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康熙皇帝的第十三個兒子是什麼樣的人
愛新覺羅·胤祥
(1686—1730)
清康熙帝第十三子,敬敏皇貴妃章佳氏所生,努爾哈赤裔孫。弟兄間,惟與雍親王胤禛關系最密。胤禛繼位,即封為和碩怡親王,總理朝政,又出任議政大臣,處理重大政務。胤禛念國儲關系民生,即位不久,命領戶部,管理三庫事務。他以「國家休養生息,民康物阜」為務,針對前朝財政積弊,清理天下賦稅,稽核出納,量入為出,致府庫充盈,國用日裕。天下浮糧,害民甚劇,在胤禛支持下,竭力剔除,僅江南之蘇、松,浙江之嘉、湖,江西之南昌,通計每年減除60多萬兩,直省正供蠲免多達數百萬兩。
三年(1725),總理京畿水利營田事務,將直隸分作四區,區設專官,負責疏浚河渠,築堤置閘,區分疆畝,經劃溝騰,千里之內,沮洳污菜,都化作良田。江南水道,多致淺塞,因其倡導興修,數十州縣,河流暢通,幾千頃良田,悉獲灌溉之利。因官吏徵求、苛索,兩淮鹽政一直不振,自總理戶部,便力加整飾,取消一切浮費,由此商力日蘇,鹽務漸見起色。
七年(1729),准噶爾部策妄阿刺布坦、噶爾丹策零父子叛清,朝廷決定對西北兩路用兵,奉命參與帷幄,籌劃建立軍機處,出任首席軍機大臣,全權籌措兵馬糧草以及各類軍需之轉輸。以所領度之儲備充足,調度得宜,而屢博獎諭。
一心濟人利物,為國為民。經其奏准,寬免了雍正三年以前天下「積逋」,恢復了一切「詿誤」。存心忠厚,聽斷公明。曾奉命訊鞫大案,審訊中,不用重刑,堅持以誠感人,以理服人,重證據,不輕信口供,雖涉及人眾,而不株連無辜,使數十件大獄,件件處理平允。
精於騎射,每發必中。詩詞翰墨,皆工敏清新,可惜遺存甚少。臨危不懼,猝變不驚,曾隨康熙圍獵,猛虎突出林間,張牙舞爪,直面撲來,面不改色,從容操刀,一擊而斃,見者無不稱其「神勇」。他如漢侍衛之管理,守衛圓明園八旗禁兵之督領,養心殿用物製作,雍邸事務,諸皇子事務,雍正陵寢,凡宮中府中,事無巨細,皆其一人籌劃料理,而且「無不精詳妥協」,甚合皇上心意。
蒞事八載,精白一心,從不居功,又極謙抑,如此事君,皇上待他也非尋常,死後令享太廟,謚號曰「賢」,以褒眾美,並以「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八字,冠於謚法之上,以示寵褒。還特於奉天、直隸、江南、浙江各建祠宇,以昭崇報。
❷ 故宮博物院400字導游詞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叫馬力,大家可以叫我小馬。我是這一次帶領大家游覽故宮的導游。下面我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故宮:
故宮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它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群,為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它始建於明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歷時14年才完工,共有24位皇帝先後在此登基。
故宮佔地72萬多平方米,共有宮殿9000多間,最吸引人的建築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們都建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遠望猶如神話中的瓊宮仙闕。
