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電子商務中存在的信用安全問題

電子商務中存在的信用安全問題

發布時間:2021-12-18 07:47:27

電子商務中存在的安全問題有哪些

  1. 商業模式缺乏創新

  2. 企業信息化水平較低

  3. 社會信用體系尚未形成

  4. 電子商務高級人才匱乏

  5. 電子商務政策法規不健全

  6. 電子商務支撐體系還不完善‍


㈡ 電子商務信息安全存在的問題

一、電子商務信息安全問題

由於Inter本身的開放性,使電子商務系統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安全威脅。目前,電子商務主要存在的安全隱患有以下幾個方面。
1.身份冒充問題
攻擊者通過非法手段盜用合法用戶的身份信息,仿冒合法用戶的身份與他人進行交易,進行信息欺詐與信息破壞,從而獲得非法利益。主要表現有:冒充他人身份;冒充他人消費、栽贓;冒充主機欺騙合法主機及合法用戶等。
2.網路信息安全問題
主要表現在攻擊者在網路的傳輸信道上,通過物理或邏輯的手段,進行信息截獲、篡改、刪除、插入。截獲,攻擊者可能通過分析網路物理線路傳輸時的各種特徵,截獲機密信息或有用信息,如消費者的賬號、密碼等。篡改,即改變信息流的次序,更改信息的內容;刪除,即刪除某個信息或信息的某些部分;插入,即在信息中插入一些信息,讓收方讀不懂或接受錯誤的信息。
3.拒絕服務問題
攻擊者使合法接入的信息、業務或其他資源受阻。主要表現為散布虛假資訊,擾亂正常的資訊通道。包括:虛開網站和商店,給用戶發電子郵件,收訂貨單;偽造大量用戶,發電子郵件,窮盡商家資源,使合法用戶不能正常訪問網路資源,使有嚴格時間要求的服務不能及時得到響應。
4.交易雙方抵賴問題
某些用戶可能對自己發出的信息進行惡意的否認,以推卸自己應承擔的責任。如:發布者事後否認曾經發送過某條信息或內容;收信者事後否認曾經收到過某條信息或內容;購買者做了訂貨單不承認;商家賣出的商品質量差但不承認原有的交易。在網路世界裡誰為交易雙方的糾紛進行公證、仲裁。
5.計算機系統安全問題
計算機系統是進行電子商務的基本設備,如果不注意安全問題,它一樣會威脅到電子商務的信息安全。計算機設備本身存在物理損壞,數據丟失,信息泄露等問題。計算機系統也經常會遭受非法的入侵攻擊以及計算機病毒的破壞。同時,計算機系統存在工作人員管理的問題,如果職責不清,許可權不明同樣會影響計算機系統的安全。

二、電子商務安全機制

1.加密和隱藏機制
加密使信息改變,攻擊者無法讀懂信息的內容從而保護信息;而隱藏則是將有用的信息隱藏在其他信息中,使攻擊者無法發現,不僅實現了信息的保密,也保護了通信本身。
2.認證機制
網路安全的基本機制,網路設備之間應互相認證對方身份,以保證正確的操作權力賦予和數據的存取控制。網路也必須認證用戶的身份,以保證正確的用戶進行正確的操作並進行正確的審計。
3.審計機制
審計是防止內部犯罪和事故後調查取證的基礎,通過對一些重要的事件進行記錄,從而在系統發現錯誤或受到攻擊時能定位錯誤和找到攻擊成功的原因。審計信息應具有防止非法刪除和修改的措施。
4.完整性保護機制
用於防止非法篡改,利用密碼理論的完整性保護能夠很好地對付非法篡改。完整性的另一用途是提供不可抵賴服務,當信息源的完整性可以被驗證卻無法模仿時,收到信息的一方可以認定信息的發送者,數字簽名就可以提供這種手段。
5.權力控制和存取控制機制
主機系統必備的安全手段,系統根據正確的認證,賦予某用戶適當的操作權力,使其不能進行越權的操作。該機制一般採用角色管理辦法,針對系統需要定義各種角色,如經理、會計等,然後對他們賦予不同的執行權利。
6.業務填充機制
在業務閑時發送無用的隨機數據,增加攻擊者通過通信流量獲得信息的困難。同時,也增加了密碼通信的破譯難度。發送的隨機數據應具有良好模擬性能,能夠以假亂真。

