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餐飲行業電子商務o2o

餐飲行業電子商務o2o

發布時間:2020-12-28 10:06:28

⑴ o2o模式給餐飲行業有什麼好處

中國歷來有「民以食為天」「百業以餐飲為王」之說,餐飲業作為我國第三產業中的一個支柱產業,一直在社會發展與人民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隨著競爭加劇和租金、人力成本攀升,餐飲企業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所以,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餐飲企業也越來越注重O2O移動營銷的作用。那麼,我們該如何創新擺脫困境,為餐飲行業O2O的打開突破口呢?

一、餐飲行業陷入困境的原因
1、原料成本、人力成本、租金成本的的大幅上漲;
2、企業食品質量管理、現金管理、員工管理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缺乏高效、完善的管理機制和服務體系;
3、缺乏人才,企業吸引不了或培養不出足夠的技術、管理人才。
4、食品安全問題頻出,企業沒有有效的應對措施,責任意識薄弱。
5、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引發的價格戰、優惠戰使得利潤空間更加的小。
二、關於O2O的介紹
O2O即OnlineToOffline,也即將線下商務的機會與互聯網結合在了一起,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台。這樣線下服務就可以用線上來攬客,消費者可以用線上來篩選服務,還有成交可以在線結算,很快達到規模。也有觀點認為,O2O是C2B的一種特殊形式,未來的發展也將會超越傳統電商(具體可查看馬海祥博客的《o2o模式能否超越傳統電子商務》相關介紹)。
團購就是最初o2o模式的典型,但團購的大起大落暴露出很多問題,其中一大問題就是團購網站以大打折為商家引來大量用戶,但卻黏不住用戶,用戶中二次消費者寥寥無幾。說到底大部分人都是沖著折扣去的,團購網站只是給線下商家提供了一個展示服務和線上支付的平台,也就是所謂的「線下交易前台」,但作用也僅此而已。
o2o典型的案例是蘇寧易購,蘇寧易購依靠自身強大的線下資源和用戶數量,短短2年內發展成為國內前5大電商,可見線下對線上的推動作用也十分的強大。
但是,僅僅將用戶從線下引導到線上或者從線上引導到線下都是不夠的,o2o實際上是一個線上與線下雙向流通的閉環。
o2o應當充分發揮線上與線下各自的優勢和特點,一方面依靠傳統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線下實體店、線下媒介等將用戶從不同時段、不同地點引導入閉環。
另一方面確保線上線下雙向通道的暢通,讓閉環內的用戶流暢地往返於網路與現實之間,並讓他們在往返之中多層次、多渠道的加深對品牌的印象,增強對品牌的忠誠度,提高二次消費。
三、餐飲O2O的兩種主要模式
對於O2O移動營銷的手段,馬海祥總結了餐飲O2O目前的兩種主要模式:一是餐企自建O2O,如在官方網站上開設在線預訂服務,利用社交網路平台微信、微博進行宣傳,自行開發製作App手機客戶端進行信息推送、在線預訂等。二是藉助第三方平台一站式建立O2O,如微網移動營銷雲平台。
但縱觀O2O兩種模式,各有利弊。那麼馬海祥就來分析一下這兩種模式的優劣勢。
1、自建O2O模式