游覽故宮,一是欣賞豐富多彩的建築藝術,二是觀賞陳列於室內的珍貴文物。故宮博物院藏有文物100萬件。
游覽故宮,可以從天安門進,也可以由後門——神武門進。我們今天選擇從天安門進,用半天時間游故宮,大家會玩得比較累,請各位遊客要有思想准備。
下面是自由游覽的時間,現在是中午12點,請大家晚上6點在神武門集中,我會在那等著各位。祝大家玩得開心,謝謝大家。
❸ 家鄉是湄江茶產地,還有很多茶葉加工廠
江津白酒 產於重慶江津。 先將整粒高粱加沸水浸泡,蒸煮糊化,攤涼;然後培菌糖化,續糟發酵,定時定溫蒸餾取酒;再經陳釀酯化,使酒質更加醇厚豐滿;最後檢驗,勾兌,裝瓶而成。整個過程貫徹勻、透、適三要求。酒液清澈透明,純凈無雜,醇厚芳香,回味甘爽。 江津廣柑 重慶江津早在清康熙至乾隆年間,就開始栽培廣柑,距今已有300年歷史,是全國三大柑桔產區之一,素有「柑桔之鄉」的稱譽。品種有:錦橙、先鋒橙、冰糖柑、津華橙、春橙、五月紅等。錦橙果肉細嫩化渣,酸甜適度,味濃汁多,微具香氣。果實可食部分多,果汁多,種子少。先鋒橙果色橙紅稍淺,風味酸甜,味濃有香氣,種子略多。此外,江津還有皮薄肉嫩、味道清甜的冰糖柑和桐子柑;有頭年開花、翌年4月成熟的晚熟甜橙「五月紅」和青泊夏橙;有質脆味甜,耐貯藏運輸的紅皮香柑和黃皮香柑。 榮昌工藝陶 重慶榮昌陶瓷業從清乾隆時的粗陶,發展到清咸豐時的「泥精」,再發展到光緒時的刻花、色釉及民國時的釉下彩;在窯形上,從甑子窯、通窯發展為階梯窯;燃料均以松柴為主。解放後,由柴窯發展為煤窯。在施釉方面,繼承唐、宋以來的色釉裝飾,發展了各種釉色。 採用的陶土細膩緻密,可塑性強,燒結性能好,製成的工藝陶產品叩之發聲清脆悅耳,體形秀麗精巧,釉質光潤,裝飾樸素大方,既實用,又美觀。 涪陵榨菜 涪陵位於長江與烏江匯合之處。該處出產一種莖部發達、葉柄下有乳狀突起的青菜頭。清光緒年間,涪陵人邱壽安在湖北宜昌開設「榮生昌」醬園。他僱用的伙計鄧炳成選用肉厚質嫩的青菜頭,讓風吹至半干,加鹽揉搓腌漬,然後再用木榨榨乾鹽水和菜中酸水,再放上作料,裝壇密封。這種用木榨加工的菜,就取名「榨菜」。由於它具有脆、嫩、鮮、香的獨特風味,大受群眾歡迎。起初邱家嚴格保密,獲利甚厚。後來腌制方法逐漸傳開,到1935年,榨菜作坊已遍及四川沿長江一帶,年產達四十五萬壇,其中涪陵佔二十五萬壇,所以「涪陵榨菜」名聲大振,至今未衰。 重慶土特產介紹黃連:以「黃連之鄉」——石柱縣所產最負盛名 天麻:石柱盛產天麻 杜仲:以南川杜仲最為著名 黨參:為巫山特產,又名「廟參」。 老四川燈影牛肉:由重慶老四川餐廳烹制 怡樂牌小塊臘肉:為重慶肉類聯合加工廠生產的傳統四川風味產品 桂樓牌臘豬頭:涪陵所產 京醬風肉:是重慶涪陵地區的民間傳統食品 金角牌老四川五香牛肉乾:始創於1937年。 白市驛板鴨:因產於巴縣白市驛鎮而得名,已有100多年歷史。 雙江牌熊鴨子:由重慶江北區食品公司熊鴨子廠生產。始創於1909年 永川皮蛋:創制於清道光年間 江津米花糖:是具有近百年歷史的傳統名特產品「玫瑰牌」和「荷花牌」產品為名優品牌 美聲牌怪味花生:系重慶嘉美食品廠改進工藝後生產的怪味花生 三江牌合川桃片:由合川桃片廠生產,已有140多年歷史 蓮童牌冬瓜條:由重慶市寶頂食品廠生產。 蝶花牌怪味胡豆:由北碚縉雲食品廠生產。 花生粘:為重慶名特小食品,歷史悠久。 木洞曬棗:始創於100多年前的重慶巴縣木洞鎮。 白橙糖:是合川的傳統地方名品。 奶油核桃糕:是重慶冠生園的傳統特色產品,早在30年代即聞名山城。 花根:是銅梁縣傳統名點,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原名「蘭花根」 椒鹽麻餅:又名芝麻餅,是歷史悠久的川式糕點中的名品 醪糟麻花:本品狀似粗繩,色澤棕黃,形色美觀,質地酥鬆香脆。 