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產品的營銷方式主要有哪些
產品的營銷方式主抄要有以下五種:
1、整合營銷
作為一種對各種營銷工具和手段的系統化結合,根據環境進行即時性的動態修正,以使交換雙方在交互中實現價值增值的營銷理念與方法。
2、聯合營銷
兩個以上的企業或品牌擁有不同的關鍵資源,而彼此的市場有某種程度的區分,為了彼此的利益進行戰略聯盟,交換或聯合彼此的資源,合作開展營銷活動以創造競爭優勢。
3、事件營銷
國內外十分流行的一種公關傳播與市場推廣手段,集新聞效應、廣告效應、公共關系、形象傳播、客戶關系於一體,並為新產品推介、品牌展示創造機會、建立品牌識別和品牌定位,可以快速提升品牌知名度與美譽度。
4、直銷
作為一種分銷模式,它有明確的目標客戶群體,沒有中間銷售環節或盡量減少了中間環節,可以度量銷售效果,企業利用銷售人員可以把產品直接銷售出去。
5、對立營銷
企業的產品在推向市場時,在每個競爭階段,均需要找出對立者,比如品牌、產品甚至企業或者個人,根據對立者的營銷策略體系,建立對立的營銷策略體系來跳出同質化競爭市場,或階段性打擊競爭對手。
⑵ 促銷策略組合常見的方法有哪些
一提到促銷,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打折,降價!好像只有用更低的價格才能刺激銷量,但提高銷量是我們的最終目的嗎?
大多數生意最終目的要的是利潤!
你看蘋果,他的手機賣的是最貴的,在蘋果官網上基本看不到任何打折促銷的信息,有些電商平台打折都是自己在貼錢,雖然這幾年有不少人吐槽蘋果沒有創新,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他的銷量依然很好,而且依然是最賺錢的手機公司。
還有豐田汽車,有好幾款車都是要加錢才能提車,大部分汽車品牌都在降價,你豐田憑什麼要加價賣?網上也有不少人吐槽豐田加價的行為,但依然不影響豐田是世界上最賺錢的汽車公司。
我甚至看過一個段子說,一個車主5年前45萬買了輛普拉多,開了5年,然後50萬給賣了,豐田車的保值率高嘛,加上通貨膨脹,開了5年還賺了5萬。
再看海底撈,他的消費在火鍋品類裡面也不算最便宜的,但他也是國內最賺錢的餐飲公司之一。
這幾個案例有什麼共同特點呢?
他們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優勢,不管是蘋果和豐田的產品質量以及用戶體驗,還是海底撈的服務,總會有人願意為高價值買單,所以價格並不是消費者決定購買的唯一因素。
那有朋友可能說,我們不是產品的生產方,我們只是代理的一個產品,生產品質用戶體驗這些我們控制不了,我們只能通過增加銷量來增加利潤,這個怎麼辦呢?
這就跟定價策略有關,舉一個極端點的例子吧,原價200左右的產品,價格乘以10,也就是賣2000多,照樣賣的出去你信嗎?
這是我之前回老家聽到的事兒,村裡搞了一個類似於公益下鄉活動,每天把村裡好多中老年人聚集在一起,講康知識,只要到場聽課的老人每人都送禮物,今天領一個洗臉盆,明天領兩雙襪子,有時候甚至直接發錢,一人5塊錢,講課期間,只要有人回答老師的問題,就能得到小獎品,所以這些老人都可積極了。
他們這么乾的目的是什麼呢?
通過幾天建立信任,老人們都覺得這個團隊特好,說什麼都相信,這個時候他們的絕招兒來了,賣電解水凈水器!他們有一個檢測當地水質的環節,把一個儀器放入兩杯清水中,經過幾十秒所謂的電解以後,其中一杯水顏色發生很大變化,這幫人開始說發生顏色變化的水裡面含有重金屬和危害元素,而另一杯水顏色沒有發生什麼變化,就是凈水器把有害物質過濾掉了。
然後他們就開始正式推銷這個凈水器,市場售價6000多,現在做公益只要2000多,還送什麼廚房6件套、床上4件套等等,看上去超級劃算,好多老人瘋狂搶購……
我外婆就買了,家人勸都勸不住,必須買!因為買了這個凈水器,也是對全家人的健康負責!實際上同樣的凈水器淘寶也就200左右。
再次強調下哈,這是一個反面案例,這種套路害人害己,更多細節就不分析了,只說兩點,就是他們的定價,和信任加持!信任加持可以理解為,有時候通過一些很小的細節與客戶建立信任,就能大大提高客戶心中的溢價。
看似每天免費送好多禮品、甚至直接發錢,這些所有的成本加起來,跟他們的利潤比起來簡直九牛一毛!再加上他之前先送出去這么多東西,已經和客戶建立了信任關系,有了信任加持,你就能賣的比別人貴。
所以,你看似人家在促銷,實際上人家已經把價格漲了10倍!講這個反面案例的目的並不是讓你也把價格漲10倍去忽悠,而是要思考,你的定價策略是否合理,以及你是否能夠做下信任加持!