㈢ 電子商務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有哪些

1.電子商務面臨的網路系統安全問題

電子商務系統是依賴網路實現的商務系統,需要利用Internet基礎設施和標准,所以構成電子商務安全框架的底層是網路服務層,它提供信息傳送的載體和用戶接入的手段,是各種電子商務應用系統的基礎,為電子商務系統提供了基本、靈活的網路服務。


電子商務網路系統安全問題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網路部件的不安全因素。

(2)軟體不安全因素。

(3)工作人員的不安全因素。

(4)自然環境因素。


2.電子商務面臨的電子支付系統安全問題

眾所周知,基於Internet平台的電子商務支付系統由於涉及到客戶、商家、銀行及認證部門等多方機構,以及它們之間可能的資金劃撥,所以客戶和商家在進行網上交易時必須充分考慮其系統的安全。


目前網上支付中面臨的主要安全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1)支付賬號和密碼等隱私支付信息在網路傳送過程中被竊取或盜用。

(2)支付金額被更改。

(3)不能有效驗證收款人的身份。


3.電子商務面臨的認證系統安全問題

1.信息泄漏

在電子商務中表現為商業機密的泄漏,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交易雙方進行交易的內容被第

三方竊取;交易一方提供給另一方使用的文件被第三方非法使用。如信用卡的賬號和用戶名被人獲悉,就可能被盜用。


2.篡改

在電子商務中表現為商業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的問題。電子的交易信息在網路上傳輸的過程中,可能被他人非法修改、刪除或重改,這樣就使信息失去了真實性和完整性。假如兩公司簽訂了一份由一公司向另一公司供應原料的合同,若趕上原料價格上漲,供貨方公司篡改價格將使自己大幅受益,而采購公司將蒙受損失。


3.身份識別

在網路交易中如果不進行身份識別,第三方就有可能假冒交易一方的身份,以破壞交易、破壞被假冒一方的信譽或盜取被假冒一方的交易成果等,進行身份識別後,交易雙方就可防止相互猜疑的情況。


4.蓄意否認事實

由於商情的千變萬化,商務合同一旦簽訂就不能被否認,否則必然會損害一方的利益。因此,電子商務就提出了相應的安全控制要求。


(1)電子商務中面臨的法律安全問題。隨著國際信息化、網路化進化的不斷發展,在電子商務領域利用計算機網路進行犯罪的案件與日俱增,其犯罪的花樣和手段不斷翻新。


(2)電子合同中的法律問題。電子商務合同的訂立是在不同地點的計算機系統之間完成的。許多國家的法律要求必須有書面形式的交易單證作為證明交易有效和作為交易的證據;否則,這種合同屬於無效合同。關於電子合同能否視為書面合同,並取得與書面文件同等的效力,是各國法律尚未解決的問題,與傳統書面文件相比,電子文件有一定的不穩定性,一些來自外界的對計算機網路的干擾,都可能造成信息的丟失、損壞、更改。


(3)銀行電子化服務的法律問題。銀行是電子支付和結算的最終執行者,起著聯結買賣雙方的紐帶作用,但對一些從事電子貨幣業務的銀行來說,犯罪分子偽造電子貨幣,給銀行帶來了直接經濟損失。


(4)電子資金轉賬的法律問題。電子資金轉賬的法律是個特殊問題,但是我國現行的《票據法》並不承認經過數字簽名認證的非紙質的電子票據支付和結算方式。並且支付不可撤消,付款人或第三人不能要求撤消已經完成的電子資金轉賬。


(5)電子商務中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電子商務活動中交易的客體及交易的行為經常涉及傳統的知識產權領域。


(6)電子商務中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電子商務等新的交易方式給消費者權益保護帶來各種新的維權問題。隨著科技進步,新產品的大量出現,消費知識滯後的矛盾也更加突出。