賴桃酥:原名癩頭酥,是重慶地區的傳統名點,創制於20年代。 魚皮花生:本品皮酥內脆,甜咸適度,香酥可口。 苕酥糖:本品酥脆甜香,過去是當地民眾春節的常備甜食品。 岳南泡糖:是重慶的著名特產,已有100多年歷史。 龍鳳餅:龍鳳餅是川式糕點中糖皮點心的代表,已有600多年歷史 江北玉米粉絲:由重慶市渝北康華糧油食品廠採用最新工藝製成 白沙蒿掛面:由重慶市江北區玉帶食品廠生產 寶頂牌冬尖:由大足縣裕盛通釀造廠生產,已有100多年歷史。 露凝牌火鍋底料:為重慶市露凝香食品生產廠名牌產品 山城牌金鉤豆瓣醬:由重慶釀造廠生產 涪陵榨菜:始制於清光緒年間 永川豆豉:由重慶永川釀造廠生產,已有200多年歷史 長壽血豆腐:用瘦豬肉和豆腐做成,為長壽縣的傳統名食 仙家豆腐乳:是豐都縣的傳統名食 秀山雪棗:秀山雪棗以酥脆甜香聞名 伏令夏橙:為長壽湖特產 蒼溪雪梨:蒼溪雪梨果實呈長卵圓形或葫蘆形 大紅袍桔:柑桔中名品,產於萬州地區長江沿岸和江津、巴縣等地 長壽沙田柚:產於長壽縣。清香濃甜,味醇如蜜,汁多化渣。果形似葫蘆, 頂微凸,上有不同花紋印環 梁平柚:產於梁平縣,已有200多年歷史,為我國優良柚種。素以皮薄肉嫩,芳香濃郁,汁多香甜,營養豐富而久負盛名。 黃沙白柚:產於墊江縣。品質優異,質嫩化渣,柔軟多汁,甜酸適口,有蜂蜜的濃郁香味。 羊角梨:產於武隆縣羊角區,已有250多年的栽培歷史。這種梨果型美觀,汁多濃甜清香,肉白脆嫩化渣,有一股蜜糖的獨特風味。 江津廣柑:江津是重慶的著名柑桔產地,江津廣柑品種繁多,其中尤以錦橙、夏橙、 冰糖柑、五月紅等為名品。其特點是味濃汁多,酸甜適中,肉質柔嫩,清香怡人,營養豐富 奉節臍橙:臍橙為柑桔中之名品,具有型美色艷、脆嫩化渣、酸甜適口,香味濃郁,無核、易剝皮等優點 城口磨盤柿:城口縣有栽培柿子的悠久歷史,這里所產的柿子個大形圓, 因其底部形似磨盤下扇,上部微凸而有尖,故稱磨盤柿 巴山銀芽茶:是重慶巴縣石嶺茶廠生產的高檔茶 景星碧綠茶:產於重慶萬盛區景星台 翠坪銀針茶:是重慶著名綠茶之一 縉雲毛峰:由西南農業大學實驗茶廠研製,有20年的生產歷史。 峨嵋牌重慶沱茶:由重慶茶廠生產,有30多年歷史 四面山雲霧碧芽茶:選用海拔1000米以上高山茶葉為原料 西農毛尖:系特種茉莉花茶 蜀綉:蜀綉向列中國四大名綉之榜。其特點為短針細密,平齊光亮,內實外松,密 不成堆,稀不見底,綉面取材於各類美術作品和攝影作品,表現內容豐富多彩 西蘭卡普:即土家織錦,「西蘭」土家族語語意為被面,「卡普」即花,是土家族民間藝術的精華。編織時,以紅、藍、白等色棉線為經,各色絲、棉、毛線作緯,採用挖空工藝,手工挑織而成,圖案多用象徵手法,直線造型,連續對稱,呈單一型的演進變化,極朴實典雅,畫面新奇,具有實用與欣賞價值。 兆峰陶瓷:由兆峰陶瓷有限公司生產。產品有500多個品種,分為酒店用瓷、家庭用瓷、藝術瓷三大類。產品釉面光亮,瓷質晶瑩細膩,「白如玉、聲如磬、明如鏡」,極易洗滌。產品使用壽命比普通日用瓷長2至4倍。 金忠牌刀具:大足縣順發金忠小刀廠生產的刀具,選用優質不銹鋼材, 配以牛角、純鋼刀把,精心鍛制而成。有各種砍刀、菜刀、水果刀、旅行小刀等20餘個品種 三峽石硯:俗稱峽硯,主產於北碚,是以嘉陵江瀝鼻峽段所產紫雲石刻制而成。 石硯石質細膩,色澤灰黑,造型優美,雕刻精巧,並有溶墨快、墨汁不易揮發的特點。幾百年來,深受文人墨客喜愛,被譽為巴渝三大名硯( 三 峽石硯、金音石硯、夔硯)之一。 夢麗牌竹編:由江津市竹製品工藝廠生產
❹ 故宮有哪些歷史背景
啊巴啊巴VYqjWTA獲得超過914個贊
關注
我來答有獎勵
寫回答有獎勵查看全部59個回答