你有沒有過這種感覺:一個相似的產品,你寧願從熟悉的人那裡買。
比如我有個舅舅是做裝修的,我房子裝修的時候就沒找過其他公司,直接讓他來弄,因為我相信他,也放心!即便是被賺錢,我也寧願這個錢讓熟人去賺。
有一個朋友,之前在互聯網公司工作,接觸的很多思維都是積累用戶,戰略性虧損,等到他開店的時候,看到別人賠錢大甩賣,自己也虧錢積累人氣,結果虧了3個月就扛不住了,那個時候他才恍然大悟,原來人家虧本大甩賣已經是在賺錢了,所以人家能常年大甩賣,而自己是傻呵呵的真虧本,客戶要的只是佔便宜的感覺。
沃頓商學院根據一些公司的數據,做過一個分析:當一個公司其他因素不變的時候:如果固定成本消減1%,盈利能力平均會提升2.45%;如果銷量提升1%,盈利能力平均會提升3.28%;而如果價格提升1%,盈利能力平均會提升10.29%。
那麼問題來了,把價格加上去了,還能賣的出去嗎?
這個又涉及到客戶群定位的問題,總有些人願意去買貴的,比如你現在要買化妝品,第一套化妝品售價500塊錢,第二套化妝品售價80塊錢,你敢用80塊錢一套的嗎?但兩套化妝品實際的工業成本很有可能是差不多的。
還有一次朋友帶我去足療,技師問我是不是比較怕冷,說我體寒,我突然想到我媳婦手腳冰涼、體寒、不愛動,尤其是去了一趟西藏整個人精神狀態都不好了,我就問技師,體寒怎麼解決?她說要多出汗,把寒氣排出來,她說自己就是體寒,然後她買過一個家用的汗蒸箱,每周都會在家做兩次汗蒸,後來身體慢慢就好起來了。
我一想,是啊!我們夏天一直在西藏,在西藏從來沒出過汗,買一個汗蒸箱出出汗也挺好!這個時候那個技師告訴我,買汗蒸箱一定要買貴的,1000塊錢以下的都不好!聽她這么一說,我就直接拿起手機在淘寶上找了一個1000多的下單了。
實際這東西買回來蒸了兩次就扔一邊了,有沒有效果也不知道,沒有任何科學依據。我想表達的是,這種汗蒸箱淘寶上100多到1000多不等,但我相信他們的成本相差未必會很大,而且便宜且銷量高的,未必會比賣的貴的賺錢。
小結一下今天的內容:
1、很多時候我們做生意追求的是利潤,定價策略是決定利潤很關鍵的因素;
2、搞促銷的前提是有足夠的利潤,而不是一味的降價賠錢;
3、可以設計一些信任加持的細節,來提高你的溢價,也給促銷留出更多空間。
另外,還記得咱們第6節課的內容嗎?如何讓客戶感覺你的產品更便宜!分別是:引導對比、價格拆分、關聯銷售和利潤轉移!