㈣ 淺談如何解決電子商務面臨的安全問題

1.電子商務面臨的網路系統安全問題
電子商務系統是依賴網路實現的商務系統,需要利用Internet基礎設施和標准,所以構成電子商務安全框架的底層是網路服務層,它提供信息傳送的載體和用戶接入的手段,是各種電子商務應用系統的基礎,為電子商務系統提供了基本、靈活的網路服務。
電子商務網路系統安全問題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網路部件的不安全因素。
(2)軟體不安全因素。
(3)工作人員的不安全因素。
(4)自然環境因素。
2.電子商務面臨的電子支付系統安全問題
眾所周知,基於Internet平台的電子商務支付系統由於涉及到客戶、商家、銀行及認證部門等多方機構,以及它們之間可能的資金劃撥,所以客戶和商家在進行網上交易時必須充分考慮其系統的安全。
目前網上支付中面臨的主要安全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1)支付賬號和密碼等隱私支付信息在網路傳送過程中被竊取或盜用。
(2)支付金額被更改。
(3)不能有效驗證收款人的身份。
3.電子商務面臨的認證系統安全問題
1.信息泄漏
在電子商務中表現為商業機密的泄漏,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交易雙方進行交易的內容被第
三方竊取;交易一方提供給另一方使用的文件被第三方非法使用。如信用卡的賬號和用戶名被人獲悉,就可能被盜用。
2.篡改
在電子商務中表現為商業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的問題。電子的交易信息在網路上傳輸的過程中,可能被他人非法修改、刪除或重改,這樣就使信息失去了真實性和完整性。假如兩公司簽訂了一份由一公司向另一公司供應原料的合同,若趕上原料價格上漲,供貨方公司篡改價格將使自己大幅受益,而采購公司將蒙受損失。
3.身份識別
在網路交易中如果不進行身份識別,第三方就有可能假冒交易一方的身份,以破壞交易、破壞被假冒一方的信譽或盜取被假冒一方的交易成果等,進行身份識別後,交易雙方就可防止相互猜疑的情況。
4.蓄意否認事實
由於商情的千變萬化,商務合同一旦簽訂就不能被否認,否則必然會損害一方的利益。因此,電子商務就提出了相應的安全控制要求。
(1)電子商務中面臨的法律安全問題。隨著國際信息化、網路化進化的不斷發展,在電子商務領域利用計算機網路進行犯罪的案件與日俱增,其犯罪的花樣和手段不斷翻新。
(2)電子合同中的法律問題。電子商務合同的訂立是在不同地點的計算機系統之間完成的。許多國家的法律要求必須有書面形式的交易單證作為證明交易有效和作為交易的證據;否則,這種合同屬於無效合同。關於電子合同能否視為書面合同,並取得與書面文件同等的效力,是各國法律尚未解決的問題,與傳統書面文件相比,電子文件有一定的不穩定性,一些來自外界的對計算機網路的干擾,都可能造成信息的丟失、損壞、更改。
(3)銀行電子化服務的法律問題。銀行是電子支付和結算的最終執行者,起著聯結買賣雙方的紐帶作用,但對一些從事電子貨幣業務的銀行來說,犯罪分子偽造電子貨幣,給銀行帶來了直接經濟損失。
(4)電子資金轉賬的法律問題。電子資金轉賬的法律是個特殊問題,但是我國現行的《票據法》並不承認經過數字簽名認證的非紙質的電子票據支付和結算方式。並且支付不可撤消,付款人或第三人不能要求撤消已經完成的電子資金轉賬。
(5)電子商務中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電子商務活動中交易的客體及交易的行為經常涉及傳統的知識產權領域。
(6)電子商務中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電子商務等新的交易方式給消費者權益保護帶來各種新的維權問題。隨著科技進步,新產品的大量出現,消費知識滯後的矛盾也更加突出。