餐企在新浪微博推出LBS簽到服務後,餐企與新浪合作,入駐了新浪微博簽到服務,新浪微博可以為餐企在全國各地不同的店鋪建立POI(PointofInterest)興趣點Page頁面,詳細展示餐企某個門店的信息。如推薦美食、折扣信息等等。2013餐企巨資推出自有手機APP「餐企中國」,設有餐廳預定、活動信息、個人中心和地圖搜索等功能。在微信的爆發式增長下,餐企在微信設有多個公眾賬號,在微信公號外圍如微信支付上,餐企正積極與騰訊方面開展合作。
從餐企自建O2O的過程中不難發現,這種O2O模式有利於餐企根據實際需求,開展更深入的合作,可以定製性開發。但是這種模式也暴露了一定的弊端,那就是開發成本高昂,因資源分散,維護成本增加。這種模式適合於資金充足的品牌企業應用。
2、一站式O2O模式
通過該平台,餐企自助建立自己的移動店鋪(APP),自動生成了移動名片(手機網站)、微網站,這些都向消費者圖文並茂的呈現了面館舒適的環境,精美的菜色推介,促銷每日特惠菜品等,其中通過移動名片一鍵直撥及移動店鋪、微網站在線預約功能實現預訂位置服務。
另外通過該平台還可以進行有效的會員管理並向會員發送簡訊/彩信,基於O2O的二維碼應用,利用微信/微博等進行社會化媒體營銷。
從案例中可以看出,這種O2O模式有利於將分散的移動營銷手段聚合,方便餐企管理維護,能夠使餐企快速布局O2O。
另外,就是運營成本低(不過要獨立開發個APP,其成本也是很高的,具體可通過馬海祥博客的《App應用軟體製作開發的成本要多少錢》相關介紹來詳細了解)。但這種模式的弊端是不適合定製性深入合作,這種模式適合於資金短缺的中小企業應用。
四、餐飲業進軍o2o的好處
一個好的O2O模式能增強用戶黏性,提高品牌知名度,促進二次消費。對於餐飲行業,馬海祥覺得o2o模式具體能帶來如下好處:
1、O2O模式有助於餐飲行業的創新發展
O2O模式有助於餐飲企業尋找新的客戶,開發新的產品以滿足客戶需求;線上客戶信息精準、及時、低成本的搜索和收集也方便企業對客戶資源進行主動的積極的開發。可以說,O2O模式將促進餐飲業線上和線下業務的結合,加速行業創新。
2、O2O模式將有助於餐飲行業降低成本
在線上發布服務信息的成本顯然要比線下要低很多,傳播面也要廣的多。通過線上平台對客戶進行管理也要方便許多,與客戶之間的溝通也會更加通暢,這些都將幫助餐飲企業降低成本。
3、O2O模式有助於餐飲企業的品牌塑造
餐飲企業自身O2O平台的建設除了能降低成本外,還能促進品牌的塑造和推廣。通過網站或者手機APP開展宣傳、預訂、咨詢、投訴等服務,能將企業的服務和營銷方式提升至一個新的層次,通過互聯網與客戶形成良好的互動並引流至線下也能幫助餐飲企業聚集人氣、塑造口碑。
4、o2o有助於建立良好的管理機制和服務體系
O2o模式要求線上和線下打通,需要建立一套高效、標准化的服務體系、訂單體系以及支付體系,o2o有助於餐飲企業管理機制和服務體系的整體提升(具體可查看馬海祥博客的《購物o2o模式的發展核心是粉絲服務+本地化》相關介紹)。
5、o2o有助於公司處理公關事件
在食品安全問題頻出,用戶對食品安全不信任感日漸增強的年代,餐飲企業藉由o2o平台能與用戶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即時獲取危機處理的最新進展與效果,並迅速作出各種應對措施,可以有效的減少甚至規避此類問題引發的信任危機。
五、餐飲業進軍o2o需要解決的3個問題
O2O能給餐飲業帶來諸多好處,但要實現o2o也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馬海祥覺得餐飲企業首先需要解決面臨的3個問題:
1、行業規范和標准體系的不完善
