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常見的綠色生活方式有哪些
1 、拒絕使用一次性木筷,盡量少用一次性物品
2 、不追求過度的時尚
3 、拒絕使用珍貴動植物製品
4、使用節約型水具
5、 拒絕過分包裝
6 、支持可循環使用的產品
7、盡量購買本地產品
8、一水多用
9、隨手關閉水龍頭
10、 消費肉類要適度
11 、節約糧食
12 、雙面使用紙張
13 、垃圾盡量分類入箱
14、 隨手關燈,節約用電
15 、提倡步行,騎單車,盡量乘坐公共汽車
㈡ 綠色生活方式涉及老百姓衣食住行。
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pollution rection ———節約資源,減少污染;
Green consumption and green purchase———綠色消費,環保選購;
Repeated use———重復使用,多次利用;
Recycling———分類回收,循環再生;
Natural protection and co-existence———保護自然,萬物共存。
1. 拒絕使用一次性木筷,盡量少用一次性物品
2. 不追求過度的時尚
3. 拒絕使用珍貴動植物製品
4. 使用節約型水具
5. 拒絕過分包裝
6. 支持可循環使用的產品
7. 盡量購買本地產品
8. 一水多用
9. 隨手關閉水龍頭
10. 消費肉類要適度
11. 節約糧食
12. 雙面使用紙張
13. 垃圾盡量分類入箱
14. 隨手關燈,節約用電
15. 提倡步行,騎單車,盡量乘坐公共汽車
16. 提倡使用布袋與紙袋,建議循環使用
㈢ 關於衣食住行的綠色生活方式
1、衣服分類,不需要的衣服可以捐給貧困地區;
2、使用綠色食品,綠色果蔬;
3、家居材料選擇循環環保材料;
4、提倡步行,騎單車,盡量乘坐公共汽車;
㈣ 綠色環保生活方式有哪些
1、家中的普通燈泡換為節能燈泡,並且要購買經過「國家節能產品認證」的產品,在相同光通量條件下,節能燈比白熾燈可節約電能80%。
2、冰箱內蒸發器表面霜層達5毫米以上時就應除霜,如掛霜太厚會產生很大的熱阻,耗電量會增多。要常保持冰箱背部清潔,因為冷凝器和壓縮機的表麵灰塵會影響散熱效果。
3、在使用空調的時候提前將房間的空氣換好,如果需要開窗,窗戶的縫隙不要超過兩厘米。在使用空調的過程中,需要盡量控制開門開窗。
4、電視色彩、音量及亮度調至人感覺最佳狀態,可以節電50%,也能延長電視機的使用壽命。另外,在開啟電視機時,音量不宜過大。因為每增加1瓦音頻功率,要增加3-4瓦電功耗。亮度高也比較費電。
5、洗衣機的耗電量取決於使用時間的長短。應根據衣物的種類和臟污程度確定洗衣時間。一般合成纖維和毛絲織物洗滌3到4分鍾;棉麻織物6到8分鍾;極臟的衣物10到12分鍾。
㈤ 綠色生活方式包括哪些方面
綠色生活是指沒有污染、節約資源和能源、對環境有益、對人類健康有益的生存活動。這也是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綠色生活必須符合下面的三個條件。第一,消費者的生活環境和所消費的資料對健康有益或無害的;第二,消費者在工作生活中注意節約資源和能源;第三,消費者所使用的物品對環境應該是有益的。
因此,只要是對人類健康生活有益都是綠色生活包括的對象。
例如:1. 拒絕使用一次性木筷,盡量少用一次性物品 2. 不追求過度的時尚 3. 拒絕使用珍貴動植物製品4. 使用節約型水具 5. 拒絕過分包裝 6. 支持可循環使用的產品 7. 盡量購買本地產品 8. 一水多用 9. 隨手關閉水龍頭 10. 消費肉類要適度 11. 節約糧食 12. 雙面使用紙張 13. 垃圾盡量分類入箱 14. 隨手關燈,節約用電 15. 提倡步行,騎單車,盡量乘坐公共汽車。
㈥ 綠色生活方式有哪些
自行車或電動車,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食物清淡,多食瓜果蔬菜,少用不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不食用油炸、油膩食品,不去瀏覽不健康的網站。隨手關燈,節約用電
㈦ 電子商務的發展歷程及特點
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經歷以下三個階段:
1、99年~02年萌芽階段。
這個階段里中國的網民數量相比起今天是在是少得可憐,根據2000年年中公布的統計數據,中國網民僅1000萬。而且這個階段,網民的網路生活方式還僅僅停留於電子郵件和新聞瀏覽的階段。網民未成熟,市場未成熟,以8848為代表的B2C電子商務站點能說得上是當時最閃耀的亮點。可惜8848最終逝去,萌芽期的電子商務環境里沒能養活幾家電子商務平台,只是孕育了一批初級的網民。這個階段要發展電子商務難度相當大。
2、03年~06年高速增長階段
當當、卓越、阿里巴巴、慧聰、全球采購、淘寶,這幾個響當當的名字成了互聯網江湖裡的熱點。這些生在網路長在網路的企業,在短短的數年內崛起,和網游、SP企業等一起攪翻了整個通信和網路世界。以前程無憂網路招聘為例,在這個以專門發行招聘報紙的企業,03年初的時候還是投報紙廣告送網路招聘會員,到今天已經變成了投放網路招聘廣告贈送報紙招聘廣告,可見變化之巨大(這個例子說明的就是網路應用的發展對傳統業務的影響深遠)。
這個階段對電子商務來說最大的變化有三個:
第一個變化:大批的網民逐步接受了網路購物的生活方式,而且這個規模還在高速的擴張。
第二個變化:眾多的中小型企業從B2B電子商務中獲得了訂單,獲得了銷售機會,「網商」的概念深入商家之心。
第三個變化:電子商務基礎環境不斷成熟,物流、支付、誠信瓶頸得到基本解決,在B2B/B2C/C2C領域里,都有不少的網路商家迅速的成長,積累了大量的電子商務運營管理經驗和資金。