㈤ 電子商務交易存在的安全問題有哪些

電子商務存在的安全問題有:
1、開放性
開放性和資源共享是Internet最大的特點,但它的問題卻不容忽視的。正是這種開放性給電子商務帶來了安全威脅。
2、缺乏安全機制的傳輸協議
TCP/IP協議是建立在可信的環境之下,缺乏相應的安全機制,這種基於地址的協議本身就會泄露口令,根本沒有考慮安全問題;TCP/IP協議是完全公開的,其遠程訪問的功能使許多攻擊者無須到現場就能夠得手,連接的主機基於互相信任的原則等這些性質使網路更加不安全。
3、軟體系統的漏洞
隨著軟體系統規模的不斷增大,系統中的安全漏洞或"後門"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如cookie程序、JAVA應用程序、IE瀏覽器等這些軟體與程序都有可能給我們開展電子商務帶來安全威脅。
4、信息電子化
電子化信息的固有弱點就是缺乏可信度,電子信息是否正確完整是很難由信息本身鑒別的,而且在Internet傳遞電子信息,存在著難以確認信息的發出者以及信息是否被正確無誤地傳遞給接收方的問題。
(三)計算機網路安全威脅與商務交易安全威脅給電子商務帶來的安全問題
1、信息泄露
在電子商務中表現為商業機密的泄露,以上計算機網路安全威脅與Internet的安全隱患可能使得電子商務中的信息泄漏,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交易一方進行交易的內容被第三方竊取。(2)交易一方提供給另一方使用的文件第三方非法使用。
2、篡改
正是由於以上計算機網路安全威脅與Internet的安全隱患,電子的交易信息在網路上傳輸的過程中,可能被他人非法地修改、刪除或重放(指只能使用一次的信息被多次使用),這樣就使信息失去了真實性和完整性。
3、身份識別
正是由於電子商務交易中交易兩方通過網路來完成交易,雙方互不見面、互不認識,計算機網路的安全威脅與Internet的安全隱患,也可能使得電子商務交易中出現身交易身份偽造的問題。
4、信息破壞
計算機網路本身容易遭到一些惡意程序的破壞,如計算機病毒、特洛伊木馬程序、邏輯炸彈等,導致電子商務中的信息在傳遞過程被破壞。
5、破壞信息的有效性
電子商務中的交易過程中是以電子化的信息代替紙面信息,這些信息我們也必須保證它的時間的有效與本身信息的有效,必須能確認該信息確是由交易一方簽發的,計算機網路安全威脅與Internet的安全隱患,使得我們很難保證電子商務中的信息有效性。
6、泄露個人隱私
隱私權是參與電子商務的個人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參與到電子商務中的個人就必須提供個人信息,計算機網路安全威脅與Internet的安全隱患有可能導致個人信息泄露,破壞到個人隱私。