啊巴啊巴VYqjW
2021-04-01 TA獲得超過914個贊
關注
3位粉絲
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也稱「紫禁城」。這里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宮,現辟為「故宮博物院」。故宮的整個建築金碧輝煌,庄嚴絢麗,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並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故宮的宮殿建築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總面積達72萬多平方米,有殿宇宮室9999間半,被稱為「殿宇之海」,氣魄宏偉,極為壯觀。無論是平面布局,立體效果,還是形式上的雄偉堂皇,都堪稱無與倫比的傑作。
一條中軸貫通著整個故宮,這條中軸又在北京城的中軸線上。三大殿、後三宮、御花園都位於這條中軸線上。在中軸宮殿兩旁,還對稱分布著許多殿宇,也都宏偉華麗。這些宮殿可分為外朝和內廷兩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武英殿為兩翼。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六宮為兩翼,布局嚴謹有序。故宮的四個城角都有精巧玲瓏的角樓,建造精巧美觀。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0米,長3400米的宮牆,牆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
故宮里最吸引人的建築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們都建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遠望猶如神話中的瓊宮仙闕。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麗堂皇的建築,俗稱「金鑾殿」,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東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圍繞御座的是瀝粉金漆的蟠龍柱。御座設在殿內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觀的仙鶴、爐、鼎,後面有精雕細刻的圍屏。整個大殿裝飾得金碧輝煌,庄嚴絢麗。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藩王公的場所。
故宮建築的後半部叫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帝平日辦事和他的後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後半部在建築風格上同於前半部。前半部建築形象是嚴肅、庄嚴、壯麗、雄偉,以象徵皇帝的至高無上。後半部內廷則富有生活氣息,建築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園、書齋、館榭、山石等。在坤寧宮北面的是御花園。御花園里有高聳的松柏、珍貴的花木、山石和亭閣。名為萬春亭和千秋亭的兩座亭子,可以說