⑶ 促銷活動有哪些方式,
促[銷策略是指企業如何通過人員推銷、廣告、公共關系和營銷推廣等各種促銷手段,向消費者傳遞產品信息,引起他們的注意和興趣,激發他們的購買慾望和購買行為,以達到擴大銷售的目的的活動。企業將合適的產品,在適當地點、以適當的價格出售的信息傳遞到目標市場,一般是通過兩種方式:一是人員推銷,即推銷員和顧客面對面地進行推銷;另一種是非人員推銷,即通過大眾傳播媒介在同一時間向大量消費者傳遞信息,主要包括廣告、公共關系和營銷推廣等多種方式。這兩種推銷方式各有利弊,起著相互補充的作用。此外,目錄、通告、贈品、店標、陳列、示範、展銷等也都屬於促銷策略范圍。一個好的促銷策略,往往能起到多方面作用,如提供信息情況,及時引導采購;激發購買慾望,擴大產品需求;突出產品特點,建立產品形象;維持市場份額,鞏固市場地位等等。
現在很多都是用買 贈的方式做促銷,可以參考樂 乎成功案列:http://www.leehuu.cn/newsinfo?news=34778
⑷ 網路店鋪怎麼做促銷活動,最常見的促銷形式有哪些
網店促銷最常用的六種方法
1、網店促銷之打折
折價亦稱打折、折扣,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種網店促銷方式。因為目前網民在網上購物的熱情遠低於商場超市等傳統購物場所,因此網上商品的價格一般都要比傳統方式銷售時要低,以吸引人們購買。由於網上銷售商品不能給人全面、直觀的印象、也不可試用、觸摸等原因,再加上配送成本和付款方式的復雜性,造成網上購物和訂貨的積極性下降。而幅度比較大的折扣網店促銷可以促使消費者進行網上購物的嘗試並做出購買決定。
2、網店促銷之變相折價促銷
變相折價網店促銷是指在不提高或稍微增加價格的前提下,提高產品或服務的品質數量,較大幅度地增加產品或服務的附加值,讓消費者感到物有所值。由於網上直接價格折扣輕易造成降低了品質的懷疑,利用增加商品附加值的網店促銷方法會更輕易獲得消費者的信任。
3、網店促銷之贈品促銷
贈品網店促銷目前在網上的應用不算太多,一般情況下,在新產品推出試用、產品更新、對抗競爭品牌、開辟新市場情況下利用贈品促銷可以達到比較好的網店促銷效果。
贈品網店促銷的優點:a可以提升品牌和網站的知名度;b鼓勵人們經常訪問網站以獲得更多的優惠信息;c能根據消費者索取增品的熱情程度而總結分析營銷效果和產品本身的反應情況等。
贈品網店促銷應注重贈品的選擇:a不要選擇次品、劣質品作為增品,這樣做只會起到知得其反的作用;b明確網店促銷目的,選擇適當的能夠吸引消費者的產品或服務;c注重時間和時機,注重贈品的時間性,如冬季不能贈予只在夏季才能用的物品,另外在危急公關等情況下也可考慮不計成本的贈品活動以挽回公關危急。d注重預算和市場需求,贈品要在能接受的預算內,不可過度贈予贈品而造成營銷困境。
4、網店促銷之抽獎促銷
抽獎網店促銷是網上應用較廣泛的促銷形式之一,是大部分網站樂意採用的促銷方式。抽獎網店促銷是以一個人或數人獲得超出參加活動成本的獎品為手段進行商品或服務的網店促銷,網上抽獎活動主要附加於調查、產品銷售、擴大用戶群、慶典、推廣某項活動等。消費者或訪問者通過填寫問卷、注冊、購買產品或參加網上活動等方式獲得抽獎機會。
5、網店促銷之積分促銷
積分網店促銷在網路上的應用比起傳統營銷方式要簡單和易操作。網上積分活動很輕易通過編程和資料庫等來實現,並且結果可信度很高,操作起來相對較為簡便。積分網店促銷一般設置價值較高的獎品,消費者通過多次購買或多次參加某項活動來增加積分以獲得獎品。
積分網店促銷可以增加上網者訪問網站和參加某項活動的次數;可以增加上網者對網站的忠誠度;可以提商活動的知名度等。
6、網店促銷之網上聯合促銷
由不同商家聯合進行的網店促銷活動稱為聯合促銷,聯合網店促銷的產品或服務可以起到一定的優勢互補、互相提升自身價值等效應。假如應用得當,聯合促銷可起到相當好的網店促銷效果,如網路公司可以和傳統商家聯合,以提供在網路上無法實現的服務;網上售汽車和潤滑油公司聯合等。
以上六種是網店促銷活動中比較常見又較重要的方式,掌握好了這六種網店促銷方式不僅可以使你的網店人氣大增,還可以給你帶來很多生意哦!