這也是國內各行業進軍O2O所遇到的最大障礙,O2O模式首先需要強調技術和標准化建設。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等西餐比中餐容易實現O2O的原因就是西餐的標准化管理體系要比中餐完善許多。
雖然最近幾年餐飲行業的電子化在逐漸普及,但總體來說依然非常的落後,沒有真正的利用計算機系統實現流程改造、管理強化,難以依靠互聯網在O2O領域實現突破。
2、缺乏復合型人才或者團隊
國內餐飲行業進軍O2O最主要的問題還是缺乏既懂餐飲又懂互聯網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餐飲行業的競爭,不外乎資金投入、經營理念、菜品風味、營銷策略、服務水準和價格定位等幾個方面,而這一切又集中體現在人才的數量和質量上。互聯網(包括高速發展的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應用需要配備更高一層次的人才,而這一塊的缺乏也是餐飲行業進軍O2O的障礙(當然也給O2O的創業者們帶來了機會,具體可通過馬海祥博客的《o2o創業者的10個切入點及創業機會》相關介紹來詳細的了解)。
3、不熟悉互聯網,O2O平台不完善
O2O模式需要線上與線下結合,正如線上電商進軍線下屢屢碰壁,線下商家進軍線上也存在諸多問題。比如平台規劃設計不合理,對互聯網用戶需求估計錯誤,不懂如何進行網路營銷,初涉互聯網老闆瞎指揮,盲目跟風胡亂投錢等等,甚至部分企業還沒有配備最基本的軟硬體設備用來開展這方面工作。
六、餐飲o2o需要實現3個標准化
在餐飲行業面臨的上述3個問題當中,以建立標准化管理體系最為關鍵。具體來說,餐飲行業o2o需要實現以下3類標准化。
1、服務體系的標准化
餐飲行業的網路化、信息化程度並不高,公司內部缺少基本的計算機設備,缺乏相關技術人員和專業服務人員,難以與網上平台實現有效對接,用戶的反饋數據無法及時的獲取,這些因素都影響著整個o2o平台的運作效率和效果。
2、訂單體系的標准化
一個統一的標准化訂單流程和訂單格式非常重要。線上線下用戶數據、訂餐數據以及資金數據的流暢傳遞和處理都需要規范的訂單流程和訂單格式。
另外,對餐飲企業來說,訂單也是衡量項目效果、考評員工業績的關鍵,訂單處理的快慢也直接關繫到平台的用戶體驗。
3、支付體系的標准化
現金流是任何企業的命脈,作為現金流載體的支付體系自然非常的重要。純粹的線下支付或者純粹的線上支付都已經有自己的一套支付體系,但線上與線下之間的支付還沒有一套很完善的方案,尤其在信息化普及並不高的餐飲行業。
因此,有必要在了解二維碼、NFC、SiMPass等最新支付技術的基礎上構建出一套適合自己的,低成本、高效率、高安全的支付體系。
七、實現餐飲o2o模式的幾點建議
1、平台搭建之前考慮建立一個完善的ERP系統,線上線下使用統一的資料庫。
2、建立一個o2o網站,網站承擔用戶資訊、訂餐、反饋、兌換、支付等功能,保證企業在用戶工作、在家時間與用戶進行溝通、互動。
3、開發一個手機APP,APP具有位置搜索、訂餐、點餐、手機支付等功能,保證企業在用戶上下班、餐廳吃飯等碎片化時間與用戶進行溝通、互動。
4、建立一套積分體系,用積分打通網站、APP以及餐廳,增加線上與線下的互通點,提高整個平台的互動性。
5、應用二維碼、NFC、LBS等最新移動互聯網技術來完善支付體系,提高整個服務的便利性。例如用戶在網站訂餐並支付後平台會以簡訊或者APP站內信的方式發送給用戶一個二維碼,用戶憑此二維碼即可在餐廳享受餐點;在餐廳的菜單上加入nfc標簽,用戶手機碰觸即可自動點餐等等。
6、整個平台需注重誠信、效率和用戶體驗,這些是決定o2o模式成敗的關鍵。
馬海祥博客點評:
餐飲O2O,必須是以「餐飲業」為基礎的「O2O」,絕不可做成「O2O」基礎的「餐飲業」。這點等同於電子商務,必須以「商務」為基礎,「電子」是方式方法。