㈥ 電子商務存在哪些安全問題

計算機網路安全威脅
商務交易安全威脅
計算機網路安全威脅與商務交易安全威脅給電子商務帶來的安全問題
信息破壞
破壞信息的有效性
泄露個人隱私

㈦ 中職電子商務概論電子商務存在的安全問題有哪些

1我國電子商務中存在的安全問題
我國電子商務中存在的安全問題主要有與Internet相關的問題、企業內部網與計算機系統的安全問題以及信息數據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問題。
1.1與Internet相關的安全問題
1.1.1虛假或惡意網站
這類網站往往是通過建立虛假或含有惡意程序代碼的網站騙取用戶的信息,一般主要是用戶的銀行或其它方面的帳號和密碼,給用戶造成不確定的損失。
1.1.2數據失竊或修改
是指非法分子利用一定的技術工具,竊取或對獲取的信息進行篡改,從而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1.1.3病毒
在電子商務安全的世界中,計算機病毒一直給我們造成了非常大的危害,如「沖擊波」、「紅色代碼」等病毒,了解它們對維護電子商務的系統安全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2與企業內部員工相關的安全問題
最近的調查表明,至少有75%的信息安全問題來自內部,它們主要由以下幾種員工造成的。
1.2.1缺乏安全意識的員工
員工在工作時,常常會忽略一些基本的網路安全准則。比如:他們可能會選擇一些比較容易記憶的密碼,從而可以方便地登錄自己的網路。但是,這些密碼會很容易被黑客們通過常識或者軟體猜出或者破解。
1.2.2有報復心理的員工
與因員工疏忽導致的損害相比,更可怕的是某些懷有報復心理的員工造成網路損害的可能性。這些員工通常包括被上司指責、被企業解僱或者被停職的員工,他們可能會報復性地通過病毒或者有意刪除重要文件,來損害企業的網路。
1.2.3好奇心偏重的員工
在企業里,不乏愛打聽消息的員工。在這些員工里,可能會存在一些商業間諜,通過打探保密信息,為競爭對手提供某些無法通過正當方式獲得的信息。
1.3商業交易數據傳輸中的安全性問題
在商業交易數據的傳輸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數據被截取、數據被偽造、信息被非法改動或瀏覽、信息被延誤等問題。
1.3.1數據被截取的問題
在電子商務中表現為商業機密的泄漏,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交易雙方進行交易的內容被第三方竊取;交易一方提供給另一方使用的文件被第三方非法使用。
1.3.2數據被偽造的問題
交易信息在傳送過程中被非法分子捕獲並被虛假信息替換,從而達到破壞信息傳遞或偽造信息的目的。
1.3.3信息被非法改動和瀏覽的問題
電子的交易信息在網路上傳輸的過程中,可能被他人非法瀏覽修改、刪除或重改,這樣就使信息失去了真實性和完整性,從而造成發送方或交易雙方的巨大損失。
1.3.4信息被延誤的問題
網路的傳輸故障或不法分子使用某種技術手段或工具造成的信息在傳輸過程中被延誤。比如說,在早上8點你向在線的股票交易公司發一個E-mail委託購買100手某公司的股票,如果這個信息被延遲了,股票公司在下午1點才收到這個信息,這時股票已經漲了10%,這個消息的延遲就使你損失了交易額的10%。
1.4保密文檔和數據面臨的問題
1.4.1病毒
電腦病毒問世幾十年來,各種病毒及其變種層出不窮,互聯網又為病毒的傳播提供了便利的通道。對企業的保密文檔和數據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1.4.2黑客
隨著網路的普及,各種黑客工具在互聯網中不斷傳播,從而使黑客更加大眾化,一個並非是計算機高手的人通過一些軟體就可能對企業的保密文檔或數據造成破壞。
2我國電子商務中安全問題的對策
電子商務的安全需要一個完整的綜合的保障體系。本人認為電子商務的安全的管理思想應當跳出單純從技術方面尋求解決辦法的圈子,考慮採用綜合防範的思路,從技術、管理和法律等方面去考慮,根據國外和我國自身的經驗,找出行之有效的綜合的解決措施。一個完整的電子商務體系應該包括技術、管理和法律三方面的措施。
2.1我國電子商務安全的技術方面對策
從技術層面考慮,我們國家電子商務安全問題的對策主要包括防火牆技術、加密技術、虛擬專用網及認證技術等。
2.1.1防火牆技術
2.1.1.1防火牆定義
所謂防火牆指的是一個由軟體和硬體設備組合而成、在內部網和外部網之間、專用網與公共網之間的界面上構造的保護屏障.是一種獲取安全性方法的形象說法,它是一種計算機硬體和軟體的結合,使Internet與Intranet之間建立起一個安全網關(Security Gateway),從而保護內部網免受非法用戶的侵入,防火牆主要由服務訪問規則、驗證工具、包過濾和應用網關4個部分組成
2.1.1.2包過濾技術
包過濾(Packet Filtering)是指在網路層對數據包進行分析、選擇。通過檢查數據流中每一個數據包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埠號、目的埠號、協議類型等因素或它們的組合來確定是否允許該數據包通過。在網路層提供較低級別的安全防護和控制。
2.1.1.3應用網關技術
應用級網關(Application Level Gateways)是在網路應用層上建立協議過濾和轉發功能。它針對特定的網路應用服務協議使用指定的數據過濾邏輯,並在過濾的同時,對數據包進行必要的分析、登記和統計,形成報告。應用網關對某些易於登錄和控制所有輸入輸出的通訊環境給予嚴格的控制,以防有價值的程序和數據被竊取。
2.1.1.4代理伺服器技術
代理服務作用在應用層,用來提供應用層服務的控制,是針對數據包過濾和應用網關技術存在的缺點而引入的防火牆技術,其特點是將所有跨越防火牆的網路通信鏈路分為兩段。防火牆內外計算機系統間應用層的"鏈接",由兩個終止代理伺服器上的"鏈接"來實現,外部計算機的網路鏈路只能到達代理伺服器,從而起到了隔離防火牆內外計算機系統的作用。通過代理服務,內部網用戶可以通過應用網關安全地使用Internet服務,而對於非法用戶的請求將予拒絕。
目前,除了以上三類防火牆技術以外,又出現了許多新技術。如:動態包過濾技術,網路地址翻譯技術,加密路由器技術等等。防火牆技術將不斷的向高安全性、高透明化發展。
2.1.2加密技術
加密技術是電子商務採取的主要安全保密措施,是最常用的安全保密手段,利用技術手段把重要的數據變為亂碼(加密)傳送,到達目的地後再用相同或不同的手段還原(解密)。
2.1.3虛擬專用網技術(VPN)
虛擬專用網VPN是用於Internet交易的一種專用網路,它使用開放的公共信道,通過附加的協議處理,向用戶提供的虛擬私有網路,用於電子數據交換。它與信用卡交易和客戶發送定單交易不同。因為在VPN中,雙方的數據通信量大得多,而且通信的雙方彼此都很熟悉。這意味著可以使用復雜的專用加密和認證技術,只要通信的雙方默認即可,沒有必要為所有的VPN進行統一的加密和認證。為防止黑客的破壞,現有的或正在開發的數據隧道系統進一步增加VPN的安全性,從而能夠保證數據的保密性和可用性。
2.1.4認證技術
信息認證是保證信息安全而採取的重要措施。認證是驗證用戶在系統上合法性和許可權的過程,是為了防止有人對系統進行主動的攻擊。與認證相關的技術有數字簽名、身份識別和信息的完整性校驗等。
2.2電子商務安全問題管理方面的對策
2.2.1人員管理對策
電子商務是一種高智力的勞動,從事電子商務的人員,一方面必須具有傳統商務的知識和經驗,另一方面,又必須具有相應的計算機網路知識和操作技能。由於電子商務人員在很大程度上支配著企業的命運,而計算機犯罪又具有智能性、隱蔽性的特點,因而加強對電子商務人員的管理顯得很重要。
2.2.2保密對策
電子商務涉及企業的生產、供應、市場、財務等方面的機密,需要很好地劃分信息安全級別,確定防範的重點,制定相應的保密政策。
2.2.3網路系統的日常維護對策
2.2.3.1計算機軟硬體的維護
要求網路管理員定期對計算機軟硬體進行檢查測試,找出潛在的安全因素,及時解決,防範於未然。
2.2.3.2跟蹤和審計對策
跟蹤對策要求企業建立網路交易系統的日誌,用來記錄系統的運行全過程。
2.2.3.3文件數據備份對策
要求定期及時的對文件數據進行備份。
2.3法律方面的對策
目前我國的電子商務信用機制還不完善,處於一個剛剛起步的階段,缺少一部完整的法規或條例加以規范,本人認為應從下列幾個方面來構建:
2.3.1信用法制建設
當前許多企業和個人之所以對網路交易抱觀望和擔擾態度,是因為信用本身沒有足夠的基礎和後盾作為保障,只有通過法律途徑,進一步加強信用法制建設,信用機制才能充分發揮作用,人們的擔憂才能消除。
2.3.2信用保證系統建設
在BtoB的電子商務環境中,交易雙方從信息發布、交易確認到生產交付、貨物驗收都可能在異地進行,沒有第三方的信用保證,幾乎不可想像能完成交易。它需要銀行、商檢和商務認證中心的聯合工作,才能建立起比較完善的信用體系。必須有第三方的參與才能建立起相應的信用體系,保證交易的正常進行,為交易雙方提供信用保證,監督交易的執行。
2.3.3電子認證的建立和完善
電子認證(Electronic Authentication)是採用電子技術檢驗用戶合法性的操作,可以確保網上傳遞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認性,被認為是具有技術性的監管方式。加強和完善電子認證,有助於保證電子商務交易的安全性。我國在電子認證方面的立法上應加強行政主管部門的審批、監管等方面,強化安全認證上的管理。