⑸ 企業促銷活動有哪四種方式
1、反時令促銷法:一般而言,對於一些季節性商品,往往有銷售淡旺季之分。因為,大眾消費心理是「有錢不買半年閑」,即按時令需求,缺什麼買什麼。商家一般也是如此,基本按時令需求供貨。因此,商品在消費旺季時往往十分暢銷,在消費淡季時往往滯銷。但有些商家反其道而行,在時值暑夏,市場上原本滯銷我冬令貨物,如毛皮大衣、取暖電器、毛皮靴、羽絨服等在某些城市銷售看好。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反時令促銷」。有心計的商家常常推出換季商品甩賣之舉,而消費者中不乏買者,主要目的在於獲得時令差價。
2、獨次促銷法:商家對熱門暢銷的商品是大量進貨,大做廣告,不斷擴大銷售量,因為商家的經營原則是必須賺回能賺到的利潤。但義大利著名的萊而商店卻反其道行之,採取的卻是獨次銷售法。這個商店對所有的商品僅出售一次,就不再進貨了,即使十分熱銷也忍痛割愛。表面上,這家商店損失了許多唾手可得的利潤,但實際上商店因所有商品都十分搶手而加速了商品周轉,實現了更大的利潤。這是因為商店抓住了顧客「物以稀為貴」的心理,給顧客造成一種強烈的印象,顧客認為該商店銷售的商品都是最新的,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切不可猶豫。所以,任何商品在這個商店上一上市,就會出搶購的場面。這一方法與國內某些商店採取的「限量銷售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3、翻耕促銷法:這是指以售後服務形式招徠老顧客的促銷方法。一些銷售如電器、鍾表、眼鏡等的商店專門登記顧客的姓名和地址,然後,通過專門訪問或發調查表形式,了解老顧客過去在該店所購的商品有沒有什麼毛病?是否需要修理等等,並附帶介紹新商品。而這樣做的目的在於增加顧客對本店的好感,並使之購買相關的新商品,往往能收到奇效。這種促銷方式關鍵在於商店具有完善的顧客管理系統,能與顧客保持經常性的深入溝通。
4、輪翻降價促銷法:這就要求商家分期分批地選擇一些商品為特價商品,並製作大幅海報貼於商店內外,或印成小傳單散發給顧客。這些特價商品每期以三四種為限,以求薄利多銷,吸引顧客,且每期商品不同,迎合顧客的好奇心理。於是,顧客來店選購特價商品外,還會順便購買其他非特價商品。當然,特價商品利潤低微,甚至沒有利潤,但通過促銷其他商品,可得到補償。
⑹ 促銷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無償SP
「無償SP」指的是針對目標顧客不收取任何費用的一種促銷手段。它包括三種形式:
A、無償附贈——以「酬謝包裝」為主。
B、無償試用——以「免費樣品」為主。
C、免費抽獎——以「實體產品」為主。
2、惠贈SP
「惠贈SP」指的是對目標顧客在購買產品時所給予一種優惠待遇之促銷手段。
3、折價SP
「折價SP」指的是在目標顧客購買產品時,所給予不同形式的價格折扣之促銷手段。
4、競賽SP
「競賽SP」指的是利用人們的好勝和好奇心理,通過舉辦趣味性和智力性競賽,吸引目標顧客參與的一種促銷手段。
5、活動SP
「活動SP」指的是通過舉辦與產品銷售有關的活動,來達到吸引顧客注意與參與的促銷手段。
6、雙贏SP
「雙贏SP」指的是兩個以上市場主體通過聯合促銷方式,來達到互為利益的促銷手段。換言之,兩個以上的企業為了共同謀利而聯合舉辦的促銷,即為「雙贏SP」。
7、直效SP
「直效SP」指的是具有一定的直接效果的促銷手段。「直效SP」的特點,就是現場性和親臨性。通過這兩大特點,能夠營造出強烈的銷售氛圍。
8、服務SP
「服務SP」指的是為了維護顧客利益,並為顧客提供某種優惠服務,便利於顧客購買和消費的促銷手段。可以說,「服務SP」最能夠表現出顧客滿意之理念,它是CS主義的具體體現。
(6)常見的活動促銷方法擴展閱讀:
評估活動基本分以下多個方面進行:
1、活動所設定目標的達成。
2、活動對銷售的影響。
3、活動的利潤評估。