3、07年~10年電子商務縱深發展階段
這個階段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電子商務已經不僅僅是互聯網企業的天下。數不清的傳統企業和資金流入電子商務領域,使得電子商務世界變得異彩紛呈。
首先:阿里巴巴、網盛上市標志著B2B領域的發展步入了規范化、穩步發展的階段;
淘寶的戰略調整,網路的試水意味著C2C市場將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不斷的優化和細分市場。
PPG、紅孩子、京東的火爆,不僅引爆了整個B2C領域,更讓眾多傳統商家按耐不住紛紛跟進。
07年~10年,中國的電子商務發展將達到新的高度。雖然還不至於會顛覆人們的生活習慣,我們一定會看到更為精彩絕倫的新鮮事,會看到一個現實社會與虛擬社會不斷融合發展的新時代。
回到上文的問題,擁有一定規模實力的傳統企業,以及慢慢成長起來的中小網商未來之路該如何走?
可以預言,由傳統企業延伸過來的電子商務公司和互聯網中成長起來的中小網商將會是未來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核心力量。
原因有三:
1、 對於B2B電子商務平台,承載其盈利模式的90%以上都是中小型企業。隨著B2B領域的競爭格局趨於暫時的穩定,B2B領域的規模擴張將會降溫,取而代之的是結構優化和業務深挖。
2、 在C2C領域,隨著B2C的進一步發展以及市場管理的日益規范,純C2C交易規模的增長速度也會放緩。
3、 B2C領域,隨著傳統企業的資金湧入,會獲得高速發展。而且,擁有獨立品牌、優勢貨源、良好口碑、服務完善的各行業B2C商家會為整個電子商務領域帶來前所未有的、百花齊放的盛況。電子商務作為現代服務業中的重要產業,有「朝陽產業、綠色產業」之稱,具有「三高」、「三新」的特點。「三高」即高人力資本含量、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價值;「三新」是指新技術、新業態、新方式。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是對電子商務核心價值鏈的概括。電子商務產業具有市場全球化、交易連續化、成本低廉化、資源集約化等優勢。
電子商務按照參與主體和客戶的不同,可分為多種形式,但目前看,B2B、B2C、C2C是主要形式,其中B2B是最主要的應用形式。按照貿易主導主體,可分為銷售方控制型、購買方控制型和中立第三方控制型。
(一)全球電子商務發展概況
縱觀全球電子商務市場,各地區發展並不平衡,呈現出美國、歐盟、亞洲「三足鼎立」的局面。
美國是世界最早發展電子商務的國家,同時也是電子商務發展最為成熟的國家,一直引領全球電子商務的發展,是全球電子商務的成熟發達地區。歐盟電子商務的發展起步較美國晚,但發展速度快,成為全球電子商務較為領先的地區。亞洲作為電子商務發展的新秀,市場潛力較大,但是近年的發展速度和所佔份額並不理想,是全球電子商務的持續發展地區。
全球B2B電子商務交易一直占據主導地位,2002年至今,呈現持續高速增長態勢,2007年全球B2B交易額達到8.3萬億美元,預計在未來幾年將保持40%以上的增長率,到2010年B2B交易額將達到26萬億美元,比2002年增長30多倍。
(二)我國電子商務發展概況
1、我國電子商務的現狀
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呈現典型的塊狀經濟特徵,東南沿海屬於較為發達地區,北部和中部屬於快速發展地區,西部則相對落後。
自2005年以來,我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穩定增長,2007 年我國電子商務市場規模突破17000億元。未來3年,仍是我國電子商務投資規模持續增長和爆發的時期,我國電子商務投資市場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高潮。一方面,2007年國家「十一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的頒布標志著政府推動電子商務的總體布局已經形成;另一方面,電子商務在企業的應用成效以及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日益明顯。
2007年我國B2B 電子商務交易額約為12500億元,比2006年增長25.5%。目前B2B 市場的集中度較高,在綜合類網站中,阿里巴巴已佔近乎7成份額。2007年我國B2C網站總收入約為52.2億元,同比增長33.5%。B2C是傳統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的主要形式,隨著網路購物環境的好轉以及企業(特別是大中型企業)電子商務化程度的提升,在總體規模上B2C 將會有一個長足的發展,並成為未來網購的主流。2007年我國C2C交易額約為410.4億元,同比增長90%;C2C是目前我國網購的主要形式,但普及率還較低,不到網民總數的3成。
2、中央政府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
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電子商務政策和法規,努力推動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政策和法規具有一定的繼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