⑵ O2O模式在餐飲行業如何應用的它的優勢弊端,存在問題是什麼。

O2O模式為了餐飲提供更廣闊的觸點(通俗的講就是更廣的渠道)。一方面可以節省場地版也就是權你店面的成本。即便是黃太吉這種的號稱復坐率能夠達到8,他也依然改變不了還是有很多需求並不能滿足。而O2O無疑緩解了這一點。弊端就是你得付出更多的人工。如果你能走量的話人均成本並不高。如果你的外面訂單很少的話人均成本就比較高了。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的外賣單多,那麼你就可以請一個人,可能一單平均也就那麼幾塊錢。但是如果外包的話一單至少是6元的。當餐飲行業如果對O2O依賴過深的。成本不太好控制,而且O2O對流量的依賴很強。成本核算也更復雜。都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⑶ 什麼是餐飲o2o 未來餐飲o2o的發展

餐飲O2O是指以餐飲業為基礎的O2O,絕不可做成O2O基礎的餐飲業。這點等同於電子商務,必須以商務為基礎,電子是方式方法。可以預見,未來我國餐飲行業競爭局面激烈和行業發展火熱程度仍將維持。

未來餐飲O2O的發展方向,可能有一下幾個方面:

1、多功能餐廳或跨界合作成新時尚

在當前餐飲行業用戶趨於年輕化的情況下,新穎的主題餐廳將成為新時尚。因為就目前而言,用戶在外出就餐時,不再像過去僅僅為解決溫飽問題,更多的目的是社交娛樂和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可以預計,在2018年以完全「個性化(定製化)」的產品或服務迎合客人的主題餐廳將受到廣大用戶的追捧,並且目前國內已經出現一些專業打造主題餐廳連鎖的品牌。

2、就餐體驗將取代裝修成為新重點

在過去幾年的時間里,餐飲行業一直比較注重店鋪的裝修,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就餐體驗將成為決定餐廳命運的主宰。這里所提的就餐體驗,是指用戶從進門那一刻,所感受到的東西,體驗可以是硬體上的設施、美食的色香味意形、餐廳的視覺設計、點餐方式、支付方式、互動、食品的吃法、甚至是服務等。

3、突破開店和連鎖實現模式多元化

餐飲O2O一直是行業發展的大趨勢,但值得注意的是,餐飲企業的商業模式即將發生大變化,賺錢的方式不再僅限於開店和連鎖。更多餐飲企業轉型,呈現多元化的餐飲商業模式。

有影響力的餐飲企業將轉向品牌孵化與營銷的一站式服務公司、成立美食製作培訓機構、餐飲商學院、餐飲網路推廣服務公司、餐飲項目眾籌、餐飲品牌管理策劃、私廚O2O、共享廚房項目等。

4、新媒體將突破餐飲行業諸多限制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餐飲行業實現互聯網化已經成為了必然趨勢。而新媒體則將成為餐飲企業品牌傳播的主要工具,以不同於傳統手段的形式、平台、渠道等來呈現。

而互聯網的運用將幫助部分餐飲企業突破地域、人口基數等諸多方面的限制,因為餐飲是低維,互聯網是高維,利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模式,餐飲企業不再靠經濟實力,而是靠互聯網頭腦。

5、餐飲定製化服務或將成為新需求

在未來,餐飲品牌、門店或美食將會以生活方式的角度來重新審視問題,也將會用不同的方式連接能與人產生共鳴和共識的元素。

並隨著餐飲消費結構的年輕化,餐飲企業將迎來一大批的個性化、私人化消費群體,而根據這類消費群體的特性打造定製化的服務則成了未來發展的新趨勢。

⑷ o2o電子商務在行業中餐飲有哪些

O2O電子商務在餐飲行業主要有如下幾種:

1、外賣模式,這種模式是互聯內網容公司與餐飲行業合作,互聯網公司在網上進行宣傳推廣,策劃活動,聚人氣,提高知名度,吸引餐飲入駐。餐飲入駐,上傳產品,接單,接單之後,按照客戶的要求,有送專門送外賣人員將食物送到客戶的手中。