4、品牌價值的建立。
5、結果分析:統計、分析、診斷。
6、信息反饋
促銷方法:
1、反時令促銷法
一般而言,對於一些季節性商品,往往有銷售淡旺季之分。因為,大眾消費心理是「有錢不買半年閑」,即按時令需求,缺什麼買什麼。商家一般也是如此,基本按時令需求供貨。因此,商品在消費旺季時往往十分暢銷,在消費淡季時往往滯銷。
但有些商家反其道而行,在時值暑夏,市場上原本滯銷我冬令貨物,如毛皮大衣、取暖電器、毛皮靴、羽絨服等在某些城市銷售看好。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反時令促銷」。
2、獨次促銷法
商家對熱門暢銷的商品是大量進貨,大做廣告,不斷擴大銷售量,因為商家的經營原則是必須賺回能賺到的利潤。但義大利著名的萊而商店卻反其道行之,採取的卻是獨次銷售法。這個商店對所有的商品僅出售一次,就不再進貨了,即使十分熱銷也忍痛割愛。
3、翻耕促銷法
這是指以售後服務形式招徠老顧客的促銷方法。
4、輪翻降價促銷法
這就要求商家分期分批地選擇一些商品為特價商品,並製作大幅海報貼於商店內外,或印成小傳單散發給顧客。這些特價商品每期以三四種為限,以求薄利多銷,吸引顧客,且每期商品不同,迎合顧客的好奇心理。
5、每日低價促銷法
即商家每天推出低價商品,以吸引顧客的光顧。它與主要依靠降價促銷手段一擴大銷售有很大不同,由於每天都是低價商品,所以是一種相對穩定的低價策略。通過這種穩定的低價使消費者對商店增加了信任,節省人力成本和廣告費用,使商店在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
6、最高價促銷法
一般而言,價格促銷實際上就是降價促銷,只有降低價格才能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
7、對比吸引促銷法
以換季甩賣、換款式甩賣、大折價等優待顧客,同時把最新最流行的商品擺在顯眼的樣品架上,標價則為同類而非流行商品的兩三倍。在同樣架下或架旁兩種價格對比,最能吸引顧客的注意。
8、拍賣式促銷法
當今時代,各大商店林立,商業競爭激烈,簡單、陳舊的促銷方式不足以吸引更多的顧客,拍賣也就成為商店促銷的一條新思路。拍賣活動要寫清楚本次拍賣活動的商品名稱,拍賣底價。通過拍賣賣出的商品有的高於零售價,有的低於零售價,令消費者感到很富有戲劇性。
⑺ 促銷策略有哪些
促銷策略(promotion tactics)是一種促進商品銷售的謀略和方法。
一、九項策略
供其所需,即千方百計地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做到「雪中送炭」、「雨中送傘」,這是最根本的促銷策略;
激其所欲,即激發消費者的潛在需要,以打開商品的銷路;
投其所好,即了解並針對消費者的興趣和愛好組織生產與銷售活動;
適其所向,即努力適應消費市場的消費動向;
補其所缺,即瞄準市場商品脫銷的「空檔」,積極組織銷售活動;
釋其所疑,即採取有效措施排除消費者對新商品的懷疑心理,努力樹立商品信譽;
解其所難,即大商場採取導購措施以方顧客;
出其不意,即以出其不意的宣傳策略推銷商品,以收到驚人的效果;
振其所欲,即利用消費者在生活中不斷產生的消費慾望來促進銷售。
注意:以上策略的使用基礎在商品本身的質量。該策略的實施最忌蒙騙手法。
二、根據促銷手段的不同促銷策略
推式策略
即以直接方式,運用人員推銷手段,把產品推向銷售渠道,其作用過程為:企業的推銷員把產品或勞務推薦給批發商,再由批發商推薦給零售商,最後由零售商推薦給最終消費者。該策略適情況:
企業經營規模小,或無足夠資金用以執行完善的廣告計劃。
市場較集中,分銷渠道短,銷售隊伍大。
產品具有很高的單位價值,如特殊品,選購品等。
產品的使用、維修、保養方法需要進行示範。
2. 拉式策略
採取間接方式,通過廣告和公共宣傳等措施吸引最終消費者,使消費者對企業的產品或勞務產生興趣,從而引起需求,主動去購買商品。
