海南翼新興產業發展格局之中,通過差異化發展,形成從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到杭州高新園區,再到浙中地區以汽車、信息通訊、軟體、集成電路、數字電視、動漫、網路游戲、新型醫葯和環保、新材料為重點的亞洲的國際性新興產業帶的延伸,使金華的新興產業成為上海至杭州新興產業帶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形成金華上海南翼的新興產業基地和重要的新興產業明星城市的形象。
五、傳統經濟增長依靠的是民營經濟的興起和周邊民營企業的快速集聚,形成低成本擴張的優勢,而又一輪以知識型新經濟為內涵的金華經濟的增長關鍵是成功吸引全國性、全球性的汽車、影視、網路電子商務、新材料和現代植物葯等新興產業的快速集聚,完成金華從民營經濟區向全球經濟區的轉型,形成金華全球性的唯我獨有的知識價值優勢,構築金華新經濟發展的內在經濟增長機制和增長方式。要實現這種轉型,關鍵是要創建金華形成一種國際化的機制與環境:一是建立在全球化和完全市場經濟環境下服務企業的新方式。通過重視對外關系,建立全球資源配置的平台,幫助企業形成迅速獲得全球任何一個地方資源和要素的能力;二是形成適應全球化和完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生存發展的新環境,轉讓投資者滿意的服務為按國際慣例和制度辦事。三是創建在全球化和完全市場經濟環境下營銷地方的新模式。通過推動從推銷地方向營銷地方的轉變,盡快使金華在全球工商業中形成新興產業的定位和吸引力。
金華通過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跨越,並通過加快國際化進程來實現這種跨越,以此轉變金華的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成功的關鍵在於政府職能轉變,推動制度改革和制度建設,建立金華面向國際、面向未來、面向完全市場經濟的新經濟增長的制度環境。一是從行政管理向戰略管理轉變。金華產業的競爭地域將越來越廣,而領域會越來越專,競爭對手的層次會越來越高。金華只有進行戰略目標管理,長期集中專注於最具知識價值的產業優勢點,才能在全球產業分工與合作中確立優勢地位。二是從微觀管理向宏觀管理轉變。金華經濟將不斷國際化,政府部門應改變原來「救世主」式的服務民企方式,改過份依賴於具體的「扶持」政策為創建更多的宏觀服務環境,能讓企業專注於市場與技術,而不是花費許多成本和精力與政府處理公共關系。三是從傳統管理向更多地應用IT技術轉變。傳統經濟發展依靠的是大規模「硬體」基礎設施投資,而新興產業發展需要基於現代IT網路技術制定金華經濟增長更高效的「軟體」解決方案,比如建立全球性的gotojinhua網上平台和全球性的「投資金華」網上平台等系統,使整個金華經濟結構而不是局部的產品快速融入全球化、國際化、網路化之中。
Ⅵ 金華如何聚人引智發展哪些特色產業
「新區成立近一年來,不僅完成了規劃編制工作,而且在招商引資上取得可喜成果。據介紹,目前已引進先進製造業項目13個,總投資142億元;現代服務業項目11個,總投資177億元,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將在新區打造電子商務新城,總投資150億元,招商勢頭強勁。」陳佳芳委員說,「金義都市新區以欣欣向榮的景象創造了金華的『新區速度』。」 如何聚人 如何確保人口發展規模與新區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相適應,人口素質結構與智慧型城市相協調?陳佳芳委員表示,除了良好的產業與就業支撐,還要在體制、機制上加以突破。比如,改革戶籍管理制度,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消除城鄉二元體制帶來的農民進城難、進城後無法享受市民待遇的障礙。逐步建立以實際居住地為戶口登記的原則,全面取消投靠條件限制,放寬城鎮戶口准入條件;在子女就學、就醫、就業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要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惠及外來人口,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陳佳芳建議,合理控制安居成本,通過金融手段、土地政策和稅收杠桿,合理調控房價,抑制投機購房,保障剛性購房,構建高端有約束、中端有市場、低端有保障的住房供應體系,讓各類人群「居者有其屋」。 如何引智 「新區建設發展首在引資,重在扶持,關鍵在人才,而育才、聚賢唯築校而取。」民建的委員們建議,要重視高等院校的帶動作用,同時重視高規格職教中心建設。 「高在何處?」民建委員建議,以金義都市新區建成新經濟中心、新科技中心、新物流中心、新製造業中心、新興旅遊業中心和現代服務業中心的目標為參照,在職教中心開設物流、製造、旅遊服務、電子商貿等專業。同時,在全省甚至全國范圍內公開選拔校長和各專業學科帶頭人,大力引進獲得省級以上榮譽的、能引領專業發展的拔尖人才。 委員們認為,可以通過政府與民間共同投資的形式,資產可以實施「物業式」管理,開放式、非學歷性教學;師源可以為僱傭式、自備式、短聘式、常駐式、公派式等,以需設求;生源可以為高端培訓、專業短訓、職業基礎教育、進修、自修式教育、為入區企業代培、針對性交流、前沿講座等對象。 產業特色 何淑芳代表認為,金義都市新區文化底蘊深厚,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可以大力發展文化創意與旅遊產業。 根據新區的地理位置、文化旅遊資源及新區整體功能定位,確定以傳統和現代文化為主體,以文化創新為主線,以提升新區的旅遊文化創意能力為核心,以文化旅遊景區和創意園區為依託,以塑造旅遊文化創意產業品牌為導向,採取文化與旅遊相結合、繼承與創新相結合、產品創意與商品創意相結合的原則,整合資源,整合營銷,重點發展都市文化旅遊、現代文化娛樂旅遊、民俗旅遊、鄉村旅遊、文化休閑旅遊、修學度假旅遊、訪祖認宗旅遊等旅遊文化創意產業,積極發展文化旅遊園區,大力開發具有浙中特點的文化旅遊商品。 吳彩霞委員建議,在目前新區規劃的三大主題功能區之一「中部綜合服務功能區」中,培育養生保健特色街,以滿足特定目標消費群體的保健、康體、養生、休閑需求。首先要在符合新區總體規劃要求下,結合新區商業文化特點,充分研究與旅遊等產業發展相結合,做好養生保健特色街的規劃工作,有序推進養生保健市場劃行歸市,避免重復建設和強推硬拉。 結構布局上,除了本地投資者,可引進外地的老字型大小和知名國葯店、國葯養生館,吸引社會投資建設,鼓勵國內外有實力的商業地產開發商和商業企業積極參與特色街建設,把特色街打造成為展示新區形象和內涵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