2、團購模式,這種模式是通過在網上進行展示,客戶在網上下單,然後去餐飲店消費,即為線上推廣,線下展示。

3、餐飲店,自建平台,將菜系、食物等拍攝,在自己的平台展現。

4、藉助微薄、自媒體平台,也有餐飲公司接單的。

⑸ o2o電子商務模式研究報告 餓了么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1年中國餐飲O2O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第1章:中國O2O市場發展綜述

1.1 O2O基本概念
1.1.1 O2O的定義
1.1.2 O2O模式簡介
1.1.3 O2O發展階段分析
(1)信息搬運階段
(2)線上和線下的聯動階段
(3)服務標准化的時代
1.2 O2O市場發展概況
1.2.1 O2O產業結構圖
1.2.2 O2O市場規模分析
1.2.3 O2O應用分布情況
1.2.4 O2O市場細分領域
1.2.5 O2O市場前景預測
1.3 O2O市場發展水平評估
1.3.1 各線城市發展水平評估
1.3.2 各經濟帶發展水平評估
1.3.3 重點城市發展水平評估
1.3.4 用戶群體應用水平研究
第2章:餐飲O2O市場發展狀況分析
2.1 餐飲O2O市場規模分析
2.1.1 餐飲O2O市場用戶規模
2.1.2 餐飲O2O市場規模預測
2.1.3 餐飲O2O市場細分領域市場份額
2.2 餐飲O2O市場環境分析
2.2.1 餐飲O2O發展政策環境分析
2.2.2 餐飲O2O發展經濟環境分析
2.2.3 餐飲O2O發展技術環境分析
2.3 餐飲O2O市場競爭分析
2.3.1 餐飲O2O核心競爭力分析
(1)運營商戶的能力
(2)運營用戶的能力
(3)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4)足夠資金實力支撐
(5)團隊綜合實力的比拼
2.3.2 餐飲O2O垂直領域平台分析
2.3.3 餐飲O2O重點企業競爭格局
2.3.4 餐飲O2O平台未來的競爭方向
2.4 餐飲O2O發展趨勢分析
2.4.1 從輕領域到重領域
2.4.2 從提升流量到提升管理
2.4.3 從平台化到交易化
2.4.4 從PC端到移動端
第3章:餐飲O2O商業模式與生態體系搭建
3.1 餐飲O2O的不同商業組合模式
3.1.1 線上社區+線下消費/社區
3.1.2 線上消費/社區+線下社區
3.1.3 線上消費/社區+線下消費/社區
3.1.4 線上社區+線下社區
3.2 餐飲O2O商業模式及發展前景
3.2.1 餐飲O2O商業模式的背景與目標
3.2.2 餐飲O2O商業模式的發展現狀
3.2.3 餐飲O2O模式的優勢劣勢分析
(1)從商家的角度分析
(2)從消費者的角度分析
(3)從O2O 平台的角度分析
3.2.4 餐飲O2O商業模式的發展前景
(1)建立誠信體系
(2)進一步細分市場
(3)更多傳統行業的參與
(4)抓住移動商務的發展機遇
(5)探索更好的盈利模式
3.3 餐飲O2O生態體系的搭建
3.3.1 餐飲O2O生態體系搭建的基礎
(1)餐飲行業線下競爭格局分析
(2)餐飲行業線上線下融合趨勢
(3)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
1)用戶注意力向移動端遷徙
2)用戶多屏交互的情況分析
3)用戶的消費行為模式變化
3.3.2 餐飲O2O生態體系搭建的重點
(1)整合的O2O內循環
(2)建立跨平台的互動生態圈
(3)大數據運營與營銷
第4章:餐飲O2O產品設計與運營分析
4.1 餐飲O2O產品設計分析
4.1.1 餐飲O2O產品設計的基本內容
4.1.2 餐飲O2O產品設計的基本要求
4.1.3 餐飲O2O產品設計的成功案例