其作用路線為:企業將消費者引向零售商,將零售商引向批發商,將批發商引向生產企業。
該策略適用於:
市場廣大,產品多屬便利品。
商品信息必須以最快速度告知廣大消費者。
對產品的初始需求已呈現出有利的趨勢,市場需求日漸上升。
產品具有獨特性能,與其他產品的區別顯而易見。
能引起消費者某種特殊情感的產品。
有充分資金用於廣告。
3. 國際市場營銷的促銷策略方式:
促銷。
廣告。
人員促銷。
營業推廣。
公共關系。
互聯網傳播與網上營銷。
整合營銷傳播。
(7)常見的活動促銷方法擴展閱讀:
促銷策略有各種不同形式,如按照顧客在購買活動中心理狀態的變化,適時展示商品以刺激顧客的購買慾望,或啟迪誘導以激發顧客的購買興趣,或強化商品的綜合印象以促進顧客的購買行為。
需要從以下三方面做好准備:戰略上,應從行業研究入手,充分地分析行業競爭的根本,並根據自身實力,制定有效的促銷策略,注重「推力」和「拉力」的協調配合,順應消費者需求和渠道自然力量,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更大的促銷效果。管理上,當促銷職能成營銷部門常規工作時,人們往往只記得通過促銷把商品賣出去,而忘記促銷是為了突顯商品或服務的價值。
消費者需求是多方面的,既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促銷活動需要滿足客戶的這種心理需求。促銷管理也與一般管理有相通性,需要明確目的、制定計劃、過程管理、結果評價。缺少一個環節,都會造成促銷的浪費和無效。
參考資料:促銷策略 網路
⑻ 微商營銷活動的促銷手法有哪些
營銷策劃,促銷是重頭戲。促銷的目的是是為了賣更多的商品出去。整體來看,還是要在產品層面多下功夫,因為產品是的根本前提,沒有產品開發一切工作其實都無從談起。那麼,產品層面促進銷售體量增加,主要有哪些辦法呢?我們今天主要從「拓寬消費群體、增加產品用量、增加消費場景」這三個方面來講述:
1、拓寬消費群體
北極星公司(Polaris)成立於1954年,是雪地車締造者,後來隨著燃料價格不斷飛漲,貸款利率過高,降雪量連續幾年都創下新低的老問題依舊持續著。時任工程副總裁的查克·巴克斯特和他的團隊用雪地車的零部件拼湊出了一台沙灘車原型。正是這一「出格」之舉,將北極星拉出了泥潭。很快,沙灘車便成為了北極星的主要利潤來源,北極星也藉此走出困境,實現了翻倍的營收增長。北極星的例子,就是思路決定銷量的絕佳典型,從單一的「冰雪消費群體」到「冰雪+沙灘兩大消費群體」。想想看,地球上的沙漠、沙灘消費場景可比冰雪消費場景大得多啊!
同樣增加消費群體的例子,還有利用原來成人成衣品牌影響力來銷售兒童服裝的,比如burberry的burberry children、gucci 的gucci kid、dior的baby dior以及armani 的armani junior,都把兒童市場看做新的利潤增長點,紛紛大動作地發力兒童市場。
2、增加產品用量
曾經,美國默克牙膏公司銷售業績卻停滯下來,每個月僅能維持大致差不多的銷量。有名年輕人將建議寫在一張紙條上,交給了總裁,總裁一看立馬拍案叫好,當即獎勵年輕人10萬美元,並拍板第二年按年輕人的建議去實施,更換新包裝,牙膏的銷售額果然翻了一番。年輕人的建議很簡單:將現有的牙膏開口擴大1毫米,每天牙膏的用量自然會多出不少。
牙醫說過,其實牙齒保健重在養成早晚刷牙的習慣,與牙膏用量無關。牙膏出米粒大小就夠,卻在廣告里示範寄出毛毛蟲那麼一長條.
3、增加消費場景
增加消費場景很好理解,比如元宵節吃湯圓這個習俗,但現在湯圓成了家常便飯,超市冷櫃區常年在賣。還有王老吉涼茶這個案例就是典型的增加消費場景,原本涼茶在廣東,那是上火了才喝的葯,現在呢?廣告口號說「怕上火,喝王老吉(或加多寶)」,上火不上火,怕上火就要喝王老吉,燒烤、火鍋等容易上火的場景,都需要喝這個涼茶飲料。這就是從「上火喝降火葯」這個消費場景增加到各種「怕上火就喝涼茶飲料」消費場景。
總結下來,促銷三個法寶就是「拓寬消費群體、增加產品用量、增加消費場景」!