㈧ 電子商務中常見的網路安全問題有哪些

電子商務中的網路安全問題:
防火牆技術:防火牆(Firewall)是近年來發展的最重要的安全技術,它的主要功能是加強網路之間的訪問控制,防止外部網路進入內部網路;
加密技術:數據加密被認為是最可靠的安全保障形式,它可以從根本上滿足信息完整性的要求,是一種主動安全防範策略。數據加密就是按照確定的密碼演算法將敏感的明文數據變換成難以識別的密文數據;
數字簽名技術:數字簽名(DigitalSignature)技術是將摘要用發送者的私鑰加密,與原文一起傳送給接收者。接收者只有用發送者的公鑰才能解密被加密的摘要。在電子商務安全保密系統中,數字簽名技術有著特別重要的地位,在電子商務安全服務中的源鑒別、完整性服務、不可否認服務中都要用到數字簽名技術;
數字時間戳技術:在電子商務交易的文件中,時間是十分重要的信息,是證明文件有效性的主要內容。
電子商務中存在以下安全威脅:
1.黑客攻擊
黑客攻擊是指黑客非法進入網路,非法使用網路資源。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黑客攻擊也是經常發生,防不勝防,黑客利用網上的任何漏洞和缺陷修改網頁、非法進入主機、竊取信息等進行相關危害活動。2003年,僅美國國防部的"五角大樓"就受到了了230萬次對其網路的嘗試性攻擊。從這里可以看出,目前黑客攻擊已成為了電子商務中計算機網路的重要安全威脅。
2.計算機病毒的攻擊
病毒是能夠破壞計算機系統正常進行,具有傳染性的一段程序。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病毒利用互聯網,使得病毒的傳播速度大大加快,它侵入網路,破壞資源,成為了電子商務中計算機網路的又一重要安全威脅。
3.拒絕服務攻擊
拒絕服務攻擊(DoS)是一種破壞性的攻擊,它是一個用戶採用某種手段故意佔用大量的網路資源,使系統沒有剩餘資源為其他用戶提供服務的攻擊。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拒絕服務攻擊手段包括SYNflood、ICMPflood、UDPflood等。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拒絕服務攻擊成為了網路安全中的重要威脅。