4.2 餐飲O2O數據運營分析
4.2.1 餐飲O2O消費者數據分析
4.2.2 餐飲O2O供應方數據分析
4.2.3 餐飲O2O使用場景分析
4.2.4 餐飲O2O運營效果分析
4.3 餐飲O2O閉環打造與一體化整合
4.3.1 餐飲O2O會員數據的統一
4.3.2 餐飲O2O全觸點的採集數據
4.3.3 餐飲O2O大數據中心的構建
4.4 餐飲O2O運營支撐體系設計
4.4.1 餐飲O2OSOP質量體系
4.4.2 餐飲O2O實施/監控
4.4.3 餐飲O2O客服/運維
4.4.4 餐飲O2O現場服務
4.4.5 餐飲O2O數據化運營支撐
第5章:餐飲O2O模式網站綜合分析
5.1 餐飲O2O模式網站概述
5.1.1 餐飲O2O模式網站介紹
5.1.2 餐飲O2O模式網站核心功能
5.1.3 餐飲O2O模式網站的特點
5.1.4 餐飲O2O模式網站的優勢
(1)本地化優勢
(2)真實的消費體驗、專業化的服務
(3)真實的互動、與地方商家深度融合
5.2 餐飲O2O模式網站類型
5.2.1 企業建設餐飲O2O模式網站形式
(1)自建「官方商城+連鎖店鋪」
(2)藉助第三方平台
(3)搭建網上商城
5.2.2 餐飲O2O模式網站運用形式
(1)交易型O2O銷售模式
(2)顧問型O2O銷售模式
5.3 餐飲O2O模式網站的發展
5.3.1 餐飲O2O模式網站的發展缺陷
5.3.2 餐飲O2O模式網站的發展應對措施
5.3.3 未來餐飲O2O模式網站的發展趨勢
5.4 餐飲O2O模式網站的應用分析
5.4.1 餐飲O2O模式網站的實施效益
5.4.2 餐飲O2O模式網站的行業應用
5.4.3 餐飲O2O模式網站的售後服務
第6章:餐飲O2O移動應用市場分析
6.1 餐飲O2O移動應用基本情況
6.1.1 餐飲O2O移動應用用戶規模
6.1.2 餐飲O2O移動應用應用款數
6.1.3 餐飲O2O移動應用用戶需求
6.1.4 餐飲O2O移動應用市場格局
6.1.5 餐飲O2O移動應用融資情況
6.2 餐飲O2O移動應用細分領域
6.2.1 餐飲O2O移動應用主要分類
6.2.2 餐飲O2O移動應用覆蓋情況
6.2.3 餐飲O2O移動應用典型案例
6.3 餐飲O2O移動應用使用行為
6.3.1 餐飲O2O移動應用活躍時段
6.3.2 餐飲O2O移動應用使用頻率
6.3.3 餐飲O2O移動應用關聯應用
6.4 餐飲O2O移動應用人群分析
6.4.1 餐飲O2O移動應用重點軟體省份分布
6.4.2 餐飲O2O移動應用用戶城市分布對比
第7章:餐飲行業主要O2O應用模式與案例分析
7.1 餐飲O2O模式一深度分析
7.1.1 餐飲O2O模式一的定義
7.1.2 餐飲O2O模式一應用現狀
7.1.3 餐飲O2O模式一的優劣勢
7.2 餐飲O2O模式二深度分析
7.2.1 餐飲O2O模式二的定義
7.2.2 餐飲O2O模式二應用現狀
7.2.3 餐飲O2O模式二的優劣勢
7.3 餐飲O2O模式三深度分析
7.3.1 餐飲O2O模式三的定義
7.3.2 餐飲O2O模式三應用現狀
7.3.3 餐飲O2O模式三的優劣勢
7.4 餐飲O2O模式應用標桿企業案例分析
7.4.1 企業一分析
(1)企業發展歷程與現狀介紹
(2)企業O2O模式的價值主張
(3)企業O2O模式的客戶細分
(4)企業O2O模式的核心資源
(5)企業O2O模式的關鍵業務
(6)企業O2O模式的收入來源
(7)企業O2O模式的成本結構
(8)企業O2O模式的合作夥伴
7.4.2 企業二分析
(1)企業發展歷程與現狀介紹
(2)企業O2O模式的價值主張
(3)企業O2O模式的客戶細分
(4)企業O2O模式的核心資源
(5)企業O2O模式的關鍵業務
(6)企業O2O模式的收入來源
(7)企業O2O模式的成本結構
(8)企業O2O模式的合作夥伴
………………