⑼ 列舉日常生活中的兩個促銷方式
在實際的市場操作中,產品主要有以下十五種促銷策略表現:
一、折價策略
折價策略是在產品促銷中採取的最常見、也是最有效的。所謂折價,就是指廠商通過降低產品的售價,以優待的方式進行銷售。這種一般是適用於剛剛上市,急需打開市場銷路或者博取眼球和注意力的產品。
折價策略的方式主要有直接折價、附加贈送和套餐式折扣三種。
採取折價策略的優點非常明顯,就是生效快、在短期內可以快速拉動銷售,增加的購買量,對最具有沖擊力和誘惑力,經銷商很感興趣,本企業的業務員也非常樂意。同時,採取折價策略可以快速反應,令競爭對手措手不及,可以使自己處於比較主動的競爭地位。
但採取折價策略的缺點也是非常明顯的。主要表現在:不能解決根本的困境,只可能帶來短期的銷售提升,不能解決市場提升的深層次問題;同時,產品價格的下降將導致企業利潤的下降,而且,產品一旦下降,想要恢復到以前沒有折價的水平,可能性非常小。折價策略也會打擊對品牌的忠誠度;引發競爭對手的反擊,容易導致價格競爭,造成兩敗俱傷的結局,不利於企業和行業的長遠發展。
二、附送贈品策略
附送贈品策略是指在購買產品的同時可以得到一份非本產品的贈送。這種可以適用於不同狀況的產品。主要方式有包裝內贈品、包裝上贈品和包裝外贈品三種。
附送贈品策略可以創造產品的差異化,增強對的吸引力;可以細分市場,增加嘗試購買的幾率;促使增加產品的使用頻率,加速對產品的重復購買;促進經銷商推介產品的積極性,實現產品的快速銷售。
但採取附送贈品策略有時會取得相反的效果。贈品太差會打擊品牌和銷售。曾經有一家手機廠家,為了促進產品銷售,採取購買手機贈送電子收音機的,但是贈送的收音機質量太差,最終不僅沒有取得促銷的效果,反而弄巧成拙,因為廠家贈送的收音機質量太差,不僅對這種促銷活動毫不感冒,而且要求退回購買的手機和款項,在中造成了極壞的影響,廠家最後不得不在失敗中終止了這種促銷活動。
三、退費策略
退費策略是指在購買一定數量的商品後給予一定金額的退款。這種適用於新入市的品牌或者已有一定品牌的產品。
退費策略包括購買單一商品的退費策略、購買同一商品的退費優待、購買同一廠家的多種商品享受的退費優惠、聯合退費優惠、升級退費優惠等五種形式。所謂升級退費策略,是指購買得越多,摺合後的價格越便宜。如購買某品牌得化妝品,買3個套裝返還10元,買5個套裝返還20元。這種升級退費是廠家最常採用的。
採用退費策略的優點表現在對品牌形象影響較小,不會引發同行之間的惡性競爭,可以刺激再次購買和重復購買,培養對品牌的忠誠度,實現商品的快速銷售。
但採取退費策略的缺點就是廠家需要犧牲自身的利潤來換取產品的快速消化;同時,該種力度不可能太大,這樣對潛在的刺激力度不夠,參與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弄得不好有一種曲高和寡的感覺。
四、憑證優惠策略
憑證優惠策略是指商家在促銷過程中,採取的讓依據某種認可的憑證享受購買時的優惠。這種往往表現在聯合促銷活動中。兩個廠家相互之間優勢互補,實現各自產品銷售的最大化。
採取憑證優惠策略的優點是可以增強忠誠度,吸引固定消費群體;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促銷活動,對有消費需求的的效果比較好。
但這種的缺點主要表現是兌換的過程比較難控制。在執行的過程當中,如果因為執行不到位,可能會對品牌造成一定的傷害。另外,這種不適合於新的品牌,因為新的品牌對的吸引力不大,不是很信任,的參與度比較低。
五、集點換物策略
集點換物策略是指收集產品的購買憑證,達到商家活動規定的數量,到商家指定的地點換取不同的獎勵的。該種適用於品牌知名度高的成熟產品,且是消費頻繁,消耗量大的產品。如快速消費品,康師傅、可口可樂等知名品牌經常採取這種。
採取集點換物的方式主要有四種形式:包括沒有時間限制的集點換物、有時間限制的集點換物、其他物品的換取和會員制積分反饋。