㈨ 電子商務存在的安全問題是什麼

電子商務中存在安全的問題:
(一)網路信息安全方面
1.伺服器的安全問題。電子商務伺服器是電子商務的核心,安裝了大量的與電子商務有關的軟體和商家信息,並且伺服器上的資料庫里有電子商務活動過程中的一些保密數據。因此伺服器特別容易受到安全的威脅,並且一旦出現安全問題,造成的後果也是非常嚴重。
2.網路信息的安全問題。非法用戶在網路的傳輸上使用不正當手法,非法攔截會話數據獲得合法用戶的有效信息,最終導致合法用戶的一些核心業務數據泄密或者是非法用戶對截獲的網路數據進行一些惡意篡改,如增加、減少和刪除等操作,從而使信息失去真實性和完整性,導致合法用戶無法正常交易,還有一些非法用戶利用截獲的網路數據包再次發送,惡意攻擊對方的網路硬體和軟體。
3.網路安全中的病毒問題。互聯網的出現為電腦病毒的傳播提供了最好的媒介,不少新病毒直接以互聯網作為自己的傳播途徑,電腦病毒問世10多年來,各種新型病毒及其變種迅速增加,不少新病毒直接以互聯網作為自己的傳播途徑,還有眾多病毒藉助於互聯網傳播得更快,如何在電子商務領域如何有效防範病毒也是一個十分緊迫的問題。
(二)電子商務交易方面
1.交易身份的不確定。電子商務是一種全球各地廣泛的商業貿易活動在開放的網路環境下,基於瀏覽器/伺服器應用方式,在買賣雙方不謀面的情況下進行各種商貿活動,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以及各種商務活動、交易活動、金融活動和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正是基於這個特點攻擊者可以通過非法的手段盜竊合法用戶的身份信息,仿冒合法用戶的身份與他人進行交易。
2.交易協議安全性問題。企業和用戶在電子交易過程中的數據是以數據包的形式來傳送的,惡意攻擊者很容易對某個電子商務網站展開數據包攔截,甚至對數據包進行修改和假冒。TCP/IP協議是建立在可信的環境之下,缺乏相應的安全機制,這種基於地址的協議本身就會泄露口令,根本沒有考慮安全問題;TCP/IP協議是完全公開的,其遠程訪問的功能使許多攻擊者無須到現場就能夠得手,連接的主機基於互相信任的原則等這些性質使網路更加不安全。

㈩ 涉及哪些電子商務的安全問題原因和解決辦法

電子商務活動中存在著很多安全問題,安全問題已成為電子商務成功與否的版關鍵。要保證電子商權務的正常發展,必須高度重視電子商務安全問題,應從技術、管理、法制等多方面健全電子商務安全保障體系,讓電子商務安全地發展起來。

閱讀全文

與電子商務中存在的信用安全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游樂場室內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78
天貓裂帛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724
新品市場推廣方案計劃書 瀏覽:239
善電子商務中物流配送發展的對策 瀏覽:903
關於扶持市區電子商務發展若干政策的意見 瀏覽:961
信任培訓方案模板 瀏覽:596
商標注冊電子商務 瀏覽:729
手機銷售促銷活動 瀏覽:558
電子商務戰略分析工具 瀏覽:540
產品促銷全年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1
鄉黨建工作年中培訓方案 瀏覽:214
電子商務年度工作總結報告 瀏覽:297
幼兒園教師教工手冊培訓方案 瀏覽:616
科普活動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647
名媛會策劃方案 瀏覽:333
觀摩會活動策劃實施方案 瀏覽:889
新產品上市策劃方案撰寫 瀏覽:344
青島至簡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923
實訓教師培訓方案設計 瀏覽:672
贛教通校本培訓方案 瀏覽: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