⑹ o2o模式的知名餐飲企業有哪些

最好還是有自己的品牌吧 去看看wemall

⑺ 餐飲O2O是什麼

現在我來們在市場上能看到源的有四種模式:團購、外賣、廚師上門和商家自有後台。
團購、外賣都比較熟悉了,廚師上門走的是上門美甲的路子,商家自有後台就是每個餐廳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系統像窩窩商城那樣的。
以上四種模式也不局限於餐飲行業,洗滌行業也是這樣操作的,潔衣庫就是給洗衣店提供後台管理系統。

⑻ 我國目前有多少餐我國目前有多少餐飲企業轉型o2o飲企業轉型o2o

首先我抄們要確定O2O的定義,簡單來說就是襲線上消費+線下體驗,最後還是線下,ok?
O2O模式的電商都是以餐飲外賣為切入點來打開市場的,來實現企業的推廣,你所說的轉型,怎麼轉都是線下為主,線上為輔,以線上的展示來引流到線下實體體驗。
還有就是你問到的多少餐飲企業轉O2O模式,不多,O2O電商平台賺錢,不是說餐飲外賣賺錢,只是以這個為切入點來打開市場(很多都是廚房,小店),推廣這個平台,然後在做其他的類目。
不是說餐飲企業轉型,是O2O電商平台藉助餐飲外賣打市場。

⑼ 餐飲O2O模式是什麼意思

O2O即Online To Offline,也即將線下商務的機會與互聯網結合在了一起,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台。這樣線下服務就可以用線上來攬客,消費者可以用線上來篩選服務,還有成交可以在線結算,很快達到規模。該模式最重要的特點是:推廣效果可查,每筆交易可跟蹤

隨著互聯網上本地化電子商務的發展,信息和實物之間、線上和線下之間的聯系變得愈加緊密,o2o被看好會成為電子商務網站的下一個掘金點。實際上,o2o是將線下商務的機會與互聯網的技術結合在一起,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台,同時起到推廣和成交的作用,那麼,o2o與其他電子商務模式比較,優勢與短板在哪裡,會帶給中小創業者哪些新機會?
「權威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網路零售總額是6000億 ,但這只相當於中國居民消費的5%,絕大部分的居民日常消費依然選擇傳統的購物渠道」,潘求輝說:「中國電子商務的未來,在於充分挖掘95%的潛在市場。」潘求輝預計,以O2O模式為核心、移動互聯網為載體的電商3.0時代已經來臨。到2013年,街庫網可實現30~50個城市的全國覆蓋,擁有10萬~20萬的聯盟商家,實現年消費額400億元。對此,業內觀察人士表示,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普及,以街庫為代表的O2O商務社區化綜合平台,將繼社交熱,電商熱之後成為風投競逐的新陣地!

閱讀全文

與餐飲行業電子商務o2o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廈門閔臨電子商務 瀏覽:299
房地產全年推廣方案 瀏覽:913
宣貫培訓方案 瀏覽:286
大學思政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682
廠家與醫葯連鎖好的促銷方案 瀏覽:199
煙草網上結算推廣方案 瀏覽:477
市場營銷沙盤游戲 瀏覽:763
市場營銷技能考核 瀏覽:334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954
國外環保公益的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68
中醫公益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77
主題樂園策劃設計方案 瀏覽:1000
大愛撫平電子商務公司 瀏覽:93
大學生進社區志願公益策劃方案 瀏覽:148
華為公司營銷方案模板下載 瀏覽:782
視頻交流大賽策劃方案 瀏覽:386
模聯活動的策劃方案 瀏覽:882
皮包市場營銷 瀏覽:4
市場營銷案例精品課程 瀏覽:238
04553體育市場營銷學 瀏覽: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