集點換物策略的優點是十分明顯的,可以刺激建立多次購買行為,培養品牌忠誠度,而且在活動中可以造成產品差異性,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同時,該種因其運作成本低成為廣大廠家競相採用的。
集點換物策略的缺點主要表現在中間經銷商的積極性不高,活動時間一般持續時間比較長,沒有耐心等待,對新客戶的吸引力比較差。
六、聯合
聯合是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品牌或者公司合作開展促銷活動,推廣產品和服務,以擴大活動的影響力,提升各自的品牌和服務,同時採取利益分享,費用分攤的原則舉行的促銷活動。
聯合一般是在兩個知名品牌之間展開,講究的是強強合作,實現雙贏的目標,因此這種聯合一般講究對等合作。基本上,兩個不對等的品牌之間是很難開展聯合促銷的,因為,強勢品牌一般在合作中會處於主動地位,而弱勢的一方將在合作中往往處於下風。國際大品牌也比較追求聯合促銷活動,如前期可口可樂與柯達膠卷之間的合作就非常成功,實現了雙贏。它們之間聯合促銷的主要內容就是買可口可樂2箱送柯達沖印卷一卷;沖柯達沖印卷一卷送可口可樂1罐。
採取聯合的優點是可以快速接近目標,降低相應的促銷成本,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目標消費群體,而且通常是知名品牌之間的合作,可以增強對的吸引力,較好地達到促銷目標。
採取聯合的缺點就是兩個品牌之間比較難協調,出現問題以後不能得到及時解決。同時,由於廠家之間都需要突出自身的產品優點和競爭優勢,導致各自產品的優勢得不到集中展示,產品優點給易造成模糊的印象。
七、使用策略
使用策略是指將產品(一般都是新產品或者試用裝)贈送給潛在,供其使用或者嘗試,並誘導購買的一種促銷方式。
該種的方式主要有入戶直接派送、戶外樣品發放、憑券派發禮品等。
採取這種促銷方式的比較多的廠家有快速消費品行業、化妝品行業以及高消耗性行業。比如寶潔公司、聯合利華等公司在新產品上市時,總是先生產一些試用裝,在各大超市、百貨商場派送給試用,以引起的注意和試用後的好感,使產生對該產品的後續購買力。
試用策略有利於提高產品入市速度,能夠有針對性地選擇目標消費群體,吸引購買,而且可以在中形成傳播效應,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品牌親和力。
但採取這種促銷方式的費用成本相對較高,活動操作的難度較大,而且,對於同質性強或者個性色彩較弱的產品效果較差。
八、抽獎
抽獎促銷是指利用追求刺激和希望中獎的心理,以抽獎贏得現金、獎品或者商品,強化購買某種產品的慾望,達到促進產品銷售的目的。
抽獎促銷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促銷方式。採取抽獎促銷的不分是大品牌,還是新進入市場的品牌,都是屢試屢爽的促銷方式。
抽獎促銷主要有回寄性抽獎、即開即中式抽獎、多重連環抽獎等方式,每種促銷方式均有很多廠家採用。現在只要我們去商場、超市甚至一些連鎖大賣場購物,都可以看到採取抽獎促銷的活動,而且是人頭攢動,可見抽獎促銷的火爆。
採用抽獎促銷的優點就是能夠覆蓋大范圍的目標消費群體,對銷售具有直接的拉動作用,可以吸引新顧客嘗試購買,促使老顧客再次購買或者多次重復購買。
但這種抽獎促銷的缺點主要表現在現在已經比較理性,對抽獎促銷這種把戲已經見多不怪,激發不起的神經了。同時,採取抽獎促銷對品牌提升沒有推動作用。而且,在舉辦抽獎活動的前期和促銷活動期間,投入的媒體宣傳費用較高,因為需要經常告知,需要的廣泛參與。以致於有些商家在舉辦這種抽獎活動時,由於沒有的到場而不得不把自己的工作人員扮作普通來參加抽獎促銷以吸引人氣,帶動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