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子商務案例分析 聚美優品屬於什麼商業模式
屬於B2C的模式。
㈡ 電子商務b2c聚美優品成功之處小論文
1、產品
2、營銷方式
3、商業模式,
4、管理團隊
可從以上4個方面就行闡述
㈢ 聚美優品是什麼樣的一個商業模式
聚美來優品是一家化妝品限時自特賣商城,其經營模式是電商模式。前身為團美網,由陳歐、戴雨森等創立於2010年3月。聚美優品首創「化妝品團購」模式,每天在網站推薦十幾款熱門化妝品。
聚美優品堅持只從品牌廠家、正規代理商、國內外專櫃等可信的進貨渠道采購商品,並在采購部專門設置自己的質檢員。讓消費者擁有良好的服務體驗,進而取得消費者的信任。從2010年3月成立至今,憑借口碑傳播,短短一年半就從月銷售額不足10萬元發展到當月銷售上億元的規模。
(3)聚美優品電子商務ppt擴展閱讀:
成功的商業模式具有的特徵:
1、要能提供獨特價值。有時候這個獨特的價值可能是新的思想;而更多的時候,它往往是產品和服務獨特性的組合。這種組合要麼可以向客戶提供額外的價值;要麼使得客戶能用更低的價格獲得同樣的利益,或者用同樣的價格獲得更多的利益。
2、商業模式是難以模仿的。企業通過確立自己的與眾不同,如對客戶的悉心照顧、無與倫比的實施能力等,來提高行業的進入門檻,從而保證利潤來源不受侵犯。
3、成功的商業模式是腳踏實地的。企業要做到量入為出、收支平衡。
㈣ 公司打算做類似淘寶 聚美優品 的電子商務的網站!
其實,不一定要又名氣, 主要看售後維護,
㈤ 求聚美優品、拉手網等電子商務的年度財務報表,[email protected],謝謝
這個是比較機密的資料哦
一般很難得到
㈥ 請分別分析電子商務中聚美優品和知我葯妝的資本進入、運作和退出的整個結構
好大的一個方向問題。不是爾等平民能完成得了的,找團隊吧。
㈦ 請問如何做一個電子商務平台。類似聚美優品的
前期你網站剛起步,肯定很難吸引有質量的廠家或者代理商,自己做存貨是避免不了的。
㈧ 3年前火遍全中國的聚美優品,如今為何變成電商「傷仲永
聚美優品剛出現在人們視野的時候,就像春日裡齊放的百花一樣熱鬧:陳歐體被人廣泛模仿、傳播,年僅4歲的聚美成為中國第一個赴美IPO的垂直電商,31歲的陳歐成了紐交所有史以來最年輕的CEO。各種光環加身,陳歐帶著聚美一路走上神壇。
我們回過頭來看聚美的發家史,成功的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三點:
1、先發優勢
聚美的前身叫團美網,專注女性化妝品團購。在那個中國電商行業還不是很發達的年代,這種專注一個領域的垂直電商是典型的小而美,只做一個細分領域,專注發展的深度,正是因為這樣的優勢,所以比阿里這樣大而全的電商擴張得更快。
2、精準營銷
聚美一開始只是推出幾款打折產品,後來開始玩限時折扣和秒殺。在「雙十一」還沒有現在這么火的時候,聚美已經會撩撥消費者的心弦,引導、刺激消費。事實上,聚美的價格並不是那麼美麗,但女生們依舊樂此不疲,天天守在電腦前准點秒殺。原因就在於聚美在2011年推出的「100%正品」,「30天拆封無條件退款」美妝屆最高售後政策。
3、廣告新穎
即使今天聚美已經沒有了當年的盛況,「我為自己代言」的廣告卻依舊被人津津樂道的。正是這支充滿正能量而且猛扣年輕人心門的廣告,使得聚美的品牌形象得以快速塑造起來。而拍攝微電影,進行軟廣植入,這種新型的廣告方式,不僅增加了品牌知名度,也直接促使聚美植入的產品被搶購一空。
然而,從10年成立到現在,聚美已經走過了7年的時間,7年裡,聚美用3年時間將10萬變成60億,又用了3年的時間將57.8億美元跌為4.33億美元。而聚美和女生們之間,也產生了「七年止癢」。現在的聚美,基本看不到出路。
上市三年市值縮水九成;陳歐網紅CEO的光環逐漸黯淡,妄圖從共享風口獲利,又遭網紅小王嘲諷;研發智能硬體推出空氣凈化器也無疾而終。產生這種現狀的原因主要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1、網購紅利的消失
電商發展的幾年時間里,各大平台的電商紛紛使出殺手鐧,促銷、正品保證……都是為了吸引用戶,但隨著網購紅利的消失,平台轉做更深層次的留存,著力培養用戶使用習慣和忠誠度。前有淘寶、京東等幾大綜合電商在美妝行業的滲透,後有小紅書、考拉等新起之秀的步步緊逼,聚美市場份額出現大幅萎縮。
2、假貨風波
先是被嬌蘭、DHC、蘭蔻等國際化妝品大牌打臉,緊隨其後又被曝出第三方手錶業務售假,而後又是天涯社區自稱聚美員工的假貨爆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就如當時劉惠璞說的那樣,聚美的流量在增加,但銷量在下降。雖然真假難辨,但消費者不再買賬,即使聚美不惜花大價錢留住顧客,收益也是甚微。
3、商業模式的驟變
在假貨風波後,聚美開始斷臂自救,砍掉了曾經最賺錢的第三方業務。將電商平台轉為聚美自營,再是布局新業務「極速免稅店」,完成由垂直美妝電商到跨境電商的轉型。這一系列轉型,僅僅只是隨了電商行業發展的大流,不能產生絕對的優勢。
在互聯網的快速更迭下,流量、人口、營銷紅利最終都會消失。帶來流量的廣告會隨時間流逝被人淡忘,具有人口紅利的用戶會逐漸被其他平台分流,而採用營銷帶來的銷量也不是長久之計。
商業的東西最終會回歸商業本質。對於用戶來說,參與商業的本質是購買產品質量和服務。但對於聚美來說,這些並不是聚美優品體系裡優先順序最高的東西。
可以看見的是,聚美股價一路走低發生在假貨風波之後,產品質量讓用戶失去了信任,但還不至於讓聚美一蹶不振。在對事件的處理上,聚美應對策略、公司價值觀都會參與其中,沒有做到服務體系的完善、杜絕假貨,才是聚美跌落神壇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